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学考试资料简整[1]
地图学复习资料整理

一、地图的基本特征(一)地理信息的载体(二)数学法则的结构(三)有目的的图形概括(四)符号系统的运用(一)地理信息的载体地图容纳和储存了数量巨大的信息, 而作为信息的载体, 可以是传统概念上的纸质地图、实体模型、可以是各种可视化屏幕影像、声像地图, 也可以是触觉地图。
地图能够存储数量巨大的地理信息,以表达它的空间结构和时间序列变化,以及各现象间的相互联系.(二) 数学法则的结构比例尺、地图投影、各种坐标系统就构成了地图的数学法则。
(三)有目的的图形概括地图上所表示的是在大量的地理信息中, 根据应用需要选取最主要的信息加以处理, 并经过人类的思维与加工即制图综合形成地图。
这种经过分类、简化、夸张和符号化, 从地理信息形成地图信息的过程就是地图概括。
它反映了人们对所选取地理信息内在的、本质的特征及联系的认识。
缩小了的地图不可能容纳地面所有的现象。
一览性制图综合(概括)两次抽象: 符号化过程和选取和概括(比例尺缩小)(四) 符号系统的运用把制图对象的地理位置及范围, 质量和数量特征, 时-空分布规律与相互关系, 用十分概括与抽象的符号加以表示。
作为对客观事物的抽象表示----符号, 不仅可以是图形, 还可以广义的理解为文字注记和数字形式。
直观性地图语言(符号注记颜色)优点: (1)图形简化、清晰、易(2)表达灵活:依比例表示: 双线河、不依比例表示: 单线河。
可表示实地形体小但意义重大物体(3)表示物体的质量和数量特征:河流深度、湖水性质等: 符号形状、大小、颜色(4)表示地面上受遮盖的物体;(5)无形的自然和社会现象: 境界、太阳辐射二、地图的定义地图是依据特定的数学法则, 通过科学的概括, 并运用符号系统将地理信息表示在一定载体上的图形, 以传递客观现象的数量、质量特征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分布规律和发展变化。
第2节地图的功能和分类(一)地图信息的载负功能(二)地图的传递功能(三)地图的模拟功能(四)地图的认知功能一、地图的功能(一)地图信息的载负功能地图信息: 指地图上的符号及其组合所代表的内容、意义和观念直接信息:图形符号直接表示的显性地理信息。
地图学复习资料

地图学复习资料第一章现代地图学概论1、定义:地图是遵循一定的数学法则,将地理信息通过科学的概括综合,运用符号系统表示在一定的载体上的图形,以传递它们的数量、质量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规律和发展变化。
2、基本特征:⑴地图必须遵循一定的数学法则⑵地图必须经过科学概括⑶地图具有特定完整的符号系统* ⑷地图是地理信息的载体3、地图的构成要素:1.图形要素2.数学要素(⑴地图投影⑵坐标系统⑶比例尺⑷控制点)3.辅助要素*4.技术要素4、地图的功能(1)、信息载负功能(2)、信息传输功能(3)、客观模拟功能(4)、认知与感受功能5、(1)、按地图内容分类:普通地图(包括地理图和地形图)专题地图(2)、按比例尺分类大(≥ 1:10万)中(1:10万, 1:100万)小(< 1:100万)6、现代地图学是以地图信息传输与地图可视化为手段,以区域综合制图与地图概括为核心,以地图科学认知与分析应用为目的,研究地图的理论实质、制作技术和使用方法的综合性大众化科学。
7、地图学由地图理论、制图技术和地图应用三个分支学科组成。
思考:1、现代地图的定义,及其基本特征。
2、地图的组成要素。
3、试述地图的功能与应用领域。
4、按照地图表示内容对地图可以划成哪几类?按比例尺进行划分的依据是什么?5、现代地图学的定义。
6、地图学课程在GIS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二章制图框架与成图方法1、大地水准面:是假定在重力作用下海水面静止时的平均水面,并设想此面穿过大陆与岛屿,连续扩展形成处处与铅垂线成正交的闭合曲面。
2、在测量和制图中就用旋转椭球体来代替大地球体,这个旋转椭球体通常称为地球椭球体,简称椭球体。
椭球体面是一个规则曲面,是测量和制图的基础3、我国测量制图相关的几个地球椭球体描述参数(1)我国1952年以前采用海福特椭球体1953年起改用克拉索夫斯基椭球体1978年起我国采用 IUGG/IAG-75椭球体(2)GPS卫星星历:WGS-84 椭球体(3)目前在我国地图制图与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中经常遇到的是1975和79年国际第三、4、地理坐标系:地理坐标系是指用经纬度表示地面点位的球面坐标系。
地图学复习整理资料

地图学一、地图的基本特性:特定的数学法则、特定的符号与注记系统、实施制图综合具有特定的数学法则:1.地图是地球表面按一定的数学法则缩绘到平面上的,比例尺、地图投影、各种坐标系统就是地图的数学法则。
2.地图具有可量测性,即可在地图上量取方位、距离、长度、面积、体积等。
运用特殊的符号与注记:地图是以特定的符号系统和注记来表示地面事物的,包括自然的和社会经济的现象。
对所表示的现象进行分类和抽象,分门别类用不同的符号加以表示。
地图是对图象信息进行了再加工、深层次地处理。
由于运用了符号和注记:1.地图既能表示较大物体的轮廓,又能表示较小的重要的物体,如三角点、纪念碑等;2.既能表示物体的形态特征,又能表示物体的质量和数量特征,如河流的流向和流速、水深、水温、土壤的性质、道路的种类及铺装材料、森林的树种、平均高度和粗度,地势起伏的绝对高程等;3.既能表示看得见的事物,又能表示看不见的事物,如经纬线、航线、等高线、国民生产总值等;4.既能表示地表的物体,又能表示地下的、空中的物体,如地下管线、涵洞隧道、矿物分布、地磁、大气环流等;5.既能表示物体的现状、又能表示物体的过去和未来。
一张地图是特定时期事物的真实写照,不同时期的地图进行对比就能进行地理环境变迁的分析与研究。
实施制图综合:●地表万物信息繁多,即使最大比例尺的地图也只能表示其中的一部分,从地表到地图,已经进行了第一次综合;●包含比例尺的概念,即随着比例尺的逐渐缩小,地图表示的范围越来越大,有限的图面容纳不下那么多的信息,就需要把主要的、本质的内容加以表示,舍去次要的、非本质的内容,这就是制图综合。
二、地图定义:地图是根据特定的数学法则,将地球上(或其它星球上)的自然和社会经济现象,通过制图综合,并以符号和注记缩绘在平面上的图象。
三、地图的构成要素:数学要素、地理要素和辅助要素。
数学要素:保证地图具有可量测性的基础。
包括地图投影、坐标系统、比例尺、控制点。
地图学复习资料

