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药物的鉴别试验教案

合集下载

第二章药物的鉴别试验

第二章药物的鉴别试验

第二章药物的鉴别试验(不讲)[ 教学目的 ]一、掌握一般鉴别试验的原理。

二、熟悉一般鉴别试验的基本方法。

三、了解一般鉴别试验的条件和灵敏度。

[ 本章分配学时数 ] 2 学时[ 教学环节与教学内容 ][复习引入] 2分钟在上节课里,我们重点介绍了中国药典的基本内容,有凡例、正文、附录、索引 4 个部分。

其中正文部分是主要内容,收载了药品的质量标准。

那么从本章开始,我们就将在药品质量标准的基础上主要介绍药物分析的一些基础知识,具体有药物的鉴别试验、药物的杂质检查、药物定量分析与分析方法验证三大部分。

首先介绍的是药物的鉴别试验。

大纲要求同学们经过本课程的学习后除了必须掌握一般鉴别试验的原理外,还要熟悉一般鉴别试验的基本方法,并了解一般鉴别试验的条件和灵敏度。

[ 教授新课 ]一、概述1.药物的鉴别试验( identification test )是根据药物的分子结构、理化性质,采用化学、物理化学或生物学方法来判断药物的真伪。

2.是药品质检工作中的首要任务,只有在药物鉴别无误的情况下,进行药物的杂质检查、含量测定等分析才有意义。

3.所有药典所收载的药品项下的鉴别试验方法,都是用来证实贮藏在有标签容器中的药物是否为其所标示的药物,而不是对未知物进行定性分析。

4.这些试验方法虽有一定的专属性,但不足以确证其结构,因此不能鉴别未知物。

二、鉴别试验的项目鉴别项下规定的试验方法,仅适用于鉴别药物的真伪;对原料药而言,还应结合性状项下的外观和物理常数进行确认。

1.性状( description)反映了药物特有的物理性质(1)外观指药物的聚集状态、晶型、色泽以及臭、味等性质。

依托红霉素:本品为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无味或几乎无味。

(2)溶解度溶解度是药物的一种物理性质,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药品的纯度。

药典采用“极易溶解、易溶、溶解、略溶、微溶、极微溶解、几乎不溶或不溶”来描述药品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能。

磺胺嘧啶在乙醇或丙酮中微溶,在水中几乎不溶。

药物分析课件第二章药物的鉴别试验

药物分析课件第二章药物的鉴别试验

红外光谱分析法
通过药物吸收红外光的特性来进行鉴别,可以 得出药物的红外光谱图。
鉴别试验的实验操作
1
直接比较法的实验操作
2
仔细观察、对比药物的外观、形状、颜 色、气味等特征,记录所观察到的信息。
3
粉末X射线衍射分析法的实验操作
4
将药物制成粉末状,利用X射线设备对粉
末进行衍射分析,得出衍射图谱与标准
进行对比。
5
鉴别前准备
收集和准备所需的材料和实验设备,确
通过与药物接触产生的化学反应结果, 使用化学试剂进行颜色变化、沉淀等的 观察和记录。
红外光谱分析法的实验操作
使用红外光谱仪对药物进行分析,得出 红外光谱图与标准进行对比和解读。
药物的鉴别试验案例
对比分析两种药品
临床应用
鉴别试验在临床药物治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确保 患者获得合适和有效的治疗药物。
药品质量管理
鉴别试验是药品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保证药品市 场的安全和合法性。
遵守实验室安全规范,正确使用和保管实验 设备和化学试剂。
2 实验操作时的注意事项
严格按照实验操作规程进行,避免实验误差 和污染。
3 实验结果的判定标准
根据鉴别试验的判定标准,准确判断药物的 真实性和质量。
4 实验数据的记录与报告
及时、准确地记录实验数据,并根据实验结 果生成详细的鉴别试验报告。
鉴别试验的应用
药物分析课件第二章药物 的鉴别试验
本课件讲解药物鉴别试验的目的、方法和实验操作,以及鉴别试验的应用和 注意事项,帮助你深入了解药物分析领域的重要内容。
鉴别试验的目的和意义
1 鉴别试验的定义
2 鉴别试验的目的
鉴别试验是通过一系列的 方法和实验操作,确认和 鉴别药物的真实性和质量。

