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工程监测培训讲义PPT课件(PPT41页)

合集下载

岩土工程勘察课件6.现场检验与监测

岩土工程勘察课件6.现场检验与监测

现场检验与监测的方法 检验方法
监测方法- 应力监测
通过在岩土工程中安装应力传感器,监测其受力状态和变化情况,为工程安全提 供保障。- 位移监测
04
现场检验与监测的注意事项
检验注意事项
01
02
03
04
检验前应详细了解岩土工程勘 察报告和设计要求,确保检验
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检验过程中应遵循相关规范和 标准,确保检验方法和工具的
准确性和可靠性。
对于关键部位和隐蔽工程的检 验,应加强监督和记录,确保 检验结果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检验结束后应及时整理和分析 数据,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并
上报相关单位。
监测注意事项
监测前应制定详细的监测方案和计划 ,明确监测项目、监测点位、监测频 率等要求。
对于异常数据应及时进行分析和处理 ,发现问题应及时采取措施并上报相 关单位。
意义
01
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岩土工程的安全性直接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通过现场检验与监
测,可以有效降低工程事故发生的概率,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02
提高工程效益
通过现场检验与监测,可以及时发现工程中的问题,采取措施进行修复
和加固,延长工程使用寿命,提高工程效益。
03
促进工程技术进步
现场检验与监测是推动岩土工程技术进步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长期监
环境监测
对施工现场周围的环境进行监测,如地下水、土壤质量等,以评估施 工对环境的影响,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变形监测
对岩土工程在施工和使用过程中的变形进行监测,包括地基沉降、边 坡位移等,以了解工程的稳定性。
应力应变监测
对岩土工程内部的应力应变情况进行监测,以评估工程的承载能力和 安全性。

岩土工程勘察描述、记录培训(ppt格式).pptx

岩土工程勘察描述、记录培训(ppt格式).pptx


积——10820×108Km3
一、地球的形态
地球的外部形态
2、地球的表面特征
大陆表面形态:
低山(海拔500-1000m) 山地(高程大于500m)中山(海拔1000-3500m )
高山(3500-5000m) 最高山(>5000m) 丘陵(高程低于500m,相对高差在200m以下) 平原(面积较大的地势平坦或略具起伏的地区,一般内部高差 不超过数十米) 高原(海拔在600m以上,表面较为平坦或有一定起伏的广阔 地区)
罗盘的构造 1、磁针 2、度盘 3、照准设备 4、圆水准器、管水准器和测斜水准指示器
罗盘的基本知识 1、磁北方向 2、真北方向 3、方位角
1、磁北方向(MN)
在某一测点上,当罗盘仪的磁针静止时,磁针北端所指的方 向即为磁北方向或磁子午线方向。
2、真北方向(N)
通过地球表面上的某一点,指向地球北极的方向即为真北方 向,或称子午线方向。
一、地球的形态
地质的构造
水平构造与倾斜构造
1)水平构造 习惯上将倾角小于5°的岩层称为水平构造,又称为水平岩层。 2)倾斜构造 岩层层面与水平面之间有一定夹角的岩层为倾斜构造。 按倾角的大小又分为缓倾岩层(≤ 30°)
陡倾岩层( 30° <α ≤ 60°) 陡立岩层( ≥60°)
一、地球的形态
地质的构造
一、地球的形态
地球的外部形态
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通常所说的地球形状是指大地水准面所圈闭的
形状。而大地水准面是平均海平面并通过大陆延伸 所形成的封闭曲面。
地球形状的主要数据:
赤道半径——6378.160Km 极 半 径——6356.755km 扁 平 率——1/298.25
表 面 积——51×108Km2

