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哲学》读后感
《中国哲学史》读后感
《中国哲学史》读后感
在阅读了《中国哲学史》这本书之后,我对中国哲学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也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书中,我了解了儒道佛三家的思想,以及他们之间的相互影响和融合,让我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其中,儒家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
孔子作为儒家学说的创始人,他提出的仁政学说、中庸之道、礼乐制度等,不仅影响了后世历代的帝王,更是被世界所认可。
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提出了民贵君轻的民本论,强调国家与人民的关系。
他的"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思想对历代统治者都有深远的影响。
老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道家学说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他的《道德经》以辩证法为基础,认为世间万物都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真理,只有不断变化着的物质。
他还主张清静无为,顺其自然。
老子认为,人的一生就像四季一样,有春华秋实,也有寒来暑往。
庄子,战国时期宋国人,是继老子之后,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
庄子的学识渊博,善于辩论,其代表作品就是《庄子》。
他在文章中,通过寓言故事的形式,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如:苗助长,守株待兔等等。
这些故事都蕴含着深刻的哲理,让人深受启发。
墨家,春秋战国时期的著名显学,是由宋国的墨子创立的,墨子是墨家的创始人。
他提倡兼爱非攻,反对一切侵略战争,并且提出了一系列的社会理想。
韩非,战国末期的法家集大成者,同时也是秦始皇时期有名的酷吏。
他主张法治,实行严刑峻法,为秦朝的统一做出了巨大贡献。
最后,我要感谢我的老师,是他引领着我进入这个充满神奇色彩的世界。
《中国古代贤哲 第18册 经典珍藏版》赵镇琬主编读后感
《中国古代贤哲 第18册 经典珍藏版》赵镇琬主编读后感第一篇范文《中国古代贤哲 第18册 经典珍藏版》赵镇琬主编读后感在赵镇琬主编的《中国古代贤哲 第18册 经典珍藏版》中,读者得以一窥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与智慧精华。
该书不仅收集了古代先贤的传世之作,而且透过历史的尘埃,让那些历经沧桑的哲学思想,在今天依然闪耀着智慧的光芒。
书中所收录的文章,从儒家的仁爱、道家的自然、墨家的兼爱到法家的法治,每一篇都体现出作者对人类命运和社会发展的深刻思考。
例如,孟子的“性善论”提出了“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的著名论断,这不仅是对人性的高度肯定,也对我们今天如何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有着深远影响。
文字犀利,旁征博引,书中不止一次地点出了古代哲学的现代价值。
正如书中引用《易经》中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提醒着读者在日益变化的世界中,更要坚守自我,不断追求卓越。
书中对经典文献的解读触类旁通,例如,将《道德经》中的“无为而治”与现代社会管理理念相结合,指出在复杂多变的现代社会中,有时候“无为”反而能够达到更好的治理效果。
这种跨越时空的对比分析,既新颖又具有启发性。
书中不仅强调了古代贤哲的智慧,还强调了它们对现代社会的重要意义。
在阅读中,我深感古代的智慧并非僵化不变的教条,而是富有生命力的思想体系,它们与当今世界的联系远比我们想象的要紧密。
第二篇范文《中国古代贤哲 第18册 经典珍藏版》赵镇琬主编读后感在探索《中国古代贤哲 第18册 经典珍藏版》的过程中,我采用了一种全新的视角,试图从当代社会发展的角度去审视这些古老智慧的的现代价值。
赵镇琬主编的这部作品,不仅是对古代哲学思想的回顾,更是对现代社会问题的一种深刻反思。
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中国古代贤哲的思想显得尤为珍贵。
它们提供了一种不同于西方逻辑推理的思考方式,一种更加注重整体和谐与自然法则的哲学观。
例如,书中提到的“道法自然”,在环境日益恶化的今天,对我们如何与自然和谐共生提供了指导。
中国古代哲学史读后感
中国古代哲学史读后感中国古代哲学史作为一门学科,深深地吸引着我的注意力。
通过对这一领域的学习,我对中国古代哲学的起源、发展和影响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一些我对中国古代哲学史的读后感,并总结我对其中几个重要思想的理解。
首先,中国古代哲学史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为它展示了中国思想的丰富多样性。
在古代,中国哲学家提出了众多的哲学思想和观点,涵盖了伦理学、政治学、宇宙论等各个领域。
这些思想不仅影响了古代中国社会,也对后世的思想和文化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一种思想对我产生了很大的触动,那就是儒家思想。
儒家思想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将仁、礼、义、智、信等美德视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基础。
通过学习儒家思想,我深刻理解到个人道德修养与社会和谐发展之间的密切联系,只有个人修身齐家之后,社会才能得到稳定和繁荣。
另一个让我印象深刻的思想是道家思想。
道家思想强调追求自然和谐,追求个体内心的宁静和无为而治的境界。
通过对道家思想的学习,我深深地认识到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通过顺应自然而达到生活和谐的重要性。
我也学到了如何在忙碌的生活中保持内心的平静和宁静,以更好地面对挑战和压力。
此外,中国古代哲学史还涉及诸多其他思想流派,如墨家、兵家、阴阳家等。
每个思想流派都有其独特的观点和理论,彰显了中国古代智慧的多元性。
这让我思考到,一个文明的进步和发展需要不同思想之间的交流和碰撞,以促进共同的进步。
总的来说,通过学习中国古代哲学史,我对中国古代智慧和思想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增长了见识。
这门学科不仅帮助我认识到自身的文化根源,也让我对自身的发展和修养有了更多的思考。
我相信,中国古代哲学史的研究不仅对于了解中国历史和文化具有重要意义,也对于我们的个人成长和价值观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启迪作用。
通过本次探索,我深刻感受到中国古代哲学史所蕴含的博大精深。
这门学科为我们提供了深入思考和思考人生意义的机会。
