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配电网智能设备企业发展战略规划

合集下载

智能电网发展现状及设备研发方向需求分析

智能电网发展现状及设备研发方向需求分析

智能电网发展现状及设备研发方向需求分析电网智能化的进步关系着我国经济发展,对电网功能的进一步优化有重要意义。

使得电网资源合理配置、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多元化的电力服务以及新兴型电力产业的战略性发展得到全面提升。

在智能电网运行过程中,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能源生产安全与利用、以及环境保护、化石资源节能等方面都带来巨大推动和经济效益,为此全面发展我国智能电网对拉动国民经济发展以及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有积极意义。

标签:能源资源;智能电网;配电设备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生活水平、生存环境、国际上的政治环境以及经济水平等多种问题都发生着惊天动地的转变,但同时,多种问题也变得复杂化。

全球的范围的能源问题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关注重点,让各个国家针对能源的开发和节流的问题上投入了很多的精力以及资金,都在利用各种方法来有效的运用现有的能源,和降低浪费以及发掘新的能源资源。

真正做到节源减排。

有效的进行智能电网的发展,即可以做到对已有的能源进行有效的运用和管理、对未知能源进行发掘。

因此,在全球能源紧缺的整体环境下,全球各个国家对此都非常重视,在多个发达国家的带动下,发展智能电网已经成为了必要的途径。

1 智能电网的发展情况以及发展的前景1.1 智能电网的发展情况1.1.1 国际上智能电网的发展情况由于各个国家的基本国情、能源情况、地理情况、发展情况、经济情况、生存环境以及人民习惯等等问题的不同,也就导致了对于智能电网的需求和发展的方向、侧重点的差别。

而且就目前形式来看,智能电网的意义和所包含的问题还没有统一的定论,所以各个国家在针对这个问题上的解决方法,即制定的电网线路是各不相同的。

但是因为全球的各种问题导致,各个国家在智能电网的发展上来讲,其目的是比较统一的。

主要是为了保证国家的能源资源;节能减排有效的利用资源,发掘和促进二次再生的能源,发掘新能源,提高劳动和再就业的问题等等。

以发达国家美国为例,其政府在智能电网的发展的前期工作中,给予了达到45个亿的投资,并且认为对于能源的投资是势在必行的,也是现在社会的一个主要发展方向。

智能配电网设备市场分析报告

智能配电网设备市场分析报告

智能配电网设备市场分析报告1.引言1.1 概述智能配电网设备是指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对配电网进行监测、管理和控制的设备。

随着能源需求的增加和可再生能源的逐渐普及,智能配电网设备在能源行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本报告旨在对智能配电网设备市场进行全面的分析,包括市场概况、发展趋势、主要竞争对手及市场份额等方面的研究,同时给出未来市场的展望和发展建议。

通过本报告的撰写,希望能够为相关企业和投资者提供参考,推动智能配电网设备市场的健康发展。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将围绕智能配电网设备市场展开详细分析,包括市场概况、发展趋势、竞争对手及市场份额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此外,还将对市场前景展望和智能配电网设备发展建议进行详细评述,最终总结市场分析报告的重点内容。

"1.3 目的": {"本报告旨在对智能配电网设备市场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以帮助读者了解该市场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通过对市场概况、发展趋势分析以及主要竞争对手及市场份额的详细研究,读者可以更好地把握市场动态,把握机遇,应对挑战。

同时,本报告为相关企业和机构提供智能配电网设备发展建议,为他们制定市场策略和业务决策提供参考。

通过本报告,我们旨在为行业内的决策者、投资者、研究机构和其他相关从业人员提供全面的行业资讯,促进智能配电网设备市场的健康发展。

"}1.4 总结总结部分将对整篇文章进行总结和概括。

首先,对于智能配电网设备市场进行了全面的调研和分析,深入了解了市场概况、发展趋势和主要竞争对手及市场份额。

从市场前景展望和智能配电网设备发展建议两个方面,提出了对未来市场发展的预期和建议。

总结指出,智能配电网设备市场具有巨大潜力和广阔前景,但也需要时刻关注市场变化,密切留意竞争对手动态,以及加强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

最后,对全文进行总结,强调对智能配电网设备市场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的重要性,并展望未来的发展前景。

以“四化”为引领,打造“1+1+N”现代配电管理体系

以“四化”为引领,打造“1+1+N”现代配电管理体系

以“四化”为引领,打造“1+1+N”现代配电管理体系摘要:以“四化”(网格化管理、智能化应用、信息化驱动、透明化管控)为主要手段,打造“1+1+N”(“1+1”为运维检修部+供电服务指挥中心,N为网格)的现代配电管理体系新模式。

关键词:供电企业;网格化;智能化;信息化;透明化1 配网管理指标体系提升目标以“网格化管理、智能化应用、信息化驱动、透明化管控”为主要支撑手段,构建运维管理目标化、运维落地网格化、运维管控穿透化、计划管理精细化、故障应急标准化的“决策、指挥、执行”三位一体的现代配电管理体系。

全口径供电可靠率提升到99.99%,用户平均停电时间压缩到1.7小时,总停电时户数压降至17000。

配电主、分线路年平均跳闸次数均下降20%、配变年平均停运次数不超过1.6,手机APP、无人机、机器人等移动作业智能化巡检率达到100%,配电自动化有效覆盖率达到90%、FA应用率均实现100%。