岩土工程勘察现场检验与监测PPT课件

岩土工程勘察现场检验与监测PPT课件
象、岩土体性状和地下水等进行监测,其目的是为了工程的正常施工和运营,确 保安全。监测工作主要包含三方面内容:
第一,施工和各类荷载作用下岩土反应性状的监测。例如,土压力观测、岩土 体中的应力量测、岩土体变形和位移监测、孔隙水压力观测等。
第二,对施工或运营中结构物的监测。对于像核电站等特别重大的结构物,则 在整个运营期间都要进行监测。
显然,现场检验与监测在提高工程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中, 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第1页/共39页
现场检验的含义和内容: 现场检验指的是在施工阶段对勘察成果的验证核查和施工质量的监控。因
此检验工作应包含两方面内容: 第一,验证核查岩土工程勘察成果与评价建议,即施工时通过基坑开挖等
手段揭露岩土体,所获得的第一性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资料较之勘察阶段更 为确切,可以用来补充和修正勘察成果。如果实际情况与勘察成果出入较大 时,还应进行施工阶段的补充勘察。
第8页/共39页
(一) 桩基是高、重建筑物和构筑物的主要基础形式,属深基础类型。它的主要功能
是将荷载传递至地下较深处的密实土层或岩层上,以满足承载力和变形的要求。 与其他类型的深基础相比较,桩基的几何尺寸较小,施工简便,适用范围广,所 以是高、重建筑物和构筑物大量采用的基础形式,近20年来国内的桩基工程新 技术获得迅猛发展。为了提高桩基的设计、施工水平,岩土工程师们都很关注桩 基质量的检测。
(一) 现场检验适用于天然土层为地基持力层的浅基础。主要作基坑开挖后的验槽工
作。为了做好此项工作,要求熟悉勘察报告,掌握地基持力层的空间分布和工程 性质,并了解拟建建筑物的类型和工作方式,研究基础设计图纸及环境监测资料 等。做好验槽的必要准备工作。
第4页/共39页
当遇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重点进行验槽: (1)持力层的顶板标高有较大起伏变化。 (2)基础范围内存在两种以上不同成因类型的地层。 (3)基础范围内存在局部异常土质或有坑穴、古井、老地基或古迹遗址。 (4)基础范围内遇有断层破碎带、软弱岩脉以及废(古)河道、湖泊、沟谷等

岩土工程勘察描述记录培训PPT课件

岩土工程勘察描述记录培训PPT课件
构造称断层。
断层是地壳中分布最广泛最重要的构造形迹之一。 断层种类很多,形态各异,规模有大有小,影响深度有深 有浅,形成时代有早有晚。一条断层可以是一次构造运动 的结果,也可以是受多次构造运动的影响反复活动,有的
第29页/共49页
一、地球的形态
地质的构造
• 一、断层面和断层带
• 断层面是一个将岩块或岩层断成两部分,两侧岩 块或岩层顺此发生显著位移的破裂面。它是一种 面状构造,可以是平面,也可以是曲面;可以是 水平的,也可以是倾斜的,甚至是直立的。其空 间产出状态可由走向、倾向、倾角确定之。
工程地质学的基本知识
1、地球的形态 2、地质作用 3、岩石的基本知识 4、土及其工程地质特征 5、岩土的样品的技术要求
第1页/共49页
一、地球的形态
地球是太阳系的一个行星,是一个不标准的旋转的椭球体,平均半径 6371Km,极地与赤道半径相差22Km。地球并不是一个均质体,具圈层结构。以 地表为界分为内圈和外圈,它们又分为几个圈层,每个圈层都有自己的物质运动特 征和物理、化学性质,对地质作用各有程度不同的、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莫霍面

(平均厚度16Km)








古登堡面
(地表以下2900Km)
地球的构造
地壳
硅铝层 (厚度15-20Km)
硅镁层(厚度15-20Km)
地壳
岩石圈
地幔
上地幔 下地幔
软流圈 (984Km)
(60-250Km)
地核
外核 (2885-4179Km) 过渡层 (4170-5155Km)
内核 (5155Km-核心)
第9页/共49页

岩土工程测试技术(第六章)基坑工程监测PPT课件

岩土工程测试技术(第六章)基坑工程监测PPT课件

监测内容 岩石位移、爆破振动速度、地温 等。
监测方法 采用岩石位移计、测振仪、温度 计等进行实时监测。
06 结论与展望
结论
岩土工程测试技术是确保工程安全和 质量的关键手段,特别是在基坑工程 中,监测技术尤为重要。
监测数据还可以用于验证和优化设计 方案,提高工程效益。
通过监测,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 的安全隐患,保障施工安全。
土压力监测
通过测量地表位移变化, 评估基坑稳定性。
通过土压力传感器监测 土压力变化,评估支护
结构受力状态。
地下水位监测
通过水位传感器监测地 下水位变化,评估基坑
渗流状态。
裂缝监测
通过裂缝计等设备监测 裂缝发展情况,评估基
坑稳定性。
监测技术原理
01
02
03
04
电阻应变片法
利用电阻应变片测量应变,再 根据应变与应力的关系计算应
水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位移监测
监测目的
了解基坑周围土体的水平 位移情况,判断基坑稳定 性,为后续施工提供依据。
监测方法
采用全站仪、测距仪等测 量设备,定期对基坑边缘 进行水平位移测量。
数据处理
将监测数据绘制成水平位 移曲线,分析位移变化趋 势,判断是否出现异常。
垂直位移监测
监测目的
了解基坑底部土体的沉降情况, 控制施工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在土体和支护结构之间设置土压力计, 实时监测土压力变化。
地下水位监测
监测目的
了解基坑周围地下水位变化情况, 判断是否需要采取降水措施。
监测方法
在基坑周围设置水位观测井,定期 使用水位计进行水位测量。
数据处理
将监测数据绘制成地下水位曲线, 分析水位变化趋势,判断是否出现 异常。

