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生产控制流程教程文件

合集下载

《混凝土生产质量控制流程》作业指导书

《混凝土生产质量控制流程》作业指导书

《混凝土生产质量控制流程》作业指导书(文件编号:砼-技-2007-03)为了保证混凝土产品质量,把住混凝土生产流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强化预控措施,现针对整个生产过程中影响混凝土质量的众多环节,编制混凝土质量控制作业指导书。

一、部门职责及权限见《混凝土生产质量控制流程》二、原材料质量控制作业指导书(共11个环节)环节1:原材料进厂(主控部门:物资部机械部质控部)①物资部秤房当班人员对送货车辆车车过秤计量,通过电脑程序记录台帐;②卸货后要车车回皮,要做回皮记录;③不合格原材料退货后要做销账记录。

④材料达到检测批量后,填写《试验通知单》送试验室。

⑤交接班时作交接记录。

⑥机械部按周期对地秤进行检定,保存地秤外检证书,保证地秤的计量精度。

⑦质控部负责抽查该环节运行情况。

环节2:砂、石进场验收(主控部门:物资部、质控部)①物资部把好材料的进料关,进场的砂、石料要车车目测,对于经目测不符合使用要求的原材料禁止入场。

做好退货记录。

合格标准:(1)砂子中无明显的泥块,无碎屑杂物;(2)砂子级配基本符合使用要求。

(3)新进厂砂子用手攥时,以放开手后手掌上无泥的痕迹为宜;(4)石子中无明显泥块,石子表面不能有明显的泥土;(5)无风化物颗粒,无碎屑杂物;(6)石子级配应符合要求,针片状不能过多,石子粒径不宜普遍过大或过小。

②不合格砂石退货后要做退货记录(包括车号、厂家、退货原因等内容)。

③质控部定期对砂石质量进行抽查。

环节3:粉煤灰、外加剂进场验收(主控部门:试验室质控部)①粉煤灰进场后试验室要车车抽检细度并做好检测记录(记录上要有车号、等级、数量、厂家、检测结果、处理结果),合格后,打入专用仓内。

若不合格,通知质控部开具不合格通知单退货。

做好退货记录。

②外加剂进场后试验室要进行外加剂的流动度性能试验或测定其比重并做好检测记录(记录上要有车号、等级、数量、厂家、检测结果、处理结果),合格后灌入专用罐中。

如外加剂与以往试验结果相差较多则不予放行。

预拌混凝土生产流程及质量控制

预拌混凝土生产流程及质量控制

预拌混凝土生产流程及质量控制目录1.基本知识 (1)2.质量控制目标 (2)3.生产及质量控制任务 (2)3.1.规范生产管理,保证出厂质量 (2)3.2.规范使用管理,保证实体质量 (3)3.3.强化试验管理,防范质量风险 (4)3.4.原材料贮备管理 (5)3.5.销售人员签订商品混凝土买卖合同 (6)3.6.营销部门向生产部门下达生产计划 (6)3.7.生产部下达生产任务单 (6)3.8.试验室下达配合比通知单 (7)3.9.原材料组织供应 (7)3.10.设备检查和试运转 (7)3.11.供货组织 (8)3.12.生产内调下达生产指令 (8)3.13.生产 (8)3.14.签发运输单 (9)3.15.运输 (9)3.16.发货单签字确认和存档 (10)3.17.施工现场信息的反馈 (10)3.18.现场配合和督促 (10)1.基本知识预拌(商品)混凝土的定义:水泥、集料、水及根据需要掺入的外加剂、矿物掺合料等组分按一定比例,经搅拌站计量、拌制后出售的并采用运输车,在规定时间内运至使用地点的混凝土拌合物。

商品混凝土工艺流程:原材料贮备管理一销售人员签订商品混凝土买卖合同一营销部门向生产部门下达生产计划一生产部下达生产任务单一试验室下达配合比通知单一原材料组织供应一设备检查和试运转一供货组织一生产内调下达生产指令一生产一签发运输单一运输一发货单签字确认和存档一施工现场信息的反馈一现场配合和督促一完成生产任务。

2.质量控制目标规范所属预拌混凝土生产单位的原材料采购、贮存、混凝土设计、生产、运输及交付等管理,保证混凝土基本性能满足设计要求,混凝土交货验收合格率达到100%。

规范预拌混凝土的使用管理,混凝土进场100%进行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消除混凝土结构安全隐患,提升现浇结构质量水平。

规范现场试验管理,混凝土试件制作客观反映预拌混凝土进场质量状态,降低混凝土强度的离散性,杜绝混凝土强度达不到设计强度的问题。

2024年混凝土生产操作规程

2024年混凝土生产操作规程

2024年混凝土生产操作规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混凝土生产操作,提高质量,保障安全,保护环境,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本规程适用于所有混凝土生产企业,包括搅拌站、预拌站等。

