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德育中“隐性德育源”的开发

合集下载

隐性德育因素在学校德育工作中的运用

隐性德育因素在学校德育工作中的运用

隐性德育因素在学校德育工作中的运用作者:张波来源:《云南教育·视界》2024年第06期农村初中的隐性德育因素通常是指那些不直接体现在正式德育课程中,不通过直接说教进行教育影响,但对学生道德行为和价值观念产生潜在影响的因素。

这些因素在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无处不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

一、教师的榜样示范教师的行为、态度及与学生的互动方式等都会对学生产生深远影响,教师的职业道德、责任感、公正公平等都是学生模仿学习的榜样。

教师在德育工作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的示范者。

教师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传递社会公认的价值观和道德标准,如诚实、公正、尊重、责任感等。

学生通过观察和模仿教师的行为,逐渐内化这些价值观。

教师的日常行为为学生提供了具体的行为规范。

例如,教师守时、遵守校规、礼貌待人等行为,都会直接影响学生的行为习惯。

具体到实践中来看,教师的情感态度和对待学生的方式,能教会学生如何表达和管理自己的情感,如何尊重和理解他人;教师在课堂管理和教学决策中展现的思考过程和问题解决策略,则可以帮助学生学习如何进行道德判断和决策;教师与学生、教师之间的互动模式,为学生提供了人际交往的范例,有助于学生建立和维护积极的社会关系;教师的专业承诺和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体现了职业道德,这种敬业精神会激励学生追求卓越、尊重知识和学问;教师在处理复杂问题时展现出的思维能力,可以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培养他们的道德推理能力;教师的自我反思和持续学习,展示了终身学习的重要性,同时也能教会学生如何从错误中学习和成长;教师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和欣赏自己文化背景的价值,增强文化认同感;教师参与社区服务和公共事务,展示了对社会的关心和责任感,能够激发学生的社会参与意识……为了将教师榜样的力量发挥到最大效果,教师应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和态度对学生的直接影响,并时刻保持自我意识。

高校学生隐性德育模式的构建研究

高校学生隐性德育模式的构建研究

高校学生隐性德育模式的构建研究随着社会不断发展,高校德育工作的意义愈加重要,其不仅是高校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人才培养的重要方面。

然而,在实际的德育工作中,由于学生自我意识薄弱和管控手段不完善等原因,存在一定的隐性德育模式,导致德育实效性不高。

因此,针对高校学生隐性德育模式的问题,建立有效的德育模式,是当前高校德育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为什么高校存在隐性德育模式?1.学生自我意识弱化2.学校管理手段不够完善高校是一个复杂的组织体系,学生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在教学、生活和文化等各个方面进行管理。

然而,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学校管理手段不够完善,管理者无法及时发现学生的行为问题,导致隐性德育模式的形成。

3.学生个性化需求不满足在高校学生对德育的接受过程中,管理者需要根据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制定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德育计划。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管理者往往只考虑到了学校整体利益,却忽略了学生个体需求,不能提供真正符合学生需求的德育服务。

通过开展各类德育教育和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对德育的认识和理解,使其对德育工作持积极态度。

同时,加强学生自我反省和自我管理,进一步提高其德育自觉性和主动性。

加强学校管理人员的专业化培训,提高其管理技能和管理水平。

同时,建立健全学生管理制度,以科学的手段和措施检测学生的行为,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有效预防隐性德育模式的形成。

3.个性化德育服务大力推广多元化的德育服务,针对学生的不同需要,提供个性化的德育计划和服务。

通过定期的反馈和评估机制,及时总结工作经验,不断优化和改进学生德育工作,建立有效的德育模式。

三、总结高校学生隐性德育模式的构建研究,是高校德育工作中的重要问题。

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加强对学生个性化需求的关注,提高学生自我管理和意识,完善学校管理机制,建立个性化的德育服务模式,切实提高德育实效性。

开发利用隐性德育文化资源,开创德育工作新局面

开发利用隐性德育文化资源,开创德育工作新局面

开发利用隐性德育文化资源,开创德育工作新局面摘要:校园文化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载体,校园文化资源是显性文化资源和隐性文化资源的总和。

相对于显性文化资源,隐性文化资源更贴近学生生活,易使学生接受,学生在其中受到的道德影响也要大得多,对开创学校德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

关键词:隐性文化资源;德育工作;开发;开创校园是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主渠道和主战场,高校应该责无旁贷地肩负起这一光荣而神圣的使命。

作为学校建设重要组成部分的校园文化建设以其灵活多样的表现形式和丰富深刻的内涵贯串于学校建设的各个层面,充分合理地开发利用校园文化资源,深入挖掘校园文化资源的德育因素,为学校的德育教育服务,这对推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进程、寻找德育工作新的”增长点”、开创学校德育工作的新局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一、校园文化资源的内涵校园文化资源是显性文化资源和隐性文化资源的总称。

显性文化资源是指校园的硬件建设,主要指校园的环境设施建设,如校园环境的绿化、净化、美化、诗化和教学设施建设等,以显性的形式存在,是校园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

隐性文化资源包括:(1)校园精神文化,如,办学理念、校训、校风、学风等;(2)制度文化,如,《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校纪班规、组室管理条例、文明公约、评”先”评”模”管理办法等;(3)师生活动文化,如,升旗仪式、演讲比赛、主题班会、时事报告、专题讲座、校报校刊、广播站等。

