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粮液案例分析报告
《2024年控制权、业绩与利益输送——基于五粮液的案例研究》范文
![《2024年控制权、业绩与利益输送——基于五粮液的案例研究》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af0fe008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a68527e.png)
《控制权、业绩与利益输送——基于五粮液的案例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企业治理结构日益受到关注。
其中,控制权、业绩与利益输送三者之间的关系成为研究的热点。
本文以五粮液为例,通过深入分析其治理结构、股权关系及财务数据,探讨控制权如何影响企业业绩,以及是否存在潜在的利益输送问题。
二、五粮液公司概况五粮液是中国著名的白酒生产企业之一,其股权结构相对集中,主要股东对公司的控制权较大。
公司治理结构相对完善,有较为健全的内部控制和监督机制。
近年来,五粮液在市场竞争中表现优异,业绩稳步增长。
三、控制权对业绩的影响(一)控制权的界定与分类五粮液的控制权主要来自于其股权结构。
控制权可分为直接控制和间接控制两种形式。
直接控制主要通过持有公司股份达到一定比例来实现;间接控制则通过掌握公司董事会或管理层来实现对公司的控制。
(二)控制权与业绩的关联性五粮液的主要股东通过行使控制权,对企业战略规划、经营管理等方面产生重要影响。
这些决策对于企业的业绩具有决定性作用。
当控制权得到有效行使时,企业能够做出符合市场需求的决策,从而提升业绩。
反之,若控制权行使不当,可能导致企业决策失误,影响业绩。
四、利益输送问题探讨(一)利益输送的界定与形式利益输送是指企业或其相关方通过不正当手段将企业资源转移至个人或关联方,损害公司及中小股东的利益。
在五粮液的案例中,我们需要关注的是是否存在高管、大股东通过关联交易、资金占用等方式进行利益输送。
(二)五粮液利益输送的风险分析通过对五粮液的财务数据和关联交易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公司治理结构较为完善,能够有效地防止利益输送行为的发生。
然而,由于市场环境的变化和内部管理的疏忽,仍存在潜在的利益输送风险。
这需要企业加强内部控制和监督机制,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风险。
五、案例分析的启示与建议(一)加强内部控制与监督五粮液的案例表明,企业应加强内部控制和监督机制的建设,确保公司治理结构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2024年控制权、业绩与利益输送——基于五粮液的案例研究》范文
![《2024年控制权、业绩与利益输送——基于五粮液的案例研究》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7e4f0286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6055d08.png)
《控制权、业绩与利益输送——基于五粮液的案例研究》篇一一、引言在当今的商业环境中,企业的控制权、业绩与利益输送是公司治理的核心问题。
本文以五粮液为例,深入探讨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及其对企业运营的影响。
五粮液作为中国白酒行业的领军企业,其公司治理结构、业绩表现及利益输送问题备受关注。
本文旨在通过案例分析,揭示五粮液在控制权、业绩与利益输送方面的现状与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二、五粮液公司概况五粮液是中国著名的白酒生产企业,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公司治理结构相对完善,包括董事会、监事会和高级管理层。
近年来,五粮液在市场竞争中表现出色,业绩稳步增长。
然而,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和业务范围的拓展,公司治理中的一些问题也逐渐浮现。
三、控制权分析(一)股权结构五粮液的股权结构相对集中,主要股东对公司的控制权具有较大影响。
这种股权结构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公司决策的效率和稳定性,但也可能导致决策过于集中,缺乏有效的监督和制约。
(二)董事会与高管层五粮液的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在公司的运营和决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有时候董事会和高管层在利益输送等问题上可能存在不当行为,这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和监督。
四、业绩分析五粮液在过去的几年中,业绩表现稳定,市场份额和盈利能力均保持在行业前列。
这得益于公司有效的市场策略、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和良好的产品质量。
然而,业绩的背后也可能隐藏着一些问题,如过度依赖单一产品、市场拓展策略的局限性等。
这些问题可能对公司的长期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五、利益输送问题(一)关联交易五粮液在经营过程中存在关联交易现象,这可能导致利益输送问题。
例如,公司与关联方之间的商品采购、销售、资金往来等交易可能存在不公平的现象,损害了其他股东和消费者的利益。
(二)内部人控制问题五粮液的高级管理层在决策过程中可能存在自利行为,导致内部人控制问题。
这表现为管理层在决策时更多地考虑自身利益,而非公司整体利益和股东利益。
五粮液股票股利分配案例分析报告
![五粮液股票股利分配案例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9d9205e6aeaad1f346933f4c.png)
