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入式系统软件开发环境的建立

合集下载

嵌入式系统的软件开发流程与工具

嵌入式系统的软件开发流程与工具

嵌入式系统的软件开发流程与工具嵌入式系统是一种特殊的计算机系统,其软件需要被嵌入到硬件设备中,以实现特定的功能。

嵌入式系统的软件开发流程和工具的选择对于产品的质量和开发效率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本篇范文中,我将详细介绍嵌入式系统的软件开发流程和常用工具。

一、需求分析1.1 确定项目的具体需求:对于嵌入式系统开发,首先需要明确项目的具体需求,包括功能和性能等方面的要求。

1.2 进行需求分析和规划:根据项目需求,进行详细的需求分析和规划,确定软件的功能模块和开发阶段。

二、系统设计2.1 架构设计: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进行系统整体架构的设计,包括软件模块的划分和模块之间的关系等。

2.2 接口设计:设计各个模块之间的接口以及与硬件设备的接口,确保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三、软件开发3.1 编码:根据系统设计的结果,进行具体模块的编码工作。

在编码过程中,需要遵循相关的编码规范和代码质量标准,确保代码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

3.2 软件集成:将各个模块进行集成,并进行功能测试,确保系统的整体功能正常运行。

四、调试和测试4.1 调试:在软件开发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各种问题和错误。

通过调试工具和技术,找出并解决这些问题,确保软件的正常运行。

4.2 测试:进行系统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和稳定性测试,以验证软件的质量和性能是否符合项目需求。

五、软件发布和维护5.1 软件发布:在完成软件开发和测试后,将软件发布到目标设备中,并进行相关的验证和确认。

5.2 软件维护:随着时间的推移,系统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或者需要进行功能升级。

在软件发布后,需要对软件进行维护,及时修复问题和更新功能。

六、常用工具6.1 集成开发环境(IDE):例如Eclipse、Visual Studio等,提供编码、调试和测试等功能。

6.2 调试工具:例如GDB、JTAG等,用于对系统进行调试和错误定位。

6.3 版本管理工具:例如Git、SVN等,用于管理软件代码的版本和修改记录。

嵌入式系统ARM实验报告

嵌入式系统ARM实验报告

南京邮电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实验报告实验名称:实验一基于ADS开发环境的设计实验二嵌入式Linux交叉开发环境的建立实验三嵌入式Linux环境下的程序设计课程名称嵌入式系统B班级学号B********姓名马俊民开课时间2015/2016学年第1学期实验一基于ADS开发环境的程序设计一、实验目的1、学习ADS开发环境的使用;2、学习和掌握ADS环境下的汇编语言及C语言程序设计;3、学习和掌握汇编语言及C语言的混合编程方法。

二、实验内容1、编写和调试汇编语言程序;2、编写和调试C语言程序;3、编写和调试汇编语言及C语言的混合程序;4、编写程序测试多寄存器传送指令的用法。

三、实验原理ADS全称为ARM Developer Suite,是ARM公司推出的新一代ARM集成开发工具。

现在常用的ADS版本是ADS1.2,它取代了早期的ADS1.1和ADS1.0。

ADS用于无操作系统的ARM系统开发,是对裸机(可理解成一个高级单片机)的开发。

ADS具有极佳的测试环境和良好的侦错功能,它可使硬件开发工作者更深入地从底层去理解ARM处理器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为日后自行设计打基础,为BootLoader的编写和调试打基础。

1.ADS软件的组成ADS由命令行开发工具、ARM运行时库、GUI开发环境(CodeWarrior和AXD)、实用程序、支持软件等组成。

2.GUI开发环境ADS GUI开发环境包含CodeWarrior和AXD两种,其中Code Warrior是集成开发工具,而AXD是调试工具。

使用汇编语言进行编程简单、方便,适用于初始化硬件代码、启动代码等。

汇编语言具有一些相同的基本特征:1.一条指令一行。

2.使用标号(label)给内存单元提供名称,从第一列开始书写。

3.指令必须从第二列或能区分标号的地方开始书写。

4.注释必须跟在指定的注释字符后面,一直书写到行尾。

在ARM汇编程序中,每个段必须以AREA作为段的开始,以碰到下一个AREA 作为该段的结束,段名必须唯一。

嵌入式开发环境全介绍

嵌入式开发环境全介绍

嵌入式开发环境全介绍嵌入式开发环境(Embedded Development Environment)是指为嵌入式系统开发所需的软硬件工具集合。

嵌入式系统是指集成了计算机芯片和专用软件的系统,主要用于控制、监控和执行特定功能。

嵌入式开发环境提供了一套完整的工具,帮助开发人员设计、调试和部署嵌入式系统。

本文将为读者全面介绍嵌入式开发环境的基本组成部分和常用工具。

嵌入式开发环境包括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

硬件部分主要包括开发板、仿真器和调试工具。

开发板是嵌入式系统的核心部件,通常包括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等。

开发者可以将自己的软件程序烧录到开发板上进行测试和调试。

仿真器是一种硬件设备,用于模拟目标芯片的行为,从而帮助开发者进行调试和验证。

调试工具是一种用于诊断和修复软件错误的设备,通过与目标系统连接,可以实时监控系统状态、寄存器值等。

在嵌入式开发环境中,还有一些辅助工具和库。

辅助工具包括版本控制工具、性能分析器和错误检测工具等,可提高团队协作效率和软件质量。

库是一些事先编写好的代码集合,提供了各种功能和算法,可以加快开发速度和提高代码质量。

对于不同的嵌入式系统,可能需要特定的开发环境。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嵌入式开发环境:1. Arduino:Arduino是一种开源的硬件和软件平台,提供简单易用的开发环境,适用于初学者和电子爱好者。