我相信,只有通过对过去的学习和思考,我们才能更好地应对当今的社会和问题。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范文(精选10篇)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范文(精选10篇)《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范文(精选10篇)《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1“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这句话出自老子《道德经》的第四十章,意思是说道的运动循环往复,道的作用微妙柔弱。
此句基本上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个是物极必反,另一个是相反相成。
中国传统文化中,各类事物的究极之境终归都是返璞于自然。
譬如书法,初学者起先临摹名家,按照约定的章法规范去练习,而习到最后,待你忘了这些条框约束,于手中纸笔浑然一体,才真正做到了炉火纯青。
再譬如写作也是一样,好的文章绝非华美辞藻的堆砌,而是以简洁清晰的叙事,浑厚深邃的思想流传于世。
杜甫堪为诗圣,便是他那朴实而真挚的诗文,没有任何金雕玉饰,却是字字滴血字字含泪的真大义。
这便是中国人讲究的“物极必反”,因此我们的中庸之道讲究凡事总要差那么一点,“不及比太过好,不做比做得过多好”;因此我们才觉得“大成若缺,大盈若冲”,我们才会提出“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的道理。
也正是因此,中国文化才更加强调谦逊和低调的美好品质。
中华民族有着有异于其他民族的坚韧,这也和中国哲学的发展密不可分。
在天灾人祸面前,我们坚信千百年前祖先的智慧教诲。
“相反相成”便是告诉人们,你得先俯下去,为了更好地勃发。
无论说天人合一,内圣外王,还是儒道互补,中国传统文化究其主旨都离不开正反比较的叙述。
智慧哲人们总能从两个相对立的事物中找到关联,不是非黑即白,而是相反相成,这才是中国哲学要义。
“物极必反,相反相成”,这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可以用矛盾的观点来解释。
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这就是物极必反。
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这就是相反相成。
相比于西方哲学用大量的定义去阐述这个道理,中国哲学家们用更简练,更灵性的方式记录了这个源于天地自然的哲学观念,即“反者道之动”。
在思考人于宇宙关系的过程中,很明显,这种起源于直觉的暗示的确为中国哲学的发展提供了一条笔直而明确的捷径。
《中国哲学史》读后感
《中国哲学史》读后感1500字《中国哲学史》是一本介绍中国哲学发展历史的重要著作,作者对中国哲学的起源、发展和影响进行了系统的阐述。
读完这本书,我对中国哲学的发展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之处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这本书让我深感中国哲学的深邃与博大,也让我更加珍视自己的文化传统。
《中国哲学史》首先介绍了中国哲学的起源与发展。
作者指出,中国哲学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的先秦时代。
先秦时代,诸子百家的学说争鸣,产生了许多重要的思想家和学派,如孔子、墨子、老子、庄子等。
他们的思想思想触及到伦理道德、政治治理、宇宙万物等方方面面,影响深远。
除了介绍中国哲学的起源外,这本书还详细阐述了中国哲学的发展历程。
作者把中国哲学的发展分为几个阶段,如秦汉时期的儒道合一、唐宋时期的理学兴起、明清时期的术法争鸣等。
每一时期都有其独特的思想体系和学术流派,都对中国哲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读到唐宋时期的理学兴起这一章节,我对中国哲学的发展方向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
唐宋时期,中国哲学逐渐从儒道合一发展为以理学为主的学派。
理学强调实践,注重儒家经典的教育和研究,也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重要支撑。
唐宋理学以其独特的思想体系和学术方法,对中国古代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在我看来,唐宋理学的兴起反映了中国古代哲学的时代特征,也体现了中国哲学在思想上的成熟和深化。
此外,这本书还介绍了中国哲学对其他学科和文化的影响。
中国哲学不仅影响了国内的政治、伦理、教育等领域,也对世界各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例如,在佛教传入中国之后,与中国传统哲学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中国佛教思想。
此外,中国哲学也通过文化的交流和传播,对世界上的其他哲学和文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中国哲学的博大精深使其成为世界上独具魅力的哲学传统。
通过阅读《中国哲学史》,我对中国哲学的独特之处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中国哲学注重人与自然的关系、伦理道德的建设、心性修养的重要性等,与西方哲学有着明显的差异。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读完《中国哲学简史》这本书,我仿佛经历了一场奇妙的思想之旅。
在书中,我见识到了中国哲学那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智慧长河。
它不像我原本想象的那样枯燥乏味,反倒是充满了生动有趣的故事和深刻独到的见解。
就拿儒家来说吧,以前我对儒家的理解特别肤浅,就觉得是一堆之乎者也的大道理。
但通过这本书,我了解到孔子强调的“仁”,那可真是意味深长。
“仁”不仅仅是一种道德规范,更是一种对待他人的态度和行为方式。
这让我想起了有一次在公交车上的经历。
那天车上特别挤,我被挤得东倒西歪。
这时候,旁边一个阿姨看到我站不稳,就主动往旁边挪了挪,给我腾出了一点点空间。
她还笑着跟我说:“小姑娘,站稳咯。
”就这么一个小小的举动,一句简单的话,让我心里顿时暖暖的。
这不就是孔子说的“仁”吗?在不经意间,用小小的善举去关心他人,给人带来温暖和力量。
还有道家的“无为而治”,一开始我真的不太懂,啥叫“无为”还能“治”?后来仔细琢磨,才发现这其中的深意。
它不是让我们啥也不干,而是不要刻意去违背自然规律,要顺应事物的发展。
这让我想起了小时候在乡下姥姥家的日子。
姥姥家有一个小菜园,姥姥从来不会过度地干预菜的生长,不会天天去浇水施肥,把菜苗折腾个没完。
她就按照季节,该播种的时候播种,该除草的时候除草,其他时候就让菜们自己自由生长。
结果呢,那个小菜园总是能长出又大又新鲜的蔬菜。
这可不就是道家说的“无为而治”嘛,顺应自然,反而能收获美好。
再说墨家,主张“兼爱”“非攻”。
这让我想到了新闻里报道的那些国际冲突,要是大家都能秉持着墨家的这种思想,多一些关爱,少一些争斗,世界是不是就能更加和平美好呢?这本书里提到的哲学思想,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其实无处不在。
