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流域渔政管理与渔业资源保护浅析
渔政管理工作中的问题与对策
![渔政管理工作中的问题与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4f4fa7b5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c4.png)
渔政管理工作中的问题与对策【摘要】渔政管理工作在保护海洋资源、维护渔民权益和促进渔业可持续发展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存在诸多问题。
过度开发导致渔业资源枯竭,非法捕捞严重破坏海洋生态环境,渔政执法手段不足、监测不到位等问题频发。
为解决这些问题,需采取一系列措施,如加强资源保护意识、加强执法力度、提升监测技术等。
建立信息共享和合作机制也至关重要。
结论指出,加强渔政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持续改进相关措施并提高效能将有助于促进渔业可持续发展,保障海洋生态环境的健康。
【关键词】关键词:渔政管理工作、问题、对策、渔业资源、过度开发、非法捕捞、执法手段、监测监管、信息共享、合作机制、重要性、改进措施、效能提高。
1. 引言1.1 渔政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渔政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体现在维护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维护渔民的合法权益等多个方面。
渔政管理工作可以有效遏制渔业资源遭到过度开发的问题,保护珍稀物种和生态系统的持续存在。
通过严格执法,可以遏制非法捕捞等违法行为,维护海洋资源的合法权益。
加强渔政执法手段的建设和提升渔政监测与监管水平,可以有效减少渔业资源的浪费和损耗。
建立健全的信息共享与合作机制,可以加强不同部门之间的配合,提高渔政管理工作的效率和效果。
渔政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只有不断加强和改进管理工作,才能更好地保护海洋资源,促进渔业的可持续发展。
1.2 渔政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渔业资源遭到过度开发的问题日益突出。
由于渔民为了追求更大的利润,采用了过度捕捞和滥用渔具的方式,导致海洋生态系统遭受破坏,许多渔业资源面临枯竭甚至灭绝的危险。
非法捕捞等违法行为屡禁不止。
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各种手段从事非法捕捞、盗渔、涉渔等违法活动,给渔业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带来了重大挑战,严重损害了正常渔民的利益。
渔政执法手段不足也是一个突出的问题。
现有的渔政执法体制存在不少问题,渔政执法人员数量不足,执法手段不够严格,执法效果不尽如人意,导致一些违法行为得不到有效打击和处罚。
渔业资源与渔政管理
![渔业资源与渔政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149533be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2d.png)
渔业资源与渔政管理嘿,朋友!咱们来聊聊渔业资源和渔政管理这档子事儿。
您想啊,渔业资源就好比是咱家里的存款,要是不精打细算,只知道可劲儿地往外掏,那迟早有一天会见底儿。
这渔业资源也是一样的道理,要是不科学合理地管理和保护,那咱们未来还能吃到新鲜美味的鱼吗?就说那些过度捕捞的事儿吧。
有些人为了眼前那点儿利益,恨不得把海里的鱼一网打尽。
这像不像一个贪心的孩子,看到糖果罐子就想一口气把所有糖果都塞进嘴里?结果呢,不仅自己可能会被齁着,以后也再没糖吃啦!咱们的海洋、江河、湖泊里的鱼可经不住这样的折腾。
再看看那些违规的捕捞方式,比如使用绝户网,大小鱼通吃。
这简直就是不给鱼儿留活路,也不给咱们的子孙后代留口福啊!这就好比是在庄稼地里不管成熟没成熟,统统收割,那来年还能有好收成吗?渔政管理在这时候就显得至关重要啦!就好像是一个严格又贴心的管家,要确保渔业资源能够可持续发展。
渔政部门得制定合理的捕捞政策,规定捕捞的时间、地点、工具和数量,就像是给咱们的捕捞行为划了个道道,不能越界。
比如说,规定休渔期,这就好比是让鱼儿们也能放个长假,养精蓄锐,生儿育女。
要是没有休渔期,鱼儿们连喘口气的机会都没有,那还不得绝种啦?还有对捕捞工具的限制,太大网眼的不行,太小网眼的也不行。
这就像是给捕捞工具穿上了合适的“衣服”,不能太宽松,也不能太紧身,得刚刚好,既能捞到一定数量的鱼,又能让小鱼小虾有逃生的机会。
对于那些违反规定的捕捞行为,渔政部门就得严肃处理,该罚款的罚款,该没收工具的没收工具。
这可不是开玩笑的,就像在学校里违反纪律要受罚一样,不然大家都不把规定当回事儿,那渔业资源不就乱套了?咱们老百姓也得有这个意识,不能只想着自己的嘴巴,得为长远打算。
要知道,保护渔业资源,就是保护咱们自己的餐桌,保护咱们的未来。
所以说,渔业资源和渔政管理那可是息息相关,咱们得重视起来,一起努力,让渔业资源能长久地为咱们服务,让咱们的子子孙孙都能品尝到这来自大自然的美味,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浅析当前渔政管理面临的问题和对策
![浅析当前渔政管理面临的问题和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cb32f5c049649b6648d747c2.png)
浅析当前渔政管理面临的问题和对策摘要:伴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态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破坏,渔业资源也受到影响。
渔业资源的日益衰退,渔业生产和管理之间的矛盾更加激烈,使得渔政管理的难度加大,渔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也表现的更加明显。
本文就当前渔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入手,提出了解决问题的相应对策。