其开发环境基于C/C++语言,有丰富的库和示例代码可供使用。

2. Raspberry Pi:Raspberry Pi是一款单板计算机,提供多种接口和操作系统选择,适用于多种嵌入式应用。

其开发环境可使用Python、C/C++等语言进行开发。

3. STM32Cube:STM32Cube是STMicroelectronics推出的一种开发环境,适用于基于ARM Cortex-M的嵌入式系统开发。

它包括了完整的软件开发工具链,提供了一套丰富的库和示例代码。

总结起来,嵌入式开发环境是为嵌入式系统开发者提供的一系列软硬件工具,包括开发板、仿真器、编译器、集成开发环境、调试器等。

嵌入式实训报告2篇

嵌入式实训报告2篇

嵌入式实训报告嵌入式实训报告精选2篇(一)嵌入式实训报告一、实训目的和背景嵌入式系统在现代社会中应用广泛,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为了进步学生的实际应用才能,我们组织了一次嵌入式实训。

通过实际操作与理论,培养学生的嵌入式系统开发才能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才能。

二、实训内容1. 嵌入式系统开发环境的搭建:学生首先学习如何搭建嵌入式系统的开发环境,包括安装集成开发环境、配置编译工具链等。

2. 嵌入式系统根底知识的学习:学生学习嵌入式系统的根本概念、原理和架构,理解嵌入式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开发流程。

3. 嵌入式系统软件开发:学生通过实际编程理论,掌握嵌入式系统的软件开发技术,包括编写驱动程序、应用程序等。

4. 嵌入式系统硬件开发: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学习嵌入式系统的硬件开发技术,包括电路设计、硬件接口设计等。

5. 嵌入式系统应用理论:学生完成一个实际工程,将所学的嵌入式系统开发技术应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中,加深对嵌入式系统的理解和应用才能。

三、实训过程1. 搭建嵌入式系统开发环境:学生按照实训指导书的要求,完成嵌入式系统开发环境的搭建。

2. 学习嵌入式系统根底知识:学生通过听课和自学,理解嵌入式系统的根本原理和架构。

3. 软件开发理论:学生根据实训指导书中的实例,编写嵌入式系统的软件程序。

4. 硬件开发理论:学生根据实训指导书中的实例,完成嵌入式系统的硬件设计和接口设计。

5. 应用理论: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实际需求,选择一个实际工程,并使用嵌入式系统开发技术,完成工程的开发和施行。

四、实训效果通过嵌入式实训,学生深化学习了嵌入式系统的开发技术和实际应用,掌握了嵌入式系统的开发流程和方法。

同时,学生通过理论操作,进步了自己的动手才能和解决问题的才能。

实训过程中,学生不断考虑和探究,解决了许多实际问题,获得了良好的效果。

五、总结与展望嵌入式实训是一次富有意义的理论活动,通过实际操作与理论,加深了学生对嵌入式系统的理解和应用才能。

嵌入式Linux系统开发教程实验报告

嵌入式Linux系统开发教程实验报告

嵌入式实验报告:学号:学院:日期:实验一熟悉嵌入式系统开发环境一、实验目的熟悉Linux 开发环境,学会基于S3C2410 的Linux 开发环境的配置和使用。

使用Linux的armv4l-unknown-linux-gcc 编译,使用基于NFS 方式的下载调试,了解嵌入式开发的基本过程。

二、实验容本次实验使用Redhat Linux 9.0 操作系统环境,安装ARM-Linux 的开发库及编译器。

创建一个新目录,并在其中编写hello.c 和Makefile 文件。

学习在Linux 下的编程和编译过程,以及ARM 开发板的使用和开发环境的设置。

下载已经编译好的文件到目标开发板上运行。

三、实验设备及工具硬件::UP-TECH S2410/P270 DVP 嵌入式实验平台、PC 机Pentium 500 以上, 硬盘10G 以上。

软件:PC 机操作系统REDHAT LINUX 9.0+超级终端(或X-shell)+AMR-LINUX 开发环境。

四、实验步骤1、建立工作目录[rootlocalhost root]# mkdir hello[rootlocalhost root]# cd hello2、编写程序源代码我们可以是用下面的命令来编写hello.c的源代码,进入hello目录使用vi命令来编辑代码:[rootlocalhost hello]# vi hello.c按“i”或者“a”进入编辑模式,将上面的代码录入进去,完成后按Esc 键进入命令状态,再用命令“:wq!”保存并退出。