比如在学校里,老师教育我们要诚实、友善,这和儒家的道德观念是相符的;当我们面对困难,想要放弃的时候,心里会有个声音告诉自己要坚持,这又有点像道家的坚韧和顺应;而和朋友们相处,互相帮助、互相包容,不正是墨家“兼爱”的体现吗?中国哲学不是高高在上、遥不可及的,它就像一位亲切的老朋友,时刻陪伴在我们身边,给我们指引和启示。
中国哲学史读后感
中国哲学史读后感中国哲学史是一部关于中国古代思想发展的宏伟史诗,它记录了中国古代哲学家们对世界、人生、道德、政治等重大问题的探讨和思考,展现了中国古代哲学的丰富多彩和博大精深。
在读完中国哲学史这部著作后,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中国古代哲学的博大精深和深刻的思想内涵。
中国哲学史以其丰富的内容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深深吸引着我。
在这部著作中,我了解到了诸子百家的思想纷呈,百花齐放的局面。
从儒家的仁爱之道,到道家的无为而治,再到墨家的兼爱、法家的重法治,这些思想都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而在这些思想之中,我深受孔子的仁爱之道和老子的无为而治所感染。
孔子的仁爱之道强调人伦之道,提倡仁义礼智信,注重人的道德修养和人际关系的和谐。
而老子的无为而治则强调顺应自然,不要过分干预,让事情自然发展。
这些思想对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我更加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顺应自然的重要性。
此外,中国哲学史也让我了解到了中国古代哲学家对宇宙、人生、道德等问题的深刻思考。
他们对宇宙的本源、人生的意义、道德的规范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在这些问题上,他们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见解,使我对这些问题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比如老子提出了道的概念,认为道是宇宙的本源,是宇宙万物的根源和规律。
而孟子则提出了性善论,认为人性本善,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尊重、互相帮助。
这些思想都让我对宇宙、人生、道德等问题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使我更加珍惜生命,更加尊重他人。
同时,中国哲学史也让我了解到了中国古代哲学家对政治、社会等问题的思考。
他们提出了许多关于政治、社会的理想和改革的思想,为中国古代政治和社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比如孔子提出了仁政之道,主张君主应该以仁爱之心治国,使人民得到安宁和幸福。
而墨子则提出了兼爱的思想,主张人们应该互相关爱,消除战争和冲突,使社会更加和谐。
这些思想都对中国古代政治和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我对政治和社会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使我更加关注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的福祉。
《中国古代哲学》读后感1000字
《中国古代哲学》读后感1000字《中国古代哲学》读后感1000字中国古代哲学,这是一个很大很大的题目,涉及面很广,涉及的问题很深。
过去一些学者过往按历史发展的年代顺序来写哲学史;也有的专家把中国哲学史中的重大问题,如“天人感应”“内圣外王”等专题分开来写。
而张建安老先生这本《中国古代哲学》却独辟蹊径,把整个中国古代哲学分为“入世”“出世”“在入世、出世之间”等几个环境问题结合来写,孔孟书中有历代先贤充满睿智的哲理名言,也有历史故事,配上100多幅十分罕见的古代图画,还联系现实生活。
这样十分就把中国古代神学这样一个十分抽象、复杂的问题写成活泼生动的简明易懂的书。
浅,中学生都能读懂;深,学者可以进一步研究。
对于外国人,则可以从此书所引用的故事和丰富多彩的插图中,更加容易知道的传统文化和哲学思想。
本书有一章:《融通与张力——为“入世”和“出世”搭一座桥梁》。
入世与出世,本来是可以相通的。
因不能“为五斗米折腰”而辞官归里,赋有“归去来辞”的陶渊明,一向被认为是出世隐士的代表。
但鲁迅在论及陶渊明时却说:“就是诗,除说客所佩服的‘悠然见南山’之外,也还有‘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之类的‘金刚怒目’式,在证明着他外头并非整天整夜的飘飘然。
”“这‘猛志固常在’和‘悠然见南山’的是同一个人,倘有取舍,即非全人,再加抑扬,更离真实。
”这段话对于我们今天评价隐士一些出世的其他还有普遍意义。
宋代范仲淹说:“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就是说,虽然出世了,不参与庙堂(政府)的决策了,但精神上、思想上,仍然紧密关心国家,关心人民,“进亦忧”,“退亦忧”,而且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这就是历代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的经营理念哲学理念的主流,是使优秀文化世世代代薪火相传的动力。
张先生的书当中讲到“愚公移山”“夸父逐日”“精卫衔石”的故事,并配有几幅精美的插图。
这些故事表明中华民族为追求既定的伟大首要目标而长期奋斗、锲而不舍的精神,对我们今天仍有启发意义。
2023年《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5篇)
2023年《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5篇)《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1孟子曰:“扬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
”这句话是孟子对杨朱的评价,也侧面体现了杨朱的基本思想之一:“轻物重生”。
那么,我们是否要做到轻物重生呢?在回答问题之前,我想我们得讨论一下“物”与“生”。
“物”即为物质。
我们日常生活中到处都是物质的影子,如:金钱、名利、地位、珍贵的物品等,他们都是物质。
物质在我们生活中的地位无疑是巨大的:我们的衣食住行,我们能否得到别人的尊重,我们能否行驶更大的权力,能否满足自我的虚荣心等这些都与物质息息相关。
假设说,物质消失了,那么我们的生活可能会寸步难行。
于是,“物”是非常重要的。
那么,接下来就是“生”。
“生”很好理解,那就是我们的生命。
生命的重要性大家都明白——没了生命,就什么也没有了。
就仿佛是失去水源的鱼,失掉了一切,自然也包括“物”。
由此可见,“生”的确比“物”更重要。
那么杨朱的“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是从何而来了。
只是,我对此仍有点异议。
我认为,还有比“生”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义”。
《鱼我所欲也》中,孟子曰:“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顾患有所不辟也”,生命是我想要的,但我还有比生命更贵重的东西,所以有些灾祸我不躲避。
这里孟子所说的比生更贵重的东西,就是指“义”。
