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结构力学ppt第三章力法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1)
上述关系式并不普遍成立,但是:
A 0 A
1 0
3-5 弹性支座上连续梁计算
船体结构中也存在弹性支座上的连续梁计算: 如搁置在墩木上的船体,墩木对船体的支持相当于弹性支座。
1
2
i-1
i
n-1 n
弹性支座上连续梁的解法与刚性支座上的解法类似,采用力法进行求解。
1、弹性支座上连续梁计算
可为正、负或零,且由位移互等定理: δij =δji
3-2 力法的基本原理及典型方程
自由项Δ i P ——荷载FP单独作用于基本体系时,所引
起Xi方向的位移,可正、可负或为零。
δ11
L δ1n
LL
X1 M
Δ1p M
0
δn1 L
δnn
(4)在杆系分析中,如果要计算某一根杆件,只需考虑与它相邻的那一 根杆件的影响而无需考虑选离此杆件的其他杆件对它的作用。
2、弹性固定端的固定系数
如果杆系结构中的所有杆件上都有外载荷作用,那么其中任何一根杆件 都不能作为另一根杆件的弹性固定端,因此,柔性系数无法求出。
因此引入一个关于弹性固定端固定程度的新定义,叫做固定系数。
A
一次超静定结构的力法方程
A
式中δ11 、Δ1P被称为系数
和自由项,可用求解静定结构位移的方法求出。
B
B
X1
B
1P
δ11X111 B
X1
1×X1
3-2 力法的基本原理及典型方程
② 求系数δ11 、自由项Δ1P
ql 2 2
δ11 Δ1P——均为静定结构在已 A 知力作用下的位移,故可由积分 法或图乘法求得。
基本体系
X1 — 称为力法的基本未知量。
3-2 力法的基本原理及典型方程
q
(3)求基本未知量X1 ① 建立变形协调方程
A
B
l
==
基本体系与原结构在去掉多
q
余约束处沿多余未知力方向上
的位移应一致,即:Δ1 =0
A
由迭加原理,上式写成:
q
B
X1wenku.baidu.com
B
Δ1 =Δ11+Δ1P=0
A
11
+
——变形协调方程。
Δ11:由多余未知力X1单独作用 A 时,基本结构B点沿X1方向产生的位移
② 撤去一个固定铰支座或一个单铰;
3-1 超静定结构的组成与超静定次数的确定
③ 撤去一个固定端; 切断一根梁式杆
④ 将一个刚性连接改为单铰连接; 刚性固定端改为固定铰支座;
3-1 超静定结构的组成与超静定次数的确定
注意事项
(1)对于同一超静定结构,可以采取不同方式去掉多余 约束,而得到不同形式的静定结构,但去掉多余约束的 总个数应相同。
, ii
li1 3EIi1
li 3EIi
nn1
ln1 6EI n1
, nn
ln1 3EI n1
2、不可动节点简单刚架计算
船体刚架: 横梁; 肋骨; 肋板;
概念: (1)简单刚架:每一个节点处只有两根杆件; (2)复杂刚架:节点处的杆件多于两根; (3)不可动节点刚架:节点处线位移可以忽略不计,可视为固定铰支座; (4)可动节点刚架:节点处线位移需要计入。
第三章
力法
3-1 超静定结构的组成与超静定次数的确定
力法是计算超静定结构最基本的方法之一。 1、超静定结构的组成
静定结构:几何不变而又没有多余联系的体系,其反力和内力只需根据静 力平衡方程即可求得;
超静定结构:几何不变但有多余联系的体系。其反力和内力仅根据静力平 衡方程无法确定。
3-1 超静定结构的组成与超静定次数的确定
=0,自由支持端 =1,刚性固定端
M弹
M刚
固定系数为弹性固定端弯矩与假想为刚性固定端时的弯矩之比。
2、弹性固定端的固定系数
定义固定系数并不要求弯矩与转角成正比,因此固定系数与柔性系数并无关联。 为了实际的需要,目前在船舶结构分析中存在一个关系式:
1
1 2 A EI l
A
l 2EI
③ 将δ11、Δ1P代入力法方程,求得X1
δ11X1+ Δ1P=0
由上式,得: X1
1 p
11
ql 4 8EI
l3
/
3EI
3ql (与所设方向一致)
8 ④ 按静定结构求解其余反力、内力、绘制内力图
其中:
M M1X1 M p
ql 2 8
q
——迭加原理绘制
...
