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艺术设计教案

合集下载

艺术公共活动教案模板及范文

艺术公共活动教案模板及范文

---一、活动名称:《艺术之春——社区绘画创作大赛》二、活动目标:1. 增强社区居民的艺术审美能力,提升社区文化艺术氛围。

2. 激发居民的创作热情,培养社区文化自信。

3. 通过绘画创作,增进邻里间的交流与合作。

三、活动准备:1. 物质准备:画纸、画笔、颜料、调色板、画架、画板、剪刀、胶水等绘画材料。

2. 环境准备:宽敞的公共活动场地,布置成艺术创作区。

3. 人员准备:聘请专业美术教师作为活动指导,邀请社区居民参与。

四、活动流程:1. 活动导入(15分钟)- 美术教师简要介绍绘画的基本技巧和创作要点。

- 展示优秀绘画作品,激发居民的创作兴趣。

2. 自由创作阶段(60分钟)- 居民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绘画主题。

- 指导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居民在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 交流分享阶段(30分钟)- 居民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 邀请其他居民对作品进行评价,共同学习交流。

4. 成果展示阶段(30分钟)- 将所有作品进行整理,布置在社区公共区域进行展览。

- 邀请社区居民参观展览,对作品进行投票评选。

5. 活动总结(10分钟)- 活动组织者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对优秀作品进行表彰。

- 鼓励居民继续参与社区文化活动,共同营造美好社区。

五、活动评估:1. 参与人数:统计参与活动的居民人数,评估活动的影响力。

2. 作品质量:通过作品展示和评选,评估居民的艺术创作水平。

3. 社区反响:收集居民对本次活动的意见和建议,改进后续活动。

六、活动范文:《艺术之春——社区绘画创作大赛》活动方案一、活动背景:为了丰富社区居民的业余文化生活,提升社区文化艺术氛围,我们决定举办一场社区绘画创作大赛。

二、活动目的:1. 增强社区居民的艺术审美能力,提升社区文化艺术氛围。

2. 激发居民的创作热情,培养社区文化自信。

3. 通过绘画创作,增进邻里间的交流与合作。

三、活动内容:1. 活动时间:2022年4月15日-5月15日2. 活动地点:社区文化活动中心3. 参与对象:社区居民4. 活动流程:活动导入、自由创作、交流分享、成果展示、活动总结四、活动准备:1. 物质准备:画纸、画笔、颜料、调色板、画架、画板、剪刀、胶水等绘画材料。

初中美术公共艺术设计教案

初中美术公共艺术设计教案

初中美术公共艺术设计教案年级:初中八年级学科:美术课时:2课时教材:《初中美术》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公共艺术设计的概念和意义,培养学生对公共艺术的兴趣和热情。

2. 引导学生关注环保问题,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3. 培养学生运用美术知识进行创意设计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教学内容:1. 公共艺术设计的概念和意义2. 环保主题的公共艺术设计3. 创意设计和制作过程4. 作品展示和评价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展示一些公共艺术作品的图片,让学生初步了解公共艺术设计。

2. 引导学生思考公共艺术设计的作用和意义。

二、新课(20分钟)1. 教师讲解公共艺术设计的概念和意义。

2.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环保问题,并提出环保主题的公共艺术设计。

3. 教师讲解创意设计和制作过程的要求和方法。

三、实践(15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环保主题进行公共艺术设计。

2. 学生运用美术知识进行创意设计和制作。

四、总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设计思路和制作过程。

第二课时:一、复习(5分钟)1. 教师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

2. 学生展示自己的设计作品。

二、新课(20分钟)1. 教师讲解公共艺术设计的制作技巧和方法。

2.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作品的制作和完善。

三、实践(15分钟)1. 学生根据教师的讲解,进行作品的制作和完善。

四、总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进行评价。

教学评价:1. 学生对公共艺术设计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2. 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3. 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创新思维。

公共艺术设计篇全套教案

公共艺术设计篇全套教案

公共艺术设计篇全套教案1. 简介* 目标:教授公共艺术设计的基本概念和技巧,培养学生在公共空间中进行艺术设计的能力。

* 适用对象:对公共艺术设计有兴趣的学生或从事相关职业的人员。

* 课程时长:共10节课,每节课2小时。

2. 课程大纲* 第一节:公共艺术设计概述- 理解公共艺术设计的定义和目的。

- 探讨公共艺术设计在社会和文化中的重要性。

* 第二节:公共艺术设计的原则- 研究公共艺术设计的核心原则。

- 分析实际案例,了解如何应用这些原则。

* 第三节:公共艺术设计的材料和技术- 介绍常用的公共艺术设计材料和技术。

- 实践使用这些材料和技术,进行简单的艺术创作。

* 第四节:公共艺术设计的空间规划- 研究公共空间的规划要素。

- 讨论如何在空间中实现艺术设计的最佳效果。

* 第五节:公共艺术设计的创作过程- 了解艺术设计的创作过程和步骤。

- 分组进行艺术作品的创作实践。

* 第六节:公共艺术设计的展示与评价- 研究艺术作品的展示技巧。

- 掌握艺术评价的基本方法和标准。

* 第七节:公共艺术设计的社会影响- 分析公共艺术设计对社会的影响和意义。

- 探讨艺术家在公共艺术设计中的责任和角色。

* 第八节:公共艺术设计的案例研究- 分析著名公共艺术设计案例。

- 讨论案例中的设计理念和艺术效果。

* 第九节:公共艺术设计的展示活动- 筹划并组织一次公共艺术设计的展示活动。

- 实践运用课程所学,展示个人作品。

* 第十节:公共艺术设计项目实践- 分组进行一个真实的公共艺术设计项目。

- 实践解决项目中的设计问题和挑战。

3. 教学方法* 理论讲授:通过讲座和讨论介绍公共艺术设计的概念和理论。

*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性的艺术设计活动,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 案例分析:分析真实案例,了解公共艺术设计的成功因素和失败原因。

* 小组合作:鼓励学生在小组中共同讨论和解决问题,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4. 教学评估* 作业评估:布置相关作业,评估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公共艺术教案范文

公共艺术教案范文

公共艺术教案范文教案标题:感知与体验公共艺术教学目标:1.了解公共艺术的概念与特点;2.能够感知和体验公共艺术作品的意义和价值;3.培养学生欣赏、思考和表达公共艺术作品的能力。