地图学复习资料名词解释1、地图的定义:地图是遵循相应的数学法则,将地球上的地理信息,通过科学的概括,并运用符号系统表示在一定载体上的图形,以传递他们的数量和质量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分布规律和发展变化。
2、普通地图:普通地图是表示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一般特征的地图,它并不偏重于哪一个要素。
3、专题地图:专题地图是着重表示一种或几种主题要素及它们相互关系的地图。
4、大地水准面:以理想水准面作为基准面向大陆延伸,穿过陆地、岛屿,最终形成一个封闭曲面,这就是大地水准面。
5、地图投影:在地球椭球面和平面之间建立点与点之间函数关系的数学方法称为地图投影。
6、变形椭圆:地球上一个无穷小的圆――微分圆(也称单位元),在投影后一般的成为一个微分椭圆,然后再利用变形椭圆去解释各种变形的特征。
变形椭圆也称底索指线。
7、长度比:投影面上一微小线段和地球面上相应微小线段之比。
8、面积比:投影面上微小面积dF?与球面上相应的微小面积dF 之比。
9、角度变形,投影面上任意两方向线所夹之角与球面上相应的两方向线夹角之差。
以ω表示角度最大变形。
10、、⑴等角航线:是地球面上与经线相交的成相同角度的曲线,在地球表面上除经线和纬线以外的等角航线,都是以极点为渐进点的螺旋曲线。
等圆航线在图上表现为直线,这一特征对航海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⑵大圆航线:地球面上两点间最短距离是通过两点间的大圆弧,也称为大圆航线。
11、控制点:是精确测量的具有控制意义的点位。
方位角:目标点到已知点的连线与偏北方向的夹角。
全球定位系统:是以人造卫星为基础的无线电导航系统。
12、地图表示法:依据特定规则形成的地图符号组合配置方案即为地图表示法,也为地图符号模型。
13、定位符号法:点状符号通过准确的图面定位和视觉变量组合,表达了地理数据的属性特征和空间分布差异,这种符号配置方式即为定位符号法。
14、线性符号法:用不定形式或颜色的线条表示呈线状或带状延伸分布的地理事物的方法。
地图学复习资料 (1)

⏹地图的基本概念地图是人们认知客观世界的工具,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陈述彭院士:“地图是永生的”。
地图是空间信息的图形表达。
地图是反映自然和社会现象的形象符号模型。
地图学的4大特性⑴遵循一定的数学法则(2)特定的符号系统(3)特异的地图概括、(4)独特的传输信息的通道地图的分类⏹按地图内容分类普通地图和专题地图⏹按地图比例尺分类大比例尺地图(>=1:10万)中比例尺(1:100万~ 1:10万)小比例尺地图(<=1:100万⏹按制图区分类全球图、半球图、大洲图、大洋图、国家图省市图、乡镇图;月球图、火星图等⏹按用途分类通用图(挂图、参考图等);专用图(航空图、航海图、旅游图、交通图、规划图等)⏹按承载介质分类纸质图、纺织物图、塑料图、磁介质图(光盘、磁盘等)⏹按其他标志分类二维图、三维图、动态图、静态图等地图的构成要素⏹数学要素地图投影、坐标网、比例尺、控制点等⏹地理要素水系、地貌、土质植被、居民点、交通线、境界线等⏹图边要素(辅助要素)图名、图例、等地图的功能和用途地图的功能⏹信息功能⏹模拟功能⏹传输功能⏹载负信息功能⏹感受信息功能、地图学的概念地图学(cartography,又称地图制图学)的研究对象是地图,任务是研究地图理论、地图制作和地图使用。
地图学的研究内容⏹理论地图学地图概论、地图投影、地图概括、地图符号系统、地图新理论⏹技术地图学地图编制、地图整饰、计算机地图制图、遥感制图、地图印制⏹应用地图学地图分析、地图应用、地图测量、地图评价地图制作方法⏹传统实测成图法:通过实地测量而制成地图的方法。
传统编绘成图法⏹遥感制图法大地水准面⏹平均海水面穿过大陆,形成闭合的曲面,该面上各个点与重力反向(铅垂线)成正交这就是大地水准面。
大地水准面所包围的球体,叫大地球体。
地球椭球体⏹扁率很小的椭圆绕大地球体短轴旋转所形成的规则椭球体。
地球椭球体三要素⏹长半径(a)赤道半径⏹短半径(b)极半径⏹椭球体的扁率f =(a-b)/a地球椭球体的形状和大小取决于a,b,f。
地图学试题4套集合(含答案)