业扩不停电接火率达到100%,不停电作业示范区占比达到30%以上,不停电作业占比达到90%以上。

营配贯通一致率达到100%,95598抢修工单压降20%以上,停电信息通知到户率达到100%,频繁停电投诉压降40%以上。

日常业务线上化、工单化驱动100%,数字化两票实用化率达到100%,供服系统实用化指标达到100分。

2 基于“四化”的“1+1+N”现代配电管理体系构建构建“网格化管理”新模式,建立职责清晰、流程明确的网格管理机制,实现网格化运维。

推广“智能化应用”新技术,推进配电自动化实用化应用,提升不停电作业能力水平,强化配网运维人员红外测温、局放、无人机、巡检APP、机器人等智能化检测设备的应用,落实数字化两票等配网业务数字化转型试点各项工作,为现代配电管理体系建设做好技术支撑。

夯实“信息化驱动”新根基,依托配网“总指挥长”抢修指挥一体化管理体系,贯彻“抢修高效、服务优质、安全可控”的工作理念,由总指挥长综合协调各部门、各班组,充分融合配网调度、抢修指挥、营销服务各环节相关业务,实现配网调度管理、配网状态监测、配网抢修指挥、服务指挥、现场处理的全过程管控。

配网规划及配网自动化发展趋势

配网规划及配网自动化发展趋势

配网规划及配网自动化发展趋势摘要:电力配网体系的发展趋势是完成配网自动化、依托领先的科学技能、凭借计算机等设备完成自动化、智能化,为配电网络供给有用的供电时刻、供电功率,使配网体系正常、安全和牢靠地运转。

现在,电力配网自动化还不够成熟,仍存在不少一系列的问题。

本文讨论了配网自动化的现状,并寻找有效的方法推进配网自动化的发展。

关键词:电力配网;自动化;方法1 配网自动化的含义在配网自动化的实际情况下,配网自动化的功能还不够丰富,系统平台多,不同系统之间的独立性强。

信息共享难实现,资源容易浪费。

鉴于当前配网自动化的形势,需要有效响应人们的实际需求。

新的配网自动化系统包括数据信息采集系统、管理信息系统和通讯系统。

通过这些系统的灵活应用,融入平台实现信息共享,构建优秀的配网自动化平台,提升配网自动化水平,支持城市配网建设规划。

2 配网规划自动化存在的问题2.1配网网络设备问题目前,多数配网网络的运行状态不佳,主要因为在配电网电缆过渡需求的影响下,多数配网中的线路是以架空或是地埋的方式处理,可以为配网平均电缆化效率的提升做出共享,增强其电缆优化效果,为配网自动化提供良好的依据。

然而,在配网线路实际运行期间,经常会因为地埋因素出现结构复杂、层次不清与联络混乱的现象,相关管理人员无法根据配网运行需求对各个线路进行清理,难以提高其负荷控制效率,不能满足相关要求,导致配网网络的供电能力降低,对其造成较为不利的影响。

同时,配网机械设备中配电终端与一些设备开关无法清除划分,导致其无法有效采集与控制配电终端实时数据,很多供电企业在每年的配网维修处理工作中,都要针对此类问题进行大幅度的处理,导致其经济效益无法提升,对其造成较为不利的影响。

2.2配电信息化系统建设的问题在许多电力企业中,为改善传统的配电管理体系,解决配网设备与数据问题,已开始广泛应用GIS技术。

它能够根据实际情况,优化配网中的地理信息,同时帮助电力企业进行管理工作,提高发展效率。

国内智能配电网发展历程

国内智能配电网发展历程

国内智能配电网发展历程随着信息技术及智能化技术的飞速发展,智能配电网正逐渐成为中国电力行业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

智能配电网作为电力系统的升级版,其关键技术包括智能感知、智能控制、智能决策和智能应用等,是电网智能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下面将从发展历程、技术标准、政策法规和行业应用等方面对国内智能配电网的发展进行分析。

一、发展历程2013年,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国家智能电网建设规划(2011-2020年)》,提出了发展智能配电网的总体目标和路线图。

2014年,国家电网公司提出了“十三五”期间的智能电网建设规划,其中明确提出了智能配电网的建设重点和发展方向。

2016年,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其中明确提出要推进智能电网建设,促进智能电网、新能源和移动互联网融合发展。

2017年,全国发改委发布了《智能电网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年)》,提出了智能配电网建设的重点任务和优先方向。

2018年,国家能源局发布了《市场化交易有关事项管理办法》,明确要推进电力市场化交易,加快推进智能配电网建设,提高电网运行的智能化水平。

2019年,国家发改委印发了《智能电网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提出了智能配电网智能化建设的目标任务和重点项目。

通过这些年的努力,国内智能配电网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成果丰硕,为我国电力系统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二、技术标准国内智能配电网的发展不能离开完善的技术标准支撑。

目前,国内智能配电网相关技术标准体系已初步形成,包括了设备技术标准、通信协议标准、系统集成标准等。

在设备技术方面,智能配电网必须拥有智能感知、智能保护、智能控制等功能,确保配电网的智能化运行。

在通信协议方面,智能配电网需要建立起完善的通信网络,实现设备间的信息互联互通。

在系统集成方面,智能配电网需要实现各种设备的协同工作,确保整个系统的高效稳定运行。

国内智能配电网的技术标准也不断与国际接轨,与国际上的智能电网技术标准相比,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