“义”的解释繁杂多样,每个人的心中都不尽相同,但肯定会有相同的一点——不违背自己的道德底线!假使让一位有“义”的人去为了生命而做一些卑微苟且,违背他们内心的事,那么他们一定会觉得生不如死。
故此,在这种情形中,“义”更重于生。
每一个人对于自己国家的热爱,都应该是心中的道德底线。
国家的耻辱,灭亡,使得屈原纵身投入汨罗江,这也是屈原“义”的体现。
所以,我对于杨朱的“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并不认同。
当“生”与“物”出现了碰撞时,“生”比“物”更加贵重,那些因钱财的短暂失去,偏激之下自杀了断的人,死的并不值得;而当“生”与“义”擦出了火花,那么“义”要更领先于“生”,那些因更好的物质生活而背叛了自己的灵魂的人,也不值得!我们应该做到“轻物重生”,但更应该做到“轻生重义”!这就是我的观点。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3篇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3篇《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1一、总体感觉最大的感受就是:短小精悍。
全书正文虽然只有短短的379页,却把中国哲学思想五千年的历史的发展脉络讲透了。
比如第四章,孔子——第一位教师,只用十二页,讲了孔子八个方面的内容,孔子与六经、作为教育家的孔子、正名、仁义、忠恕、知命、孔子的心灵修养、孔子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基本把孔子的生平、成就和核心思想讲透了。
再比如第九章,从102页到114页,也仅仅用了十二页,讲了老子其人和《老子》其书、道,无名、自然的不变规律、为人处世、政治理论等六个方面概括了道家的第二个发展阶段:老子。
这是一本可以随手翻阅的书,可以叫做枕边书,偶尔空闲时、睡前或醒后,都可以翻翻看看,总会有一些感悟和体会。
还有就是这本书的学以致用精神,他并没有仅仅局限在哲学层面上,而是与现实紧密联系。
用冯友兰先生的话来说,“《诗经》有一首诗说,周虽旧邦,其命惟新。
我把这两句诗概括为‘旧邦新命’,这几个字,中国历史发展的现阶段足以当之。
‘旧邦’指源远流长的文化传统,‘新命’指现代化和建设社会主义。
阐旧邦以辅新命,余平生志事,盖在斯矣。
”这就是为什么这本书虽然是1946年,抗战胜利后去美国讲学的演讲集,却可以在现在以至未来都会迸发勃勃生机。
这可以给我们以启发,就是把自己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现实当中去,把自己的志向和祖国的发展结合起来,冯友兰先生给我们树立了非常好的榜样。
二、中国哲学的发展脉络哲学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可以和宗教在其他文化中的地位相比拟。
儒家:孔子:第一位教师。
儒家的理想主义流派:孟子。
儒家的现实主义流派:荀子。
汉代儒家兴盛:董仲舒。
隋唐更新的儒家:韩愈,周敦颐。
宋代更新的儒家:程颢(哥哥),程颐(弟弟)。
儒家两个学派:宇宙心学(陆九渊),理学(朱熹)。
道家:道家的第一阶段:杨朱。
道家的第二阶段:老子。
道家的第三阶段:庄子。
汉代道家再起:扬雄和王充。
新道家:崇尚理性的玄学(向秀和郭象)。
《中国古代哲学》读后感
《中国哲学概论》-------读后感这几个月,通过认真研读《中国哲学概论》这本教材,使我对中国古代哲学和近现代哲学思想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
中国古代哲学在中国传统文化系统中占主导地位。
古代传统的文学、艺术、教育、科学、宗教、风俗等都深受其影响。
中国哲学凝聚了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它是五千年文明发展的智慧结晶。
自古以来,中国人对宇宙的看法、对人生的看法、对生活意义的解释、对价值信念的确立以及他们赖以安身立命的终极依据,都是透过哲学加以反映、凝结和提升的。
在西方文化中,宗教处于核心地位。
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哲学处于核心地位。
读完《中国哲学概论》后,我有以下几点感悟:一、中国古代哲学的流派(一)原始儒家哲学原始儒家是指先秦时期的儒家学派,代表人为孔子、孟子、荀子等,原始儒家的经典有《诗》、《书》、《礼》、《乐》、《易》、《春秋》。
原始儒学提出创造性的生命精神,强调“天道”、“地道”、“人道”思想,重视“天”“地”“人”的思想,通过“正德、利用、厚生”在实际行动中实现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二)儒家的哲学思想儒家思想是以“仁”为思想核心、以“礼”为外在的行为规范、以中庸为辩证的思维方法、以“知、行、学、思”为其认识论的一整套关于人生道德的哲学思想。
儒家的哲学不是从认识论、反映论的角度去探索哲学,而是从精神境界、道德修养、自我完善的角度去探讨哲学的真谛。
儒家哲学更侧重人生哲学,研究处世之道。
1.孔子哲学的思想核心是“仁”。
其涵义有四点;一是“仁者,人也”,“仁”是之所以为人的根本。
孔子不仅把“仁”作为外在的行为准则,而且把“仁”作为内在的德性修养。
他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对个人修养,他主张“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里仁》)。
《古代哲学》读后感
《古代哲学》读后感《古代哲学》是一本让人沉思的书籍,它深入探讨了古代哲学家们的思想,带领读者进入了一个思想的海洋。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对古代哲学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古代哲学家们的思想博大精深,他们对人生、宇宙、道德等问题进行了深刻的思考和探讨。
他们通过思辨和探索,试图找到人类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探讨人类与世界的关系,探索人类的本质和命运。
在古代哲学家们的眼中,人类是一个微小而又伟大的存在,他们试图通过哲学的思考和探索,揭示人类的本质和价值,引导人们追求真理、善良和美好。
在阅读《古代哲学》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古代哲学家们的智慧和深度。
他们的思想不仅在当时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对今天的人们仍然具有启发和指导作用。
古代哲学家们的思想经过千年的沉淀,仍然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引领着我们思考人生、探索真理。
古代哲学家们的思想是多样而丰富的,他们各自代表着不同的学派和思想流派。
例如,柏拉图的理念哲学强调理念的存在和绝对真理的追求,亚里士多德的实证主义强调经验和实证的重要性,庄子的道家思想强调自然和自由的境界,孔子的儒家思想强调仁义礼智的修养。
这些不同的思想流派和学派,共同构成了古代哲学的多元和丰富性,为人类思想的发展和进步提供了宝贵的资源和启示。
古代哲学家们的思想是深邃而富有启发性的,他们通过对人类存在和世界本质的思考,揭示了人类的伟大和渺小,引领人们探索真理、追求美好。
在当今社会,古代哲学的智慧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它可以帮助人们超越狭隘的个人利益和欲望,拓展思维的边界,提高人类的智慧和素养。
通过阅读《古代哲学》,我对古代哲学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也对人类的存在和命运有了更深刻的思考和感悟。