第三条混凝土生产企业应依法取得相关营业执照和生产许可证,按照本规程进行生产操作。

第二章设备和设施第四条混凝土生产企业应配备符合国家标准的混凝土生产设备和设施,并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检修,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第五条混凝土生产企业应建立健全的质量控制实验室,确保混凝土生产过程中的质量监控。

第六条混凝土搅拌车应定期进行维护检修,确保搅拌车的搅拌性能和可靠性。

第三章原材料管理第七条混凝土生产企业应购买符合国家标准的水泥、骨料、粉煤灰等原材料,不得采用过期或不合格的原材料。

第八条混凝土生产企业应定期进行原材料的抽样测试,确保原材料的质量符合要求,同时做好相应的记录。

第九条混凝土生产企业应对原材料进行分类存放,防止不同材料相互混杂。

第四章混凝土生产操作第十条混凝土生产企业应根据工程需要确定混凝土的配合比,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第十一条混凝土生产企业应严格按照配合比进行原材料的配料,确保混凝土的质量。

第十二条混凝土生产企业应确保搅拌过程中的搅拌时间符合工程需要,并注意保持搅拌机的清洁。

第十三条混凝土生产企业应设置合适的搅拌温度,确保混凝土的浇筑性和坍落度。

第五章混凝土质量控制第十四条混凝土生产企业应定期进行混凝土抗压强度、抗折强度等质量指标的检测,确保混凝土的质量符合要求。

第十五条混凝土生产企业应制定合理的质量控制计划,明确质量检测的频次和标准。

第十六条混凝土生产企业应做好质量记录,包括原材料的采购记录、配料记录、搅拌记录等,确保质量过程可追溯。

第六章环境保护第十七条混凝土生产企业应合理规划厂区布局,设立合理的除尘设备和噪音控制设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第十八条混凝土生产企业应使用清洁能源,减少对环境的排放。

第十九条混凝土生产企业应合理利用废弃物资源,减少废弃物的排放。

预拌混凝土生产流程及质量控制【最新版】

预拌混凝土生产流程及质量控制【最新版】

预拌混凝土生产流程及质量控制预拌(商品)混凝土的定义:水泥、集料、水及根据需要掺入的外加剂、矿物掺合料等组分按一定比例,经搅拌站计量、拌制后出售的并采用运输车,在规定时间内运至使用地点的混凝土拌合物。

商品混凝土工艺流程:原材料贮备管理--销售人员签订商品混凝土买卖合同--营销部门向生产部门下达生产计划--生产部下达生产任务单--试验室下达配合比通知单--原材料组织供应--设备检查和试运转--供货组织--生产内调下达生产指令--生产--签发运输单--运输--发货单签字确认和存档--施工现场信息的反馈--现场配合和督促--完成生产任务。

商品混凝土工艺流程解析:(一)原材料贮备管理(1)预拌混凝土所用各项原材料是确保商品混凝土产品质量的物质基础,所用各项原材料必须符合国家相应标准和企业标准,把好原材料质量关是生产优质商品混凝土的关键,这就首先要求材料采购、保管人员、实验人员必须懂技术会管理对各种原材料企业标准性能保管方法应熟知。

(2)所有应用的原材料应进行厂家优选,实地考察,选质量稳定的正式厂家,应基本固定厂家,相对稳定,最忌频繁更换(特殊情况除外),相对固定厂家的益处是对其质量心中有数,产品稳定混凝土生产也不易出现波动、质量问题。

材料进场后应建立台帐,一但出现质量问题便于分析、判断原因,分批分型号规格堆放,材料标识清楚。

(3)加大原材料检验力度,制定原材料进厂验收标准,达不到原材料进厂验收标准的原材料予以退货。

(4)原材料筒仓管理程序:不同规格的砂石应分仓堆放,并作醒目的标志,指明原料的品种、规格、产地、进货日期。

材料部门负责对砂石料仓统一编号,分别通知试验室、中控室、铲车上料员,并配合以上人员共同确定配料称上的仓号,以及各材料的存储情况;水泥、粉煤灰、超细粉等粉状料的每个筒仓应有醒目的标志,标明其存放的原材料的品种、规格、产地、进货日期存货量等。

每个筒仓的进口应加锁,并由专人负责进料管理,并填写开仓记录,防止进料过程中发生错误,造成质量事故。

混凝土生产工艺流程及关键控制参数

混凝土生产工艺流程及关键控制参数

混凝土生产工艺流程及关键控制参数
一、混凝土生产工艺流程
1. 原料储备
将水泥、砂子、碎石等原料储存在指定的仓库或料场中,并进行必要的检测,确保原料质量符合标准。

