酶联免疫方法的原理及详细操作步骤
酶联免疫法的原理及其应用
酶联免疫法的原理及其应用1. 引言酶联免疫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研究和临床诊断的技术。
它利用酶标记的抗体或抗原与目标分子结合,并通过酶的催化作用产生可检测的信号。
本文将介绍酶联免疫法的原理及其在生物医学领域中的应用。
2. 原理酶联免疫法的原理基于免疫学和酶学的知识,其步骤如下:2.1 免疫吸附首先,将待测的抗原或抗体溶液加入到含有特异性抗体或抗原的固相载体上,通过免疫吸附反应使其结合。
2.2 洗涤洗涤的目的是去除非特异性的蛋白质,减少假阳性反应。
洗涤的过程需要严格控制条件,确保洗涤液与固相载体上的抗体或抗原结合的目标物质不发生非特异性结合或杂交。
2.3 酶标记将与待检测物相结合的酶标记抗体或抗原加入到固相载体上,形成夹心结构。
酶标记通常选择较常用的酶,如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或碱性磷酸酶(AP)等。
酶标记的抗体或抗原与固相载体上的目标物结合后,通过酶的催化作用将酶底物转化为可检测的产物。
2.4 显示通过加入底物使催化酶产生可检测的信号。
底物的选择与酶标记的种类有关,例如,如果选择辣根过氧化物酶(HRP)作为酶标记,则可以使用TMB(3,3’,5,5’-四甲基联苯胺)作为底物,形成可见的蓝色反应产物。
2.5 信号检测根据底物反应产物的颜色变化或发光信号的强度,使用光谱仪、读板仪或其他相关仪器检测信号。
3. 应用酶联免疫法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研究和临床诊断中,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1 生物学研究酶联免疫法可以用于检测蛋白质、抗体、细胞因子等生物大分子的定量和定性分析。
在分子生物学研究中,酶联免疫法被广泛应用于检测基因表达水平、蛋白质相互作用、细胞信号通路等研究。
3.2 临床诊断酶联免疫法在临床诊断中具有高灵敏度和高特异性的优势。
例如,ELISA可以被用来检测某些病毒、细菌或其他病原体,如HIV、乙型肝炎病毒、结核菌等的感染。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原理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原理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是一种常见的实验室技术,用于检测生物分子如蛋白质、抗体、荷尔蒙和病毒等。
ELISA技术基于抗原和抗体的特异性结合,通过酶标记物和底物的反应来检测分子的存在或浓度。
ELISA技术的原理可以分为直接ELISA、间接ELISA、竞争ELISA 和夹心ELISA等几种。
其中,间接ELISA是最常见的类型,下面将详细介绍其原理和步骤。
一、间接ELISA的原理间接ELISA利用抗体与抗原的特异性结合来检测分子的存在或浓度。
该方法需要用到两种抗体:第一种是特异性抗体,用于检测目标分子;第二种是酶标记抗体,用于检测第一种抗体的结合情况。
具体步骤如下:1. 将抗原溶液加入微孔板中,并在室温下孵育一定时间,使抗原吸附于微孔板表面。
2. 将微孔板洗涤干净,以去除未结合的抗原和杂质。
3. 加入一定浓度的非特异性蛋白质,如牛血清蛋白或奶粉,以防止非特异性结合。
4. 加入一定浓度的特异性抗体,使其与抗原结合。
5. 将微孔板洗涤干净,以去除未结合的抗体和杂质。
6. 加入一定浓度的酶标记抗体,使其与第一种抗体结合。
7. 将微孔板洗涤干净,以去除未结合的酶标记抗体和杂质。
8. 加入底物,使酶标记抗体产生颜色反应。
9. 测量吸光度,来确定目标分子的存在或浓度。
二、间接ELISA的优缺点间接ELISA具有以下优点:1. 可以检测极低浓度的分子,如病毒和荷尔蒙。
2. 可以同时检测多个样本。
3. 可以检测多种类型的生物分子,如蛋白质、抗体、荷尔蒙和病毒等。
4. 可以使用多种酶标记抗体,如辣根过氧化物酶(HRP)、碱性磷酸酶(AP)和过氧化物酶(POD)等。
5. 可以使用多种检测方法,如发光、荧光和色谱法等。
间接ELISA的缺点包括:1. 检测过程需要多个步骤,比较繁琐。
2. 需要特异性抗体和酶标记抗体,成本较高。
3. 受到非特异性结合的影响,可能会出现假阳性结果。
三、间接ELISA的应用间接ELISA广泛应用于医学、生物学、生物工程和食品安全等领域。
酶联免疫法的原理
酶联免疫法的原理
酶联免疫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简称ELISA)是一种常用的生物化学分析方法,用于检测和定量测定特定物质(如蛋白质、抗原或抗体)在样本中的存在量。
酶联免疫法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特异性抗体与待检测物质结合,将其固定在固相载体上,然后使用与特异性抗体结合的酶作为标记物,通过酶催化反应来检测待测物质的存在。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 首先,在固相载体(例如酶标板)上涂覆抗原或抗体,形成固定的抗原或抗体层,这些抗原或抗体与待测物质具有特异性结合能力。
2. 然后,加入待测样本,待测物质(如抗原或抗体)会与固定在载体上的抗原或抗体结合形成复合物。
3. 接着,加入特异性抗体,该抗体与待测物质的其他位点结合,从而形成“夹心”式复合物(抗原-待测物质-特异性抗体)。
4. 洗涤步骤用于去除未结合的物质,避免干扰。
5. 加入与特异性抗体结合的酶标记抗体,通常是将酶与特异性抗体结合,从而形成酶标记复合物。
6. 再次洗涤步骤用于去除未结合的酶标记抗体。
7. 最后,加入酶底物,该底物在酶的催化作用下发生化学反应,产生发光、发色或发生其他可测量的信号。
8. 通过测量底物反应产物的信号强度,可以确定待测物质的存在量。
酶联免疫法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好、批量检测能力强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医学诊断、生物技术研究以及食品安全等领域。
酶联免疫吸附的原理和步骤
酶联免疫吸附(ELISA)是一种常用的免疫学实验技术,广泛应用于医学、生物学、生物化学、环境监测等领域。