隐性文化以隐性的形式存在,是校园文化的内在表现形式,是校园文化的内核。

校园文化资源具有涉及面广、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内涵丰富深刻、广泛的发散性等诸多特点。

二、校园文化资源的开发情况显性资源的开发利用得到了高校领导和教育工作者、班主任、辅导员的高度重视,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培养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发挥了较好作用。

隐性德育资源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未得到充分利用,是当前有关德育的重要热点话题。

随着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不断深化和改革,随着德育学科的不断发展和创新,随着教育现代化的趋势,重视并充分利用隐性德育资源促进高校大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已经成为当前或近一个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或发展趋势。

论隐性德育课程资源开发

论隐性德育课程资源开发

论隐性德育课程资源开发作者:邹红双来源:《文学教育·中旬版》2013年第12期[摘要] 随着德育理论发展,重视开发隐性德育资源已经成为当前德育改革的一个重要趋势。

开发隐性德育课程资源,应开发学校课程中的隐性德育元素;开发学校文化传统中的隐性德育元素;开发教师人格中的隐性德育元素。

[关键词] 隐性德育;教师;学生隐性德育是当前德育研究的前沿性理论问题。

随着德育理论发展,重视并充分利用隐性德育资源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已经成为当前德育改革的一个重要趋势。

一、隐性课程与隐性德育课程的涵义隐性课程是由杰克逊在 1968 年首先提出的,如果说显性课程是学校教育中有计划,有组织地实施的正式课程的话,那么隐性课程则是学生在学习环境中所学习到的非预期的或非计划的知识,价值观念,规范和态度等。

从杰克逊提出隐性课程的本意来看,隐性课程是一种无意识的教育,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习到非计划的内容。

但对教育者而言,随着认识的深入,能够逐渐认识它的存在和作用,掌握其规律,因此,隐性课程是可以计划的。

教育者可以有意识地利用隐性课程的特点来引导受教育者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隐性德育课程是德育课程的一部分,是显性德育课程的延伸,是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良好载体。

这种德育课程隐含在学校各种显性课程之中,以无形的、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着学生的思想道德,进而影响着学生的行为。

欧美高等学校的普通教育课程对学生道德发展的影响即属此类情况。

隐性德育课程较之显性德育课程有其无法比拟的优越性。

美国当代德育学家托马斯认为,各学科教学对德育来说是一个“沉睡的巨人”,潜力极大,所以不利用各学科教学进行德育就是一个重大的损失,隐性德育课程蕴含着巨大的德育价值。

二、隐性德育源的开发1、开发学校课程中的隐性德育元素(1)开发显性德育课程中的隐性德育元素德育教师是从事德育的专职教师,这就要求他们在教学时,要全面、系统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质教育。

即在把握好外显的德育课内容的知识性、全面性、严谨性、前瞻性的基础上,在自身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教学态度、授课方法、师生关系、个人魅力、情感气质、仪表外貌上下功夫,使整个教学过程能在平等、宽松、和谐、自然的氛围中进行,具有生动性、趣味性、活泼性、愉悦性,引导学生在理性和感性的交汇中,直接和间接地接受教师传递的德育信息。

对高校德育中隐性教育的思考

对高校德育中隐性教育的思考
助于培养其积极向上的品德和人格。
THANKS
感谢观看
创新教育方式
采用多样化的教育方式和方法,如案例分 析、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以吸引学生 的注意力并增强其参与度。这些方法可以 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德育内容。
结合实际生活进行教育
将德育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通 过引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来提高其实践能 力和道德素养。这种方法可以让学生更加 深入地理解德育内容的实际应用价值。
利用课程资源
充分挖掘课程资源中的德育元素, 将德育内容渗透到各门课程中,使 学生在学习中接受教育。
开展实践活动
通过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志愿 服务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 和感受德育的重要性。
02 高校德育中隐性 教育的现状
高校德育中隐性教育的现状及问题
隐性教育资源缺乏
目前,许多高校德育隐性教育资源不足,如校园文化氛 围不浓厚、德育课程设置不合理等,导致学生对德育的 重视程度不够。
对高校德育中隐性教育的思 考
2023-11-03
目录
• 隐性教育概述 • 高校德育中隐性教育的现状 • 高校德育中隐性教育的实施策略 • 高校德育中隐性教育的评估与反馈 • 加强高校德育中隐性教育的措施与建议
01 隐性教育概述
隐性教育的定义与特点
隐性教育的定义
隐性教育是指通过间接的、渗透式的方式,将教育内容融入到日常生活、学 习和活动中,使受教育者潜移默化地接受教育。
反馈机制的建立与完善
01
02
03
及时反馈
在教育过程中及时收集学 生和教师的反馈意见,了 解隐性教育的实际效果。
有效沟通
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确 保反馈意见能够及时传达 给教育者和受教育者。

隐性教育在大学生德育工作中的路径

隐性教育在大学生德育工作中的路径

隐性教育在大学生德育工作中的路径汇报人:2023-12-15•隐性教育概述•大学生德育工作现状•隐性教育在大学生德育工作中的路径目录•隐性教育在大学生德育工作中的实施措施•隐性教育在大学生德育工作中的成效与挑战•未来隐性教育在大学生德育工作中的发展趋势与展望目录01隐性教育概述隐性教育是一种通过非正式、非课程化的方式进行的教育过程。