关键词:生态环境;渔业资源;渔政管理;问题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to a certain extent by the destruction, fishery resources are also affected. Fishery resources decline of fisheries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the more and fiercer, which increase the difficulty of management of fishery, fishery management problems are the more obvious manifestations. This article puts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s to solve the problem on the current fishery management problems.Key words: ecological environment; fishery resources; fishery management; problem一、渔政管理及其发展现状渔政管理就是遵照渔业法规对本国管辖范围内的渔业、渔业水域和水产资源进行的行政监督和管理。
虽然,渔政管理是一门新兴的渔业管理应用科学,但在中国就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早在夏商时期,就为渔业设官。
渔政管理工作中的问题与对策
![渔政管理工作中的问题与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cd790f99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94.png)
渔政管理工作中的问题与对策【摘要】渔政管理工作是维护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手段,但在实践中面临诸多问题。
渔业资源过度开发导致生态平衡受到破坏,需要加强监管和控制采取科学合理的开发方式。
违法捕捞行为屡禁不止,必须加大整治力度,建立严格的法律制度。
监管手段不足导致监管漏洞,需要构建更加完善的监管体系。
渔政管理工作中存在协调困难,需要强化部门间协作,促进信息共享。
为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加强渔政管理工作的监督与执行力度,提高科学性和系统性,确保渔业资源的有效保护和管理。
【关键词】渔政管理工作,渔业资源,过度开发,违法捕捞,监管手段,协调困难,监督,执行力度,科学性,系统性。
1. 引言1.1 渔政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渔政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
渔政管理是保护海洋资源、维护渔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海洋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之一,而渔业是海洋资源的重要利用方式之一。
良好的渔政管理可以有效防止渔业资源的过度开发,保护渔业资源的再生能力,确保海洋生态环境的健康。
渔政管理工作也是保障渔民合法权益的重要途径。
通过渔政管理,可以规范渔业生产经营行为,保障渔民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渔政管理也可以提高渔民的福利水平,促进渔民的可持续发展。
渔政管理还承担着维护海洋生态平衡、保护海洋环境的责任。
良好的渔政管理可以有效监管和防止违法捕捞行为,减少海洋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保护海洋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渔政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只有加强渔政管理,才能有效保护海洋资源、维护渔民合法权益、保护海洋环境、促进渔业可持续发展。
各级渔政管理部门应该高度重视渔政管理工作,加强组织协调,完善管理措施,确保渔政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1.2 渔政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渔业资源过度开发是当前渔政管理工作中的一个主要问题。
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的需要,渔业资源受到了严重的过度开发,导致许多渔场资源面临枯竭和退化的情况。
这不仅影响了渔民的生计,也给渔政管理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长江江苏段渔业资源现状及保护对策
![长江江苏段渔业资源现状及保护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3d311c563b3567ec102d8a83.png)
— —
— —
—
—
—
— —
—
—
产品的销售服务。各级渔业行政主管部 门要确立创 造消费促进生产发展的观念 ,把帮助生产者推销产
品作 为 一项 重 要 _作 来 抓 ,通 过 举 办产 品推 介 会 、 T 展销 会 、渔业文 化 节 以及组 织 国内外 水产 品交 流等
1 长江 江苏段 渔 业资 源现 状
和濒危物种 ,如中华鲟( 易危 ) 胭脂鱼 ( 、 易危 ) 、松
江鲈( 濒危 ) 、白鲟 ( 濒危 ) 、长身鳜 ( 濒危 ) ,种类 等
组成 以鲤科鱼类为主 。加上通过整理历年资料 ,长江 江苏段共有历 史记 录鱼类 1 1 ,分别 隶 属于 l 6种 9目
[ ] 刘晴. 3 促进水 产养殖增长方式转 变, 全面提 升水 产养殖发 展质
量 …. 中 水产 , O 63: 2 2 . 2 O ()2 — 3
[ ] 赵 明森. 4 加快发展现代渔业 的几点 思考 『. J 内陆水产, o 61 ] 2o ( , )
5 8 - ,
产业的科技水平。同时要帮助养殖农户和生产企业
优 良,盛 产 青 、草 、鲢 、鳙 、铜 鱼 、长 吻能 、鲶 、
可以说长江是淡水渔业的摇篮 ,是水生生物物种资
源 的宝 库 。 江 苏 位 于 长 江下 游 ,其 江 段 长 34k 6 m,水 域
黄颡鱼 、鲤 、鲫 、鲥 、刀鲚 、风鲚 、鳗鲡等许多名 贵经济鱼类 ,是 四大家鱼 、中华绒螯蟹的产 卯场 ,
令人担忧,鱼类低龄化 、小型化现 象严重,鱼类多样性 M r l 丰度指数 d 8 6 ;Sann Wi e 多样性指 aaf ge = . 7 hno— e r 2 n 数 H = . 4 H = . 9 1 io 2 84, ”3 58 ;Pe u均匀度指数 . 0 74 9 0 l / . 5 ,f o 94 。必须尽快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完善 ,6 _ . 25 6