第二组组长:楼正辉09 组员:***07张伟10陈强08王春焕42五粮液股票股利分配案例分析报告一、案例简介宜宾五粮液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000858)是1997年8月19日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由四川省宜宾五粮液厂独家发起,采取募集方式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是在四川省宜宾五粮液酒厂的基础上经过资产重组设立。
宜宾五粮液酒厂以其与生产经营有关的酿酒车间、磨粉制曲车间、陈酿勾兑车间等优质资产及其附属公司——五粮液供销公司的资产及相应负债组成本公司。
五粮液公司属白酒类食品制造行业,主要从事五粮液及其系列酒的生产和销售,生产能力达到年产45万吨(商品酒)规模,是世界上最大的酿酒生产基地。
1996年被第五十届统计大会评为“中国酒业大王”,并保持至今。
2000年12月8日,经北京名牌资产评估有限公司评估,“五粮液”品牌在2000年中国最有价值品牌评价中,品牌价值为120.56亿元。
居白酒制造业第一位,居全国最有价值品牌第四位。
2004年公司资产总额88.11亿元,净资产65.67亿元。
实现销售收入62.98亿元,净利润8.28亿元。
二、案例中涉及的财务活动(1)商标和标识使用费。
这是集团公司利用其影响力,向上市公司收取费用的一种典型方式。
五粮液股份公司自上市起,每年向集团公司缴纳不菲的商标和标识使用费。
集团公司通过这些项目,至2003年度累计从上市公司获取现金54344万元。
按照国泰君安2001年8月份所出具的关联交易独立财务顾问报告,其中一些商标使用费为相应销售收入的数倍。
(2)服务费及设备使用费。
由于五粮液改制上市时,只是将主要经营性资产及供销公司划入上市公司。
这样,五粮液上市公司其余所有服务都需要由集团公司提供。
集团公司当然可以相应地收取一部分费用。
五粮液集团每年向五粮液收取的这类费用主要包括综合服务费、货物运输、资产租赁费等,2001年起还增加收取维修服务费、土地租赁及经营管理费等。
截至2003年集团公司累计收取94334万元。
名酒五粮液营销案例分析
![名酒五粮液营销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c1e00c18b7360b4c2e3f6418.png)
五粮液营销案例分析一、五粮液销售与运作模式五粮液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汉代,之后经过历代的不断改进发展,形成了现在的五粮液。
在五粮液形成的初期,采用了口口相传的口碑营销方式,并注重发挥意见领袖——著名诗人的作用。
提到五粮液,你可别以为它只有一个摸样哦。
其实五粮液有好多种类的。
二、五粮液的种类五粮液种类类型目前总共有35种。
五粮液一般分为:饮用型、精品型、珍品型、豪华型。
(1)饮用型主要分为:年份酒五粮液系列、一帆风顺系列、庆奥运、60%五粮液系列、五粮液酒王酒、系列酒系列、五粮液其它系列。
(2)精品型主要分为:一马当先系列、一帆风顺系列、系列酒系列、年份酒五粮液系列、庆奥运、60%五粮液系列。
(3)珍品型主要分为:一帆风顺系列、年份酒五粮液系列、一马当先系列、五粮液商务礼品酒系列、五粮液其它系列。
(4)豪华型主要分为:一帆风顺系列、五粮液商务礼品酒系列、年份酒五粮液系列、五粮液其它系列、一马当先系列。
9月17日,“2012(第18届)中国100品牌价值榜”在英国伦敦新鲜出炉,海尔、联想、五粮液三大品牌以绝对优势占据品牌前三甲。
五粮液品牌价值继2011年之后,再创新高,以659.19亿元再次蝉联100强第三名,连续18年稳居该榜单食品行业第一。
那么五粮液为什么能取得如此成就呢?其实五粮液的崛起有其深层次原因的。
三、五粮液——崛起背后的推手五粮液的崛起不是偶然的,而是其长期苦心经营和文化积淀的结果,其中“商业模式创新、文化价值创新、国际化路径创新”是其快速崛起背后的神秘推手,已经并正在推动五粮液持续不断的向前发展。
(1)创新的商业模式1998年,五粮液开创了中国白酒营销史上的一个伟大创举,即买断经营,同时部分实行“OEM模式”。
“买断经营”模式的创立改变了五粮液的产销规模、产品结构与渠道资源整合能力。
高峰时期的2001年,五粮液的子品牌一度达到120多个。
这一时期,五粮液品牌的无形资产也呈现“原子裂变”的趋势,从1994年的34亿元迅速递增到2007年400多亿元,品牌资产居全国第三、白酒行业第一,企业总营业额直线上升。
五粮液案例
![五粮液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027853ff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d8.png)
五粮液案例五粮液重塑品牌形象1994年,福建邵武糖酒副食公司携数百万现金与五粮液联姻,推出“福建与台湾”春”酒,拉开了五粮液品牌延伸的序幕。
随后,五粮液集团充分利用“五粮液”这一品牌优势成功的开发了五粮液、五粮醇、五粮神、五粮液、五福液等“五字头”的全国性品牌;同时针对我国地域差异大,各地消费习惯、口味、经济条件都不一样的情况,开发了系列区域品牌,比如金六福、浏阳河、京酒。
在2000以前,五粮液的多品牌战略是白酒行业中最成功,的这些品牌为五粮液带来了巨大的品牌效应和巨大的利润贡献。
至2002年,五粮液家族已延伸出百余个品牌,创造了年销售70亿余元的辉煌业绩。
一时间,五粮液集团在业界开创了系列品牌经营模式被其他企业进行了极大效仿和复制。
然而,尽管品牌延伸成就了五粮液的王者地位,但品牌的过度延伸也使五粮液的发展不堪重负,五粮液已经为自己的粗放型品牌延伸付出了高昂的代价。
五粮液品牌延伸始于1994年。
在短短的八年时间里,公司已推广了五粮液、五粮春、五福液、金六福、六合春、浏阳河、北酒、铁满、甘一杯、四海春、盛酒、优酒、热酒、东方龙、遂乐等100多个品牌。
大多数品牌都不知名,需要“五粮液”的形象支持。
五粮液服务公司只有12个品牌的“娇贝”系列白酒,有12家企业在运营,消费者很难辨别真伪。
一些分子品牌在没有母品牌照顾的情况下消失了;由于控制不力,一些分子品牌相互勾结、诽谤,大大降低了五粮液的声誉。
五粮液本是高档酒的代名词。
然而,目前五粮液的品牌已经无限延伸到了低档酒的市场:既有一百多元又有几十元的五粮醇,也有几元钱的东方龙。
五粮液的一百多个延伸品牌价位主要集中在30-80元之间,产品的风格、个性和消费者群体没有什么差异,如此众多的同质产品挤在相同的市场空间,导致各品牌各自为政,同室操戈。
2001年5月,国家调整了消费税政策,对白酒实行复合评税。
