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科三大常规PPT课件

合集下载

临检-三大常规 PPT课件

临检-三大常规 PPT课件

正常
正常
类型
MCV
MCH <正常
MCHC 正常
病因 感染,中毒,慢 性炎症,尿毒症 等 缺铁性贫血,地 中海性贫血,慢 性失血等
3.单纯 <正常 小细胞 性贫血 4.小细 <正常 胞低色 素性贫 血
<正常
<正常
红细胞形态改变
1.球形红细胞:常见于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 伴有球形细胞增多的其他溶血性贫血,如自身 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新生儿溶血病及红细胞酶 缺陷所致溶血性贫血。 2.椭圆形红细胞:见于遗传性椭圆形细胞增多症。 3.靶形红细胞:见于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以及 各种低色素性贫血。 4.镰形红细胞:见于镰形细胞性贫血(血红蛋白S 病)。 5.口形红细胞:见于口性红细胞增多症,少量出 现可见于DIC,酒精中毒。
红细胞沉降测定
参考值:魏氏法:成年男性:0-15mm/h 成年女性:0-20mm/h 临床意义:魏氏血沉值达25mm/h时为轻 度增快,达50mm/h为中度增快,大于 50mm/h为重度增快。
1.生理性增快:妇女月经期,妊 娠 3个月 以上到分娩后3周,可达30mm/h以上,60 岁以上因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逐渐增多 而逐渐增高. 2.病理性增快: 1).各种炎症:细菌性炎症发生后2-3天即 可见血沉增快.风湿热活动期,慢性炎症如 结核病,血沉明显加快.
参与途径 共同 共同 外源 共同
Ⅶ Ⅷ Ⅸ
Ⅹ Ⅺ
稳定因子 抗血友病因子 血浆凝血激酶 成分 斯图亚特因子 血浆凝血激酶 前质
AHF PTC
外源 内源 内源
共同 内源
PTA
Ⅻ pk hmwk
接触因子 激肽释放 酶原 相对分子 质量高的 激肽原 纤维旦白 稳定因子

三大常规及生化全项的临床意义PPT课件

三大常规及生化全项的临床意义PPT课件
(1)生理性增加:妊娠末期、分娩期、经期、饭后剧烈运 动、冷水浴后及极度恐惧与疼痛等。
(2)病理性增加:大部分细菌感染引起的炎症、尿毒症、 中毒、恶性肿瘤、心肌梗塞、严重烧伤、传单病、白血病、 急性出血等。
(3)病理性减少:病毒感染、伤寒、副伤寒、黑热病、疟 疾、再障、X线及镭照射、化疗后、脾功能亢进和自身免疫 性疾病。
34
血清碱性磷酸酶
增高提示肝胆疾病,与转氨酶同时检测有助于黄疸的鉴别。 如:阻塞性黄疸,血清碱性磷酸酶显著升高,而转氨酶轻度 增高;肝细胞性黄疸,血清碱性磷酸酶正常或稍高,转氨酶 明显升高;
35
谷氨酰基转移酶
增高提示原发性肝癌、腺癌等,特别在诊断恶性肿瘤患者有 无肝转移和肝癌手术后有无复发时,阳性率可达90%
19
尿比重
(1)增高:可见于高热脱水、蛋白尿、惊厥、心功能不全、 急性肾小球肾炎和脂性肾脏病变等。
(2)降低:尿崩症、高血压、肾盂肾炎等,或使用了利尿 剂和天然利尿剂(茶、咖啡等)。
20
酮体
尿中酮体增加时,称为酮尿症,常见于未控制得糖尿病、运 动、寒冷刺激、饥饿、呕吐、痢疾等
21
胆红素
31
a-L-岩藻糖苷酶
是原发性肝癌的标志物和诊断的可靠指标。阳性率为81.2%。 肺癌、子宫癌、肝硬化、糖尿病、妊娠期间也可见升高。
32
谷丙、谷草转氨酶
谷丙转氨酶增高:肝胆疾病:

其他:
谷草转氨酶增高:肝胆疾病:

心肌梗死(48小时内),3-5天恢复正常。

33
胆碱酯酶
常用于监测有机磷农药中毒,现主要用于肝功能的检测, 对肝功能的评估和预后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10