岩土工程测试与监测技术 测试基础知识PPT学习教案

岩土工程测试与监测技术  测试基础知识PPT学习教案
第1页/共31页
第三章:测试技术的基础知识
1 测试的一般知识 2 常用传感器的类型和工作原理 3 监测仪器的选择和标定
第2页/共31页
LLDR光电传感器激光系统
丹佛斯液压传感器
风速传感器
红外线温度传感器
第3页/共31页
1 测试的一般知识
被测 被测量 传感
对象

数据 传输 环节
数据 处理 环节
数据显示环节
第9页/共31页
2 常用传感器的类型和工作原理
2.1差动电阻传感器
差动电阻式传感器是美国加州加利福尼亚大学的卡尔 逊教授在1932年研制成功的。因此,又习惯被称为 卡尔逊式仪器。这种仪器利用张紧在仪器内部的 弹性钢丝作为传感器元件将仪器受到的物理量转 变为模拟量,所以国外也称这种传感器为弹性钢 丝式(Elastic Wire)仪器。
2 常用传感器的类型和工作原理
2.2 钢弦式传感器
岩土工程测试中常用钢弦式应变计、压力盒作为量测 传感器,其基本原理是由钢弦内应力的变化转换为钢 弦振动频率的变化,钢弦应力与振动频率的关系为:
f1 2l
第12页/共31页
2 常用传感器的类型和工作原理
2.2 钢弦式传感器
压力盒是常见的测试土、岩石压力的传感器,钢弦
第17页/共31页
2.3.2.1单磁路电感传感器
单磁路电感传感器由铁芯、线圈和衔铁组成,当 衔铁运动时,衔铁与带线圈的铁芯之间的气隙发生 变化,引起磁路中磁阻的变化,因此,改变了线圈 中的电感。线圈中的电感量L可按下式计算:
L W 20S0 2
上式表明,电感量与线圈的匝数平方成正比,与 空气隙有效导磁截面积成正比,与空气隙的磁路长度 成反比,因此,改变气隙长度和改变气隙截面积都能 使电感量变化,从而形成三种类型的单磁路电感传感 器。它可做成位移的电感式传感器和压力的电感式传 感器,也可做成加速度的电感式传感器。

岩土工程监测(专业知识)共43页

岩土工程监测(专业知识)共43页

谢谢!

43
岩土工程监测(专业知识)
31、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 32、鼓腹无所思。朝起暮归眠。 33、倾壶绝余沥,窥灶不见烟。
34、春秋满四泽,夏云多奇峰,秋月 扬明辉 ,冬岭 秀孤松 。 35、丈夫志四海,我愿不知老。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岩土变形监测ppt课件