地图学习题一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1。
地图 :地图是根据一定的数学法则,将地球(或其它星体)上的自然和人文现象、使用地图语言,通过制图综合,缩小反映在平面上,反映各种现象的空间分布、组合、联系、数量和质量特征及其在时间中的发展变化。
2。
地图投影 :将地球椭球面上的点转换为平面上的点的方法称为地图投影。
3。
变形椭圆:地球面上一个微分圆在地图平面上的投影,是一种显示投影变形的几何图形。
4.视觉阈值:刚刚能引起视觉的持续一定时间的刺激量。
5。
SOM :空间斜轴墨卡托。
6.接图表:是表示各图幅间相互位置的图表。
根据其用途和范围可分为图幅接图表和区域接图表。
7。
图形开窗:在整个图形中选取需要处理的部分,称为图形的开窗。
8.编图任务书:是由上级主管部门或委托单位提供的,其内容包括:地图名称、主题、区域范围、地图用途、地图比例尺、有时还指出所采用的地图投影、对地图的基本要求、制图资料的保障情况以及成图周期和投入的资金等项目。
9。
制图综合:就是采取简单扼要的手法,把空间信息中主要的、本质的数据提取后联系在一起,形成新的概念。
10.GUASS-KRUAGER:等角横切椭圆柱投影.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下面那一项可能是1:10万地形图的编号(B)A。
I-48-A (1:50万)B。
I—52-12 C。
I-50—[8] (1:25万)D.J—50—148(没有这个编号)3.按投影的变形性质,地图投影分为三种,以下那项不属于这三种之一(B)A。
等积投影B。
等距投影 C。
任意投影 D。
等角投影4。
我国1:100万地形图使用的地图投影是(D)A. Gauss-Kruger B。
UTM C. 斜轴等角方位投影D。
等角割圆锥投影5.从几何意义上说,属于圆锥投影的是(C )A。
UTM (圆柱投影) B. Gauss-Kruger (圆柱投影)C. Lambert D。
UPS(方位投影)//C。
地图学题库

地图学题库《地图学》试题库一、解释名词地图数字地图电子地图普通地图专题地图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矩形分幅经纬线分幅地图学地图投影主比例尺局部比例尺变形椭圆方位投影圆柱投影圆锥投影正轴投影横轴投影斜轴投影墨卡托投影地图投影变换地理变量实测数据派生数据图形数据属性数据矢量数据栅格数据视觉变量海岸海岸线潮浸地带沿岸地带沿海地带深度基准面定点符号法等值线法运动线法线状符号法范围法质底法点数法定位图表法分级统计图法分区统计图表法金字塔图表三角形图表绝对连续比率条件连续比率绝对分级比率条件分级比率主观轮廓视觉中心层次结构延伸结构细分结构立体结构加色法混合减色法混合地名标准化地名国际书写标准化屈曲字列雁行字列制图综合选取概括制图物体的形状概括制图物体数量特征的概括制图物体质量特征的概括地图载负量数值载负量极限载负量适宜载负量散列式农村居民地分散式农村居民地城镇居民地的内部结构谷间距等高距地图编辑地图设计编辑文件编绘规范坐标网图例图式数据压缩特征码宏运算变焦数据拓扑关系地图集普通地图集专题地图集地图集开本二、判断正确或错误1、图号为K—48—B的地图是1﹕50万比例尺地形图()2、图号为K—48—[4]的地图是1﹕10万比例尺地形图()3、图号为K—48—6的地图是1﹕5万比例尺地形图()4、图号为K—48—6—B的地图是1﹕5万比例尺地形图()5、图号为K—48—12—(24)的地图是1﹕1万比例尺地形图()6、图号为K49D005012的地图是1﹕5万比例尺地形图()7、图号为K53E023006的地图是1﹕5万比例尺地形图()8、图号为K49F036048的地图是1﹕2.5万比例尺地形图()9、图号为K53G023006的地图是1﹕1万比例尺地形图()10、等角割圆锥投影两条标准纬线之间的长度比为1()11、圆锥投影变形大小同经度无关()12、球心投影上大圆航线成直线()13、地图上标注的比例尺只对于图面上的某些点、线是正确的()14、只有正轴等角圆柱投影的地图上等角航线成直线()15、色彩在设计地图面状符号时比点状、线状符号更加重要()16、海水深度是从平均海水面向下计算的()17、陆地上的等高线是封闭的连续曲线()18、用比率符号表示数量时是根据符号的面积比计算的()19、地图图面上图形所处的位置不会影响其视觉重量()20、地图的彩色印刷是色彩的加色法混合()21、实地上河流的密度愈大,其选取标准定的愈低()22、同一幅地形图上只能采用一种等高距()23、在某些情况下山顶等高线是可以合并的()24、当前PS/EPS文件格式是激光照排机能够接受的惟一格式()25、经过RIP处理的数据一定是栅格数据()26、地图印刷采用平版印刷,图文要素和空白要素在同一个平面上()三、问答题1、简述地图的三个基本特性?2、为什么说使用地图符号表示地理事物可以使地图更加直观?3、试述地图的基本内容?4、我国基本比例尺地图采用的编号方法?5、我国基本比例尺地图新的编号所用10位码的含义?6、某点位于东经113度21分、北纬39度11分,用新、旧编号方法找出其所在的1:100万地形图的编号及其四周相邻地图的编号?7、某点位于东经113度21分、北纬39度11分,用新、旧编号方法找出其所在的1:50万地形图的编号及其四周相邻地图的编号?8、某点位于东经113度21分、北纬39度11分,用新、旧编号方法找出其所在的1:25万地形图的编号及其四周相邻地图的编号?9、某点位于东经113度21分、北纬39度11分,用新、旧编号方法找出其所在的1:10万地形图的编号及其四周相邻地图的编号?10、某点位于东经113度21分、北纬39度11分,用新、旧编号方法找出其所在的1:5万地形图的编号及其四周相邻地图的编号?11、地图投影会产生哪些变形?如何表示它们?12、如何使用变形椭圆描述地图投影的变形?13、按照变形性质,地图投影如何分类?14、绘出各种正轴几何投影的经纬线?15、用变形椭圆描述正轴等角割圆锥投影的变形分布?16、1:100万地图上下图幅之间为什么不能严密拼接?17、圆锥投影适合于什么样的制图区域?18、用变形椭圆描述横轴等角切方位投影的变形分布?19、墨卡托投影是什么性质的投影?为什么被广泛用于航海、航空图?20、用变形椭圆描述高斯—克吕格投影的变形分布?21、高斯—克吕格投影和通用横轴墨卡托投影的主要差别?22、地图投影变换的基本方法和解决问题的思路?23、地理变量的基本类型?24、地理变量的量表系统?25、制图数据的来源?26、地图符号按照其表示对象的几何特征如何分类?27、描述制图对象的性质特征主要使用哪些变量?它们在设计不同类型的符号时有什么区别?28、描述制图对象的数量特征主要使用哪些变量?它们在设计不同类型的符号时有什么区别?29、什么是制图对象的关系特征?举例加以说明。
(完整版)《地图学》试题及答案