三大常规和生化全项的临床意义精品PPT课件

三大常规和生化全项的临床意义精品PPT课件
❖ 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平均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平均体积 ❖ 用于各种贫血的分类(正常细胞性、大细胞性、单纯小细胞
性、小细胞性)
4、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
❖ (1)用于缺铁性贫血(IDA)的诊断与疗效观察 ❖ (2)用于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的鉴别诊断 ❖ (3)用于贫血的分类
5、白细胞计数(WBC)
9、血小板压积(PCT)
❖ 增长:见于骨纤、脾切除、慢粒等。 ❖ 减低:见于再障、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
10、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
❖ PDW是反映血小板体积大小的异质性参数, PDW增大见于 急淋化疗后,巨幼细胞性贫血、慢粒、巨大血小板综合征、 血栓性疾病等。
尿常规
❖ 1、颜色:淡黄色透明 ❖ (1)近无色透明:极度稀释的尿液。 ❖ (2)黄色:服用黄连素、维生素B2等药物。 ❖ (3)橙黄色:浓缩尿,如脱水、发热等。尿胆红素增加,
三大常规及生化全项的临床意义
1、红细胞(RBC)计数和血红蛋白(HGB,Hb)
❖ (1)生理性增多:见于高原居民、胎儿和新生儿、剧烈运动、 感情冲动、兴奋、恐惧、冷水浴等。长期多次献血者亦可代 偿性增多。
❖ (2)生理性减少:3个月的婴儿-15岁以前的儿童,红细胞 和血红蛋白可较正常低10%-20%,妊娠中、后期孕妇、老 年人。
❖ (1)生理性增加:妊娠末期、分娩期、经期、饭后剧烈运 动、冷水浴后及极度恐惧与疼痛等。
❖ (2)病理性增加:大部分细菌感染引起的炎症、尿毒症、 中毒、恶性肿瘤、心肌梗塞、严重烧伤、传单病、白血病、 急性出血等。
❖ (3)病理性减少:病毒感染、伤寒、副伤寒、黑热病、疟 疾、再障、X线及镭照射、化疗后、脾功能亢进和自身免疫 性疾病。
6、白细胞分类计数(DC)

临床实验室三大常规PPT课件

临床实验室三大常规PPT课件
• 各个厂家的产品,基本结构差不多
.
56
返回知识点
尿液分析仪测试原理
多联试剂带结构图
.
57
返回知识点
尿液分析仪测试原理
• 尼龙膜:防止大分子物质对反应的污染
• 绒制层:包括碘酸盐层和试剂层 • 碘酸盐层:可以破坏维生素C等干扰物质 • 试剂层:含有试剂成分,主要与尿液中测
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产生颜色变化
.
18
检测原理与基本结构
血红蛋白测定原理
除干式、无创型外,各型对血红蛋白测定都采用 光电比色原理 • 血细胞悬液中加入溶血剂后,红细胞溶解释放出 血红蛋白,后者与溶血剂中有关成分结合形成血 红蛋白衍生物,进入血红蛋白测试系统 • HiCN • 特定波长(530~550nm)下进行光电比色
.
19
结果分析
含量较少的嗜酸、嗜碱性粒细胞检出,发现异常细胞。 • 共有特点是:均使用了鞘流技术。
前鞘流
检测窗
后鞘流
.
17
检测原理与基本结构
电阻抗、射熟细胞计数 技术结合细胞化学技术,通过4个不同的检测系统对 白细胞、幼稚细胞进行分类和计数。 • 嗜酸性粒细胞检测系统 • 嗜碱性粒细胞检测系统 • 淋巴、单核和粒细胞检测系统 • 幼稚细胞检测系统
• 骨髓 Bone marrow
血浆 Plasma
• (ELISA)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 酶促反应 Enzymatic reaction
• 溯源性 Traceability 校准 Calibration
• 实验室信息系统 Laboratory information system
重视实验室三大常规