随着白酒行业消费税的提高,五粮液不再享受所得税优惠政策,五粮液的收入水平急剧下降。
五粮液品牌管理案例分析
![五粮液品牌管理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b8f6fb25c5da50e2524d7fd9.png)
五粮液 五粮春 五粮醇 五粮神 五湖液 六和液 两湖春 现代人 紫光液 尖 庄酒 浏阳河 京酒 玉酒 酿神 金六福 长三角 王者风范 百年老店 国宴酒 春夏秋冬 红杉树 老作坊 烤酒 火爆 干一杯 仙林牌青 梅酒 三杯爽 财福 春酒 东方龙 福禄寿禧 锦上添花 锦绣前程 龙腾虎啸 丝路花雨 盛世佳酿 尊酒系列 四海春 大展宏图 六和春 喜结缘 铁哥们 婚宴系列 江南古坊 金枝玉 液 圣酒 亚洲液
将白酒酿酒工艺拉回到消费者普遍接受的传统形象上。
1999
费国酒 信内报 任白道年 危酒引, 机消起假 。
在其他白酒品牌大做企业形象广告的时候,五粮液首开白酒
行业做产品包装物广告,将酒瓶的工艺和防伪技术转化为事件 进行传播。全新包装的五粮液采用呈八面型的全透明的环保材 料PE下聚醋盒,盒口是一个一次性拉断防伪封盖。酒瓶的商标 和颈标是采用意大利“金膏烧印”技术烧印而成,与瓶身融为 一体的厂徽标记是运用德国的“模内转移”新技术,比传统做 法更闪亮,更富立体感;瓶盖则是引进美国先进的“3M回归反 射”高隐秘防伪技术。新包装由外到内的三重防伪技术使中国 名酒五粮液的防伪水平达到了国际最新水准,再加上内外透明 包装形成的强烈立体感.使五粮液比过去更显豪华和精美。通过 防伪瓶的广告传播,五粮液在当时的市场环境中销量不降反升。
1、了解产业环境,确认自己的强弱点,决定“核心”生意
2、形成企业的长远发展目标及可操作的价值观(文化); 3、建立完整的企业识别,并形成维护管理系统;
4、确认品牌与消费者的关系,明确品牌定位; 5、整合营销传播计划及执行,确保品牌与消费者的每一
个接触点都能传达有效的信息 6、持续一致地投资品牌,不轻易改变。
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五粮液根据不同的产品生命周 期和市场环境进行相应的品牌传播。
五粮液——网络营销案例分析
![五粮液——网络营销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d30b3f7a5e9856a561260e5.png)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 感谢你的支持,我们会努力做得更好!
五粮液——网络营销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
五粮液从广告视频营销,到社交媒体广告,到与受众的互动形式创新,走遍天南地北拍 摄放下举起的全球TVC,引发广泛传播的和美新年宣言,面向全球的采集祝福活动……,这 些盛大暖心的活动,让人们重新认识了,那个焕发浓厚传统气息的五粮液,而现在的五粮液 是一个自强不息、勇于创新,并拥有独特酿酒风格的中国酒业大王。
五粮液——网络营销案例分析
总结
五粮液另辟蹊径、一改常态,通过举办这次以“五粮液,让 世界更和美“为主题的营销活动,提高了五粮液的品牌影响力和 知名度,让人们深刻认识了一个积极向上的、努力奋进的、一个 崭新的五粮液。
五粮液——网络营销案例分析
THANK YOU!
感谢大家的聆听
五粮液——网络营销案例分析
五粮液——网络营销案例分析
产品特点
五粮液以“香气悠久、味道醇厚、 入口甘美、入喉净爽、各味谐调、恰到好 处、酒味全面”的独特风格闻名于世。
五粮液——网络营销案例分析
案例介绍
从微电影到全民约酒,“五粮液,让世界更和美”
在2017年中秋,五粮液展开了,以“五 粮液,让世界更和美”为主题的营销,通过微 电影、纪录片视频营销、微博微信营销、电商 促销、线下活动推广等网络营销手段,从微电 影到全民约酒,从线上玩到线下,“酒王”开 始真正走进寻常百姓家。
网络营销与网上创业
网络营销案例分析
报告人:王东
五粮液——网络营销案例分析源自目录CONTENTS
1
产品简介
2
产品特点
3
案例介绍
4
案例分析
5
总结
五粮液——网络营销案例分析
五粮液案例分析
![五粮液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ac71e50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63.png)
五粮液案例分析五粮液的实际理财目标是什么?有何依据?五粮液的实际理财目标是通过哪些理财行为实现的?答:五粮液的实际理财目标是实际控制人利益最大化。
它是通过关联交易等理财行为由五粮液向五粮液集团输送利益实现的。
书上第5页给出了依据:据了解,五粮液通过原材料采购与产品销售,商标使用费支付以及资产置换等方式,从1998年到2003年,共向五粮液集团输送经济利益97.17亿元现金,平均每年超过16亿元,远远超过五粮液上市以来累计实现的净利润(41亿元)及累计从市场募集的现金(18.1亿元)。
第二,尽管年报业绩优良,却一直吝于分红,因为对于五粮液集团来说五粮液的股东为宜宾市国资委,现金股利对于五粮液集团回报是零,因此进行现金股利对于五粮液集团没有好处,所以没有动力进行现金股利,但五粮液集团实际直接控制着公司的全部货币资金使用权,采用股票股利对五粮液集团控制五粮液资金是十分有利的。
所以五粮液多次进行股票股利分派,但这种行为严重损害了中小投资者的利益。
五粮液的实际理财目标是通过关联交易实施过程实现。
在书中第7-8页具体说明:1.原材料采购与产品销售2.向集团支付了巨额费用其中五粮液股份公司自上市起,每年向酒厂和集团公司缴纳不菲的商标和标识使用费近1亿。
且有的商标使用费为相应销售收入的数倍。
此外,五粮液公司每年还要向五粮液酒厂,五粮液集团支付诸如警卫消防,环卫绿化,维修服务,房屋物业管理及其他项目等综合服务费。
将上市公司的利益向集团单边输出。
3.服务费及设备使用费等五粮液上市公司上市时,只是将主要经营性资产及供销公司划入上市公司,其余所有服务都要由集团公司提供。
4.资产往来即公司改制上市后,集团公司通过各种方式,将手中的各项实物资产陆陆续续地卖给上市公司,上市公司通常支付的都是现金。
这一所谓的贡献或牺牲在很多事后的证据都表明,受伤的通常都是上市公司。
中国上市公司的理财目标,你认为应该是什么?答:中国上市公司的理财目标剩余索取权价值最大化企业剩余索取权是指对企业总收入扣除所有的固定合约支付后的剩余额的要求权。
五粮液案例分析
![五粮液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b54e99d13169a4517623a309.png)