这样我们便在当前目录下建立了一个名为hello.c的文件。

hello.c源程序:#include <stdio.h>int main() {char name[20];scanf(“%s”,name);printf(“hello %s”,name);return 0;}3、编写Makefile要使上面的hello.c程序能够运行,我们必须要编写一个Makefile文件,Makefile文件定义了一系列的规则,它指明了哪些文件需要编译,哪些文件需要先编译,哪些文件需要重新编译等等更为复杂的命令。

嵌入式开发环境搭建实验报告

嵌入式开发环境搭建实验报告

嵌入式开发环境搭建实验报告实验报告:嵌入式开发环境搭建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搭建嵌入式开发环境,使学生对嵌入式系统的开发流程和环境有更深入的了解,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嵌入式开发实践。

实验材料:1. 一台支持嵌入式开发的电脑2. 开发板(如Arduino、Raspberry Pi等)3. USB数据线4. 开发软件(如Arduino IDE、Raspbian等)5. 软件安装包(如果需要单独安装)实验步骤:1. 准备开发环境软件:根据使用的开发板选择相应的开发软件,并从官方网站下载安装包。

将安装包保存到电脑上指定的路径。

2. 安装开发软件:运行安装包,按照安装向导的提示进行软件的安装。

完成安装后,打开软件,检查是否安装成功。

3. 连接开发板:使用USB数据线将开发板连接到电脑上,并确保连接良好。

4. 配置开发环境:打开开发软件,进入设置或配置界面。

根据使用的开发板,选择正确的开发板型号,并设置串行端口。

保存设置。

5. 编写并调试代码:使用开发软件创建一个新的代码文件或打开一个现有的示例代码文件。

编写嵌入式程序代码,并进行调试与测试。

根据需要,可以使用调试器、仿真器等进行代码调试。

6. 上传程序到开发板:完成代码编写和调试后,将程序通过USB数据线上传(烧录)到开发板上。

等待上传过程完成。

7. 运行程序:断开USB数据线,将开发板与目标设备(如传感器、电机等)连接。

开启目标设备的电源,观察目标设备的动作与反应。

8. 实验结果分析:根据实验结果,对比设计预期和实际观测,分析代码的执行情况,查找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实验总结:通过本实验,我们成功搭建了嵌入式开发环境,并进行了基本的嵌入式开发实践。

通过编写代码、调试和运行程序,我们能够控制目标设备进行特定的操作。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对嵌入式系统的开发流程和环境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具备了一定的嵌入式开发能力。

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际的嵌入式开发中,可能还需要考虑更多的因素,如硬件接口、通讯协议、资源管理等。

嵌入式ADS实验指导书

嵌入式ADS实验指导书

实验一嵌入式微处理器系统的开发环境一、实验环境PC机一台软件: ADS 1.2集成开发环境一套二、实验目的1.了解嵌入式系统及其特点;2.熟悉嵌入式系统的开发环境和基本配置并能编写简单的汇编程序三、实验内容1.嵌入式系统的开发环境、基本配置2.使用汇编指令完成简单的加法实验四、实验步骤(1)在D:\新建一个目录,目录名为experiment。

(2)点击 WINDOWS 操作系统的“开始|程序|ARM Developer Suite v1.2 |Code Warrior for ARM Developer Suite”启动Metrowerks Code Warrior,或双击“ADS 1.2”快捷方式启动。

启动ADS 1.2 如图1-1所示:图1-1启动ADS1.2(3) 在CodeWarrior 中新建一个工程的方法有两种,可以在工具栏中单击“New”按钮,也可以在“File”菜单中选择“New…”菜单。

这样就会打开一个如图1-2 所示的对话框。

选择【File】->【New…】,使用ARM Executable Image工程模板建立一个工程,名称为ADS,目录为D:\experiment。

图1-2 新建文件在这个对话框中为用户提供了7 种可选择的工程类型:1)ARM Executabl Image:用于由ARM 指令的代码生成一个ELF 格式的可执行映像文件;2)ARM Object Library:用于由ARM 指令的代码生成一个armar 格式的目标文件库;3)Empty Project:用于创建一个不包含任何库或源文件的工程;4)Make Wizard:用于将Visual C 的nmake 或GNU make 文件转入到CodeWarrior IDE 工程文件;5)Thumb ARM Executable Image:用于由ARM 指令和Thumb 指令的混和代码生成一个可执行的ELF 格式的映像文件;6)Thumb Executable image:用于由Thumb 指令创建一个可执行的ELF 格式的映像文件;7)Thumb Object Library:用于由Thumb 指令的代码生成一个armar 格式的目标文件库。

ARM Cortex-A9多核嵌入式系统开发教程(杨福刚)章 (14)

ARM Cortex-A9多核嵌入式系统开发教程(杨福刚)章 (14)

