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师范学院近期学术论文情况分析与思考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遵义师范学院近期学术论文情况分析与思考

运用文献计量统计遵义师范学院2008-2018年发表的学术论文,从发文年限、发文作者、合作机构、文献来源和关键词进行统计分析,揭示遵义师范学院科研现状,并提出建议。

标签:CNKI 遵义师范学院文献计量学

遵义师范学院提出由单一师范院校向应用型综合大学转变、由服务基础教育为主向全面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为主转变、由注重基础理论培养向注重应用能力培养转变、由注重基础理论研究向注重应用研究转变,这对我校的科研水平提出更高要求。科研论文是基础研究成果的主要表现形式,其数量和质量是科研产出能力及科研活动活跃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通过对我校近10年学术论数据的统计与分析,全面了解我校的科研现状。

一、材料与方法

1.数据源

以中國知网(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为数据统计源。限制检索单位为遵义师范学院。

2.检索方法

文献统计分析是利用统计学方法对文献进行统计分析,以数据来描述和揭示文献的数量特征和变化规律,在中国知网(CNKI)以遵义师范学院为单位进行检索,年限是从2008年1月至2018年5月。

3.数据处理

从CNKI数据库中以遵义师范学院为单位进行检索,对查找到的期刊进行核对,得到相关文献6419篇,将其导出保存到Excel进行处理分析。

二、结果与分析

1.年度发文量分布

2008~2018年间,遵义师范学院学术论文的年度发文量情况见图1。自2008年至2018年间,发表学术论文共6419篇,其中2012年发表论文最多(867篇),是2008年论文数的2.7倍之多;2018年因为仅统计前5个月,所以发文量最少。2008~2012年间发文量整体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图1),2013~2017年发文量比较稳定且整体呈小幅下降趋势,其中2014年最低(649篇),可能是由于2014年教职工花大量时间筹备新校区建设,2015年至2016年学校陆续搬迁至新校区,

实验室建设于2018年逐步完善导致。

2.作者发文量分析

2008~2018年间,统计发文量最多的前20位作者发文量见表1。前20位作者共发文998篇,占总论文量15.55%;前20作者发文量从36~75篇不等,发文量超过70篇的只有1人,发文量超过50篇的有7人;排名前3的分别是罗宿星、伍远辉、刘衍民,他们的发文量占总论文量的3.27%,罗宿星的发文量是排名第20位刘焱发文量的2倍之多。从表1可看出前20作者学科领域最多的是化学和生物学,说明遵义师范学院学科建设主要以理工科为主。

3.主要合作单位发文量分布

2008~2018年间与遵义师范学院合作发文有703个机构。居前10名的机构分别为西南大学、山东师范大学、贵州大学、遵义医学院、黔北特色资源应用研究实验室、贵州省赤水河流域植物资源保护与应用研究特色实验室、深圳大学、重庆大学、四川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与前10名机构合作发表了3533篇,占所有发表文章(6419篇)的55.04%。

4.主要期刊发文量分布

2008~2018年间,总发文量6419篇文献共涉及1152种文献来源。其中有930种文献来源仅发表了1~5篇文章;有101种发表了5~10篇;有72种发表了10~20篇;有38种发表了21~50篇;有10种发表了51篇以上。前10种期刊一共发表了1716篇文章,占所有发表文章(6419篇)的26.73%。其中发文量最多的期刊是遵义师范学院学报,发表1127篇,占总文量的17.56%。

5.关键词分布

关键词可以体现热点研究领域。2008~2018年间总发文6419篇文献共涉及关键词13623个,出现总频次为23983次,每个关键词平均出现1.76次。出现频次最高的词汇是大学生和图书馆,分别出现143次,说明遵义师范学院作为本科院校对大学生学习情况十分重视,把学生学习摆在首位。其次是对策和遵义两词,分别是122次和115次,说明遵义师范学院对地方政策研究比较透切。

三、思考与建议

由于遵义师范学院地处西部,底子薄、发展慢,发展相对滞后,科研平台不高,因此科研成果产出有限。要改变此种状况,一方面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多引进高层次人才和培养青年骨干教师,鼓励教师多参加学术交流,开拓视野;另一方面要提高科研奖励,建立公平、有效的奖惩考核机制,对不同学科领域、不同职务职称、不同学历学位的教职工下达对应指标任务,奖罚分明,从根本上提高科研成果的质量与数量。同时应加强科研团队、学术团队的建设、加强校内外学术交流,努力提升科研水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