,五粮液所面临的最根本的问题是集团与股份公司之间既 难分彼此又无实际股权关系的奇特现象,每年60多亿元的 关联交易和晦暗不明的利益输送模式,让五粮液股份这家 上市公司变成了高产能低利润低回报的“铁公鸡”。
五粮液股份与五粮 液集团相关控制结 构
形成原因
五粮液股份在1998年上市时,由于受到当时的上市额度限 制,只能将部分资产装入上市公司,而其他未上市的部分 资产则被组建成五粮液集团。
而在其后的经营过程中,由宜宾市国资经营公司控股的五 粮液股份公司,集中于酒类生产的主营业务;而由宜宾市 国资委全资拥有的五粮液集团,在为上市公司提供配套生 产服务的同时,投资范围扩大到了物流、制药、装备制造 等多元化领域,最终成为由省国资委直管的四川省第六大 国有企业。
主要问题
五粮液股份公司与五粮液集团之间巨额关联交易 业绩良好的五粮液股份公司股利很少 上市公司中小股东利益受损严重
媒体监督等);
证券监管部门的直接干预,法律诉讼。
证监会处理结果
中国证监会27日通报,经调查发现,五粮液公司在信息披 露方面存在重大遗漏和披露不及时、不完整等违法行为, 决定给予五粮液责令整改、警告,并处以60万元罚款,其 公司相关人员也被给予警告和罚款。
五粮液整改措施
截止2011年5月,已经全部完成12项整改工作。其中,股份公司通 过对酒类销售公司的单方增资1.5亿元,使得注册资本总额增至2 亿元,使股份公司持股比例增加至95%,集团公司持股比例从先前 20%降低为5%,股份公司充分获得酒类销售工作的主动地位。广 受社会关注的“亚洲证券5500万元资金”问题,集团公司在20 09年12月22日,已免除了投资公司负责追回8000万元借款 (含亚洲证券5500万元)的责任,该项损失由集团公司承担,未 对股份公司造成实质性影响。另外,关于“中科证券约8300万元 资金”的整改,宜宾市国资公司收购投资公司对中科证券享有的82 94万余元债权已完成,并于2009年12月17日将资金划入投 资公司账户。该项损失由大股东宜宾市国资公司承担,未对股份公司 造成实质性影响。其他如商标标识许可使用费、土地租赁以及综合服 务费等关联交易都得到了有效整改。与此同时,五粮液还在增强股份 公司独立性、规范高管薪酬管理和信息披露以及内部管理制度等方面 推行了多项整改措施。
五粮液公司案例分析
![五粮液公司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71a54d55727a5e9846a6145.png)
五粮液的理财目标发生异化的原因
首先,由于过去宜宾市国资委对集团 公司管理层进行业绩考核时,将五粮液与 五粮液集团混在一起考核,于是“实际控 制人利益最大化”自然就成为管理层首要 追去的目标。使得五粮液集团借助控制权 实现利益输送。
五粮液的理财目标发生异化的原因
其次,五粮液与五粮液集团这种交叉 任职,是的股东对董事的信任托管关系、 决策层对执行层的制约不复存在,在这样 的条件下,为五粮液与五粮液集团的利益 输送带来了很大的方便,自然就形成了“ 实际控制人利益最大化”的理财目标。
损害中小股东利益
• 大股东热衷于于现金股利政策外的货币资金控 制权及使用权,而中小股东只能被动接受风险 和承担利润损失,中小股东利益遭到严重侵害 ,投资者对上市公司逐渐失去信心。
理财行为
1、关联购销:主要有原材料采购、产品销售资产置换。 通常是关联方或者大股以远高于市场价格供给给上市公 司原材料,或以远低于市场价格的价格购买上市公司的 产品,然后再以市场价格向外出售,利用原材料供应渠 道和产品供应渠道实现赚取巨额利润。
• 同时,五粮液的行业特性和内部发展方向 、公司治理结构等原因又难以保证中小股 东不受侵害,造就了其关联交易下的利益 输送行为具有五粮液自身的特点,这是特 殊性。
证据二分析
五 粮 液 吝 于 分红
1998年,每10股派现12.5元,十大股东一次性获利超过3亿,而 流通股股东收获甚微。 2000年,不分配,不转增,并且每10股配2股,配股价为25,令 中小投资者大失所望,而当年每股盈余1.6元且货币资金为17.08 亿元,完全有能力实施分配。 2001年年中年末,采取10股送4转增3派现1元及10 送1转增2派 现0.25元的分配政策与起当年形成的利润相比也是杯水车薪。
案例分析一:五粮液的股利政策
![案例分析一:五粮液的股利政策](https://img.taocdn.com/s3/m/ccdc2644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868f54b.png)
五粮液的股利政策
常用股利政策
剩余股利政策 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 固定股利或稳定增长政策 低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
年度
每股收益
每股现金股利
股利分配率
1998
1.729
1.250
0.723
1999
1.352
0.000
0.000
2000
1.600
0.000
0.000
2001
大股东性质:第一大股东为宜宾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其代表国家行使对该公司的绝对控制权。
股东因素,
案例分析总结
股利支付方式:现金股利和股票股利 股利政策:低股利政策 股利支付对股东价值的影响:不利于股东价值的提升,证实了股利政策有关论 低股利的原因:高额代理成本存在,把多于现金流用于不相关行业投资。
影响五粮液股利政策的因素分析
公司因素 盈利能力
年份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主营业务收入
633,309
629,758
641,875
739,700
732,855
793,306
公司因素 举债能力 从上表可知,该公司负债比例极低,因此有大量的借款空间,同时由于该公司业绩优良,又属地方国资委控制,因此该公司对外筹资能力非常突出。
案例分析:五粮液的股利政策
单击添加副标题
周小春
单击此处可添加副标题