药物的鉴别试验课件

药物的鉴别试验课件
•3.物理常数 具有鉴别意义,也反映该药品的纯 净程度。 比旋度、吸收系数、酸值、碘值、皂性状-- 外观、溶解度
• 阿司匹林
【性状】 本品为白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无臭或微带醋酸 臭,味微酸;遇湿气即缓缓水解。
本品在乙醇中易溶,在三氯甲烷或乙醚中溶解,在水或 无水乙醚中微溶;在氢氧化钠溶液或碳酸钠溶液中溶解, 但同时分解。
• 阿司匹林片
【性状】 本品为白色片。
• 阿司匹林肠溶片
【性状】本品为肠溶包衣片,除去包衣后显白色。
学习交流PPT
8
(一)性状-- 外观、溶解度
极易溶解:系指溶质1g(ml)能在溶剂不到1ml中溶解; 易溶:系指溶质1g(ml)能在溶剂1~不到10ml中溶解; 溶解:系指溶质1g(ml)能在溶剂10~不到30ml中溶解; 略溶:系指溶质1g(ml)能在溶剂30~不到100ml中溶解; 微溶:系指溶质1g(ml)能在溶剂100~不到1000ml中溶解; 极微溶解: 系指溶质1g(ml)能在溶剂1000~不到10000ml
鉴别试验的影响 因素与注意事项
了解
鉴别试验方法的 验证
学习交流PPT
3
主要内容
鉴别试验的定义 鉴别试验的项目 鉴别试验的方法 鉴别试验的条件
学习交流PPT
4
一、鉴别试验的定义
药物鉴别试验:根据药物的分子结构、理化性 质,采用化学、物理化学或生物学、仪器分析等 方法来判断药物的真伪。
➢仅用于证实储藏有标示的药物鉴别,而不是对未知物 进行定性分析。
学习交流PPT
16
例:托烷类生物 碱类
• 反应原理 氢溴酸山莨菪碱及其片剂、注射液, 氢溴酸东莨菪碱及其片剂、注射液,丁溴酸东莨 菪碱及其注射液、胶囊、硫酸阿托品及其片剂、 注射液,盐酸消旋山莨菪碱注射液等药物的分子 结构,都是由莨菪烷衍生物(又称托烷衍生物) 与莨菪酸生成的酯,称为托烷生物碱类。

第二章 药物的鉴别试验 PPT课件

第二章 药物的鉴别试验 PPT课件

2019/9/5
药物分析
化学与制药工程学院
常用的方法有: (1)标准品对照法; (2)规定吸收波长法; (3)规定吸收波长和相应的吸收度法; (4)规定吸收波长和吸收系数法; (5)规定吸收波长和吸收度比值法。
2019/9/5
药物分析
化学与制药工程学院
2、红外光谱鉴别法(IR) a、与标准谱图对照法; b、与参比标准品对照法。
2019/9/5
药物分析
化学与制药工程学院
(三)专属鉴别试验(specific identification test):是证实某一种药物的依据,它是根据每 一种药物化学结构的差异及其所引起的物理化学 特性的不同,选用某些特有的灵敏定性反应来鉴 别药物的真伪。
2019/9/5
药物分析
化学与制药工程学院
显微鉴别法主要用于中药及其制剂的鉴别,通常采用显 微镜对药材的(饮片)切片、粉末、解离组织或表面制片, 以及含饮片粉末的制剂中饮片的组织、细胞或内含物等特 征进行鉴别的一种方法。
(五)生物学法
利用药效学和分子生物学等有关技术来鉴定药物品质的 一种方法,主要用于抗生素、生化药物以及中药的鉴别, 分为生物效应鉴别法和基因鉴别法两类。
2019/9/5
药物分析
化学与制药工程学院
2、湿法:系指供试品和试剂在适当的溶剂中,于 一定条件下进行反应,发生易于观测的化学变化, 如颜色、沉淀、气体、荧光等。
2019/9/5
药物分析
化学与制药工程学院
(二)光谱鉴别法: 1、紫外光谱鉴别法(UV或Vis 紫外或可见)
a、利用最大吸收波长(λmax1、λmax2、λmax3) b、利用在一定浓度C供下的最大吸收波长及它的 吸收度A; c、利用在C供下两个波长的吸收度的比值A2/A2, 更严格。