教学内容:1.公共艺术的定义与特点;2.公共艺术作品的分类与示例;3.公共艺术创作的目的与意义;4.公共艺术作品的感知与体验方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一些公共艺术作品,引发学生对公共艺术的兴趣与好奇心;2.向学生提出问题,“你认为什么是公共艺术?公共艺术有什么特点?”二、讲授(30分钟)1.介绍公共艺术的定义与特点,例如:公共艺术是以公共空间为载体的艺术形式,具有开放性、互动性和可持续性等特点;2.分类与示例:介绍公共艺术作品的分类,例如雕塑、壁画、装置艺术等,并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具体作品;3.目的与意义:讲解公共艺术创作的目的,例如美化环境、增加居民的艺术体验等,并引导学生思考公共艺术对社会和个人的积极影响。

三、活动(40分钟)1.感知公共艺术作品:带领学生实地观赏一些附近的公共艺术作品,鼓励学生观察、品味和感受作品所传达的信息与情感;2.创作心得分享:鼓励学生围绕感知公共艺术作品的经历,产生个人思考和感受,并以小组形式分享和讨论;3.艺术作品分析:选择一幅公共艺术作品,引导学生分析作品的创作元素、表达方式和主题,并提供合适的艺术词汇;4.表达与创作:学生以小组合作形式,选择一个社区或学校的公共艺术项目,共同筹划提案或设计创意,展示对公共艺术的理解与创造力。

四、总结与拓展(10分钟)1.对学生进行总结,概括公共艺术的特点、意义和价值;2.扩展学生的视野,介绍国内外著名的公共艺术项目,并鼓励学生主动了解和欣赏。

教学资源:1.图片和视频展示公共艺术作品;。

公共艺术立体构成教案

公共艺术立体构成教案

公共艺术立体构成教案以下是一个公共艺术立体构成的教案:主题:探索公共艺术中的立体构成目标:1. 了解公共艺术的概念和作用2. 理解立体构成在公共艺术中的重要性3. 掌握一些基本的立体构成原则和技巧4. 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并创建一件立体公共艺术作品教学步骤:1. 导入(5分钟)- 引入公共艺术的概念和作用,提问学生对公共艺术的了解和看法。

2. 理论讲解(10分钟)- 解释立体构成在公共艺术中的作用和意义,介绍一些经典的立体构成实例。

- 介绍几个常用的立体构成原则,如平衡、重复、对比等,并解释其在公共艺术中的应用。

3. 实例分析(15分钟)- 分析一些著名的公共艺术作品,探讨其中运用的立体构成原则和技巧。

- 引导学生观察并分析这些作品中的形式、空间、组合等要素。

4. 技巧讲解(10分钟)- 介绍一些常见的立体构成技巧,如使用几何形状、运用线条、利用光影效果等。

- 提供一些实用的创作建议,如如何选择适合的材料、构思设计等。

5. 创作实践(30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或个人,在给定的时间内设计并创作一件立体公共艺术作品。

- 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的立体构成知识和技巧,展现他们的创意和想象力。

6. 展示和讨论(10分钟)-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互相交流讨论。

- 引导学生回顾自己的创作过程,并分享所学到的经验和体会。

7. 总结和反思(5分钟)- 教师总结本堂课的内容和收获。

- 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创作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之处。

8. 作业安排(5分钟)- 布置相关作业,如写一篇关于公共艺术的短文,或收集一些立体构成的实例图片等。

注意事项:- 在教学中避免提及与政治敏感及违法内容相关的事项。

- 鼓励学生提问,积极参与讨论和创作。

- 掌握教学进度,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时间安排。

《公共艺术》课程教学设计

《公共艺术》课程教学设计

《公共艺术》课程教学设计一、课程性质与任务公共艺术课程是以学生参与艺术学习、赏析艺术作品、实践艺术活动为主要方法和手段,融合多种艺术门类和专业艺术特色的综合性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实施美育、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是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公共艺术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

本课程的任务是:通过艺术作品赏析和艺术实践活动,使学生了解或掌握不同艺术门类的基本知识、技能和原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丰富学生人文素养与精神世界,培养学生艺术欣赏能力,提高学生文化品位和审美素质,培育学生职业素养、创新能力与合作意识。

二、课程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不同艺术类型的表现形式、审美特征和相互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培养学生艺术鉴赏兴趣。

2.使学生掌握欣赏艺术作品和创作艺术作品的基本方法,学会运用有关的基本知识、技能与原理,提高学生艺术鉴赏能力。

3.增强学生对艺术的理解与分析评判的能力,开发学生创造潜能,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培养学生提高生活品质的意识。

—3 —三、教学内容结构使用的教材是: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刘五华主编的《公共艺术》,教学内容由基础模块和拓展模块两部分组成。

1.基础模块是所有学生必修的基础性内容和应该达到的基本要求,教学时数为20学时。

拓展模块是针对不同专业学生学习或学生个性化发展需要而设置的选修内容,教学时数为16学时。

2.美术教学通过不同美术类型(绘画、书法、雕塑、工艺、建筑、摄影等)的表现形式与发展演变进程,使学生了解美术的基础知识、技能与原理,熟悉基本审美特征,理解作品的思想情感与人文内涵,感受社会美、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统一,提高审美能力。

通过选择具有经典性、代表性和时代性的各种美术佳作,指导学生从自然、社会、文化和艺术等角度进行比较欣赏,更好地理解各民族文化内涵,使学生了解并尊重中西方文化差异,拓展审美视野,形成积极健康的审美观。

