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化商业街空间尺度探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性化商业街空间尺度探讨
张荃
摘要:结合街道尺度的基本理论、空间错视学的理论,研究了国内外经典商业街案例,结合四川自贡市核心商业街的实例探讨了人性化商业街的尺度关系,为营造人性化的商业街区莫定了基础。
关键词:空间尺度,空间错视,街廊比,人性化尺度
1尺度与尺寸、街道尺度、商业街尺度
所谓的尺度就是空间各构成要素使人产生的感觉,是空间的整体或局部给人的大小印象与其真实大小之间的关系问题。
它包括空间构成的形体的长度、宽度、小空间与整体、整体与城市,以及空间组成部分之间的比例关系,及对行为主体—人产生的心理影响。
尺度并非抽象的概念,是具有丰富含义并且是人们能够充分感知的概念。
尺寸是用度量单位,如:千米、米、尺、厘米等对空间要素的度量,是在量上反映空间各构成要素的大小。
不同的尺度带来的感觉是不一样的,它在空间设计中处于一个至关重要的位置。
街道尺度是指在两侧商业建筑所围合形成的街道空间给人的感受。
商业步行街是城市中重要的场所空间,商业街设计在空间上的表达就是让空间适用,创造人性化的街道尺度空间。
2街道尺度的基本理论
对于传统街道尺度的研究,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理论,其中以日本建筑学家芦原义信为代表的《街道的美学》《续街道的美学》《外部空间设计》等,对于街道的尺度的研究总结出很多具有参考价值的理论。
街道空间尺度由街道长度(L)、街道宽度(D)、临街建筑高度( H)、临街店面宽度(W)这几项参数构成。
街道参数的比值关系反映了街道空间主要参数之间限定的空间尺度关系,主要由街廓比、面廓比、界面密度、贴线率四项指标构成。
街廓比(DlH)是指街道的宽度与街道两侧建筑物高度的比值,反映街道围合空间的宽高比例关系。
根据芦原义信的观点" DlH > 1时,随着比值的增大会产生空间的逐步远离感,DlH接近2时,空间产生开阔感,0.5<D/H<1时,随着比值的减小空间产生接近感,当刀/万二1时,产生空间的均匀感”。
面廓比(WlD提指临街商店的面宽与街道宽度的比值。
根据芦原义信的观点lElD < 1,即比D小的尺寸『反复出现,街道就会显得有生气。
界面密度(艺WlL x 100%)是指街道一侧的建筑面宽总和与街道长度之比。
该参数强调的是建筑对于街道空间的形态的意义,反映了街道纵向空间的连续性。
贴线率是指建筑紧贴与街道中心线相平行的临界线的临街建筑面宽与所有临街建筑面宽总和的比值。
3空间错视与人的空间感知
物的感知要素(形状、色彩、明度等)在人们的视觉判断中,与所观察物实际特征之间存在着矛盾,形成错误判断,就是错视觉,又称错视。
错视经常被用于城市空间设计、建筑设计领域中,通常在设计中
加人与人们习惯接受的一般常理空间不同的设计元素,利用人们的视觉错视就能够达到设计预期的空间效果:设计师运用设计手法实现人们对于空间尺度感觉的错觉,达到特殊或更佳的效果空间,有时是因为条件的限定改善尺度缺憾而利用视错觉。
“小中见大”“矮中见高”“虚中见实”“粗中见细”等都是经常出现的手法。
4国内外商业街尺度案例
1)欧洲传统商业街尺度。
意大利中世纪的城市因空间所限街道狭窄,DlH = 0. 5,文艺复兴时期的街道较宽,达芬奇认为DlH -1较为理想。
巴洛克时期,中世纪的比例被颠倒过来,街道宽度为建筑高度的2倍,DlH=2o
2)中国传统商业街尺度—成都锦里“小中更小”。
锦里曾经是西蜀历史上最古老且具有商业气息的街道之一,在秦汉、三国时期闻名全国,改造重建后的锦里保持了原有商业街的城市肌理和空间尺度:临街建筑围合成2 m-4 m宽的线性空间,街道全长约350余米,临街建筑以两层居多,DlH在0. 5左右,展现出古时街道的宜人尺度。
为了使街道空间的街巷感更加强烈,锦里在设计中在保持DlH 尺度不变的条件下,运用了骑楼的形式在2层连接两侧店铺,空间的变化使人们的视觉集中在变化点上,将骑楼在街道垂直层面上压低了高度空间的感觉放大,利用错视原理使人们对于街道空间产生变窄变低的收缩感。
2层屋檐适当加大挑出长度形成宽雨棚,2层外廊挑出形成1层的廊下休闲茶座空间,使人产生空间收紧的错视,增加了人们视线感
觉上空间的围合感。
利用人们的视觉错视展现出小尺度商业街巷的空间特性。
3)国内外现代商业街的尺度关系。
通过对国内外典型商业街尺度研究总结出如下结论:完全敞开式的商业步行街比较合适,长度为 1 500 m左右,以游客步行20 min左右为宜;街道宽度不宜过宽,街道太宽会造成空间的发散。
宽度同时充分考虑两侧建筑物的高度,窄不能小于建筑物高度的1/2,宽也不宜超过建筑物的2倍,因此步行街两侧不适合建造高层。