(完整版)《地图学》试题及答案一、判断题1.比例尺、地图投影、各种坐标系统就构成了地图的数学法则。
Y2.地图容纳和储存了数量巨大的信息,而作为信息的载体,只能是传统概念上的纸质地图。
3.地图的数学要素主要包括地图投影、坐标系统、比例尺、控制点、图例等。
4.实测成图法一直是测制大比例尺地图最基本的方法。
Y5. 磁坐偏角指磁子午线与坐标纵线之间的夹角。
以坐标纵线为准,磁子午线东偏为负,西偏为正。
)6. 一般情况下真方位角(A)、磁偏角(δ)、磁方位角(Am)三者之间的关系是A=Am+δ。
7.大规模的三角测量和地形图测绘,其成为近代地图学的主流。
Y8. 城市规划、居民地布局、地籍管理等需要以小比例尺的平面地图作为基础图件。
9.实地图即为“心象地图”,虚地图即为“数字地图”。
Y10.方位角是由标准方向线北端或者南端开始顺时针方向到某一直线的夹角。
11.地球体的数学表面,也是对地球形体的二级逼近,用于测量计算的基准面。
Y12.在地图学中,以大地经纬度定义地理坐标。
Y13.在地理学研究及地图学的小比例尺制图中,通常将椭球体当成正球体看,采用地心经纬度。
Y14.1987年国家测绘局公布:启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取代《黄海平均海水面》,其比《黄海平均海水面》下降29毫米。
15.球面是个不可展的曲面,要把球面直接展成平面,必然要发生断裂或褶皱。
Y16.长度比是一个常量,它既不随着点的位置不同而变化,也不随着方向的变化而变化。
17.长度变形没有正负之分,长度变形恒为正。
18. 面积变形有正有负,面积变形为零,表示投影后面积无变形,面积变形为正,表示投影后面积增加;面积变形为负,表示投影后面积缩小。
Y19.制1:100万地图,首先将地球缩小100万倍,而后将其投影到平面上,那么1:100万就是地图的主比例尺。
Y20.在等积圆锥投影上中央经线上纬线间隔自投影中心向外逐渐增大。
21. 无论是正轴方位投影还是横轴方位投影或是斜轴方位投影,他们的误差分布规律是一致的。
地图学复习资料整理总结

地图学1·地图的定义:地图是根据构成地图数字基础的数学法则,构成地图可视化基础的符号法则和构成地图内容地理基础的综合法则将地球表面缩绘到平面上的表象,反映了各种自然和社会现象的空间分布,组合,联系及其在时空中的变化和发展.2·地图的基本构成要素:1·数学要素.2:地理要素,3.辅助要素地图按主题(内容)的分类:1)普通地图(2)专题地图.普:是指以相对平衡的详细程度表示水系,地貌和土质、植被居民地、交通运输网、境界等基本地图要素的地图(专题:是根据专业方面的需要.以一种或几种地理要素为主题的地图).地形图是详细表示地面各基本要素的普通地图.3·地图的分幅:“矩形分幅 2、经纬线分幅1、矩形分幅按一定大小的矩形划分图幅,每幅地图都有矩形轮廓。
其规格为50cm×50cm或50cm×40cm。
图号以图廓西南角坐标公里数为单位编号,X在前Y在后,中间用短线连接。
如:1:5000, 10-111:2000, 10.0-21.0;1:1000, 10.5-21.5;1:500, 10.50-21.75。
2.其他编号方法分幅方法:(1)矩形分幅(2)经纬度分幅(梯形分幅)4·地图的功能.一)地图的模拟功能.(二)地图的信息负载功能(三)地图的修息传递功能.四、地图的空间认知功能.5·地图学的定义,以地图信息传递为中心,探讨地图的理论实质。
制作技术和使用方法的综合性科学6·参考椭球球体的概念:地球的形状确定之后,还需确定大地水准面与椭球体面之间的相对位置,这种与局部地区的大地水准面符合得最好的一个地球椭球体,称为参考椭球体。
参考椭球面是测量计算的基准面,法线是测量计算的基准线。
7·地理坐标系中的三种经纬度:1、天文经纬度2、大地经纬度、3、地心经纬度8·地图投影的概念:在地球椭球面和平面之间建立点与点之间函数关系的数学方法9·变形椭圆10·按地图投影的性质分类:等角投影,等面积投影,任意投影11·等角航线,大圆航线概念:等:在墨卡托投影图上,连接起,终点的直线就是等角航线大⚪:在地球面上,任意两点间的最短距离是大圆航线12·高斯克吕格投影变形的性质投影变形性质:以椭圆柱为投影面,使地球椭球体的某一经线与椭圆柱相切,然后按等角条件,将中央经线两侧各一定范围内的地区投影到椭圆柱面上,再将其展成平面而得。
地图学复习资料

地图学复习集第一章引论一、名词解释1、地图:按照一定的数学法则,将地球(或星体)表面上的空间信息,经概括综合,以可视化、数字或触摸的符号形式,缩小表达在一定载体上的图形模型,用以传输、模拟和认知客观世界的时空信息。
2、普通地图:相对均等地表示地表的自然和社会经济要素一般特征的地图。
3、专题地图:突出地反映一种或几种主题要素的地图。
4、地图学:以空间信息图形表达、存储和传输为目的,综合研究地图实质、制作技术及其使用方法的一门技术性、区域性学科。
二、问答题1、航片、卫片为什么不能称为地图?答:航空像片、卫星像片和地图一样,都是传输空间信息的载体,但地图却有其独特性,即地图是经制图者符号化、进行地图概括、建立在严密数学基础之上的,利用图形语言来传输信息的工具;而航空像片、卫星像片是利用空间实体的影像来传输信息的载体。
地图上渗透着制图者的图形思维能力,而像片上却没有。
2、普通地图与专题地图有什么不同?答:普通地图是相对均匀地表示地表的自然和社会经济要素一般特征的地图,然而专题地图是突出地反映一种或几种主题要素的地图。
3、为什么说地图学具有区域性和技术性两重性?答:它研究用地图图形反映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各种现象的空间分布,相互联系及其动态变化,具有区域性学科和技术性学科的两重性;地图学涉及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工艺科学,计算机科学,思维科学和人体科学等4、有遥感制图及计算机地图制图法后,传统测图方法是否被取代?答:否;①、传统实测成图法是在大地测量的基础上,利用国家大地控制网和国家高程控制网来完成测量。
而大地测量的任务之一是精确测定地面点的几何位置;②、传统编绘成图法是中小比例尺地图,由于制图区范围大,不易采用实测成图法测制地图,而是实测地图缩小概括,采用编绘的方法制图。
5、我国不同时期都有哪些地图作品?1)记载古老的地图:夏朝和九鼎2)《山海经》中绘有山水动植物及矿物的原始地图。
3)周分封诸侯时使用到地图谈及《成王武王伐商图》、《东国图》4)公元前168年的三幅帛地图:地形图、驻军图5)中国西晋地图学家裴秀绘制18幅《禹页地域图》、《地形方丈图》提出六项制图原则即制图六体:分率,准望,道里,高下,方邪,迂直。
地图学复习资料(校正版)