它主要是通过酶标记抗体或抗原与待检测样品中的特定分子发生特异性反应,利用酶的催化作用来检测目标物质的存在量和浓度。
一、酶联免疫吸附的原理酶联免疫吸附的原理是基于免疫学和酶学的原理。
它利用抗体和抗原之间的特异性结合关系来检测待测物质的存在和浓度。
ELISA的原理主要分为两种类型:直接ELISA和间接ELIS A。
直接ELISA是将酶标记的抗体或抗原直接与待检测物质结合,然后用底物检测酶的活性,从而测定待检测物质的存在和浓度。
间接ELISA是将待检测物质与特异性抗体结合,再加入酶标记的二抗与第一抗体结合,最后用底物检测酶的活性,从而测定待检测物质的存在和浓度。
二、酶联免疫吸附的步骤酶联免疫吸附的步骤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涂层:将抗体或抗原涂在微孔板上,使其与微孔板表面结合。
2.阻断:用蛋白质或其他物质阻止非特异性结合。
3.样品加入:加入待测样品,使其与涂层的抗体或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
4.洗涤:用缓冲液洗去未结合的物质。
5.酶标记的抗体或抗原加入:加入酶标记的抗体或抗原,使其与待测物质结合。
6.洗涤:用缓冲液洗去未结合的物质。
7.底物加入:加入底物,使其与酶发生反应,产生可测量的信号。
8.停止反应:加入停止反应剂,停止底物的反应。
9.测量:用酶标仪或光度计测量信号的强度,从而计算出待测物质的存在量和浓度。
三、酶联免疫吸附的实际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在医学、生物学、生物化学、环境监测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1.医学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可以检测血清中的病原体抗体,如乙肝病毒、艾滋病毒等;检测血清中的肿瘤标志物,如癌胚抗原、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等;检测血液中的药物浓度,如抗生素、抗癌药物等。
2.生物学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可以检测细胞因子、酶、蛋白质等生物分子的存在和浓度,用于研究生物学过程和疾病机制。
3.环境监测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可以检测水、土壤、空气中的污染物,如重金属、有机物、农药等,用于环境监测和污染物的快速检测。
酶联免疫捕获法
酶联免疫捕获法是一种用于检测环境中病毒或细菌的方法,其基本原理是利用酶标记技术,将目标物质与特异性抗体结合,并通过酶催化底物显色反应,对显色的深浅进行测定和分析。
这种方法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操作简便、分析时间短等优点。
具体操作过程如下:首先,将酶标记物和特异性抗体结合,形成复合物。
然后,加入捕获抗体,将复合物捕获,形成免疫复合物。
接下来,加入洗涤液清洗免疫复合物,去除未结合的物质。
最后,加入底物显色剂,在特定的波长下测定光密度值,即可判断出目标物质的存在与否。
这种方法可以用于检测多种病毒和细菌,如流感病毒、新型冠状病毒等。
通过改变酶标记物和特异性抗体的组合,还可以检测不同种类的物质。
此外,酶联免疫捕获法的灵敏度较高,能够检测到低浓度的目标物质。
同时,这种方法具有较高的特异性,能够避免干扰物质的干扰。
在应用过程中,酶联免疫捕获法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首先,这种方法不能用于现场检测,需要一定的时间和实验室条件。
其次,酶标记物的稳定性会影响检测结果,需要妥善保存和管理。
最后,这种方法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才能正确使用和解读结果。
总之,酶联免疫捕获法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方法,适用于多种病毒和细菌的检测。
虽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其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操作简便、分析时间短的优点使其在疾病预防控制和公共卫生领域中具有重要作用。
在未来的发展中,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领域的扩展,酶联免疫捕获法有望在更多领域得到应用。
酶联免疫反应的原理和步骤
酶联免疫反应的原理和步骤一、酶联免疫反应的原理酶联免疫反应是一种常用的实验技术,用于检测和定量分析抗原或抗体的存在和浓度。
其原理基于抗原与抗体之间的特异性结合反应,通过将酶标记的二抗与特异性抗体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再利用酶的催化作用产生可定量检测的产物,从而实现对抗原或抗体的检测和定量。
酶联免疫反应的原理可以简单概括为以下几个步骤:1. 免疫吸附:将待测物(抗原或抗体)吸附在固相载体(如酶标板、磁珠等)上,使其与固相载体结合。
2. 阻断:为了防止非特异性结合,需要在免疫吸附之前或之后对固相载体进行阻断处理,通常使用牛血清蛋白(BSA)或牛血清白蛋白(BSA)来阻断非特异性结合位点。
3. 特异性结合:加入特异性抗体与待测物进行结合反应,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
4. 二抗结合:加入酶标记的二抗,该二抗与特异性抗体结合,形成二抗-抗原-抗体复合物。
5. 底物反应:加入底物,该底物受酶的催化作用产生可定量测量的产物。
常用的底物有TMB(三甲基苯胺)、ABTS(2,2'-联氨基丙烷磺酸)等。
6. 反应终止:加入适当的反应终止液,停止底物反应过程。
7. 测量:通过光度计或荧光计测量产物的光吸收或荧光强度,以反映抗原或抗体的浓度。
二、酶联免疫反应的步骤酶联免疫反应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表面处理:将固相载体(如酶标板)表面进行处理,以增强待测物的吸附能力和特异性结合。
常用的方法有物理吸附、化学共价结合、亲和结合等。
