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陆海空徽章详解军衔图总结大全(附图)

合集下载

国民党军衔详解附图

国民党军衔详解附图

国民党军衔详解;附图1931-1949年的1931年4月;国民党政府颁布陆军军官佐及士兵等级表;沿用北洋政府时期的军衔制;衔级和衔称都不变..当时授军衔没有统一的机构;国民政府可以授;总司令部可以授;军事委员会可以授;甚至上级机关或军政长官也可以授..1932年;西北军阀马步芳曾把还在小学读书、只有12岁的儿子马继援;委派为青海省南北边区警备司令部的上校参谋长..更为荒唐的是;上报到南京中央军政部后;竟然给予正式命令;发给了委任状..另外;当时军衔和职务相比;衔高职低的情况比较普遍;军长大都授上将..一些地方军阀;手中不过万把人最多几万人;也自封为上将..1933年;当时蒋介石在一次纪念周上讲话说:“国民党军队同列强相比;战斗力特弱而将官特多;上将都数不清了..”为了整顿军队军衔混乱状况;以适应其军事上的需要;国民政府决定对军衔进行修订..1934年7月和1935年1月;国民政府重新制定了陆、海、空军官制表和士兵等级表..1935年3月;颁布了新的军衔等级表;把上将分为第一、第二两级;增设特级上将..整个军衔等级为六等十八级:将官:特级上将、一级上将、二级上将、中将、少将;校军:上校、中校、少校;尉官:上尉、中尉、少尉;准尉;军士:上士、中士、下士;兵:上等兵、一等兵、二等兵..海军士兵分八级;称谓与北洋政府时期相同..国民政府时期的军佐衔;最初等级设置与北洋政府时期相同;但改变了称谓;即在军官衔的前面冠以专业名称;如“军需少将”、“军医中校”、“军法上尉”等..1934年以后;军佐衔改用新称谓;将级军佐衔统称“监”;校级军佐衔统称“正”;尉级军佐衔统称“佐”..抗日战争结束后;国民党军队为适应全面内战的需要;对各级军官的服现役限龄作了大幅度降低:一级上将;62岁;二级上将;60岁;中将;56岁;少将;52岁;上校;46岁;中校;44岁;少校;42岁;上尉;40岁;中尉;38岁;少尉;36岁..这在当时主要军事国家中是比较低的..国民党军队的上将衔;比较复杂..除了分特级、一级、二级三个档次外;还有中将加上将衔和追赠上将几种..特级上将为最高军衔;授予陆海空军最高军事长官..实际上这一衔级是专为蒋介石而设的..特级上将、一级上将和二级上将常服的军衔标志;抗战结束前都是金版领章上缀3颗三角星..抗战以后;常服的军衔标志;由领章改为肩章;二级上将为3颗五角星;一级上将、特级上将分别为4颗星、5颗星..因此;也分别被俗称为“三星上将”、“四星上将”、“五星上将”..也有人是死后才被追赠的;如张自忠、廖磊等;还有人生前死后都为正式晋升二级上将;如钱大钧、罗卓英等..此外;国民政府于1934年12月对驻蒙古、新疆、西康、西藏等地的武职官员;颁行了一种特殊的官衔;共分三等十级;其称谓类似于清末的军官衔称:一等一级称都统、一等二级称副统、一等三级称协统;二等一级称都领、二等二级称副领、二等三级称协领;三等一级称都卫、三等二级称副卫、三等三级称协卫;此外还设有准卫一级..中国的军衔制从清末建立到民国的几次改动;军衔等级中都没有“大元帅”这一级;那么孙中山和蒋介石等人的大元帅是怎么回事呢实际上;孙中山等人的大元帅并不是军衔;而是职务;是一种权力象征..1917年7月张勋复辟后;孙中山即提出拥护约法、恢复国会的主张..8月;孙中山在广州召开国会非常会议;有130多名议员出席;决议成立中华民国军政府;规定军政府设海陆军大元帅一人;元帅二人;均由国会选举产生..大元帅是国家元首兼行政首长;元帅则协助其工作..9月1日国会选举孙中山为大元帅;桂系军阀陆荣廷、滇系军阀唐继尧为元帅..10日;孙中山在广州就大元帅职;但陆、唐二人不愿和孙中山合作;分别通电拒受元帅职务..可见;孙中山的大元帅是一种职务;即最高军政长官;其权力相当于实行“总统制”国家的总统;即国家元首兼政府首脑;而不是军衔..其实;在晚清实行军衔制时;就有陆海军大元帅一职;是由光绪皇帝兼;光绪病逝后;宣统皇帝即位;因他当时才3岁;大元帅之职由其父摄政王载沣兼..而民国时期的大元帅也不止孙中山一人..北洋政府历届元首总统或执政;均兼陆海军大元帅..1924年11月;孙中山督师北上;国民党元老谭延闓、胡汉民在广州先后代理大元帅职..张作霖在北京组织安国军政府;宣誓就任“中华民国陆海军大元帅”..张作霖的大元帅也是一种实际职务名称;其权力相当于实行“内阁制”国家的总统..1934年3月溥仪在日本帝国主义的扶持下;在长春当上了“满洲国”儿皇帝;并兼“满洲国陆海军大元帅”..1937年7月“七七事变”发生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8月12日;国民政府国防最高会议及党政联席会议决定;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为中华民国陆海空军大元帅;即最高军事统帅..蒋介石是旧中国最后一位大元帅..以上这些大元帅都不是军衔..如蒋介石就任大元帅时;军衔仍为特级上将;直到1975年蒋在台湾去世时;其特级上将的军衔都未曾改变过..。

兵役解读

兵役解读

保卫祖国依法服兵役(二)保卫祖国依法服兵役教学设计(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我国实行义务兵与志愿兵、民兵与预备役相结合的兵役制度,通过学习,在学生中可以开展拥军优属等活动,从而增强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大量我国历史与现代的资料,以楷体小字形式帮助学生理解“保卫祖国,抵抗侵略是公民的神圣职责”、“两个结合”的兵役制度和“依法服兵役是公民的光荣义务”三部分的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学生对“保卫祖国依法服兵役”这一公民的神圣职责有更深刻地认识与理解,这有助于提高学生在和平时代保卫国家安全的思想觉悟,从而培养学生具有高尚的爱国情操与保卫祖国的崇高责任感。