1997 年5 月8 日,四川省宜宾五粮液酒厂独家发起,采取募集方式设立宜宾五粮液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五粮液)。五粮液酒厂将其从事五粮液系列酒生产的经营性资产:磨粉制曲车间、部分酿酒车间、勾兑车间、包装车间、机动车间,以及其全资子公司供销公司的全部资产作为发起人资产投入五粮液。五粮液酒厂投入的净资产评估后为36 250.63 万元,按1∶0.6621 的折股比例折为发起人股24 000 万股, 并向社会公开募集8 000万元人民币普通股。 1998 年3 月27 日,五粮液通过深圳证券交易所采用上网定价发行方式向社会公众公开发行每股面值人民币1.00元A股普通股股票7 200 万股(另向本公司职工配售800 万股)。1998 年4 月21 日在四川省工商行政管理局注册登记宜宾五粮液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32 000 万元。其中国家股股本24 000 万元,占总股本的75% ,社会公众股8 000 万元(含800万元职工股),占总股本的25% 。1998 年4 月27 日,社会公众股7 200 万股开始在深交所上市交易,半年后,800 万股公司职工也开始在深交所上市交易,公司代码000858。
五粮液企业价值评估案例
![五粮液企业价值评估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fc90d316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e6.png)
五粮液企业价值评估案例:从国内市场扩展到国际市场的策略分析背景五粮液是中国著名的白酒品牌,成立于1949年,总部位于四川省宜宾市。
多年来,五粮液凭借其独特的酿造工艺和优质的产品质量,在国内市场上取得了巨大成功。
然而,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五粮液意识到需要进一步扩展国际市场,以实现持续增长和品牌影响力的提升。
过程1. 市场调研和定位为了确定进军国际市场的策略,五粮液首先进行了广泛的市场调研。
他们深入了解了全球白酒市场的趋势、竞争对手、消费者需求等方面的信息。
通过这些调研数据,五粮液发现在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和欧洲,消费者对高品质、高端白酒有较高需求,并且有愿意为之支付更高价格。
基于这些调研结果,五粮液决定将其品牌定位为高端白酒,并将重点放在进军美国和欧洲市场上。
2. 产品升级和包装设计为了满足国际市场的需求,五粮液进行了产品升级。
他们改良了酿造工艺,提高了产品质量,并增加了一些国际市场独有的口味。
此外,五粮液还进行了全新的包装设计,以符合国际市场的审美观。
3. 市场推广和渠道拓展为了提升品牌知名度和销售额,五粮液在国际市场上进行了大规模的市场推广活动。
他们通过电视广告、杂志广告、社交媒体等多种渠道展示其品牌形象,并与一些知名零售商建立合作关系,将产品引入到国际市场。
此外,五粮液还通过参加各类国际酒展和活动来扩展其销售渠道,并与当地分销商建立合作伙伴关系。
4. 建立本地化运营团队为了更好地适应国际市场的运营环境,五粮液成立了本地化运营团队。
这个团队由当地人组成,具有丰富的市场经验和资源。
他们负责与当地分销商合作、推广产品以及了解市场动态等工作。
5. 品牌形象塑造为了在国际市场上树立其品牌形象,五粮液积极参与一些慈善活动和赞助项目。
通过与国际知名品牌合作,五粮液进一步提升了其品牌的声誉和影响力。
结果通过以上策略的实施,五粮液成功地进入了美国和欧洲市场,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首先,在销售额方面,五粮液在国际市场上取得了持续增长。
五粮液案例
![五粮液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23735915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6a.png)
五粮液案例第一篇:五粮液案例从宜宾市国资委态度看,政府更希望看到酒类资产的整体上市,这也正是证券市场乐意看到的。
五粮液发布的整改方案称,公司拟借证监会“立案调查”为契机,进行一次全面整改。
其内容包括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规范高管人员薪酬管理、切实解决关联交易、关于证券投资、增强公司独立性、规范信息披露、加强法制学习教育等八大方面。
一、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一)整改措施。
1、本条措施旨在从组织保障上促进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从组织机制、组织结构、人事任免等方面保障股份公司独立运行。
宜宾市人民政府已报请省政府审定。
二、规范高管人员薪酬管理。
(一)整改措施。
1、本条措施旨在改变以前将股份公司纳入集团公司进行统一考核的机制,单列考核更具科学性和规范性,促进股份公司规范运作。
、三、切实解决关联交易(一)酒类销售公司的关联交易。
1、整改措施。
股份公司向宜宾五粮液酒类销售有限责任公司单方增加注册资本1.5亿元(注册资本总额增加至2亿元),使股份公司达到持股95%、集团公司持股5%。
2009年12月31日。
(二)商标、标识许可使用费的关联交易。
2、整改措施。
(1)厂徽标识。
五粮液集团公司“厂徽标识”除股份公司使用外,集团公司下属各子公司也在使用。
集团公司及其下属子公司(约1.7万名员工)也需要生存和发展,需要共享厂徽标识这一无形资产。
因此,“厂徽标识”只能提供给股份公司有偿非独占使用。
(2)商标。
按照股份公司的生产经营规划,股份公司拟在现有几十个酒类产品品牌基础上再进一步大幅度整合和减少酒类品牌,扶大、做大有市场前景的主要产品品牌,这样自然会减少商标关联交易数量和额度。
由股份公司和集团公司两个独立法人协商一致后,对酒类商标进行审计、评估、论证、报批并提交股东大会审议。
(四)综合服务费的关联交易。
2、整改措施。
(1)股份公司将积极与集团公司协商,对辅助性资产进行全面清理。
(2)由股份公司和集团公司两个独立法人在协商一致基础上,尽快拟订解决方案,聘请中介机构对所涉辅助性资产进行审计、评估、论证,并提交股东大会审议。
五粮液案例分析
![五粮液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651d1ee0172ded630b1cb6e3.png)
问题三:参考解答
是由于上市公司尚未建立起较为完善的治 理结构,其后果是使五粮液的中小股东受 到损害,公司市场价值远远落后于同类酒 类上市公司。
请关注该公司的市场表现。
问题四
要使五粮液的实际理财目标回归至最优理 财目标,需要采取哪些具体措施?