2. 阻断处理:为了防止非特异性结合,需要对固相载体进行阻断处理,通常使用牛血清蛋白(BSA)或牛血清白蛋白(BSA)来阻断非特异性结合位点。
3. 特异性结合:加入待测物(抗原或抗体),与固相载体上的特异性抗体进行结合反应,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
4. 二抗结合:加入酶标记的二抗,该二抗与特异性抗体结合,形成二抗-抗原-抗体复合物。
5. 底物反应:加入底物,该底物受酶的催化作用产生可定量测量的产物。
elisa酶联免疫原理
elisa酶联免疫原理ELISA是一种高效、灵敏和特异性酶联免疫测定技术,用于检测生物样品中的抗原或抗体。
接下来,本文将详细讲解ELISA酶联免疫原理,并介绍其应用和优势。
一、酶联免疫原理ELISA酶联免疫的原理是通过抗原与特异性抗体的免疫反应,实现生物样品中化学物质的检测。
整个ELISA酶联免疫过程包括以下步骤:样品制备:首先,需要将待检测的生物样品进行制备处理,目的是提取生物样品中的抗原或抗体。
涂层:在免疫板的孔中加入特异性抗体,然后将免疫板放入孔中,允许特异性抗体与免疫板结合。
这样,免疫板就成为了涂层。
检测物添加:将待检生物样品加入免疫板孔内,使免疫原与特异性抗体结合。
缓冲液清洗:使用缓冲液清洗免疫板孔,以去除生物样品中未与特异性抗体结合的免疫原。
检测抗体添加:将酶偶联的特异性抗体加入免疫板孔,允许特异性抗体与已结合的生物样品中的免疫原结合。
底物添加:通过底物的添加,允许酶催化产生颜色或荧光等信号,使我们能够判断免疫原的存在或数目。
二、ELISA的应用由于ELISA酶联免疫技术对于抗原抗体的检测十分敏感和特异,因此应用广泛。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ELISA应用领域:1. 临床使用:ELISA酶联免疫技术在临床实验室中广泛应用,用于检测各种疾病和疫苗的抗体反应。
例如,ELISA酶联免疫技术可以用于艾滋病、乙肝、流感等病毒性疾病的抗体检测。
2. 生物学研究:ELISA酶联免疫技术不仅用于检测天然免疫反应,还可用于检测特异性免疫应答,如细胞因子、趋化因子等蛋白的检测。
3. 农业生产:用于畜牧业上的ELISA检测技术,如检测动物血清中病原体抗体的含量,以确定所检测动物感染疫病的情况。
4. 食品工业:ELISA酶联免疫技术还可以用于检测食品中潜在的过敏原和食物中的化学残留物。
三、ELISA的优势1. 灵敏度高:ELISA检测技术对于检测非常少量的特异性抗体具有高度灵敏度。
基于这一特性,ELISA常常用于疫苗接种后,检测患者抗体反应是否良好。
酶联免疫吸附实验ppt课件
19
20
第四.五部分: 注意事项(1)
1、手工洗板时,甩尽孔内液体,每孔加洗涤 液350μl,静止30秒后甩尽液体,在厚迭吸 水纸上拍干,洗4次。
23
工作液 100ul/孔,封住板孔, 37℃孵育60分钟。
16
第四.三部分: 实验方法和步骤
9、洗板4次。 10 、除空白孔外,加入1:100稀释的酶结合
工作液(100 ul/孔).封住板孔, 37℃孵育30分 钟. 11 、洗板4次. 12、各孔加入显色剂100 ul/孔,避光37℃孵育 10-20分钟。 13、各孔加入终止液100ul/孔,混匀后即刻测 A450值(5分钟内)。15ຫໍສະໝຸດ 第四.三部分: 实验方法和步骤
5、从密封袋中取出所需板条,其它板条密封放回 4℃
6、除空白孔外,分别将不同浓度标准品/标本100ul/ 孔加入板条的相应孔中,标准品和标本应作双复 孔或三复孔。用封板胶纸封住反应孔,37℃孵育 90分钟。
7、洗板4次。 8、除空白孔外,加入1:100稀释的生物素化抗体(2a)
• 2、将浓缩洗涤液(4)用双蒸水稀释(1:20)。未 用完的放回4℃。
• 3、标准品:以标准品/标本稀释液(1b)1.0ml复溶冻 干标准品(1a), 静置15分钟后混匀,按说明稀释至 所需浓度,再进行倍比稀释至所需浓度。未用完 的复溶标准品放入-20℃保存, 稀释的标准品不应 重复使用。
• 4、可根据实际情况,将标本做适当倍数稀释(可 做预实验,以确定稀释倍数)。
酶联免疫反应的原理
酶联免疫反应的原理
酶联免疫反应(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
是一种常用的免疫学实验技术,用于检测和定量分析目标物(例如蛋白质、抗原或抗体)在样本中的存在和浓度。
酶联免疫反应的原理基于特定抗原与其对应的抗体的高度特异性结合。
典型的酶联免疫反应包括以下步骤:
1. 固定:首先,在固相(例如试管、酶标板等)表面上,直接或间接地固定特定抗原或抗体。
直接固定指将抗原或抗体直接吸附在固相上,而间接固定则需要先加入一种可与抗原或抗体结合的二抗。
2. 绑定:样本中的目标物与固定的抗体或抗原结合形成复合物。
如果样本中含有目标物,则目标物将与固定的抗体结合;如果样本中含有抗体,则抗体将与固定的抗原结合。
3. 洗涤:通过洗涤步骤去除未结合的物质,以减少非特异性背景信号。
4. 信号发生:添加与目标物结合的检测抗体。
检测抗体通常会与目标物不同的部位结合。
这个检测抗体可以是已标记的抗体,其标记物可以是酶(例如辣根过氧化物酶或碱性磷酸酶)等,也可以是免疫荧光、生物素/亲和素等。
5. 洗涤:再次通过洗涤步骤去除未结合的检测抗体。
6. 信号测定:将适合于检测的底物(例如染色底物、荧光底物或发光底物)添加到反应体系中,底物在酶的作用下产生可测量的信号。
酶标板读板仪等设备可测量这种信号的强度。
通过测量光学信号的强度,可以确定目标物在样本中的存在和浓度。
由于酶标记的检测抗体产生的信号可被放大,酶联免疫反应具有高灵敏度和特异性,被广泛用于医学诊断、生物学研究以及药物研发等领域。
酶联免疫法测hiv原理
酶联免疫法测hiv原理
酶联免疫法(ELISA)是一种常用的HIV检测方法。
其原理
基于HIV感染后人体产生了特异性抗体,通过检测血液中
HIV抗体的存在来判断是否感染HIV。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将待测血清加入涂有被HIV包膜蛋白或内核酸片段的固定相试剂盒孔板中,将其与被吸附于固定相试剂盘底亲和性HIV
抗体结合。
2.冲洗掉未与固定相试剂盘底抗原或抗体结合的物质,将非特
异性结合物清除。
3. 加入亲和性与被HIV包膜蛋白或内核酸片段结合的热稳定
酵素标记的人源抗体,充分洗涤。
4. 加入荧光底物,观察反应情况。
若待测血清中含有HIV抗体,会与固定相和检测抗体结合,使酶底物被固定于试管壁上,并进一步转化发光。
5. 测定样品和对照样品的相对发光强度,以此判断是否检出了HIV抗体。
如果样品为阳性,则说明患者已经感染了HIV;如果样品为
