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教育学必背知识点总结
(完整word)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必背知识点,推荐文档
第一章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一)教育的产生与发展1教育的涵义(掌握)广义的教育:凡是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与体力、影响人的思想观念的活动。
它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
狭义的教育:指以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主要指学校的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发展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以使他们朝着社会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
2教育的构成要素(掌握)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教育者是指对受教育者在知识、技能、思想、品德等发面起到教育影响作用的人。
学校教师是教育者的主体,在教育活动中起着主导作用。
特点目的性和专业性。
受教育者是学习的主体,是在教育活动中承担学习的责任、以一定方式接受教育影响的人。
特点有发展性和不成熟性、可塑性和可教性、能动性和主动性。
教育影响是教育实践活动的手段,是置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并把他们联系起来的纽带,主要包括教育内容、教育措施等。
三要素的关系:在三要素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是学校教育过程中最主要的关系和矛盾3教育的属性本质属性:教育是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社会属性:永恒性(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现象,只要人类存在,就存在教育);历史性(在不同的社会或者同一社会的不同历史阶段,教育的性质、目的、内容等各不相同);相对独立性(教育具有继承性;教育要受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4教育的起源与发展教育的起源说有三种观点生物起源说:利托尔诺、桑代克,最明显的错误就是把动物的本能等同于教育,否认了教育的社会性心理起源说:(美)孟禄,把教育看成简单的模仿,没有认识到教育的目的性劳动起源说:(苏联)米丁斯基、凯洛夫,在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指导下形成的,认为教育起源于人类社会的生产劳动实践之中。
教育的发展阶段原始社会教育:(1)没有阶级性(2)传递生产经验(3)教育活动在生产生活实践中进行古代教育:包括奴隶社会教育和封建社会教育(奴隶社会教育)我国4000多年前的夏朝已有了名叫“庠”、“序”、“校”的施教机构,(封建社会教育)到了殷商和西周又有“学”、“瞽宗”、“辟雍”、“泮宫”等。
中学教资《教育知识与能力》必考知识点总结
中学教资《教育知识与能力》必考知识点总结中学教资考试中,涉及的教育知识与能力知识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一、教育学基本理论与教育思想1.教育的概念、特征及其本质2.教育的任务和原则3.教育目标的设定和实现4.教育观的历史演变和主要流派5.教育思想及其对教育实践的指导意义二、心理学基本理论与教育实践1.心理学的定义、目的及其与教育学的关系2.儿童与青少年的心理特征及其发展规律3.学习理论与学习方法4.教育与智力、情感、性格、态度等方面的关系三、教育的教学原理与方法1.教学原则(启发式、情境性教学原则等)2.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方法(讲授、示范、讨论、探究等)3.教学手段的选择与运用(讲义、多媒体、教学游戏等)4.评价与反馈的方法和标准四、教育评价与教育管理1.教育评价的目的和原则2.教育评价的方法(测试评价、综合评价等)3.学校教育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4.权威、民主与共识型决策5.班级、学校和地方教育管理五、教育法律法规与教育伦理1.中小学教育法律法规(教育法、教师法等)2.学生权益保护与教育家伦理3.教师职业道德与师德建设4.教育公平与教育的市场化六、教育与社会发展1.教育与社会关系的历史发展2.当代中国教育与社会的关系3.教育的国际比较与全球化教育七、教育学科基本知识1.学科学科思想史、学科建设和学科教学等基本概念2.学科教材的编写与使用3.学科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等规范文件八、教育教学技术与教育信息化1.教育教学技术的基本概念与分类2.多媒体教育教学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3.教育信息化的基本理论与技术以上是中学教资《教育知识与能力》可能涉及的一些知识点。
考生需要系统学习和掌握这些知识点,并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及教育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的培养。
同时,还需要广泛阅读教育相关书籍和学术文章,及时了解教育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发展动态。
教师资格证2024年《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重要知识点
一、教育学1.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和分类:教育的定义、教育学的对象、方法和功能。
2.教育的目标:个人发展的目标、社会发展的目标。
3.教育思想:儒家教育思想、道家教育思想、墨家教育思想、法家教育思想、名教教育思想、佛教教育思想。
4.教育原则:因材施教、因时施教、德育为先等。
5.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学校教育的特点、学校教育发展的阶段、社会教育的概念与内容。
二、心理学1.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心理学的定义、心理学的目的。
2.心理发展与教育:儿童心理发展特点、青少年心理发展特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
3.认知心理学:认知发展理论、感知与知觉、认知结构与认知能力。
4.人格心理学:人格理论、人格形成的影响因素、人格的结构和特征。
5.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内容和方法。
三、教育法规1.国家教育制度与管理:国家教育方针、国家教育计划、教育制度与管理。
2.中小学教育法规:中小学教育法、中小学教师法、义务教育法、学校章程、学生手册等。
3.学科教育法规:课程标准、教材规划、教学计划、教学活动组织等。
四、教学原则与方法1.教学原则: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启发式教学、探究式学习等。
2.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合作学习法、研究法等。
3.教学评价:教学评价的目的和作用、教学评价的方法和形式、教学评价的准则和标准。
五、教育问题研究1.智力差异与教育:智力定义与测量、智力差异的原因及应对策略。
2.有效教学的要素: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
3.学习困难与教育:学习困难的定义、学习困难的原因及解决方法、学习方法的指导。
4.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类型、成因及处理方法、校园心理教育的实施等。