它不依赖于传统的讲授和课本,而是通过环境、文化、社交互动等方式进行。

隐性教育可以深入到学生的生活、学习和决策过程中,影响学生的价值观、信仰和行为。

010204隐性教育的隐蔽性和无意识性。

隐性教育具有很强的情境性和情感性。

隐性教育具有持久性和稳定性。

隐性教育具有广泛的渗透性和弥散性。

03弥补显性德育课程的不足。

符合大学生成人成才的需求。

适应社会发展和时代变迁的需要。

符合高校德育改革的发展趋势。

01020304隐性教育的重要性02大学生德育工作现状德育工作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德育工作的定义德育工作的目标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成为有道德、有责任感、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

德育工作的目标大学生德育工作概述目前,大学生德育工作主要集中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上,内容相对单一,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

德育内容单一传统的德育方式以灌输为主,缺乏互动和实践,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共鸣。

德育方式陈旧德育评价往往以考试成绩为主要依据,缺乏对学生实际表现和进步的关注,导致评价结果不科学、不全面。

德育评价不科学大学生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隐性教育在大学生德育工作中的重要性隐性教育的定义01隐性教育是指通过非正式、非强制性的方式,使学生在无意识中接受教育,达到教育目标。

隐性教育的作用02隐性教育可以弥补显性教育的不足,通过多样化的教育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隐性教育在大学生德育工作中的意义03隐性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浅论高校隐性德育资源

浅论高校隐性德育资源


要 :努 力探 索 新 时 期 高校 德 育 工作 的 新 方 法是 广 大 高校 德 育 工 作 者 的 愿 望 , 隐性 德 育 作 为 一 种 新 的 德 育
方 法 已经越 来越 得 到德 育 工作 者 的认 可 ,然 而 ,隐性 德 育的 源 头在 哪 里 ・ 何 开发 ? 却 很 少 有人 研 究 ,本 着 这 个 如 目的 ,笔 者 从 隐 性 德 育 的 内涵 、 隐性 德 育 的源 头 、 隐 性 德 育 的 开 发 三 方 面 加 以论 述 , 以 求 增 强 高 校 德 育 的 实
第3 2卷 第 1 0期 21 0 0年 1 0月
宜 春 学 院学 报
J u a fY c u o e e o r lo i h n C U g n
V0 2. No 1 L3 .0
0C. 0 0 t2 1
浅论高校隐性德 育资源
张 祖 华
( 无锡 工 艺职 业技 术学 院 ,江 苏 宜兴 240 ) 12 6
Ke wo d mo a d c t n ; te a a y i o h o e mo a e u ain l e o re o eta h r ” S u e u r gse d tl y r s: rle u ai o h n ss n t ec v  ̄ l rl d c t a s u f h e c e ; o r c t o r e it r k—e u a c n e a dc-
e ,wh r st e s u c fu rg s r d a d moa d c t n ・ h w t o ・ b tv r il s ac n t i p r o e, h r e c s ie r e e i h o r eo n e it e n r l u ai e e o o d o u ey l t r e rh i h s u p s t e w i rr e s tee t e v a d mo a d c t n c ne t e e sv h o r e o n e itrd a d mo a d c t n a d mo a d c t n a d d v lp n ft e n r l u ai o tn ,rc s ie t e s u c f u r gse e r e u ai r le u ai e o n l o n o n e eo me to h t r e a p c sp rom o e a o ae n o d rt n a c h n t ui n fh g e d c t n a d mo a d c t n. h e s e t f r t l b rt ,i r e e h n  ̄te isi t so h re u ai n r e u ai e o t o i o l o

对高校德育中隐性教育的思考

对高校德育中隐性教育的思考

THANK YOU
要点二
隐性教育的特点
隐性教育在高校德育中具有重要地位,它通过潜移默化的 方式,引导学生在无形中接受并内化社会价值观念。
隐性教育具有隐蔽性、渗透性和长期性等特点,使得学生 在不自觉中受到教育,从而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未来高校德育中隐性教育的方向与探索
深化隐性教育理论研究
加强对隐性教育理论的研究,进一步揭示其在高校德育中的作用 机制,为实践提供理论支持。
潜移默化影响学生
隐性教育通过环境、氛围、榜样等多种方式潜移默化影响学生,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
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实施难度大
隐性教育需要寓教于乐,将教育内容自然融入各种活动中 ,实施难度较大,需要教育者具备较高的教育艺术。
效果难以评估
与显性教育相比,隐性教育的效果更难以量化和评估,给 教育者带来了较大的挑战。
对高校德育中隐性教育的思考
汇报人: 日期:
• 引言 • 高校德育中的隐性教育现状 • 隐性教育方法与策略 • 提升隐性教育效果的建议与措施 • 结论与展望
01
引言
隐性教育的定义与内涵
定义
隐性教育是指通过非正式、潜移默化的方式,引导学生在无意识中接受教育内 容,形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
内涵
隐性教育与显性教育相对应,不直接通过课堂讲授、教材学习等方式进行教育 ,而是融入校园环境、文化氛围、师生交往等各个方面,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影 响学生。
目前,许多高校都在课程教学中融入了隐性教育。通过各类 课程的讲授,不仅传递专业知识,也间接培养学生的价值观 念、道德情操等。
校园文化建设
高校普遍注重校园文化建设,通过举办各类学术、艺术、体 育活动,营造积极向上的氛围,使学生在参与中受到隐性教 育。