阴性,则说明未感染HIV。
为了提高检测准确性,需要进行
多次复检。
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技术的使用教程
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技术的使用教程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技术(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是一种常用的生物学实验技术,用于检测特定蛋白质或其他生物分子在样本中的存在和浓度。
它具有高灵敏度、特异性强、操作简单、快速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医学诊断、生物学研究和药物研发等领域。
本文将为您介绍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技术的基本原理、步骤和注意事项,以帮助您正确使用该技术。
一、基本原理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技术基于免疫学原理,利用抗原与抗体之间的特异性结合反应进行测定。
关键步骤包括抗原吸附、抗体结合、酶标记物检测和信号生成。
1. 抗原吸附将待测物质(通常为蛋白质)吸附到固相载体上,常用的载体有微孔板、磁珠等。
将待测样本加入载体,通过吸附作用使样本中的抗原固定在载体表面。
2. 抗体结合在抗原吸附之后,加入与待测物质特异性结合的抗体,与待测物质形成免疫复合物。
该抗体通常被称为一抗,它可以与待测物质的特定表位结合。
3. 酶标记物检测加入与一抗结合的二抗,二抗的产生可以使用不同的方式,最常见的方式是将二抗与酶(如辣根过氧化物酶HRP)结合。
该二抗被称为酶标记物。
酶标记物可以与一抗结合的免疫复合物发生结合,形成一抗-酶标记物-二抗的三联复合物。
4. 信号生成加入底物(通常为染色底物),酶标记物与底物发生反应,产生可见的颜色变化或荧光。
底物被酶催化后,形成染色产物,其量与待测物质的浓度成正比。
通过颜色变化或荧光强度的定量测定,可获得待测物质的浓度。
二、实验步骤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技术的基本步骤包括涂布、包被、结合、洗涤、检测和分析。
1. 涂布将待测样本加入微孔板的孔中,使待测物质与孔壁的固相载体进行特异性吸附。
一般需在恒温条件下孵育孔板,以确保充分的吸附。
2. 包被在涂布后,加入与待测物质特异性结合的一抗,使其与待测物质形成免疫复合物。
一抗待定时间后,将其洗去,以去除未与待测物质结合的抗体。
3. 结合加入酶标记的二抗,使其与一抗结合,并形成一抗-酶标记物-二抗的三联复合物。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双抗夹心法)原理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又称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是目前广泛用于生物化学和免疫学领域的一种重要实验方法。
该技术结合了免疫学和生物化学的原理,能够高灵敏、高特异地检测抗原或抗体的存在,对临床诊断、生物医学研究以及生物制药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的原理、方法和应用。
一、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原理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的原理主要是利用酶标记抗体、抗原和底物的相互作用来检测特定物质的存在。
在双抗夹心法中,试验基本步骤如下:1. 用待测抗原溶液在固相酶标记抗体包被的微孔板上,充分接触和结合。
2. 经洗涤后,底物溶液被加入,并与酶标记抗体包被的复合物结合。
3. 底物受酶催化分解后,生成有色产物,通过比色法测定其光密度,间接测定抗原的含量。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不能忽视的是标本处理、试剂选用、仪器操作等一系列实验细节,这些都对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重复性有着重要的影响。
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的方法不同类型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方法包括间接法、夹心法、竞争法和直接法等。
在这次我们重点讨论的是双抗夹心法。
该方法通过将待测抗原与固相酶标记抗体和液相抗体结合,从而提高了对待测抗原的灵敏度和特异性。
这种方法在免疫学研究、传染病诊断和药物检测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除了双抗夹心法,间接法通过检测待测抗体也是常用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方法。
在实验设计中,根据不同的研究目的和样本特性,我们可以选择不同的方法来进行实验设计和操作。
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在临床诊断、疫苗研制、传染病监测、生物药品开发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它能够高灵敏、高特异地检测抗原或抗体的存在,为疾病诊断和药物研发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在临床诊断中,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被广泛应用于传染病的早期诊断和鉴定。
HIV抗体检测、甲型肝炎抗原检测等都是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来完成的。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还被应用于药物和疫苗的开发和监控过程中,能够全面地评价新药和疫苗的免疫原性和保护效果。