第2章-药物的鉴别试验

第2章-药物的鉴别试验
1. 显色反应鉴别法 茚三酮呈色反应(脂肪氨基,α-氨基酸)
重氮化-偶合呈色反应(Ar-NH2;-NHCOR) 氧化还原显色反应及其它颜色反应
例 盐酸氯丙嗪 Ch.P(2005) 【鉴别】(1)取本品约10mg,加水1ml溶解后,加
硝酸5滴即显红色,渐变淡黄色。
与金属离子的沉淀反应 2. 沉淀生成鉴别法 与硫氰酸铵的沉淀反应
、375nm与444nm的波长处有最大吸收。375nm
波长处的吸光度与267nm波长处的吸光度的比值
应为0.36~0.39。
(二)红外光谱鉴别法
特点:能反映出药物分子的结构特点,专属性强, 准确率高
方法: Ch.P 标准图谱对照法 《药品红外光谱集》
USP 对照品对照法
试样制备方法:压片法、糊法、膜法、溶液法
COOO-
Fe
2
Fe +12 HCI
3
(三)钠盐
1.焰色反应
2.供试品的中性溶液,加醋酸氧铀锌试液, 生成黄色沉淀。
6. 无机酸根 硫酸盐:?
氯化物:?
三、专属鉴别试验 (specific identification test)
是证实某一种药物的依据,是根据每一种药物的化 学结构的差异或理化性质的不同,选用某些特有的灵敏 的定性反应,来鉴别药物的真伪,以区分同类或具有相 同化学结构部分的各个药物单体。
例 阿司匹林
Ch.P(2005)
【鉴别】(3)本品的红外光吸收图谱应与对照的图
谱(光谱集209图)一致。
对比时应注意的问题:P23 (1)- (3)
(三)色谱鉴别法
原理:不同物质在不同色谱条件下,产生各自 的特征色谱行为。与对照品在相同条件下进行 色谱分离,并比较其保留行为和检测结果是否 一致来验证真伪。

第二章 药物的鉴别试验 第一节、药物鉴别试验的定义与目的

第二章  药物的鉴别试验 第一节、药物鉴别试验的定义与目的
利用微生物或实验动物进行鉴别的方法。
六、指纹图谱与特征图谱鉴别法
通过对所得到的能体现中药整体特性的图谱识
别,提供一种能够比较全面的控制中药质量的方法,
从化学物质基础的角度保证中药制剂的稳定和可靠。
采用指纹图谱模式,将中药内在物质特性转化
为常规数据信息,用于中药鉴别和质量评价。
特征和指纹图谱技术

3. 近红外光谱法
被测物质在近红外谱区750 2500nm (128004000cm-1) 特征光谱的并利用适宜的化学计 量学方法提取相关信息后,对被测物质进行定性、 定量分析的一种分析技术。
具体的分析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选择有代表性的样品并测量其近红外光谱;
2、将测量的光谱和基础数据,用适当的化学计量方 法建立校正模型; 3、未知样品组分或性质的测定。
分离的斑点) (2)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气相色谱法
供试品和对照品色谱峰保留时间一致。
四、显微鉴别法
适用于中药及其制剂的鉴别,通常采用显微镜对药 材的(饮片)切片、粉末、解离组织或表面制片, 以及含饮片粉末的制剂中饮片的组织、细胞或内含 物等特征进行鉴别的一种方法。 选择有代表性的供试品
五、生物学法
表对该药物化学结构的确证。
第二节、鉴别试验的项目
一、性状(description)
包括外观、溶解度、物理常数等。
二、一般鉴别试验(General identification test)
三、专属鉴别试验(Specific identification test
一、性状
(一) 外观:聚集状态、晶型、嗅味
峰1 人参皂苷Rg1 峰2 人参皂苷Re 峰7 人参皂苷Rd
银杏叶药材、注射用中间体和注射剂指纹图谱 A 银杏叶药材 B 注射用中间体

