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六年级下册语文讲义-毕业复习辅导:阅读全国通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毕业班复习辅导——阅读
小学阅读教学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看书报的能力和认真阅读的习惯”
看书报能力是指:
(1)能够掌握学过的常用词汇;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比较熟练地默读课文,能背诵或复述指定的课文;
(3)能够给课文分段和层次,概括段落大意和文章的中心;
(4)能读懂适合少年儿童阅读的书报,理解主要内容,有初步的分析能力。
认真阅读的习惯指:
(1)边读边想的习惯;
(2)查字典和运用其它工具书的习惯以及质疑问难的习惯等。
课外阅读技巧:
一、理解文章中的词语
由于词语的多义性和使用上的灵活性(可以临时改变用法和词性),有些词离开了具体的语言环境,往往难以理解。因此,必须联系上、下文准确理解词语的意思。其方法大致有:
1、找出前后文中的有关语句——明确词义。
这是指有些词义已包含在或直接出现在文章里,只要联系前后文加以明确就行了。比如:《马踏飞燕》中的“构思奇妙”这个词,只要引导学生读读后一句“让马的右前腿大步前跨,左后腿向后平伸,以表现它在快速奔跑”,学生就把握住词义了。有时,这种情况还有些变化,比如《将相和》中有“完璧归赵”这个词语,但课文中只有“把和氏璧送回赵国”,那就“完”没有解释,其实转个弯词语的意思也就有了。如果我们引导学生想一想送回的“和氏璧”怎样的?学生就能归纳出完整的词义:把和氏璧完整无缺地归还赵国。
2、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推敲揣摩——把握变化。
有些词在实际使用时,词义有了变化。对这些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联系语言环境分析,推敲揣摩,才能把握变化。例如:“他借到一本杂志,贪婪地读起来。”“贪婪”的本义是贪得无厌。放到句子里怎么也说不通。引导学生想一想句子讲了什么,然后再思考“贪婪”的意思,就能领会这里的“贪婪”是不知满足,专心入迷的意思了。
3、借助前后文决定取舍——选准义项。
有些词有多种义项,在文章中究竟取何种解释,就地“借助”前后文,把词义与具体的语言挂上号,要注重让学生有一个根据查字(词)典得到了多种义项,然后通过分析比较,对照文章,恰当选择的思维过程,并注重培养学生把选择的词义,放
回到句子中检查是滞合适的学习习惯。
[练一练]
你问我最爱哪种课本吗?我最爱语文课本。
我每天清晨,我来到学校,第一件事就是打开语文课本大声朗诵,一篇、两篇、三篇,读得入神入境,感到津津有味。
上课的时候,我聚精会神地听讲。凡卡、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悲惨遭遇深深地牵动着我的心;江姐、董存瑞、邱少云的英雄事迹,令我激动不已,鼓舞我奋发向上;老舍先生的《养花》、《猫》、《趵突泉》。不仅使我从中获得了无穷的乐趣,而且培养了高雅志趣。
放学回家,我练习写作,语文课本中的好词佳句就像流淌的溪水,涓涓而来。我从心底感谢语文课本。
我爱语文课本,因为她是我的良师益友。
1、给本文加上一个恰当的题目。写在横线上。
2、给没有标点的地方加上适当的标点符号。
3、结合上下文,解释词语意思。
津津有味:
志趣:
二、理解文章中句子的含义。
理解句子的含义,主要指对句子深层意思的领会,对句子修辞方法的理解,对句子作用的分析,对作者用意的解说。
主要方法有:
1、通过注释理解句意。
如《草原》写小丘之绿,“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学生不理解“渲染”与“墨线勾勒”的意思,只要启发画过中国画的学生到黑板上画一画,学生就明晓句意了。对难在“物”上的句子,可用这种方法。
2、联系上、下文抓住关键词语理解句意。
关键词语,显然是在句子中起关键作用,核心作用的词语,关键与否,并不取决于是否属于生字新词,而是看其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的地位。抓关键词语有“扣词法”、“推敲法”、“删减法”等,如《为人民服务》中有一句“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只要理解了“固”、“或”、“于”,这句的含义也就掌握了。3、借助句法知识理解句意。
有的句子比较复杂,可以指导学生先把间架构结勾勒出来,用缩句的方法去理解;有的句子用了修辞手法,要分析修饰成分,找出表达的重点;有的句子是复句,要
理清逻辑联系准确体会。如《桂林山水》中有一句“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受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暇的翡翠”,它的间架简单:“漓江水静,漓江水清,漓江水绿”,针对它的修饰成分加以分析,就能明白这句话描绘了漓江水的静、清、绿,表达了作者赞叹不已的思想感情。
4、联系上下文理解句意。
具体的说就是联系文章的中心,作者的意图,联系人物的品格,事件的意义,景物的特点来理解。例如《卖火柴的小女孩》写;“他们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表面看来,这句话没有什么不好懂,但真正的含义需要联系上下文分析事件发生的环境,领悟文章中心的基础上方能理解把握。
[练一练]
无翼鸟的联想
鸟有翼,这是常识,但有一种鸟一,去无翼,她端庄妩媚,能舞善啼,极讨人欢心。新西兰人爱之尤甚,将其命名为国鸟,倍加宠养之。据说,这生灵早先也曾能够遨游于高空,啾啾于山林,后来被人类饲养着,无须再远走高飞了,久之,便消失了双翼,换去了飞翔的能力。这似乎是喜,因为她终于泌自己觅食了。但实在是让人觉得悲怜,因为鸟儿失去了翅膀,毕竟是个不幸。除供人赏玩外,她再不能振翮(he)。人类宠了她,但又确实是害了她。宠她的人,倒是出于厚爱,谁知道适得其反呢?不过,现在并不要紧,反正有人宠着,她尽可以饱享人们的恩惠,无忧的生活。可我想,某日人们的审美观念变了,不再欣赏着畸形的美了,那时候,这鸟又依谁而生活呢?
想起山鹰来了,山鹰训练雏鹰,总搿箬雏鹰,狠心地把它扔下山崖下练着飞上来,飞上来……终于练就了一副健劲的翅膀。
鸟儿是应该要有翅膀的,这是常识。
1、无翼鸟被“倍加宠养”,其原因是( )
A、无翼鸟无翼
B、无翼鸟端庄妩媚,能舞善啼,极讨人欢心
C、早先曾遨游于高空
D、不会自己觅食
2、“某曰人们的审美观念变了,不再欣赏着畸形的美了,那时候,这鸟又依谁而生活呢?”读着这一句,想想,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无翼鸟的未来担忧,希望新西兰人制定一项永久保护无翼鸟的法律
B、为无翼鸟的将来忧愁,不知道在若干年后,她又会落入怎样的悲惨境地
C、希望人们再持之以恒,一如既往的欣赏无翼鸟的美
3、“鸟儿是应该要有翅膀的,这是常识。”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