高校辅导员隐性德育资源探析

高校辅导员隐性德育资源探析

高校辅导员隐性德育资源探析高校辅导员处于学生德育工作的第一线,蕴含着丰富的隐性德育资源。

开发和利用好这些隐性德育资源对提高高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在分析高校辅导员隐性德育资源开发和利用方面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探讨了充分发挥高校辅导员隐性德育资源功能的主要途径。

[标签]高校辅导员隐性德育资源功能隐性德育是以无意识的、间接的、侧面的和渗透式的方式,它将德育因素渗透到物质文化环境、社会实践活动、人物的品质特征和个性特点等教育素材上,从而营造一种良好的教育氛围,对受教育者进行暗示、感染、熏陶,使其德行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和感染,得以健康发展。

它回避了显性德育中学生的逆反性心理,因其易于接受性而受到越来越高的重视。

开发隐性德育资源、寻找多样的隐性德育实施途径成为高校德育战线共同面临的课题。

高校辅导员是高校道德教育的重要力量,也是高校隐性德育的重要资源。

在高校德育环境越来越复杂多变的今天,充分挖掘和利用高校辅导员所蕴含的隐性德育资源,发挥他们的育人作用,对加强高校的德育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高校辅导员蕴藏着丰富的隐性德育资源(一)高校辅导员的个人品德和性格魅力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高校辅导员大多为中共党员,具有坚定的政治信仰。

生活的历练给他们以丰富的经验和更为成熟的人生信条、价值理念。

作为与大学生接触最为密切的群体,他们往往最容易得到大学生的亲近和信任。

在日常的交流和交往中,他们在工作中呈现的状态、处理问题时的方式方法以及待人接物中的言行举止等,都会给大学生以直接的观感和直觉的感悟,从而对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产生或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辅导员如果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豁达超脱的人生追求、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健康乐观的生活理念、昂扬奋发的生活热情以及公平公正的处事方式,就会在大学生心目中树立起崇高的威信,在学生群体中营造一种正面的、积极的氛围,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得到道德的感染,进而反求诸己,不断地完善自我,不断地提升自我,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形成科学健康的生活追求。

高校学生隐性德育模式的构建研究

高校学生隐性德育模式的构建研究

高校学生隐性德育模式的构建研究隐性德育模式是指在学校教育环境中,通过默契的方式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和品格修养的方案和方法。

隐性德育模式的构建对于高校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高校学生隐性德育模式的构建研究。

构建隐性德育模式需要明确目标。

高校学生的道德发展需求主要包括品德修养、责任意识、公民素质等方面。

隐性德育模式应设定培养学生道德情操、品格修养以及社会责任感等目标,以实现学生全面发展和成长。

在构建隐性德育模式时,需要制定相应的教育策略和方法。

一是建立全方位的师生关系。

教师应成为学生道德品质的榜样,并与学生建立积极、信任、尊重的关系,从而激发学生内在的道德意识。

二是倡导潜移默化的教育方式。

可以通过学生社团、学生会等途径,让学生在实践和合作中潜移默化地培养道德品质。

三是注重活动设计。

学校可以定期组织一些道德教育活动,让学生通过参与这些活动,从而提高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

高校学生个体差异较大,因此需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差异化德育模式的构建。

一是结果导向的差异化模式。

根据学生的个体特点和兴趣爱好,设置不同的德育目标和评价指标,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

二是过程导向的差异化模式。

针对学生不同的德育需求,提供个性化的德育方案和活动,以满足学生各方面的发展需求。

在构建隐性德育模式时,需要建立明确的评价机制。

通过量化和定性的评价手段,对学生的道德品质和成长进行科学客观的评估,以不断改进德育工作的效果和质量。

通过评价结果的反馈和激励,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促进学生道德意识的提高和行为的规范。

高校学生隐性德育模式的构建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明确目标、制定教育策略和方法、根据学生特点设计差异化的德育模式,并建立评价机制。

这将有助于培养高校学生的道德品质和品格修养,提高学生的全面发展水平。

对高校德育中隐性教育的思考

对高校德育中隐性教育的思考

对高校德育中隐性教育的思考"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作为高校德育的两种基本方法,各有特点,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在高校德育工作中,不能片面强调显性教育或隐性教育,而要把它们融为一个优势互补的有机整体,从而达到良好的德育效果。

本文提出了整合课堂生活、社会实践和网络生活的对策,有助于提高高校德育的实效性。

论文关键词高校德育显性教育隐性教育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转型的需要,对高校德育提出了新的挑战。

高校德育方法多种多样,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是两种基本的教育方法。

一直以来,显性教育作为高校德育的主要方式,在高校德育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隐性教育作为显性教育相辅相成的一种教育方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对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进行全方位的比较分析,把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有助于实现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的有机融合,更有助于提高高校德育的实效性。

一、高校德育方法中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内涵及特点(一)显性教育的内涵及特点显性教育一直作为高校德育的主体方式,也是行之有效的方式,但并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义。

当20世纪90年代初“隐性教育”提出之后,才对应的有了显性教育的定义。

当前学术界比较有权威和被认同的是王瑞荪所下的定义:“显性教育是指充分利用各种公开手段、公共场所,有领导、有组织、有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①在这里,笔者将显性教育定义为:德育主体领导和组织实施的,按照特定的计划和方案,通过正面的、直接的方式,在公开的场所,对教育对象进行系统的教育过程。