药物分析课件 第二章 药物的鉴别试验

药物分析课件 第二章 药物的鉴别试验

鉴别试验中常见的药物性状和相互作用
颜色和形状
药物的颜色和形状可以提供药物的初步鉴别信 息。
溶解性
药物的溶解性可以影响其吸收和溶出速度。
硬度和质地
药物的硬度和质地可以反映药物的制备工艺和 成分。
相互作用
不同药物之间可能会出现相互作用,影响药物 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药物鉴别试验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1
准备样品
4 药物鉴别试验需要严格按照试验步
骤和注意事项进行。
5 鉴别试验结果可以作为判断药物真
实性和质量的重要依据。
收集药物样品并记录样品来源和特征。
选择适当的试验方法
2
根据药物的性质选择合适的鉴别试验方
法。
3
进行试验
按照试验方法进行药物鉴别试验,并记
结果分析
4
录观察结果。
根据观察结果和鉴别准则判断药物的真
实性和质量。
5
注意事项
在进行药物鉴别试验时,需要注意实验 操作规范和安全措施。
药物鉴别试验案例分析
药物 阿司匹林 布洛芬
重要性
药物鉴别试验是确保患者用 药安全的重要环节,也是药 物分析的基础。
方法
药物鉴别试验可以使用物理 化学方法、色谱分析、光谱 分析等多种技术手段。
药物鉴别试验的目的和作用
1 确保药物品质
鉴别试验可以判断药物是否按照标准制备,确保药物品质稳定。
2 防止药物混淆
通过鉴别试验可以防止药物被替代、冒充以及出现品种混淆问题。
鉴别方法 熔点测定 溶解性测试
观察结果 熔点为135°C,符合标准。 在水中几乎不溶解,符合标准。
结论和要点
1 药物鉴别试验是确保 2 鉴别试验可以通过观 3 常见的药物鉴别试验

药物分析第二章药物的鉴别试验PPT课件

药物分析第二章药物的鉴别试验PPT课件
目的
确保药物的质量、安全性和有效 性,为临床用药提供可靠保障。
药物鉴别试验的重要性
确保药物质量
通过鉴别试验,可以确定药物的 有效成分和杂质,确保药物的质
量和纯度。
保障用药安全
药物的鉴别试验是药物质量控制的 重要环节,可以防止假冒伪劣药品 流入市场,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
维护公共卫生
鉴别试验是药品监管的重要手段, 有助于维护公共卫生和公众健康。
药物分析第二章药 物的鉴别试验ppt课 件
contents
目录
• 药物鉴别试验概述 • 药物鉴别试验的方法 • 药物鉴别试验的步骤和操作 • 药物鉴别试验的注意事项和安全问题 • 药物鉴别试验的应用和发展趋势 • 案例分析
01
CATALOGUE
药物鉴别试验概述
药物鉴别试验的定义和目的
定义
药物鉴别试验是一系列科学实验 ,用于确定药物的化学组成和结 构,以验证药物的纯度、真伪和 有效性。
药物鉴别试验的基本原则
01
02
03
科学性
药物鉴别试验应基于科学 原理和实验方法,确保结 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专属性
鉴别试验应具有高度的专 属性,能够准确地区分不 同药物或同一药物的不同 组分。
可重复性
试验方法应具有可重复性 ,以确保不同实验人员和 实验室能够获得一致的结 果。
02
CATALOGUE
防菌防污染
对于微生物培养等实验,应保 持实验室清洁,避免菌群污染
和交叉感染。
05
CATALOGUE
药物鉴别试验的应用和发展趋势
应领域
药品质量控制
药品研发
通过鉴别试验,可以确定药品的成分和纯 度,确保药品的质量符合标准。

药物分析 第2章-药物的鉴别试验课件

药物分析 第2章-药物的鉴别试验课件

(二)一般鉴别试验(General Identification Test)
依据某一类药物的化学结构或理化性质的特 征,通过化学反应来鉴别药物的真伪。
无机 药物
有机 药物
2022/11/10
阴离子和阳离子的特殊反应
典型的官能团反应
16
中国药典附录收载项目
丙二酰脲类、托烷生物碱类、芳香第一胺类、有机 氟化物类、无机金属盐类、有机酸盐、无机酸盐
特点:反应迅速、现象明显
2022/11/10
48
化 学 鉴 别 法
2022/11/10
呈色反应鉴别法 沉淀生成反应鉴别法
荧光反应鉴别法 气体生成反应鉴别法
测定生成物的熔点
49
例: 呋塞米
【鉴别】 (1) 取本品约25mg,加水5ml, 滴加氢氧化钠试液使恰溶解,加硫酸铜试液 1~2滴,即生成绿色沉淀。(2) 取本品25mg, 置试管中,加乙醇2.5ml溶解后,沿管壁滴加 对二甲氨基苯甲醛试液2ml,即显绿色,渐变 深红色。(3) UV。
2022/11/10
46
三、鉴别试验的方法
鉴别方法
化学鉴别法
光谱鉴别法
色谱鉴别法
显微鉴别法
生物学法
2022/11/10
指纹图谱与特征图谱鉴别法 47
(一)化学鉴别法
化学鉴别法是根据药物与化学试剂在一定条件 下发生离子反应或官能团反应生成不同颜色, 不同沉淀,放出不同气体,呈现不同荧光,从 而做出定性分析结论的方法。
38
鉴别二:取供试品少量,置试管中,加等量 的二氧化锰,混匀,加硫酸湿润, 缓缓加热, 即发生氯气,能使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显 蓝色。
202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11/10