电力公司2022-2023年配电网智能化滚动规划

电力公司2022-2023年配电网智能化滚动规划

电力公司2022-2023年配电网智能化滚动规划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电力需求的增加,为了提高供电服务的可靠性和效率,电力公司计划在2022-2023年对配电网进行智能化升级。

目标本规划旨在实现以下目标:1. 提高配电网的稳定性和灵活性,减少故障和停电时间。

2. 提升运行效率,降低运营成本。

3. 改善用户体验,提供更好的供电服务。

策略为了实现上述目标,电力公司将采取以下策略:1. 安装智能抄表器:将传统抄表方式更新为智能抄表系统,实现远程抄表、自动计费和实时监测,提高抄表效率和准确性。

2. 配备智能感知设备:在配电变电站、关键设备和网架上安装智能感知设备,实时监测电流、电压和负载情况,快速发现并处理故障,提高配电网的响应能力。

3. 引入智能配电设备:使用智能开关、智能电表等设备,实现对电力流向、用电负荷进行智能控制,提高供电可靠性和灵活性。

4. 建设智能监控中心:建立配电网智能监控中心,集中管理和监控配电设备的运行状态和数据信息,实现智能化运维和故障预警。

5. 引入人工智能技术: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配电网进行智能优化和预测,提高系统效率和预防性维护能力。

实施计划1. 2022年:完成智能抄表器的全面安装和智能感知设备的部署,建设智能监控中心。

2. 2023年:引入智能配电设备,并结合人工智能技术进行系统优化和预测。

预期效果通过配电网智能化滚动规划的实施,预计将达到以下效果:1. 故障处理时间大幅减少,停电时间显著降低。

2. 供电可靠性提升,用户用电需求得到更好满足。

3. 运营成本降低,效率提高。

4. 数据分析和预测能力增强,降低维护成本。

结论电力公司的2022-2023年配电网智能化滚动规划旨在提高供电服务的可靠性和效率。

通过安装智能设备、引入人工智能技术和建设智能监控中心,电力公司预计能够实现减少故障和停电时间、降低运营成本、改善用户体验等目标,为社会提供更好的供电服务。

配网技术的发展及未来展望

配网技术的发展及未来展望

配电网技术的发展及未来展望一、配电网概述配电网是从输电网或地区发电厂接受电能,并通过配电设施就地或者逐级配送给各类用户的电力网络,一般分为高压配电网、中压配电网和低压配电网。

通常所指的配电网为中压配电网和低压配电网,即从“变电站10(6)千伏开关柜出线端子”到“与客户分界点”。

但也有个例存在,如有些发达地区110千伏线路也用于配电网,而有些县域的35千伏线路也用于主网,因此配电网的电压等级主要取决于各个城市电网规模或者城市用电量。

配电网主要由相关电压等级的架空线路、电缆线路、变电站、开关站、配电室、箱式变电站、柱上变压器、环网单元等组成。

根据不久前相关统计数据,国家电网公司拥有配电线路共计约360万千米,配电变压器共计约420万台,配电开关365万台。

二、配电网现有基本网架结构及特点1.10千伏配电网网架结构现状无论哪一个电压等级的电力网络,网架都是其根本所在。

因此优化网架结构,是提升现有配电网运行水平的基础。

就配电网目前的现状而言,架空线路整体以多联络或辐射式网架居多,其中城网以多联络结构为主,农网以辐射式结构为主;电缆线路整体以单环网网架为主,其中城网以单环网结构为主,农网以单环网、双射式结构为主。

2.存在的主要问题A+、A类供电区双侧电源的电缆环网结构尚未完全形成,部分区域不满足N-1要求,变电站全停时负荷无法站间全部转供。

B、C类供电区转供能力还需提高,部分架空网架结构不清晰,分段及联络点设置不合理,导线截面不匹配。

D、E供电区供电半径长,分段数少。

3.主要解决思路(1)加强整体规划。

原有配电网缺乏统一而长远的网架和接线规划,如哪一块区域的配电变压器过载了,就在哪新上配电变压器;哪里的配电线路供电“卡脖子”了,就在哪里拨接线路,等等,“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现象仍然比较常见。

而目前国内主网网架发展水平处于世界领先位置,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其整体规划相对比较长远。

(2)开展差异化建设。

依据《配电网技术导则》等标准中网架结构的建设目标,在电源点充足的供电区域,采取多分段、适度联络的方式;在电源点有限的供电区域,采取多分段、单联络方式;单一电源点的供电区域,采取多分段、单辐射方式。

智能电网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展望

智能电网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展望

智能电网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展望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能源需求不断增加,传统的电网系统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对电力的需求。

因此,智能电网技术应运而生。

智能电网是一种通过数字化技术控制和监测电力系统的智能化系统,可以为用户提供更可靠、更高效、更安全的电力服务。

本文将探讨智能电网技术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展望。

一、智能电网技术的发展现状1.市场现状随着人们对能源需求加剧,智能电网市场逐渐升温。

根据市场调研报告,全球智能电网市场规模已从2016年的110亿美元增至2020年的21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5%。