三大常规检验的临床意义.优秀精选PPT

三大常规检验的临床意义.优秀精选PPT

尿液分析
❖ (二)、参考值及临床意义
❖ P H5-8正常尿液呈弱酸性,约为6.0,因食物的不 同,PH的变化范围为4.5-8.0。吃动物蛋白多时, 尿液常呈酸性;吃蔬菜、水果多时,尿液常呈碱性。 临床上持续性酸性尿可见于高蛋白饮食、酸中毒、 发热或脱水时,持续性碱性尿可见于碱中毒或尿路 感染。
❖ 亚硝酸阴性阳性提示泌尿系统感染,常见于大肠埃 希氏菌引起的泌尿系统感染。
血液细胞常规检验
❖ (二)、参考值及临床意义 ❖ 1、红细胞(RBC) 男:3.5-5.5 X10^12/L女:3-5 X10^12/L 新生儿:6-7
X10^12/L
❖ 生理性 (1)增加:新生儿、高原地区居住者。 (2)减少:主要见于婴幼儿、老年人及妊娠中晚期。 ❖ 病理性 (1)增加: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代偿性红细胞增多
三大常规检验的临床意义
肿瘤二区:李星
1
血常规
2
பைடு நூலகம்
尿常规
3
粪便常规
一、血液细胞常规检验
❖ (一)、定义 ❖ 血液是由血细胞和血浆两部分组成的红色黏稠混悬
液。血液细胞常规检验(简称血常规)是临床检验中 三大常规检验血常规、尿常规、粪便常规之首,其 临床应用最为广泛。其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 板数量、形态及相关参数分析三大部分内容,其基 本项目包括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含量测定、白细 胞计数、白细胞分类计数、血小板计数等。
1g/La、人体在高热、剧烈运动、心力衰竭时可能会出现暂时性的轻度蛋白尿,还有一部分人在直立状态时可表现出轻度蛋白尿,称为
直10、 ,立白因性细食蛋胞物白糖 四增的尿加不。尿肢:同常,,麻见PH于的在痹细变菌化脑等性范痢围外情疾为、4伤况.阿米、下巴痢脑 ,疾、血可过敏管出性肠意现炎、外暂肠道、时寄生情性虫病绪的。 激糖动尿、;剧③烈妊运娠动中周后期期性多 可见糖尿。 对泌尿系统和糖尿病的筛检有重要价值,亦常是提供病理过程本质的重要线索,尿常规检查内容包括尿的颜色、透明度、酸碱度、红

精品医学课件-三大常规正式版1.0

精品医学课件-三大常规正式版1.0
熟悉粪便检测的项目及其正常特点、 异常变化的临床意义。
一、一般性状检测
1、量:正常每日约100~300g。 常规性检查:约5g粪便。
2、一般性状检查 (1)颜色与性状 正常粪便为成形柱状软便,呈黄褐
色,婴儿粪便可呈黄绿色或金黄色糊状。病理情况下, 粪便的颜色和性状可发生不同的变化。
粪便异常颜色及可能的原因
显微镜检查
• 细胞 • 原虫、寄生虫卵 • 食物残渣
细胞
白细胞:常见为中性粒细胞,正常粪便中不见或偶见。 肠道炎症时增多,小肠炎症时白细胞数量一般<15/HP, • 吞噬细胞 见于细菌性痢疾,溃疡性结肠炎 • 红细胞:正常无,肠道下段炎症或出血时可出现, • 肠粘膜上皮细胞:结肠炎、假膜性肠炎时增多 • 肿瘤细胞:左半结肠、直肠癌可见 • 念珠菌 病理粪便中出现的假丝酵母菌以白色假丝母菌 最为多见,常见于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激素、免疫 抑制剂和放、化疗之后
颜色 食物或药物原因
病理原因
鲜红色 服用西红柿和西瓜
肠道下段出血,如痔疮、肛裂、直肠癌等
暗红色 食用大量咖啡、可可、 巧克力等
阿米巴痢疾、肠套叠等
灰白色 钡餐造影服用硫酸钡, 食入脂肪过量或金霉素
胆道梗阻、肠结核
绿色 食用大量绿色蔬菜或甘汞
乳儿肠炎因胆绿素来不及转变为粪胆素而呈绿色
黑色 食用铁剂、动物血、肝脏、 上消化道出血 活性炭及某些中药
参考值: pH约6.5,波动在4.5-8.0之间。
5、尿液比密 尿液在4℃时与同体积纯水重量之比比,重称增为高尿比密。又称比重。
尿参液考中值所:含溶质浓度的指标,可相①对肾前指性示少肾尿脏:的高热浓状缩态和、稀脱释水。功能。
②糖尿病。
生正理常情为况1下.0与1尿5~液1中.02水5分,、盐类及③有肾病机:物急含性量肾有小肾关炎;、肾病综合征。