显性教育的主要特点是:第一,教育目的明确。

显性教育是一个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教育过程。

教育主体有明确的教育目的。

在教育过程中,教育主体通过传统的说教方式将意识形态和价值观传递给教育对象,使教育对象接受所需的道德规范和观念。

第二,教育手段的规范化。

显性教育是通过开放的手段,有领导、有组织的系统化教育过程。

在显性教育过程中,教育主体有固定的场所、明确的教育计划、固定的教育对象和固定的时间进行教育活动。

高校隐性德育工作研究论文

高校隐性德育工作研究论文

高校隐性德育工作研究论文•相关推荐高校隐性德育工作研究论文一、隐性德育的认知隐性德育的传统载体有校园物质文化载体、制度文化载体、精神文化载体及活动文化载体等,它体现在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进行全方面的渗透教育。

这也就意味着,隐性德育的效果不是立竿见影的、也不是可以通过纸面来轻易考察的,它的效果表现在学生潜意识的方方面面,具有长久的、深远的持续效果与现实意义。

目前,我国多数高校对于隐性德育还缺少正确的认识。

长期以来,高校普遍重视显性德育,大力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取得了很多成果;然而对隐性德育却不甚了解,轻视它的作用。

实际上,显性德育有助于学生高效率掌握理论知识,却不能全面地接触学生,在某种程度上不能照顾到学生的心理、思想、精神、人格等全方面道德发展,而这些方面恰恰是平日更多地体现在生活中的。

二、以互联网为载体的隐形德育优势网络文化深受热爱流行文化的大学生群体的喜爱,是隐性德育效果得到提高的一个优秀载体,并且其具有的诸多文化特点也为德育提供了契机。

(一)师生交流平台的提供网络文化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其新形式的社交方式。

在一个开放的平台上,人们的现实身份得以模糊,网友与网友间的地位趋于平等,因此社交的方式也与现实社交具有很大的差别,更加开放、更加自由,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比面对面的交流还要更加真实。

德育工作者通过网络平台,更容易与大学生获得真诚的交流,淡化二者之间的隔阂,消除学生对德育工作的抵触情绪,得以真正地与学生进行交流谈心,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与观点。

在这个社交平台中,德育工作者能掌握的范围更加宽广,信息的真实性也更加大,便于他们对学生进行一对一的针对性教育与引导。

(二)隐私的保护性,有利于学生内心情感的.宣泄网络文化由于其匿名性的特点,大学生可以把自己真实的身份隐藏起来,可以将心灵深处的自我完全释放出来,向网友倾诉那些在现实生活中不能向父母、朋友表达的东西。

通过这种倾诉,对于学生的心理压力是一种有效的缓解,减轻心理负担,避免了极端事件的发生;同时也有利于他们在发泄后重新冷静地面对自己,整理自己的心情,得以以一种崭新的姿态去重新面对现实生活。

对高校德育中隐性教育的思考

对高校德育中隐性教育的思考

对高校德育中隐性教育的思考高校德育中的隐性教育是指在课堂以外和课程之外的学习和教育活动中,通过培养学生的品德素养、道德意识、职业道德等方面的教育。

它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和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高校德育中的隐性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品德素养。

品德素养是指一个人的道德品质、行为规范和道德观念,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通过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对学生进行言行规范的引导和教育,可以培养他们的自律意识、团结互助的精神、诚实守信的品质等,进而提高他们的道德修养和品德素质。

其次,高校德育中的隐性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社会责任感是指个体对社会的责任意识和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能力。

通过组织学生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如志愿服务、社会实践等,可以让学生亲身体验社会的需求和问题,培养他们对社会的关注和责任感。

同时,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公益活动和社会实践,可以激发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使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学会为社会作出贡献。

此外,高校德育中的隐性教育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

职业道德是指在从事职业活动中所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职业道德操守。

通过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和职业体验活动,学校可以让他们了解各个职业领域的道德规范和职业道德要求,使他们对自己将来从事的职业有更清晰的认识和理解。

同时,通过开设专门的职业道德课程和讲座,学校可以对学生进行相关知识的传授和培训,提高他们的职业道德意识和职业道德素养。

然而,目前高校德育中的隐性教育还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和职业体验活动的机会相对较少,这导致他们对社会的认识和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不够充分。

其次,高校在德育工作中注重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了思想意识的培养,导致学生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模糊。

此外,高校德育工作与学科教育的融合度不高,德育工作往往是独立进行的,难以有效地与学科教育有机结合。

因此,高校应该加强对隐性教育的思考和研究,进一步完善德育工作。

隐性德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隐性德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隐性德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隐性德育是指在专业课程中体现德育内涵,在课程实践载体中收集、提炼德育要求、构建德育素养体系,实现德育普及与深入的一种教育机制。

具体而言,隐性德育就是在每门课程中扩大德育思想的教育内涵,将课程的德育要求纳入课程的实践过程,收集、提炼德育要求,更实际地彰显出德育的重要性,增强学生的德育意识。

目前,隐性德育课程资源开发尚未得到足够重视。

大学面临着由全职教师转变为伙伴式分享模式的教学方式,由原有的专业知识性变为互动式学习,但其中的人文关怀,尤其是个性化德育,却没有大型革新。

对教师来说,他们可能枯燥、乏味地进行技术讲解,也许只有少量的学习经验,遗憾的是他们极其缺乏光明的前瞻性德育支持服务,而且从未考虑可能的隐性德育在课堂上的能量。

为了充分利用隐性德育课程资源,制定高效的课程设计需要考虑德育领域的具体需求,对学生的德育阶段和发展需求进行明确定位,通过构建科学化的质量监督体系,建立起一套从德育教育理念、内容设计和行为控制到实施措施、效果评价的完备学习路径。