药物的鉴别试验课程课件(最终修改)

药物的鉴别试验课程课件(最终修改)

12
• 《中国药典》要求在相同条件下,液体药 物比纯化水重的倍数,除另有规定外,温 度均指20℃时的比值。 • 纯药物的相对密度在特定条件下为不变的 常数,药物的纯度改变,相对密度也随之 改变,所以测定相对密度,可以区别或检 查药物的纯杂程度。
13
2)相对密度测定方法
20℃
液体药物密度/水密度
比重瓶法
23
比旋度[ ]
测定管长为1dm、浓度为1g/ml
时测得的旋光度

20 D

钠光谱D线 (589.3nm)
24
t c l D
计算 液体供试品
液体的 相对密度
[ ]
20 D

ld
25
固体供试品

t D

cl

t D l
c g / ml
38
二、一般鉴别试验 (general identification test)
Ch.P附录Ⅲ中有: 有机氟类、有机酸盐类(水杨酸盐)、芳香第 一胺类、托烷生物碱类、丙二酰脲类 无机金属类(Na+, K+, Ca2+ , Ba2+, Li+, Fe3+ , Al3+ , Zn2+,Cu 2+, Ag+, Hg2+等) 无酸盐类 (Cl- 、 SO42- 、 NO3-)
B. 自熔化开始点到崩坍点
C. 自收缩点到液化点
D. 自崩坍点到液化点
19
2.中国药典规定“熔点”系指
A. 固体初熔时的温度 B. 固体全熔时的温度 C. 供试品在毛细管内收缩时的温度
D. 固体熔化时自初熔至全熔的一段

华北理工药物分析教案第2章 药物的鉴别试验

华北理工药物分析教案第2章 药物的鉴别试验

3)药物和溴反应后,于可见光下发射出荧光;4)药物和间苯二酚反应后,发射出荧光及药物经其它反应后,发射荧光。

(4)气体生成反应鉴别法:1)大多数的胺(铵)类药物、酰脲类药物以及某些酰胺类药物,可经强碱处理后,加热,产生氨(胺)气。

2)化学结构中含硫的药物,可经强酸处理后,加热,发生硫化氢气体。

3)含碘有机药物,经直火加热,可生成紫色碘蒸气;含醋酸酯和乙酰胺类药物,经硫酸水解后,加乙醇可产生醋酸乙酯的香味。

2.光谱鉴别法(1)紫外光谱鉴别法:1)规定:最大/最小吸收波长;2)规定:一定浓度供试液,最大吸收波长和吸收度;3)规定:吸收波长和吸收系数法;4)规定:几个吸收波长,和吸收度比值;5)规定:经化学处理后产物的光谱特性。

(2)红外光谱鉴别法:供试品与对照品(或红外标准图谱)的一致性,指纹特性(3)其他光谱法:NIR NMR MS AAS x-ray etc3.色谱鉴别法(1)TLC:1)相同浓度的供试品与对照品比较,主斑点:应一致;2)供试品溶液与对照品溶液等体积混合,供试品与混合液主斑点:应一致 3)结构相似的其它药物与供试品溶液的主斑点比较:应区分4) 3)项下两种溶液等体积混合,应显示两个清晰分离的斑点:应区分(2)HPLC法鉴别:(3)GC鉴别:4.显微鉴别法5.生物方法6.中药的指纹图谱/特征图谱鉴别法第四节、鉴别试验的条件一、溶液的浓度二、溶液的温度三、溶液的酸碱度四、试验时间五、方法验证:灵敏、专属、耐用1、反应灵敏度和空白试验最低检出量(minimum detectable quantity)最低检出浓度(minimum detectable concentration)空白试验(blank test):在与供试品鉴别试验完全相同的条件下,除不加供试品外,其它试剂均同样加入而进行的试验。

2.提高反应灵敏度的方法(1)加入与水互不相溶的有机溶剂提取浓集(2)改进观测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药物的鉴别试验(Identification test)教学目的和要求1.理解药物鉴别试验是为了鉴别药物的真伪。

熟悉我国药典鉴别的项目、鉴别试验的条件及灵敏度的意义 2.掌握我国药典药物的一般鉴别方法 3.掌握各类有机物、无机物的鉴别试验方法及原理一、概述依据药典进行的药物分析主要有三大项:鉴别、检查和含量测定。

