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目的论视角下的博物馆文本汉英翻译启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功能目的论视角下的博物馆文本汉英翻译启示

博物馆是一个地域历史和文化积累的总和,是继承人类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载体,也是展示社会文明发展的重要窗口。本文以功能目的论为指导,以宁波帮博物馆的文本翻译为实例,探讨目的论,特别是“目的三原则”对博物馆翻译的启示,旨在呼吁加强人们对博物馆陈列翻译的研究,呼吁有关部门和相关人员对文物资源的翻译应采取高度负责的态度,从而创造更加良好的旅游环境和文化氛围。

标签:博物馆文本宁波帮目的论文本翻译

一、引言

博物馆是一座城市文化底蕴的窗口,是城市人文精神、历史故事、建设发展的缩影,具有浓厚的文化特色。作为对外宣传的重要组成部分,博物馆文本是国外游客了解我国文化的重要媒介,因此,其翻译显得尤为重要。我国学者对博物馆文本翻译的研究不多,由于缺少理论指导,译文质量也存在较大问题。

对于博物馆文本跨文化交际的特点,传统的翻译理论推崇奈达的“功能对等”,纽马克的“交际翻译论”等。我国则有严复的“信、达、雅”,鲁迅的“信、顺”,傅雷的“求神似而非形似”,钱钟书的“如化”等翻译原则与标准。博物馆文本翻译作为以宣传国内文化为主要目的的交际性翻译活动,现有的翻译原则与标准已无法满足翻译的客观要求。德国学者弗米尔(Vermeer)摆脱了以源语为中心的等值论的束缚,创立了功能翻译理论的关键理论:翻译的目的论(Skopos Theory)。德国功能学派目的论为博物馆文本翻译提供了新的视角,它将翻译看作是和人类其他活动一样有目的的活动,认为翻译的目的决定翻译中为了创作功能合适的译文而采用的原则和策略。

宁波帮博物馆是宁波城市文明和人文环境质量的具体体现,是投资软环境建设的组成部分,是文化传递的重要媒介,博物馆文本翻译的质量关系到文化交流的成败。本文试通过对宁波帮博物馆文本翻译的实例分析,讨论功能目的论原则下的博物馆文本翻译策略。

二、功能目的论与博物馆文本翻译

(一)功能目的论

德国功能目的论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是翻译功能派的主流,其代表人物主要是凯瑟林娜·赖斯(Kantharina Reiss)、汉斯·弗米尔(Hans J.Vermeer)、贾斯特·霍斯·曼特瑞(Justa Holz Manttari)及克里丝汀·诺德(Christiane Nord)。作为功能派翻译理论的创始人,赖斯在《翻译批评的可能性与限制》(1971)一书中将文本功能列为翻译批评的标准之一,提出了基于原文和译文功能之间关系的功能批评模式,首次将语言功能与翻译结合起来。按文本的不同功能,赖斯提出了“信息型”“表达型”和“诱导型”三大功能文本类型。赖斯的功能文本类型强调了不同类型的文本应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以实现其文本功能。博物馆文本属于“信息型”文本。

弗米尔的目的论是功能目的论的核心理论之一。目的论认为翻译是有明确的目的和意图的,翻译是一种目的性行为,翻译行为的目的决定了所要达到预期目的的策略。也就是说,翻译方法和翻译策略的选择应由译文预期目的所决定和接受者等其他参与方的分析,突破了传统翻译理论所认为的翻译参与人(作者、译者、读者)的范围。功能目的论的另一种观点则是诺德将“忠诚”引入目的论,提

出“功能+忠诚”的理论模式。诺德认为没有原文就没有译文,译者应同时对原文和译文环境负责,对发起者和读者负责。(陈建平,2010)

一般来说,翻译的目的主要包括译者的目的、译文在目标语文化中的交际目的(对外宣传)、某种翻译方法或策略所要达到的目的(直译以显示源语的语言结构特点)。“译者的任务是为了一个既定的目的在不同的语言和文化群体之间搭起一座理解的桥梁”(Wilss,1996)。决定翻译过程的是发起者或主顾的需要决定的目标文本的目的。弗米尔认为“每个文本都有其特定的目的,而且也要完全服务于这个目的。因此(我们)这样理解Skopos原则:按照文本所处的语境和它本身的功能来翻译、解释、会话、写作”(Wilss,2001)。译者的任务是实现在整个翻译中的译文在目的语文化环境中所要表达的一种或几种交际功能。功能目的论对旅游景点翻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博物馆文本翻译的特点与要点

博物馆文本的最大特点是文化因素,因为博物馆承载了一座城市或一个时代的文化,涉及社会、政治、教育、经济、宗教等诸多因素,具有典型的跨文化性和鲜明的跨文化特色。

博物馆文本翻译的目的是激发前来参观的国外游客对博物馆的兴趣,正确传递文化信息,促成文化交际的成功。因此,译者在翻译时要关注的主要对象是译入语的读者,也就是说译者要以译入语为主,满足受众的需求,译文要符合译入语的语言习惯。一般而言,博物馆文本介绍由于其独有的文化特色,大量运用历史典故和民间传说,其特点是抽象、概括,而实质性的信息较少。在做汉英博物馆文本翻译时,要对汉语原文进行适当加工处理,以适应英语读者的阅读和理解习惯。

三、功能目的论视角下博物馆文本翻译启示

在功能目的论指导下,本文通过宁波帮博物馆的实例分析,提出旅游景点翻译的三个要点:第一,译文遵循源语的语体风格;第二,面向目标文化受众,满足他们的需求;第三,尊重目标语文化,确保预期功能的实现。

宁波帮博物馆作为宁波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记载着宁波经济发展的历程,具有地域文化特色。它以宁波帮为展陈对象,记录了宁波帮在几个重要发展时期的贡献。“宁波帮”指的是宁波商帮,崛起于鸦片战争五口通商后的上海,到辛亥革命后达到鼎盛,扩展至全国各大商埠。作为中国近代民族工商业里最重要的力量之一,宁波帮在近代航运、金融、商业、制造等领域创造了无数个第一。要想了解宁波帮,最佳选择就是进宁波帮博物馆。

宁波帮博物馆是一个人文馆,共由“筚路蓝缕”“建功立业”“赤子情怀”“群星璀璨”“薪火相传”五个分馆组成。该景点文本翻译的受众为外国观光游客,也有宁波帮在海外成长的后代友人,馆内介绍翻译必须显现宁波帮特色,以实现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把全世界的宁波帮都动员起来建设宁波”。(一)译文应遵循源语语体风格

博物馆文本的译文是馆内信息与目标文化受众(游客和读者)之间交流的唯一手段,译文的语言是否符合译入语的语体规范,直接影响到译文能否被受众理解和接受。

宁波帮博物馆每个分馆的介绍均以一则宁波民谣为开端。宁波民谣用宁波方言记载,很多词汇无法在英语中找到对等词汇。方言民谣的翻译要保留本身的语体风格,但为了避免外国游客无法理解其中的文化内涵,可以加以阐释。笔者认为,比较妥当的翻译方法是保留民谣的整体文体特点,对其含义加以注解。这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