三大常规检验ppt课件

三大常规检验ppt课件

7.比重
尿比重受年龄、饮水量和出汗的影响,主要取决于肾脏的浓 缩功能,可作为肾功能试验之一。 8.PH值 正常尿为弱酸性,也可为中性或弱碱性,尿的酸碱度在很大 程度上取决于饮食种类、服用的药物,反映体内酸碱平衡情况和 肾脏的调节功能。
9.胆红素阳性 见于梗阻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等。 10.尿胆原 阳性:见于溶血性黄疸、肝病等。阴性:见于梗 阻性黄疸。
2.形状扁圆,中央稍呈凹陷 3.直径通常是6μm~8μm 4.无细胞核,也无细胞器 5.主要功能是运输和交换氧和二氧化碳
* 参考值
*男:4.0 ~ 5.5 ×1012/L(400万-550万个/mm3)
*女:3.5 ~ 5.0 ×1012/L(350万-500万个/ mm3) *新生儿:6.0 ~ 7.0 ×1012/L(600万-700万个/ mm3)
* 临床意义
*中性粒细胞增高:见于急性化脓性感染、大出血、严重组织 损伤、安眠药中毒、慢粒等。 *中性粒细胞减少:见于某些传染病如伤寒、再生障碍性贫血、 粒细胞缺乏症等。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见于寄生虫、支气管哮喘、食物过敏、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等。 *嗜酸性粒细胞减少:见于伤寒、副伤寒早期、长期使用肾上 腺皮质激素后。 *淋巴细胞增高:见于传淋、慢淋、结核、某些病毒感染等。 *淋巴细胞减少:长期化疗、X射线照射后及免疫缺陷病等。 *单核细胞增高:见于单核细胞白血病、结核病活动期等。
*临床意义: 1.红细胞减少: ①红细胞生成减少:白血病等 ②破坏增多:急性大出血、严重的组织损伤、 溶贫等 ③合成障碍:缺铁、维生素B12缺乏等 2.红细胞增多: 常见于身体缺氧、血液浓缩、真性红细胞增 多症、肺气肿等
* 血红蛋白(HB)
1.红细胞内含有一种红色的蛋白质 2. 功能是携带气体 3. 血红蛋白与红细胞数量增减增减基本一致

检验科三大常规ppt课件

检验科三大常规ppt课件
旺盛,释放功能好,是具有一定抵抗力的表 现,如急性化脓性感染; 2、核左移伴白细胞总数↓:为抵抗力低的表现。
18
核右移------临床意义
周围血中5叶的中性粒细胞>3%时,称 核右移。 1、核右移伴白细胞数量↓:是造血功能衰 退的表现。 2、见于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恶性贫 血和应用抗代谢药物治疗肿瘤时。 3、在病期突然出现核右移表示预后不良。 4、在炎症恢复期可出现一过性核右移。
19
红细胞主要生理功能
是作为呼吸载体从肺部携带氧输送 到全身各组织,并将组织中的二氧化碳 运送到肺而呼出体外。这一切功能主要 通过其内所含Hb来完成的。
20
红细胞计数(RED BLOOD CELL,RBC) 血红蛋白测定(HEMOGLOBIN,HB)
[参考值] 成年男性
成年女性
新生儿
RBC (4.0—5. 5)X1012/L Hb 120--160g/L RBC(3.5—5.0)X1012/L Hb 110--150g/L RBC (6.0—7.0)X1012/L Hb 170--200g/L
30
网织红细胞(RETICULOCYTE,RET)临床 意义
1.作为评价骨髓造血功能的指标 ①增高:是骨髓造血活跃的标志。 见于增生性贫血、溶血性贫血等。 ②减少:说明骨髓造血抑制。 见于增生不良性贫血,如再障贫血。
2. 作为贫血疗效观察的指标 ①经抗贫血治疗有效时,网织红细胞增高先于 RBC和Hb增多。
32
其他常用血液检查
出血时间测定: (BT)
1 标本采集法? 2 参考值?
3 临床意义:延长?见于哪些疾病?
凝血时间测定: (CT)
1 标本采集法?
2 参考值?
3 临床意义:延长?缩短 ?见于哪些疾