长江十年禁渔的法律规定(3篇)
![长江十年禁渔的法律规定(3篇)](https://img.taocdn.com/s3/m/0c14ae78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fa.png)
第1篇一、引言长江,作为我国第一大河,拥有着丰富的水资源和生物资源。
然而,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加剧,长江的生态环境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为了保护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我国政府决定实施长江十年禁渔政策。
本文将从长江十年禁渔的法律规定、实施背景、意义和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等方面进行探讨。
二、长江十年禁渔的法律规定1. 《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是我国渔业管理的基本法律,其中对长江十年禁渔政策进行了明确规定。
根据《渔业法》第四十三条规定,长江流域的水生生物资源保护,实行以水生生物资源养护为核心的综合管理。
长江流域的捕捞活动,应当遵循生态优先、资源保护、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2. 《长江十年禁渔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渔业法》的相关规定,我国政府制定了《长江十年禁渔实施方案》。
该方案明确了禁渔范围、禁渔时间、禁渔对象、执法监管等具体内容。
(1)禁渔范围:长江干流、长江流域主要支流及湖泊。
(2)禁渔时间:自2020年1月1日起,实行十年禁渔。
(3)禁渔对象:长江流域内的所有水生生物资源,包括鱼类、虾类、蟹类、贝类等。
(4)执法监管:各级渔业主管部门要加强对禁渔活动的执法监管,严厉打击非法捕捞行为。
三、实施背景1. 生态环境恶化近年来,长江流域生态环境恶化,水生生物资源急剧减少。
据调查,长江流域水生生物资源减少的原因主要包括过度捕捞、水域污染、生态环境破坏等。
2. 生物多样性下降长江流域生物多样性下降,物种灭绝风险增加。
据相关数据显示,长江流域的鱼类种类由20世纪50年代的400多种下降到现在的100多种。
3. 社会责任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国家战略。
实施长江十年禁渔政策,是政府履行社会责任,保护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的具体体现。
四、意义1. 生态效益长江十年禁渔政策有助于恢复长江流域水生生物资源,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生物多样性。
2. 经济效益长江十年禁渔政策有利于促进长江流域渔业产业的转型升级,提高渔业产品质量,增加渔民收入。
渔政管理工作中的问题与对策
![渔政管理工作中的问题与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c9193dc1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e4.png)
渔政管理工作中的问题与对策渔政管理工作是国家海洋生态保护和渔业资源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维护海洋生态平衡、促进渔业健康发展、维护渔民合法权益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渔政管理工作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并寻求有效的对策来解决。
一、目前存在的问题1. 渔业资源过度捕捞随着渔业技术的不断提高和人口的不断增加,对渔业资源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这导致了渔业资源的过度捕捞现象。
一些无良渔民为了获得更多的利益,采用了非法捕捞、超额捕捞等手段,严重破坏了渔业资源的生态平衡。
2. 渔政管理体制不够完善当前我国的渔政管理体制在一些方面还存在不足,比如监管力度不够、执法手段不够严厉、执法效果不够明显等问题,这些都影响了渔业资源的保护和渔业管理的有效开展。
3. 渔业环保意识不足一些渔民对渔业环保意识不强,他们随意丢弃渔具、投放污水、捕捉未成熟海产品等现象屡见不鲜,这直接损害了海洋生态环境,也影响了渔业资源的健康发展。
二、对策措施1. 强化渔业资源保护意识要解决渔业资源过度捕捞的问题,首先需要加强对渔民的宣传教育,提高他们的资源保护意识。
可以通过开展渔业资源保护宣传活动、设立资源保护奖励制度等方式来引导渔民自觉遵守渔业资源保护法规,共同维护好渔业资源。
2. 改革渔政管理体制目前的渔政管理体制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行改革和完善。
应当强化对渔业资源的监管力度,加大执法力度,提高处罚力度,严惩违法行为,使相关法规得到更好的贯彻执行。
也可以探索建立更加全面、科学的渔政管理体制,各部门之间加强协作,形成合力,共同推进渔业资源的保护工作。
3. 加强渔业环保宣传为了提高渔民的环保意识,还需要加强对渔业环保的宣传教育。
可以通过组织各类环保宣传活动、开展环保知识培训、设立环保激励措施等方式来强化渔民的环保意识,使他们能够自觉维护好海洋生态环境,积极参与渔业环保工作。
以上就是我国渔政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相应的对策措施。
渔政管理工作中的问题与对策
![渔政管理工作中的问题与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581d8ac5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ec.png)
渔政管理工作中的问题与对策随着海洋资源的不断开发和利用,渔业已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渔政管理工作中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如资源过度开发、渔业生产方式落后、渔政执法难度大等等。
为了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必须采取一系列的对策和措施。