第4章 构建嵌入式开发环境
5. 目录选项(Directory Option) (2) -I-。任何在“-I-”前面用“-I”选项指定的搜索路径只 适用于“-I”这种情况;它们不能用来搜索“#include < >” 包含的头文件。 (3) -Ldir。在“-l”选项的搜索路径列表中添加dir目录。
第4章 构建嵌入式开发环境
4.3 建立交叉编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工具链
源文件需要经过编译才能生成可执行文件。在 Windows下进行开发时,集成开发环境已经将各种编译工 具的使用封装好了,只需要点几个按钮即可完成编译。 Linux 下也有很优秀的集成开发工具,比如gcc、ld、 objcopy、objdump 等,它们编译出来的程序在x86平台上 运行。要编译出能在ARM平台上运行的程序,必须使用交 叉编译工具链arm-linux-gcc、arm-linux-ld 等。
SELINUX=disabled(系统默认是enforcing,改成disabled); chmod 777 /tftpboot 修改/tftpboot文件夹的权限。 至此,TFTP服务已经配置完成。
第4章 构建嵌入式开发环境
4.2.4 NFS的安装配置 NFS(Network File System,网络文件系统)类似于
第4章 构建嵌入式开发环境
TFTP服务的安装配置过程如下: (1) 先安装xinetd服务,命令如下:
yum install xinetd (2) 安装xinetd完成后,安装TFTP的客户端和服务器端,命 令如下:
yum install tftp yum install tftp-server (3) 对TFTP服务器进行配置。把/etc/xinetd.d/tftp.rpmnew复 制并改名为/etc/xinetd.d /tftp,命令如下: cp /etc/xinetd.d/tftp.rpmnew /etc/xinetd.d/tftp

西工大嵌入式实验指导书-VxWorks

西工大嵌入式实验指导书-VxWorks

《嵌入式计算机系统》VxWorks实验指导书编写:魏晓敏西北工业大学2013年11月实验一基于VxWorks的多任务设计第一部搭建VxWorks开发环境VxWorks 是专门为实时嵌入式系统设计开发的操作系统软件,为程序员提供了高效的实时任务调度、中断管理、实时的系统资源以及实时的任务间通信。

VxWorks是种功能强大而且复杂的操作系统,仅仅依靠人上编程调试,很难发挥它的功能并设计出可靠、高效的嵌入式系统,必须有与之相适应的开发工具。

Tornado就是为开发基于VxWorks 的应用系统而提供的集成开发环境,Tornado中包含的工具管理软件,可以将用户自己的代码与VxWorks 的核心系统有效地组合起束,从而轻松、可靠地完成嵌入式应用厅发。

Tornado是Windriver 公司开发的嵌入式软件开发环境。

Tornado开发环境的最新版本是2.2 ,它在延续了Tornado2.0 开发环境的基础上,增加了更多易于使用、性能优异的工具,因此在商业上取得了较大成功,获得了用户的好评。

Tornado开发环境是嵌入式实时领域里最新的开发调试环境,是编写嵌入式实时应用程序的完整的软件开发平台。

它给嵌入式系统开发人员提供了一个不受目标机资源限制的超级开发和调试环境a。

它包含3 个高度集成的部分:●运行在宿主机和目标机上的强有力的交叉开发工具和实用程序●运行在目标机上的高性能、可裁剪的实时操作系统VxWorks●连接宿主机和目标机的多种通讯方式,如以太网、串u线、ICE 或ROM 仿真器VxWorks的开发环境为Tornado,我们实验室用的是Tornado2.2。

包括Wind_River_tornado2.2.1_vxworks5.5.1 和Wind_River_vxworks5.5.1_BSP_drivers 两部分,需要分别安装,安装的顺序是先安装VxWorks5.5.1,再安装BSP包。

1.1Tornado安装步骤1.1.1 获取Tornado安装文件Tornado安装文件,包括 TORNADO2.2 和BSP的文件,可以从网上下载(/ShowFile.asp?FileID=62525)。

嵌入式Linux应用开发教程 华清远见嵌入式学院 赵苍明 穆煜 第四章 嵌入式Linux开发环境的搭建新

嵌入式Linux应用开发教程 华清远见嵌入式学院 赵苍明 穆煜 第四章 嵌入式Linux开发环境的搭建新

它负责u-boot整体配置编译。每一种开发板在Makefile都 需要有板子配置的定义。 配置u-boot: make smdk2410_config 编译: make
18
2019/2/19
4.2.2 U-Boot的编译和使用