药物的鉴别试验(identification test)是用于鉴别药物的真伪,在药物分析中属首项工作,只有证实被分析的药物是真的,才有必要接着进行检查、含量测定。

药典所收载的药物项下的鉴别试验方法,仅适用于贮藏在有标签容器中的药物,用以证实是否为其所标示的药物。

它与分析化学中的定性鉴别有所区别。

这些试验方法不能赖以鉴别未知物。

二、鉴别试验的项目1、性状:药物的性状反映了药物特有的物理性质。

包括外观,嗅味,溶解度及物理常数等。

物理常数:熔点、比旋度、吸收系数。

比旋度:在一定波长与温度下,偏振光透过长1dm且每1ml中含有旋光性物质1g的溶液时测得的旋光度称为比旋度。

它是反映手性药物特性及其纯度的主要指标。

吸收系数:在给定波长、溶剂和温度等条件下,吸光物质在单位浓度、单位液层厚度时的吸收度称为吸收系数。

有两种表示方式:摩尔吸收系数和百分吸收系数。

百分吸收系数:在一定波长下,溶液浓度为1%(W/V),厚度为1cm时的吸E表示,是吸光物质的重要物理常数。

收度,用%11cm2、一般鉴别实验(general identification test)。

一般鉴别实验是以药物的化学结构及其物理化学性质为依据,通过化学反应鉴别药物的真伪。

一般鉴别试验仅供确认单一的化学药物,如为数种化学药物的混合物或有干扰物质存在时,除另有规定外,应不适用。

*通过一般鉴别试验只能证实是某一类药物,而不能证实是哪一种药物。

例如,经一般鉴别反应的钠盐试验,证实某一药物为钠盐,但不能辨认是氯化钠、苯甲酸钠或者是其它某一种钠盐药物。

要想最后证实被鉴别的物质到底是哪一种药物,必须在一般鉴别试验的基础上,再进行专属鉴别试验,方可确认。

通过一般鉴别反应只能证实是某一类药物,不能证实是哪一类药物。

无机物:阴,阳离子的特殊反应。

有机物:采用药典的官能团反应。

一般鉴别试验的项目:丙二酰脲类、托烷生物碱类、芳香第一胺类、有机氟化物类、无机金属盐类(钠盐、钾盐、锂盐、钙盐、钡盐、铵盐、镁盐、铁盐、铝盐、锌盐、铜盐、银盐、汞盐、铋盐、锑盐、亚锡盐)、有机酸盐(水杨酸盐、枸橼酸盐、乳酸盐、苯甲酸盐、酒石酸盐)、无机酸盐(亚硫酸盐或亚硫酸氢盐、硫酸盐、硝酸盐、硼酸盐、碳酸盐与碳酸氢盐、醋酸盐、磷酸盐、氯化物、溴化物、碘化物)。

(一)有机氟化物1.鉴别试验取供试品约7mg,照氧瓶燃烧法(附录VII C)进行有机破坏,用水20ml与0.01mol/L氢氧化钠溶液6.5ml为吸收液,俟燃烧完全后,充分振摇;取吸收液2ml,加茜素氟蓝试液0.5ml,再加12%醋酸钠的稀醋酸溶液0.2ml,用水稀释至4ml,加硝酸亚铈试液0.5ml,即显蓝紫色;同时做空白对照试验。