2. 计量配比
根据混凝土的 ,使用称重或体积方法对各种原料进行精确计量和配比。

3. 混合搅拌
将各种原料按比例计量后,放入搅拌机中进行干混。

然后加入设计用量的水进行湿混,使其均匀分散,形成混凝土浆料。

搅拌时间一般控制在1-3分钟。

4. 运输
用混凝土运输车将混凝土浆料运送到施工现场,在凝固前进行浇筑。

5. 养护
混凝土浇筑后,需要进行养护,如覆盖薄膜、喷水、涂抹养护剂等,防止水分蒸发,确保混凝土正常硬化。

二、关键控制参数
1. 原料质量
水泥、砂子、碎石等原料必须符合相关标准,质量直接影响混凝土性能。

2. 配合比
根据混凝土设计要求,严格控制各组分的配合比,决定混凝土的强度、工作性等指标。

3. 搅拌时间
混合均匀程度影响混凝土性能。

一般控制在1-3分钟。

搅拌时间过长会导致空气过多,过短则不够均匀。

4. 运输时间
从混凝土制备到浇筑的时间不能太长,通常控制在30-90分钟,否则会影响流动性和工作性。

5. 养护时间
混凝土浇筑后必须进行标准养护,如28天湿养护,确保混凝土足够硬化。

严格控制工艺流程和关键参数,是确保混凝土质量的关键。

混凝土生产操作规程模版

混凝土生产操作规程模版

混凝土生产操作规程模版一. 前言混凝土生产是建筑施工中的重要环节,规范的生产操作是确保混凝土质量的关键。

本操作规程旨在规范混凝土生产操作,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和安全。

所有参与混凝土生产操作的人员都应严格按照本规程中的要求进行操作。

二. 原材料准备1. 水泥1.1. 水泥应储存在干燥、通风良好的仓库中,避免与湿气接触。

1.2. 水泥应按照规定的比例准确称量,避免过量或不足。

1.3. 打开水泥袋时应注意防止水泥飞溅,佩戴安全防护设备。

2. 砂、骨料2.1. 砂、骨料应取自具备采购合同的供应商,并确保质量合格。

2.2. 砂、骨料应储存在干燥、通风良好的仓库中,避免受潮。

2.3. 砂、骨料应按照规定的比例准确称量,避免过量或不足。

3. 水3.1. 使用清洁的自来水或净化水,严禁使用污水或含化学物质的水源。

3.2. 水的用量应按照施工方案准确计算,避免过多或不足。

三. 混凝土搅拌1. 确保搅拌机的运行正常,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

2. 搅拌机开机前,应先清理残留的混凝土,以免影响混凝土质量。

3. 按照规定的配比将水泥、砂、骨料和水放入搅拌机,搅拌时间应符合施工方案的要求。

4. 搅拌过程中,应随时观察混凝土的状态,确保搅拌均匀,无明显颗粒。

5. 终止搅拌时,应将混凝土转移到运输设备中,避免出现堆积和浪费。

四. 混凝土运输1. 混凝土运输设备应经过严格检查和维护,确保安全和漏料的预防。

2. 混凝土运输过程中,应注意避免剧烈振动或快速转弯,以防止混凝土的分层和泄漏。

3. 运输过程中,应定期检查混凝土的状态,如有变质应立即停止运输。

五. 混凝土浇筑1. 浇筑前应进行现场验收,确保混凝土质量符合要求。

2. 浇筑前,应将浇筑区域进行清理和湿润处理。

3. 确保浇筑工艺符合施工方案要求,避免出现空隙、堆积和分层现象。

4. 混凝土浇注时应有足够的人员和设备进行协调和控制。

六. 混凝土养护1. 浇筑完成后,应及时进行养护工作,确保混凝土早期强度的发展。

混凝土公司程序文件

混凝土公司程序文件

混凝土公司程序文件一、前言混凝土作为建筑工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材料,其质量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结构安全和使用寿命。

为了确保混凝土的生产质量稳定可靠,满足客户的需求和期望,提高公司的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力,特制定本程序文件。

二、适用范围本程序文件适用于本混凝土公司从原材料采购、生产过程控制、产品检验、运输交付到售后服务等全过程的管理。

三、职责分工1、采购部门负责原材料的采购,确保所采购的原材料符合质量要求和相关标准。

与供应商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及时了解市场行情,保证原材料的供应稳定。

2、生产部门按照生产计划和工艺要求,组织混凝土的生产。

严格控制生产过程中的各项参数,确保混凝土的质量符合规定标准。

负责生产设备的维护和保养,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3、质检部门对原材料、生产过程中的中间产品和成品进行检验和试验,出具检验报告。