古代哲学家们的思想启迪着我,让我认识到人类的伟大和渺小,引领我探索真理、追求美好。
古代哲学的智慧永远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为人类的思想和文明提供了宝贵的资源和启示。
愿我们能够继承和发扬古代哲学的智慧,不断探索真理、追求美好,让人类的思想和文明不断发展和进步。
《中国哲学史》读后感
《中国哲学史》读后感《中国哲学史》一书是一部对中国哲学发展历史进行全面梳理的著作。
书中系统地介绍了中国哲学的起源、发展和演变,并分析了各个时期的主要思想家及其重要思想观点。
在阅读完《中国哲学史》之后,我对中国哲学的发展历程和思想内涵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首先,该书对中国哲学的起源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中国哲学起源于先秦时期,而《中国哲学史》对这一时期的重要思想家及其思想进行了逐一介绍和分析。
例如,《中国哲学史》首先介绍了黄老思想,强调黄老思想的“无为而治”和“无欲而达”的观点对中国哲学的思想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接着,《中国哲学史》再介绍墨家思想,指出墨家思想的“兼爱”观念对中国儒家思想起到了推动的作用。
通过对中国哲学起源的介绍,我对中国哲学的起源和脉络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除了起源,该书还对中国哲学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和分析。
《中国哲学史》按照时间顺序,逐一介绍了中国哲学史上的各个重要时期和其代表性的思想家。
例如,《中国哲学史》介绍了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思想,让我对当时思想家的主张和争论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同时,《中国哲学史》也对儒家、道家、佛教等各家思想进行了详细的介绍,让我对这些思想的内涵和特点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通过对中国哲学发展历程的了解,我对中国哲学的发展演变有了更加全面的把握。
此外,该书对中国哲学的思想内涵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中国哲学史》通过对不同思想家的主要思想观点进行系统梳理,并对其进行比较和评价,让我对中国哲学的核心理念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
例如,《中国哲学史》对儒家思想的“仁爱”观念进行了详细的解读,并指出“仁爱”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观念。
同样,《中国哲学史》对道家的“无为而治”和佛家的“空”观点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让我对这些思想的内涵和含义更加深刻地理解。
通过对思想内涵的分析,我对中国哲学的思想体系有了更加清晰的认知。
综上所述,《中国哲学史》一书是一部系统、全面地介绍中国哲学发展历程的著作。
《中国哲学史》读后感
《中国哲学史》读后感
《中国哲学史》这本书对我们的启示很多。
下面我整理了几个方面:
1. 人生的意义:中国哲学历史告诉我们,人生的意义并不仅仅在于活着,而是在于如何让自己的生命更有价值和意义,如何让自己与社会、自然和谐共处。
在探索人生的意义上,中国哲学更强调个体内心世界的改善和充实,如追求道德上的高峰、达到人生的至臻境界等。
2. 自我认识:中国哲学鼓励我们反思自身,在探索生命和人生的同时反思自我,思考自己的内在缺陷和修正方式,并通过不断的自我批判和反思来不断提升自己。
这种自我认识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激发我们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深刻理解生命和人生的意义。
3. 和谐人与自然:中国哲学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认为人应该“顺天者存,逆之者亡”,尊重自然、爱惜环境、保护生态,维系人类与自然界平衡,从而实现真正的和谐发展。
4. 社会公义:中国哲学追求的是一种社会公义,崇尚以为众为
尊、以人为本,推崇“天下父母,万物育焉”,强调以仁爱、公义和道德为核心的价值观念,注重个人的修养和操守,提倡“和而不同”。
总之,《中国哲学史》这本书给我们带来了丰富的哲学思想和精神财富。
它强化了我们深刻认识生命的意义、提高自我认识、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追求社会公义等价值观念,这些都是我们生活和工作中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5篇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5篇《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1这几天读了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才发现自己对中国的哲学思想一窍不通。
虽然看不懂,但从这本只有300页的书中,我感觉到了中国哲学思想在中华上下5000千年历史的发展脉络。
冯在书中讲述了儒家、法家、道家、名家、墨家。
其实我也不知道怎么说。
哲学的东西真的很难理解啊但是,他的这本书已经很容易理解了。
是我见过的哲学书中最好读的。
这本书的第一句话:哲学在中国文化中所占的地位,一直与宗教在其他文化中的地位相比。
我们可能知道中国哲学的重要性。
从这本书中了解八卦的由来,各思想学派的发展历史,各学派的代表人物。
中国哲学的`精神,儒家文化为什么在中国有这样的地位,自我感觉各家的思想是相互吸收和参考的历史,哲学是否全部形成,哲学可能是这样。
我认为任何时代的思想都会受到自己所处时代各方面条件的影响,尤其是物质方面的条件,经济基础决定高层建筑。
哲学思想在经济发展中也有意无意地随着发展。
书中也讲到了一些东方哲学思想和西方哲学思想的区别,毕竟两者的物质、地理历史等各方面的基础都是不一样的,所以自然是有区别的。
但是两者都是人类优秀文明的一部分,只有将两者优秀的成分结合起来才能利用,正如书中所说的中过哲学上负的方法与西方哲学正的方法相结合,才能产生未来的哲学。
自己完全没有水平,但幻想着抛砖引玉的效果!我希望每个人都能理解。
也许当我第二次读这本书时,我会感觉到一些东西!《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2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私人身份教了大量学生的人,他周游列国时有大批学生跟随着。
“三年之丧”这个古老的礼制时,孔子说:“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
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
”--毫无道理,这不是耽误时间么?就是说,“实”应当与“名”为它规定的含义相符合。
有个学生问他,若要您治理国家,先做什么呢?孔子说:“必也正名乎!”(《论语·子路》-天下熙熙攘攘名利来往。
有什么好提倡呢。