九年级美术下册《公共艺术》优秀教学案例

九年级美术下册《公共艺术》优秀教学案例
3.邀请公共艺术家或相关专业人士进行讲座,分享他们的创作心得和经验,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灵感。
(二)问题导向
问题导向是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深入思考的重要策略。在本章节教学中,教师可以提出以下问题:
1.公共艺术是什么?它与其他艺术形式有何不同?
2.公共艺术具有哪些功能?它在城市建设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
3.你认为优秀的公共艺术作品应具备哪些特点?
4.如何将公共艺术与周围环境相融合,使之具有和谐之美?
(三)小组合作
小组合作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实践能力。在本章节教学中,教师可采取以下措施:
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负责研究某一类型的公共艺术作品,并进行汇报分享。
2.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分组收集和分析公共艺术作品案例,探讨其创作背景、设计理念等。
本案例注重将学科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倡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培养他们关爱环境、关注社会的责任感。通过本章节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公共艺术的价值,为未来的生活增添色彩,为构建美好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共艺术的内涵、分类和功能,掌握公共艺术的基本设计原则,提高学生的美术学科素养。
4.培养学生热爱生活、追求美好的情感,使他们成为具有人文关怀和创新精神的一代新人。
本章节教学目标旨在使学生在掌握公共艺术基本知识的同时,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创新意识和合作精神,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爱环境,为实现美好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四)总结归纳
1.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公共艺术知识,强调公共艺术在城市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2.指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鼓励他们在今后的创作中发挥优势,改进不足。

椅子 公共艺术教案

椅子 公共艺术教案

椅子公共艺术教案教案标题:椅子公共艺术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椅子在公共艺术中的作用和意义。

2. 学习不同类型的公共艺术椅子设计,并了解其背后的艺术理念。

3.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激发他们对公共艺术的兴趣。

4. 提高学生的合作和沟通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完成一个公共艺术椅子设计。

教学准备:1. 展示不同类型的公共艺术椅子设计图片或实物。

2. 准备白板、彩色笔和投影仪等教学工具。

3. 提前安排学生小组,确保每个小组有足够的工作空间和材料。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展示一些公共场所的椅子设计图片,并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在公共场所见过哪些特别的椅子设计?你们认为这些椅子设计有什么特点或意义?知识讲解:2. 介绍公共艺术椅子的概念和作用,解释公共艺术椅子对城市环境和人们生活的影响。

3. 分享一些著名的公共艺术椅子设计案例,并讲解每个设计背后的艺术理念和创作灵感。

小组合作:4.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公共场所(如学校、公园等)作为设计5. 要求每个小组成员提出自己的椅子设计理念和创意,并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和协商,最终确定一个共同的设计方案。

6. 每个小组根据设计方案,绘制出椅子的草图,并选择合适的材料进行模型制作。

展示和评价:7. 每个小组展示他们的椅子设计,并解释设计理念和创作过程。

8. 全班同学进行评价和讨论,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改进建议。

总结和反思:9. 总结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强调公共艺术椅子设计的重要性。

10. 鼓励学生反思自己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并分享自己的收获和体会。

拓展活动:11.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研究和探索公共艺术椅子设计,可以参观当地的公共艺术作品或阅读相关的艺术书籍。

教学评估:1. 学生小组的椅子设计方案和模型制作。

2. 学生在展示和评价环节中的表现和参与程度。

3. 学生对公共艺术椅子设计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教学延伸:1. 可以邀请当地的艺术家或设计师来学校进行讲座,分享他们在公共艺术椅子设计方面的经验和见解。

公共艺术 教案

公共艺术 教案

公共艺术教案教案标题:探索公共艺术教学目标:1. 了解公共艺术的定义和特点。

2. 探索公共艺术在社会中的作用和意义。

3. 学习欣赏并分析不同类型的公共艺术作品。

4. 培养学生对公共艺术的创作和参与的兴趣和能力。

教学重点:1. 公共艺术的概念和特点。

2. 公共艺术作品的分类和表现形式。

3. 公共艺术对社会的影响和意义。

教学难点:1. 帮助学生理解公共艺术的多样性和创造性。

2. 引导学生思考公共艺术与社会环境的关系。

教学准备:1. 多媒体设备和投影仪。

2. 公共艺术作品的图片、视频和音频资料。

3. 学生绘画和创作所需的材料。

教学过程:引入(10分钟)1. 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一段公共艺术作品的视频或展示图片,引起学生对公共艺术的兴趣。

2. 提问学生对公共艺术的认知和了解程度。

探究(30分钟)1. 分组讨论:要求学生以小组形式讨论他们对公共艺术的理解和观点,并分享给全班。

2. 教师介绍公共艺术的定义和特点,并提供一些实例进行解释。

3. 学生观看公共艺术作品的图片或视频,并分析作品的表现形式和艺术手法。

4.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选择一幅公共艺术作品进行分析和讨论,并展示给全班。

拓展(20分钟)1. 学生通过互联网或图书馆等途径,自主搜索不同类型的公共艺术作品,并选择一幅作品进行介绍和分享。

2. 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公共艺术作品的创作,可以是绘画、雕塑、摄影等形式。

3.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进行同伴评价和反馈。

总结(10分钟)1. 教师总结公共艺术的概念和特点,并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提醒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关注和欣赏身边的公共艺术作品。

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公共艺术的短文,包括对公共艺术的理解、对某幅公共艺术作品的分析和自己对公共艺术的看法。

扩展活动: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公共艺术展览或艺术装置,并要求学生写一份观展心得和感想。

评估方式:1. 学生小组讨论和展示的参与度和表现。

2. 学生对公共艺术作品的分析和创作的质量。

《公共艺术》课程教案(2024)

《公共艺术》课程教案(2024)
本课程共计32学时,每周2学时,共16周。其中,理论讲授8学时,案例分析8学时,实践创作12学时,课程总结 4学时。
2024/1/29
6
02
CATALOGUE
公共艺术的历史与发展
2024/1/29
7
古代公共艺术起源
原始社会的公共艺术
在原始社会,人们通过在岩壁上刻画 图案、符号来表达对自然和神灵的敬 畏,这些岩画、壁画等可视为最早的 公共艺术。
促进城市经济发展
公共艺术能够吸引游客,带动城 市旅游业和相关产业的发展,为
城市经济注入活力。
2024/1/29
21
公共艺术与地域文化特色融合
2024/1/29
反映地域特色
01
公共艺术通过挖掘地域文化元素,将其融入艺术创作中,从而
反映出地域文化的独特魅力。
弘扬地方精神
02
公共艺术作为地方文化的载体,能够弘扬地方精神,增强地方
5
课程安排与时间
课程安排
本课程共分为理论讲授、案例分析、实践创作和课程总结四个部分。其中,理论讲授部分主要介绍公共艺术的基 本概念和发展历程;案例分析部分通过具体案例,分析公共艺术的创作方法和艺术特点;实践创作部分要求学生 分组完成一件公共艺术作品的创作;课程总结部分则对整个课程进行总结和回顾。
课程时间