教学重点依法服兵役是公民的光荣义务。

教学难点保卫祖国、抵抗侵略是公民的神圣职责;依法服兵役是公民的光荣义务。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同学们看一下教材第98页“阅读与思考”的内容并思考两个问题:①为什么“中国小姐”会得到外国记者的称赞?②我们应该向“中国小姐”学习什么呢?(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我们公民都有自觉履行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最直接、最离不开的就是我们的人民军队。

因此,我们每个公民都要履行的—项义务就是服兵役。

三、保卫祖国,依法服兵役(板书)讲授新课让我们先看我国两次阅兵的资料。

投影:1949年1999年历史背景此次阅兵是中国人民获得解放以后的第一次军事盛典。

此次阅兵是庆祝新中国华诞50年之际,全面改革和现代化建设取得辉煌成就的形势下举行的。

具体情况此次受阅部队按海陆空三军的序列编组。

受阅部队共1.64万余人。

武器装备大都是我军在各个战场上缴获来的美国或日本货。

此次受阅部队由陆海空、武警、预备役部队和民兵组成的徒步方队,坦克、步战车、装甲车、各种火炮、导弹组成的25个车辆方队组成。

此外,还有歼击机、歼击轰炸机、强击机、轰炸机、直升机等9个机种、15个机型132架飞机组成的10个空中梯队。

充分显示了我军的强大战斗力。

各国军衔大全

各国军衔大全

各国军衔大全军衔的起源l5世纪以前的世界各国军队中,只有官衔,没有军衔。

军衔与官衔的根本区别是把士兵纳入了军队的等级体系,这是一种革命性的进步。

最初用军衔代替官衔的变革,发生在15世纪一16世纪的意大利和法国等一些西欧国家。

其原因是在这些国家中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工商阶级为了发展贸易,需要有一个强有力的王权,以打破封建割据。

国王为了集中王权,需要工商阶级的财政资助,于是,在这些国家出现了一个以保护贸易为交换条件、工商阶级出资支持君主制的政治局面。

国王通过税收得到了雄厚的财源,雇佣国外的军人建立听命于自己的军队。

从此以后,雇佣军成了国家的主要军事力量,正如恩格斯指出的那样,“新的军队开始由大批雇佣军编成,因为封建制度的瓦解,获得了谁出钱就为谁服务的自由”。

雇佣军以步兵为主体,其成分大都是自由农民、市民、破产骑士、有产市民的子弟以及出身于其他阶层的普通人。

雇佣军的组织以连为基本单位,几个连组成一个团。

连的指挥官称作上尉,副手称中尉;团由称作上校的军官指挥,助手称为军士长,后来改称少校。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等价交换、平等权利等资本主义的社会原则反映到了军事领域,刺激着军队改变其官职的选拔制度:以出身门第世袭军职的旧传统破产了,建立起按劳绩战功获得军官职位的新制度。

但是被选拔上来的这些非贵族的指挥官,由于没有爵位可供标志个人的身份,自己的荣誉、地位和待遇得不到社会的保障,于是,这些平民出身的军官们,强烈要求设立一种与其军职相对应的阶位称号,来保障自己的社会地位。

而这种要求也符合新兴资产阶级使用这些阶层的力量来共同反对封建领主的政治利益。

这样,终于导致了雇佣军中原先的某些职务名称,逐步转变成为个人的阶位称号,职务则用“连长”、“团长”来命名。

从而形成了军队职务与军衔等级相对应的两大体系,出现了包括军官、士兵在内的军队衔级制度。

军衔制度的出现,促进了军队的建设。

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指出,法国国王路易十四在同西班牙的战争中,由于法军建立了一套完善的军衔制度,“军人的衔级开始成为一种权利,大大优于家庭出身,受人重视的是劳绩战功,而不是祖宗门第”,使得法军所向披靡,“路易十四一在边境出现,边境城市便纷纷落入法国手中”。

我国军、警、关心肩章标志及勋章图解完整版

我国军、警、关心肩章标志及勋章图解完整版

我国军、警、关肩章标志及勋章图解完整版人民警察警衔——总警监、副总警监(行政)总警监(上图):部级正职。

总警监警衔标志缀钉一枚橄榄枝环绕一周的国徽。

副总警监(下图):部级副职。

副总警监警衔标志缀钉一枚橄榄枝环绕半周的国徽人民警察警衔——警监(行政)一级警监(上图):警监警衔标志由一枚银色橄榄枝和银色四角星花组成。

一级警监警衔标志缀钉三枚四角星花。

二级警监(中图):二级警监警衔标志缀钉二枚四角星花。

三级警监(下图):三级警监警衔标志缀钉一枚四角星花。

民警察警衔——警督(行政)警督警衔标志由二道银色横杠和银色四角星花组成。

一级警督(上图):缀钉三枚四角星花。

二级警督(中图):缀钉二枚四角星花。

三级警督(下图):缀钉一枚四角星花。

警司警衔标志由一道银色横杠和银色四角星花组成。

一级警司(上图):缀钉三枚四角星花。

二级警司(中图):缀钉二枚四角星花。

三级警司(下图):缀钉一枚四角星花。

人民警察警衔——警员(行政)一级警员(上图):缀钉二枚四角星花。

二级警员(下图):缀钉一枚四角星花。

人民警察警衔——警监(技术)一级警监(上图)二级警监(中图)三级警监(下图)警监警衔标志由一枚银色橄榄枝和银色四角星花组成。

担任专业技术职务的人民警察的肩章版面为蓝灰色。

一级警督(上图)二级警督(中图)三级警督(下图)人民警察警衔——警司(技术)一级警司(上图)二级警司(中图)三级警司(下图)人民警察警衔——警员(技术)一级警员(上图)二级警员(下图)海关关衔——海关总监、副总监海关总监、海关副总监关衔标志由橄榄叶环绕的海关关徽和五角星下衬五边型的星花组成。