本文将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资源过度开发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对渔业资源需求不断增加,导致了资源的过度开发。
特别是一些短期效益、盲目盗捕、乱捕滥捕现象时有发生。
这就导致了渔业资源的减少,生物多样性的下降,从而影响了渔业的可持续发展。
对策建议:1.设立渔业生态保护区,保护和恢复受损的渔业资源,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
2.加强对资源的科学研究和调查,合理划定渔业资源利用的区域和期限,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3.加大对违规开发和非法捕捞行为的打击力度,提高违法成本,形成威慑效应。
二、渔业生产方式落后我国渔业生产大多依靠传统的捕捞方式和生产工艺,科技含量较低,产能利用率不高。
这导致了渔业生产成本高、效益低的问题。
对策建议:1.大力推进渔业生产方式的技术改造和升级,加大对渔船及渔业装备的投入,提高渔业生产的效率和效益。
2.提高对渔业生产技术的培训和引导,提高渔民对新技术的接受和运用能力,使渔业生产更加科学化和智能化。
3.加大科技创新力度,鼓励企业和科研机构加大对渔业科技的投入,加强渔业科研力量,开发高科技渔业产品和生产方式。
三、渔政执法难度大由于我国海域广阔,渔业活动较为频繁,渔业执法工作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一些渔民为了躲避执法检查,采取了各种手段,使得渔政执法工作变得异常困难。
对策建议:1.强化海洋执法力量,加大对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制定严格的执法程序和标准,减少执法漏洞。
2.建立健全渔业执法巡逻体系,实现对海洋环境全面监控和覆盖,及时发现和阻止违法行为。
3.借助先进的科技手段,加强对渔业活动的监控和管控,提高违法查处的效率和精准度。
四、渔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由于一些地区渔业生产方式和管理水平落后,导致了一些渔产品质量安全问题。
长江流域的禁捕措施
![长江流域的禁捕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2f09f105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ce.png)
长江流域的禁捕措施引言长江作为中国最长的河流,流域面积广阔,是我国经济、文化和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长期以来,长江流域的渔业资源遭受了严重的过度捕捞和环境污染的威胁,导致许多鱼类物种濒临灭绝。
为了保护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和渔业资源,相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的禁捕措施。
本文将介绍长江流域的禁捕措施及其效果。
1. 禁止捕捞保护期为了保护长江流域的渔业资源,在一年中的一些特定时期,相关部门规定了禁止捕捞保护期,禁止任何形式的渔捞活动。
这些保护期根据鱼类繁殖状况和迁徙习性来确定,通常是在鱼类繁殖和迁徙的关键时期。
在这段时间内,禁止一切捕捞活动,以维护鱼类的繁衍和塘养。
禁止捕捞保护期的设立对长江流域的渔业资源保护起到了重要作用。
它为鱼类提供了足够的繁殖和生长时间,增加了鱼类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潜力。
此外,禁止捕捞保护期还促进了渔民对可持续捕捞管理的认识和意识,提高了渔民的环保意识。
2. 禁用违禁渔具长江流域对一些特定渔具采取了禁用措施,以保护渔业资源。
其中包括禁用一些具有破坏性的捕鱼工具,例如电鱼器、毒鱼药等。
这些禁用的渔具能够有效减少对鱼类的伤害和杀害,保护了长江流域的渔业生态系统。
相关部门还采取了一些监督措施,对禁用渔具的使用进行严格检查和处罚。
一旦发现违规使用禁用渔具,将会面临法律制裁。
通过禁用违禁渔具,长江流域的渔业资源得到了切实的保护。
3. 加强执法力度长江流域的渔业资源保护工作需要有效的执法力度。
相关部门加大了对非法捕捞行为的打击力度,并加强了巡查和监测力度。
通过加强执法工作,有效遏制了非法捕捞行为的发生,保护了长江流域的渔业资源。
此外,相关部门还加强了与地方政府和渔民的合作,建立了渔业资源保护的联防联控机制。
通过多方合作,确保了执法工作的顺利进行,提高了长江流域渔业资源保护的效果。
4. 渔业资源评估和监测为了更好地了解长江流域的渔业资源情况,相关部门进行了定期的渔业资源评估和监测工作。
通过对长江流域各个水域的渔业资源进行调查和研究,了解渔业资源的分布、数量和种类。
长江渔业资源现状与增殖保护对策
![长江渔业资源现状与增殖保护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54454a48cf84b9d528ea7a64.png)
长江是我国的第一大河,水系支流众多,流域面积广阔.鱼类资源极为丰富。
历来盛产青龟、草鱼、鲢、鳙、铜龟、圆r]铜鱼、长吻能、鲥、刀鲚、风鲚、鳗鲡等多种经济鱼类,是著名的“四大家鱼”、中华绒蝥蟹、鲥鱼繁殖产卵场,其品质是我国所宵水系中晟优的,作为种质特性是其它任何圭煎i金堑童!±塑塑自墨…一——水系或人工方式所不能替代的。
长江又是我国淡水茼种的重要生产基地,如“四大家鱼”、日本鳗鲡鱼苗,历史年产量曾高达300亿和2亿尾,长江渔业资源的盛衰变化对我国的淡水渔业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l、长江渔业资源现状l虫盛豳芒llQQ§簋签§船!!kmz,约占五十年代湖泊面积的47.2%。
素有千湖之称的湖北省,原有lkmz以上的湖泊1066个,目前仅存300个。
湖南省洞庭湖,在清朝道光年问水面达6000km2,解放初期湖卣为4350km2,目前仅2623km2。
江西省都阳湖,解放初期湖面为5340km2.目前仪:{900km。
围星不仅引起湖泊调蓄洪水能力降低,还减少r鱼类活动空间,破坏水域生态环境.导致鱼类天然资源量锐减。
(3)水域污染。
长江沿岸工矿企、『k和城市排放的J.业废水及生活污水,据不完全统计选l42多亿吨,占全国的42%以上.沿江21个城市形成长560公里的岸边污染带m]。
水质污染不仅影响鱼类洞游,导致大批鱼类死亡,直接影响江河鱼类资源,还对浮游生物、底栖生物等多种鱼类饵料生物造成危害,破坏鱼类食物链,间接影响江河鱼类资源,导致鱼类天然资源量减少。
例如,2000年3月,K江大渡河上游金u河区廖河坝的金光化工厂违法、集中排放循环池内严禁外排的对水牛牛物剧毒的泥磷和含黄磷废水,造成大渡河、岷汀乐山市境内220公里江段水质污染,鱼类资源直接损失481吨,经济价值达962万元。