预计到2025年,智能电网市场规模将达到36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1%。

智能电网将成为未来能源行业的重要方向。

2.技术现状智能电网技术是多种科技领域的交叉融合,如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电力系统技术等。

智能电网技术的发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先进的计量设备计量设备是智能电网中最基础的技术,能够实现对电能的准确计量和监测,进而实现精细化管理和调度。

目前,先进的计量设备已经实现了对电能的高精度监测和实时数据传输,极大地提高了智能电网的运行效率。

(2)智能配电网技术智能配电网技术是智能电网的核心。

通过对配电网进行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可以实现对电能的智能分配和管理。

目前,智能配电网技术已经实现了对电能的远程监控、故障自愈、负荷均衡等功能。

(3)新能源接入技术智能电网是新能源接入的基础,通过智能电网技术可以将新能源产生的电能高效地接入电网。

当前,新能源接入技术已经实现了对太阳能、风能等多种新能源的智能接入和管理。

(4)电力负荷预测技术通过对电力负荷的预测,可以实现对电能的精准配送和供需平衡。

目前,电力负荷预测技术已经实现了对电力负荷的智能预测和实时调度,有效保障了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二、智能电网技术的未来展望智能电网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数字化水平不断提高随着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升级,智能电网的数字化水平将不断提高。

2024年电力系统配电网自动化市场需求分析

2024年电力系统配电网自动化市场需求分析

2024年电力系统配电网自动化市场需求分析1. 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电力系统配电网自动化正成为电力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随着社会对电力需求的不断增长,配电网的稳定运行和高效管理变得至关重要。

本文旨在分析电力系统配电网自动化市场的需求情况,为相关企业制定市场战略提供参考。

2. 市场需求分析2.1 配电网安全性需求随着电力系统规模的扩大,配电网的安全性成为市场的一大需求。

用户对于配电网的安全性有着重要的关注。

自动化系统能够提供实时监测和故障检测功能,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的安全隐患,大大降低了事故发生的概率,满足了用户对配电网安全性的需求。

2.2 配电网可靠性需求配电网的可靠性也是市场的重要需求之一。

用户对于电力供应的稳定性和质量要求越来越高。

自动化系统能够实时监测电网运行情况,及时定位并修复故障,提高了配电网的可靠性。

这一需求在航空、医疗、数据中心等对电力供应要求高的行业尤为突出。

2.3 配电网运维效率需求配电网的运维效率也是市场需求的重要方面。

传统的手动操作和人工巡检耗费大量时间和人力,并且可能存在差错。

自动化系统能够对配电网进行实时监测、故障诊断和维护,大大节省了运维人员的时间和精力,提高了运维效率。

2.4 新能源接入需求随着新能源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分布式电源接入到配电网中。

这种接入方式对配电网的管理和运维提出了新的要求。

自动化系统能够实现对新能源发电设备的监测和控制,实现分布式电源的更好整合和管理,满足了市场对新能源接入的需求。

3. 市场竞争情况3.1 主要竞争对手分析目前,国内外市场上存在多家电力系统配电网自动化领域的主要竞争对手,例如ABB、西门子、施耐德等。

这些企业在技术研发、产品制造、市场渠道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

3.2 市场竞争优势分析在电力系统配电网自动化市场竞争中,企业的技术实力、品牌影响力、产品质量、售后服务等都是决定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

企业需注重提升自身的技术研发能力,打造有竞争力的产品,并提供优质的售后服务,以获得市场份额的稳定增长。

智能配电网规划建设的方案

智能配电网规划建设的方案

Power Electronics •电力电子Electronic Technology & Software Engineering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21【关键词】智能配电网 规划建设 方案研究1 智能配电网发展面临的问题、挑战及目标1.1 智能配电网急需解决以下问题(1)配电网发生故障时,解决如何发挥配电网自愈控制能力的问题;电能传输时,解决如何高效分配和传输电能的难点;(2)配电网并入大量的分散式光伏、风电等新能源,解决如何减少分布式新能源对配电网的影响;(3)解决如何对可再生能源合理配置,最大程度利用可再生能源进行发电问题;(4)充电汽车的发展导致充换电站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解决如何减少充换电设备产生的谐波对配电网的影响;(5)解决如何全面提升供电能力和用电安全指数,破解配电网“卡脖子”难题;(6)解决如何提高用户用电效率,引导用户优化用电方式,即解决配电网需求侧管理问题;(7)解决如何灵活投切负荷调峰的问题。

1.2 智能配电网建设的目标智能配电网建设的近期目标是解决目前滞后的配电网建设、薄弱的电网结构、较低的供电可靠性、较高的损耗等问题;远景目标是将智能配电网技术完全融入配电网,实现配电网自愈能力和配电网设备完全智能化,从而实现停电时间短和供电可靠性高的目标。

2 电力系统中的智能配电网规划建设方案的探讨2.1 智能配电网规划建设应考虑的因素(1)要对智能配电网的短、中、远期负荷进行预测,通过预测可以确定变电站的合理位置,确定变电站的容量以及馈线需求。

(2)要明确智能配电网与供电区域、网智能配电网规划建设的方案文/程帅络结构之间的关系。

举例来说,对于双射形的智能配电网而言,在智能配电网的搭建过程中应采取双环发展的发展方式,具备联络开关自动遥控投切功能;对于多段连接的智能配电网而言,应具备切断馈线故障、分散线路负荷的功能。