海关关衔——关务监督关务监督关衔标志为一枚橄榄叶和一枚海关关徽,一级关务监督关衔标志为三枚星花;二级关务监督关衔标志为二枚星花;三级关务监督关衔标志为一枚星花。

海关关衔——关务督察关务督察关衔标志为三道横杠和一枚海关关徽,一级关务督察关衔关衔标志为三枚星花;二级关务督察关衔标志为二枚星花;三级关务督察关衔标志为一枚星花。

军衔制 Microsoft Word 文档

军衔制 Microsoft Word 文档

中国军衔制20世纪初,清新军最先引入军衔制。

此后,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北洋政府和国民党政府几个时期实行的军衔制,基本上都是在清末军衔制基础上的发展和沿革。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人民解放军曾先后两次实行军衔制,并进行了多次修改。

查看精彩图册目录清代晚期军衔制中华民国时期军衔制南京临时政府时期北洋政府时期国民政府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军衔制第一次军衔制时期恢复军衔制时期展开清代晚期军衔制中华民国时期军衔制南京临时政府时期北洋政府时期国民政府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军衔制第一次军衔制时期恢复军衔制时期展开编辑本段清代晚期军衔制清朝在灭亡前,用了六年的时间才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军衔体系。

当时,清王朝的腐败无能和清军战斗力的脆弱,在面对列强的战争中已暴露无遗。

一些大臣、督抚纷纷上书,条陈时务,要求清廷迅速建立一支新式武装。

清朝皇室也痛感中国兵制过于陈旧,已不合时宜。

为了维持自己摇摇欲坠的统治,必须改革兵制。

于是采纳众议,决定效法西洋,训练一支新式陆军,以取代旧式绿营军队。

1901年(光绪二十七年),清政府任命袁世凯为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负责编练新军。

清朝的新军,在编制、装备和操法上,完全仿效西方,而在人事制度上,基本上还是采用过去绿营制的一套老办法。

在编练新军过程中,遇到许多矛盾,对推行新制障碍重重。

因此,清政府进一步采取改革措施,继续在所有方面进行改革,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移植西欧式军衔制,试图通过军衔制度来改变当时“重文轻武”的流弊,振奋士气,提高军队的社会地位,改变官职与官衔之间严重失调的状况;改革官兵制服与识别标志,既整肃军容,亦适应操战;实行国际上大体统一的衔级制度,以利于国际交往。

清政府从1904年开始,通过颁布实施一系列的章程制度,逐步推行西欧式军衔制。

1904年12月,清政府练兵处会同兵部向朝廷奏准《另定新军官制事宜》,建议“参仿八旗官员之秩序,旁采各国军营之规章”,按照西方军官军衔的三等九级制,取代旧的官阶制度,建立新军的阶位品级体制,军官“区为三等,析为九级”。

中国各时期军警服饰大全组图

中国各时期军警服饰大全组图

中国各时期军警服饰大全组图武警/解放军99式(夏)警察05式(常服)警察05式是由99式演变而来,主要区别在警服衬衫颜色由原来的铁灰色统一为浅蓝色。

换装后的浅蓝色长袖制式和内穿长袖衬衣,将佩戴丝织胸徽、警号和深蓝色领带,原铁灰色长袖制式、内穿长袖和短袖制式衬衣及浅灰色领带同时淘汰。

警察05式(夏)武警05式(常服)空三军干部夏服均用棉平布制作,以服装颜色、大檐帽帽徽图饰区分军种。

解放军55式(尉官)55式军衔服装分礼服和常服两类,首次突破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单一制式军服的历史。

礼服配发校以上军官,在重大礼仪场合和出国访问时着穿,同时还设有海军舰艇尉官礼服和水兵礼服,以及军乐团、仪仗队、文工团、体工队礼服。

解放军55式(将官)解放军58式(尉官)针对55式军服穿用中暴露的问题。

1958年1月和7月对55式军衔服做了部分修改:平时军官着常服时只佩带军衔领章,戴解放帽,便于操练,劳动。

肩章和军官大檐帽只是在节日、集会、出国和外事活动时佩戴。

又称为58式解放军58式(将官常服1)解放军58式(将官常服2)解放军65式1965年,我军取消军衔制,随即废止55式军衔服装,全军干部、战士一律戴解放帽,佩带红五星帽徽和全红领章。

服装用料:夏服为纯棉府绸布、冬服为纯棉卡其布。

而且陆、海、空三军的服装样式和衣料完全相同,只是颜色稍有区别,海军服装为深灰色、空军上绿下蓝。

女军人冬服与所在军种男军人相同,女战士与女干部夏装相同。

解放军74式(士兵)1971年,随着我国化纤工业的发展,我军自行研制了涤纶、锦纶、棉花三元混纺布料,这种采用合成纤维纺织品制作的军服,定名称71式服装。

从1973年起陆续装备部队。

71式军服提高了军服牢度,改善了外观,减轻了重量,使我军军容得到了较大的改善。

1974年夏季又为女军人配发了裙子,1975年女军人着夏服时戴无檐帽。

1974年,经过毛泽东同志批准,海军服装又恢复到1965年以前的样式和颜色。

军衔

军衔

解放军07式军服肩章军衔在15世纪一16世纪产生于西欧一些国家,所以习惯上称为西欧式军衔。

军衔是区别军人等级的称号,一般分为将官、校官、尉官、士官和士兵5等,每级再细分数级。

部分国家设元帅和准尉。

查看精彩图册目录起源简介几个主要国家的军衔世界上最早的军官军衔中国军衔肩章编辑本段起源15世纪中叶的意大利雇佣兵15世纪以前的世界各国军队中,只有官衔,没有军衔。

军衔与官衔的根本区别是把士兵纳入了军队的等级体系,这是一种革命性的进步。

最初用军衔代替官衔的变革,发生在15世纪一16世纪的意大利和法国等一些西欧国家。

其原因是在这些国家中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工商阶级为了发展贸易,需要有一个强有力的王权,以打破封建割据。