对检验不合格的产品进行标识、隔离和处理,防止不合格产品流入下一道工序。

4、运输部门负责混凝土的运输工作,确保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的质量不受影响。

合理安排运输车辆和路线,保证按时将混凝土交付给客户。

5、销售部门与客户沟通,了解客户需求,签订销售合同。

负责客户的售后服务,收集客户反馈意见,处理客户投诉。

四、原材料采购程序1、供应商的选择和评价采购部门应收集供应商的信息,包括企业资质、产品质量、价格、交货期、售后服务等。

对供应商进行实地考察和评估,选择合格的供应商,并建立供应商档案。

2、采购计划的制定根据生产计划和库存情况,制定原材料采购计划。

采购计划应明确采购的品种、数量、质量要求和交货期等。

3、采购合同的签订与合格的供应商签订采购合同,合同应包括采购的产品名称、规格型号、数量、质量标准、价格、交货期、付款方式、违约责任等条款。

4、原材料的验收原材料到货后,质检部门应按照相关标准和检验规程进行检验和验收。

检验合格的原材料方可入库使用,不合格的原材料应按照规定进行处理。

五、生产过程控制程序1、生产计划的制定销售部门根据客户订单和市场需求,制定生产计划。

混凝土生产工艺流程混凝土生产过程控制

混凝土生产工艺流程混凝土生产过程控制

混凝土生产工艺流程混凝土生产过程控制混凝土是一种由水泥、砂、石料和掺合料(如粉煤灰、矿渣等)经过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人造材料,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中。

混凝土的生产工艺流程主要包括原材料准备、混合、浇筑和养护等过程,同时需要进行严格的生产过程控制,以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和性能。

1.原材料准备:混凝土的主要原材料为水泥、砂、骨料和水。

首先,要对原材料进行检验,确保其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要求。

然后,要进行原材料的贮存和搬运工作,确保原材料的供应充足并避免污染。

2.混合:将经过质量检验的原材料按一定比例放入搅拌机中进行混合。

搅拌机应具备良好的搅拌效果,确保各种原材料充分混合。

3.浇筑:混凝土混合后,需要通过输送设备将其输送到施工现场。

在浇筑过程中,要注意控制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坍落度,保证混凝土能顺利地填充模板中。

4.养护:混凝土浇筑完成后,需要进行养护以保证其强度和耐久性。

养护的措施包括覆盖保湿料、喷洒水和遮阳等,以控制混凝土的水分散失,促进水泥的水化硬化反应。

混凝土的生产过程中需要进行严格的过程控制,以确保混凝土的质量和性能。

1.原材料控制:对原材料进行检验,并严格按照配制比例进行取样和称量。

水泥的品种和强度级别应符合设计要求,同时要注意检查砂、骨料和掺合料等原材料的质量和含水率。

2.水泥和骨料的搅拌控制:在搅拌过程中,要保证搅拌机的转速和时间符合要求,确保水泥和骨料充分混合。

搅拌机设备应具备合适的搅拌效果,以确保混凝土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3.浇筑控制: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要均匀地覆盖模板,确保混凝土与模板间的黏附强度。

同时要注意浇筑的速度和层数,以避免产生空鼓和裂缝。

4.养护控制:混凝土浇筑完毕后,要及时进行覆盖保湿料、喷洒水和遮阳等养护措施。

浇筑后24小时内避免混凝土表面裂缝的发生,并保持良好的养护条件。

此外,还需要对混凝土的质量进行监控和检验。

常用的监控指标包括混凝土的坍落度、抗压强度、抗渗性能和耐久性等。

通过对混凝土的抽样检验和实验室试验,可以评估混凝土的性能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和改进。

混凝土生产操作规程范文

混凝土生产操作规程范文

混凝土生产操作规程范文一、生产准备1. 设备检查与维护a. 检查混凝土搅拌机、水泥仓、砂石仓等设备是否完好无损;b. 检查设备的润滑油是否充足,必要时进行添加;c. 检查设备的电源线是否正常;d. 确保设备的安全装置齐全有效。

2. 原材料准备a. 检查水泥、砂、石等原材料的质量是否符合要求;b. 检查原材料存放区是否整齐清洁,避免杂物混入;c. 根据生产计划准备足够的原材料。

3. 工作区域准备a. 清理工作区域,确保没有杂物和障碍物;b. 检查工作区域的照明设备是否正常;c. 配备必要的安全警示标识和防护设施。

二、混凝土配料1. 准备混凝土配料比例a. 根据工程需要和混凝土性能要求,制定合理的配料比例;b. 确定水灰比,并根据水灰比计算出相应的水量。

2. 检查原材料质量a. 对水泥进行试验,确保其强度和活性符合要求;b. 对砂、石进行筛分试验,确保其粒径分布符合要求。

3. 搅拌控制a. 根据混凝土配料比例和设计施工量,计算出相应的材料用量;b. 将水泥、砂、石等原材料按照配料比例放入搅拌机;c. 启动搅拌机,按照设定时间和速度进行搅拌;d. 在搅拌过程中,根据需要适时添加水,控制混凝土的湿度。