(3)合理的规划分布式电源、储能装置,随着大量分布式电源和储能装置的接入,智能配电网应针对这些装置进行传统配电网基础之上的升级和改进,使智能配电网可以更准确的对智能配电网的新型负荷进行预测和规划。

“十四五”配电数字化建设应用方案

“十四五”配电数字化建设应用方案

“十四五”配电数字化建设应用方案一、“十三五”配电自动化建设概况“十三五”期间,设备部贯彻落实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关于“加快推进配电自动化建设”相关工作要求,围绕“2020年配电自动化覆盖率达到90%”目标,坚持配电自动化与配网网架“统筹规划、同步建设”原则,采取“主站一体化、终端和通信差异化”建设模式,全面开展配电自动化建设,支撑配电网精益管理和精准投资,提高配电网供电可靠性、供电质量和效率效益。

加快配电自动化覆盖率提升。

统一主站建设标准,全部337个地市单位建成配电自动化主站系统,其中239个单位完成新一代主站建设,213个单位实现Ⅰ、Ⅰ区系统完整应用。

采用差异化建设模式完成29.5万条配电线路智能化改造,覆盖率提升至92.8%。

其中,18.4万条线路安装“两遥”开关或远传型故障指示器,具备故障快速定位功能;11.1万条线路在主要分段及联络位置安装“三遥”开关,具备故障隔离及快速自愈功能。

深化配电自动化实用化应用。

光纤终端投入遥控功能,减少现场人工操作87万条次,倒闸平均操作时间缩短至30分钟,同比“十二五”末降低48%。

配网故障准确定位27.5万次,自愈动作26.4万条次,减少停电约3212万时户,非故障区域复电时间缩短至46分钟,同比“十二五”末降低53%。

推广应用一二次融合成套配电设备15.3万套,提升配网单相接地故障准确定位和快速处置能力;发布一二次融合配电设备标准化设计,提高设备通用互换能力。

深化营配调数据融合贯通,实现中低压故障等停电信息精准研判、设备重过载等运行状态实时分析,派发主动任务工单641.7万条,助力配网管理向工单驱动业务模式转型升级。

推进配电物联网标准化建设。

构建“云-管-边-端”体系架构,制定低压设备即插即用技术标准,完善配电物联网一体化信息模型,统一标准下完成102.72万台融合终端建设,覆盖率达到19.20%。

通过台区全景感知、营配数据本地交互,加强台区精益管理,实现台区综合线损率降低1.6%,产生经济效益8.5亿元/年。

2024年浅论配电自动化的发展动向

2024年浅论配电自动化的发展动向

2024年浅论配电自动化的发展动向一、引言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用电需求的日益增长,配电自动化已经成为了电力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配电自动化不仅提高了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还能有效减少故障发生,增强电网的供电可靠性和稳定性。

本文将探讨配电自动化的技术创新、应用拓展、市场趋势等方面的发展动向,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与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技术创新2.1 智能化技术的应用近年来,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智能化技术在配电自动化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通过智能化技术,可以实现对电网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控和预测,提高电网的智能化水平和自动化程度。

例如,基于大数据分析的负荷预测技术,可以准确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的电力需求,为电网调度提供有力支持。

2.2 物联网技术的融合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为配电自动化提供了新的机遇。

通过将各种设备连接到物联网平台,可以实现设备的远程监控、控制和维护,提高设备的运行效率和可靠性。

此外,物联网技术还可以实现信息的共享和互通,提高电网的整体运行效率。

2.3 新型通信技术的应用随着5G、NB-IoT等新型通信技术的不断成熟,配电自动化系统的通信速度和稳定性得到了极大提升。

这些新型通信技术具有低时延、高可靠性、广覆盖等特点,为配电自动化系统提供了更加可靠、高效的通信保障。

三、应用拓展3.1 分布式能源的接入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分布式能源在配电网中的比重逐渐增加。

配电自动化系统需要适应分布式能源接入的需求,实现与分布式能源的协同运行和优化调度。

这不仅可以提高电网的供电可靠性,还能促进可再生能源的消纳和利用。

3.2 微电网的建设与运营微电网作为一种新型的电力系统形态,具有灵活性高、可靠性强等优点。

配电自动化系统需要支持微电网的建设与运营,实现微电网与主网的协同运行和互补供电。

这不仅可以提高电网的供电可靠性和稳定性,还能满足特定区域或用户的个性化用电需求。

3.3 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的建设与管理电动汽车的普及对配电网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智能电网中的配电网规划与运行管理

智能电网中的配电网规划与运行管理

智能电网中的配电网规划与运行管理第一章:智能电网介绍智能电网是一种高度自适应、高效、可靠、安全和可持续的电力系统,该系统能够将分散的、不同来源的能源和信息有效地集成起来,实现电力的高效利用和管理。

智能电网是由各种新技术和新概念构成的综合电力系统,其核心是智能电力网络。

智能电力网络是一种高度自主的、分布式可编程的电力系统,由大量的智能设备和软件组成,能够实现能量的高效传输、智能调度和智能控制。

第二章:配电网规划配电网是智能电网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将高压电源变压到低压接近用户的网格,其规划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用电负荷和负荷特性分析:配电网规划需要对用电负荷和负荷特性进行分析,了解用户用电特点,以确定合适的配电网布置方案。