DlH多在0. 5一0. 9之间。
4)现代商业街尺度—上海南京路步行街“宽中见窄”。
南京路步行街最宽处约30 m,最窄处约18 m。
两侧建筑高度一般20 m左右,4层一5层,局部高楼突破20层,80 m左右,街阔比在0. 6一0. 9之间。
街道宽度20 m以上会感觉相对宽阔。
步行街在设计中设置了4. 2 m宽集中布置城市公共设施的“金带”贯穿于整条步行街中,它的设置填充了人们视线聚焦的中间空间,通过景观和街道设施弱化了空间的宽阔感,这条“金带”使得人所感知的街道空间上明显起到压缩街道宽度的作用,使得30 m的商业街宽度不显得那么开阔,这种在空间中增加物体而改善空间效果的手法是侵害性错视,是利用人的错视觉将空间“由宽变窄”。
目前很多商业街都是在原有街道基础上改造而成的,街道宽度、两侧建筑都已经形成,对于街道宽度、建筑高度的改变受限,因此需要通过设计手法对于既定的空间进行改善,利用空间错视改善商业街
尺度空间的手法是比较好的处理方式。
5设计案例—四川自贡商业街
自贡市老城商贸中心以解放路、同兴路、五星街、檀木林街、自由路为主要商业街区,位于I kmZ的范围内,以街为市的现象较为普遍。
5.1自贡传统商业街的处理—构建人性化尺度商业街
自贡温州街尺度—传统街区的尺度与节奏感。
温州街是由两条折线形内街组成,街道店铺均为1层一2层小尺度商业店面。
街道长度约200 m,街道宽度大约3m一4m,两侧店铺4m-8 m,DlH在0. 5左右,面阔比0. 8,店铺开间尺度较小,人们在逛街时,视线在变化是留连于两侧商街的左顾右盼,因此人们对于街道的体验是由序列变化的小空间拼接而成,小面宽的店铺连续的出现增加了人们感受街道的节奏感。
DlH与WlH的尺度使得温州街具有很好的街巷围合感和尺度感,适宜的街道尺度使处于其中的人们对于街道空间的感受亲切近人。
5. 2构建宜人尺度的现代商业街
自贡中华路商业街是商业街核心地段,街道宽度仅巧m,如果按照传统街道的宜人尺度,DlH维持在1.5一2. 0左右,那么两侧商业建筑高度在10 m左右,相当于2层一3层的商业空间高度,但是对于寸土寸金的核心商业区来说,2层一3层的商业建筑高度肯定是不够的,设计的解决方式是:
1)"窄中见宽”—建筑退台,增加视线空间开阔感。
将3层以上
建筑后退,做成台阶剖面形式,减少高层建筑对于街道空间的压迫感,同时使人们感觉到街道空间的展开,利用建筑高度的变化形成与人们常规感受高层建筑直接落地的想象差异而产生错视效果,增加了街道的宽度感。
2)"窄中见宽”—将商业建筑底层架空,采用柱廊形式,延伸街道的宽度感。
在靠近中华路街道大体量沿街建筑1层统一架空,形成街廊,在DlH不变的前提下,增加街道的宽阔感。
保持街道入口空间尺度不变,将高层建筑局部3层以下架空,借助灰空间实现街道空间延伸的效果。
使人们产生与原有脑海中既定空间感觉上的差异,使得街道空间的本身的加宽作用被错视效果放大,产生窄街人口空间宽阔的设计效果。
3)“化大为小”—将大空间分解为若干小空间。
区别于一般城市商业区的巨大商业综合体,自贡西秦会所前的解放路商业街区采用化整为零的设计手法,划分若干小尺度的“商业盒子”,每条小街的尺度依然遵循传统商业街的宜人尺度,包括DlH,WlD等,消费者步行其中,不是感到超人尺度的商业巨构,而是感受到大小不等、变化多样的小街小巷的亲切尺度空间。
在大空间中划分小空间,出现若干条小街巷,将大建筑面临安全街设置,在街区内部穿插布置小体量、小尺度的商业休闲短街,这种手法在错视上称为对比错视,通过大小对比引导人们感受到小街区的尺度效果,在街道空间感受上是“大中见小,小中更小”。
6结语
商业街是为人使用的城市公共空间,商业空间的宜人化是未来商业空间的发展趋势之一。
商业空间设计理念逐步从注重商业效益到注重人的体验,营造人性化尺度的商业街区成为商业街区设计的重点—本文从街道的长度、宽度、街廓比、面廓比等反映街道空间关系的要素人手,引人空间错视学的理论,从人们对于街道空间感知的角度探讨构建人性化的商业街区,真正的将“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贯彻到商业空间的表达上。
参考文献:
[1]【日」芦原义信.街道的美学【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
[2]〔日]芦原义信.续街道的美学【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3.
[3〕商业街研究—以无锡崇文寺商业街为例【D].南京:东南大学硕士论文,2007.
[4〕周向频,唐静云.历史街区的商业开发模式及其规划方法研究—以成都锦里、文殊坊、宽窄巷子为例〔J].城市规划学刊,2006(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