未来,隐性德育课程资源发展的关键要素在于实现学习与德育结合、德育与课程并行,只有以这种“能力创造驱动”的视角,才能全面把握德育的发展方向,精心设计德育恰当的课程资源。

最后,大学应该加强对各种专业范围的隐性德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注重提升教师的教育素养,完善隐性德育课程资源科研,增强老师对学生德育需求的定位和关注,为学生的人文养成营造真正有利的教育环境。

高职院校专业课教学中的隐性德育开发

高职院校专业课教学中的隐性德育开发

2020年第”期(总第860期)丈敖冬‘科高职院校专业课教学中的隐性德育开发E杨(江苏开放大学,江苏南京210000)摘要:德育包含显性德育和隐性德育两个方面,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德育教学工作8显性教育为主,教学效果有待强化。

针对显性德育的不足,本文通过对专业课教学中隐性德育开发的必要性进行分析,探讨从教师的言传身教,学生的实践锻炼,教学环境的优化,教学评价的科学建立四个路径实现专业课教学中隐性德育的开,8增强教学效果,高素质、全面发的人才。

关键词:高职院校专业课教学隐性德育高职院校承担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技术人才的重任,立德树人是高职院校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

立德树人,德育为先。

德育是一个复杂且有很强融入性的教育过程%高职院校要想做到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除了发挥传统德育课程的主渠道作用之外,还要加强专业课教学中隐性德育价值的挖掘和开发。

只有这样才能实性德育和专业课教学中隐性德育的有机融合,才能高职院校的德育,高职院校德育教学共同体、真正实现立德树人具有重大意义。

一、隐性德育的内涵及特征德育是整个教育的灵魂,可以分为显性德育和隐性德育两个方面。

的、的性德育,隐性德育是的、隐的德育方%关于隐性德育的源于西方对隐性课程的探讨%1968年美国教育家、社会学家(P.WJackson)作《课'中提“隐性课程”的%学隐性课程和隐性德育展开了「,学隐性德育的义有统一的,学有的,有的人为隐性德育是一德育素,还有的人为隐性德育是一教育方%隐性德育的定义用以这一:隐性德育是教育和教育的需求,遵循品德形成规律,自觉在教育对象周围设置某种生活和,教育主的中,过活动、、人等使受教育得到情感的冶、心灵的感化和行为的启发,发展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道德等素质的教育叫隐性德育是一无的、的教育,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征:1.德育理念中强调人的主体性。

传统的显性德育以教师为主体,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能很好地激发学我教育的能力,往往达到理想的德育实效。

论高校德育隐性课程资源开发

论高校德育隐性课程资源开发

收稿日期: 2005-06-20作者简介: 卢宁(1955-),男,广西师范大学副教授,博士。

2005年9月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Sep.,2005第18卷 第9期Journal of Inner Mongolia Normal University (Educational Science )Vol.18 No.9论高校德育隐性课程资源开发○卢宁,丁小明(广西师范大学教科院,广西桂林541004)内容摘要: 实施隐性课程是高校德育改革的必然要求,是当代大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

当前高校德育隐性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粗放型”水平制约着隐性课程在高校德育中的价值体现。

深刻认识隐性课程资源,反思隐性课程资源开发现状,进而构建起开发高校德育隐性课程资源的基本原则,有利于高校德育隐性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水平的提高,从而形成更具德性教化价值的高校德育隐性课程。

关键词: 高校德育;隐性课程;隐性课程资源;开发中图分类号: G 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916(2005)09-0102-05高校德育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有利于打破传统单一的德育课程观念,可以为实现德育目标提供丰富的资源保证,为德育知识、过程与方法等多层面标准的实现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高校德育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也有助于唤起人们的德育隐课程资源意识,提高人们对德育的认识,从而有利于拓宽学校德育的范围,加强学校德育在德育内容层面上的与社会各个系统的联系。

高校德育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成长。

高校德育隐性课程资源的丰富性不仅将极大地拓展现有的德育内容,还将有利于德育方法、形式的多样性,学生的品德将会得到全新的发展。

鉴于开发和利用高校德育隐性课程资源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笔者就高校德育隐性课程资源相关问题作简要的探讨。

一、隐性课程资源的概念界定、分类及特征分析课程与课程资源存在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没有课程资源也就没有课程可言,有课程就一定有课程资源作为前提,但它们毕竟不是一回事,课程资源的外延范围远远大于课程本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高校德育中“隐性德育源”的开发隐性德育与显性德育是事物矛盾的两个方面 , 两者相互联系、相互依赖 , 既对立又统一。

如果把高校的德育工作比作一座巨大的“冰山” ,那么 ,显性德育犹如那浮于海面之上的部分 ,是“形而上部分” ,它虽令人瞩目 ,却只是冰山一角 , 而隐性德育好似冰山海面之下部分 , 是“形而下部分” ,它虽隐而不露 ,却更加蔚为壮观 [1] 。

高校德育应该探索出一条“显隐结合”、“双腿走路”、“二轮驱动”、“彰显特色”的德育模式。

一、隐性德育的渊源隐性教育是1968年美国教育家和社会学家菲利普?w?杰克逊在其著作《班级生活》中首次提出的 , 当时称之为“隐性课程”, 这种观点很快得到学者们的肯定。