常规检测的临床意义PPT课件

常规检测的临床意义PPT课件

清亮或轻 ↑ 度混浊 脑肿瘤 清亮, 透明 ↑↑↑ 隐球菌 清亮或轻 ↑↑ 性脑膜 度混浊 炎 脑出血 血凝块 ↑↑

N
RBC
-
五、浆膜腔积液
漏出液与渗出液鉴别
项目 病因 颜色 透明度 Rivalta 试验 有核细胞分类 非炎症性 淡黄色 清晰透明或琥珀色样 阴性 淋巴细胞为主, 可见间皮细胞 漏出液 渗出液 炎症性、外伤、肿瘤或理化刺激 黄色、红色、乳白色 浑浊或乳糜样 阳性 急性炎症以中性粒细胞为主, 慢性炎症 或恶性积液以淋巴细胞为主 肿瘤细胞 无 可有
细胞管型:
红细胞管型:提示肾小球疾病和肾单位内有出血 白细胞管型:提示肾实质有细菌感染性病变
肾上皮细胞管型:肾小管病变
混合细胞管型:提示肾炎反复发作,肾充血、坏死,
肾病综合征等
颗粒管型:肾脏有实质性病变 蜡样管型:提示肾小管有严重病变,预后差 脂肪管型:肾小管损伤、肾小管上皮细胞发生
5、嗜碱粒细胞增多
慢粒 骨髓增生性疾病 脾切除后 某些转移癌
6、淋巴细胞增多
某些传染病 肾移植术后 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某些慢性感染:结核 相对增多:粒细胞缺乏时
血小板
血小板(PLT) 平均血小板体积(MPV):无统一范围
血小板比容(PCT)
血小板分布宽度(PDW)
由于末梢血循环较差,采集时受多种外界人为因素的影 响,如穿刺部位的深浅,采血动作的快慢,采血部位及体 表温度的高低等。 RBC、HGB、HCT、MCHC、PLT 末梢血较静脉血低,WBC较静脉血高
II抗体存在。临床应用肝素治疗时,APTT和PT也
都会延长。
1、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检测(Fibrincogen
Degradation Products, FDP) FDP是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碎片X、Y、D、E)和 (或)纤维蛋白降解产物(碎片X′、Y′、D′、 E′)的总和。 纤溶活化的任何阶段

临床三大常规的解读PPT课件

临床三大常规的解读PPT课件
3
你会看血常规吗?
常见错误1:
发热病人,白细胞高=细菌感染?白细胞低=病毒感染?
病例:患者女性,25岁,既往甲亢病史,发热,咽痛1天来院。 查血常规WBC 1.39X109/L。NEU 32%,LYMP 56%,MONO 10%。
最终诊断:粒细胞缺乏症(可能与抗甲状腺药物使用有关)
治疗:抗菌药物+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衍生内容 红细胞比容 红细胞平均值(MCV,MCH,MCHC) 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 血小板平均容积(MPV)和分布宽度(PDW)
注:正常值范围和年龄、性别以及检测仪器有关
6
红细胞检测
(1)红细胞计数(RBC) 成年男性(4.0-5.5x1012/L)(现修正为4.3-5.8x1012/L) 成年女性(3.5-5.0x1012/L)(现修正为3.8-5.1x1012/L) 初生儿(6.0-7.0x1012/L)
46
尿液标本采集要求
47
01
血常规
02
尿常规
03
大便常规
48
大便常规检查的主要目的
1. 消化系统有无炎症、出血、寄生虫、恶性肿瘤等情况 2. 食物消化状况,判断胃肠、胰腺、肝胆功能 3. 肠道菌群是否合理,粪便中有无致病菌,协助诊断肠道 传染病
49
大便常规检查的主要目的
1. 消化系统有无炎症、出血、寄生虫、恶性肿瘤等情况 2. 食物消化状况,判断胃肠、胰腺、肝胆功能 3. 肠道菌群是否合理,粪便中有无致病菌,协助诊断肠道 传染病
57
化学检查
(1) 粪胆红素检查 正常粪便中无胆红素 乳幼儿因正常肠道菌群尚未建立或成人大量应用抗生素之后,或因腹泻等 肠蠕动加速,胆红素末被或来不及被肠道细菌还原时,粪便呈深黄色,胆 红素定性试验呈阳性。如胆红素部分被氧化为胆绿素,则粪便呈黄绿色。 (2) 粪胆原与粪胆素检查: 胆红素在回肠末端和结肠被细菌分解为粪胆原,粪胆原除部分被肠道重吸 收进大肠肝循环外,大部分在结肠停留时被氧化为粪胆素,随粪便排出体 外。 粪胆素使粪便呈棕黄色。 胆道梗阻时粪胆素减少或缺如,粪便淡黄或呈白陶土色,氯化高汞粪胆素 试验为阴性反应。