2.试验原理有机氟化物经氧瓶燃烧法破坏,为碱性溶液吸收成为无机氟化物后,与茜素氟蓝、硝酸亚铈形成蓝紫色络合物。

(二)有机酸盐1.水杨酸盐鉴别试验一取供试品的稀溶液,加三氯化铁试液1滴,即显紫色。

原理本品在中性或弱酸性条件下,和三氯化铁试液生成配位化合物,在中性时呈红色,弱酸性时呈紫色;若在强酸性中,配位化合物分解生成游离水杨酸。

本反应极为灵敏,只需取稀溶液进行试验,如取用量大,产生颜色过深时,可加水稀释后观察。

鉴别试验二取供试品溶液,加稀盐酸,即析出白色水杨酸沉淀;分离,沉淀在醋酸铵试液中溶解。

原理水杨酸不溶于水(0℃时溶解度为1g/1500L),故供试液加酸即析出游离水杨酸。

由于水杨酸的酸性(K=1.06×10-3,25℃)大于醋酸(K=1.85×10-5,25℃),故能与醋酸铵作用释出醋酸,而本身形成铵盐溶解。

析出的水杨酸亦可经冷水洗涤、干燥后测定熔点(158℃-161℃)。

2.苯甲酸盐3.乳酸盐4.枸橼酸盐5.酒石酸盐6.醋酸盐鉴别试验取供试品,加硫酸和乙醇后加热,即产生乙酸乙酯的香气。

(三)无机金属盐1.钠盐鉴别试验一取铂丝,用盐酸湿润后,蘸取供试品,在无色火焰中燃烧,火焰即显鲜黄色。

原理钠的火焰光谱在可见光区,有589.0nm、589.6nm主要谱线,故其燃烧火焰显黄色。

本焰色反应极为灵敏(最低检出限量为0.1ng钠离子)。

因此,对所用仪器和试剂要求必须很严格。

在检测前应将铂丝烧红,趁热浸入盐酸中,如此反复数次,直至火焰不染黄色后,再蘸取供试品进行测定。

只有当强烈的黄色火焰持续数秒钟不退,才能确认为钠盐。

鉴别试验二取供试品的中性溶液,加醋酸氧铀锌试液,即生成黄色沉淀。

原理其反应式为:本试验中,供试品溶液应为中性;有些有机酸盐(如水杨酸钠)遇醋酸氧铀锌试液能生成有色配位化合物,故在试验前应对供试液进行预处理。

其处理方法是,在供试液中加入稀盐酸,滤过,取滤液蒸干,加水溶解后,再供试验用;试验中,醋酸氧铀锌试液要加多过量;必要时,还需用玻璃棒摩擦试管壁,以促进黄色沉淀的析出。

2.钾盐鉴别试液一焰色反应显紫色,但有少量钠盐混存时,须隔色玻璃透视,方能辨认。

原理钾的火焰光谱在可见光区有766.49nm、769.90nm与404.4nm几条谱线,其中以766.49nm与769.90nm两条谱线最强。

由于人眼在此波长附近敏感度较差,故钾盐的燃烧火焰显紫色。

如有钠盐混存,因钠焰灵敏度很高,需透过蓝色钴玻璃将钠焰黄色滤去,此时火焰显粉红色。

鉴别试验二取供试品,加热炽灼,除去可能含有的铵盐,放冷后,加水溶解,再加0.1%四苯硼钠溶液与醋酸,即生成白色沉淀。

原理其反应式为:若有NH4+存在,显相同反应,故必须预先加热炽灼除去,以免干扰试验结果的辨认。

3.铵盐鉴别试验一取供试品,加过量氢氧化钠试液后,加热,即分解,发生氨臭;遇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能使之变蓝,并能使硝酸亚汞试液湿润的滤纸显黑色。

原理其反应式为:试验原理其反应式为:4.钙盐鉴别试验一焰色反应显砖红色(622nm)。

鉴别试验二取供试品溶液(1→20),加甲基红指示液2滴,用氨试液中和,再滴加盐酸至呈酸性,加草酸铵试液,即生成白色沉淀;分离,沉淀不溶于醋酸,但可溶于盐酸。

试验原理其反应式为:(白色)5.镁盐鉴别试验一取供试品溶液,加氨试液,即生成白色沉淀;滴加氯化铵试液,沉淀溶解;再加磷酸氢二钠试液1滴,振摇,即生成白色沉淀。

沉淀在氨试液中不溶。

试验原理其反应式为:6,锂盐鉴别试验一焰色试验显黄绿色(553.56nm,500nm),通过绿色玻璃透视,火焰显蓝色(488nm)。

鉴别试验二取供试品溶液,加稀硫酸,即生成白色沉淀;分离,沉淀在盐酸或硝酸中均不溶解。

7,锶盐鉴别试验一取供试品溶液,加氢氧化钠试液碱化后,加入碳酸钠试液,煮沸,即生成白色沉淀(Li2O);分离,沉淀能在氯化铵试液中溶解(NH3)。

鉴别试验二焰色试验显胭脂红色。

(670.78nm)鉴别试验三取供试品适量,加入稀硫酸或可溶性硫酸盐溶液,不生成沉淀(与锶盐区别)试验原理锂盐和稀硫酸或可溶性硫酸盐溶液不发生沉淀反应,而锶盐则相反,以此可区别锂盐和锶盐。