其_是长江渔业过度捕捞。
长江渔业生产大量使用有害渔具、渔法,酷渔滥捕、过度地捕捞产卵亲鱼和幼鱼,对鱼类资源造成严重破坏。
渔政管理工作中的问题与对策
![渔政管理工作中的问题与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3b2e763f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f5.png)
渔政管理工作中的问题与对策
1. 资源过度开发:由于渔民为了追求更大的渔获量,过度开发渔业资源,导致资源的减少和生态环境的恶化。
对策:加强渔业资源的监测和评估,制定科学的捕捞限额和休渔措施,加强渔业执法力度,对违法捕捞行为进行严肃处理。
2. 非法捕捞:存在一些渔民或渔船非法捕捞的问题,例如偷捕、使用非法捕捞工具等。
对策:加强巡逻和监控力度,加大对非法捕捞行为的打击力度,建立健全渔船入港制度,加强港口管理,对违法行为进行查处和惩罚。
3. 捕捞工具和技术落后:有些渔船使用落后的捕捞工具和技术,效率低下,损坏资源。
对策:加强对渔船的技术指导和培训,提高渔船捕捞技术水平,推广先进的捕捞技术和设备,提高渔船的捕捞效率和资源利用率。
4. 渔业管理制度不完善:渔业管理制度不完善导致管理难度增加,渔民对管理不合规定抱有侥幸心理。
对策:加强渔业管理法规和制度的制定和完善,提高执法力度,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加强渔民的宣传教育,增强他们对渔业管理制度的认识和遵守意识。
5. 生态环境污染:部分渔民或渔船存在违法排污的行为,严重破坏了渔业资源和海洋生态环境。
对策:加强环境监测和排污治理工作,加大对违法排污行为的打击力度,加强对渔船的排放治理和监管,加强渔港的环境保护设施建设,提高渔民的环保意识。
6. 缺乏国际合作:渔业资源的保护和管理需要国际合作,而存在一些合作机制和平台不够健全的问题。
对策: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渔业资源合作和交流,建立健全的渔业合作机制,加强国际渔业资源管理的协调和合作。
长江渔业资源
![长江渔业资源](https://img.taocdn.com/s3/m/cc4d5b472b160b4e767fcf18.png)
长江流域的鱼类资源及其保护曹文宣(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武汉 430072)长江发源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脉各拉丹冬峰(海拔6621m)西南侧,全长6300余km,比黄河长800余km,在世界大河中长度仅次于非洲的尼罗河和南美洲的亚马逊河,为世界第三大河。
长江流域面积180×104km2,约占我国陆地总面积的1/5。
长江是中国水量最丰富的河流,水资源总量9616×108m3,约占全国河流径流总量的36%,为黄河的20倍,在世界上仅次于赤道雨林地带的亚马逊河和刚果河(扎伊尔河),居第三位。
长江自西向东穿越青藏高原、横断山区、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变化很大,气候差异显著,支流及附属水体众多,形成了多样的生境,孕育了丰富的鱼类资源。
长江鱼类物种多样性具有种类丰富、资源波动大、特有性高、经济物种多和分布区域差异大等特点,是我国淡水渔业的摇篮、鱼类基因的宝库、经济鱼类的原种基地、生物多样性的典型代表。
长江水系现有鱼类400余种(亚种),其中纯淡水鱼类350种左右,淡水鱼类之多居全国各水系之首。
例如,珠江水系纯淡水性鱼类239种,黄河水系仅150种。
长江水系有11种河海洄游性鱼类,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鲥鱼(Macrura reevesi)等9种为溯河洄游性鱼类,鳗鲡(Anguilla japonica)与松江鲈(Trachidermus fasciatus)则为降河洄游性。
此外,长江水系中还生活着40余种咸淡水鱼类,它们对盐度的适应性较强,主要生活在沿海及河口区域。
长江鱼类分别隶属16目39科161属,以骨鳔类(Ostariophysans)为主,计310种(亚种),占77.3%;其中,鲤形目(Cypriniformes)鱼类269种,鲇形目(Siluriformes)鱼类41种。
鲤形目的4个科在长江中都有代表性种类,亚口鱼科(Catostomidae)有1种、鳅科(Cobitidae)56种、鲤科(Cyprinidae)196种,平鳍鳅科(Homalopteridae)16种。
长江鱼类资源的现状及其增殖保护
![长江鱼类资源的现状及其增殖保护](https://img.taocdn.com/s3/m/64771e6e48d7c1c708a1451e.png)
要解决水产养殖食品质量与安 主要原因如下:
全问题,必须从源头开始,从亲本—
#< 修堤建闸
苗 种 — 成 鱼 — 捕 捞 — 加 工 流通各个
据统计,近半个世纪以来沿长江湖泊
环节,实现从 “水域到餐桌”全过程的 为节制水位至少修建了七千余涵闸和近五
监控与管理。以养殖和水产品加工标 千条堤坝,这些工程对鱼类资源的保护极
·4·
坏,即使能恢复,也需大量的资金、复 域泥沙大增,如长
杂的技术及旷日持久的努力,有时还 江 流 域 的 某 一 大
不一定获得预期的效果。可持续发展 型敞水湖泊 !" 年 观念的建立有赖于全民族素质的提 间 泥 沙 沉 积 量 即
高,任重道远。
增加了 # C 4 强。
$%&’()&*&% +&,- +./0&(1 !""! 2 #! 3
准为重点,建立一套采用国际标准和 为不利。如沿江 5" 个 #" 万亩以上的建闸
国际先进技术、与国际接轨、又符合国 筑堤湖泊,鱼产量骤减了 7"? @ B"? ;国
情的产品标准体系。89::; 体系的原 外亦认为兴建水利工程通常要损失鱼产量
则和方法不仅适用于水产加工品质量 的 6A? @ 75? 。
从d年代算科学养鱼世代期间一个被人们忽视的现象无意识地被动地人工放流一直在无声无息中进行着因为无论是湖泊水库河沟还是池塘和网箱养殖凡是放养家鱼的设施和水域其中养殖鱼类都有可能通过各种渠道逃逸入长江常年可能数量不多一遇到洪水年份或其他人力所不能控制的原因不啻于直接向长江内大量进行人工放流
科学养鱼 !""! 年 第 #! 期
长江渔业资源调查报告
![长江渔业资源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a1a1582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08.png)
长江渔业资源调查报告
1. 调查背景
本次调查旨在对长江流域的渔业资源进行全面了解,并提供相关数据支持,以便制定合理的渔业保护和管理措施。
2. 调查方法
为了获得准确的数据,我们采用了以下调查方法:
- 生态调查:通过现场观察和数据记录,对长江流域的生态系统进行调查,了解不同生物的种类和数量。
- 区域采样:选择长江流域的代表性湖泊、河段和水域,进行样本采集和分析。
- 数据分析:将采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得出渔业资源的基本状况和变化趋势。
3. 调查结果
根据调查数据,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 渔业资源种类丰富:长江流域拥有丰富多样的鱼类资源,包括江鲈、鲤鱼、草鱼等。
- 渔业资源数量逐年下降:由于过度捕捞和环境污染等因素,长江渔业资源的数量呈现逐年减少的趋势。
- 鱼类生长情况不佳:调查发现部分鱼类生长缓慢,有的个体偏小,可能由于水质恶化和栖息地破坏导致。
4. 建议措施
为了保护和管理长江渔业资源,我们提出以下建议措施:
- 加强渔业资源保护:限制捕捞量、禁止使用不环保的捕捞工具等,以减缓渔业资源减少的速度。
- 改善水质环境:加大治水力度,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改善长江的水质。
- 恢复栖息地:加强湖泊和河段的生态修复工作,提供更适宜鱼类生存和繁衍的栖息环境。
5. 结论
长江渔业资源的调查表明,当前情况下需要加强渔业资源的保护和管理,以便长远维护渔业的可持续发展。
我们希望通过这份报告的发布,引起相关部门和社会的重视,共同努力保护长江的渔业资源。
以上为长江渔业资源调查报告的全部内容,感谢阅读。
浅析新形势下加强渔政管理的必要性
![浅析新形势下加强渔政管理的必要性](https://img.taocdn.com/s3/m/6052b5ca9b89680203d825fc.png)
浅析新形势下加强渔政管理的必要性作者:杨洪波来源:《农民致富之友》2018年第06期我国渔业资源众多,但是近些年的过度开发,导致渔业资源面临巨大危机。
基于此,本文从当前新形势下对渔政管理的认知高度入手,就当前我国渔政管理现状展开了深入分析,并就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梳理。
此外,重点就新形势下加强渔政管理的必要性展开了分析,以期促进我国渔政管理水平的提升。
1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建设美丽中国要求,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质量兴渔、效益促渔,以推进渔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渔业转方式调结构为重点,以提质增效、减量增收、绿色发展、富裕渔民为目标,不断创新发展机制,培育发展新动能,提高发展质量效益,推进渔业绿色、安全、融合、开放、规范发展,推进水域生态修复,推进渔港渔村振兴,推动形成产业优化、产品优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渔业发展新格局,加快建设现代化渔业强国。
所有这些都离不开新形势下的渔政管理,基于此,新形势下加强渔政管理意义重大。
2 新形势下渔政管理现状分析纵观我国渔政管理的里程,目前已走过六十多年的发展历程,这期间有成功也有失败。
截止到目前我国渔政管理已形成各级渔政管理机构约2000余个,相关管理人员达到约6万余人,各类执法渔船上万艘,且设备先进,为渔政管理提供了有利保障。
但是渔政管理在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了诸多问题,如关于渔业管理体制的法律法规滞后,导致治渔力度不足,如广东茂名曾出现多起违反渔业管理法的案件,且屡禁不止,这主要是由于在实际执法过程中,多以罚款为主,且额度偏低,对于涉案的渔具等不加以没收等,这导致当地渔民对违规操作没有忌讳。
此外,也存在渔政管理方式方法滞后的问题,如当前各级渔政管理机构监管的范恩更多是锁定在港内作业的渔业及渔船的证件、各类器具以及相关人员的资格审查等方面,而对于市场上更新的船只,以及从事贩运与销售等方面涉及较少。
加之,由于执法人员的有限,面对海上各类渔船的检查,难度极大,且自身消耗也很大,这导致渔业管理机构出现只抓表面不深究管理深度,严重影响了执法力度。
渔政管理工作中的问题与对策
![渔政管理工作中的问题与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35420171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e0.png)
渔政管理工作中的问题与对策渔政管理是保护和管理渔业资源的关键工作之一。
由于各种原因,渔政管理会面临一些问题。
本文将探讨渔政管理工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资源过度开发是渔政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
由于人口增长和渔业技术的发展,渔业资源遭到过度开发的风险越来越大。
对策之一是建立可持续渔业管理制度。
这种制度将基于科学调查和数据分析,确定合理的捕捞量,并限制捕捞季节和区域,以确保资源得以恢复和再生。
非法捕捞是另一个常见的问题。
非法捕捞不仅破坏了渔业资源,还损害了合法渔民的利益和生活。
打击非法捕捞的对策包括加强监控和巡逻,提高执法力度,并加强国际合作,共同打击跨国非法捕捞行为。
渔业环境污染也是一个重要问题。
渔业活动中的废水排放、废弃渔具的处理等都可能对水体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对策之一是制定严格的环境保护法规,并加强对渔业生产和加工企业的监管,确保其合规操作。
还应加强渔业从业人员的环境意识教育,引导他们主动参与环境保护活动。
第四,渔政管理的执法能力薄弱也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在一些地区,渔政执法人员数量不足,培训水平不高,导致执法效果不佳。
对策之一是加强渔政执法力量的建设,增加执法人员数量,提高其素质和技能水平。
还应加强与公安、海事等执法部门的协作,形成合力,共同维护渔业资源的合法权益。
第五,渔政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滞后也是一个问题。
随着科技的发展,渔业管理应该更加依赖于信息化手段,提高管理效能。
对策之一是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推动渔业管理信息化和数字化的发展。
通过建立信息平台,实现渔业资源的动态监测、分析和预警,提高渔业管理的精确性和科学性。