检验科三大常规课件

检验科三大常规课件
标本采集
确保患者留取的尿液标本具有 代表性,避免污染或掺假。
标本处理
及时处理尿液标本,避免细菌 滋生或化学变化影响检验结果 。
仪器校准
定期校准尿液分析仪,确保检 测结果的准确性。
质量控制
定期进行室内质控和室间质评 ,确保检验结果的可靠性。
03
大便常规检验
大便常规检验的基本内容
外观
记录大便的形状、颜色、质地等
检验科三大常规课件
目录
CONTENTS
• 血常规检验 • 尿常规检验 • 大便常规检验 • 其他常规检验项目 • 检验科的质量管理
01
血常规检验
血常规检验的基本内容
01
02
03
白细胞计数和分类
通过白细胞计数和分类, 评估患者的感染和炎症情 况,以及可能存在的恶性 肿瘤。
红细胞计数和形态
红细胞计数和形态可以反 映患者的贫血或红细胞增 多症,以及可能存在的血 液系统疾病。
实验室标准化
实验室标准化是血常规检验质量的 重要保障,包括实验室内部的质量 控制、室间比对试验等。
02
尿常规检验
尿常规检验的基本内容
01
02
03
04
尿液的外观
颜色、透明度、浑浊度等。
尿液的化学成分
比重、酸碱度、蛋白质、糖分 、酮体等。
尿液的细胞成分
红细胞、白细胞、上皮细胞等 。
其他
尿液中是否存在管型、结晶等 异常物质。
检验结果的质量保证措施
检验报告的审核
对检验报告进行严格审核,确保报告内容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不确定度评估
对检验结果进行不确定度评估,量化分析结果的误差范围,提高 检验结果的可靠性。

0601三大常规检查PPT课件

0601三大常规检查PPT课件
中性粒细胞 循环中的WBC 嗜酸性粒细胞 包括5种细胞: 嗜碱性粒细胞
淋巴细胞 单核细胞 分类计数:是将血液制成涂片,经染色后 在油镜下进行分类,求得各种类型白细 胞的比值(百分数)。
白细胞计数(WBC)
参考值:WBC(4~10)×109/L
3.白细胞分类计数
参考值:
中性粒细胞杆状核:(Nst)1~5% 中性粒细胞分叶核:(Nsg)50~70%
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贫血: ①造血物质缺乏→缺铁性贫血和巨幼红细
胞性贫血; ②红细胞丢失↑→失血性贫血; ③红细胞破坏↑→溶血性贫血; ④骨髓功能衰竭→再生障碍性贫血。源自临床上根据Hb↓程度将贫血分为
贫血分为四级: 轻度贫血:男Hb<120g/L,女Hb<110g/L; 中度贫血:Hb<90g/L; 重度贫血:Hb<60g/L; 极度贫血:Hb<30g/L。 按病因和发病机制进行分类,将贫血分成三大类
红细胞计数(red blood cell,RBC) 血红蛋白测定(hemoglobin,Hb)
[参考值] 成年男性
成年女性
新生儿
RBC (4.0—5. 5)X1012/L Hb 120--160g/L RBC(3.5—5.0)X1012/L Hb 110--150g/L RBC (6.0—7.0)X1012/L Hb 170--200g/L
实验室检查
常用实验检查
实验检查: 1 通过检查→获得病原体、病理变化脏器功能状
态等方面的资料→协助诊断、观察病情或制订 防治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2 了解各种检查的临床意义,正确采集标本, 观察结果。做好检查前准备和解释工作。 3 什么叫“三大常规”? 4 实验检查范围:三大常规、肝、肾功能、血液 生化、免疫学检查。