地图学复习资料1、什么是地图?他具有那些基本特征?(1)地图是遵循一定的数学规则,将地球上的地理信息,通过科学的概括,并运用符号系统表示在一定载体上的图形,以传递它们的数量和质量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规律和发展变化。
(2)基本特性:可测量性;直观性;一览性;地理信息载体(本质特性)2、什么是国家基本比例尺系列地形图?主要包括哪几种?一共有8种(11种),在我国1:5000、1:1万、1:2.5万、1:5万、1:10万、1:25万、1:50万、1:100万(还有1:2000、1:1000、1;500)8种(11种)比例尺的普通地形图。
都是由指定的国家机构和其他公共事业部门按照统一规格测制或编制的。
3、“J-60-132”是那种比例尺地形图的编号?改地形图分幅时的经差和纬差分别是多少?是1:10万比例尺地形图编号;经差30’,纬差20’4、“J-60-32-(36)”是那种比例尺地形图编号?该地图分幅时的经差和纬差分别是多少?是1:1万比例尺地形图编号;经差3’45”、纬差2’30”5、新的地图编号为G50D006011,该地图是那种比例尺地图?该地图分幅是的经差和纬差分别是多少?1:10万比例尺;经差30’、纬差20’6、什么是地图投影?什么是变形椭圆?(1)建立平面上的点和地球表面上的点之间的函数关系(2)取地面一个微分圆,它投影到平面上通常会变为微分椭圆。
通过对这个微分椭圆的研究,分析地图投影的变形状况,这个图解方法叫做变形椭圆。
7、什么是长度比和长度变形?面积比和面积变形?角度变形?(1)投影面上一段无限小的微分线段与椭球面上相应微分线段比;长度比与1之差就是长度变形(2)投影面上的无穷小的面积与地球椭球面上相应无穷小面积比;面积比与1之差就是面积变形(3)投影面上某点上两个方向所夹角与地球上椭球面上相应的角度之差。
8、我国1:25万地形图采用何种地图投影?请叙述其投影原理和投影变形特点。
(1)高斯-克吕格投影(2)原理:等角横切椭圆柱投影是以椭圆柱作为投影面,使地球椭球体的某条经线和椭圆柱相切,然后按照等角条件,将中央经线东西两侧各一定范围内的地区投影到圆柱面上,再将其展开平面而成。
地图学考试复习题及答案

地图学考试复习题及答案1、地图的基本特征:答:1、地理信息的载体;2、数学法则的结构;3、有目的的图形概括;4、符号系统的运用。
2、我国地图学家把地图学分为哪几个分支学科组成:答:我国地图学家把地图学分为理论地图学、地图制图学和应用地图学三个分支学科组成。
3、结合所学的地图知识,谈谈地图的功能有哪些:答:认识功能、模拟功能、信息的载负和传递功能。
4、测制地图有哪些方法:答:实测成图,编绘成图。
5、简述地图的构成要素及其作用:答:图形要素、(数学要素)、辅助要素及(补充说明)。
6、地图学与GIS的关系:答:GIS是地理学、测量学、地图学、遥感等于计算机科学相结合发展起来的一门新的边缘学科;地图学时基础,GIS是对地理信息的采集、分析、储存等综合的学科。
7、如何而判定正轴切圆锥投影的投影性质:8、我国现行的基本比例尺的地图采用什么投影?各有什么特征:9、地图投影会产生什么变形,如何表示他们:答:①等角投影:投影后角度保持不变?;②等面积投影:投影后面积保持不变?;③任意投影:角度和面积都有变形,其中一种特殊投影是等距离投影。
?可以通过等变形线和变形椭圆来表示。
10、方位投影有何特点,适合何种区域制图:答:方位投影的特点是:在投影平面上,有投影中心(平面与球面相切的切点,或平面与球面相割的割线的圆心)向各方向的方位角与实地相等,其等变形线是以投影中心为圆心的同心圆。
因此,这种投影合适作区域轮廓大致为圆形的地图。
11、如何理解地图投影对地图比例尺的影响:12、投影按变形性质分为哪几类,有何特点:答:等角投影,等积、任意13、地图比例尺通常表现为哪几种形式:答:数字式、文字式、图解式、比例尺14、地图投影变形表现在那几个方面;为什么说长度变形是主要的变形:答:1地图投影变形具体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长度(距离)变形,角度(形状)变形和面积变形。
?2答:因为在地图投影中,一般是借助对变形椭圆和微分圆的比较去解释各种变形的特征的。
(整理)地图学期末复习题全