问题四:参考解答
建立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减少关联交易 的发生。 理解公司治理结构的含资产未来预期 收益的现值,来判断资产价值的方法称。 重臵成本法是指在评估资产时首先估测被 评估资产的重臵成本,然后估测被评估资 产业已存在的各种贬值因素,并将其从重 臵成本中予以扣除而得到被评估资产价值 的评估方法的总称
资产评估价值 =资产的重臵成本-资产实体性贬值- 资产功能性贬值-资产经济性贬值 实体性贬值资产由于使用及自然力的作用 导致的资产的物理性能的损耗或下降而引 起的资产的价值损失 功能性贬值指由于技术进步引起的资产功 能相对落后而造成的资产价值损失。 经济性贬值指由于外部条件的变化引起的 资产闲臵、收益下降等造成的资产价值损 失。
问题二
中国上市公司的实际理财目标应该是什么?
问题二:参考解答
中国上市公司的实际理财目标应该是企业 价值最大化或股东财富最大化(适当满足 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应强调对中小股东 的利益保护,这样才可使我国上市公司良 性发展、使我国资本市场健康发展。
问题三
为何五粮液的理财目标发生了异化?这种 异化带来的后果是什么?
五粮液案例分析
问题一
五粮液的实际理财目标是什么?有何依据? 五粮液的实际理财目标是通过哪些理财行 为实现的?
问题一:参考解答
五粮液-哇哈哈-联想案例分析
![五粮液-哇哈哈-联想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d8db9e1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2e.png)
企业战略管理期中考试案例分析班级: 1姓名:学号:【案例一】五粮液“醉酒”多元化问题:一、在“多元致死”的情形下,五粮液也开始了多元化之路,它遇到了哪些问题? 答:1、行业选择盲目跟风,没有认真分析新行业的环境,结果企业发展不顺利;2、各行业之间相关性小,展现拉的过长,协同效应低;3、不注意把握时机,不考虑自身承受力;4、快速多元化,导致新行业的企业核心竞争力弱,甚至导致企业夭折。
二、五粮液是如何走多元化之路的?它的优势和劣势在哪?答:前期五粮液的多元化脚步主要面向与其主业相关的行业和产业,往后行业跨度则较为大。
五粮液实行快速多元化战略,即在短期内迅速进入多个行业。
优势:1、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形成范围经济和规模经济;2、避免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分散经营风险;3 、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4、盘活资本存量,促进企业快速成长.劣势:1、过度多元化经营,将会分散企业有限的经济资源2、多元化经营,可能会造成跨行业的补贴3、过度多元化经营,会使成本增加,风险加大。
三、你认为企业在实施多元化战略时应注意哪些问题?答:1 、高度审视多元化战略。
多元化经营必须有一个超脱于具体业务的公司战略, 以强化对公司未来远景和对公司的总体控制,避免业务单元成为没有战略的利润中心.2、正确分析内外环境。
知己知彼是取胜的先决条件。
知己就是要对企业自略管理》中提出,多元化的成功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衡量:一是新产业是否与原有产业形成相互匹配的竞争优势;二是新产业是否带来更多的财务利润.作为里面说的利润不是估计,而是科学的调查、推理。
五粮液在实施多元化经营上造就了一系列败绩,这里面,一定存在不少理想化,没有切实的调查,在所谓的利润方面都是一厢愿意的想法,也因此并没有产生期望的利润.总的来说,任何一个企业开辟出新产业都不是单一的局部张扬,而是一个体系的配套,惟独稳固的体系,才可能保障其全面发展,最终达到决胜市场。
一个产品赢得喝彩,是多方面的推动,而不是单一的一堆资金,一组广告所完成的,还应该包括产品体制的保障,服务体系的完备等诸多方面。
评析茅台五粮液案件
![评析茅台五粮液案件](https://img.taocdn.com/s3/m/d424e711c5da50e2524d7f87.png)
茅台五粮液案例分析1208075 王喻程一、案情简介2012年,贵州茅台董事长向1000余名经销商宣称“最低限价令”,此后贵州茅台对“违规”降价销售的18家经销商进行处罚;与此同时,五粮液公司也对14家“低价、跨区、跨渠道违规销售的”的经销商开出罚单。
2013年2月,四川省发改委依据《反垄断法》对五粮液公司罚款2.02亿元人民币,贵州省物价局也对贵州茅台开出2.47亿元罚单。
两家公司对下游经销商事实的最低限价行为被认定违反反垄断法,是中国针对“纵向价格垄断协议”的第一个执法案例。
那么,这两家公司行为是否真的构成纵向价格垄断?构成纵向价格垄断是否当然地要接受规制?二、茅台五粮液公司的行为定性我国《反垄断法》在第十三条和第十四条分别规定了横向垄断协议和纵向垄断协议。
横向垄断协议是指具有竞争关系的经营者之间达成的排除、限制竞争的协议、决定或者其他协同行为;纵向垄断协议,又称为纵向限制,是上游企业与下游企业之间限制其经营活动的协议。
纵向垄断协议可以分为纵向价格垄断协议和纵向非价格垄断协议,我国《反垄断法》第十四条仅明文禁止两种纵向价格垄断协议:(1)固定向第三人转售商品的价格;(2)限定向第三人转售商品的最低价格。
本案中,茅台五粮液的行为明显属于限定向第三人转售商品的最低价格。
三、限定转售最低价格的纵向垄断协议的竞争效果分析限定最低转售价格是否当然地需要承担法律责任?对于限定最低转售价格垄断协议的规制,国外一直存在两种基本原则:本身违法原则与合理分析原则。
若适用本身违法性原则,只要证明存在限定转售最低价格的行为,即可直接认定其严重排除、限制了竞争,构成违法而予以禁止。
若适用合理分析原则,反垄断执法机构或法院不应着眼于协议的性质,而应着眼于其对竞争造成的实际后果,对其正负面的效果进行权衡,只有在弊大于利时才予以禁止。
从经济分析角度来看,限定转售最低价格的行为一般被认为是双刃剑。