2024/1/29
19
05
CATALOGUE
公共艺术与社会文化关系探讨
2024/1/29
20
公共艺术在城市规划中的作用
提升城市形象
公共艺术作为城市文化的重要组 成部分,能够彰显城市特色,提
升城市整体形象。
创造城市空间
公共艺术通过其独特的艺术形式 和空间布局,为城市居民创造出

《公共艺术》课程教案 目录

《公共艺术》课程教案 目录

《公共艺术》课程教案一、课程简介1.1 课程背景公共艺术是指在公共场所中进行的艺术创作和艺术活动,旨在提高人们的审美素质,丰富社会文化生活。

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公共艺术的认知和理解,提高学生参与公共艺术创作和实践的能力。

1.2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了解公共艺术的定义、发展历程和类型;认识公共艺术在社会和文化中的作用和价值;掌握公共艺术创作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2.1 公共艺术的定义与内涵介绍公共艺术的定义和特点;分析公共艺术与传统艺术的区别;探讨公共艺术的社会和文化内涵。

2.2 公共艺术的发展历程概述公共艺术的历史演变;介绍不同历史时期的公共艺术特点;分析公共艺术发展的原因和影响。

2.3 公共艺术的类型与形式列举常见的公共艺术形式,如雕塑、装置艺术、壁画等;探讨不同类型公共艺术的特点和表现手法;分析公共艺术在空间和环境中的运用。

三、教学方法3.1 讲授法通过讲解公共艺术的定义、发展历程和类型,使学生对公共艺术有全面的认识和理解。

3.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公共艺术案例,使学生了解公共艺术在实践中的应用和意义。

3.3 实践教学法组织学生参与公共艺术创作和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评估4.1 课堂参与度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提问,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4.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观点阐述、交流互动和团队合作。

4.3 创作实践评估学生在公共艺术创作和实践中的表现,包括创意构思、技巧运用和作品完成度。

五、教学计划5.1 第一周:公共艺术的定义与内涵介绍公共艺术的定义和特点;分析公共艺术与传统艺术的区别;探讨公共艺术的社会和文化内涵。

5.2 第二周:公共艺术的发展历程概述公共艺术的历史演变;介绍不同历史时期的公共艺术特点;分析公共艺术发展的原因和影响。

5.3 第三周:公共艺术的类型与形式列举常见的公共艺术形式,如雕塑、装置艺术、壁画等;探讨不同类型公共艺术的特点和表现手法;分析公共艺术在空间和环境中的运用。

公共艺术设计教案

公共艺术设计教案

公共艺术设计教案第一篇:公共艺术设计教案公共艺术设计教案美术学院常畅第一章一、授课内容第1章公共艺术的定义与概念二、目的和要求1、了解公共艺术的公共性及其概念。

2、理解公共艺术的特征。

3、了解公共艺术设计的分类。

三、重点和难点1、公共艺术的公共性及其概念。

2、概念与区别。

四、课时量 3课时五、教学内容1.1公共艺术的涵义1.1.1公共艺术的公共性公共艺术从本质和创作根源上看,一开始就带着一种强烈的满足公共需求,体现社会、地域、场所集体精神,表现和探讨公共事务等的目的性。

公共性是公共艺术得以产生的基础,是公共艺术的主要内容核心,也是公共艺术的创作方式和依据。

1、公共艺术的“公共性”得以实现的基础是“公共领域”的产生。

背景:工业化大生产—人—交流的矛盾公共领域:在现代国家与私人生活作出法律限定以外的特定空间。

(只有公共领域得以存在时,“为公共而创作的艺术”才能够有实现的可能。

)现代社会以工业化大生产为特征,强调的是现代工业制度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强调以大众消费和生产为纽带的关系。

陌生化一方面有力地保证了私人空间的私密性,但也强烈要求具备交流、参与功能的公共空间出现。

公共领域是在现代国家对私人生活领域作出了法律限定之后所产生的具有特定内涵的专有领域。

公共领域特指社会场所,仅仅是由不同身份、不同职业、不同性别和不同年龄但“平等的人”组成。

因而公共一词只与现代民主政体相对应,而以往社会中的“黎民”或“臣民”则只能与皇权相对应。

公共性在一定意义上包含了一种平等、参与、互动、共享、共有、共同遵守某一经大多数社会公众认可的游戏规则,这一规则不是自上而下的权力意志的产物;也不仅仅是法规的强制性力量,而是现代社会在共同的文化价值观上形成的一套潜规则。

只有当公共领域得以存在时,“为公共而创作的艺术”才能够有实现的可能。

公共性或公共领域的特征做如下的归纳:(1)市民社会的产物,在封建的、专制的社会制度中不存在公共性和公共领域。

公共艺术课程设计

公共艺术课程设计

公共艺术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公共艺术的基本概念,掌握至少三种公共艺术形式及其特点。

2. 学生能描述和分析至少两件著名的公共艺术作品,了解其背后的文化意义和社会价值。

3. 学生能了解公共艺术与城市文化、社区发展的关系,认识到其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

技能目标:1. 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和讨论,提升观察力、表达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2.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小组合作设计并创作一件公共艺术作品,提高团队协作和创新能力。

3.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对身边的公共艺术作品进行评价,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公共艺术的兴趣,激发对美的追求和创造力。

2. 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学会尊重他人意见,培养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3. 学生通过公共艺术的学习,增强对本土文化的认识,树立文化自信,关注社会公共事务。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公共艺术课程,旨在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公共艺术的基本知识,培养审美情趣,提高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学生特点:六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认知能力和审美素养,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善于表达自己的观点,但需要进一步培养观察力、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得到全面发展。

二、教学内容1. 公共艺术基本概念:介绍公共艺术的概念、特点及其与城市文化、社区发展的关系。

- 教材章节:第一章 公共艺术概述2. 公共艺术形式及案例分析:分析雕塑、壁画、装置艺术等至少三种公共艺术形式,以著名作品为例,讲解其创作背景、艺术手法和文化价值。