三大常规检验的临床意义分解PPT课件

三大常规检验的临床意义分解PPT课件

尿液分析

葡萄糖0-5.5mmol/La、生理性糖尿为一过性糖尿,是暂时性 的,排除生理因素后恢复正常。主要有三种:① 饮食性糖 尿,即在短时间内服用大量糖类,引起血糖浓度过大;② 应急性糖尿,在脑外伤、脑血管意外、情绪激动、剧烈运动 周期性四肢麻痹等情况下,可出现暂时性的糖尿;③ 妊娠 中后期多可见糖尿。 b、病理性糖尿也可分为三种:①真性糖尿,既胰岛素的分 泌量相对或绝对不足,使血糖浓度超过肾糖阈尿糖检查不仅 可以诊断糖尿病② 肾性糖尿,即肾小管对葡萄糖的重吸收 功能减退,新生儿的近曲小管功能未完善也能出现糖尿;③ 其他糖尿,如生长激素过多(肢端肥大症)、甲状腺激素过 多(甲亢)、肾上腺激素过多(嗜铬细胞瘤)、皮质醇 (Cushing综合症)、胰高血糖素等都可使血糖浓度高过肾 糖阈而出现糖尿;另外,肥胖病、高血压也可能出现糖 尿。
血液细胞常规检验
5、白细胞分类: 中性粒细胞(N)2-7.7 X10^9/L 增多:急性化脓性感染、粒细胞白血病、急性出血、溶血、尿毒症、急性 汞中毒、急性氢中毒等。 减少:伤寒、副伤寒、疟疾、流感、化学药物中毒、X线或镭照射、抗癌药 物化疗、极度严重感染、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缺乏等。 淋巴细胞(L)0.8-4 X10^9/L 增多:百日咳、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麻疹、腮 腺炎、结核、传染性肝炎等。 减少:多见于传染病急性期、反射病、细胞免疫缺陷等。 单核细胞(M)0.12-1 X10^9/L 增多:结核、伤寒、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疟疾、黑热病、单核细胞白 血病、急性传染病恢复期等。

血液细胞常规检验



4、白细胞(WBC)4-10 X10^9/L 增加:(1)生理性:新生儿、妊娠晚期、分娩期、月经期、 饭后、剧烈运动后、冷水浴后及极度恐惧和疼痛等。(2) 病理性:大部分化脓性细菌所引起的炎症、尿毒症、严重烧 伤、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急性出血、组织损伤、手术创 伤后、白血病等。 减少:病理性:病毒感染、伤寒、副伤寒、黑热病、疟疾、 再生障碍性贫血、极度严重感染、X线照射、肿瘤化疗后和 非白血性白血病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贫血: ①造血物质缺乏 → 缺铁性贫血和巨幼红细 胞性贫血; ②红细胞丢失↑→失血性贫血; ③红细胞破坏↑→溶血性贫血; ④骨髓功能衰竭→再生障碍性贫血。
临床上根据Hb↓程度将贫血分为
贫血分为四级: 轻度贫血:男Hb<120g/L,女Hb<110g/L; 中度贫血:Hb<90g/L; 重度贫血:Hb<60g/L; 极度贫血:Hb<30g/L。 按病因和发病机制进行分类,将贫血分成三大类 1.红细胞生成减少 2.红细胞破坏过多 3.失血
外?核右移?分别见于哪些病?
核左移------临床意义
周围血中性粒细胞杆状核增多,其比 值>5%,可出现晚幼粒、中幼粒或早幼粒等 细胞时称为核左移。 ◆见于各种病原体所致的感染、急性溶血、急性 中毒和白血病。 1、核左移伴白细胞总数↑:表示骨髓造血功能 旺盛,释放功能好,是具有一定抵抗力的表 现,如急性化脓性感染; 2、核左移伴白细胞总数↓:为抵抗力低的表现。
白细胞分类计数
嗜碱性粒细胞
增多: ①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是与急性白血病 鉴别的重要指标; ②嗜碱性粒细胞白血病; ③某些转移癌及骨髓纤维化。 减少-------无临床意义。
白细胞分类计数 单核细胞
增多: ①某些感染; ②某些血液病: 如粒细胞↓或粒细胞 缺乏症的恢复期,淋巴瘤、恶性 组织 细胞病; ③单核细胞白血病 。