岩土变形监测ppt课件

在日常生活中,随处都可以看到浪费 粮食的 现象。 也许你 并未意 识到自 己在浪 费,也 许你认 为浪费 这一点 点算不 了什么
监测成果应及时整理,并根据所提出的地下 水和大气降水量的动态变化曲线图、地下水压( 水 位)动态变化曲线图、不同时期的水位深度图、等 水位线图、不同时期有害化学成分的等值线图等资 料,分析对工程设施的影响,提出防治对策和措施。
1、边坡工程和滑坡的监测
边坡工程和滑坡监测的目的,一是正确判定其稳定 状态,预测位移、变形的发展趋势,作出边坡失稳或 滑坡临滑前的预报;二是为整治提供科学依据以及检 验整治的效果。监测内容可分地面位移监测、岩土体 内部变形和滑生活中,随处都可以看到浪费 粮食的 现象。 也许你 并未意 识到自 己在浪 费,也 许你认 为浪费 这一点 点算不 了什么
在日常生活中,随处都可以看到浪费 粮食的 现象。 也许你 并未意 识到自 己在浪 费,也 许你认 为浪费 这一点 点算不 了什么
第四节
地下水的监测
一、地下水监测的意义和条件
地下水对工程岩土体的强度和变形以及对建筑物稳 定性的影响,都是极为重要的。例如,在高层建筑深基 坑开挖和支护中,由于地下水的作用,可能会导致坑底 上鼓溃决、流砂突涌、支护结构移位倾倒、降水引起周 围地面沉降而导致建筑物破坏。因此在深基坑施工过程 中要加强地下水的监测。地下水也是各种不良地质现象 产生的重要因素。例如,作用于滑坡上的孔隙水压力、 浮托力和动水压力,直接影响滑坡的稳定性;饱水砂土 的管涌和液化、岩溶区的地面塌陷等,无不与地下水的 作用息息相关。因此要对地下水压力、孔隙水压力准确 控制,以保证工程顺利、安全施工和正常运行。
(1)地面位移监测。 主要采用经纬仪、水准仪或光电测距仪重复观测各测