三、混凝土浇筑1. 建立浇筑工序a. 根据工程要求和设计施工图,确定混凝土浇筑的顺序;b. 制定浇筑工序和浇筑计划,确保施工进度的合理安排。

2. 浇筑前的准备工作a. 清理浇筑区域,确保无杂物和障碍物;b. 铺设防水布和挡土板,防止混凝土渗漏和杂物混入;c. 安装导流管和渗水管,确保混凝土排水畅通。

3. 控制浇筑质量a. 控制浇筑速度和层厚,避免混凝土堆积过高;b. 保持浇筑面平整,确保混凝土的均匀密实;c. 在浇筑过程中,适时使用振动器进行振捣,排除混凝土中的气泡。

四、混凝土养护1. 养护时间a. 根据混凝土的配合比和设计强度要求,确定养护时间;b. 在浇筑完成后,根据养护时间表进行养护。

2. 养护方式a. 采用喷水养护方式,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b. 使用防水剂或覆盖防护材料,保持混凝土温度稳定。

混凝土生产质量控制流程指导书

混凝土生产质量控制流程指导书

目 录 第一章 质检员岗位职责-------------------------------------------------混凝土生产质量控制流程指导书【最新资料,WORD 文档,可编辑修改】-----------3第1节站内质检员岗位职责------------------------------------------------------3第2节现场质检员岗位职责------------------------------------------------------3第3节站内质检员应知、应会---------------------------------------------------4第4节现场质检工应知、应会---------------------------------------------------4第二章混凝土原材料基础知识----------------------------------5第1节水泥--------------------------------------------------5第2节砂子--------------------------------------------------6第3节石子--------------------------------------------------9第4节外加剂------------------------------------------------1 1第5节粉煤灰------------------------------------------------1 1第6节矿粉--------------------------------------------------12第三章混凝土基础知识------------------------------------------------------------14第1节混凝土基本组成、强度等级划分及验收评定标准------------14第2节混凝土塌落度及检测方法--------------------------------15第3节混凝土和易性及检测方法--------------------------------16第4节混凝土的耐久性检测方法--------------------------------16第5节混凝土结构实体检测方法------------------------------------------------2 0第四章混凝土生产过程质监员工作内容---------------------------------------21第1节日常质检工作------------------------------------------21第2节混凝土开盘鉴定----------------------------------------21第3节混凝土配合比的调整------------------------------------22第4节特殊混凝土质量检测------------------------------------------------------24第五章混凝土质量跟踪及现场服务---------------------------------------------25第1节现场质检员的工作内容----------------------------------25第2节现场质检员的权限--------------------------------------25第六章冬季、雨季混凝土生产质量控制要点-----------------------------------26第1节冬季生产-----------------------------------------------26第2节雨季生产-----------------------------------------------31第七章剩退混凝土快速调整办法-------------------------------------------------34第1节调整原则----------------------------------------------------------------------34第2节快速调整方法----------------------------------------------------------------34第八章混凝土常见质量问题原因分析及控制办法----------------------------39第1节混凝土裂缝-------------------------------------------------------------------39第2节混凝土气泡-------------------------------------------------------------------44第3节竖向结构表观质量差(气泡、石子裸露、砂线)-------------------45第4节路面面层起砂----------------------------------------------------------------46第5节缓凝----------------------------------------------------------------------------48第6节回弹强度低-------------------------------------------------------------------49附件1《混凝土生产质量控制流程》-----------------------------------522《混凝土生产质量控制流程》作业指导书-------------------------------------65第一章质检员岗位职责第1节站内质检员岗位职责1.1.1 负责原材进厂抽检工作。

简述混凝土工程施工工艺流程控制程序

简述混凝土工程施工工艺流程控制程序

简述混凝土工程施工工艺流程控制程序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混凝土工程施工工艺流程控制程序在混凝土工程施工中,良好的工艺流程控制程序是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的关键。

混凝土生产工艺流程,混凝土生产过程控制

混凝土生产工艺流程,混凝土生产过程控制

混凝土生产工艺流程,混凝土生产过程控制混凝土生产工艺流程、混凝土生产过程控制混凝土生产过程控制混凝土工作性能的好坏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关键条件之一,必须切实做好混凝土生产前的准备工作,任何新配方的实施,必须有1周至1个月的试产期,试产配方只能用于次要工程,次要部位,或考虑降级使用。

另外在混凝土试产期间,应加强计量设备的校正,过磅检查,以及加强混凝土抽检频率。

1、试拌试验室在生产前必须采用现场生产原材料,根据生产配比, 进行混凝土的试拌工作,对混凝土拌合物的各方面性能再进行一次检测工作,如混凝土的单位用水量、和易性、凝结时间、含气量等。

2、计量(1)、调度长(调度员)必须负责组织定期对生产设备进行检修、保养、调试,进行计量器具的检查,校准,并做好相应记录,确保原材料计量的准确度,调试合格后才能进行生产。