第一章1.地图的基本特性:(1)、地图必须遵循一定的数学法则;(2)、地图具有完整的符号系统。
(3)、地图必须经过科学概括;(4)、地图是地理信息的载体2.地图定义: 很早以前,人们认为地图是地球表面在平面上的缩小图形①传统定义:地图是根据特定的数学法则,将地球或星球上的自然和社会经济现象通过制图综合,并以符号和注记缩绘到平面上的图像。
②现代定义:地图是遵循一定的数学法则,将客体上的地理信息,通过科学的概括,并运用符号系统表示在一定载体上的图形,以传递它们的数量和质量在时间与空间上的分布规律和发展变化。
3、地图的构成要素(1)、.数学要素:控制和确定地图上地理要素与地面事物的相对位置,是地图的“骨架”。
包括地图投影、坐标系统、比例尺、控制点(2)图形要素:表达地理信息的各种图形符号、文字注记。
反映制图对象相对地理位置及与地理环境间联系的要素。
包括自然地理要素:水系、地形、土质、植被、地貌、气象、动物、自然灾害社会经济地理要素:居民地、人口、政治界线、产值、交通线、设施、军事(3)辅助要素:图名;图号;图例;接图表;图廓 ;分度带; 量图用表 ;附图; 编图资料(4) 补充说明4、地图制作方法(1)、传统实测成图法:通过实地测量而制成地图的方法。
地面实测成图(2)、传统编绘成图法;根据已有的地图或其他编图资料,在室内编制新图的方法。
特点:图→图(3)、遥感制图法遥感(RS):借助传感器对地物的发射反射的电磁波进行接收分析,揭示物体的特性及其变化的综合性的探测技术。
(4)、计算机地图制图法地图资料(数字化)计算机处理(机助综合);数字地图(绘图机);输出;制印特点:数字→图5、地图的功能(1)认识功能作为表达空间现象一种主要的图形形式,它的认知功能表现在许多方面:可以组成整体、全局的概念,也就是确立地理信息明确的空间位置;获得物体所具有的定性及定量特征;提供空间分布物体和现象的尺寸、维数、范围等概念,形成正确的对比概念、图形感受及制图对象空间立体分布和时间过程变化;建立地物与地物或现象与现象间的空间关系;易于建立正确的空间图像(2)模拟功能;;模型与它表示的对象具有相似性,模型可以有物质模型与概念模型之分。
(完整版)地图学复习资料整理

(完整版)地图学复习资料整理地图定义及编号地图的构成要素主要有图形要素、数学要素、辅助要素、说明注记。
地图按内容分为普通地图和专题地图两⼤类。
普通地图分为地形图和地理图两种类型。
专题地图上的地理要素分为地理基础要素和主题要素。
普通地图上的⾃然地理要素包括:⽔系、地貌、⼟质植被。
普通地图上⼈⽂社会要素包括居民点、交通⽹和境界线。
3.地图有两种分幅形式,即矩形分幅和经纬线分幅。
矩形分幅优点:①图幅间结合紧密,便于拼接使⽤;②各图幅⾯⾯积相对平衡,利于充分利⽤纸张和印刷机的版⾯;③可以使分幅有意识的避开重要地物,以保持其图形在图⾯上的完整。
缺点:制图区域只能⼀次投影,变形较⼤。
经纬线分幅:地图的图廓由经纬线构成。
优点:图幅有明确的地理位置;可分多次投影,变形⼩。
缺点:①经纬线被描写成曲线时,图幅的拼接不⽅便;②⾼纬度地区图幅⾯积缩⼩,不利于纸张的使⽤和印制;③经常会破坏重要物体的完整性。
4.地图的编号:常见的编号⽅法有⾃然序数式、⾏列式、⾏列—⾃然序数式等。
①⾃然序数编号法:将分幅地图按⾃然序数编号。
⼩区域的分幅地图或挂图(普通地理图、专题地图等)常⽤这种⽅法编号。
②⾏列式编号法:将制图区域划分为若⼲⾏和列,并相应的按数字或字母顺序编上号码,⾏和列号码的组合即为编号,⼤区域的分幅地图⽤此编号法。
③⾏列—⾃然序数编号法:它是⾏列式和⾃然序数式相结合的编号⽅法。
世界各国的地形图多采⽤此⽅式编号,即在⾏列式编号的基础上,⽤⾃然序数或字母代表详细划分的较⼤⽐例尺地图的代码,两者结合构成分幅图的编号。
采⽤⾏列式编号:⾏:从⾚道起,纬度每4°为⼀⾏⾄南北纬88°各为22横⾏,⽤罗马字母A,B,C,……V表⽰, ⾏号前分别冠以N和S,区别北半球和南半球;列:180°经线起算,⾃西向东6°为⼀纵列,60纵列,⽤1,2,3,…60表⽰。
“⾏号——列号”相结合,即为该图编号:地图投影及应⽤1.按投影辅助投影⾯的类型划分:⽅位投影、圆柱投影和圆锥投影。
地图学期末复习资料资料