U-Boot生成镜像文件
19
2019/2/19
4.2.2 U-Boot的编译和使用
4.2.2 U-Boot的编译和使用

什么是U-Boot
最早,DENX软件工程中心的Wolfgang Denk基于 8xxrom的源码创建了PPCBOOT工程,并且不断添加处 理器的支持。后来,Sysgo Gmbh把PPCBOOT移植到 ARM平台上,创建了ARMBOOT工程。然后以 PPCBOOT工程和ARMBOOT工程为基础,创建了U-Boot 工程。
Bootloader是什么?
Bootloader是在操作系统运行之前执行的一段小程序。 通过这段小程序,我们可以初始化硬件设备、建立内存空 间的映像表,从而建立适当的系统软硬件环境,为最终调 用操作系统内核做好准备。
13
2019/2/19
4.2.1 Bootloader的种类
14
2019/2/19
11
2019/2/19
4.1.2 主机交叉开发环境的配置
NFS服务启动
设置NFS服务在每次系统引导时自动开启: # /sbin/chkconfig nfs on (在Ubuntu中应该输入 /sbin/chkconfig nfs-kernel-server on)
12
2019/2/19
4.2 Bootloader
31
2019/2/19
4.2.2 U-Boot的编译和使用

嵌入式系统开发实验报告

嵌入式系统开发实验报告
3. 使用命令行工具管理模拟器
4. 操作Android模拟器
5. 使用运行(Run)模式运行
三、实验设备:
1. PC计算机
2. JDK安装包
3. Eclipse安装包
4. Android SDK安装包
5. ADT插件
四、实验内容
初步了解android project建立过程以及如何运行模拟器,对android的运行原理进行简单了解;
实验时间:2015.10.8指导教师:时振涛
实验二:Activity生命周期程序设计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使学生深入了解Android组件的生命周期中各状态的变化关系。通过程序设计,掌握Activity的三种生命周期:全生命周期、可视生命周期和活动生命周期;每种生命周期中包含的不同的事件回调函数,以及它们的作用和调用顺序,深入理解Activity的生命周期过程。
}
@Override
protected void onRestart() {
super.onRestart();
Log.d("TAG", "Main-onRestart");
}
}
2.SecondActivity.java
package com.sunwei.study;
public class SecondActivity extends AppCompatActivity {
android:theme="@style/AppTheme">
<activity
android:name="com.example.activity_demo.MainActivity"
android:label="@string/app_name">

uestc嵌入式系统设计与pca技术+第三章+嵌入式开发环境的建立及BSP包

uestc嵌入式系统设计与pca技术+第三章+嵌入式开发环境的建立及BSP包
(3)其他文件:主要包括用于存放Map Installer记录 的map文件和存放LILO配置信息的配置文件。
电子科技大学
BootLoader开发步骤:一般分两个阶段
BoodLoader阶段1一般包括以下步骤:
a. 硬件设备初始化 b. 为加载BootLoader第二阶段准备RAM空间 c. 拷贝BootLoader的阶段到RAM空间中 d. 设置好堆栈 e. 跳转到阶段2的C入口点
嵌入式系统初始化过程及BSP功电子科能技大学
完成硬件相关的设备驱动
电子科技大学
1)BSP另一个主要功能是硬件相关的设备驱动。 与初始化过程相反,硬件相关的设备驱动程序 的初始化和使用通常是一个从高层到底层的过 程。尽管BSP 中包含硬件相关的设备驱动程序, 但是这些设备驱动程序通常不直接由BSP使用, 而是在系统初始化过程中由BSP 把它们与操作 系统中通用的设备驱动程序关联起来,并在随 后的应用中由通用的设备驱动程序调用,实现 对硬件设备的操作。
BSP的特点与功能 电子科技大学
硬件相关性
– 因为嵌入式实时系统的硬件环境具有应用相关 性,所以,作为高层软件与硬件之间的接口, BSP必须为操作系统提供操作和控制具体硬件 的方法。
操作系统相关性
– 不同的操作系统具有各自的软件层次结构, 因 此,不同的操作系统具有特定的硬件接口形式。
BSP的设计与实现 电子科技大学
电子科技大学
BOOTP协议
电子科技大学
BOOTP服务的全称是Boot Strap Protocol
使用TCP/IP网络协议中的UDP协议
常用的DHCP服务就是从BOOTP服务发展 而来
BOOTP协议处理步骤
电子科技大学

最新嵌入式系统软件开发技术PPT课件

最新嵌入式系统软件开发技术PPT课件

Linux驱动程序的加载方式
驱动程序直接编译入内核
驱动程序在内核启动时就已经在内存中 可以保留专用存储器空间
驱动程序以模块形式存储在文件系 统里,需要时动态载入内核
驱动程序按需加载,不用时节省内存 驱动程序相对独立于内核,升级灵活
Linux驱动程序模块加载
Linux驱动程序开发的任务
应用程序通过dev文件节点访问驱动 程序
应用程序通过proc文件节点可以查 询设备驱动的信息
驱动程序位置
驱动程序位于drivers目录下 通常驱动程序占kernel代码的50% Linux设备驱动程序在Linux的内核源代码中占有很大的比例,
源代码的长度日益增加,主要是驱动程序的增加。 在Linux内核的不断升级过程中,驱动程序的结构还是相对
“自底向上”地实现BSP中的初始化操作 “自顶向下”地设计硬件相关的驱动程序
BSP设计方法的不足与改进
目前BSP的设计与实现主要是针对某些特定的 文件进行修改
直接修改相关文件容易造成代码的不一致性, 增加软件设计上的隐形错误,从而增加系统调 试和代码维护的难度
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个可行办法是:设计实现一 种具有图形界面的BSP开发设计向导,由该向 导指导设计者逐步完成BSP的设计和开发,并 最终由向导生成相应的BSP文件,而不再由设 计人员直接对源文件进行修改。
Linux驱动程序的开发环境
本机编译调试
开发环境配置简单 无需网络环境 适用于配置较高的x86机器
主机+目标机
主机可以自由选择Linux或Windows+Cygwin 主机和目标机通过网络共享文件系统 内核崩溃不会影响主机
Linux驱动程序的开发环境(续)
主机+目标机环境包括 主机运行的工具链∶cross gcc + glibc + gdb, 如果是windows主机还要有cygwin仿真环境 主机运行远程服务,常用的有tftp用来传送内 核映像、initrd,NFS用来共享文件系统 目标机运行ssh或telnet等远程登陆服务,用来 调试驱动程序