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知识点汇总
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知识点汇总一、教育心理学1.学习过程理论和学习方法2.认知发展理论和智力发展3.个体差异与学习困难4.动机与情感的教育5.教育心理学在教学中的应用二、教育学1.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和教育思想体系2.教育学派及其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3.学校教育和教育的普遍性4.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和教育过程5.教育评价和学校三、教育法律法规与师德师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2.教师资格证制度与教师法律地位3.学生权益保护法律法规4.教育机构管理法律法规5.教师职业道德与师德师规四、教育测量与评价1.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基本概念和原则2.教育测量与评价的方法和工具3.学生成绩评价和成绩分布规律4.教学评价和课程评价5.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应用与发展五、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1.教学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原则2.教学目标设置和教学策略选择3.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选择4.教学资源的选择和利用5.评价教学效果和反馈改进六、班级管理与学生发展1.班级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原则2.班主任工作职责和技巧3.学生发展的主要阶段和特点4.学生心理辅导和生涯发展5.学校与家庭的合作与共同育人七、教育技术与信息技术应用1.教育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发展趋势2.多媒体教学技术和网络教学3.教育信息化的基本应用与评价4.教育资源与教育信息化环境5.教育技术与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八、学科教学理论与方法1.学科教学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学科教学的教学原理和方法3.学科教学的教材分析与教学设计4.学科知识结构与学科评价5.跨学科教学与综合素质培养以上所列知识点为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试的主要内容,考生可以根据这些知识点制定学习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备考。
同时,还应该结合教育实践经验进行学习与思考,加强对教育教学问题的解决能力和应用能力。
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知识点汇总
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知识点汇总一、知识概述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知识点汇总①基本定义:简单来说,这就是一本教学中必须知道的“宝典”,涵盖了成为一名中学老师所需掌握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和教育心理等关键知识。
②重要程度:这张“入门证”在手,你才能在中学校园里站稳脚跟,它可不仅仅是一张纸,更是你教书育人的身份证明。
③前置知识:你得先对教育有点基本了解吧,比如什么是教育,教育的目的是什么,再就是对中学生的一些心理特征有点数。
④应用价值:掌握了这些,你就能更好地设计课程,跟学生沟通,帮他们解决学习难题,说白了,就是能让你的教学工作更顺手,学生也能学得更起劲。
二、知识体系①知识图谱:想象一下,这是一棵知识树,根是教育理念,树干是教学方法,树枝是教育心理学等等,每个部分都紧密相连。
②关联知识:比如,你懂得了教学设计的原则,就能更好地运用教育评价来检验教学效果,它们就像是好搭档。
③重难点分析:讲真,理解复杂的教育理论有时挺难的,比如建构主义、认知主义这些,但只要你深挖它们的内涵,就不难掌握。
④考点分析:考试中常考的是那些基本概念的理解和应用,所以你得确保自己对这些概念烂熟于心。
三、详细讲解(这里以“教育心理学”为例)①理论概念类: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过程中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你得明白学生是怎么学习的,怎么记住东西的,这样教学才更有针对性。
②特征分析:它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机、记忆、情感等方面,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学生,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③分类说明:像是个性差异、认知风格这些,都是教育心理学的分支,影响着你怎么教,教什么。
④应用范围:在教学设计上,你可以根据教育心理学的原则,设计更科学、更符合学生特点的课程内容。
四、典型例题例题一《学习动机分析》题目内容:小张同学最近对学习失去了兴趣,成绩下滑,请分析可能的原因并提出应对策略。
解题思路:先从小张的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入手,考虑他的学习目标、同伴影响等因素,然后给出具体的激励措施建议。
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教化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教化是一种培育人的社会活动,产生于人类的生产劳动节,是传承社会文化节, 传递生产阅历收报告和社会生活阅历的基本途径。
教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狭义的教化主要批学校教化工作者,是教化者依据肯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 有支配, 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化工作者的工作,对受教化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
教化的本质属性:教化是培育人的活动,这是教化区分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是教化的质的规定性。
它有以下四方面的特点:1、教化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社会活动,是个体在社会的生存须要。
2、教化是有意识, 有目的, 自觉地传递社会阅历的活动。
3、教化是以人的培育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4、在教化这种培育人的活动中,存在着教化者, 受教化者及教化影响三种要素之间的冲突活动。
教化的社会属性:1、教化具有永恒性。
教化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现象,只要人类社会存在,就存在教化。
2、教化具有历史性。
在不同的社会或同一社会的不同历史阶段,教化的性质, 目的, 内容等各不相同,每个时期的教化具有自己的特点。
3、教化具有相对独立性。
教化受肯定社会的政治经济等因素的制约,但教化作为一种培育人的社会活动,又具有相对独立性。
,教化的独立性主要表现在:第一,教化具有继承性;第二,教化要受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
第三,教化及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20世纪以后的教化的新特点:第一,教化终身化;第二,教化的全民化;第三,教化的民主化;第四,教化的多元化;第五,教化技术的现代化。