...
.
.
.
M
n1
(n
1)
p
2、弹性固定端
分析: (1)梁0-1能作为梁1-2的弹性固定端是因为将它们拆开后,0-1杆的 1端仅受有弯矩,且此弯矩与该端的转角始终同方向并成正比。 即:当受载杆与不受载杆相连时,不受载杆相当于受载杆的弹性固定端。
(2)受载杆与不受载杆相交处转角与弯矩的比值就是柔性系数。 (3)柔性系数的数值主要取决于无载杆的杆长与断面惯性矩,而与无载 杆端点的固定情况关系不大;
I
等效
l/2 R l/2
ql4 Rl3 Rl13 AR 384EI 192EI 48EI1
I
l/2
l/2
l13 A 48EI1
3-4 弹性支座与弹性固定端的概念
梁1-3作为梁4-5的弹性支座的条件: 梁1-3仅仅受两梁的相互作用力R作用,无外载荷; 应用上述弹性支座的实际概念可简化杆系结构的计算。
ln1 3EI n1
Mn
n
(qn1
)
n
n 1
ln1
AnM n
1、弹性支座上连续梁计算
上述n个方程无法解出n个未知弯矩;因为还有n个未知数 1 n
因此还需要补充n个方程进行求解。
A R 根据以下关系: i
i i 支座反力R根据剪力求取。
根据i跨梁的平衡方程有:
i1
M i1
i
i
Mi
Mi
i1
M i1
li 1
i-1
i
li
i
i+1
根据中间支座i处转角连续的条件: i=(2—n-1)
li1 6 EI i 1
M i1
li 3EI i
Mi
i (qi1) i
i 1
li1
li 3EI i
Mi
li1 6 EI i 1
0
1、刚性支座上连续梁与三弯矩方程
上述方程称为三弯矩方程。 写成矩阵形式为:
11 12 21 22 23
M1
M2
1p
2p
32 33
34
......
M3 ...
3p ...
11 12 13
21 22 23
24
M1
M2
1p
2p
31
32 42
33 43
34 44
35 45
46
M3 ...
3p ...
0
3-2 力法的基本原理及典型方程
剪力图 弯矩图
3-2 力法的基本原理及典型方程
1)解题思路 ——将超静定问题转化为静定问题求解 q
2)解题步骤 例:图示单跨超静定梁
A
B
l
(1)确定超静定次数
原结构
——具有一个多余约束,原结构为一次超静
q
定结构。 (2)取基本体系
A
B
——去掉多余约束(链杆B),代之以多余未 知力X1。
1P
B
X1
Δ1P:由荷载q单独作用时,基本结构B点沿X1方向产生的位移
3-2 力法的基本原理及典型方程
== +
q
为此由令于:X1是△未11=知δ的11×,X△1 11无法求出,A
l
δ11——表示X1为单位力时,
q
在B处沿X1方向产生的位移。
A
式:Δ1 =Δ11+Δ1P=0
q
可改写成:
δ11X1+Δ1P=0
3-4 弹性支座与弹性固定端的概念
本节主要通过力法解杆系结构的例子引出弹性支座与弹性固定端的 实际概念。
1、弹性支座
q
I
l/2 R l/2
R
l1/2
l1/2
3-4 弹性支座与弹性固定端的概念
根据原结构节点处位移连续条件,列出力法方程为:
ql4 Rl3 Rl13 384EI 192EI 48EI1
M i1
i
(qi
)
i
1 li
i
1、弹性支座上连续梁计算
另外根据首尾两端的边界条件有:
Aα1 1
M1 1 A1 l1
M2
l1 6EI1
M2
l1 3EI1
M1
1
(q1
)
2
l1
1
A1M1
2 A2
同理可得末端n节点的约束条件:
ln1 6EI n1
M n1
B
l MP图
作 MP、M 图,由图乘法,得:
A
B
1P
M 1M p ds EI
1 EI
1 3
qL2 2
L 3L 4
ql 4 8EI
l
M1 图
11
M 1 M 1ds EI