基于网络的嵌入式Linux系统交叉开发环境搭建

基于网络的嵌入式Linux系统交叉开发环境搭建

Sh S c r S e1 缩 写 ) 过 使 用 sh 道 , 以 把 所 有 传 s (e ue H 1的 通 s隧 可
2 客户 机 端 配置
基于 网络 的 开发 环境 的最 主 要 的特 点就 是 既能 方 便 多个
输 的数 据进 行加 密 , 够 防I D s p 骗 。同 时, 能 L n  ̄I欺 由于 传输 的 数据 是经过 压缩 的 , 以可 以加快 传输 的速 度 。 所
够 的资源在 本机 ( 即板 子 上 系 统 ) 行 开 发 工 具 和 调 试 工 具 。 运 通 常 的 嵌 入 式 系 统 的 软 件 开 发 采 用 一 种 交 叉 编 译 调 试 的 方 式 。 叉 编 译 调 试 环 境 建 立 在 宿 主 机 ( 一 台P 机 ) , 应 交 即 C 上 对
该方 案需 要 在 每 台客 户 机 上安 装 X h l . sel 0.通 过sh 录 2 s登
Ln x 务 器 。通 讯 方 式 如 图 2 示 。 iu  ̄ 所
开发 者的协 同工作 , 又能方 便单个 开 发者 日常 的使用 。客 户机
作 者 简 介 : 蓉 蓉 (9 4 ) 女 , 北 恩 施 人 , 汉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研 究 生 , 究 方 向 为 嵌 入 式 Ln x 统 ; 平 凡 ( 9 8 , , 北 成 宁 人 , 汉 科 技 大 王 18~ , 湖 武 研 iu 系 邵 1 5 ~) 男 湖 武
的可 移植 性 、 配 置和 可剪 裁 性 , 便 能灵 活地 适 应不 同的软 可 以
硬性环 境 。 因此 , 一种能 使开 发过 程变得 更简 便 、 高效 的交互 更
式 开 发 环 境 被 提 出来 。
1 配 置 整体 开 发 环境

嵌入式开发环境搭建实验报告

嵌入式开发环境搭建实验报告

嵌入式开发环境搭建实验报告一、引言嵌入式系统是一种特殊的计算机系统,它通常被用于控制、监测和执行特定任务。

在嵌入式系统的开发过程中,搭建合适的开发环境是非常重要的。

本实验报告将介绍嵌入式开发环境的搭建过程,并详细描述每个步骤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二、实验目标本次实验的目标是搭建一个嵌入式开发环境,包括软件和硬件两个方面。

软件方面,需要安装和配置适合嵌入式开发的集成开发环境(IDE);硬件方面,需要准备一个开发板和相应的调试工具。

三、实验步骤1. 安装IDE软件我们需要选择一款适合嵌入式开发的IDE软件。

常用的嵌入式开发IDE有Keil、IAR和Eclipse等。

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并下载合适的IDE软件。

安装过程中需要按照提示完成各项配置,并确保软件能够正常运行。

2. 配置IDE软件安装完成后,需要对IDE软件进行一些配置。

首先,我们需要添加合适的编译器和调试器。

根据开发板的型号和芯片架构,选择相应的编译器和调试器,并将其添加到IDE软件的配置中。

其次,需要配置编译器的路径和选项,确保编译器能够正确编译程序。

最后,还需要配置调试器的连接方式和参数,以便能够正确地调试程序。

3. 准备开发板和调试工具在进行实际开发之前,我们需要准备一个开发板和相应的调试工具。

开发板是嵌入式系统的核心,通常包含了处理器、外设和存储器等组件。

调试工具则用于与开发板进行通信和调试。

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开发板和调试工具,并确保它们能够正常工作。

4. 连接开发板和调试工具将开发板和调试工具连接起来是进行嵌入式开发的前提。

首先,需要将开发板和调试工具通过适当的接口连接起来。

接口的选择和连接方式取决于开发板和调试工具的类型。

其次,还需要配置调试工具的连接方式和参数,确保能够正确地与开发板通信和调试。

5. 编写和调试程序完成开发环境的搭建后,就可以开始进行实际的嵌入式开发工作了。

首先,我们需要创建一个新的项目,并选择合适的目标设备和编程语言。

嵌入式系统软硬件设计与开发

嵌入式系统软硬件设计与开发

嵌入式系统软硬件设计与开发随着科技的发展,嵌入式系统逐渐被应用于各种领域,如智能家居、智能机器人、智能车辆等。

嵌入式系统具有体积小、功耗低、成本低等优点,其硬件和软件系统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整个系统的可靠性和性能。