夸美纽斯的教化思想:第一,关于教学原则:他提出教化要遵循人的自然发展的原则第二,关于教学制度:他最早提出并系统论述班级授课制以及教学的原则, 方法;第三,关于教学思想:他提出要把广泛的自然知识传授经一般人的“泛智教化”第四,关于教学内容:他规定了百科全书式的课程第五,关于教学原则:他首次提出并论证了直观性, 系统性, 量力性, 巩固性和自觉性等一系列教学原则。
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知识点总结
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知识点总结一、知识概述《教育知识与能力》①基本定义:这门课程是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的重要科目,涵盖教育相关的各种知识,像教育理论、学生发展、教学等多个方面,就是让准教师们知道怎么教育学生,了解教育的来龙去脉。
②重要程度:在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里那可是占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如果这科过不了,就拿不到资格证。
它能让老师掌握教育的底层逻辑,以便在以后的教学工作里做到心中有数。
③前置知识:需要有点教育学常识,比如知道教育是什么,对各个学习阶段大概也得有点认识。
按我的经验,如果平时就关注教育方面的新闻或者自己有点当小老师的经验就更好办了。
④应用价值:实际教学当中就有用处啊。
比如说能根据学生的特点设计教学方案,知道怎么处理学生在学习和生活里出现的问题,就像一个导航仪,把老师的教学活动指引得妥妥当当。
二、知识体系①知识图谱:整个知识体系像一个拼图,教育基础知识是底盘,学生指导、班级管理是重要板块,教学知识像是镶嵌在中间的明珠,把它们串起来形成完整的图画。
②关联知识:和心理学知识联系密切,毕竟要了解学生的心理才能更好地教育嘛。
还和教育法律法规有联系,要合法地进行教学啊。
③重难点分析:- 掌握难度:难点在于很多理论理解起来有些抽象,像教育心理学里的各种学习理论。
这些理论概念多,关系复杂。
- 关键点:重点是能够把理论应用到实际的教学案例中,理解透如何教好学生才是最主要的。
④考点分析:- 在考试中的重要性:这科成绩在整个教师资格证考试里占很大比例,可谓是决定命运的一科。
- 考查方式:有选择题、简答题、辨析题、材料分析题等。
三、详细讲解【理论概念类】《教育目的》①概念辨析:教育目的就是我们教育到底想达到什么结果,是想把学生培养成有知识的人,还是有道德的人还是其他的,这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打个比方,就像我们建房子之前就想好要建一个什么样的房子。
②特征分析:- 主观性:不同的人、社会发展阶段、民族啥的都会对教育目的有不同看法。
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必背知识点
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必背知识点一、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1. 教育的概念: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2. 教育的功能:教育具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传承文化、推动社会进步等功能。
3. 教育的基本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
4. 教育的基本原则:科学性原则、系统性原则、针对性原则、实践性原则等。
5. 教育的发展阶段: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等。
二、中学教育的基本特征和任务1. 中学教育的地位:中学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青少年成长的关键时期。
2. 中学教育的特征:综合性、实践性、选择性、创新性等。
3. 中学教育的任务: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塑造人格、促进身心健康等。
4. 中学教育的课程设置:基础课程、拓展课程、选修课程等。
5. 中学教育的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探究法、实践法等。
三、中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1. 生理发展:青春期生理变化、身体发育等。
2. 心理发展:认知发展、情感发展、个性发展等。
3. 社会性发展:人际关系、社会适应、价值观等。
4. 中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阶段性和连续性、个体差异、不平衡性等。
5. 中学生身心发展的影响因素:遗传、环境、教育等。
四、中学生学习心理和教学策略1. 学习动机:内部动机、外部动机、成就动机等。
2. 学习策略: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资源管理策略等。
3. 学习迁移:正迁移、负迁移、零迁移等。
4. 学习评价:过程性评价、终结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等。
5. 教学策略:启发式教学、情境教学、合作学习等。
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必背知识点五、中学教育课程与教学设计1. 课程设置的原则:科学性、系统性、选择性、实践性等。
2. 课程类型:学科课程、活动课程、综合课程等。
3. 教学设计的基本要素: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
4. 教学设计的方法:系统分析法、目标分析法、任务分析法等。
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重点知识梳理
有计划的教育活动。狭义的课程是指某一门学科。
2、课程类型及其特点
课程类型是指课程的组织方式或设计样式。最常见的是将课程类型分为:综合 课程、分科课程、活动课程、显性课程、隐性课程。
3、新课程改革理念及目标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新课程 改革的课程理念:主动适应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时代需要,促进中学生全面 而有个性的发展;加强中学课程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以及学生生活的;适应 中学生的认知方式
二、教育的目的
教育的目的是通过系统、科学的教育活动,培养具有全面发展的、有社会责任 感的、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以适应社会的需要和个人的发展。教育 的目的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实践能力和创 新精神。
三、教育制度
教育制度是指国家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及其管理规则。教育制度是 社会制度的一部分,它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现代的教育制度以现代教 育理念和现代教育技术为基础,以国民教育体系为核心,包括学前教育、初等 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等不同阶段的教育。
4、教学组织形式及优缺点比较
班级授课制是最普遍的教学组织形式,其优点是有利于大面积地培养人才,能 够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集体教育的作用;缺点是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差异, 不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参考内容
一、教育的本质
教育是人类特有的社会现象,它具有传承文化、培养人才、创造社会价值等重 要功能。教育具有鲜明的社会性,受社会生产力、政治经济制度、文化传统等 多元社会因素的制约。