大多名不符实徒有虚名推己及人的否定方面,孔子称之为恕,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哲学与政治和教育的关联中国古代的哲学与政治和教育颇有渊源。
早在春秋时期的孔子、战国时期的墨子等,都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代表。
各家哲学的兴起,也是与私人讲学同时开始的。
孔子所代表的的“儒”,其实不仅仅是哲学,也是教育。
孔子期望自己的弟子成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成人”,所以教给他们各门知识,不过在另一方面,孔子给传统制度和观念的解释,却是他自己推导出来的,如“仁”、“义”、“忠”、“恕”等观点。
而孔子的哲学其实也代表了一种精神的修养。
而墨子却不同,墨子更偏向于政治,他的墨家在战国时期对其他国家的影响也颇为深远。
同时他也批驳了儒家的一些观念,他主张的“兼爱”和“非攻”的哲学理念,是一种非功利的理念,也是对当时国家政治的一种理念。
由此看来,哲学与政治、教育还是紧密关联着的。
而这种哲学可以更好地应用在我们的世界中。
像“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提醒我们要向他人学习。
“不耻下问”也敦促我们不要以向地位或学识比自己低的人请教为耻。
哲学是富于实践精神的大部分的中国哲学都富于实践精神,也就是倾向于入世,但是也有例外。
在最早提出出世这一哲学观点的是老子,他主张无为而治,但是老庄代表的传统道家思想并未成为主流,他们追求真正的身体与灵魂的自由学说,显然没有“成功学”更加受人欢迎。
儒家的主要观念是辅佐君王,入世为官,通过诚意正心、格物致知,达到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目标,最终成圣。
虽然魏晋南北朝出现了道家复兴,但已经有了很多入世的倾向。
佛家算是出世的,但国内的禅宗,主张在日常生活中修行。
“道流佛法,无用功处,只是平常无事,屙屎送尿,著衣吃饭,困来即卧。
愚人笑我,智乃知焉。
”同样在国外,哲学家们也提倡实践,如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等等。
不仅仅在哲学上,在日常生活中也需要有实践精神,有些事情必须亲自实践,不能光说不练,“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亲自实践,才能有自己的收获。
中国哲学里有很多无的思想《中国哲学简史》称为“负”的方法。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读后感大全大概是一个多月前,当我在书目中发现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简史》时,心想,这就是缘分吧,因为当时已经有意向深入了解中国本土的思想源泉了,于是顺势便借了回来。
不过有些惭愧,现在已是还书的日子,我却并没有通读——共计二十八章,现阅读至十二章。
以下读后感就是基于前十二章的阅读经历所写,主要关于先秦时期的儒家两个阶段,道家三个阶段,墨家两个阶段。
在之前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有关于先秦思想,我只是肤浅的了解儒家的孔孟,道家的老庄,名家的离坚白之类的,总之,好像儒家的学者就是个老学究,道家则是富于想象力而不切实际“白日梦想家”,名家则更是一群巧用语言漏洞的辩者罢了。
而冯友兰先生的“小史”,让我能从周围的土壤环境,自然景观入手,从种子落地的那一刻开始,来了解中国古代智慧这颗参天大树。
总之,诸如“中国无哲学”“中国古代只是几千年的原地踏步”之类的说法,是极其不负责任的,明白这件事算是阅读本书后的一个小收获。
现在谈谈书的内容。
在前三章,是从总体的角度论述了中国古代哲学的精神,背景,以及结合社会背景介绍了诸子百家的起源。
全书之初,作者便提出了一个有趣的现象:中国人对于宗教事务一向是不太关注的,但是追求超道德价值又是人类的通性,这该如何理解呢?西方人或许会想,中国人真是勤劳的蚂蚁——言下之意是,你们确实是勤劳,务实的,但不免庸俗,为了回应此类的误解,冯友兰先生提到了宋代新儒家的“不离日用常行内,直到先天未画前”,并认为中国哲学“是最理想主义的,同时又是最现实主义的;它是很实用的,但并不肤浅“,也就是说,中国人在现世生活中,体验着他的超道德价值,例如,虽然对绘画并无太多了解,但当我回想起中国山水画时,我会有种感觉——画师彷佛神游于天地之间,几百里风光了然于胸,天人合一,大概说的就是这种体验。
在介绍完中国古代哲学的精神基调后,冯友兰先生便开始讨论诸子百家的起源(结合东周末年的社会环境),这项工作是很吸引人的,因为我们一直以来被给予的知识都是静态的——儒家如何如何,道家如何如何,好像他们的思想是某个天才在某一天,拍了下脑袋“原来如此”,于是创立了一个学派,通过作者的介绍,我会有种原来悬于半空的东西突然扎根土壤的感觉,我想,这的确是一种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思想家的思想,很大程度上来自于他的实践经历,社会背景,这其中,有思辨的伟力,但也有现世的影子,而正是这种角度,使得我们在理解一个流派,一个思想何以至此以及其局限之处时,有了准确的依据——这不仅仅适用于历史研究。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在阅读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简史》之后,我对于中国哲学的博大精深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这本书以简洁明了的文字,系统地介绍了中国哲学的历史、发展和影响,让我这个高中生也能够轻松地领略到哲学的魅力。
首先,我感到震撼的是中国哲学的丰富内涵和深远影响。
从孔子、老子、庄子等先秦哲学家,到宋明理学家、近代新儒家等各个时期的代表人物,他们的思想不仅为我们提供了独特的视角去认识世界和人,更在某种程度上指导了我们的行为和社会实践。
比如,孔子提倡的“仁爱”、“中庸”思想,老子的“无为而治”,庄子的“齐物论”等,都深深地影响了中国乃至全世界的文化。
其次,我对于中国哲学的精神内核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
中国哲学强调的是一种内在的修养和精神的塑造。
无论是儒家还是道家,都强调了人的自我提升和超越。
这种精神内核在我看来是与中国传统文化密不可分的。
比如,儒家提倡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是一种由内而外的修炼和提升;道家的“道法自然”,也是强调人应当按照自己的本性去生活,不应当被外界的物质和欲望所束缚。
在这本书中,冯友兰先生还介绍了中国哲学的精神和背景。
我认为这是非常有帮助的。
通过了解中国哲学的精神和背景,我能够更好地理解中国哲学的本质和内涵。
同时,我也意识到中国哲学并不是孤立的,而是与中国传统文化、历史、社会背景等多个方面都有着密切的联系。
此外,我还从这本书中学到了如何去研究哲学。
冯友兰先生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例,介绍了如何将哲学与生活相结合,如何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哲学问题,并如何通过哲学思考来指导自己的生活。
这对于我这样的高中生来说,是非常有启发的。
我相信,只要我们保持对于哲学的热爱和好奇心,就能够不断地探索和发现新的知识。
总的来说,《中国哲学简史》是一本非常值得一读的书。