《岩土加固技术教学课件》9 岩土检测与监测共51页文档

《岩土加固技术教学课件》9 岩土检测与监测共51页文档

45、法律的制定是为了保证每一个人 自由发 挥自己 的才能 ,而不 是为了 束缚他 的才能 。—— 罗伯斯 庇尔
31、只有永远躺在泥坑里的人,才不会再掉进坑里。——黑格尔 32、希望的灯一旦熄灭,生活刹那间变成了一片黑暗。——普列姆昌德 33、希望是人生的乳母。——科策布 34、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郭沫若 35、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洛克
《岩土加固技术教学课件》9 岩土检测与监测
41、实际上,我们想要的不是针对犯 罪的法 律,而 是针对着公民,就 像影子 跟随着 身体一 样。— —贝卡 利亚 43、法律和制度必须跟上人类思想进 步。— —杰弗 逊 44、人类受制于法律,法律受制于情 理。— —托·富 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输入量X之比,或输出量Y的 增量和输入量X的增量之比。
1.3.3 现场监测
❖ 现场监测工作的主要内容:
1、对岩土所受到的施工作用、各类荷载的大小以及 在这些荷载作用下岩土反应性状的监测;
2、对建设中或运营中结构物的监测;
3、监测岩土工程在施工及运营过程中对周围环境的 影响。
1.4 岩土工程测试与检测技术的现状与展望
❖ 现状: 1、手段单一 2、结果缺乏合理的解释 3、管理制度不健全 4、人员培训不及时
1.1 本课程的目的和意义
❖ 岩土工程是利用土力学、岩体力学及工程地 质学的理论和方法,为研究各类土建工程中 涉及岩土体的利用、整治和改造问题而进行 的系统工作。
❖ 岩土力学理论要变为工程现实,需要相应的 测试手段。
❖ 岩土工程设计、施工,试验工作非常重要, 它是学科理论研究与发展的基础。
1.2本课程在岩土工程中的地位与作用
岩土工程监测
丁万涛
主要内容
❖ 绪论 ❖ 测试技术基础知识 ❖ 岩土的原位测试技术 ❖ 基坑工程中的岩土工程问题监测 ❖ 地下工程中的岩土工程问题监测 ❖ 边坡工程中的岩土工程问题监测 ❖ 地基加固的检验与检测 ❖ 桩基础的测试与检测
第一章 绪 论
❖ 本课程的目的和意义 ❖ 本课程在岩土工程中的地位与作用 ❖ 岩土工程测试、检测及监测技术简介 ❖ 岩土工程测试与检测技术的现状与展望
❖ 采取相应措施: 1、建立健全行业管理制度,提高工作人员素质 2、增强对从事岩土工程工作的单位考核与管理,提高人员培
训与考核 3、加强岩土工程各个环节的控制,增强对检测、测试环节的
阶段验收和最终评判
❖ 展望:
1、取样技术标准化 2、新仪器新方法的开发 3、工程地球物理探测 4、现场测试、室内试验、理论预测和数值反分
1.3.1 原位测试
❖ 缺点 1、各种原位测试都有其针对性和适用条件;
2、原位测试所得参数与土的工程性质间的关系往往建立在统 计关系上;
3、影响原位测试成果的因素较为复杂(如周围的应力场、排 水条件和施工过程对测试环境的干扰等),使得对测定值的 准确判定造成一定的困难;
4、原位测试中的主应力方向与实际岩土工程问题中多变的主 应力方向往往并不一致。
❖ 岩土力学在一定意义上讲就是一门试验力学,试验 是土力学发展的基础。
❖ 岩土体的复杂性使前期勘察与试验结果存在着一定 的不确定性,在岩土工程施工过程中还必须通过现 场监测与检测,以确保岩土工程的安全性。
❖ 岩土工程测试技术不仅在工程实践中十分重要,而 且在学科理论的研究与发展中也起着决定性作用。
监测与检测的重要性
析及其再预测的有机结合与循环
第二章 测试技术基础知识
❖ 测试:信息采集,获取测试数据;以确定量 值为目的的一系列操作。
❖ 测试系统:传感技试
❖ 将测试值与同种性质的标准量进行比较,确定被 测试值对标准量的倍数。
2.1.2 测试系统
❖ 测试系统:传感器与测试仪表、变换装置等的有机 组合。
1.3.2 原型试验
❖ 原型试验以实际地下结构物为对象在现场地 质条件下按设计荷载条件进行试验,其试验 结果具有直观、可靠等优点,主要有桩基试 验、锚杆试验等;
❖ 通过原型试验可以进一步验证工程勘察结果 和设计结果的正确性与可靠性。
1.3.3 现场监测
❖ 以实际工程作为对象,在施工期及工后期对整个岩土体和地下结构以及 周围环境,于事先设定的点位上,按设定的时间间隔进行应力和变形现 场观测。
❖ 静态特性:当被测量的各个值处于稳定状态时,传感器的输 出值与输入值之间的关系数学表达式、曲线或数表。
❖ 动态特性:当被测量值随时间变化时,传感器的输出值与输 入值之间关系的数学表达式、曲线或数表。
2.2.1 传感器的静态特性参数指标
❖ 主要指标:灵敏度、线性度(直线度)和回 程误差(迟滞性)
➢ 灵敏度(S): 稳态时传感器输出量Y和
1.3 岩土工程测试、检测及监测技术简介
❖ 岩土工程测试包括室内土工试验、岩体力学试验、 原位测试、原型试验和现场监测等。
❖ 室内土工试验:观测判别试验、物理性质试验、化 学性质试验和力学性质试验等。
❖ 岩体力学试验:常规力学指标和岩体变形与破坏机 理的分析与研究。
❖ 原位测试:基本保持被测试岩土体的结构、含水量 及应力状态不变的条件下测定其基本物理力学性能。
❖ 目的: 1、检验岩土工程施工质量是否满足岩土工程设计和有关规程、规范的要求; 2、指导岩土工程的施工方法、流程和施工进度,通过岩土工程监测反馈分
析岩土工程设计与施工是否合理,并为后续设计与施工方案提供优化意 见; 3、检测岩土工程施工对环境的影响,验证岩土工程施工防护措施的效果; 4、及时发现和预报岩土工程施工过程中所出现的异常情况、防止岩土工程 施工事故,保障岩土工程施工安全; 5、提供定量的岩土工程质量事故鉴定依据; 6、为建(构)筑物的竣工验收提供所需的监测资料。
❖ 传感器:感受被测试的大小并输出相对应的可用输 出信号的器件或装置。
❖ 数据传输环节:传输数据。 ❖ 数据处理环节:信号处理和变换。 ❖ 数据显示环节:被测试信息变成人感官能接受的形
式,以完成监视、控制或分析的目的。
2.2 传感器的基本特性
❖ 传感器:敏感元件、转换元件和测试电路。 ❖ 传感器性能评价:静态特性和动态特性。
1.3.1 原位测试
❖ 获取设计参数的原位试验; ❖ 提供施工控制和反演分析参数的原位检测。 ❖ 优点: 1、避开取土样困难,测定难以采取不扰动试样土层
的工程性质; 2、在原位应力条件下试验,避免采用过程中应力释
放的影响; 3、试验的岩土体体积较大,代表性强; 4、工作效率较高,可大大缩短勘探试验的周期。
❖ 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和安全,提高工程效益。
❖ 在岩土工程服务于工程建设的全过程中,现场监测 与检测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可以使工程师们对上部 结构与下部岩土地基共同作用的性状及施工和建筑 物运营过程的认识在理论和实践上更加完善,便于 总结工作经验和形成新的认识。
❖ 依据监测结果,利用反演分析的方法,求出能使理 论分析与实测基本一致的工程参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