- 教材章节:第二章 公共艺术形式与案例分析3. 公共艺术创作方法与过程:讲解公共艺术创作的基本方法、流程和技巧,引导学生进行创意思考和团队合作。

- 教材章节:第三章 公共艺术创作方法4. 公共艺术评价与鉴赏:介绍公共艺术评价的标准和方法,指导学生如何鉴赏公共艺术作品,提高审美能力。

公共艺术有趣创意教案

公共艺术有趣创意教案

公共艺术有趣创意教案标题:公共艺术有趣创意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公共艺术的概念和重要性;2. 培养学生对公共艺术的兴趣和欣赏能力;3. 提高学生的创意思维和艺术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1. 公共艺术的定义和分类;2. 公共艺术在社会中的作用和意义;3. 公共艺术的创意表达方式。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展示一些公共艺术作品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公共艺术的兴趣和好奇心;2. 提问:你们对公共艺术有什么了解?你们认为公共艺术对社会有什么作用?知识讲解:3. 介绍公共艺术的定义和分类,如雕塑、壁画、装置艺术等;4. 解释公共艺术在社会中的作用和意义,如美化环境、传递信息、激发思考等;5. 分享一些著名的公共艺术作品,让学生感受公共艺术的魅力。

创意实践:6. 分组活动: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公共场所,设计一个公共艺术作品的创意方案;7. 学生讨论并绘制他们的创意方案,包括形式、材料和主题等;8. 每个小组向全班展示他们的创意方案,并解释他们的设计理念和意义。

艺术表达:9. 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创意方案,并利用适当的艺术表达方式(绘画、雕塑、摄影等)完成一个小型的公共艺术作品;10. 学生展示和分享他们的作品,并互相欣赏和评价。

总结反思:11. 学生回顾整个教学过程,总结他们对公共艺术的认识和体验;12. 提问:你们在设计和制作公共艺术作品的过程中遇到了什么困难?你们对公共艺术有什么新的认识?教学评价:13. 教师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创意设计和艺术表达过程中的表现;14. 学生相互评价和给予建议,以促进他们的艺术成长和合作能力。

教学拓展:15. 鼓励学生参观当地的公共艺术作品,拓宽他们的艺术视野;16. 组织学生参与社区公共艺术项目,让他们亲身体验公共艺术的创作过程。

教学资源:1. 公共艺术作品图片和视频;2. 绘画、雕塑和摄影工具;3. 课堂展示板或幻灯片。

教学评估:1. 学生的创意方案和艺术作品;2. 学生对公共艺术的理解和表达能力;3. 学生的小组合作和互动情况。

大学公共艺术快题设计教案

大学公共艺术快题设计教案

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公共艺术快题设计的基本概念、特点和设计原则。

2. 培养学生运用公共艺术快题设计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和创意思维。

教学重点:1. 公共艺术快题设计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公共艺术快题设计的步骤和方法。

教学难点:1. 公共艺术快题设计的创意思维和审美观。

2. 如何将公共艺术快题设计应用于实际项目。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艺术基础知识,如绘画、雕塑、建筑等。

2. 介绍公共艺术快题设计的概念和重要性。

二、讲解公共艺术快题设计的基本概念和特点1. 公共艺术快题设计的定义:公共艺术快题设计是指在规定时间内,以文字、图纸等形式,快速表达出公共艺术作品的构思和设计方案。

2. 公共艺术快题设计的特点:a. 快速性:在短时间内完成设计,要求设计者具备较高的设计能力和技巧。

b. 实用性:设计作品应满足实际需求,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c. 创意性:设计作品应具有独特的创意和审美价值。

d. 可行性:设计作品应具备实施条件,易于施工和安装。

三、讲解公共艺术快题设计的步骤和方法1. 确定设计主题:根据项目需求,确定设计主题和风格。

2. 收集素材:查阅相关资料,收集设计素材。

3. 拟定设计方案:运用设计技巧,绘制草图,形成初步设计方案。

4. 完善设计方案:对初步设计方案进行修改和完善,使其更加符合实际需求。

5. 绘制效果图:根据完善后的设计方案,绘制效果图,展示设计效果。

四、案例分析1. 选取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公共艺术快题设计案例,分析其设计过程和特点。

2.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案例中的设计方法和技巧。

五、实践环节1.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自行选择一个公共艺术快题设计项目,进行设计。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六、总结与评价1. 教师对学生的设计作品进行评价,指出优点和不足。

2. 学生分享设计心得,总结公共艺术快题设计的经验和教训。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公共艺术快题设计的基本概念、特点和设计步骤,使学生掌握了公共艺术快题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艺术公共活动教案模板范文

艺术公共活动教案模板范文

一、活动名称:《色彩的魅力——儿童绘画工作坊》二、活动目标:1. 培养儿童对色彩的感知能力和审美情趣。

2. 通过绘画活动,激发儿童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3. 增强儿童对艺术的兴趣和参与公共活动的积极性。

三、活动对象:3-6岁儿童四、活动时间:90分钟五、活动地点:社区文化活动中心艺术室六、活动材料:1. 绘画工具:水彩笔、蜡笔、彩色纸张、画板、调色盘、画刷等。

2. 辅助材料:音乐播放设备、投影仪、PPT课件等。

3. 作品展示区:展览架、展示海报等。

七、活动流程:1. 开场互动(10分钟)- 教师播放轻松愉快的音乐,引导儿童进入活动氛围。

- 教师简要介绍活动主题和目的,激发儿童兴趣。

2. 色彩认知(20分钟)- 教师通过PPT课件展示各种颜色,引导儿童认识颜色名称和基本特征。

- 教师引导儿童观察身边事物的颜色,鼓励儿童分享自己的观察。

3. 绘画实践(40分钟)- 教师示范绘画技巧,包括色彩的搭配、画笔的运用等。

- 儿童自由选择绘画主题,如:描绘家庭、描绘自然、描绘动物等。

-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儿童解决绘画过程中的问题。

4. 作品展示(10分钟)- 儿童将自己的作品展示在展览架上,与其他儿童分享自己的创作。

- 教师组织儿童进行简短的点评,鼓励彼此欣赏和交流。

5. 总结与反思(10分钟)- 教师引导儿童回顾活动内容,总结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