Hb和RBC测定---临床意义
2.病理性变化
增高: 分为三种情况: ①相对性增高,又称假性增高。 见于休克、严重脱水、出汗、大面积烧伤。 ②继发性增高,又称代偿性增高。 见于肺源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 ③原发性增高:见于原因不明的骨髓增殖性疾 病如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Hb和RBC测定---减少临床意义
外周血白细胞的形态改变及 核象变化
1.中性粒细胞毒性变------常见于感染、中毒时。 表现:①中性粒细胞大小不均匀,见于化脓性 炎症; ②中毒颗粒,见于严重的化脓性感染、大面积 烧伤和中毒等; ③空泡变性,在中性粒细胞胞质中出现一个或 数个空泡,常见于严重感染。 ④核变性,可呈现核肿胀、溶解或核固缩等改 变。
3.白细胞分类计数
参考值:
嗜酸性粒细胞:(E)0.5~5% 嗜碱性嗜细胞:(B)0~1% 单核细胞: (M)3~8% 淋巴细胞: (L)20~40%
白细胞计数------临床意义
1 、WBC增多见于: (1)生理性增多: 新生儿、妊娠期、分娩、疼痛和情绪激动等。 (2)病理性增多: 1)急性感染; 2)严重组织损伤/大量的血细胞破坏; 3)急性大出血; 4)急性中毒; 5)白血病及恶性肿瘤。
白细胞计数------临床意义
2、WBC减少见于: 1)某些阴性杆菌感染; 2)病毒感染; 3)血液病如再障、某些白血病; 4)理化损伤如接触放射线、应用某些 药物。 5)其他:SLE病、脾功能亢进等。
白细胞分类计数
嗜酸性粒细胞
(1)增多:①过敏性疾病; ②寄生虫病; ③某些皮肤病; ④某些恶性肿瘤。 ⑤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 ⑥传染病:猩红热; ⑦某些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性疾病。
中性粒细胞 循环中的WBC 嗜酸性粒细胞 包括5种细胞: 嗜碱性粒细胞 淋巴细胞 单核细胞 分类计数:是将血液制成涂片,经染色后 在油镜下进行分类,求得各种类型白细 胞的比值(百分数)。
白细胞计数(WBC)

参考值:WBC(4~10)×109/L
3.白细胞分类计数
参考值:
中性粒细胞杆状核:(Nst)1~5% 中性粒细胞分叶核:(Nsg)50~70%
增多: ①相对性增多: 再生障碍性贫血、 粒细胞↓或粒细胞缺乏症; ②绝对增多:某些病毒或细菌感染性疾 病, 如风疹、流行性腮腺炎、传染性单核 细胞增多症、百日咳、结核病; ③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白细胞分类计数 淋巴细胞
白细胞分类计数 淋巴细胞
减少: ①相对减少:急性化脓性感染; ②绝对减少:接触放射线和应用肾上腺糖 皮质激素之后。

血常规检查
(blood routine examination)
概述: 指对外周血中红细胞和白细胞数量和 质量的化验检查。 检查内容: 白细胞计数(WBC) 白细胞分类计数(DC) 红细胞计数(RBC) 血红蛋白测定(Hb)
白细胞计数 白细胞分类计数
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 WBC) 白细胞分类计数
核右移------临床意义
周围血中5叶的中性粒细胞>3%时,称 核右移。 1、核右移伴白细胞数量↓:是造血功能 衰退的表现。 2、见于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恶性 贫血和应用抗代谢药物治疗肿瘤时。 3、在病期突然出现核右移表示预后不良。 4、在炎症恢复期可出现一过性核右移。
红细胞主要生理功能
是作为呼吸载体从肺部携带氧输送 到全身各组织,并将组织中的二氧化碳 运送到肺而呼出体外。这一切功能主要 通过其内所含Hb来完成的。
红细胞计数(red blood cell,RBC) 血红蛋白测定(hemoglobin,Hb)
[参考值] 成年男性 成年女性 新生儿
RBC (4.0—5. 5)X1012/L Hb 120--160g/L RBC(3.5—5.0)X1012/L Hb 110--150g/L RBC (6.0—7.0)X1012/L Hb 170--200g/L
血红蛋白(Hb) 红细胞测定(RBC)
Hb和RBC测定---临床意义 1.生理性变化: (1)年龄:新生儿出生前↑→出生后↓→生后 15天逐渐降至正常。 (2)性别:男性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均高于女性。 (3)妊娠:妊娠中晚期→血容量↑→血液稀释 →生理性贫血。 (4)气压:高原居民→红细胞和血红蛋白代偿 性↑。
检验科三大常规
检验科 李观华
常用实验检查
实验检查: 1 通过检查→获得病原体、病理变化脏器功能状 态等方面的资料→协助诊断、观察病情或制订 防治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2 了解各种检查的临床意义,正确采集标本, 观察结果。做好检查前准备和解释工作。 3 什么叫“三大常规”? 4 实验检查范围:三大常规、肝、肾功能、血液 生化、免疫学检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