国王为了集中王权,需要工商阶级的财政资助,于是,在这些国家出现了一个以保护贸易为交换条件、工商阶级出资支持君主制的政治局面。

国王通过税收得到了雄厚的财源,雇佣国外的军人建立听命于自己的军队。

从此以后,雇佣军成了国家的主要军事力量,正如恩格斯指出的那样,“新的军队开始由大批雇佣军编成,因为封建制度的瓦解,获得了谁出钱就为谁服务的自由”。

19世纪法国胸甲骑兵军官雇佣军以步兵为主体,其成分大都是自由农民、市民、破产骑士、有产市民的子弟以及出身于其他阶层的普通人。

雇佣军的组织以连为基本单位,几个连组成一个团。

连的指挥官称作上尉,副手称中尉;团由称作上校的军官指挥,助手称为军士长,后来改称少校。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等价交换、平等权利等资本主义的社会原则反映到了军事领域,刺激着军队改变其官职的选拔制度:以出身门第世袭军职的旧传统破产了,建立起按劳绩战功获得军官职位的新制度。

但是被选拔上来的这些非贵族的指挥官,由于没有爵位可供标志个人的身份,自己的荣誉、地位和待遇得不到社会的保障,于是,这些平民出身的军官们,强烈要求设立一种与其军职相对应的阶位称号,来保障自己的社会地位。

而这种要求也符合新兴资产阶级使用这些阶层的力量来共同反对封建领主的政治利益。

军衔

军衔

建国后,为加强军队的正规化、现代化建设,实行军衔制的问题很快被重新提上议事日程。1950年9月总干部部管理部成立时,就设置了“军衔奖励处”。1952年冬便着手研究军衔制的问题。1952年11月26日,总干部部在向毛(蟹)泽(蟹)东主席并军委的报告中,对实行军衔制度准备工作等问题拟制了初步计划。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正式实行军衔制度。
额外军官;
军士:上士、中士、下士;
兵:上等兵、一等兵、二等兵。
右军校升左军校2年;左军校升大军校3年;大军校升右都尉4年;右都尉升左都尉、左都尉升大都尉、大都尉升右将军各3年;右将军升左将军4年;左将军升大将军无定年。
1912年8月,北洋政(蟹)府公布新的《陆军官佐士兵等级表》,军官仍为三等九级。
校军:上校、中校、少校;
尉官:上尉、中尉、少尉;
准尉;
军士:上士、中士、下士;
兵:上等兵、一等兵、二等兵。
海军士兵分八级,称谓与北洋政(蟹)府时期相同。
国民政(蟹)府时期的军佐衔,最初等级设置与北洋政(蟹)府时期相同,但改变了称谓,即在军官衔的前面冠以专业名称,如“军需少将”、“军医中校”、“军法上尉”等。1934年以后,军佐衔改用新称谓,将级军佐衔统称“监”,校级军佐衔统称“正”,尉级军佐衔统称“佐”。
不难看出,如按现在的军衔称谓,晚清的“都统”对应将官,“参领”对应校官,“军校”对应尉官;“正”、“副”、“协”分别对应上、中、少各级。从“正都统”至“协军校”这九级,分别对应上将、中将、少将、上校、中校、少校、上尉、中尉、少尉。“大将军”、“将军”和“正都统”同为一级,是荣誉军衔,相当于有些国家的元帅。“额外军官”就是准尉。士兵军衔称谓与现在基本相同。
以上这些大元帅都不是军衔。如蒋介石就任大元帅时,军衔仍为特级上将,直到1975年蒋在台湾去世时,其特级上将的军衔都未曾改变过。

鱼鹰社系列第194号

鱼鹰社系列第194号

鱼鹰社系列第194号:自1949年以来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地面部队。

原作者Benjamin Lai,绘图Adam Hook。

A:20世纪50年代A1:彭德怀元帅,55式将官礼服彭德怀元帅(1898-1974)是朝鲜战争中人民志愿军的总司令并在1954年至59年间担任国防部长。

55式将官礼服仿制自苏联陆军1945年4月的同类版本服装,采用深“海绿色”面料并装饰红色滚边以及领子及袖口处的金色“俄国式花边”,袖口这种花边下方还有一排橡叶装饰。

注意礼服上还装饰金色橡叶环绕的帽徽、金色脖带、领子上的展开的橡叶加金星图案以及袖口花边上方大号的金星。

红边(除了底边)金色饰面的肩章上展示着代表军衔的巨大的银星和中央位置的大体量金色/红色国徽图案。

彭德怀元帅在右胸前展示着三枚勋章,自上而下依次为人民解放军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和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

A2:上士,步兵,55式野战服夏季轻质版55式野战服因各工厂分散生产而呈现出多种色调,其中以图中这种发黄的绿棕色为主。

军官版本带有4个内置的上衣兜,胸前口袋采用“托架式”口袋盖,下摆口袋为矩形直边口袋盖;义务役军人只配置胸前的口袋。

包括船形帽在内的制服都与苏联的“pilotka”式服装类似,而它们的使用非常不普遍。

服装上仅有的徽章是人民解放军的小号55式帽徽以及领章。

领章是代表人民解放军的红色以及代表义务役军人的银色铆扣,后者覆盖在一条象征士官的单条黄色横杠上,而三颗星徽则代表了上士军衔。

简单的帆布制弹药袋式装备用来装他的7.62毫米口径56式半自动步枪的弹夹,这种枪是中国仿制的苏联西蒙诺夫SKS步枪,配有折叠的十字棱戳刺式刺刀。

A3:雷锋中士,运输部队,55式冬季制服雷锋(1940-62)是一名运输部队的士官司机并牺牲于一次交通事故。

他死后被挑选出来作为共产主义公民的完美代表,并被树立成为毛泽东发起的一场宣传战中的典型,也就是号召这个国家的年轻人们“向雷锋同志学习”。

解放军07式新军装级别资历章解读

解放军07式新军装级别资历章解读

【闲恬淡是】第一空间1987年,菲律宾前总统访华,谈到南沙问题时说:“至少在地理上,那些岛屿离菲律宾更近。

”邓小平抽了口烟:“在地理上,菲律宾离中国也很近。

”主页博客相册|个人档案 |好友查看文章解放军07式新军装级别资历章解读(图)2007年07月05日星期四 12:28举例具体解释:左边的图例中,级别资历章为六排,正大军区级,两星,正大区上将,与军衔相符,上将军衔全军的人数只有不到35人(现役),是个非常厉害的角色。