- 教师鼓励儿童在日常生活中继续关注色彩,并将其运用到生活中。

八、活动评估:1. 观察儿童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创作热情。

2. 收集儿童作品,评估其色彩运用和绘画技巧。

3. 收集家长反馈,了解活动对儿童的影响。

九、注意事项:1. 活动场地需保持整洁、安全。

2. 教师需具备一定的绘画技能和教学经验。

3. 活动过程中,教师需关注儿童的安全和健康。

4. 活动结束后,教师需对场地进行清理和整理。

十、活动延伸:1. 邀请家长参与活动,共同体验艺术创作的乐趣。

2. 组织儿童参观美术馆、画廊等艺术场所,拓宽艺术视野。

幼儿园公共艺术设计教案

幼儿园公共艺术设计教案

幼儿园公共艺术设计教案一、教学目标1.培养幼儿基本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

2.培养幼儿创造力和想象力。

3.提升幼儿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二、教学重点1.培养幼儿对艺术设计的兴趣和能力。

2.鼓励幼儿勇于表达和展示自己的创意。

三、教学内容1.各种艺术设计作品的欣赏和解析2.创意构思与表达3.作品制作与展示四、教学步骤第一步:艺术设计作品欣赏和解析(25分钟)1.教师为幼儿播放一段精选的艺术设计作品视频,并鼓励幼儿观察、思考和表达自己的感受。

2.让幼儿分组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对作品的理解和喜好。

第二步:创意构思与表达(30分钟)1.引导幼儿通过绘画、手工制作等形式,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出与公共场所相关的艺术设计作品。

2.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创意和思考,分享自己的设计灵感。

第三步:作品制作与展示(45分钟)1.指导幼儿使用适当的材料和工具,按照自己的设计构思制作艺术设计作品。

2.鼓励幼儿互相帮助和合作,共同完成作品的制作过程。

3.安排时间,让每个小组轮流展示自己的作品,并邀请其他幼儿进行点评和赞赏。

第四步:回顾和总结(10分钟)1.教师引导幼儿回顾本次课程所学内容,总结自己在艺术设计方面的收获和体验。

2.鼓励幼儿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以便今后的教学改进。

五、教学评估1.教师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表现。

2.评估幼儿在创意构思和作品制作过程中的发散思维和想象力。

3.评估幼儿在作品展示中的自信和表达能力。

六、教学延伸1.组织幼儿参观当地的艺术展览,拓宽他们对艺术设计的视野。

2.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和欣赏身边的艺术设计,培养审美能力。

以上是关于幼儿园公共艺术设计教案的详细内容,通过本教案的实施,旨在培养幼儿艺术素养和创造力,提升其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希望幼儿在这个过程中能够获得快乐和成长。

少儿公共艺术教案模板范文

少儿公共艺术教案模板范文

课时: 1课时年级:小学二年级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公共艺术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2. 通过彩绘活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审美能力。

3.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1. 学生能够运用彩绘技巧,完成一幅具有创意的公共艺术作品。

2. 学生在创作过程中,能够尊重他人,团结协作。

教学难点:1. 引导学生发挥创意,将公共艺术作品与环保理念相结合。

2. 培养学生遵守公共秩序,爱护公共设施。

教学准备:1. 教学场地:宽敞的教室或户外公共区域。

2. 教学材料:画布、颜料、画笔、抹布、手套、清洁剂等。

3. 教学工具:梯子、喷壶、画板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1. 老师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公共艺术作品,引导学生了解公共艺术的概念和意义。

2. 提问:同学们,你们喜欢公共艺术吗?为什么?3. 学生分享自己对公共艺术的看法。

二、基本技能讲解1. 老师讲解彩绘的基本技巧,如调色、画笔使用、上色方法等。

2. 学生跟随老师进行简单的彩绘练习。

三、创意构思1. 老师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构思一幅具有创意的公共艺术作品。

2. 学生分组讨论,确定作品主题、构图和色彩搭配。

四、创作实践1. 学生分组进行创作,老师巡回指导。

2. 学生在创作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a. 尊重他人,不干扰他人创作。

b. 爱护公共设施,不损坏公共财产。

c. 遵守公共秩序,不随意涂鸦。

五、展示与评价1. 学生完成作品后,进行展示。

2. 学生互评,评价作品创意、色彩搭配、团队合作等方面。

3. 老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鼓励学生的创意和努力。

六、总结与反思1. 老师引导学生总结本次活动的收获和不足。

2. 学生分享自己在创作过程中的感受和体会。

七、课后作业1. 学生回家后,与家人一起分享自己的作品,并鼓励家人参与公共艺术创作。

2. 学生关注身边的公共艺术作品,学会欣赏和保护公共艺术。

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鼓励学生发挥创意。

公共艺术设计教案

公共艺术设计教案

【课程名称】公共艺术设计【课程性质】专业主干课【授课对象】2012级环境设计本科【学时】72【学分】3【课程简介】公共艺术作为一门综合了艺术与技术诸多领域知识内容的设计专业学科,公共艺术作品是一种被安放在室外公共环境里,和周围的自然环境、城市环境、建筑环境、公共空间环境产生关系,强调与周围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共荣共生,合乎人性的具有强烈人文气息的艺术形式。

【课程目标】通过对《公共艺术设计》课程的理论知识模块、公共艺术设计创意设计模块、单项材料实践模块与综合材料实践模块的学习,能够让学生掌握《公共艺术设计》课程的相关知识,使其完成该课程的培养要求。

在理论知识模块中学生不仅要了解公共艺术设计的发展历史、分类及趋势,也需要学习到公共艺术的创作方法与制作过程;在公共艺术设计的创意模块,学生需要完成公共艺术的创意构思,与任课教师、同学进行讨论,完成公共艺术设计的草图绘制;在单项材料实践模块,学生可以根据创意模块中的草图,采用某一材料更深入的创作,并进行方案的实践制作;在综合材料的实践模块,学生可以通过团队的形式对不同材料进行综合创作,完成对多种材料方案的实践制作。

一、教学内容【教学模块或教学专题或项目】(1)理论知识模块(2)创意设计模块(3)单项材料实践模块(4)综合材料实践模块【教学课时】(1)理论讲解:60课时(2)项目实施:0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对理论知识的学习,让学生掌握公共艺术设计的发展历史、分类、趋势以及公共艺术设计的创作方法等。