它的主要危害一般体现在对市场公平竞争、经济运行效率和消费者利益等多方面的不利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 年秋季学期研究生课程考核五粮液股份有限公司案例分析报告目录五粮液股份有限公司案例分析报告1五粮液公司简介五粮液(股票代码:000858)数年来“五粮液“品牌连续在中国白酒制造业和食品行业最有价值品牌”中排位居前。
公司获得“全国质量奖开展十周年(2001-2010年)卓越组织奖”、“中国食品安全最具社会责任感企业”、等多项大奖,其中国家级5项、省级6项、市级3项.公司热心参与公益事业,获得“2010年度第八届中国财经风云榜十大公益企业”奖。
2010年,五粮液品牌价值蝉联食品行业榜首,居中国最有价值品牌第4位。
公司运作进一步规范,赢得资本市场认同,获得“中国证券20年-20家最具持续成长能力上市公司”、“上市公司金牛百强”等多项荣誉。
2公司治理结构的现状股东及控制人1998年4月27日,四川省宜宾国资委将五粮液酒厂的核心资产拿出上市,形成了五粮液股份有限公司,其他周边产业则组建成目前的五粮液集团,截至2009年末其第一大股东宜宾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下称“宜宾市国资公司”)持股比例为%,处于绝对控股地位。
由于五粮液公司的历史原因和专业化治理背景,宜宾市国资公司将对五粮液公司的股东权利授予五粮液集团公司。
2009年12月22日,宜宾市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宜宾市国资公司已正式发文明确:“解除原宜宾市国有资产管理局对集团公司的授权,对宜宾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持有的股份公司的股权,由宜宾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行使股东权利”(宜国资委[2009]193号)。
?原因分析:2009年末以前,由于地方政府将五粮液托管给五粮液集团,五粮液集团取得了对五粮液的实际控制权,在实质上类似母子公司的关系,不利于五粮液公司独立性运作,容易形成集团利益输送的工具。
整改方案落实后,保证了股份公司和集团公司主体的独立性。
——两大股东控股2012年宜宾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根据四川省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宜宾五粮液股份有限公司国有股东所持股份无偿划转有关问题的通知》(川国资产权[2012]88号)、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宜宾五粮液股份有限公司国有股东所持股份无偿划转有关问题的批复》(国资产权[2012]889 号),宜宾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于2012 年10 月10 日已将其持有的本公司761,823,343股股份无偿划转给四川省宜宾五粮液集团有限公司。
本次股权无偿划转后,宜宾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仍持有本公司36%的股份(即1,366,548,020股),为本公司第一大股东;四川省宜宾五粮液集团有限公司持有本公司%的股份(即761,823,343股),为本公司第二大股东。
图一 2006年公司股东持股比例图图二 2012年公司股东持股比例图新局面出现的原因分析:宜宾市国资公司原持有的五粮液公司%的股份无偿划转给五粮液集团,使自身仍持有本公司36%的股份,为本公司第一大股东的同时,五粮液集团成为公司的第二大股东。
作为公司的第二大股东,集团必须在利润上和公司同进退,对于集中改善上市公司业绩,提高公司在行业中的地位发挥了关键作用。
同时通过集团的优势提高公司的价值,与公司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例如在后文的关联交易中,集团将部分商标权供五粮液公司免费使用。
2009年治理方案出台后,交替任职情况虽然有所缓解但落实状况并不明显,以近两年的统计为例:表2-1 2013年五粮液与五粮液集团高管重叠情况表2-2 2014年五粮液与五粮液集团高管重叠情况表2-3 2014年贵州茅台与茅台集团高管重叠情况通过近两年五粮液与集团任职情况分析可以看出二者领导班子仍属于同一利益集团,从根源上并未解决二者的独立性,公司仍可作为集团的利益输送体;通过对比同时期贵州茅台股份有限公司与贵州茅台集团公司的任职人员可以发现该现象在行业中是普遍存在的,需要统一治理和完善。
独立董事及行业对比为了增强公司决策制定的公允性和公正性,五粮液公司在年报中披露了独立董事的设置以及他们的参会情况。
五粮液股份有限公司于2014年报中列示的7名董事会成员中有3名为独立董事,董事会人员构成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公司独立董事的人数占到董事会总人数的1/3 以上,符合有关规定。
公司董事会下设审计、薪酬与考核、提名、战略等四个专门委员会,各委员会分工明确,权责分明,有效运作。
通过行业间对比可知,贵州茅台股份有限公司于2014年报中列示的董事会由11 名董事组成,其中4 名为独立董事,董事会人员构成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公司独立董事的人数占到董事会总人数的1/3以上,同时设立了审计、薪酬与考核、提名、战略等四个专门委员会。
原因分析:独立董事的设置对保护中小股东的利益是极其重要的,五粮液公司完善了独立董事治理方案切实改变了之前实际控制人利益最大化的目标,帮助实现股东利益最大化的发展方向。
薪酬由统一考核变单一考核由股东大会确定薪酬制度、董事会薪酬考核委员会制定相关考核实施细则,履行决策程序后执行。
在集团公司兼职的股份公司高管人员只能在股份公司参加考核并领取薪酬,按现行监管要求对公司高管人员薪酬考核及领取情况进行披露。