2.配电网容量和可靠性分析:需要分析配电网的容量和可靠性,以避免过载和短路的发生。

3.变电站布置和数量:需要合理布置变电站,以保证配电网的合理运行。

4.配电线路布置和数量:需要确定配电线路的布置和数量,以便将电力供应到各个终端用户。

5.风险评估:需要对配电网的安全、可靠性、可操作性、经济性和环保性进行风险评估,以提高配电网规划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第三章:配电网运行管理配电网的运行管理是智能电网系统的基本要求。

配电网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配电设备的知识和技能:需要熟悉所有配电设备及其使用方法,包括变电站、开关柜、变压器、电缆等。

2.网络操作技能:需要掌握网络操作技能,包括智能电网的网络结构、数据交换方式、通信协议、信令等。

3.安全和应急管理:需要了解配电网的安全和应急管理措施,使配电网始终处于安全状态。

4.数据管理:需要熟悉配电网的数据管理系统,包括采集、存储和分析等。

5.维护和修理:需要熟悉配电设备维护和修理技能,以保证配电网的正常运行。

第四章:智能电网技术应用智能电网技术在配电网规划和运行管理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以下是智能电网技术的应用:1.智能监控系统:配电网采用智能监控系统,能够对配电设备进行实时监控和远程操控。

国家电网智能电网发展目标

国家电网智能电网发展目标

智能化配电系统
1、建立智能配电网统一模型和信息交互的智 能配电管理系统 2、实现配电网智能控制终端的自适应、自组 织、自管理,进而实现配电网的自愈自动化 3、配电网电能质量全网的监测与控制系统。
AMI的智能用电系统研究和需求侧管理
构建灵活、合理的网架结构
2010年
构建智能电网标准智能支持原型平台 开展配电网快速仿真及建模研究,形 成智能控制终端的标准体系 完成电能质量监测与控制系统标准化 平台研发
建立智能配电网统一模型和信息交换口模型 智能配电网信息集成总线 制定智能配电网标准模型及交换服务
用电系统分阶段业务目标及技术路线图
用效率。
电网公司主要关注哪方面? 当然是电网运营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 用户关注什么? 电费支出和用电可靠性。
为什么需要智能电网
相关方关注什么? 常规发电企业三公调度、电力市场。新能源的柔性接入。 因此智能电网的目标是提高电网运营的安全性、可靠性 和经济性,降低用户的电费支出,并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实现节能减排。如果智能电网能够达到上述目标,就能 获得各个利益方的支持,其发展前景也会更加广阔。
中国智能电网发展目标
发电
采用先进、高效的多 元化发电技术,实现 结构调整与布局优化, 满足国家能源发展战 略要求 • 机组的可靠性、 可用性和可调性 指标满足电网智 能运行要求 • 实现机网信息的 双向交换、双向 交互式自动控制 • 实现可再生能源 有序并网和“即 插即用”
输电
满足大型能源基地的能源 外送,实现更大范围资源 优化配置,与其它资源体 系统实现虎略互补 • 连接大型能源基础及 主要负荷中心的特高 压输电骨干网架 • 跨大区经济调度和资 源化配置 • 强大的电网抗攻击和 快速自愈能力 • 灵活适应国家能源政 策及行业发展目标

智能配电网技术在配电网规划中的应用

智能配电网技术在配电网规划中的应用

智能配电网技术在配电网规划中的应用随着电力行业的不断发展,智能配电网技术在配电网规划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关注。

智能配电网技术的出现,为配电网规划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极大地提高了配电网的安全性、可靠性和效率。

本文将从智能配电网技术的基本概念、在配电网规划中的应用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智能配电网技术的基本概念智能配电网技术是基于先进的通信、信息、自动化和控制技术,将传统的配电网升级为智能化的配电系统。

它包括智能电能计量、智能开关设备、智能保护装置、智能监控系统、智能故障诊断与定位系统等多种技术手段的综合应用。

通过建立智能配电网,可以实现对配电系统的全面监测、远程控制、故障自愈和智能化管理,提高配电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

1. 灵活性与可扩展性智能配电网技术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灵活布局和扩展,实现配电系统的动态调整和优化配置。

在配电网规划中,可以根据不同区域的用电负荷情况和发展趋势,合理规划配电设备和线路布置,提高配电网的适应性和可扩展性。

2. 智能化监测与管理智能配电网技术可以实现配电设备的远程监测和智能化管理,及时发现和预防潜在的故障隐患,提高配电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在配电网规划中,可以通过建立智能监控系统和智能化管理平台,实现对配电设备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测和分析,为规划和运行提供科学依据。

3. 故障快速定位与自愈智能配电网技术可以实现故障快速定位和自动隔离,减少故障对系统运行的影响,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抗干扰能力。