(2)技能目标:通过学习公共艺术设计的创意模块,让学生能够独立完成公共艺术的创意构思与公共艺术设计的草图绘制;通过对单项材料实践模块的学习,能够让学生使用某一单项材料进行独立创作与方案的实践制作;通过对综合材料的实践模块的学习,能够让学生通过团队合作的形式对不同材料进行创作与方案的实践制作。

(3)素质目标:能够让学生独立完成环境艺术方案设计、工程制图、模型制作、方案表达方面的基本技能,经过一定环节的训练后,具有一定的研究和应用开发的创新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共艺术设计教案美术学院常畅第一章一、授课内容第1章公共艺术的定义与概念二、目的和要求1、了解公共艺术的公共性及其概念。

2、理解公共艺术的特征。

3、了解公共艺术设计的分类。

三、重点和难点1、公共艺术的公共性及其概念。

2、概念与区别。

四、课时量3课时五、教学内容1.1公共艺术的涵义1.1.1公共艺术的公共性公共艺术从本质和创作根源上看,一开始就带着一种强烈的满足公共需求,体现社会、地域、场所集体精神,表现和探讨公共事务等的目的性。

公共性是公共艺术得以产生的基础,是公共艺术的主要内容核心,也是公共艺术的创作方式和依据。

1、公共艺术的“公共性”得以实现的基础是“公共领域”的产生。

背景:工业化大生产—人—交流的矛盾公共领域:在现代国家与私人生活作出法律限定以外的特定空间。

(只有公共领域得以存在时,“为公共而创作的艺术”才能够有实现的可能。

)现代社会以工业化大生产为特征,强调的是现代工业制度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强调以大众消费和生产为纽带的关系。

陌生化一方面有力地保证了私人空间的私密性,但也强烈要求具备交流、参与功能的公共空间出现。

公共领域是在现代国家对私人生活领域作出了法律限定之后所产生的具有特定内涵的专有领域。

公共领域特指社会场所,仅仅是由不同身份、不同职业、不同性别和不同年龄但“平等的人”组成。

因而公共一词只与现代民主政体相对应,而以往社会中的“黎民”或“臣民”则只能与皇权相对应。

公共性在一定意义上包含了一种平等、参与、互动、共享、共有、共同遵守某一经大多数社会公众认可的游戏规则,这一规则不是自上而下的权力意志的产物;也不仅仅是法规的强制性力量,而是现代社会在共同的文化价值观上形成的一套潜规则。

只有当公共领域得以存在时,“为公共而创作的艺术”才能够有实现的可能。

公共性或公共领域的特征做如下的归纳:(1)市民社会的产物,在封建的、专制的社会制度中不存在公共性和公共领域。

(2)平等的、民主的、开放的,它与私密性、封闭性是相对立的。

(3)舆论的、参与的,是可以自由交流和相互讨论的。

对公共精神的反映和对公共事务的思考成为公共艺术的主要表现。

公共艺术,无论采用何种艺术表现形式或制作手法,它最终成为一件为人们所接受和喜爱的公共艺术作品,是基于它影响和感动着人们的作品精神内容。

而这样的内容一定是公共的,而不是私人的;是开放的,而不是封闭的;是自由的,而不是约束的;是民主的,而不是专制的。

所以,公共艺术不仅仅是一种美化的装饰或简单的城市家具,它的存在应该是该地区生活方式的一部分,或是社会结构的一个环节。

公共参与是公共艺术创作中的主要方式。

(重点)公共艺术也是城市环境建设的一部分,艺术家是在与城市设计师、建筑设计师、景观设计师等艺术家、设计师们互协商,与城市管理部门、文化管理部门、市民代表等公众层面共同探讨的过程中进行艺术创作的,这样使得它具有较强的包容性。

由于艺术家和设计师们参与共同工作,为项目提共了产生独特创意规划的机遇,从而超越了纯粹的功能化设计,能够创造出反映所在国家、地区、城市人们的生存信念以及对生活的激情与热望的空间与场所。

1.1.2公共艺术概念公共艺术的目的是将艺术家与工艺美术师的专业技能、想象力和创造力融入于创造新空间及城市复兴的整个过程,为的是将独特的品质弥漫渗透进整个发展过程,通过创造一个具有视觉冲击力的环境视觉艺术而赋予空间灵魂与生命力,使空间显得生机勃勃,生机盎然。

公共艺术不是一种艺术形式而是原则。

公共艺术是通过艺术改善和转换环境的原则;公共艺术是为具体的场所而特别委托创作的,公共艺术的观众就是它所在地区的广大民众。

成功的公共艺术会与景观和谐共存、融为一体并产生共鸣。

公共艺术的定义具有易变性、积累性和渗透性的特点。

公共艺术可以表现一个故事或文章,可以是装饰性的、幽默的、唯美的、敏感的或有争议的。

1.1.3概论与区别1.1.3.1.公共艺术品与美术馆、博物馆艺术品的区别(1)展示的方式不同。

纯艺术作品或架上艺术品没有确定的展示地域性,它们多半从尺度到技法都是适应小范围的观看或交流。

而公共艺术,多半更加明确的显示着公开、开放的特质。

(2)呈现的内容有所不同。

(3)针对性和创作动机有所不同。

1.1.3.2.公共艺术与雕塑的区别传统社会制度下的公共只不过是公共在空间上的一种存在形式,艺术价值遵从的是神而并非是人。

公共艺术在建造资金的来源上虽然源自于平民的捐税。

公共艺术只是具有时代精神、社会精神的艺术家们才能够完成的。

在空间形态上,只能算是“户外艺术”。

1.2公共艺术的特质1.2. 1.公共的参与性和互动性可以说公共艺术与非公共艺术最大的区别之一是它的参与性。

公众参与的方式是多样的,公共艺术的参与性不仅表现为公众对于作品结果的参与,还表现为公众对于创作过程的参与,共同推动作品的进展。

1.2.2.过程性公共艺术是一种过程的艺术,它是艺术家与公众互动过程的产物。

1.2.3.问题性公共艺术往往是要针对某些社会问题而产生。

公共艺术作品提出问题,认识问题,引起人们对问题的讨论和关注,并促进着问题的解决。

1.2.4、观念性公共艺术是策划的艺术,从策划的层面看,一个好的想法,一个适合的命题,一个富于智慧的切入点是公共艺术成功的关键。

公共艺术是一种思想的体现,它追求社会的意义,它希望在社会公众的参与中进入他们的生活、影响他们对某个问题的看法。

公共艺术的观念性还表现为手艺的隐退。

1.2.5、多样性公共艺术的多元性表现为可以使用以下各种艺术形态来完成:建筑艺术、雕塑艺术、绘画艺术、装置艺术、表演艺术、行为艺术、地景艺术、影像艺术、高科技艺术等等。