军龄43年,按18岁从军,年龄已经61了。

右边的军人身戴级别资历章为五排,军级,一星,正军级少将,与军衔相符。

资历章对应的军龄相加,军龄为35年。

当35年兵干到正军级,比较正常的速度。

右边的军人身戴级别资历章为四排,一星,为副师职大校,军龄26年。

按18岁从军,44岁干到副师(旅职),在野战部队还是很年轻的。

大家注意他左臂的臂章,上面是国旗,结合上面的三个字(看不清楚),可判断出他是在国防部工作。

其职务可能是国防部下面一个局(二级局)的副局长。

左边的图例中,级别资历章为四排,两星,正常军衔应为正师职大校,与上面的上将军衔不符(可能是随便给的)。

军龄36年。

按18岁从军,此人已经年满54岁。

应该是按步就班四平八稳地升上来的,已经没有什么前途的了,不出意外第二年就要退休了(正师职军官年满55岁或服役满30年可安排退休)右边的军人身戴级别资历章为三排,两星,为正团职上校,与袖章相符。

军龄18年。

在海军中的职位可能是个主力舰(驱逐舰或护卫舰)的舰长。

海军与空军是我军的高科技人才集中地,也是干部年轻化实行得比较彻底的地方,人才济济。

18岁入舰院,36岁就能当上舰长,应该非常地有能力。

左边的图例中,级别资历章为六排,两星,大军区正职,最起码是个中将,一般都是上将。

这个牌牌全海军只有两个人才有资格佩戴,海军司令与政委,不算是独一也是独二了,比陆军的级别资历章牛多了^_^不过与上面的袖章军衔又不符了,上面的才是个上校舰长,太委屈了。

07式军服设计师详解新军服标志服饰

07式军服设计师详解新军服标志服饰

姓名牌由中文姓名和汉语拼音组成
姓名牌样式为长方形,深藏青底色,银色字体。中文姓名为楷体,每字下标注相应的汉语拼音,材料为锌合金。
单位臂章分35种
07式军服臂章包括国旗、军旗标识和单位臂章三种。国旗、军旗标识为长方形,缀订在礼服左臂上;国旗标识由驻外武官使用。
腰带颜色为黑色和白色
07式军服腰带分为内腰带和外腰带。
徐新和说,我军军服以前的外腰带就是大家熟悉的武装带,最初作用是固定军服外的挂件,比如水壶、背包等。随着携行装具的发展,外腰带的实用功能越来越弱,现在主要在队列、活动、执勤时使用。07式军服外腰带钎头为银白色锌合金,方形扣合结构,蚀刻“八一”五星和“PLA”图案。带体为黑色牛皮革和白色牛皮革两种。
点击浏览更多07式军服图片
陆海空男军官礼服
新华网北京7月3日电(记者胥金章、王东明、白瑞雪)“丰富多样、寓意深刻的各类标志服饰是07式军服的一大亮点。”负责07式军服标志服饰设计的解放军总后勤部军需装备研究所高级工程师徐新和3日介绍说,佩戴标志服饰几乎是世界各国军队的通行做法,主要作用在于体现军人荣誉、增强识别功能、强化军服美感。
军龄略章有10年、5年、4年、3年、2年和1年六种,用不同的条杠和颜色区分。简单地说,略章上有几条杠就代表几年军龄。此外还有银灰色的补充略章,用于填补空缺。
佩戴时,略章像滑块一样放进一个不锈钢“滑道”,3个略章为1排,每排“滑道”可以相互衔接。排、连级戴1排,营级为2排,以此类推,军委副主席和军委委员为7排。
“胸部以上是人的视觉重点,标志服饰主要佩戴在这一区域。”徐新和说,“搭配合理的标志服饰还有另外一个作用——拉大视觉的纵深,使着装者显得厚重、威武。”
07式军服共有18类标志服饰,主要有帽徽、领花、军衔标志、胸标、姓名牌、级别资历章、国防服役章、臂章以及外、内腰带等品种。

国民党军衔图解详解

国民党军衔图解详解

国民党军衔图解详解国民党军队是一支各军阀的混合体,反映在高级将领上也是如此,其在大陆期间的上将的授予,更明显的揭示了这一特点。

国民党军衔是怎样的呢?有哪些等级呢?下面是店铺整理的国民党军衔,欢迎阅读。

国民党军衔图解国民党军衔详解1931-1949年国民党的军衔1931年4月,国民党政府颁布《陆军军官佐及士兵等级表》,沿用北洋政府时期的军衔制,衔级和衔称都不变。

当时授军衔没有统一的机构,国民政府可以授,总司令部可以授,军事委员会可以授,甚至上级机关或军政长官也可以授。

1932年,西北军阀马步芳曾把还在小学读书、只有12岁的儿子马继援,委派为青海省南北边区警备司令部的上校参谋长。

更为荒唐的是,上报到南京中央军政部后,竟然给予正式命令,发给了委任状。

另外,当时军衔和职务相比,衔高职低的情况比较普遍,军长大都授上将。

一些地方军阀,手中不过万把人最多几万人,也自封为上将。

1933年,当时蒋介石在一次纪念周上讲话说:“国民党军队同列强相比,战斗力特弱而将官特多,上将都数不清了。

”为了整顿军队军衔混乱状况,以适应其军事上的需要,国民政府决定对军衔进行修订。

1934年7月和1935年1月,国民政府重新制定了陆、海、空军《官制表》和《士兵等级表》。

1935年3月,颁布了新的军衔等级表,把上将分为第一、第二两级,增设特级上将。

整个军衔等级为六等十八级:将官:特级上将、一级上将、二级上将、中将、少将;校军:上校、中校、少校;尉官:上尉、中尉、少尉;准尉;军士:上士、中士、下士;兵:上等兵、一等兵、二等兵。

海军士兵分八级,称谓与北洋政府时期相同。

国民政府时期的军佐衔,最初等级设置与北洋政府时期相同,但改变了称谓,即在军官衔的前面冠以专业名称,如“军需少将”、“军医中校”、“军法上尉”等。

1934年以后,军佐衔改用新称谓,将级军佐衔统称“监”,校级军佐衔统称“正”,尉级军佐衔统称“佐”。

抗日战争结束后,国民党军队为适应全面内战的需要,对各级军官的服现役限龄作了大幅度降低:一级上将,62岁;二级上将,60岁;中将,56岁;少将,52岁;上校,46岁;中校,44岁;少校,42岁;上尉,40岁;中尉,38岁;少尉,36岁。