第一章1、地图的基本特征1)地图必须遵循一定的数学法则—地图的数学法则解决地图平面与地球曲面之间的矛盾。
比例尺、地图投影、各种坐标系统就构成了地图的数学法则。
2)地图必须经过科学概括—地图的综合法则缩小、简化了的地图表象与实地复杂现实之间的矛盾地图内容的综合法则包括:1)地图内容的符号化;2)地图内容的选取、化简、概括。
另,我们把符号系统和制图综合统称为综合法则。
制图综合形成地图经过分类、简化、夸张和符号化,从地理信息形成地图信息的过程就是地图概括。
3)地图作为客观世界的模型—地图具有完整的符号系统地图作为客观世界模型的特性,并且,由使用地图语言表示事物所产生的直观性;4)地图是地理信息的载体--地图表现形式的多样化特性以及地理信息的多维动态特性。
地图信息是由它所描述的对象的空间、时间、属性三元素构成的信息元组。
2、地图定义:地图是根据构成地图数学基础的数学法则和构成地图内容地理基础的综合法则将地球表面缩绘到平面上的表象,它反映各种自然和社会现象的空间分布、组合、联系和及其在时间中的变化和发展;现代地图定义:地图是根据由数学方法确定的构成地图数学基础的数学法则和构成地图内容地理基础的综合法则记录空间地理环境信息的载体,是传递空间地理环境信息的工具,它能反映各种自然和社会现象的多维信息、空间分布、组合、联系和制约及其在时空中的变化和发展。
3、地图的基本内容(地图构成要素)1)数学要素包括与地图投影有关的坐标网(平面直角坐标网(方里网、公里网)、地理坐标网(经纬网))、比例尺、测量控制点等。
----基本要素比例尺:地图比例尺是图上线段与该线段在椭球面上的平面投影的长度之比。
表达方式:文字比例尺和图解比例尺控制点包括:三角点、埋石点、水准点、GPS(卫星定位)等级点、独立天文点等。
2)地理要素--(图形要素)是用地图符号表示的自然地理要素、社会经济要素以及其他要素的总称。
----主要组成部分3)辅助要素分为读图工具和参考资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试题型:判断(10′)、选择(30′)、填空(20′)、简答(30′)、计算(10′)第一章导论1.地图的定义地图是根据一定的数学法则,将地球(或其他星球)上的自然现象和社会经济现象,通过制图综合所形成的信息,运用地图语言——符号系统缩绘到平面上,反映各种现象的空间分布、组合、联系、数量和质量特征及其在时间中的发展变化。
1)地图的基本特性1、地图是按照一定的数学法则建立的图形——有特殊的数学法则产生的可量测性数学法则:地图投影、地图比例尺、地图定向等地图投影的任务是掌握误差的性质、分布和大小。
2、地图是通过地图语言——系统符号表示的图形地图语言:地图符号和地图注记地图表现的客体主要是地球。
地球上具有数量极其庞大的,包括自然与社会经济现象的地理信息。
只有透过完整的符号系统,才能准确的表达这种现象。
3、地图是经过科学概括的图形4、地图是地理信息的载体2. 地图的构成要素1)图形要素(地图符号、注记)2)数学要素(地图投影、坐标系统、比例尺、控制点)3)辅助要素(图名、图例、地图编号,编制和出版地图的单位、时间,主要编图过程及参数)4)补充说明(地图、统计图表、剖面图、照片、文字)3. 地图的基本功能(一)地图信息的载负与传递功能(二)地图模拟功能(三)地图认知功能(1)可以组成整体、全局的概念,也就是确立地理信息明确的空间位置。
(2)获得物体所具有的定性及定量特征。
(3)建立地物与地物或现象与现象间的空间关系(4)易于建立正确的空间图像。
第二章地图的数学基础基础1.地球物理表面:当海洋静止时,自由水面与该面上各点的重力方向(铅垂线)成正交,这个面叫水准面。
在众多的水准面中,有一个与静止的平均海水面相重合,并假想其穿过大陆、岛屿形成一个闭合曲面,这就是大地水准面。
它所包围的形体称为大地体。
大地水准面包围的球体,叫大地球体,它是对地球形体的一级逼近。
3.地球体的数学表面——地球椭球表面,它是一个规则的数学表面,是对地球形体的二次综合,用于测量计算的基准面。
地球椭球体是地球形体的二级逼近。
将地球椭球体摆到与大地水准面最贴近的位置上——地球椭球体定位——对地球形体的三级逼近。
这种局部定位的地球椭球体,称为参考椭球体一、地理坐标——用经纬度表示地面点位的球面坐标。
①天文经纬度②大地经纬度③地心经纬度天文经纬度:表示实际地面点在大地水准面上的位置,用天文经度和天文纬度表示。
大地经纬度:表示地面点在参考椭球面上的位置,用大地经度l 、大地纬度ϕ和大地高h表示。
地心经纬度:地心经度同大地经度l 在地图学中,以大地经纬度定义地理坐标。
我国沿用了两个大地坐标系, 即(1) 1954年北京坐标系(2) 1980年国家大地坐标系1. 地图投影(定义):就是按照一定的数学法则,将地球椭球面上的经纬网转换到平面上,使地面点的地理坐标(ϕ,λ)与地图上相对应的点的平面直角坐标(x,y)或平面极坐标(δ,ρ)间,建立起一一对应函数关系。
2.投影变形1)投影变形表现在长度、面积和角度三个方面。
2) 变形椭圆3. 地图投影分类1) 按变形性质分类:等角投影、等积投影、任意投影等角投影:●等角投影的条件为:w=sin(w/2)=(a-b)/(a+b)=0 a=b,m=n●等角投影在同一点任何方向的长度比都相等,但在不同地点长度比是不同的。
●多用于编制航海图、洋流图、风向图等地图。
等积投影:●等积投影的条件是:Vp=p―1=0p=1 因为p=ab 所以a=1/b或b=1/a●由于这类投影可以保持面积没有变形,故有利于在图上进行面积对比。
一般用于绘制对面积精度要求较高的自然地图和经济地图。
任意投影:长度、面积和角度都有变形,但又都不大。
任意投影中,有一种等距投影。
它不是没有长度变形,只是在特定方向上没有长度变形。
等距投影的面积变形小于等角投影,角度变形小于等积投影。
多用于一般参考用图和教学地图。
三种变形的关系:(1)在等积投影上不能保持等角特性,在等角投影上不能保持等积特性。
(2)等积投影的形状变形比较大,等角投影的面积变形比较大。
(3)在任意投影上不能保持等角和等积的特性2) 按构成方法分类:几何投影、非几何投影几何投影分类:(1)方位投影(2)圆柱投影(3)圆锥投影非几何投影:方位投影、伪方位投影、伪圆柱投影、桑逊投影、伪圆锥投影、多圆锥投影4. 方位投影方位投影的特点是:在投影平面上,由投影中(平面与球面的切点)向各方向的方位角与实地相等,其等变形线是以投影中心为圆心的同心圆。