因此,本文将从嵌入式系统的软硬件设计和开发两个方面着手,探讨如何设计出优秀的嵌入式系统。

一、硬件设计1.硬件平台的选择在嵌入式系统的设计中,选择一个合适的硬件平台是十分重要的。

硬件平台的选择不仅需要考虑成本和性能,还需要考虑系统的应用场景、功能需求等。

在硬件平台的选择过程中,还需要考虑是否符合标准接口规范,比如USB、I2C等常见的接口规范。

2.电源设计嵌入式系统的电源设计也是一个关键问题。

电源设计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包括电压值、电流大小、功耗等。

此外,还需要确保电源稳定性,并在电源保护方面做好相应的工作,比如过流保护、反向保护等。

3.信号处理设计信号处理是硬件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对于数字信号的处理,需要采用适当的FPGA、DSP等处理器来完成。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信号处理器的采样率、精度、算法、存储器等因素,并在设计时充分考虑系统的延迟、速度等因素。

4.接口设计接口设计也是硬件设计中的一大难点。

接口的设计需要充分考虑接口电路的设计、信号质量、接口电平等因素。

比如,对于USB接口,需要考虑USB控制器的选型、物理层信号电路的设计、电压/电流传输速率等因素。

二、软件设计1.软件开发环境软件的开发环境是软件设计中的一个重要因素。

通常情况下,嵌入式系统的软件设计需要采用专门的集成开发环境(IDE),比如Keil、IAR等。

在选择IDE时,需要考虑到其适应性、易用性、功能齐全性等因素。

2.软件架构设计嵌入式系统的软件架构设计是软件设计中的一个关键点。

软件架构的设计需要根据硬件平台和应用情况来确定,其目的在于将软件模块划分为适当的结构,并确定各个模块之间的关系。

在设计软件架构时,需要充分考虑模块的粒度、接口、功能等因素。

实验1_系统环境搭建

实验1_系统环境搭建

实验一系统开发环境建立实验目的:建立嵌入式系统开发所需要的硬件和软件环境,为以后进行嵌入式开发搭建平台。

实验硬件条件:1、电脑一台;(实验室为每一个学生都配有一台台式电脑可以满足开发要求。

个人电脑的配置主要要求内存至少2G,硬盘目前都很大,足以胜任。

这为嵌入式开发提供上位机平台)2、ARM嵌入式开发板一块及其相关接口线;(我们实验室为学生提供的友善之臂tiny6410开发板,为我们提供完整的嵌入式开发下位机平台。

全部接线包括:电源线,串口线,USB下载线和网线。

每一个学生拿到开发板都要认真检查接线是否齐全,有接线丢失一定要报告老师。

)实验软件条件:1、实体机系统要求:winxp和win7系统,均为32位系统。

(64位系统在兼容性方面还不完善,在接下来的实验中会遇到驱动无法安装等很多问题,不建议使用64位系统。

)2、vmware虚拟机软件和ubuntu10.04.65虚拟机系统实验步骤:为了方便做实验,实验室已经完全装配好了windows系统和vmware以及ubuntu系统,不需要学生自己搭建。

接下来的试验要按照实验步骤,一步一步的交会大家如何打开和使用虚拟机,以及ubuntu系统的基本指令和操作方法。

一、实验步骤1(这一步教会大家如何进入虚拟机系统)1.打开vmware打开vmware软件:电脑桌面上有名为VMware Workstation的图标,这就是vmware虚拟机平台软件。