四、课程与教学
课程与教学是教育实践的核心环节,它涉及到教育内容的选取、教学方法的运 用、教学组织形式的安排等方面。课程与教学的设计应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 学生的能力为目标,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
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重点笔记知识点
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重点笔记知识点
1. 教育教学理论
- 教学目标的概念与特点
- 教学目标的分层及其作用
- 教学目标的设计和评价原则
2. 教育教学原则
- 个别差异原则及其在教学中的体现
- 激发学生研究兴趣的原则
- 知识结构的渐进性原则
- 实践性教学原则
3. 教学设计与教具使用
- 微教学设计的要素
- 教学设计中的课堂组织形式
- 教学设计中的评价方法
- 教学设计与教具的搭配和使用
4. 学生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 学生发展的基本规律
- 学生心理特点及其对教学的影响- 教师对学生心理的矫正与引导
5. 课程标准与教材使用
- 中学课程标准的基本原则
- 教材分析与教材评价
- 教材使用中的教学策略
6.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 多媒体教学的特点与应用
- 合作研究的原则与方法
- 讨论教学的基本要求与技巧
- 实验教学的设计与管理
7. 教学评价与教学改革
- 教学评价的目的和意义
- 教学评价的方法和手段
- 教学评价与教学改革的关系
以上为《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试的重点笔记知识点,希望能对你的备考有所帮助。
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重点整理
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重点整理一、教育哲学和教育学说教育哲学是教育学的理论基础,对于教师来说,了解教育哲学的基本理论是非常重要的。
教育哲学主要包括教育的基本原理、教育的目的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内容。
教育学说是教育学理论的集中体现,它是教育学理论与教育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教师应该熟悉常见的教育学说,了解其核心观点和对教育实践的指导作用。
二、心理学基础知识心理学是教育学的重要分支学科,对于了解学生心理、教育教学方法等方面有很大帮助。
教师应该了解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包括儿童发展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学习理论等内容。
三、教育法律法规教育法律法规是教师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主要包括教育法、劳动法等方面的法律法规。
教师应该了解教育法律法规的基本内容,遵守法律法规,维护学生和教师的合法权益。
四、教育研究方法教育研究方法是指研究教育问题的科学方法和技巧。
教师应该了解常用的教育研究方法,包括问卷调查、实验研究、观察法等,以便能够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进行科学研究。
五、教育技术与信息化教育教育技术和信息化教育是教育领域的前沿研究方向,教师应该了解教育技术的基本概念和方法,掌握常用的教育技术工具和教学软件,能够灵活运用信息化教育手段进行教学。
六、课程与教学理论课程与教学理论是指课程设计和教学方法的理论基础。
教师应该了解课程与教学理论的基本原理,包括教学设计、教学手段的选择和评价等方面的内容。
七、学科与学科教育知识作为中学教师,必须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和学科教育知识。
教师应该了解学科的基本概念、学科内容的组织和教学方法等,以便能够有效地进行学科教学。
八、中学教育的目标、体制和政策教师应该了解中学教育的目标、体制和政策,包括中学教育的基本要求、课程设置和评价制度等方面的内容。
只有了解中学教育的目标和要求,教师才能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做出正确的决策和调整。
以上是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重点整理的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到广大教师。
教师是社会的守护者和引路人,只有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知识水平,才能更好地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贡献力量。
中学教资《教育知识与能力》必考知识点总结
中学教资《教育知识与能力》必考知识点总结中学教资考试中的《教育知识与能力》是一门重要的学科,主要考察考生对教育学原理、教育心理学、课程与教学设计、教育评价以及教育法律法规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应用能力。
下面是一个对《教育知识与能力》必考知识点的总结,帮助考生系统地复习与准备考试。
一、教育学原理1.教育学的概念、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2.教育活动的基本特征与规律,教育目标的设置与实施3.教育的性质、本质和功能,教育与其他社会学科的关系4.教育家的品质与素养,教育传统与创新二、教育心理学1.教育心理学的概念、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2.儿童与青少年的发展特点和规律,儿童心理学和青少年心理学的基本概念3.教育与心理的关系,教育心理学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4.学习与记忆的基本过程,学习动机与学习方法的培养5.个体差异的原因和对策,教学环境与学习成绩的关系三、课程与教学设计1.课程理论与课程设计的基本概念2.课程评价的基本原则和方法,课程的可行性分析3.教学设计的基本要素和步骤4.教学设计与教学实施的关系,师生关系对教学实施的影响5.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教学策略的设计与实施四、教育评价1.教育评价的概念、目的和任务2.教育评价与教学质量的关系,教育评价与学生成长的关系3.评价内容与评价方式的选择,教师评价与学生自我评价的比较4.教育评价与学科评价的关系,教育评价的要求五、教育法律法规1.近年来有关教育的重要法律法规2.《教育法》的基本精神、主要内容和实施要求3.教育与人权的关系,教育与劳动的关系,教育与权力的关系4.基本教育的法律责任和义务,教师的法律地位与教育管理的法制化六、教育事业管理1.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基本特点和教育管理的主要任务2.教育行政组织与决策体制,学校行政组织与管理模式3.教育管理目标的确定与实施,教育管理效能的评价与提高4.教育管理与社会变革的关系,教育管理中的政策环境与社会环境以上是《教育知识与能力》必考知识点的一个总结,希望对考生复习与备考有所帮助。
初中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点汇总
初中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点
汇总
一、教育教学知识考点
1. 教育心理学
- 研究与教学的基本原理和规律
- 学生心理特点及其教育影响
- 教育心理学在教学中的应用
2. 教育学
- 教育学的基本概念与原理
- 教育学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作用与地位
- 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过程与方法
- 现代教育事业的发展与改革
3. 教育法律法规
- 教育法律法规的基本概念与原则