渔政管理工作中存在着资源过度开发、非法捕捞、渔业环境污染、执法能力薄弱和信息化建设滞后等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应采取相应的对策,建立可持续渔业管理制度,加强打击非法捕捞,制定严格的环境保护法规,加强渔政执法力量建设,推动渔业管理的信息化和数字化发展。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保护和管理渔业资源,实现渔业可持续发展。
长江上游珍稀和特有鱼类资源现状及保护利用对策
![长江上游珍稀和特有鱼类资源现状及保护利用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12d16f65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e8.png)
长江上游珍稀和特有鱼类资源现状及保护利用对策摘要:本文通过查阅、收集、整理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鱼类资源历史和已有的调查研究数据,认真分析和评价了当前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鱼类资源状况和渔业的发展和利用现状,并就长江流域的珍稀和特有鱼类的保护和发展前景进行了意见。
关键词: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资源;保护利用引言:纵观当今长江流域的生态状况,其自然环境已经超越了人类社会所能承受的限度,其所处的次生环境已经面临着严重的威胁。
土壤侵蚀、环境的污染、盲目的开采、人类的毁坏,必然会加剧资源失衡,使得本来就十分脆弱的自然环境更为不堪一击,缓解改善这些问题已成为迫在眉睫的历史使命。
一、长江上游水域生态(一)长江上游水域生态特点长江是中国第一河,它的源头是青藏唐古拉山脉格拉丹冬大雪峰,贯穿全国东西部,经过11个省市(市)汇入东海,其主干长度超过6300公里,总面积为180x104km2。
根据地形和水文特点,分为上游、中游、下游,其中上游位于湖北宜昌,属典型的分支型水系,主干4504公里,面积84.8x104km2,占长江总流域面积46.67%。
其复杂的河流生态环境和地域生境,造就和孕育了极其丰富、多样的鱼类和水生生物资源,是我国淡水渔业生产的摇篮,鱼类资源的宝库,珍稀名贵和特有水生野生动物的集中地,水利工程建设的大动脉和集居地[1]。
(二)长江上游水域生态现状由于自然界在持续演化中,其生态系统的均衡并非衡久恒定,其固有的生态状态也一直在发生着变化,冰川、温度等多种因子都会导致其生态系统发生巨大变化。
而人类作为次生环境参与者,也是改变、破坏生态原有状态的原动力之一。
长江的上游地区也不能逃脱这个基本的法则。
由于自然环境和人为因素的影响,长江两岸原始树林面积逐年缩小,目前已成为4.8x108hm2。
1.长江上游珍稀和特有鱼类资源及利用现状1.长江上游珍稀鱼类资源现状及利用目前,长江流域有白鲟、达氏鲟、胭脂鱼三种,白鲟是现存白鲟的两个物种,与达氏鲟同属于国家级重点保护物种,仅在长江上游栖息繁殖;而胭脂鱼则属于亚口鱼目,主要在北美洲地区,而亚洲胭脂鱼则是长江地区特有,属于二级保护物种。
长江流域牛栏江段鱼类资源现状及保护措施研究
![长江流域牛栏江段鱼类资源现状及保护措施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bcc35eca360cba1aa811dad4.png)
长江流域牛栏江段鱼类资源现状及保护措施研究作者:熊石才来源:《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年第04期[摘要]长江流域的牛栏江段属于长江的上游地区,不仅拥有众多的珍稀鱼类资源,还是我国的水电开发重要基地。
随着水资源开发等人类活动的日渐焦距,长江上游地区开始出现鱼类生物多样性下降、鱼类物种加速濒危、渔业资源衰退等情况。
本文从长江流域牛栏江段鱼类资源现状出发,分析相关鱼类资源保护措施,旨在促进该地区鱼类资源的有效保护。
[关键词]长江流域;牛栏江段;鱼类资源;现状;保护措施[中图分类号]S931.1 [文献标识码]A长江上游地区的地形和地貌较为复杂,河流水系较多,其中鱼类与地区内其他的物种组成了地区生物多样性资源。
牛栏江是我国长江上游干流金沙江的右岸支流,发源于我国云南省的昆明市,长江流域牛栏江的鱼类保护区始建于2006年,以保护国家品味物种种群和气息生态系统为宗旨,集资源保护、科学研究、驯养、增殖于一体的水生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
牛栏江的鱼类保护区中有鱼类4目14科42属52种,其中的土著鱼类有39种,特有鱼类有8种,外来鱼类则有14种。
在近半个世纪时期以来,由于人类的滥砍滥伐、水利等工程建设和环境破坏等行为影响,导致长江上游的鱼类资源目前的状况不容乐观。
现阶段长江的上游已建和在建的大小型水电站数不胜数,更加的造成了水文破坏和河流气息破碎化以及水生生物缩减等问题。
1 长江流域牛栏江段鱼类资源现状长江流域牛栏江位于我国云南省的东北部,牛栏江流向大体上处于由南向北的方向,流域内属于亚热带湿润河谷地带,切割较深,而且两岸的山坡较陡峭,容易形成一种逆时层,冬季经常会出现雾气,而且年降水量较大,特别适合鱼类生物的栖息和繁殖。
但是近年来由于人类活动的频繁,导致牛栏江地区的鱼类资源出现显著的变化。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1 渔业产量显著变化在水域内的天然捕捞量变化,在一定程度上使能够反映鱼类资源量的变化趋势的。
根据云南渔业社的统计,在上个世纪的50~80年代,长江上游牛栏江段的捕捞量出现逐年下降的趋势,并且在1982年达到史上最低。
渔政管理工作中的问题与对策
![渔政管理工作中的问题与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1fa5e146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ae.png)
渔政管理工作中的问题与对策渔政管理工作中存在着许多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渔业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也对渔民和相关产业造成了不利影响。
针对这些问题,需要采取有效的对策来加以解决,以实现渔政管理工作的良好效果。
本文将结合实际情况,探讨渔政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问题分析1.资源过度开发由于渔民过度捕捞、破坏海洋生态环境等行为,导致渔业资源逐渐枯竭。
资源的过度开发不仅影响了生态平衡,也损害了渔民的长期利益。
2.非法捕捞行为一些渔民为了获得更多的渔获,采用非法捕捞手段,如使用禁渔工具、捕捞禁渔物种等,严重破坏了海洋生态环境和渔业资源。
3.渔政执法不力一些地区的渔政管理机构在执法过程中存在着监管不力、执法不严、执法人员贿赂等问题,导致了渔业资源的恶性循环。