生产时必须严格按配合比进行下料,严格控制计量偏差在允许范围内,其中水泥、混合材、水及外加剂计量偏差为?2.0%,砂石计量偏差为?3.0%。

如因不按配方生产、误用配方、私自更改配方或设备等原因造成混凝土质量不合格而出厂,被工地退回,则应追究当事人和当班主管责任。

(2)、每天必须不少于2次对搅拌车进行过磅验证砼容重,出现异常情况及时向QC主管反映,作出相应的处理,并做好相关记录。

(3)、定期对各原材料电子磅进行自检校验工作,保证计量系统的准确性,自检时发现有误差,须重新标定,检验结果及时间须做好记录备查。

在使用过程中发现严重异常应立即停用,并上报主管领导,安排相关人员检查维修处理,必要时与计量单位机构联系维护处理,维护处理后经检定合格才可继续使用。

(4)、外加剂磅必须每天在开始生产之前用砝码进行校验一次,砂、石、水泥、矿渣、粉煤灰等磅每2周进行校验一次。

3、生产配料(1)、配料员应严格按生产操作规程配制每槽砼,准确均匀地将拌合物投入到搅拌车滚筒内。

在搅拌工序中,拌制混凝土拌合物的均匀性应符合GB50164-92的规定;(2)、混凝土搅拌最短时间应符合设备说明书的规定。

混凝土生产工艺流程混凝土生产过程控制

混凝土生产工艺流程混凝土生产过程控制

混凝土生产工艺流程混凝土生产过程控制一、原材料准备:混凝土的主要原材料包括水泥、水、砂、骨料和掺合料。

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对这些原材料进行严格检验,并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配比。

水泥是混凝土的胶凝材料,质量必须达到标准要求。

砂、骨料和水也必须符合相关标准,以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使用性能。

二、搅拌与浇筑:搅拌是将水泥、砂、骨料、掺合料和水按照一定比例混合的过程。

混凝土搅拌设备一般有搅拌站、搅拌罐和搅拌车等。

在搅拌过程中,需要控制搅拌时间、搅拌速度和搅拌均匀度,以确保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品质。

搅拌完成后,将混凝土通过输送设备送至目标浇筑位置,并进行必要的振捣,以排除混凝土内部的气泡和空隙。

三、养护:混凝土养护是为了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使用性能,防止开裂和渗水。

常见的养护方法有湿润养护、加热养护和膜养护等。

在湿润养护中,需要对混凝土进行严密包覆,并保持其表面湿润;在加热养护中,需要提高环境温度以促进混凝土的早期强度发展;在膜养护中,需要在混凝土表面覆盖防护膜,以减少水分的蒸发。

原材料的质量控制是确保混凝土质量的基础。

在原材料准备阶段,需要进行严格的检测和试验,对水泥、砂、骨料和掺合料的质量进行评估,确保其符合生产要求。

同时,需要对水的质量进行监控,确保水的纯净度和含量满足混凝土的配比要求。

搅拌过程的控制是确保混凝土均匀性和品质的关键。

在搅拌设备操作中,需要控制搅拌时间、搅拌速度和搅拌均匀度等参数,确保混凝土的均匀性和搅拌效果。

同时,还需要对搅拌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浇筑后的养护控制是确保混凝土强度和使用性能的重要环节。

在养护过程中,需要根据环境条件和混凝土特性,选择适当的养护方法,并进行相应的控制和监测。

在湿润养护中,需要定期检查混凝土表面的湿润程度,并及时进行补水;在加热养护中,需要控制温度和湿度,确保混凝土足够早期强度发展;在膜养护中,需要定期检查膜的粘贴性和覆盖质量。

综上所述,混凝土生产工艺流程包括原材料准备、搅拌与浇筑、养护等环节,而混凝土生产过程控制主要在原材料的质量控制、搅拌过程的控制和浇筑后的养护控制等方面进行。

混凝土工质量控制技术操作规程

混凝土工质量控制技术操作规程

混凝土工质量控制技术操作规程一、概述混凝土是一种常用的建筑材料,广泛应用于各种建筑项目中。

为确保混凝土工程质量,提高施工效率,制定本操作规程,明确混凝土工质量控制技术的操作步骤和要求。

二、设备准备1.混凝土搅拌机、输送泵2.测量工具:测量尺、划线仪、角度尺等3.工具:振动器、抹光机、刨刀等4.防护设备:安全帽、耳塞、口罩等三、操作步骤1.准备工作(1)将混凝土搅拌机和输送泵安放在施工现场,检查设备是否正常运转。

(2)测量施工区域的尺寸,确定施工范围。

(3)了解混凝土配合比,按照比例准备混凝土的原材料。

2.混凝土搅拌和输送(1)将混凝土原材料依照配合比的要求放入搅拌机,启动搅拌机搅拌。

(2)使用输送泵将搅拌好的混凝土输送至施工区域。

(3)控制混凝土输送的速度和流量,保持混凝土的均匀性。

3.浇注混凝土(1)在浇注前,进行必要的钢筋安装和固定工作。

(2)将混凝土缓慢地倒入模板中,避免发生空隙和渗漏。

(3)在浇注过程中,使用振动器对混凝土进行振动,以去除气泡和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