- 中小学教育法律法规的主要内容
- 教育法律法规的适用与指导原则
二、教育教学能力考点
1. 教学设计与实施
- 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步骤
- 教学目标的确定与教学内容的选择
-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选择和使用
2. 教学管理与评价
- 教学管理的基本要求和规范
- 学生成绩评价体系与方法
- 教学评价的方法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
3. 教学技能与教育实践
- 教学技能的培养与提高
- 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职业道德与师德方面的要求
以上是初中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点的汇总,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
Please let me know if you need any further assistance.。
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必背知识点
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必背知识点一、知识概述《教育的本质》①基本定义:教育嘛,简单说就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
就像种树,浇水施肥除虫,都是为了让树茁壮成长,教育也是这样,是为了让人变得更好,掌握知识和技能,提高人的素养什么的。
②重要程度:在教育这个学科里,这可是非常核心的概念。
就像房子的地基一样,理解了教育的本质才能去理解教育的目的、功能这些更高层次或者更细化的东西。
③前置知识:在理解教育的本质之前,得先对人有个大概的了解吧。
比如说人有学习的潜力,人是社会性动物,需要知识和技能来生存和发展等常识性的内容。
④应用价值:在实际应用场景中,教育的本质可以指导教育者如何去做好教育工作。
比如说老师们知道了教育是为了培养人,就不能只是单纯地灌输知识,还要注重学生的品德、思维等各个方面的培养。
像有些学校只看重分数那就是偏离了教育的本质。
二、知识体系①知识图谱:教育的本质这个知识点处于整个教育知识体系的基础位置,就像树根对于树的意义一样。
②关联知识:和教育目的、教育功能、教学方法这些知识点都有联系。
教育目的就是基于教育的本质来设定的,不同的教育本质理解下的教育目的会不一样;教育功能则是教育本质的延伸,正是因为教育有培养人的本质,所以才有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功能;教学方法也是围绕着如何实现教育本质而展开的,到底是用讲授法还是讨论法,要看是不是符合教育本质里对人的培养要求。
③重难点分析:- 掌握难度:这个概念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因为它比较抽象。
很多人可能把教育简单地理解为上课或者教书本知识。
- 关键点:关键点就是要抓住人的全面发展这个要点,教育是面向人的多方面能力和素养的提升,而不是片面的某种培养。
④考点分析:- 在考试中的重要性:非常重要,是很多主观题、论述题的出题点。
像让你论述教育的本质属性,或者结合教育本质谈谈对现在教育现象的看法之类的。
- 考查方式:一般会以案例分析、论述题为主,有时候也会出现在选择题里。
三、详细讲解【理论概念类】①概念辨析:教育的本质强调对人的培养,它主要包含着三个方面,就是传递知识技能、培养思想品德和促进人自身的发展。
2024年下半年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知识点归纳
教育知识与能力是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中的一个重要科目,主要考察考生对教育理论、教育法规、课程标准、教学原理等教育相关知识的掌握和理解能力。
下面将2024年下半年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以便考生备考复习。
一、教育理论1.教育的定义、特点和功能: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的社会化过程,其目的是促使学生全面发展,实现自我价值。
教育主要功能包括教育人、培养人、启发人、约束人、评价人等。
2.教育的基本原则:个别性、社会性、主动性、发展性、创造性等。
3.教育的基本任务:知识传授、品德培养、能力培养。
4.教育思想流派:教育实用主义、教育理论主义、教育民主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启蒙主义等。
5.教育的发展规律:教育规律、人的发展规律、社会发展规律等。
二、教育法规1.《教育法》:确立了教育的地位和性质,规定了教育的基本任务、原则、制度等。
2.《教师法》:规定了教师的权利和义务,保障了教师的合法权益。
3.《中小学教师法》:明确了中小学教师的资格要求、职责和权利等。
4.《学校安全法》:规定了学校安全工作的职责和要求,保障了学生的安全。
5.《义务教育法》:规定了义务教育的实施要求和义务教育的基本制度。
三、课程标准1.课程标准的概念和作用:课程标准是制定、实施、评价课程的基本依据,包括课程目标、内容、课程标准。
2.课程: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
3.课程重心的转移:从以传授知识为主向以培养能力为主转变,重视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
4.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素质等。
四、教学原理1.课堂教学的基本原则:教学目标明确性、教学内容的系统性、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教学过程的活泼性和生动性。
2.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设计、教学手段的运用等。
3.教学评价:教学效果的评价、学生评价、自我评价等。
五、其他知识点1.学生心理特点: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发展规律,包括孩子的学习兴趣、动机、心理特征等。
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___必背知识点
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___必背知识点一、教育学的基本理论1.教育学的定义和对象2.教育的基本特点和基本条件3.教育的学科属性和学科关系4.教育学的主要流派和代表人物5.教育学的基本方法和研究途径二、教育思想1.孔子教育思想2.孟子教育思想3.荀子教育思想4.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5.列宁教育思想6.青年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三、教育目标与方针1.社会主义教育目标与培养目标2.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和主要特征3.新课程的理念和特点4.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与社会实践的具体目标和内容四、教育评价1.教育评价的基本概念和功能2.教育评价的基本原则和方法3.教育评价的内在要求与外在条件4.学生评价的基本原则和方法5.教师评价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五、教育方法1.教育方法的定义和作用2.讲授法的基本原则和操作方法3.讨论法的基本原则和操作方法4.实验法的基本原则和操作方法5.演示法的基本原则和操作方法6.研究性学习法的基本原则和操作方法7.问题解决法的基本原则和操作方法8.合作学习法的基本原则和操作方法六、教育心理学1.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和研究方法2.学习的基本过程和学习理论3.思维与问题解决的心理机制4.认知与记忆的心理机制5.智力与智力发展的心理机制6.动机与兴趣的心理机制7.人格与性格的心理机制七、教育管理与领导1.教育管理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教育管理的层次和功能3.学校管理的基本任务和职能4.学校领导的基本要求和类型5.教师队伍建设和发展的基本策略和方法6.学校文化建设和校本研修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八、中学教育的特点和问题1.中学教育的基本任务和地位2.中学教育的特点和主要问题3.中学课程的目标和主要内容4.中学德育工作的基本思路和方法5.中学学科教育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以上是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教育必背的知识点。
