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课 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练习)-高一历史(统编版新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 23 课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

一、单选题

1.1927年6月底,日本召开东方会议,形成的《对华政策纲领》第八条规定:“万一动乱波及满蒙,治安混乱,我国在该地之特殊地位与权益有受侵害之虞时,不问来自何方,均将予以防护。”据此可知,东方会议

A.直接策划发动了九一八事变B.引起了中国方面的高度关注

C.确定了“征服满蒙”的方针D.放弃了对东北三省的觊觎

【答案】C

【解析】

东方会议中确定“万一动乱波及满蒙,治安混乱,我国在该地之特殊地位与权益有受侵害之虞时,不问来自何方,均将予以防护”,由此可见日本对于满蒙地区觊觎已久,通过东方会议确定了“政府满蒙”的方针,C正确;九一八事变发生在1931年,排除A;题干并未列举中国对于东方会议的态度,排除B;D与题干内容相反,排除。

2.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于1931年9月21日召集紧急会议商讨对口方略。1933年,日军进犯山海关。中国共产党适时提出联合全国各种军队一致抗日的主张。当时驻守长城防线、察绥地区的国民党军队以及长城内外的义勇军,先后进行了长城抗战、察哈尔抗战等。这表明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B.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

C.民族危机促进局部抗战发展D.民族危机促进国共矛盾缓和

【答案】C

【解析】

九一八事变后,国民党、共产党政策调整及国民党军队和抗日义勇军一致对外,说明民族危机促使中国的局部抗战发展,C项正确;抗日统一战线正式形成是1937年9月,排除A项;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是在1935年华北事变后,B项错误;1930年冬,国民党对革命根据地进行大规模围

剿,1931年冬,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政府成立,国共矛盾进一步激化,D项错误。

3.七七事变后的八年抗战中,中国国民党承担了正面战场的作战,为取得抗战的最后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以下关于中国国民党正面战场的表述最准确的是

A.始终是中国抗战的主战场B.始终坚持全面抗战的路线

C.粉碎了日军速战速决的计划D.奠定了抗战全面胜利的基础

【答案】C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国民党正面战场上的淞沪会战粉碎了日军速战速决的计划,C正确;A不符合史实,排除;国民党坚持的是片面抗战路线,排除B;全民族抗战是抗战胜利的基础,D排除,4.据统计,日本在沦陷区成立的伪中央储备银行发行的“中储券”,1941年年初的发行量为1370万元,到1945年日本投降时发行量增至初发时的43万倍。“中储券”的面值也一再扩大,致使物价上涨了12700多倍。这一现象折射了

A.中国人民拒绝使用“中储券”B.日本大肆掠夺中国的财富

C.社会环境混乱造成货币贬值D.日本向中国转嫁经济困难

【答案】B

【解析】

根据材料“日本在沦陷区成立的伪中央储备银行发行的‘中储券’,1941年年初的发行量为1370万元,到1945年日本投降时发行量增至初发时的43万倍”结合所学可知,日本在侵略中国期间在沦陷区通过伪中央储备银行大量发行“中储券”,达到在中国沦陷区进行经济侵略,掠夺资源的目的,即反映了这时期日本大肆掠夺中国的财富的现象,B项正确;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日本侵略中国时期在沦陷区发行“中储券”的情况,没有体现当时中国人民使用情况,无法得出中国人民拒绝使用“中储券”的结论,A项错误;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日本侵略中国时期在沦陷区发行“中储券”导致货币贬值,没有体现社会环境混乱造成货币贬值,C项错误;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这时期日本发行“中储券”的主要目的是以战养战,而不是转嫁经济困难,D项错误。

5.全面抗战爆发后,毛泽东代表中国共产党提出依据新三民主义制定建国主张,在现阶段共产主义与三民主义“是基本上没有冲突的”,现在的任务,是在全国范围内恢复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

的革命精神,据此定出一定的政纲和政策。这反映出

A.新民主主义理论走向了成熟B.建立民主联合政府提上了日程

C.共产党致力于维护统一战线D.共产党认可国民党的抗战路线

【答案】C

【解析】

抗战时期,毛泽东认为共产主义和三民主义并不冲突,而且认为当前应当是在全国范围内恢复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的革命精神,这一主张有助于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C正确;题干中并未提到新民主主义理论,排除A;联合政府是在抗战后期提出的,排除B;共产党主张全面抗战路线,与国民党的片面抗战路线不同,排除D。

6.1934年7月15日,工农红军革命军事委员会发表《为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宣言》,宣言提出:武装全国民众,组织义勇军与游击队,直接参与抗日战争,积极支援东北义勇军;“普遍组织民众反日团体”,“吸收广大的群众,不分男女老幼、宗教信仰、政治派别到反日团体中来”。该宣言

A.标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B.明确东北为战略转移的目标

C.导致国民党军队的大规模围剿D.反映了中日民族矛盾的激化

【答案】D

【解析】

1934年中共发表的抗日宣言不仅主张进行直接的军事反抗,而且号召吸纳不同群体加入到反日团体中,这些主张反映了当时中日民族矛盾激化的情形,D正确;1937年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排除A;当时中共战略转移的目标是陕北,排除B;1934年正在进行第五次反围剿,而且国民党围剿红军不是因为后者提出要抗日,排除C。

7.把握历史主干知识和阶段特征有助于学好历史。下表反映了中国近现代史四个不同时期阶段特征的主题词,根据所学判断,表中空白应该填写

A.五四风雷,抗日烽火B.国共对峙,走向抗战

C.星星之火,力挽狂澜D.抗日救亡,民族复兴

【答案】C

【解析】

根据时间1935——1945年,华北事变,民族危机加深,全中国人民抗日的要求日益高涨,中共响应号召,也做出了政策调整,后来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到1945年取得了抗战的最后胜利,D项正确;五四风雷指的是1919年的五四运动,A项错误;国共对峙是从1927年开始,到1937年结束,时间不符,B项错误;“星星之火”指的是1927年井冈山根名根据地的建立,开创了“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道路,时间不符,C项错误。

8.是近代中国某一事件的主张:①改组南京政府,容纳各党各派,共同救国;②停止一切内战……⑦确实遵行总理遗嘱;⑧立即召开救国会议。这些主张

A.推动了国民革命的蓬勃开展B.有利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

C.体现了中共反蒋抗日的政策D.有利于改善抗日根据地的处境

【答案】B

【解析】

根据题干中“改组南京政府”“停止一切内战”“确实遵行总理遗嘱”等信息可知,这是抗战时期的主张,这一主张意在消除分歧,团结一切力量,有助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B正确;国民革命与题干中“改组南京政府”不符,排除A;根据材料“改组南京政府,容纳各党各派,共同救国;停止一切内战”可知,当时主张联合蒋介石,排除C;根据材料可知,当时尚未实现两党合作,因此根据地尚未建立,排除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