4.平整混凝土(1)在混凝土初凝后,使用抹光机对混凝土进行初步平整处理。

(2)在混凝土定型前,使用刨刀对混凝土表面进行修整,确保表面平整度。

5.养护混凝土(1)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及时进行养护,防止其过早干燥。

(2)对混凝土进行喷水养护,保持其表面湿润。

(3)根据混凝土的类型和厚度,制定养护时间和方法。

四、质量控制1.检查混凝土原材料是否符合要求,如水泥、骨料等。

2.控制混凝土配合比的比例,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3.在混凝土搅拌过程中,控制搅拌时间和搅拌速度,保持混凝土的均匀性。

4.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及时检查浇筑质量,避免渗漏和空隙。

5.对混凝土进行质量检测,如抗压强度和密实度等。

五、安全措施1.施工人员必须穿戴好安全帽、手套等个人防护装备。

2.严禁在搅拌机和输送泵运转时靠近设备。

3.搅拌机和输送泵的操作人员必须具有相应的操作证书和技术知识。

混凝土工程施工工艺流程控制程序

混凝土工程施工工艺流程控制程序

混凝土工程施工工艺流程控制程序英文回答:Concrete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process control program is essential for ensuring the quality andefficiency of concrete construction projects. It involves a series of steps and procedures that need to be followed to achieve the desired outcome. In this response, I will outline the key components of a typical concrete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process control program.Firstly, the program starts with the preparation and planning stage. This involves conducting a thorough site investigation to determine the soil conditions and any potential challenges that may arise during construction. It also includes obtaining the necessary permits and approvals from relevant authorities. For example, in my previous project, we had to conduct soil tests and obtain a permit for excavation before proceeding with the construction.Once the planning stage is complete, the next step is to prepare the site for construction. This includesclearing the area, setting up temporary facilities such as site offices and storage areas, and establishing proper access routes for construction vehicles and equipment. For instance, in one of my projects, we had to clear a dense forest area to make way for the construction site.After the site preparation, the actual construction work begins. This involves various activities such as excavation, formwork installation, reinforcement placement, and concrete pouring. Each of these activities requires careful coordination and monitoring to ensure that they are carried out correctly. For example, during the reinforcement placement, we had to ensure that the steel bars were properly aligned and spaced according to the design specifications.During the concrete pouring stage, it is crucial to control the mix proportions, temperature, and curing process to achieve the desired strength and durability of the concrete. This is done by conducting regular tests andinspections to monitor the quality of the concrete. In my previous project, we used temperature sensors to monitor the concrete temperature during curing and made adjustments to ensure optimal curing conditions.In addition to the construction activities, a comprehensive process control program also includes quality control measures such as regular testing of concrete samples, inspection of formwork and reinforcement, and monitoring of construction activities. These measures help to identify any defects or issues early on and take corrective actions promptly. For instance, we conducted slump tests on concrete samples to ensure the consistency and workability of the mix.Finally, the program also includes documentation and record-keeping to ensure traceability and accountability. This includes maintaining a construction diary, recording test results, and documenting any changes or deviations from the original plans. This documentation serves as a reference for future maintenance or repair works and helps in resolving any disputes or claims that may arise.中文回答:混凝土工程施工工艺流程控制程序对于确保混凝土施工项目的质量和效率至关重要。