中国军衔制

中国军衔制

中国军衔制军衔制在中国已有很长的历史。

20世纪初,晚清军队引入世界通用的军衔制。

此后,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北洋政府和国民党政府几个时期实行的军衔制,基本上都是在清末军衔制基础上的发展和沿革。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人民解放军曾先后两次实行军衔制,并进行了多次修改。

晚清军衔制清朝在灭亡前,用了六年的时间才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军衔体系。

当时,清王朝的腐败无能和清军战斗力的脆弱,在面对列强的战争中已暴露无遗。

一些大臣、督抚纷纷上书,条陈时务,要求清廷迅速建立一支新式武装。

清朝皇室也痛感中国兵制过于陈旧,已不合时宜。

为了维持自己摇摇欲坠的统治,必须改革兵制。

于是采纳众议,决定效法西洋,训练一支新式陆军,以取代旧式绿营军队。

1901年(光绪二十七年),清政府任命袁世凯为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负责编练新军。

清朝的新军,在编制、装备和操法上,完全仿效西方,而在人事制度上,基本上还是采用过去绿营制的一套老办法。

在编练新军过程中,遇到许多矛盾,对推行新制障碍重重。

因此,清政府进一步采取改革措施,继续在所有方面进行改革,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移植西欧式军衔制,试图通过军衔制度来改变当时“重文轻武”的流弊,振奋士气,提高军队的社会地位,改变官职与官衔之间严重失调的状况;改革官兵制服与识别标志,既整肃军容,亦适应操战;实行国际上大体统一的衔级制度,以利于国际交往。

清政府从1904年开始,通过颁布实施一系列的章程制度,逐步推行西欧式军衔制。

1904年12月,清政府练兵处会同兵部向朝廷奏准《另定新军官制事宜》,建议“参仿八旗官员之秩序,旁采各国军营之规章”,按照西方军官军衔的三等九级制,取代旧的官阶制度,建立新军的阶位品级体制,军官“区为三等,析为九级”。

1905年3月,练兵处、兵部设计出军官军服和军衔标志的第一个图案式样。

8月,练兵处提出军官授衔的标准、条件、程序和要求。

12月经清政府批准,陆军军官开始按新官制评定等级,从而形成了我国最早的军衔等级:上等第一级,正都统;上等第二级,副都统;上等第三级,协都统;中等第一级,正参领;中等第二级,副参领;中等第三级,协参领;次等第一级,正军校;次等第二级,副军校;次等第三级,协军校;1909年11月,军咨处又奏请朝廷在军阶第一等第一级内正都统之上增设“大将军”、“将军”两衔,与正都统同为上等第一级;设立军士衔三级,即上士、中士、下士;在军官和军士之间增设“额外军官”衔一级。

07式新军装级别资历肩章详解

07式新军装级别资历肩章详解

07式新军装级别资历肩章详解级别资历章详解请注意下图中级别资历章级别略章与军龄略章的分布格式:一排中间为级别略章右边的军人身戴级别资历章为五排,军级,两星,正军级少将,与军衔相符。

资历章对应的军龄相加,军龄为35年。

当35年兵干到正军级,比较正常的速度。

左边的图例中,级别资历章为六排,正大军区级,两星,正大区上将,与军衔相符,上将军衔全军的人数只有不到35人(现役),是个非常厉害的角色。

军龄43年,按18岁从军,年龄已经61了。

右边的军人身戴级别资历章为四排,一星,为副师职大校,军龄26年。

按18岁从军,44岁干到副师(旅职),在野战部队还是很年轻的。

大家注意他左臂的臂章,上面是国旗,结合上面的三个字(看不清楚),可判断出他是在国防部工作。

其职务可能是国防部下面一个局(二级局)的副局长。

左边的图例中,级别资历章为四排,两星,正常军衔应为正师职大校,与上面的上将军衔不符(可能是随便给的)。

军龄36年。

按18岁从军,此人已经年满54岁。

应该是按步就班四平八稳地升上来的,已经没有什么前途的了,不出意外第二年就要退休了(正师职军官年满55岁或服役满30年可安排退休)右边的军人身戴级别资历章为三排,两星,为正团职上校,与袖章相符。

军龄18年。

在海军中的职位可能是个主力舰(驱逐舰或护卫舰)的舰长。

海军与空军是我军的高科技人才集中地,也是干部年轻化实行得比较彻底的地方,人才济济。

18岁入舰院,36岁就能当上舰长,应该非常地有能力。

左边的图例中,级别资历章为六排,两星,大军区正职,最起码是个中将,一般都是上将。

这个牌牌全海军只有两个人才有资格佩戴,海军司令与政委,不算是独一也是独二了,比陆军的级别资历章牛多了^_^不过与上面的袖章军衔又不符了,上面的才是个上校舰长,太委屈了。

如果袖章军衔要与其相符,下面还要加上特别粗的一条黄杠(33mm),呵呵,半条袖子都满了左边的军人身戴级别资历章为五排,两星,正军职少将,军龄35年,正当壮年,左边的军种符号看不清楚了。

深度世界各国军衔制度,看完此文秒懂

深度世界各国军衔制度,看完此文秒懂

深度世界各国军衔制度,看完此文秒懂没有“大红大紫”“衣冠禽兽”,现代军装怎么体现等级?配饰是制服很重要的一部分,用以标明等级,彰显身份地位,在唐宋,官服主要通过颜色来区分等级,三品及以上紫色,四品五品红色,“大红大紫”的成语正是起源于此,但唐宋也有金鱼袋等配饰。

明清官服胸前有一大块显眼的图案,称为补子,官服也称为补服,明清两朝设计补子可谓非常粗暴,文飞禽、武走兽,官员们被百姓戏称为“衣冠禽兽”。

现在军装配饰设计方面虽然也用动植物元素,但要艺术化抽象,避免“衣冠禽兽”。

国画中大红大紫的“衣冠禽兽”们现代军装已经不可能拿出像补子一样大块地方来设计配饰,大多是小巧简洁,但配饰种类更加繁多,有帽徽、肩章、袖标、勋略、徽章、肩带、领章等等,本期主要谈谈军衔,用以标明军人等级的配饰,一般是和肩章结合在一起的,海军常服多为袖标,有的国家全佩戴在帽徽、臂章或胸前。