8.铁盐(1)亚铁盐:鉴别试验一取供试品溶液,加铁氰化钾试液,即生成深蓝色沉淀,分离,沉淀在稀盐酸中不溶,但加氢氧化钠试液,即分解成棕色沉淀。

试验原理其反应式为:(深蓝色藤氏蓝)(棕色)试验原理其反应式为:(深红色)鉴别试验一取供试品溶液,加亚铁氰化钾试液,即生成深蓝色沉淀,分离,沉淀在稀盐酸中不溶,但加氢氧化钠试液,即分解成棕色沉淀。

试验原理其反应式为:(深蓝色普鲁士蓝)试验原理其反应式为:(血红色)本试验一般应在盐酸溶液中进行;不能用硝酸,因硝酸中可能含有亚硝酸,干扰试验结果。

(红色)9,汞盐(1)亚汞盐鉴别试验一取供试品,加氨试液或氢氧化钠试液,即变为黑色。

试验原理其反应式为:(黑色)(黑色)试验原理其反应式为:(黄色)(黑色)鉴别试验一取供试品溶液,加氢氧化钠试液,即生成黄色沉淀(HgO)。

鉴别试验二取供试品的中性溶液,加碘化钾试液,即生成猩红色沉淀,能在过量碘化钾试液中溶解;再以氢氧化钠碱化,加铵盐即生成红棕色沉淀。

试验原理其反应式为:(猩红色)10, 银盐鉴别试验一取供试品溶液,加稀盐酸,即生成凝乳状沉淀,分离,沉淀能在氨试液中溶解,加硝酸沉淀又重新出现。

试验原理其反应式为:铬酸银沉淀能溶于硝酸中,也可和氨试液作用生成[Ag(NH3)2]+而溶解,但不溶于酸性较弱的醋酸中。

11.铜盐鉴别试验一取供试品溶液,滴加氨试液,即生成淡蓝色沉淀,再加过量氨试液,沉淀即溶解,生成深蓝色溶液。

试验原理其反应式为:试验原理其反应式为:(红棕色)12,铋盐鉴别试验一取供试品溶液,加碘化钾试液,即生成红棕色溶液或暗棕色沉淀,分离,沉淀能在过量碘化钾试液中溶解成黄棕色的溶液,再加水稀释,又生成橙色沉淀。

试验原理其反应式为:铋盐量少时,则形成红棕色溶液。

(红棕色溶液)加水稀释,即形成橙色的碘化氧铋沉淀。

(橙色)如铋盐浓度较小时,这一反应现象不明显。

鉴别试验二取供试品溶液,用稀硫酸酸化,加10%硫脲溶液,即显深黄色。

试验原理铋盐和硫脲在酸性条件下,具有特别灵敏的颜色反应(1),其颜色取决于生成沉淀的组成,沉淀的组成取决于反应的条件,Bi3+与SC(NH2)2的比例为1∶1时为黄褐色;1∶2时为黄色;1∶3时为黄褐色。

硫脲和多数金属离子都可发生颜色反应。

13.锌盐鉴别试验一取供试品溶液,加亚铁氰化钾试液,即生成白色沉淀,分离,沉淀在稀盐酸中不溶解。

试验原理其反应式为:(白色)亚铁氰化钾试剂过量时则生成溶解度更小的亚铁氰化锌钾白色沉淀。

(白色)沉淀不溶于稀酸或氨试液,但可溶于强碱。

鉴别试验二取供试品溶液,以稀硫酸酸化,加0.1%硫酸铜试液1滴及硫氰酸汞铵试液数滴,即生成紫色沉淀。

试验原理锌盐和硫氰酸汞铵于酸性条件下反应,生成白色硫氰酸汞锌沉淀,当有铜盐存在时,则生成混晶而显色。

若[Zn2+]/[Cu2+]不同,则所产生沉淀的颜色也不同。

14.锑盐鉴别试验一供试品溶液,加醋酸成酸性后,置水浴上加热,趁热加硫代硫酸钠试液数滴,逐渐生成橙红色沉淀。

试验原理其反应式为:(橙红色)酸化溶液时,可用盐酸,然后再加水稀释至恰有白色沉淀浑浊发生(SbOCl),即为所需酸度。

由于不易控制,所以一般采用醋酸。

鉴别试验二取供试品溶液,加盐酸成酸性后,通硫化氢气,即生成橙色沉淀,分离,沉淀在硫化铵试液或硫化钠试液中溶解。

试验原理其反应式为:(橙色)(橙色)沉淀可和硫化铵或硫化钠作用,生成硫锑酸盐[SbS4]3-和亚硫锑酸盐[SbS3]3-而溶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