上世纪 70年代, 随着隐性课程理论研究的深入 ,学者们渐渐认识到 , 隐性课程中获得的价值、观念不仅隐含在学校的“非正式文化的传递”之中 , 同时也潜隐于校园之外的家庭、社会环境的影响之中 ,于是, 隐性教育作为隐性课程的一个上位概念出现了 , 世界各国的学者们就开始研究和挖掘隐性教育。

人们不仅把视野由校内扩展到校外 , 而且也由教学深入到德育 , 于是就出现隐性德育这个概念。

所谓隐性德育 ,就是指教育者的教育意图、教育目的是明确的、显性的 , 但采用的教育手段是隐蔽的 , 教育的内容、目的是深藏在各类活动及载体中、隐藏在友好和无拘无束的氛围中 , 受教育者感觉不到自己是处于被教育的地位 ,而乐于接受教育者的思想 , 从而达到了教育者的预期目的[2] 。

隐性德育的一个最本质的特征就是它不带有强制性, 而是靠学生自身的体验、情感、活动来接受教育 , 它渗透到大学生生活的各个方面 ,通过潜移默化 , 熏陶、感染、同化、兴趣逐步产生累积效应 , 进而通过大学生自身的主体选择内化为自身的“德性” ,在实际生活中指导自己的行为。

二、“隐性德育源”的理论内涵隐性教育是指隐藏教育目的 , 通过将教育性因素渗透到教育对象日常接触的环境、文化、网络、娱乐、舆论、制度、管理、服务等具有教育功能的非正式教育载体之中 , 引导教育对象主要经由非认知心理获得教育性经验的一种思想政治教育方式 [3] 。

从外延而论 , 隐性教育涵盖以班级隐性课程、正式课程内含的隐性因素、大型活动的道德感染等为主要形式的隐性课程, 以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为主要内容的文化传统 , 以及以物化建筑、文化设施、网络环境等为主要载体的环境情境三个重要而基本的方面 [4] 。

隐性教育内涵十分丰富 , 其外延主要包括隐性课程、文化传统和环境情境三个方面。

隐性德育也主要以隐性德育课程、文化传统和环境情境为载体 , 引导学生在体验、分享中获得身心和个性发展以及价值观、理想信念和道德观念的活动过程及其方式 [5] 。

大家知道 , 磁场有磁场源即产生磁场力的物质 , 隐性德育也有“隐性德育源” (张祖华 , 《隐性德育的磁场理论观》 :《现代教育科学 ?高教研究》 2010年第 5期)即产生隐性德育功能的物质。

上面我们分析隐性德育主要以隐性德育课程、文化传统和环境情境为载体。

因此 ,隐性德育的“隐性德育源”也主要存在于这三大领域 :隐性德育课程、文化传统和环境情境 , 下面分析这三个“隐性德育源”。

(一)课程中的“隐性德育源” 学校课程方面的隐性德育课程主要存在于德育专门课程、各专业学科课程及活动课程与教学中的不自觉和非预期的德育影响三种类型 [6] 。

学校显性课程诸如学校开设的专业课、基础课、公共课等可以用文字或符号为载体而显现于外的文化 ,它的授课方式是经过有计划、有组织、有意识地进行的 ,称为显性课程 ; 另一种是诸如价值观念、思维模式、精神气质等难以用文字或符号来表达而不显于外的文化 ,称之为隐性课程。

隐性课程以其潜隐性、愉悦性和情感性的特点 ,在高校德育工作中发挥着独特的隐性德育功能 ,课程中的“隐性德育源”主要存在于以下几方面:1.显性德育课程中的“隐性德育源”。

其实 ,显性德育教育与隐性德育教育往往相互交织在一起 , 分属道德教育的两个方面即一种道德教育过程中同时存在着两种教育方式 ,隐性德育教育往往隐含在显性德育教育中。

如在进行德育理论知识的传授活动时,所传授的知识内容是外显的 , 是人们注意的中心 ,属于显性德育教育;但是传授者的授课方式、教学态度、师生关系、传授者的人格魅力、衣着外貌、情感气质等 , 并非受教育者正式注意的中心,也不是公开的教育内容 , 属于隐性德育教育。

2.各科课程中的“隐性德育源”。

各科教师必须认识到教师的职责不仅是教书 , 更重要的在于育人 , 即在向学生传授科学知识的同时 ,更重要的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 认识到在学科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是德育工作最有效的途径 ; 认识到自己不仅是一个“授业解惑者” , 更应该是一个“传道者” , 各科教师同样有责任将德育目标渗透到各科教学内容中去 , 培养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3.课外学术活动中的“隐性德育源”。

课外学术活动是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延伸 , 它由于具有参加者的自觉性、主讲者的权威性、研究问题的前瞻性、研究方式的多样性、活动形式的开放性, 受到广大学生的欢迎 ,其潜隐的道德价值更易为学生所接受。

因此 ,有目的、有组织、有意识地用课外学术活动进行隐性德育渗透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

(二)学校文化传统中的“隐性德育源”近年来, 高校越来越重视校园文化传统对学生的育人功能。

笔者认为 , 文化传统包括校训、校风、教风、学风、制度等人文因素,校训是我们建设一所大学的理念、思想, 对学生会留下深刻印象 ;校风、教风、学风是由实施一定的办学思想、办学方针所凝集成的风气 , 其核心就是师生在继承学校的历史传统精华和发扬时代精神中形成的价值观、道德观、文化观、生活观 ; 学校制度主要包括班级、学校教育中领导体制、规章制度、领导风格、管理模式等存在的非预期的德育影响。