绘制地图时,总是希望地图上的变形尽可能小,而且分布比较均匀。
一般要求等变形线最好与制图区域轮廓一致。
因此,方位投影适合绘制区域轮廓大致为圆形的地图。
从区域所在的地理位置来说,两极地区和南、北半球图采用正轴方位投影;赤道附近地区和东、西半球图采用横轴方位投影;其他地区和水、陆半球图采用斜轴方位投影。
5. 圆柱投影1)等角正轴切圆柱投影(墨卡托投影):特点:赤道投影为正长;纬线投影成和赤道等长的平行线段,即离赤道越远,纬线投影的长度比也越大;在墨卡托投影中,面积变形最大,如在纬度60度地区,经线和纬线比都扩大了2倍,面积比P=m*n=2*2=4,扩大了4倍,愈接近两极,经纬线扩大的越多,墨卡托投影在80度以上高纬地区通常就不绘出来。
2)高斯-克吕格投影:投影特点:(1)中央经线和赤道被投影为互相垂直的直线,而且是投影的对称轴;(2)投影后没有角度变形;(3)中央经线上没有长度变形,离开中经越远变形越大,最大变形在赤道上。
高斯-克吕格投影分带:▪6°分带法:从格林尼治零度经线起,每6°为一个投影带,全球共分60个投影带。
▪3°分带法:从东经1°30′算起,每3°为一个投影带,将全球划为120个投影带。
墨卡托投影应用: 1. 广泛应用于航海和航空方面。
2. 还用于编制赤道附近等国家和地区的地图。
3.作世界时区图和卫星轨迹图。
6.圆锥投影(经线为放射性直线)1)切圆锥投影圆锥面与球面相切的一条纬线投影后是不变形的线,叫做标准纬线。
它符合主比例尺,这条纬线通常位于制图区域的中间部位。
从切线向南向北,变形逐渐增大。
1)圆锥投影面展开成扇形2)纬线是以圆锥顶点为圆心的同心圆弧3)经线为由圆锥顶点向外放射的直线束,经线间的夹角与相应的经差成正比,比实地经差小。
2)割圆锥投影3)等角圆锥投影投影条件:地图上没有角度变形,w=0;每一点上经线长度比与纬线长度比相等,m = n。
4)等积圆锥投影投影条件:投影后面积没有变形,即P=ab=1。
等积圆锥投影常用以编制行政区划图,人口密度图及社会经济地图或某些自然图。
它是绘制我国地图时常采用投影之一,其他国家出版的许多图集也采用该投影。
5)等距圆锥投影投影条件:经线投影后保持正长,即经线方向上的长度比为1。
在标准纬线上也无变形,除此以外其他纬线均有变形。
7. 地图投影的选择1)制图区域的地理位置的影响决定投影的种类,在极地,应选正轴方位;在赤道,应选横轴方位、正轴圆柱;在中纬,应选正轴圆锥或斜轴方位。
2)形状的影响中纬地区:沿纬线延伸,应选正轴圆锥;沿经线延伸,应选多圆锥投影;呈圆形,则应选斜轴方位。
低纬地区:沿赤道延伸,应选正轴圆柱;如呈圆形,选横轴方位为宜3)地图内容对投影选择的影响主题和内容影响投影选择:如交通图、航海图、航空图、军用地形图等多采用等角投影;自然和社会经济地图的分布图、类型图、区划图等一般采用等积投影。
世界时区图,为使时区的表现得清楚,只能选择经线投影成直线的正轴圆柱投影。
中国政区图,为能完整连续地表示,应选用斜轴方位。
教学用图,选择变形不大的任意投影,如等距投影。
8. 地图比例尺大比例尺:1:10万及大于1:10万中比例尺:介于1:10万到1:100万之间小比例尺:1:100万及小于1:100万(1)小比例尺采用等角圆锥投影(2)大、中比例尺采用高斯-克吕格投影主比例尺9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及其投影1)比例尺系列(小)1:100万(中)1:50万、1:25万(1:20万)(大)1:10万、1:5万、1:2.5万、1:1万、1:5千第三章地图概括1.地图概括概念也称制图综合,就是依据地图比例尺、用途和制图区域地理特征,对地图上的各要素和内在联系加以分析研究,采取简单扼要的手段,把空间信息中主要的、本质的数据提取后联系在一起,形成新的概念。
2.实施地图概括的四个步骤1、分类——空间数据的排序、分级或分群。
根据地理信息的不同,在集合成类的过程中,既有归并,也有拆分。
分类:地物的属性分级:根据数量划分同类地物的级别2、简化——显示空间数据的重要特征,删弃不重要的细部。
地理信息的取舍:1)比例尺概括;2)目的概括1数量特征的简化2.质量特征的简化。
3 图形特征的简化(1)保持轮廓图形和弯曲形状的基本特征;(2)保持弯曲转折点的相对精确度;(3)保持不同地段弯曲程度的对比。
3、夸张——为提高或强调符号的重要特征。
夸张并不是没有章法的夸大,没有夸张就不成为地图符号。
地图概括时夸张的方法包括:1、局部夸大2、位移它与编图的目的和用途密切相关,并充分体现在地图设计过程中。
地图从设计图例开始便采用了夸张的方法。
4、符号化——将空间数据通过分类、简化、夸张等方法所获得的记号,根据其基本特征、相对重要性和相关位置指定成各种图形。
3. 制约地图概括的因素1)地图的用途和主题(主导因素)2)比例尺3)地图区域地理特征4)数据质量和图解限制5)制图者地图符号3. 视觉变量是构成图形的基本要素,它包括:形状——视觉上能够区别开来的几何单体。
尺寸——组成不同形状的符号在量度上的变量。
方向——适用于长形或线状的符号。
颜色(色相、亮度、彩度)网纹(排列、纹理)——在一个符号或面积内部对线条或图形记号的重复交替使用。
注意:线和面的形状变量指它们的构成元素的形状、而非线、面的轮廓4. 色彩在地图设计中的作用1)色彩能提高地图的视觉效果2)色彩具有使要素简化和清晰的功能3)色彩可诱导人对地图的主观反应4)提高地图内容表现的科学性5)提高地图的审美价值5. 色彩的基本属性:颜色的三要素是色相、明度和饱和度6. 地图色彩设计的一般要求1)与地图的性质、用途相一致地形图◊清爽明快;旅游图◊活泼华丽;教学挂图◊清晰易读;儿童地图◊活泼生动2)与地图的内容相一致:表示内容的主次之分3)充分利用色彩的感觉与象征性4)和谐美观、形成特色7. 量表在符号设计中的应用1)定名量表最简单的一种量表系统,用数字、字母、名称或任何记号对不同现象加以区分,实际上是一种定性的区分。
在这一量表水平上,无法对两类现象之间进行任何数学处理,只能确认类别。
定名量表的应用按固有特征区分时,采用定名量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