4.渔业管理信息不畅由于信息不畅,渔政部门无法及时掌握渔业生产、渔业资源和渔业市场等方面的信息,导致了管理工作的盲目性和不稳定性。
二、对策建议1.加强资源管理针对资源过度开发的问题,渔政管理部门应加强对渔业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管理,可以制定相关的资源限额、禁渔期等政策,规范渔业生产行为,减少资源的过度开发。
2.加大执法力度对于非法捕捞行为,渔政执法部门应该加大执法力度,加强监管力度,对违法渔民进行严厉打击,同时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渔民的法制观念和保护意识。
3.完善渔政执法机制渔政管理部门应完善渔政执法机制,建立健全执法人员的激励机制和惩戒机制,以确保执法人员的公正执法,杜绝渔政执法中的不正之风。
4.加强信息共享渔政管理部门应加强与相关部门的信息共享,积极开展渔业信息管理工作,建立健全渔业信息数据库,以提高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和针对性。
结语渔政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只有通过有效的对策才能够解决这些问题。
鉴于此,渔政管理部门需要加大管理力度,加强监管工作,完善渔政执法机制,并加强信息共享,以确保渔业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为渔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长江禁渔 保护长江水生生物资源
![长江禁渔 保护长江水生生物资源](https://img.taocdn.com/s3/m/9efa0734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8dc4451.png)
长江禁渔保护长江水生生物资源长江是我国最长的河流,长达6380公里,其河流流域占中国面积约1/5,是我国的重要水资源之一。
然而,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不断加强,长江水生生物资源已逐渐减少,有各种物种濒临灭绝的现象。
为保护长江水生生物资源,确保长江流域生态安全,实施长江禁渔是必要的。
首先,长江禁渔可以保护水生生物资源,从根源上制止超捕和非法捕捞行为。
长江禁渔的实施意味着对当地的渔民、商业捕捞等活动进行管控,规范其捕捞行为,限制捕捞数量,减少用捕捞的方式渔业所造成的强烈破坏,使水生生物得到河流的稳定安全的生长环境,达到保护生态平衡的目的。
其次,长江禁渔有利于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使长江水生生物不至于受到过度捕猎所造成灭绝的重大威胁,可以更好地进行物种的保存和保护。
禁渔还可以通过缓解渔业压力,增加水生生物的存活和繁殖,有效提高水生生物资源的产出和抑制捕捞中的偷猎激励,建立一整套自然保护的生态系统。
最后,长江禁渔可以促进渔业的可持续发展。
随着捕捞数量不断增加,渔业资源的严重削减已经成为长江流域的危机,基于可持续发展,长江流域必须进行自我调整,将渔业资源的保护纳入到本地政策的发展战略中。
只有确保长江水生生物的种群数量得到有效控制,才能够为本地区的渔业带来健康发展。
总的来说,长江禁渔的实施是保护长江水生生物资源,确保长江流域的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措施。
政府部门应该加强对长江禁渔政策的宣传和教育工作,并引导当地渔民合法、规范进行捕捞活动,共同维护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和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此外,长江禁渔还可以推动当地渔民的产业结构调整。
随着长江禁渔政策的实施,当地渔民逐渐从传统的渔业模式转变为发展轻工、制造业和旅游业等其他产业,这也为他们带来了更多的经济收益和就业岗位,有效地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同时,长江禁渔还可以提升长江流域的生态旅游产业。
长江是我国最重要的旅游资源之一,拥有着美丽的风景和丰富的文化历史,极具吸引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长江鱼类概述
长江水系现有鱼类400余种,其中纯淡水鱼类350种左右,淡水鱼类之多居全国各水系之首。
长江水系中还生活着40余种咸淡水鱼类,它们对盐度的适应性较强,主要生活在沿海及河口区域。
长江鱼类分别隶属16目39科161属,以骨鳔类为主,共310种,占77.3%;其中鲤形目鱼类269种,鲇形目鱼类41种。
鲤形类的4个科在长江中都有代表性种类,亚口鱼科1种,鳅科56种,鲤科196种,平鳍鳅科16种。
鲤科鱼类涵盖鲤科所有12个亚科,占全流域鱼类总数的48.9%。
鲤科鱼类种类多是长江及东亚淡水鱼类区系的特点之一,长江流域是东亚鲤科鱼类起源和演化的中心。
在长江流域的不同江段内,鱼类区系组成是不同的。
根据其生长环境特点和鱼类种类组成,大体上可分为四个
但怕判刑坐牢。
行刑衔接,对非法捕捞行为起到了极大的震慑作用。
还可以和国家诚信制度挂钩,对那些不构成刑事处罚,但要进行行政处罚的人群也是一种很好的约束。
(三)发动群众,暴露非法捕捞行为
在长江流域附近的市、区县水域面积都比较大,河汊、港汊密布,但执法人员数量少,非法捕捞流动性、时间短、隐蔽性强,多方面因素助长了非法捕捞者的气焰。
“群众才是真正的英雄”,宣传教育工作也在这里发挥作用。
要发动广大群众勇于举报,提供违法捕捞者作业场所、活动取,市场上的鱼却要有序取得。
因为
河里的鱼笼统说是归国家所有,市场
上的鱼归个人所有,所以要为河里的
鱼争个“名份”。
要彻底取缔非法捕
捞行为,既要控制源头,更要查终端
渔获物的来源情况。
目前,我国明文规定合法捕捞必
须持有合法捕捞证明(除了垂钓以
外)。
第一道捕捞必须要有捕捞许可
证,第二道捕捞结束后,必须经过申
报后进入指定港口卸货,渔政执法人
员会检查网具是否合法,网目尺寸是
否符合标准,幼鱼比例是否达标,有
无误捕水生野生动物。
只有全部合
格,渔政执法人员出具检查合格证明
法必究,使得他们没有市场,即使买
卖也有强力监管。
这样一来,那些非
法捕捞者没有生存发展的空间,渔业
资源也可以有序利用,水产市场也得
以规范。
五、结论
近年来,长江渔业资源因水域生
态环境恶化、水质恶化和过度捕捞遭
到严重破坏,主要鱼种资源锐减,产
量下降,鱼体小型化,为此开展长江
水系及其邻近水域资源保护管理的研
究很有必要。
同时也希望相关部门进
一步完善法律法规,依法震慑、遏制
和打击非法捕捞等行为。
生物资源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