简述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的原理及基本步骤
简述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的原理及基本步骤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是一种常用的实验技术,用于检测和定量分析样本中的特定抗原或抗体。
ELISA的原理是利用抗原与抗体的特异性结合来检测和测量样本中的目标物质。
ELISA通常分为直接ELISA、间接ELISA、竞争ELISA和间接竞争ELISA等几种类型,但它们的基本原理相似。
一般来说,ELISA的基本步骤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涂层:将特异性抗体固定在试验板的表面上,通常是通过将抗体溶液加入试验板孔中,然后在适当条件下进行孵育。
固定在试验板上的抗体将被用于捕获待检测的抗原或抗体。
2. 绑定:将待检测的样本加入试验板中,样本中的抗原或抗体与固定在试验板上的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
样本中的目标物质与固定在试验板上的抗体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
3. 洗涤:洗涤试验板以去除未结合的样品成分。
这一步骤的目的是去除非特异性结合的物质,以减少背景干扰。
4. 检测:加入辅助抗体(常为酶标记的抗体),该抗体能够与已结合在试验板上的抗原-抗体复合物发生特异性结合。
这些酶标记的抗体可以是与抗体结合的酶,如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或碱性磷酸酶(ALP)。
然后,添加适当的底物使酶产生可检测的信号。
5. 信号检测:通过所使用酶催化的底物的反应产生的颜色或荧光等信号,可以对样品中目标物质的含量进行定量测量。
这一步骤可以使用吸光度计或荧光分析仪进行信号的测量和记录。
ELISA具有高灵敏度和特异性,广泛应用于医学、生物学、环境科学等领域,用于检测病原体、抗体、激素、药物等物质的存在和浓度。
它不仅可以用于疾病的诊断和监测,还可以用于药物筛选、生物分子的定量分析和研究等。
简述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的原理及基本步骤
简述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的原理及基本步骤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是一种常用的免疫学实验技术,用于检测体内特定抗原或抗体的存在和数量。
其原理基于抗原-抗体的特异性结合作用以及酶的催化作用。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的原理: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主要利用酶作为标记物,将待检测的抗原或抗体与其特异性抗体或抗原结合,再用酶标记抗体或抗原与待检测物结合,形成酶-抗原-抗体或酶-抗体-抗原复合物。
最后通过酶反应产生的色素变化或发光信号,来间接或直接定量分析待检测物的含量。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的基本步骤:1.固相抗原或抗体的吸附:在反应板的孔中吸附抗原或抗体。
一般采用多孔吸附板作为载体,将抗原或抗体溶液加入孔中,经过一段时间的孵育后,以使抗原或抗体与孔板表面结合。
2.无特异性位点的封闭:将未被吸附的非特异性蛋白质如牛血清蛋白(BSA)添加到孔中,对未被特异性抗原或抗体吸附的区域进行封闭,防止非特异性结合的发生。
3.加入标记物:加入被标记的抗体或抗原,使其与孔中的特异性抗原或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
常用的标记酶有辣根过氧化物酶(HRP)和碱性磷酸酶(AP)等。
4.洗涤:用缓冲液洗涤孔中多余的未结合抗体或抗原,降低非特异性背景。
5.底物反应:加入适当的酶底物,酶底物与酶结合发生催化反应,使底物产生颜色或发光等可检测的反应产物。
6.反应终止:加入终止剂,停止底物的反应,防止颜色或发光信号进一步变化。
7.读取结果:使用酶标仪或光度计测定标记物的颜色或发光强度,根据标准曲线计算出待检测物的浓度。
总体来说,酶联免疫吸附试验通过特异性抗原-抗体结合和酶催化反应,可以间接或直接测定体内特定抗原或抗体的含量,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和操作简便等优点,因此在医学诊断、病毒学研究和生物学实验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酶联免疫反应的原理和步骤
酶联免疫反应的原理和步骤酶联免疫反应是一种常用的实验技术,用于检测和定量分析生物样品中的抗原或抗体。
它基于抗原与抗体之间的特异性结合,通过酶的催化作用使其产生可测量的信号。
本文将介绍酶联免疫反应的原理和步骤。
一、原理酶联免疫反应的原理基于抗原与抗体之间的特异性结合。
抗原是一种能够引起免疫系统产生抗体反应的物质,抗体则是由免疫系统产生的一种蛋白质分子。
在酶联免疫反应中,一种特定的抗体被固定在固相(如微孔板)上,待测样品中的抗原与固相上的抗体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
然后,另一种与抗体结合的酶标记抗体被加入,与抗原-抗体复合物结合。
最后,通过添加底物使酶催化产生可测量的信号,从而确定待测样品中的抗原或抗体的数量。
二、步骤1. 准备试剂和设备:包括微孔板、抗体、酶标记抗体、底物、洗涤缓冲液等。
确保试剂和设备的质量和保存条件符合要求。
2. 固相吸附:将特定的抗体溶液加入微孔板孔中,使其在孔壁上吸附。
然后,将孔壁上的未结合抗体洗涤掉,以减少非特异性结合。
3. 样品孔加样:将待测样品加入微孔板中,与固相上的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
对于检测抗体,待测样品即为抗原;对于检测抗原,待测样品即为抗体。
4. 酶标记抗体加样:将与酶标记抗体结合的抗体加入微孔板中,与抗原-抗体复合物结合。
这种酶标记抗体通常与较早加入的抗体具有不同的特异性。
5. 洗涤:将微孔板中的未结合抗体和其他杂质洗涤掉,以减少非特异性结合。