军衔设计常有三大法,形成三大流派,体现三大风格,小小军衔门道可不少。

现代国家如此大红大紫的不多了全球各国军衔在母语中叫法各不同,但基本都可以对应到同一体系,在汉语中就是尉、校、将三大级,各分少、中、上三等,将级最低等还有一个”准“,共10级,有的国家在“上”之上还有“大”,如大尉、大校,这两等在国际对等时往往被归入“上”里面的资深款。

军衔的等级是非常规则的,设计军衔最简单的方案就是和军衔的组织形式一样,用3个图形表示级,即尉、校、将,再用3个图形表示等,即少、中、上,两组图形一组合就成了,简便易行。

但实际上没有这样设计的,首先每个军衔都是两个图形,不易辨识,其次是无法突出上级,等级不够明显。

将军的军衔除了功能性的图案外,还会加一些装饰,以凸显将军的身份,区分功能图案还是装饰图案的方法要看在其他不适合添加装饰图案时军衔的样式,比如作战服军衔、或帽徽军衔。

本期主要谈功能性军衔设计。

为了提高辨识度,设计上通常借用“量变到质变”的哲学思路,把等的提高视为量变,把级的飞跃视为质变,用固定图形元素的数量表示少、中、上3等,再附加另一组3个图形分别表示尉、校、将3级。

中国人民解放军09军衔肩章

中国人民解放军09军衔肩章

中国人民解放军现行军衔制(2009-)将官上将中将少将校官大校上校中校少校尉官上尉中尉少尉士官高级士官一级军士长二级军士长三级军士长中级士官四级军士长上士初级士官中士下士士兵上等兵列兵将官1.上将陆海空军上将常服肩章(2007—)陆军上将军衔主要标识为,松枝绿色肩章底版上,缀有金色枝叶和三颗金色星徽。

海军上将军衔主要标识为,深藏青色肩章底版上,缀有金色枝叶和三颗金色星徽。

空军上将军衔主要标识为,深蓝灰色肩章底版上,缀有金色枝叶和三颗金色星徽。

2.中将陆海空军中将常服肩章(2007—)陆军中将军衔主要标识为,松枝绿色肩章底版上,缀有金色枝叶和两颗金色星徽。

海军中将军衔主要标识为,深藏青色肩章底版上,缀有金色枝叶和两颗金色星徽。

空军中将军衔主要标识为,深蓝灰色肩章底版上,缀有金色枝叶和两颗金色星徽。

3.少将陆海空军少将常服肩章(2007—)陆军少将军衔主要标识为,松枝绿色肩章底版上,缀有金色枝叶和一颗金色星徽。

海军少将军衔主要标识为,深藏青色肩章底版上,缀有金色枝叶和一颗金色星徽。

空军少将军衔主要标识为,深蓝灰色肩章底版上,缀有金色枝叶和一颗金色星徽。

校官1.大校陆海空军大校常服肩章(2007—)陆军大校军衔主要标识为,松枝绿色肩章底版上,缀有两条金色细杠和四枚星徽。

海军大校军衔主要标识为,深藏青色肩章底版上,缀有两条金色细杠和四枚星徽。

空军大校军衔主要标识为,深蓝灰色肩章底版上,缀有两条金色细杠和四枚星徽。

2.上校陆海空军上校常服肩章(2007—)陆军上校军衔主要标志为松枝绿色肩章底版上缀有两条金色细杠和三枚星徽。

海军上校军衔主要标志为深藏青色肩章底版上缀有两条金色细杠和三枚星徽。

空军上校军衔主要标志为深蓝灰色肩章底版上缀有两条金色细杠和三枚星徽。

3.中校陆海空军中校常服肩章(2007—)陆军中校军衔主要标识为,松枝绿色肩章底版上,缀有两条金色细杠和二枚星徽。

海军中校军衔主要标识为,深藏青色肩章底版上,缀有两条金色细杠和二枚星徽。

1955年开国将帅授衔仪式珍贵纪实图片

1955年开国将帅授衔仪式珍贵纪实图片

1955年开国将帅授衔仪式珍贵纪实图⽚
1955年开国将帅授衔仪式珍贵纪实图⽚
1955年9⽉27⽇⽑主席为⼗⼤元帅授衔,周总理为⼗⼤将授衔。

1955年9⽉27⽇,中南海怀仁堂,拉开了中国⼈民解放军陆海空军三军⾸次⼤授衔的序幕。

从元帅到将军,从将军到⼠兵,授予军衔,佩带勋章。

军衔等级为六等⼗九级。

军官军衔评定的五要素:任职、素质、能⼒、资历、军功。

既不是纯粹的“论资排辈”,也不是简单的“论功⾏赏”。

坚持公道合理。

颁发勋章、奖章,从元帅到⼠兵,共享巨⼤荣誉。

共和国⼗⼤开国元帅
1955年被授予中华⼈民共和国元帅军衔的⼗位军事家。

他们分别是: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
陈毅、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

共和国⼗位⼤将
1955年被授予中华⼈民共和国⼤将军衔的⼗位军事家。

他们分别是:粟裕、徐海东、黄克诚、陈赓、谭政、肖劲光、张云逸、罗瑞卿、王树声、许光达。

共和国五⼗七名上将
1955年中国⼈民解放军上将排名
萧克李达张宗逊李克农王震许世友邓华彭绍辉张爱萍杨成武韩先楚李涛傅秋涛王平吕正操傅钟萧华⽢泗淇宋任穷赖传珠洪学智周⼠第郭天民周纯全杨⾄诚陈再道陈奇涵王宏坤苏振华刘亚楼刘震陈锡联韦国清陈⼠榘陈伯钧锺期光宋时轮朱良才董其武唐亮叶飞杨得志王新亭黄永胜李天佑陈明仁贺炳炎阎红彦谢富治陶峙岳乌兰夫周桓杨勇李志民赵尔陆
王建安(56年1⽉25⽇授予)李聚奎(58年4⽉授予)
红⾊将帅,战功卓越!开国将帅,军魂永耀!。