它不仅能够帮助我们了解中国哲学的历史和发展,更能够引导我们去思考和探索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我相信,这本书将会成为我人生旅途中的一盏明灯,指引我在未来的日子里不断前行。
《中国哲学史》读后感(2篇)
《中国哲学史》读后感如果给几千年来中国人所追求的目标做一个排名,"不惑",即无所担忧,无所困惑,一定可以排进前三名。
为了能够减少自己的忧虑和烦恼,有人纵情于山水,例如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有人求助于酒精,例如曹操(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总之,我们似乎一直很多烦恼,很多困惑。
有人开玩笑说,现在中国大学的保安都是哲学家,因为每次要进校门,他们都要问三个问题:1. 你是谁?2. 你从哪里来?3. 你要到哪里去?这三个问题,也是困惑了炎黄子孙很多年的经典问题,似乎解开了这三个问题,就可以获得不惑的真谛。
带着这样的问题,我翻开了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史》。
说实话,在读这本书之前,有过担心,哲学本身就是一门较为"玄"的学问,如何阐述中国哲学就已经是一个较为复杂的命题,能够把哲学史讲清楚,则更加困难。
不过,大师终究是大师。
冯先生高屋建瓴的总结归纳了中国哲学史中,奠基者地位的六家(儒家,道家,法家,阴阳家,名家,墨家)的发展历程,和主要思想。
同时,介绍了佛家,以及西方哲学对中国哲学的影响,语言深入浅出,可读性极强;而冯先生个人对中国诸子的理解和认识达到了令人叹服的地步。
更重要的是,冯先生没有仅仅简单的总结归纳,而是在叙述的过程中,有的放矢的探讨和回答了开篇的三个经典问题,在阅读之后,令人既有茅塞顿开的感觉,又发人深思的去探索如何将中国先贤的哲学思想与我们日常的生活结合起来。
在我看来,这三个问题,可以代表中国人思想发展的三个层次:首先,你是谁?在阴阳家,和道家的思想中,人是自然的产物(侧面承认了人的动物性),所以最基础的思想认识是——人,应当顺乎自然规律。
掌握自然规律,是人类一直所向往的。
伴随着近代科学的发展,了解自然,更好的利用自然,在近200多年以来,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
内心对自然规律的认知,更多的是"有限"和"无限"的更迭。
读中国哲学史读后感
读中国哲学史读后感《中国哲学简史》给了我很多新的启示,我将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尽职尽责、努力向上。
以下是店铺整理分享的读中国哲学史读后感的相关资料,欢迎阅读!读中国哲学史读后感篇一假期我反复认真的研读《中国哲学简史》,总感觉似懂非懂,虽然我在努力的看,还是觉得这本书读起来非常费劲。
书中古代哲学家们的思想读后有种让人熟悉又陌生的说不清的感慨。
现在将我读这本书后对哲学的一点认识和感悟与大家分享如下。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知道了人们常说的哲学是让人聪明而有智慧的学问,这种说法是学习哲学的最大误区。
因为没有学过哲学的人并不一定不聪明,而学过哲学的人也并不一定就聪明。
事实上哲学是让人知道自己没有智慧因而去追求和热爱智慧的学问。
所谓哲学的智慧就是知道自己没有智慧的那种智慧。
哲学家们研究哲学问题从来不是为了提高智力,而是为了哲学本身。
换言之,智慧不是手段而是追求的对象。
我们永远不可能占有智慧,至多也只能做到热爱和追求“智慧”。
正如书中所说,按照中国哲学的传统,哲学的任务不是为了人对客观实际增加正面的知识,而是为了提高人的心智。
具体而言,知识或者科学知识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工具和手段,它们通常都具有功利性或有用性,而人类追求和热爱智慧却没有别的目的,而只是为了智慧本身。
我感觉, 人应该在哲学的指引下更加智慧地生活;应该在本书中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指引下,磨砺人高贵的品格,找回人高尚的人性,重建人们的精神家园。
我们或许可以不关心数学和物理学的新进展,直接利用或者享受它们的成果,但是却不应该不关心哲学,因为哲学不是生存的工具和手段,而是生存的目的和理想,是我们每个人应该关心的问题。
苏格拉底曾经说过,未经理性审慎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
尽管经过了理性的省察也不一定能找到生活的目标。
学习哲学就是“上路”。
踏上爱智慧的思想之路。
哲学史的学习过程就是与前人在思想上进行对话的过程。
因为尽管哲学家已经不在,但是哲学家们解决问题的方式却永远不会过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哲学概论》-------读后感这几个月,通过认真研读《中国哲学概论》这本教材,使我对中国古代哲学和近现代哲学思想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
中国古代哲学在中国传统文化系统中占主导地位。
古代传统的文学、艺术、教育、科学、宗教、风俗等都深受其影响。
中国哲学凝聚了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它是五千年文明发展的智慧结晶。
自古以来,中国人对宇宙的看法、对人生的看法、对生活意义的解释、对价值信念的确立以及他们赖以安身立命的终极依据,都是透过哲学加以反映、凝结和提升的。
在西方文化中,宗教处于核心地位。
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哲学处于核心地位。
读完《中国哲学概论》后,我有以下几点感悟:一、中国古代哲学的流派(一)原始儒家哲学原始儒家是指先秦时期的儒家学派,代表人为孔子、孟子、荀子等,原始儒家的经典有《诗》、《书》、《礼》、《乐》、《易》、《春秋》。
原始儒学提出创造性的生命精神,强调“天道”、“地道”、“人道”思想,重视“天”“地”“人”的思想,通过“正德、利用、厚生”在实际行动中实现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二)儒家的哲学思想儒家思想是以“仁”为思想核心、以“礼”为外在的行为规范、以中庸为辩证的思维方法、以“知、行、学、思”为其认识论的一整套关于人生道德的哲学思想。
儒家的哲学不是从认识论、反映论的角度去探索哲学,而是从精神境界、道德修养、自我完善的角度去探讨哲学的真谛。
儒家哲学更侧重人生哲学,研究处世之道。
1.孔子哲学的思想核心是“仁”。
其涵义有四点;一是“仁者,人也”,“仁”是之所以为人的根本。
孔子不仅把“仁”作为外在的行为准则,而且把“仁”作为内在的德性修养。
他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对个人修养,他主张“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里仁》)。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生以成仁”(《卫灵公》)。
二是“仁者,爱人,”“仁”的具体含义是“爱人(一种博大的同情心)”。
它要求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爱,以及对天地万物的悲悯情怀。
孔子认为,凡是人,天生都有仁性,都有恻隐之心。
孔子之爱人,虽然根植于血缘亲情,但它并不是到此为止,而是推而广之,把父母子女之爱扩大到社会的各个层面。
即“弟子入则孝,出则悌。
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就是这个意思。