洗涤缓冲液的成分和洗涤次数应根据实验要求进行调整。
6. 底物加样:将含有底物的溶液加入微孔板中,酶催化底物产生可测量的信号。
底物的选择应根据酶的特性和实验要求进行。
7. 反应停止:通过加入反应停止剂,终止酶催化反应。
反应停止剂的选择应根据底物和酶的特性进行。
8. 信号检测:使用光谱仪、荧光仪或比色计等仪器检测底物催化产生的信号。
信号的强度与待测样品中目标物质的浓度成正比。
9. 数据分析:根据信号的强度和标准曲线,计算出待测样品中目标物质的浓度。
酶联免疫吸附法实验步骤
酶联免疫吸附法实验步骤以酶联免疫吸附法实验步骤为标题的文章如下: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是一种常用的免疫学实验方法,用于检测抗原或抗体的存在和浓度。
下面将详细介绍ELISA实验的步骤。
1. 基本原理ELISA实验基于特定抗原与抗体的高度特异性结合。
通常将抗原固定在试板上,然后加入待测样品,样品中的目标分子(如抗体或抗原)与固定在试板上的抗体或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
最后,通过加入酶标记的二抗或底物,可以定量测定目标分子的存在和浓度。
2. 实验步骤2.1. 预处理将试板中的孔洗涤至少3次,去除未结合的物质,然后加入阻断缓冲液,封闭非特异性结合位点,防止后续步骤的非特异性结合。
2.2. 样品处理加入待测样品到试板中,使样品中的目标分子与固定在试板上的抗体或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
样品处理的时间和温度可以根据实验需要进行优化。
2.3. 洗涤洗涤试板以去除未结合的物质,避免后续步骤的干扰。
洗涤次数和洗涤缓冲液的类型可以根据实验需要进行调整。
2.4. 酶标记的二抗处理加入酶标记的二抗,使其与待测样品中的目标分子结合。
该二抗可以与特定抗原或抗体结合,并且具有酶标记物,例如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或碱性磷酸酶(AP)。
2.5. 再次洗涤洗涤试板以去除未结合的酶标记的二抗,避免后续步骤的干扰。
2.6. 底物处理加入底物,例如TMB(3,3',5,5'-四甲基苯基二胺)或ABTS(2,2'-氨基丙基硫酸盐)等,使其与酶标记的二抗反应产生显色或荧光。
产生的显色或荧光强度与目标分子的存在和浓度成正比。
2.7. 反应停止加入反应停止液,停止底物的反应。
反应停止液改变底物的化学性质,使其停止产生显色或荧光。
2.8. 读取结果使用酶标仪或光谱仪读取试板上的显色或荧光信号强度。
根据标准曲线或对照样品的信号强度,可以计算出待测样品中目标分子的浓度。
酶联免疫法原理
酶联免疫法原理
酶联免疫法是一种常用的实验技术,用于检测和定量分析目标蛋白质或抗原的存在和浓度。
其原理是利用特定抗体与目标蛋白质或抗原之间的特异性结合,再借助酶的催化作用,将目标物与酶的反应产物相关联,通过测量反应产物的信号强度来间接测定目标物的存在和浓度。
酶联免疫法的步骤通常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步骤:
1. 预涂板:将具有特异性的抗体或抗原预先涂覆在微孔板的表面上,形成抗原或抗体捕获层;
2. 孵育:将待检测样品加入微孔板中,样品中的目标物与捕获层上的抗体或抗原结合,形成特异性复合物;
3. 洗涤:通过洗涤步骤,去除未结合的样品成分,减少背景干扰;
4. 二抗结合:加入与目标物结合的抗体标记物,这种抗体与目标物不同的抗体结合,形成“夹心”结构;
5. 再次洗涤:去除未结合的二抗成分,减少背景干扰;
6. 底物添加:加入底物,底物与酶结合,酶的催化作用使底物产生可测量的信号,例如颜色变化;
7. 反应停止:通过加入反应停止剂,停止底物与酶的反应;
8. 信号检测:使用仪器测量底物的信号强度,常见的方法包括吸光度测定或荧光测定;
9. 数据分析:根据测得的信号强度,通过对照样品进行定量分析,计算目标物的浓度。
酶联免疫法通过将酶的催化作用与特异性抗体或抗原结合,能够高灵敏度地检测目标物,并且可同时处理多个样品,因此在生物医学研究和临床诊断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酶联免疫原理
酶联免疫原理酶联免疫原理,也称为酶联免疫吸附法,是一种常用的免疫学实验技术。
它利用酶的高效催化作用和抗体的高度特异性结合,实现对待测物的检测和定量。
酶联免疫原理的基本步骤如下:1.涂覆固定抗体:将特异性抗体溶液涂覆在固相载体(如微孔板)上,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
这一步骤的目的是固定抗体在固相载体上,以便后续的反应。
2.样品孵育:待测样品中含有目标物质(如抗原或抗体),将样品加入到涂覆有抗体的孔中,使待测物与固定抗体结合。
孵育过程中,孔中的抗体与待测物发生特异性结合。
3.洗涤:通过洗涤的步骤,去除未结合的样品和其他干扰物,以减少非特异性背景信号的干扰。
洗涤的次数和方式会根据实验要求和具体试剂的说明进行调整。
4.二抗结合:在洗涤后,加入与待测物结合的二抗,二抗是与待测物的抗体结合的抗体。
二抗通常是与酶结合的抗体,如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标记的抗兔IgG。
5.洗涤:再次洗涤以去除未结合的二抗。
6.底物反应:加入适当的底物,使其与酶发生反应,并产生可测量的信号。
常用的底物有TMB(3,3',5,5'-四甲基联苯胺)和ABTS (2,2'-联氨基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硫酸))。
7.反应终止:通过加入适当的反应终止剂,如硫酸或酸溶剂,停止底物的反应,避免信号的继续增强。
8.测量:利用光密度计或酶标仪测量底物反应产生的信号,一般以吸光度为单位。
测量的结果与待测物的浓度呈正相关关系。
酶联免疫原理的优点在于其高灵敏度和高特异性。
酶能够催化底物的转化,使信号放大,提高检测的灵敏度。
抗体的高度特异性结合能力则保证了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此外,酶联免疫原理还具有批量处理的能力,可以同时处理多个样品,提高实验的效率。
酶联免疫原理在生物医学研究、临床诊断和药物开发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例如,利用酶联免疫原理可以检测血清中的蛋白质、激素、病毒、细菌等生物分子,用于疾病诊断和监测。