对于备考教师资格证考试的考生来说,掌握这些知识点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在考试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试必考知识点总结
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试必考知识点总结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试必考知识点总结一、考试大纲分析2024年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试将继续考察考生的教育理论知识、教育实践技能以及综合素质。
考试内容包括教育基础知识、学习心理基础、课程与教学理论、教育法律法规与教师职业道德、现代教育技术等。
考试题型包括单项选择题、简答题、材料分析题和写作题等。
二、必考知识点总结1、教育基础知识(1)教育的定义、本质和功能(2)教育目的和教育方针(3)教育与人和社会的关系(4)教育制度与教育政策(5)教育法律法规与教师职业道德2、学习心理基础(1)认知过程和认知理论(2)情感、意志过程与个性心理(3)学习动机与学习策略(4)品德的形成与培养(5)创造力与创新能力3、课程与教学理论(1)课程与课程理论(2)课程目标与课程设计(3)课程实施与课程评价(4)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5)教学原则与教学组织形式4、教育法律法规与教师职业道德(1)教育法律法规及其应用(2)教师职业道德及其建设(3)教师权利与义务(4)学生权益保护(5)教师职业礼仪与形象塑造5、现代教育技术(1)现代教育技术的概念与理论(2)多媒体教学设备与软件应用(3)网络资源与在线教育(4)数字媒体设计与开发(5)现代教育技术的整合与应用三、考试要点解析1、对教育基础知识进行深入考察,要求考生对教育的各个方面有全面的了解。
2、注重考察学习心理基础,要求考生掌握人的认知、情感和意志过程,以及学习动机和策略等。
3、课程与教学理论是考试的重点,考生需要掌握课程设计、实施和评价,以及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等。
4、教育法律法规与教师职业道德的考察将更加细致,要求考生熟练掌握教育法律法规及其应用,以及教师职业道德的建设和遵守。
5、现代教育技术部分的考试将更加注重实际应用能力,要求考生掌握多媒体教学设备和软件的应用,以及网络资源和数字媒体的设计与开发等。
初级中学教师资格证理论考试重点总结
初级中学教师资格证理论考试重点总结初级中学教师资格证理论考试是成为一名合格初中教师的重要关卡。
对于广大考生来说,了解考试重点并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至关重要。
以下将为大家详细梳理初级中学教师资格证理论考试的重点内容。
一、教育知识与能力(一)教育学基础知识1、教育的产生与发展需要了解教育的起源学说,如生物起源说、心理起源说、劳动起源说等。
掌握不同历史时期教育的特点,包括古代教育、近代教育和现代教育。
2、教育与社会的发展明确教育与生产力、政治经济制度、文化、人口等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例如,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规模和速度,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性质和目的。
3、教育目的理解教育目的的概念、层次结构和确立依据。
熟悉我国当前的教育目的及其基本精神,以及素质教育的内涵和实施要求。
(二)心理学基础知识1、认知过程包括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思维、想象等方面的知识。
比如,了解注意的种类和品质,掌握记忆的过程和遗忘规律。
2、情绪情感和意志认识情绪和情感的分类、意志的品质和意志行动的过程。
3、个性心理熟知需要、动机、兴趣、能力、气质和性格等内容。
理解气质和性格的类型,以及它们在教育中的应用。
(三)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1、教学过程掌握教学过程的本质、基本规律和基本环节。
2、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熟悉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原则,如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等。
了解各种教学方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如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演示法等。
3、教学组织形式了解常见的教学组织形式,如班级授课制、个别教学、分组教学等,以及它们的优缺点。
4、教学评价理解教学评价的类型和功能,掌握常用的教学评价方法。
二、综合素质(一)职业理念1、教育观理解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树立正确的教育观。
2、学生观掌握“以人为本”的学生观,认识学生是发展的人、独特的人和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3、教师观明确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角色的转变和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
(二)教育法律法规1、教育法律法规基础知识了解我国主要的教育法律法规,如《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教师法》等。
2024年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速记宝典知识点归纳
一、教育学理论知识1.教育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教育的目标与任务3.课程的基本概念和特点4.教育评价的基本概念和特点5.教育思想与教育理论的发展二、教育学研究方法1.教育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步骤2.教育学研究的常用工具3.教育学研究的质量评价三、学生发展与教育心理学1.学生发展的理论与特点2.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与教育意义3.心理发展的理论与特点4.心理测量的基本概念和方法5.学习和记忆的基本理论和策略四、教学设计与评价1.教学设计的基本要素和原则2.教学评价的基本要素和方法3.创新教育的基本理念和方法4.教育技术的发展和应用5.学生个体差异对教学的影响及应对措施五、学校管理与教育研究1.学校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2.教育研究的基本概念和方法3.教师专业发展与教育的关系4.教育发展的趋势与挑战5.教育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六、教师职业道德与教育法律法规1.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和特点2.教师职业道德的教育意义和实践方法3.教育法律法规的重要性和适用范围4.保护未成年人权益的法律法规5.教育法律法规的违法处理及后果七、中学教育学科知识1.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的关系2.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选择与运用3.学科教育与综合素质教育的关系4.学科知识与学科能力的培养5.学科教育的创新和发展以上是2024年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的速记宝典知识点的归纳,希望对您的备考有所帮助。