双击打开。

2.项目2:打开ubuntu虚拟机系统在打开的窗口左侧:My Computer 下应该会有目前电脑上已经正好的ubuntu虚拟机,点击打开,出现下面的窗口。

点击Power onthis virtual machine 打开虚拟机,这之后会出现系统启动的一些信息,不用管慢慢等。

3.项目3:进入ubuntu系统点击tom ,然后在password后面输入密码123456 按回车键进入系统。

二、实验步骤2(进入系统之后,我们就要进行相关的操作,接下来将带大家熟悉ubuntu系统的基本操作指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 的应用 程 序 。调试 时 的方 法很 多 ,可 以使用 串 口 ,以 太 网 口等 ,宿主 机和 目标 板 的处 理 器 一般 都 不相 同 ,对
于 本 系 统 来 说 ,宿 主 机 为 A MD 处 理 器 , 而 目 标 板 为 S AMS N ¥ C 4 0 进 行 嵌 人 式 开 发 前 第 一 步 的 工 作 U G 321。
保 存 对 poi rfe的 修 改 后 ,执 行 suc ec rfe就 l o re/t/ oi p l
0K 了
可 以 运 行 aT一iu g c —v则 有 如 下 显 示 : I -n . c Ul 一
[ t i , v hcp l e ti i t t e  ̄ l /m f 。 1 , u - ̄ ' c・ ‘ “ r4 I v r . 口 | c R d g p s n s 1I l /41 iI m ix . 1  ̄ s e i e o ^ r I r 3 .l / 6r lu 3 .s c ansc I r / /l. / ̄c -n/4/ b C f u d i : l k r s o o ; , a r “ u l - 4 l i- 3 / c 0 ir  ̄ h / r c 3 o . z b la - n /c . 1 l 2 .t ・ t t e t o /o t I . / i / , x c 3 . l . 2 c x 3 . c f t - n t r |x o : 8 tcl n  ̄r i / r . 1o i e t p  ̄ rlu 4/np r n si6 J-n1u exu1 t 6 s ix t =s ]
就 是 要在 P C机 安 装 Ln x操作 系 统作 宿 主机 ,操 作 系 iu
统 选 用 了 虚 拟 机 V aeF dr 。 mw r e ea8
1 嵌 入 式 Ln x系 统 移 植 iu
本 系 统 硬 件 平 台 采 用 广 州 友 善 之 臂 计 算 机 科 技 有 限 公 司 设 计 生 产 S C 4 0V6 开 发 板 , 它 基 于 三 星 公 司 B 2 1 AR M9处 理 器 ¥ C 4 0 3 2 1X,具 有 高 性 能 、 低 功 耗 、接 口
NO . V, 201 0文 章 编 号 :10 — 6 3 (0 0)0 -9 — 3 026 7 21 6一 10 0
嵌 入 式 系统 软 件 开 发 环 境 的 建 立
于 剑锋
( 莞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机 电 工 程 系 ,广 东 东 莞 5 3 0 ) 东 28 8

要 :介 绍 了嵌 入 式Ln x移 植 的 方 法 和 过 程 , 给 出 了嵌 入 式 开 发 环 境 下 基 于硬 件 平 台 AR 9的 b ola — iu M o t d o
图 1 宿 主 机 一目 标 机 模 式
导 出/s/ el r /..,i 环 境 变 量 ur, a am 341bn到 l / o .
v e ep o i i/ t/ , fl r : e
主机 上执 行 ,而 只能 在 目标 板 上执 行 ) ,然 后把 可执 行 文 件下 载到 目标 机上 运行 。
嵌 入 式 开 发 过 程 中 另 一 个 重 要 的 步 骤 是 调 试 目标 机
在 出 现 p tmu g a h n e的语 句 段 后 添 加 p tmu g ur a h n e/s /
l c l ] 34. / i o a/ r a m/ . 1 b “ # P t n p l to a h ma i u a i n
第2 3卷 第 6期 21 0 0年 1 1月
De eo me t I n v t n o a hn r & Elcr a r d cs v lp n & n o ai f o M c iey e t c lP o u t i
机 电 产 品 开 发 与 崭
Vo.3, 6 1 2 NO.
i 『 EUI =,1 :h n f , S D 0 te
p t mu g /b n ah n es i p t mu g / s /b n a h n e u rs i p t mu g / s/ c 1 s i a h n e u rl a /b n o p t mu g / s / e 1 a m/ . . / i a h n e u rl a / r 3 4 1 b n o
0 引言
对 于嵌 入式 系统 的开发 ,由于 没有 足 够 的资 源在 本
机 ( 目标 系 统 )运 行 开 发 工 具 和 调 试 工 具 ,所 以 嵌 入 即
11 交 叉 编译 环 境 建 立 .
首 先 在 宿 主 机 上 建
立 交 叉 编译 调 试 的 开 发 环 境 .下 载 交 叉 编 译 工 具 , 并 解 压 在 用 户 主 目录 下 :
# t ri v r ln x a x fa m- i u - g c-. 1 a.z c 一 4. . r 2 3 A b
式 系统 的软 件 开发采 用 一种 交叉 编 译 调试 的 方式 ,即宿
主 机 一目标 机 模 式 。 开 发 时 使 用 宿 主 机 上 的 交 叉 编 译 、汇 编 及 连 接 工 具 形 成 可 执 行 的 二 进 制 代 码 ( 种 可 执 行 代 码 并 不 能 在 宿 这
e、Ln x内核 移 植 的 实现 方 案 , 该 方 案 可 为 嵌 入 式 系统 的应 用 研 究 提 供 操 作 系统 层 面 的 支持 。 r iu
关 键 词 :嵌 入 式 ;A RM 9 iu ;Ln x
中 图 分 类 号 :T 2 3 P7
文 献 标 识 码 :A d i 03 6 /.s.0 2 6 7 . 1 .60 5 o: .9 9ji n10 — 6 32 00 . 1 s . 0 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