在配电网规划中,可以通过合理配置智能保护装置和故障诊断系统,提高配电系统对故障的快速响应能力和自愈能力,减少故障对用户造成的影响。

4. 高效节能与经济性智能配电网技术可以实现对用电负荷的精细化管理和调度控制,最大限度地提高配电系统的能效和经济性。

在配电网规划中,可以通过智能电能计量和用电负荷预测等手段,合理规划配电系统的负荷分布和调度策略,提高系统的节能效果和经济运行水平。

2024年电力系统配电网自动化市场前景分析

2024年电力系统配电网自动化市场前景分析

2024年电力系统配电网自动化市场前景分析1. 引言电力系统配电网自动化是指利用先进的控制与通信技术,对电力系统配电网进行远程监测和管理的一种系统。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能源需求的增加,电力系统配电网自动化市场前景广阔。

本文将对电力系统配电网自动化市场的发展趋势、市场规模以及市场前景进行详细分析。

2. 市场规模与趋势电力系统配电网自动化市场在过去几年中保持稳定增长,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随着电力需求的增加、智能电网的发展以及能源管理的要求,预计未来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

据市场研究机构的数据显示,2019年电力系统配电网自动化市场规模达到XX亿美元,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XX亿美元。

这表明电力系统配电网自动化市场呈现出巨大的发展空间。

3. 市场驱动因素3.1. 能源需求增加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能源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传统的电力系统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因此,电力系统配电网自动化成为解决能源需求增加的重要手段之一。

3.2. 智能电网的发展智能电网的发展成为电力系统配电网自动化市场增长的另一个驱动因素。

智能电网将电力系统与信息通信技术相结合,实现了能源的高效利用和灵活调度。

电力系统配电网自动化是实现智能电网的必备技术和设备,因此随着智能电网的不断发展,电力系统配电网自动化市场也将蓬勃发展。

3.3. 能源管理的要求节能减排、能源管理成为各国政府的重要任务。

电力系统配电网自动化可以实现对电力系统的远程监测和管理,提高电力系统的效率,减少能源的浪费。

这种能源管理的要求将进一步推动电力系统配电网自动化市场的发展。

4. 市场前景4.1. 市场竞争激烈随着电力系统配电网自动化市场的发展,市场竞争也日益激烈。

不仅有国内企业竞争,还有来自国外的企业进入市场。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需要不断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性能,降低成本,提高服务水平,才能在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4.2. 技术创新带来市场机遇电力系统配电网自动化技术在不断创新和提升,新的技术和产品不断涌现。

智能化配电网的规划与建设

智能化配电网的规划与建设

浅析智能化配电网的规划与建设【摘要】配电自动化的建设与改造应与智能电网的规划实施相适应。

在条件具备时,可选择主站的智能化应用功能和相应的配电终端配置方案。

尤其应注重在自愈控制、分布式电源/储能装置/微电网系统的接入、与智能用电系统互动等方面的应用。

【关键词】智能化;配电自动化;scada;调控一体化1.配电自动化系统概述系统描述:配电自动化系统由主站、终端/子站、通信系统组成;上级调度自动化系统、地理信息系统、故障报修系统、营销管理系统、负荷管理系统、配变采集与监测系统、企业资源管理系统等为外部系统。

配电自动化系统主要实现配电scada、馈线自动化(fa)和电网分析应用等功能。

配电自动化系统借助多种通信手段,实现数据采集、远方控制,通过就地型或集中型馈线自动化,实现故障区段的快速切除与自动恢复供电。

通过信息交换总线,与外部系统进行互连,整合配电信息,外延业务流程,建立完整的配网模型,扩展和丰富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应用功能,支持配电调度、生产、运行以及用电营销等业务的闭环管理。

可以扩展对于分布式电源/储能/微电网等接入,通过电网分析应用软件实现配电网的自愈控制和经济运行分析,实现与上级电网的协同调度以及与智能用电系统的互动。

2.配电主站配电主站必须满足国家、行业的相关标准和要求。

具备可靠性、可用性、可扩展性和安全性,并可根据各地区配电网架结构、配电自动化应用基础以及供电企业的实际需求,选择和配置软硬件系统。

2.1基本功能配电主站的基本功能包括配电scada和电网分析应用,其中配电scada为必备功能;电网分析应用为选配功能,可根据数据完备情况和实际需求进行选配。

配电主站在保证图形、拓扑来源的唯一性的前提下,具备下列功能:数据采集、状态监视、远方控制、交互操作、智能防误操作、图形显示、事件告警、事件顺序记录、事故追忆、数据统计、报表打印和配电通信网络工况监视等。

电网分析应用软件包括:模型拼接、拓扑分析、故障判断及处理、解合环潮流、负荷转供、状态估计、网络重构、短路电流计算、快速仿真、负荷预测、预警分析、经济优化运行和可视化调度操作等。

智能配电网关键技术的城市配电网规划何岳昊

智能配电网关键技术的城市配电网规划何岳昊

智能配电网关键技术的城市配电网规划何岳昊发布时间:2021-08-24T07:49:11.403Z 来源:《新型城镇化》2021年10期作者:何岳昊黄晨[导读] 城市配电网直接供电给电力用户,它是电力用户与供电企业的桥梁和纽带。

国网杭州供电公司浙江杭州 310000摘要:城市配电网直接供电给电力用户,它是电力用户与供电企业的桥梁和纽带。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用电需求不断增长,城市配电网的规模不断扩大,网络结构越来越复杂,人们对供电质量、供电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传统的城市配电网技术和管理方法已经无法适应当前社会经济的发展要求。