1.2.6、地域性无论一件公共艺术作品所反映的是对自然环境的热爱,还是对社会历史文化问题的思考,或者是对人们生活生存方式的关注,它总是存在和发生于特定的地域之中。

公共艺术面对的是社会、公众共同关系的各种问题,这种问题总是体现在特定地域和特定的区域内,公共艺术需要对这些问题作出反映。

1.2.7、强制性人们可以回避或者不去关注不符合他们个人喜好的纯艺术品,但却无法回避公共艺术。

1.2.8、艺术表现上的通俗性公共艺术面对的是川流不息的人群,因此公共空间艺术作品的表现语言应满足公共性和开放性条件之下的通俗化倾向。

这里的通俗化是指以大众的审美情趣和审美心理为艺术创作的基本出发点进行作品的创作。

1.2.9、设计上的综合性公共空间艺术是开放性的,不但包括视觉上的多层次、多方位开放,还包括观赏者不同审美情趣的开放。

因此,对公共空间艺术的创作是综合性的。

这种综合性特点不仅受到艺术审美方面的制约,还涉及到材料科学和材料美学、视觉心理学、建筑学、环境色彩学、光学、民俗学、宗教学等。

1.3公共艺术的分类公共场所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根据公共艺术的基本品类可以分为?政治性场所,如政府大厦、市政府广场、法院以及政府机构等场所;2. 根据公共艺术的表现内容可以分为?文化公共场所,如学校、博物馆、美术馆、研究机构、历史纪念场所等;3. 根据公共艺术的表现形式和手法可以分为?商业公共场所,包括商业街、商业城等;4. 根据公共艺术的展示空间和方式可以分为?一般性公共场所,如火车站、码头、机场、地铁站、广场、街道等;5. 根据空间环境与作品之间的互动关系可以分为?娱乐休闲性公共场所,如广场、主题公园、绿地、茶馆、咖啡厅、体育及娱乐休闲公共场所等。

第二章一、授课内容第2章公共艺术的产生与历史演变二、目的和要求1、了解18世纪的启蒙主义时期的公共艺术的思想。

2、后现代主义文化的出现后的公共艺术的发展。

3、国家政策对公共艺术设计的影响。

4、现当代公共艺术设计发展。

5、中国的公共艺术设计的发展。

三、重点和难点1、后现代主义文化的出现后的公共艺术。

2、现当代公共艺术设计。

四、课时量2课时五、教学内容2.1世界公共艺术的沿革2.1.18世纪的启蒙主义时期2.1.1.西方18世纪的启蒙主义时期奠定了公共艺术的思想基础,这是一个艺术自觉的时代,它为后来公共艺术的登场铺平了思想的道路。

2.1.2.后现代主义文化的出现,给西方艺术带来了转折性的变化,直接催生出当代意义上的公共艺术第一,随着西方形而上学的统一性和整体性的消解,一个文化多元化的局面出现了。

第二,后现代艺术的文化转型,是艺术的功能发生了变化。

第三,后现代主义对现代主义文化的诘问和批评。

2.1.3.二十世纪中晚期西方国家有关公共艺术政策、组织机构、资金保障,为公共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随着公众越来越多地参与到公众事物中来,随着艺术的精英主义的消失,公共空间的开发为许多西方政府所重视,制定了一系列有利于公共艺术发展的政策。

2.1.4.当代公共艺术的发展2.1.4.1.随着一个多元文化的局面出现,在艺术上也出现了一系列的变化:(1)、现代主义艺术中个人主义、精英主义话语方式被生活化的、通俗化的、平民化的话语方式所取代。

艺术更多地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更多关注大众的日常生活问题。

(2)、艺术与生活的关系发生了变化,艺术的生活化和生活的艺术化,打破了传流的二元对立的情形。

(3)、艺术的作用方式也由过去的神圣感、殿堂感和经典式的方式变化追求有效的表达和交流,艺术与公共的关系成为互动的,双方的交流。

(4)、艺术的功能发生了变化:人们重新思考艺术与社会问题的关系。

2.1.4.公共艺术的经济基础和政策保障二次大战战后重建,经济复苏,使西方公共艺术的发展有了极大的发展空间.西方发达工业国家凭借其强劲的经济实力和科学合理的管理政策,使公共艺术的发展步入规模化,有序化的发展轨道。

“百分一”最早诞生于1951的法国,大概1960年开始被普遍实行.其中美国贡献最大.德国柏林在1978年9月通过新的公共艺术办法,如任何公共建筑,包括景观,地下工程等需预留一定比例的公共艺术经费。

此外,政府每年也需拨一笔基金供“都市空间艺术经费”美国在1965年正式成立“国家艺术基金会”,其宗旨便是“向美国民众普及艺术”。

按照美国法律任何新建或翻新的建筑项目,不论政府建筑还是私人建筑,其总投资的1%必须用于购买雕塑或进行艺术装饰。

这便是有名的“艺术百分比条例”。

思潮:进入20世纪70年代,艺术家们开始考虑城市的环境、空间、以及调节城市空间与人酌和睦关系,表现城市自然形态的雕塑家大量涌现出来。

他们在探讨着真正的城市型的公共艺术,从而形成了一种新的形式.20世纪80年代,强调什么才是公共艺术再次引起艺术家们的深思,许多艺术家主张.不要那些只要有造型就可以完结的城市装饰物,而是需要那些与城市的景观、城市的机能密切结合的公共艺术。

20世纪90年代的欧洲,反过来吸取了美国城市公共艺术的经验.艺术家们首先考虑的是环境,尽可能摆脱表现型的雕塑,在与城市环境密切接触酌同时保持了城市的机能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