三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仁还是一种宽容“忠恕”的精神。
“忠恕”包含了修己和治人两个方面,修己是起点,治人是终点。
这是一种深刻的人本主义思想,孔子明确提出“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雍也》)。
又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颜渊》)。
这种思想贯穿于孔子思想学说的各个方面。
四是“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孔子认为政治的最高境界是以“仁”治天下,像尧舜一样“南面而己。
”对于为政施治,他倡导立足于对人的关心爱护,希望以教化的方式来达到治国安邦的目的。
提出:“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2.以礼为外在的行为规范“礼”是孔子思想学说的一个重要范畴。
孔子所谓的“礼”,包含外在形式和内在精神两方面。
其内在精神是维护当时的宗法等级制度及相应的各种伦理关系。
在《礼记·哀公问》中,他明确指出:“非礼,无以节事天地之神也;非礼,无以辨君臣上下长幼之位也;非礼,无以别男女父子兄弟之亲,婚姻疏数之交也。
”而且,在孔子及其儒者眼里,“揖让周旋之礼”固然重要,但其内在的名分等级观念才是他们着意追求的目标。
“礼”的外在形式,包括祭祀、军旅、冠婚、丧葬、朝聘、会盟等等方面的礼节仪式。
孔子认为,注重“礼”的内在精神固然重要,而内在精神终究还要靠外在形式来体现。
所以对这些礼节仪式,孔子不但认真学习,亲履亲行,而且要求弟子们严格遵守。
他教育颜渊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
对于违背礼法原则的行为,他总是给予严厉的批评和抵制。
孔子的“礼”,具有明确的教化性质,其要义是要求人们通过加强修养,自觉地约束自己,从而达到社会秩序稳定,人际关系协调的目的。
3.以中庸为辩证的思想方法“中庸之道”是孔子晚年提出的修身、处世的理论原则,既具有哲学方法论的意义,又具有品德修养的意义。
“中”是指矛盾相互依存所表现出来的“度”,即事物变化中的量的规定性。
“庸”通“用”。
“中庸”即以“中”为“用”,就是要把握矛盾相互依存或相互渗透所应遵循的量的规定性,使矛盾双方在一定的限度内发展,从而保持统一体的和谐。
儒家的辩证思维方法是“中庸”之道,他们把中庸思想当作最高的道德标准,根本的哲学原则,治国的根本方略。
4.知行学思的认识论教育思想是儒家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创办私学的过程中,孔子提出了“有教无类”的口号,并以培养“君子”为宗旨,以知识和道德教育为主要内容,以启发教学为基本方法,以因材施教和循循善诱为基本方针,以“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为教学楷模,在实践基础上提出了学、思、知、行诸范畴,开辟了古代认识论的新领域。
二、原始道家哲学原始道家的代表人物是老子和庄子,《老子》和《庄子》两本书是把握道家哲学思想的经典,老庄哲学是自成一套的宇宙观、认识论、方法论、自然哲学和人生哲学。
其中《老子》为老子关于宇宙生成的专门著作,前后理论一贯,层层推出,哲理庞博,用韵精细,是一首意味深长的哲理诗。
《庄子》一书的哲理性也很强。
老庄在中国哲学史上的地位,如同苏格拉底和柏拉图在西方哲学史上的地位。
(一)老子哲学的中心思想与理论基础是“道”1.“道”本体论在老庄看来,“道”既是宇宙万物的本原,又是宇宙万物赖以存在的依据,“道”是一个高度抽象的一元性、超越性的哲学范畴。
“道”作为宇宙的本体或本根,先于天地而存在,具有“独立不改”的永恒性,是“周行而不殆”的运动实体。
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道本体的意义。
第一,道为万物之本原。
老子认为道是宇宙和自然万物产生的根源。
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这里的一、二、三已经不是抽象的实数,而是具体的由少及多、由小及大的宇宙万物,这宇宙万物皆由道而生成。
实际上,老子所说的“一”就是先天地之前就已存在的浑沌之气,所谓“二”就是一气分为阴阳二物,所谓“三”就是阴阳二物相反而又相成,由此衍生出世间万物。
所谓“万物负阴而抱阳”是指任何事物内部都存在着矛盾的双方,所谓“冲气以为和”,是指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了万事万物的变化和发展。
宇宙的发生和发展,老子皆统之与道,这是老子在总结前人关于宇宙形成的各种学说的基础上(气说、水说、土说、光说等)所首创的新学说,这个学说把我国古代哲学家关于宇宙生成的原理从具体的物质实体提高到了抽象的存在实体的高度,毫无疑问,这是老子对中国哲学的巨大贡献。
第二,道物不二。
道不是具体的某一物,但道又存在于每一物之中,离开了具体的物质实体,道也就不复存在,所以是“道不离物,物不离道。
”也就是说,道之于物,犹水之于波,水皆有波,波却不能离开水而独立存在,宇宙是运动不息的长流,道就象流水之上的波浪,流水在下,众波在上,二者生生不息,须臾不可分离,所以老子说:“渊兮似万物之宗”,又说“大道汜其左右。
”这些思想都含有朴素的辩证唯物主义万分。
第三,“道”法自然。
老子的自然之道,是不需要凭借任何外力的自行存在,其中,即包括自然的本质,又包括自然的现象。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法自然”即以自然为法则,这是老子对道与自然的关系的一个绝对性结论,老子认为,道就是自然,而自然就是“道”的根本属性,这种自然观构成了道家思想的实质和理论基础。
2.有无相生——老子的辩证法老子哲学中最基本的一个问题就是关于“有”与“无”的关系。
《道德经》中有“道统有无”之说,所以要想认识道,必须从有与无两方面来体察。
“有无相生”,是老子哲学用以说明天地万物所以然、所以生、所以成的基本范畴。
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
第一,从具体的事物来看,任何一个事物都是“无”与“有”的统一。
也就是说,任何一个事物必有其所赖以生的物质和所以生的理由,而后成为某物,这是实在的对立统一。
第二,“有”一定是依“无”而存在的,而“无”也必须由于“有”才能显现,“有”与“无”相反而相成。
第三.就万物的变化过程来看,推其原始,是因为“无”形之气生出一切“有”形之物,穷究其终,则一切“有”形之物最终仍复归于“无”形之气。
所以,老子的有无之辩,既非“贵无”,也非“崇有”,而是“有无相生,万物以成。
”“无”是宇宙万物的原始,“有”是天地万物的理由。
三、中国古代哲学的行为方式—知行动态统合知行关系问题是中国哲学家特别重视的问题之一,它所涵盖的是理论理性与实践理性的统一。
中国哲学家们偏重于践行尽性,履行实践,言行一致,知行统一。
他们要求按照哲学信条,身体力行,集知识和美德于一身,不断地把自己修行到“无我”的境界。
宋、元、明、清时期,知行问题的讨论渐趋成熟,广泛涉及到知行的先后、难易、轻重、分合以及格物致知的方法与判断真、善、美标准等方面的问题。
通过《中国哲学概论》这本书,使我对中国古代哲学的宇宙观念、人生智慧、思维方法和行为方式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对中国古代及近现代哲学有了一个全面而系统的认知。
可以说中国先哲们的思想在21世纪仍然是全人类极其宝贵的思想传统和思想资料,是中国发展的源头活水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