这些知识点覆盖了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教学设计与评价、学校管理与教育研究、教师职业道德与教育法律法规以及中学教育学科知识等方面的内容。
在备考过程中,您可以结合教材和相关参考书籍进行学习和巩固,同时也建议多做真题和模拟试题,加强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
祝您考试顺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教育学必背知识点总结第一章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第一节教育及其产生与发展一、教育的概念:广义的教育:凡是增进人的知识与技能、发展人的智力与体力,影响人的思想观念的活动。
二、教育的属性1.教育的本质属性★★★:教育的本质属性是育人,即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2.教育的社会属性★★★:永恒性:教育与人类社会共始终相对独立性:教育有自身的规律;“超前”或“滞后”三、教育的起源:心理起源学说:代表人物:孟禄观点: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局限:否认了教育的社会性四、教育的历史发展★★古代社会: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始于——奴隶社会古希腊斯巴达教育目的是培养军人和武士近代社会:义务教育制度产生于近代社会,世界上最早普及义务教育的国家——德国第二节教育学概述一、教育学的发展阶段(一)萌芽阶段★★★孔子:1.教育对象:主张“有教无类”2.孔子关于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庶、富、教”3.教育内容:偏重社会人事、文事,轻视科技与生产劳动4.论教学的原则与方法①启发诱导:“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最早)②因材施教: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③学、思、行结合: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④温故知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学记》地位:世界教育史上的第一部教育专著1.教学相长: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2.尊师重道: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3.藏息相辅:课内外相结合: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4.豫(预防)时(及时)孙(循序)摩(观摩)5.启发诱导: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6.长善救失: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扬长避短)7.循序渐进:不陵节而施、学不躐等苏格拉底:以其问答法著名,产婆术、助产术(西方最早)昆体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个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教育家。
代表作:《雄辩术原理》(《论演说家的教育》、《论演说家的培养》)2.独立形态阶段★★★培根:首次提出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归纳法夸美纽斯:代表作:1632年《大教学论》地位:标志着教育学开始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主要思想:“泛智”教育:“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班级授课制:系统论述,奠定了理论基础卢梭:代表作:《爱弥儿》倡导自然主义教育康德:最早在大学里讲授教育学洛克:白板说和绅士教育论,代表作:《教育漫话》赫尔巴特:传统教育理论代表人代表作:1806年《普通教育学》,标志着规范教育学的建立主要思想:教育性教学原则,“旧三中心”:课堂、教师、教材杜威:现代教育理论代表人“新三中心”:学生、活动、经验三即两学无目的: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组或改造,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教育无外在的目的。
3.多元化阶段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凯洛夫:《教育学》世界上公认的第一部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著作;杨贤江:《新教育大纲》,我国第一部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著作。
4.中国近现代教育思想蔡元培:“学界泰斗,人世楷模”——毛泽东评论最早主张以“美育”代“宗教”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毛泽东评论;“万世师表”——宋庆龄评论。
第三节教育的基本规律一、教育与社会的发展★★★政治经济制度:1.决定教育的领导权和受教育权2.决定教育目的3.决定教育内容的取舍4.决定教育体制5.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制约教育的改革与发展6.相对独立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生产力:(1)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2)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3)制约着教育的内容、方法与手段(4)制约着学校的专业设置(5)相对独立教育的经济功能:(1)教育再生产劳动力教育使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教育把一个简单的劳动力变成复杂的劳动力(2)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人力资本理论:代表人物:舒尔茨反映:教育与经济的关系教育对国民经济的增长率:33%(1929~1957)教育的文化功能:1.教育能够传承文化(传递、保存和活化)2.教育能够改造文化(选择和整理、提升文化)3.教育能够传播、交流和融合文化4.教育能够更新和创造文化教育的相对独立性:1.教育自身的历史继承性2.教育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生产力发展水平3.教育与其他社会意识形式的平行性二、教育与人的发展1.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内发论(遗传决定论)内蒙四耳佛:孟子、卢梭、威尔逊、高尔顿、格赛尔、霍尔和弗洛伊德谚语:“生而知之”的“天才论”、“唯上智与下愚不移”、“性也者,与生俱也”2.影响人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①遗传:物质前提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遗传素质的成熟机制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的水平及阶段②环境:外部动力谚语:“孟母三迁”、“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蓬生麻中,不扶则直”③教育(学校教育):主导作用教育对人发展起主导作用的原因:①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人的活动;②学校教育有专门的教师,相对而言教育效果较好;③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和协调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