因此,必须提高城市配电网的自动化水平和智能化水平,才能提高供电可靠性和供电质量,为用户提供更高的供电服务。

将智能配电网关键技术应用在城市配电网规划中,为用户提供更加优质、稳定、安全的电能,有效地提高了供电系统整体的效率。

关键词:智能配电网;关键技术;城市配电规划一、智能配电网关键技术分布式发电技术在《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设计规范》中对分布式发电技术介绍较为详细,该技术的实施主要对于地域性分布有一定的要求,究其原因在于分布式发电电源多是清洁无污染型能源,例如风能、地热、太阳能等,因此若当地较为缺乏上述这些能源,那么技术实施起来便有一定难度。

相对于传统的发电技术,分布式发电能源更加清洁,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与此同时,分布式发电能够结合用户实际需求进行自给自足式供电,并且多是围绕用户用电所在地分布,电能传输距离近,使得电能的无功损耗得到有效的降低,也不会造成资源的浪费。

智能电网电力大数据 ETL 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电力数据比较分散,并且数据类型较多,如何从这些海量数据中挖掘出更具价值的信息,为电网平稳运行提供更好的决策支持,是智能电网智能性的重要价值体现。

电力企业在数据处理上通常会用到数据仓库技术(ExtractTransform-Load,简称 ETL)。

从中可以看出其包括三个部分,第一个是“Extract”,即数据抽取,主要是从系统数据源中抽取相关的数据;第二个是“Transform”,即数据转换,以抽取后的数据为目标,结合相关的要求进行转换,将数据变成另一种形式。

配电网自动化规划建设及改造分析

配电网自动化规划建设及改造分析

配电网自动化规划建设及改造分析电力配电网自动化系统是对现有电力传输和配送体系的一种全面改造,通过集成数字通信技术、控制和保护装置及软件系统,实现了系统的安全、高效、可靠,并能实现智能化管理的系统。

本文将简单介绍配电网自动化规划建设及改造的相关内容。

首先,配电网自动化规划建设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资源整合方面:需要整合配电网各个部门的资源,具体包括设备、信息、人力等。

通过整合,可以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和配合,确保系统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2. 智能化管理方面:配电网自动化系统需要实现智能化管理,实现配电网设备的状态监测、分析和预测,及时解决问题,提高配电网设备的效率和可靠性。

3. 信息网络方面:建立信息网络可以实现配电网各个设备之间的互联通信,从而将信息在系统内部快速地传递,提高效率和准确性。

4. 安全保障方面:配电网自动化系需要满足安全需求,如防雷、防爆、防干扰、信息安全等,建立安全保障系统,保障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可靠性和安全性。

其次,配电网自动化改造也有一定的要求:1. 设备需满足数字通信技术的要求:自动化改造需要配电网设备满足数字通信技术的要求,这样才能与其他设备之间进行信息的交流和共享。

3. 具备先进的控制和保护装置:控制和保护装置需要满足先进的技术要求,可以实现全面的保护和控制功能,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4. 数据处理能力:配电网自动化改造需要配合数据采集、传输和处理技术,这样才能满足配电网的信息化需求,从而实现系统智能化管理。

总之,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配电网自动化系统既是电力配电网的升级要求,也是配电网从基础设施系统向智慧系统转变的核心需求。

因此,在配电网规划建设和改造方面,需要认真制定详细的方案,全面考虑各个方面的要求,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高效性和安全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配电网智能设备企业发展战略规划
2020年3月
目录
一、公司战略规划 (3)
1、发展战略 (3)
2、经营目标 (4)
二、公司为实现战略目标已采取的措施及实施效果 (5)
1、产品技术不断积累,向高端领域突破、向更广阔领域拓展 (5)
2、不断增强生产能力 (6)
3、人才梯队建设 (6)
三、未来规划采取的措施 (7)
一、公司战略规划
1、发展战略
公司自创立以来,以信息化服务、系统集成服务为始,不断开拓、创新和积累,在电力物联网、电力大数据软件开发方面积累一定的技术和解决方案;公司在经营故障指示器的基础上,注重设备实际运行中的数据价值,以自身在电力软件开发、电力大数据技术为依托,不断改进故障研判数据算法,开发新的故障研判模型;2015年末,公司成功开发出一二次融合智能柱上开关,并不断迭代升级,成为当前配电网设施中物联化、智能化的代表性设备。

面向未来,公司围绕主业,在配电网智能化、物联化的领域内进行战略部署,加大研发投入,并利用所累积的技术优势和人才优势,向行业的纵深不断发展,为客户创造更大的价值。

公司将在以下几个方面持续投入、锐意进取:一是面向配电网物联网核心技术、核心零部件的基础研发,比如传感器技术、边缘计算技术、工业控制技术等,以期在基础技术上实现更深厚的储备;二是基于配电网进行平台型、生态链产品进行研发,比如公司正在研发的一二次融合环网柜、线路运行状态分析装置等,均为围绕配电网运行中故障研判与隔离、线路运行与分析等焦点问题展开,并将现有产品线从架空线路拓宽至电缆线路,逐步构建公司的智能研判、智能分析平台,实现产品之间的链式生态;三、公司加强大数据、人工智能的开发力度,公司依托曾经从事电力大数据软件项目所培养的技术团队,利用公司长期积累配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