改变了以前将股份公司纳入集团公司进行统一考核的机制,单列考核更具科学性和规范性,促进股份公司规范运作。
关联交易的改善2009年,股份公司向宜宾五粮液酒类销售有限责任公司单方增加注册资本达到持股95%、集团公司持股5%,大额度减少了关联交易。
此外,在综合服务费、土地租赁、商标标示许可使用费等关联交易方面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方式进行。
其他结构变动(1)增强公司独立性,办公场所相对分开(2)加强法制学习教育(3)加强规章制度建设。
对内控制度全面清理、修订、补充、完善。
(4)加强信息披露管理3五粮液股份有限公司股利分配近五年利润分配政策的制定、执行或调整情况公司从2012年开始,结合中国证监会颁布的相关法案针对内部的股利分配政策做出了调整。
2012年,通过临时股东大会审批,新增了现金分红的具体条件和比例等利润分配政策;2013年审议通过了,明确现金分红的决策程序、机制和具体政策内容、现金分红相对于股票股利在利润分配中的优先顺序等具体规定。
以上修改规定沿用至今。
2012、2013年度两次公司股东大会政策调整为近几年趋于稳定合理的股利分红打下了制度基础。
近年五粮液股利分配具体情况在针对五粮液股份有限公司的案例分析,我们总结出近八年五粮液的股利分配情况。
表3-1 2007-2014年五粮液现金分红情况单位:万元分配现金总额分红年度合并报表中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占合并报表中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的比率每10股现金分红2007 0 146, / 02008 18, 181, %2009 56, 324, %2010 113, 439, % 32011 189, 615, % 52012 303, 993, % 82013 265, 797, % 72014 227, 583, % 6并选用更为直观的折线图进行分析,图表如下:仅从每年的股利分配绝对数额上来看,五粮液上市公司的每股分红从2007年的“不分红、不转赠”逐渐上升至2012年的最高点,之后连续两年的每股派息基本趋于平稳状态。
从现金股利分配占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相对数值来看,从07年开始,比率呈逐年上涨的趋势,说明公司整体公司经营状况逐渐好转,公司治理改革得到了成效。
上一章的公司治理改革现状中提到,五粮液在2009年对销售公司进行了95%的股权收购,在一定程度上集中了销售权,使得上市公司的销售收入增加,也有益于每股分红的增加。
与贵州茅台的对比分析为了更加真实的反映出五粮液目前股利分配的水平,不仅要对各期间的同一数据进行纵向对比,还应该与同行业间的竞争对手进行横向对比,本报告中选择的是高档白酒的龙头老大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详细分析。
同样,选择2007-2014年茅台的股利分配相关数据。
表3-2 2007-2014年贵州茅台现金分红情况单位:元分配现金总额分红年度合并报表中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占合并报表中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的比率每10股现金分红2007 789,016, 2,830,831, %2008 1,091,032, 3,799,480, %2009 1,118,403, 4,312,446, %2010 2,170,740, 5,051,194, % 232011 4,149,605, 8,763,145, %2012 6,664,077, 13,308,079, %2013 4,540,999, 15,136,639, %2014 4,995,099, 15,349,804, %将两企业的每股现金分红以及“现金股利分红占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比率”进行对比,得到折线图如下。
贵州茅台的“每10股分红”始终处于领先水平,而且五粮液公司在数额上与其相差悬殊。
而五粮液在“现金分红占净利润比率”上逐渐追上贵州茅台并在2014年超越,说明确实五粮液的经营状况确实有所好转,每年的企业总销售额虽仍未超过贵州茅台,但已经逐渐由“公司利润最大化”向“股东利益最大化”转变,拿出较多利润进行分配,保护了中小股东的权益。
4五粮液公司与五粮液集团关联交易现状分析五粮液公司主要关联方及其下属子公司情况简介根据五粮液公司009-2014年度以来在其官方网站上披露的年度报告可以发现,五粮液公司的主要关联方有:普什集团公司、安吉物流集团公司、五粮液集团公司、圣山莫林实业集团、环球集团公司、川橡国际集团公司、进出口公司、财务公司以及理财集团公司等其多数为五粮液集团控制的子公司。
同时不难发现,五粮液公司与五粮液集团不可避免会产生大规模的关联交易事项,诸如:原材料的关联采购,产品的关联销售,以及关联租赁,固定资产代建以及向集团支付巨额等。
五粮液公司与其关联方主要关联交易事项包括:(1)采购商品/接受劳务(包装材料、RFID 防伪标、原材料、运杂费、维修费、模具等)(2)出售商品/提供劳务(酒产品、PET片材、吸塑托盘、纸箱、瓶盖、包装盒等)(3)租赁情况(土地、经营管理区域、房屋、库房的租赁等)(4)其他关联交易(综合服务费、商标使用费、购买设备等)对2009-2014年关联交易情况追踪相对量分析(1)2009-2014年原料采购关联交易情况及趋势分析下表显示的是五粮液公司在2009-2014年间原料关联采购的情况,查找各年度报告报表得出采购货物及接受劳务关联交易额以及主营业务成本,其比率即为在原料采购关联交易方面的比重。
表4-1 五粮液近年原料采购关联交易情况单位:元年度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在近五年内,五粮液公司关联采购比重由2009年的%下降到2014年的%,比率下降比较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