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主导作用表现)①对个体发展做出社会性规范;②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③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④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个体主观能动性:决定作用3.人的身心发展的规律★★★阶段性: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分阶段进行,在教育工作中不搞“一刀切”“一锅煮”。
不平衡性:个体身心发展的同一方面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以及身心发展的不同方面发展不平衡;在教育工作中要抓住关键期(敏感期、最佳期)个别差异性:指的是两个不同的个体或群体,如:有的人,有的人;在教育工作中要进行因材施教。
顺序性:循序渐进,学不躐等,豫时孙摩,不可陵节而施。
第四节教育目的一、教育目的的概述★★★教育目的: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是培养人的质量规格标准。
培养目标:它是根据国家的教育目的制定的某一级或某类学校、某一专业对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是国家教育目的在不同教有阶段、不同级别的学校、不同专业方向的具体化。
确立教育目的依据: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根本途径、唯一途径、唯一方法。
二、教育目的的理论★★★个人本位论:确立教育的根据是人的本性,强调本性、潜能、需要、天赋。
社会本位论:确立教育的目的是根据社会的要求,强调国家、社会等。
涂尔干:使青年社会化凯兴斯泰纳:培养国家公民三、全面发展的教育的组成部分及其组成部分★★★体育:学校体育的基本组织形式——体育课美育:又称审美教育:感受美、理解美、鉴赏美、创造美美育对学生德、智、体、劳各方面的发展意义表现在:(1)美育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发展学生的智力和创造力(2)美育具有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完善品德的教育功能(3)美育可以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发展(4)美育有助于学生劳动观点的树立、劳动技能的形成五育之间的关系:1.“五育”在全面发展中的地位存在不平衡性:全面发展不能理解为平均发展2.“五育“各有其相对独立性3.“五育”之间具有内在联系第五节教育制度一、教育制度的概念1.教育制度的概念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总体系,具体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要求、入学条件、修业年限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学校教育制度是国民教育制度的核心与主体2.建立学制的依据★★建立学制的依据:(1)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状况(2)社会政治经济制度;(3)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规律;(4)人口发展状况;(5)本国学制的历史发展和国外学制的影响二、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类型1.双轨学制:西欧(英国、法国、德国)2.单轨学制:美国,有利于教育的普及3.分支型学制(“Y”型学制):苏联和我国我国学制是由单轨制发展而来的分支型学制。
三、我国现代学制的沿革★★★旧中国的四个学制:①1902年的“壬寅学制”(日本)《钦定学堂章程》首次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但未实行②1903年的“癸卯学制”(日本)《奏定学堂章程》实行新学制的开端;规定男女不可同校;思想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③1912年的“壬子癸丑学制”(日本)蔡元培我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学制;规定男女同校④1922年的“壬戌学制”(美国)又称为新学制或六三三学制,在高中增加职业科和升学。
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的结构及类型:四层次五类别类别结构:基础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特殊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我国的基础教育包括学前教育、普通中小学教育四、义务教育制度★★我国义务教育主要实行“九年一贯制”第六节教育研究及其方法一、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调查研究法:依据调查的对象,可以分为全面调查、重点调查抽样调在和个案调查全面调查也称普遍调在,是指对调查对象总体中的每一个单位或个人都进行调查;重点调查是种非全面调查,它是在调查对象中,选择一部分重点单位作为样本进行调查;抽样调查是指从调查对象的总体中抽取一部分具有代表性的对象作为样本进行调查,并以样本特征推算总体特征的一种调查方法;个案调查又称为典型调查,是指从总体中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若干人或典型单位进行调查。
历史研究法:是以系统方式收集、整理教育现象发生、发展和演变的史料,诠释、理解史料及事件关系的方法。
第三章中学课程第一节课程概述一、课程及其意义课程词源:我国最早:唐朝,孔颖达。
现代意义的课程:朱熹——“宽着期限,紧着课程”西方最早:斯宾塞《什么知识最有价值》。
1918年,博比特《课程》:标志着课程作为专门研究领域的诞生,教育史上第一本课程理论专著。
二、课程类型★★★学科课程:以文化知识(科学、道德、艺术)为基础,如语文、数学、物理…最古老,使用最广泛的的课程类型。
我国古代的“六艺”、古希腊的“七艺”活动课程:围绕着学生的需要和兴趣、以活动为组织方式活动课程特点:1.主体性:重视学生主动精神,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2.乡土性:以儿童所在地区的课题为题材3.综合性:打破了传统学科框架,以生活题材为学习单元4.经验性:学习者通过解决面临的问题重构经验地方课程:是以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以国家课程为基础,依据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民族等发展的需要而开发设计的课程隐性课程:校风、学风、班风、教室的设置、学校的管理制度、师生关系等三、课程理论及主要流派活动中心课程理论又称学生中心课程理论、儿童中心课程理论,具有实用性综合性、实践性等特点,是以儿童的现实生活特别是活动为中心来编制课程的理论。
活动中心课程理论的主要倡导者是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
学科中心课程理论的主要观点:(1)学校教育的目的在于把人类千百年来积累下来的文化科学知识传递给下一代,而这些文化科学知识的精华就包含在学校设置的各门学科里。
(2)教师的任务是把各门学科的知识教给学生,学生的任务是掌握预先为他们准备好的各门学科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