1 l 2 2l l3 EI 2 3 3EI
3-2 力法的基本原理及典型方程
M1
l 6EI
M
2
1 (q1 )
0
M l i1 i1 6EIi1
M ln i1 3EIi1
i1(qi1 )
li 3EIi
Mi
li 6EIi
M i1
i (qi )
M l n1 n1 6EIn1
M ln n1 3EIn1
n (qn1)
2、超静定次数 通常将多余联系或多余约束力的数目称为结构的超静定次数。 如果从结构中去除n个约束结构就变为静定的,则原结构为超静 定结构。
一次超静定
3-1 超静定结构的组成与超静定次数的确定
3、去掉超静定的方法
① 撤去一个活动铰支座; 在支座处切断一根梁(支座保留);
去掉一个 多余联系
3-1 超静定结构的组成与超静定次数的确定
X n
Δnp
3-3 刚性支座上连续梁与不可动节点简单刚架 计算
1、刚性支座上连续梁与三弯矩方程
1
2
i-1
M1
1
M2
2
i
i+1
n-1
n
Mn Mn-1
n-1
n
1、刚性支座上连续梁与三弯矩方程
根据原结构在固定端处转角为0和在每一个中间支座处转角连续的条件, 可列出力法方程:
l 3EI
M1
M2
M2
1
2
l 3EI
M1
l 6EI
M2
ql3 24 EI
0
M 1l 6EI
M 2l 3EI
ql3 24 EI
l 3EI
M2
ql3 24 EI
2
变形3协调方程
力法方程
l 3EI
M1
l 6EI
M2
ql3 24 EI
0
l 6EI
M
1
2l 3EI
M2
ql3 12 EI
N ii
M i1 M i li1
Ni (qi )
支座处剪力与支座反力的关系为:
Ri Ni(i1) Nii
i跨梁上所有外载荷引起的 梁左端截面上的剪力
N i(i1)
qi
Mi
R1 N11 Rn Nn(n1)
Nii
N i1 M i1
1、弹性支座上连续梁计算
则总共有2n个方程,2n个未知数,整理得:
(2)去掉多余约束后的体系,必须是几何不变的体系,因 此,某些约束是不能去掉的。
3-2 力法的基本原理及典型方程
M1
1
M2
M2
2
2
为使新静定结构与原结构等效, 必须满足以下变形协调条件:
(1)固定端处的转角为0;
12 0
(2)中间支座处的转角连续;
21 23
3
3-2 力法的基本原理及典型方程
此方程不依结构形式变化而产生变化,称为力法的典型 方程。
3-2 力法的基本原理及典型方程
主系数δii(i =1,2, …n)——单位多余未知力 Xi=1
单独作用于基本结构时,所引起的沿其本身方向上 的位移,恒为正;
副系数δij(i ≠j)——单位多余未知力 Xj=1
单独作用于基本结构时,所引起的沿Xi方向的位移,
(n1)(n2)
(n1)(n1) (nn1)
( n 1) n
nn
M
n1
M n
(n
1)
p
np
1、刚性支座上连续梁与三弯矩方程
11
l1 3EI1
ii 1
li1 6EIi1
4
2 1
3 5
2、弹性固定端
图为双甲板船舱口部位的上甲板横梁与甲板间肋 骨组成的刚架。
基本结构如下图所示:
根据连接处转角连续,列出的力法方程如下:
l1 M l M ql3 3EI1 3EI 24EI
此表达式与下述结构左端转角表达式相同。
A M
l 3EI
M
ql3 24 EI
梁0-1相当于杆1-2的弹性固定端。
A
l
B
M图
3-2 力法的基本原理及典型方程
4)力法的典型方程
对于n次超静定结构,其力法方程组可写成:
11X1 12 X 2 ...1n X n 0 21X1 22 X 2 ... 2n X n 0
...
n1X1 n2 X 2 ... nn X 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