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八年级物理教学案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效的课堂教学,引起的教学思考

——探究《光的折射规律》

绵竹市侨爱道行中学柳伟

一、案例实施背景

本节课是2014-2015学年度上期第十一周笔者在本组上的一节公开教研课,本班学生成绩参差不齐,所用教材为教科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物理(上册)。

二、案例主题分析与设计

本节课是教科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第4节内容——光的折射,在此之前已经学习了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和平面镜成像,前面的学习为本节打了一定的基础,学习难度有所降低,但它又是后面凸透镜成像内容的基础,是本章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初中物理课程标准》强调:

1、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改变学科本位的观念

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课程应以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为主要目标,满足每个学生发展的基本需求,改变学科本位的观念,全面提高公民的科学素质。

2、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课程应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认知特点,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探索物理现象,揭示隐藏其中的物理规律,并将其应用于生产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终身的探索乐趣、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初步的科学实践能

3、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

物理课程应改变过分强调知识传承的倾向,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意识。改革以书本为主、实验为辅的教学模式,提倡多样化的教学方式,鼓励将信息技术渗透于物理教学之中。

4、注意学科渗透,关心科技发展

结合国际科学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物理课程体系,注意不同学科间知识与研究方法的联系与渗透,使学生关心科学技术的新进展和新思想,了解自然界事物的相互联系,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5、构建新的评价体系

物理课程应该改革单一的以甄别和选拔为目的的评价体系。在新的评价观念指导下,注重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结合,构建多元化、发展性的评价体系,以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和教师的不断进步。

三、教学实录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光的折射现象。

2、知道光从空气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的偏折规律。

3、了解光在发生折射时,光路的可逆性。

过程和方法

1、通过实验观察,认识折射现象。

2、体验由折射引起的错觉。

情感态度价值观

初步领略折射现象的美妙,获得对自然现象的热爱、亲近感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光的折射规律探究

2、难点:对光的折射规律及现象解释

(三)教学用具

1、教具:触摸电脑电视一体机平台及课件

2、学具:光具盘,激光笔、半圆形玻璃砖

(四)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设疑激思

(1)播放视频

内容:贝贝熊历险记

(2)提问:日常生活中我们遇到与贝贝熊相似的问题吗?我们有办法解决吗?

(3)学生回答想解决这类问题,从而引出课题:4.4光的折射(板书)

2、探究活动

(1)光的折射概念

教师演示,学生观察分析:什么是光折射?

(2)光的折射规律探究

提问:光折射有什么样的规律呢?

观察视频:光折射规律的探究实验

(3)通过视频介绍,学生总结折射规律

(4)课堂练习:

一束光线垂直射到玻璃砖的一个面。作出这束光线进入玻璃

砖内的径迹和从斜面离开玻璃砖后的大致径迹。

3、光折射规律的现象解释

(1)池水为什么变浅?(分析原因——安全警语)

(2)大气对太阳光的折射(课件演示——分析原因)

(3)水中的筷子变弯(课件演示并分析——光路分析)

4、课堂练习

(1)古诗中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美诗句,诗人

观察到的落日并不是太阳的实际位置,而是光线经过不均匀大

气时发生了______而成的像,如右图所示,太阳实际在图中

______位置(选填“甲”或“乙”)

(2)如下图所示是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的光路图,由图可知,反射角是____度,折射角是____度。

(3)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

A、阳光下的树会出现影子

B、白天,人们能从各个方向看到桌子

C、斜插在水中的筷子,看上去好像在水面处折断了

D、在平静的水面看到树木的倒影

(4)游泳池中灌入一定量的水后,从池岸上斜看池底,便会觉得池底比实际深度( )

A、深些

B、浅些

C、无变化

D、有时深有时浅

5、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学生总结——教师补充总结。

6、作业:学习与评价(略)

四、教学反思:

课上完了,似乎少了份负担,但却多了份回忆,回忆中开始了思索,思索中发现了遗憾。

1、光的折射是重要的光学现象,是理解透镜成像的基础,同时又是解释日常生活中许多光现象的基础.光的折射现象学生比较熟悉,也比较感兴趣,通过对现象的分析,培养学

生密切联系实际,运用科学知识来解释一些自然现象的习惯和能力,更重要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科学素质,让学生从小崇尚科学,立志献身科学.本节教材让学生认识光的折射现象和初步规律,是为以后几节课学习活动进行充分准备.所以本节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

2、丰富的教学用具和“一体机的使用”,使教学过程从枯燥到有趣,从抽象到形象.有趣的视频不仅提供了大量的教学信息,又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地。

3、我进行了“学导为主,讲练结合”的教学,通过精心设计的课堂练习,及时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将学生可能存在的误区给予释疑和突破,以求实现以兵教兵的新课改理念。

4、本节的教学重点是通过实验探究得出光的折射规律,这一教学设计是先通过教师的演示实验,学生根据视频实验所观察到的现象和得出的数据,再通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寻找光折射时有哪些规律,这样学生能很好地发挥群体的力量,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共同建构一个正确、完整的“光的折射规律”的知识。老师将课堂让给学生,在此只起到了“导”的作用,让学生用眼看,用手动,用脑想,用口说,用耳听,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亲自感受获得知识的喜乐,体会形成正确的物理思想的过程。

5、学习了光折射规律后,设计对光的折射现象的解释,并用光路图进行知识拓展:渔民用叉子叉鱼时,为什么要往他看到的鱼的下方叉去?为什么会出现潭清疑水浅?“水浅”骗了人的眼睛对游泳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做到“从物理走向社会”,进一步感受科学知识对生产生活的指导作用,让学生倍感学习物理的必要性,增强他们学习物理的主动性,落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目标。

本节课我感到不足的地方是,

1、学生参与面不够大,部分学生在活动中没有积极思考,不够大胆主动地发表自

己的观点,担心自己说错了会让老师和同学们笑自己。

2、在设计课堂练习时,应适当给学生以梯坎,给学生构建一个由浅入深的知识体

系。

五、通过本节课我得到这样一个启示:

(一)有效的新课导入是课堂教学成功的一半,引入阶段正处在一堂课的起始阶段,处理的是否恰当,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的情绪,以及思维的活跃程度。结合学生身边的实例导入新课,不但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的内驱力,而且可使所要学习的问题具体化,形象化.

(二)加深理解新知要联系生活实际.在新知的教学时,如果能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创设学生熟悉与感兴趣的具体生活活动情况,就能引导学生通过联想、类比,沟通从具体的感性实践到抽象概括的道路,加深对新知的理解。

总之,有效的课堂教学作为一种理念,更是一种价值追求,一种教学实践模式。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的探索和研究,逐步完善和提高自己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水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