学校制度文化是重要的德育资源,在教育实践中 , 这些因素对学生价值观念、道德品质的影响是普遍存在但又往往被忽视的。

这些因素潜移默化地感染着学生,如果加以正确引导 , 将发挥积极的德育教育功能。

(三)环境情境中的“隐性德育源” 学校环境是由一定的物质因素和人文因素构成的一种富有感染力的真实的道德环境。

在进行德育教育时 , 创设、利用这种环境是至关重要的。

因为这种环境不仅会使德育教育植根于生动而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之中 ,并且会使学生在其中耳濡目染 , 受到同化 , 逐步养成美德。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 , 用环境进行教育“是教育过程最微妙的领域之一”。

校园环境有硬环境和软环境之分。

具体来讲硬环境包括学校的生态环境、校园的整体规划、校园内的经营布置、建筑样式、教育设施等。

软环境包括学校的知名度、校纪、校风、大师数量、校园内的人际关系、学生社团的数量与规模、学术氛围、校园课余活动、学校与社会的关系 [7] 和报刊、广播、网络等舆论媒体。

学校应通过校园环境的建设 , 来营造整洁怡人的自然环境和催人奋进的人文景观 ,寓教于物 ,寓教于景。

优美的校园环境具有无声的教育力量 , 它对学生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是课堂教学所无法替代的。

三、“隐性德育源”的挖掘(一)挖掘学校课程中的隐性德育元素1.挖掘显性德育课程中的隐性德育元素。

德育课教师是高校德育的专职队伍 ,在教学时 ,要全面、系统地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品质教育 , 同时要以自身的人格和情感气质去感化学生。

即在把握好外显的德育课内容的知识性、全面性、严谨性、前瞻性的基础上 , 在自身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教学态度、授课方法、师生关系、个人魅力、情感气质上下功夫 , 使整个教学过程能在平等、宽松、和谐、自然的氛围中进行 , 具有生动性、趣味性、活泼性、愉悦性 , 引导学生在理性和感性的交汇中 ,直接和间接地接受教师传递的德育信息。

毫无疑问 , 高校的德育课乃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传播的“主阵地” , 在这个传播的过程中 , 仅靠教师的灌输、说教是不够的 , 必须把灌输与渗透结合起来 , 把德育理论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 , 把课堂上的显性德育教育和隐性德育教育结合起来 ,注重德育的政治化与情感性相结合 , 注重德育灌输与学生的主体性相统一 , 以平等交流与个案商谈的方式走进学生的心灵 , 以师友般的热情与亲和帮助学生进行理性选择以耐心细致的思想疏导占领大学生的精神领地 , 以润物无声的方式实现主流思想道德的渗透与内化。

2.挖掘各科课程教学中的隐性德育元素。

各科教学的内容,教学过程的安排 , 教学方法的使用 , 教师自身的人格修养都蕴含着丰富的隐性德育因素。

这些教育因素对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养成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教师在教学中的一项重要职责就是以合适的方式向学生呈现这些道德教育资源 , 并努力创造、开发和挖掘各种潜在资源的道德教育性。

道德教育资源在它没有为学生意识到从而能够产生教育作用之前只是潜在的资源 , 并没有成为现实的教育力量。

因此 , 教师应在对各学科的教学内容和形式进行分析的基础上 , 从学科专业发展的历史与现实等角度提出渗透德育的要求 ,发掘和提炼蕴含在其中的德育因素 , 把德育因素融入教学和相关的科研训练中。

(二)挖掘学校文化传统中的隐性德育元素1.校训。

校训是我们建设一所大学的理念、思想 , 对学生会留下深刻印象。

校风的德育作用 , 就在于能促进个人将人生价值内化 , 成为自己的一种心理定向 , 有意或无意地按照它的基本精神来塑造自己 , 这是一种最宝贵的精神力量。

新中国成立前 , 清华大学的校训为“厚德载物 ,自强不息” ,新中国成立后 ,清华大学把校训改为“严谨治学 ,勤奋学习 ,自强不息” ,后来又改为“严谨,勤奋, 求实,创新” ,这些随着时代不断变化的校训正反映了清华大学关注发展、孜孜追求、永不懈怠的校风。

清华大学能培养出一代又一代中国乃至世界的一流人才看来绝非偶然。

高校一定要把校训建设放在一个重要位置 , 用好用活这样一个隐性德育的法宝。

2.校风、教风、学风。

良好的校风使学生在不知不觉的氛围中受到熏陶和感染 , 潜移默化地对他们的行为起规范、约束、推动和导向作用 , 并内化为人的素质 , 达到“润物细无声”之功效。

课堂教育是校园文化育人的主要形式 , 教师的言传身教、师德的影响会直接使校园精神在师生中产生共鸣 , 要扎实开展师德教育制定师德规范 , 建设优良教风。

要制定完善大学生行为规范的制度,严格管理 ,特别是课堂秩序和考试纪律的管理 ,营造良好的学风。

3.提高学校制度文化的民主性、公正性。

首先 , 高校在制定、完善学校规章制度时 , 要特别强调体现学生的“民主参与”理念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 ,创设条件 ,开辟渠道 ,促进学生对学校制度的认同,充分发挥高校制度文化的德育功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