我国部队肩章标志及勋章图解

我国部队肩章标志及勋章图解

我国部队肩章标志及勋章图解图片比较多~所以速度会慢些~有些显示不出来的~多刷新几遍就出来了——将官陆军上将为我军现行军衔制中陆军最高军衔、军衔条例规定,中央军委副主席、军委委员、总参谋长、总政治部主任一律授予陆军上将军衔。

陆军上将还是正大军区职军官的主要军衔。

正大军区职包括副总参谋长、总政治部副主任、总后勤部部长、政委、大军区司令员、政委等。

(注:黄的为肩章,绿的为软肩章)陆军中将是副大军区职军官的主要军衔。

副大军区职包括总后勤部副部长、副政委,大军区副司令员、副政委、参谋长、政治部主任及其他副大军区职军官。

此外,陆军中将还是正大军区职和正军职军官的辅助军衔。

陆军少将为陆军正军职和副军职军官的主要军衔。

其中正军职包括集团军军长、政委,省军区和军级警备区司令员、政委及其他正军职军官;副军职包括集团军副军长、副政委、参谋长、政治部主任,省军区副司令员、副政委、参谋长、政治部主任及其他副军职军官。

此外,陆军少将还是副大军区职和正师职军官的辅助军衔。

——校官陆军大校为陆军正师职军官的主要军衔。

此外,它还是陆军副军职军官和副师职(正旅职)军官的辅助军衔。

陆军上校为陆军副师职(正旅职)军官和正团职(副旅职)军官的主要军衔。

陆军中校为陆军副团职军官的主要军衔。

此外,它还是陆军正团职(副旅职)军官和正营职军官的辅助军衔。

陆军少校为陆军正营职军官的主要军衔。

此外,它还是陆军副团职军官和副营职军官的辅助军衔。

——尉官陆军上尉为陆军副营职军正连职军官的主要军衔。

此外,它还是陆军副连职军官的辅助军衔。

陆军中尉为陆军副连职军官的主要军衔。

此外,它还是陆军正连职军官和排职军官的辅助军衔。

陆军少尉为陆军排职军官的主要军衔。

陆军少尉是陆军军官军衔中最低的一级。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军衔条例》规定,陆军中等专业学校和大学专科毕业的学员,分配到部队任职后,一般授予陆军少尉军衔。

——文职干部陆军文职干部技术三级肩章陆军文职干部肩章,软肩章——学员陆军学员肩章,软肩章——士兵解放军海军军衔——将官海军上将为海军正大军区职军官的主要军衔,也是我军现行军衔制中海军最高军衔,一般只授予海军司令员、海军政治委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陆军上将肩章 陆军上将为我军现行军衔制中陆军最高军衔、军衔条例规定,中央副主席、委员、总参谋长、总政治部主任一律授予陆军上将军衔。

陆军上将还是正大军区职军官的主要军衔。

正大军区职包括副总参谋长、总政治部副主任、总后勤部部长、政委、大军区司令员、政委等
陆军上将软肩章
陆军上将肩章陆军中将肩章 是副大军区职军官的主要军衔。

副大军区职包括总后勤部副部长、副政委,大军区副司令员、副政委、参谋长、政治部主任及其他副大军区职军官。

此外,陆军中将还是正大军区职和正军职军官的辅助军衔。

陆军中将软肩章 陆军中将肩章 陆军少将肩章 陆军少将为陆军正军职和副军职军官的主要军衔。

其中正军职包括集团军军长、政委,省军区和军级警备区司令员、政委及其他正军职军官;副军职包括集团军副军长、副政委、参谋长、政治部主任,省军区副司令员、副政委、参谋长、政治部主任及其他副军职军官。

此外,陆军少将还是副大军区职和正师职军官的辅助军衔。

一杠一星:少尉两杠一星:少校一麦一星:少将
一杠两星:中尉两杠两星:中校一麦二星:中将一杠三星:上尉两杠三星:上校一麦三星:上将两杠四星:大校
陆军少将软肩章陆军少将肩章
陆军大校肩章
陆军大校为陆军正职师军官的主要军衔。

此外,它还是陆军副军职军官和副师职(正旅职)
军官的辅助军衔。

陆军大校软肩章陆军大校肩章
陆军上校肩章
陆军上校为陆军副师职(正旅职)军官和正团职(副旅职)军官的主要军衔。

陆军上校软肩章陆军上校肩章
陆军中校肩章
陆军中校为陆军副团职军官的主要军衔。

此外,它还是陆军正团职(副旅职)军官和正营
职军官的辅助军衔
陆军中校软肩章陆军中校肩章
陆军少校肩章
陆军少校为陆军正营职军官的主要军衔。

此外,它还是陆军副团职军官和副营职军官的辅
助军衔。

陆军少校软肩章陆军少校肩章
陆军上尉肩章
陆军上尉为陆军副营职军正连职军官的主要军衔。

此外,它还是陆军副连职军官的辅助军
衔。

陆军上尉软肩章陆军上尉肩章
陆军中尉肩章
陆军中尉为陆军副连职军官的主要军衔。

此外,它还是陆军正连职军官和排职军官的辅助
军衔。

陆军中尉软肩章陆军中尉肩章
陆军少尉肩章
陆军少尉为陆军排职军官的主要军衔。

陆军少尉是陆军军官军衔中最低的一级。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军衔条例》规定,陆军中等专业学校和大学专科毕业的学员,分配到部队任职
后,一般授予陆军少尉军衔。

陆军少尉软肩章陆军少尉肩章士兵
陆军士官肩章
陆军文职干部技术三级肩章
陆军文职干部肩章
陆军文职干部软肩章陆军文职干部肩章
陆军学员
陆军学员软肩章陆军学员肩章
海军军衔
海军军衔版面为金黄色,以镶边和纵向彩杠颜色分军种
陆军镶边为正红色,海军为黑色,空军为天蓝色。

海军上将软肩章海军上将肩章
海军学员软肩章海军学员肩章
海军士兵
空军军衔
空军上将软肩章空军上将肩章
空军士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