酶联免疫原理还可以用于药物的筛选和监测,评估药物的药效和毒性。
酶联免疫原理
酶联免疫原理
酶联免疫原理是一种常用的实验技术,用于检测和定量分析生物样品中的特定抗原或抗体。
它基于酶的催化作用和免疫学原理,通过将酶标记的抗体或抗原与待测样品中的目标分子发生特异性结合,再通过酶促反应来放大信号,最终通过测量酶催化底物转化产生的产物来定量目标分子的含量。
酶联免疫原理的基本步骤如下:
1. 准备试样:收集待测样品,如血清、尿液、组织等,然后进行必要的前处理,如稀释、洗涤等。
2. 涂板涂覆:将待测样品加入到微孔板或固载体上,使抗原或抗体与固相结合,形成固定化的抗原或抗体。
3. 阻断:添加适当的阻断剂,如牛奶蛋白或黄酮类化合物,以防止非特异性结合。
4. 酶标记抗体或抗原的加入:将酶标记的抗体或抗原加入孔中,与待测样品中的目标分子结合。
5. 清洗:将孔中的未结合物质洗去,以去除非特异性结合物质。
6. 酶底物的加入:加入酶促底物,如硝基苯胺或硫代硫酸苄酯,使其与酶发生催化反应。
7. 反应停止:加入适当的反应停止剂,如酸或溶液,终止酶的
催化活性。
8. 读数:通过吸光度测定或荧光测定等方法,测量酶促反应产生的产物,反映目标分子的含量。
酶联免疫原理的优点包括高灵敏度、高特异性、可定量等特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生物学研究和药物开发等领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3/11/15
原理
类型 试剂 准备
对照 标本 结果
1. ELISA的原理 2. ELISA的类型 3. 试剂准备:免疫吸附剂
结合物 酶底物的准备 4. 对照设定 5. 标本的采取和保存 6. 结果判断
原理 1. ELISA的原理
类型 试剂 准备
对照 标本
ELISA是一种免疫测定(immunoassay,IA) 。基础: 抗原或抗体的固相化及抗原或抗体的酶标记。加入酶反应 的底物后,底物被酶催化成为有色产物,产物的量与标本 中受检物质的量直接相关,由此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
结果
原理 酶免疫测定类型
类型
试剂 准备
酶免疫组化
酶免疫技术
均相酶免疫测定
酶免疫测定
非均相酶免疫测定
固相酶免疫测定
液相酶免疫测定
对照 标本 结果
这种固相酶免疫测定方法在1971年最初建立时称为酶联免疫 吸附剂测定(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简称ELISA。
对照 检测标本中相应的抗原,因此免疫测定的应用范围极广。 标本
结果
原理 2 ELISA的类型
类型
试剂 准备
ELISA可用于测定抗原,也可用于测定抗体。在这种测定方 法中有三个必要的试剂: (1)固相的抗原或抗体,即"免疫吸附剂"(immunosorbent );
对照 (2)酶标记的抗原或抗体,称为"结合物"(conjugate);
制得结合物,最适的工作浓度就是指结合物稀释至这一浓度 时,能维护一个低的本底,并获得测定的最佳灵敏度,达到最 合适的测定条件和测定费用的节省。
原理 3.2.4 结合物的保存
类型 试剂 准备
对照 标本 结果
酶和抗体均为生物活性物质,易失活。高浓度较为稳定 ,冻干后可在普通冰箱中保存一年左右。结合物溶液中加 入等体积的甘油,加入蛋白保护剂。另外再加入抗生素( 例如庆大霉素)和防腐剂(HRP结合物加硫柳泵,AP结 合物可加叠氮钠)。
类型 试剂 准备
对照 标本
用特异性抗原进行包被和制备酶结合物。此法中受检标 本不需稀释,可直接用于测定,因此其敏感度相对高于间 接法。乙肝标志物中抗HBsAg的检测常采用本法。本法关 键在于酶标抗原的制备,应根据抗原结构的不同,寻找合 适的标记方法。
结果
原理 2.2.3 间接法测抗体
类型
试剂 准备
标本 (3)酶反应的底物。
结果 可设计出各种不同类型的检测方法。
原理 2.2.1 双抗体夹心法测抗原
类型
试剂 准备
对照
标本 结果
此法适用于检验各种蛋白质等大分子抗原,例如HBsAg、 HBeAg、AFP等。只要获得针对受检抗原的异性抗体,就 可用于包被固相载体和制备酶结合物而建立此法。
原理 2.2.2 双抗原夹心法测抗体
准备Βιβλιοθήκη 酶的底物对照 标本 结果
原理 3.3 酶的底物
3.3.1 HRP的底物
类型
试剂 准备
DH2+ H2O2 E D+ 2H2O 上式中, DH2为供氧体, H2O2为受氢体。 DH2一般为无色化合物,经酶作用后成为有色的产物。 DH2如:邻苯二胺(OPD)、四甲基联苯胺(TMB)和ABTS 。
对照 标本 结果
优点:试验的特异性、敏感性均由此得以改善,重复性亦佳 。抗原用量少,仅为直接包被的1/10乃至于/100。
原理
包被用抗原:
类型 天然抗原、重组抗原和合成多肽抗原三大类。
试剂 合成多肽抗原是抗原决定簇的氨基酸序列人工合成的多肽片段。 准备 一般只含有一个抗原决定簇,纯度高,特异性也高,但由于分子
对照 标本
原理
3.2.5 结合物的稀释液
类型 试剂 准备
对照 标本
用于稀释高浓度的结合物以配成工作液。为避免结合物在 反应中直接吸附在固相载体上:0.1%牛血清白蛋白, 0.05%吐温20 。试剂盒均已用合适的缓冲液配成工作液, 使用时不需再行稀释,在4-8℃保存期可达6个月。
结果
原理
类型
试剂 试剂准备 C
原理
类型 试剂 准备
对照 标本 结果
ELISA的试剂准备A
固相载体 聚苯乙烯具有较强的吸附蛋白质的性能,抗体或蛋 白质抗原吸附其上后仍保留原来的免疫学活性。
聚氯乙烯。聚氯乙烯对蛋白质的吸附性能比聚苯乙烯高,但 空白值也略高。
良好的ELISA板应该是吸附性能好,空白值低,孔底透明度 高,各板之间、同一板各孔之间、同一板各孔之间性能相近 。
原理 3.1.2 包被的方式
类型
试剂 准备
将抗原或抗体固定在过程称为包被(coating)。 蛋白质与聚苯乙烯固相载体是通过物理吸附结合的,靠的 是蛋白质分子结构上的疏水基团与固相载体表面的疏水基团 间的作用。这种物理吸附是非特异性的,受蛋白质的分子量
对照 标本
、等电点、浓度等的影响。大分子蛋白质较小分子蛋白质通 常含有更多的疏水基团,故更易吸附到固相载体表面。
交联反应是随机的,结合物的大小也不均一,酶与酶,抗 体与抗体之间也有可能交联,影响效果。 (2)过碘酸氧化法:适用含糖量较高的酶。过碘酸钠将HRP 分子表面的多糖氧化为醛基很活泼,可与蛋白质上的氨基形成 chiff氏碱而结合。简便有效.
原理
类型 试剂 准备
对照 标本 结果
结合物中混有的游离酶一般不影响ELISA中最后的酶活性测 定。但游离的抗体则会与酶标抗体竞争相应的固相抗原,因此 制备的酶结合物应予纯化,去除游离的酶和抗体后用于检测, 效果更好。
原理
类型 试剂 准备
1.1 抗原抗体反应
1.1.1 可逆性
抗原与抗体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的过程是一种动态 平衡,其反应式为:
Ag+Ab→Ag·Ab
对照 标本 结果
抗体的亲和力(affinity),可以用平衡常数K表示: K=[Ag·Ab]/[Ag][Ab] ,Ag·Ab的解离程度与K值有关。 高亲和力抗体的抗原结合点与抗原的决定簇在空间构型上 非常适合,两者结合牢固,不易解离。解离后的抗原或抗 体均能保持原有的结构和活性。
3.1.6 封闭
原理
类型 试剂 准备
对照 标本
封闭(blocking)是继包被之后用高浓度的无关蛋白质溶液 再包被的过程。封闭就是让大量不相关的蛋白质充填这些 空隙,从而排斥ELISA后的步骤中干扰物质的再吸附。 常用封闭剂:0.05%-0.5%的BSA; 10%的小牛血清或1% 明胶;脱脂奶粉,比较价廉,可以高浓度使用(5%)。 所有的ELISA固相均需封闭?
OPD氧化后的产物呈橙红色,用酸终止酶反应后,在492nm 处有最高吸收峰,灵敏度高,比色方便,是HRP结合物最常 用的底物。
原理
类型 试剂 准备
量太小,往往难于直接吸附于固相上。借助于偶联物与固相载体 的吸附,间接地结合到固相载体表面。
结果
原理
类型 试剂 准备
对照 标本
3.1.4 包被用抗体
IgG对聚苯乙烯有强吸附力,其联结发生在Fc段上,抗体结合 点暴露于外。 取材于抗血清或含单克隆抗体的培养液.须除去杂抗体后才能 用于ELISA,以保证试验的特异性。 腹水中单抗的浓度较高,特异性亦较强,因此不需要作吸收 层析处理,直接包被。在某些情况下,用多种单抗混合包被
原理
类型 试剂 准备
对照 标本 结果
3. ELISA的试剂(A、B、C三部分)
ELISA中有三个必要的试剂:免疫吸附剂、结合物和酶的 底物。 (1)已包被抗原或抗体的固相载体(免疫吸附剂); (2)酶标记的抗原或抗体(结合物); (3)酶的底物; (4)阴性对照品和阳性对照品,参考标准品; (5)结合物及标本的稀释液; (6)洗涤液; (7)酶反应终止液
类型
试剂 准备
对照 标本 结果
IgM的检测常用于传染病的诊断。用抗人IgM抗体包被固 相,以捕获血清标本中的IgM(其中包括针对抗原的特异 性IgM抗体和非特异性的IgM)。此法常用于病毒性感染 的早期诊断。
原理 2.2.7 ABS-ELISA法
类型 试剂 准备
对照 标本 结果
①:固相支持物; ②:样品; ③:特异性IgG; ④:生物素化抗小鼠IgG (Biotin); ⑤:辣根过氧化物酶HRP-酶标链亲和素(Avidin); ⑥:DAB显色液; ⑦:显色;
原理
类型 试剂 准备
对照
3.2.2 酶
纯度高,催化反应的转化率高,专一性强,性质稳定,来源 丰富,价格不贵,受检标本中不存在相同的酶。
酶结合物保留活性部分和催化能力,底物易于制备和保存, 价格低廉,有色产物易于测定等。
在ELISA中,HRP,AP,葡萄糖氧化酶,β-D-半乳糖苷酶 和脲酶等。
标本 结果
结果
原理
类型 试剂 准备
对照 标本 结果
3.4 洗涤液
在板式ELISA中,常用的稀释液为含0.05%吐温20 磷酸盐缓冲液。
原理 ELISA的试剂准备B
类型
试剂 准备
3.2 结合物
即酶标记的抗体(或抗原)是ELISA中关键的试剂 1 酶的催化活性
对照 标本 结果
2抗体(或抗原)的免疫活性 3含有或少含有游离的抗体(或抗原) 4结合物尚要有良好的稳定性。
原理 3.2.1 结合物用的抗原和抗体
类型 试剂 准备
对照 标本 结果
制备结合物时所用纯度较高的IgG,以免在与酶联结时其 他杂蛋白的干扰。最好用层析纯化的抗体,这样全部酶结 合物均具有特异的免疫活性,可以在高稀释度进行反应, 实验结果本底浅淡。在ELISA中用酶标抗原的模式不多,总 的要求是抗原必须是高纯度的。
对照 标本
小分子抗原或半抗原缺乏可作夹心法的两个以上的位点, 因此不能用双抗体夹心法进行测定,可以采用竞争法模式 。其原理是标本中的抗原和一定量的酶标抗原竞争与固相 抗体结合。标本中抗原量含量愈多,结合在固相上的酶标 抗原愈少,最后的显色也愈浅。小分子激素、药物等ELISA 测定多用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