混凝土控制室的控制流程

混凝土控制室的控制流程

混凝土控制室的控制流程一、准备工作。

咱控制室里的工作人员啊,就像即将出征的战士,要先把各种设备都检查一遍。

这设备就像是我们的武器,要是哪个出了问题,那可不行。

得看看控制台的各种按钮是不是都灵光,显示屏有没有坏点啥的。

还有那些连接设备的线路,就像人的血管一样,得确保畅通无阻。

比如说,控制器与搅拌设备之间的线路要是松了,那指令传达就会出岔子。

另外呢,各种传感器也得瞅瞅,这可是我们的“小眼睛”,用来监控混凝土的各种状态。

像检测湿度的传感器,如果不准了,那混凝土的质量可就没保障喽。

二、原材料输入。

接下来就到了原材料输入的环节。

水泥、沙子、石子、水还有添加剂这些原材料,那都是混凝土的“小伙伴”。

我们要根据设计要求,准确地把它们的量输入到控制系统里。

这就好比做菜的时候放调料,盐多了太咸,少了没味。

水泥放多了,混凝土可能会太硬,容易开裂;放少了呢,又不够结实。

沙子和石子的比例也很关键,就像调配鸡尾酒一样,得有个合适的比例才能调出好喝的酒,在混凝土里就是才能调出合格的混凝土。

添加剂也不能小瞧,虽然量可能不多,但它就像魔法粉末,能让混凝土有特殊的性能,比如抗冻性、早强性啥的。

三、搅拌过程控制。

搅拌过程就像是一场热闹的聚会。

我们在控制室里通过控制系统让搅拌设备欢快地转起来。

这搅拌的速度和时间都是有讲究的。

速度太快了,可能会把原材料甩得到处都是,就像一群调皮的孩子乱跑乱撞;速度太慢呢,又搅拌不均匀。

时间也是,时间短了,原材料还没充分混合,就像大家还没来得及好好聊天就散场了。

时间长了呢,又会浪费能源,而且过度搅拌可能会对混凝土的性能产生影响。

我们得时刻盯着控制系统里显示的搅拌状态,要是发现哪里不对劲,就赶紧调整。

四、质量检测与调整。

在搅拌的过程中,我们还得时不时对混凝土的质量进行检测。

这检测就像是给混凝土做个体检。

我们会检查它的坍落度,这坍落度就像混凝土的身材一样,太胖了或者太瘦了都不好。

要是坍落度不符合要求,我们就得调整原材料的比例或者搅拌的参数。

混凝土出厂质量控制程序

混凝土出厂质量控制程序

混凝土出厂质量控制程序1 总则1.1 为加强出厂混凝土质量控制 ,确保混凝土工程质量 ,制定本程序。

1.0.1 本程序合用华建混凝土公司混凝土质量控制。

1.0.2 混凝土质量控制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 GB50164-2022 )2.主要内容 1.原材料质量控制2.混凝土性能要求控制3.生产过程质量控制4. 混凝土质量检测原材料控制2.1.1 材料品种与强度等级的选用应根据设计、施工要求以及工程所处环境确定。

其标准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规定的技术性能。

2.1.2 所有进厂的水泥、粉煤灰、外加剂等主要原材料必须按批量提供合格证和出厂质量检验报告。

每一个批量材料进场材料部人员负责合格证和出厂质量检验报告的采集,采集集后交技术质量部保管2.1.3 胶凝材料、外加剂进场后,收料员必须监督送料人员按不同种类、不同厂家装入指定罐体内,材料换装罐体时必须第一时间通知中控室及质检员。

2.1.4。

骨料进场后技术质量部负责监督抽查,并向材料部相关人员通告材料品质情况。

材料质量波动较大时及时通知试验室人员进行技术指标检测。

2.1.5 砂石进场后,收料员首先进行质量验收后,再进行过磅收料,催促送料人员按指定地点进行卸料、分类堆放。

2.1.6 收料员应随时到料场查看砂石堆放情况,并检查砂石质量,对含泥量、含水率超标的砂石料应根据试验室试验标准做好记录,及时汇报部门领导。

2.1.7 外加剂进场后必须由质检人员做水泥适应性检测,并协同厂家送样人员做好样品标识参考标准,定期通知厂家对外加剂罐体进行清理。

(《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 GB 50119 及相关标准)2.1.8 如遇异常原材料进场,相关检验人员应及时汇报部门领导,并书面通知材料部门,对存在严重质量隐患的原材料,应严肃处理必要时责令退场同时向相关领导反馈处理结果。

混凝土性能要求2.2.1 混凝土坍落度控制应符合《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GB/T 50080 的有关规定2.2.2 在混凝土生产前,控制室有关人员必须严格地对生产设备进行检修、保养、调试,提前进行计量器具的检查、校准,确保原材料计量的准确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混凝土生产控制流程
预制混凝土的生产需要各个生产环节紧密配合,需要生产、运输、铲车司机、操作员、司磅员、生产调度、试验员等全员参与质量控制的每个环节,质量控制人人有责。

生产调度:根据工地要求认真填写《生产任务通知单》,通知单内容要详细、完整,并及时发送到各科室。

如需更改内容则必须有书面通知,通知单内容不完整或无生产任务通知单,试验室有权拒绝出具配比,如工地剩有余料,须经试验室同意,方可用于其它工地,并有记录。

在生产中要保持和操作员、试验员联系,向操作员下发进站罐车要打的工地型号方数指令,并监督操作人员向磅房通报的情况是否有误,有误立即纠正。

同时保持和工地及前方司机的联系,以便及时掌握工地的罐车分布、泵送速度等状况,把握发车节奏,防止押车发生。

当班调度员还要及时掌握工地反馈的信息,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以保证生产的正常和供货的均衡,保证无返料事件的发生。

试验室:在接到生产通知单后,要及时向操作间出《配合比通知单》,做到每张《生产任务通知单》都要有《配合比通知单》相匹配。

试验室还要负责新开工地开盘的调整工作,遇到操作员解决不了的问题时,试验室要及时解决。

砼质量原则上要试验室总负责和把关。

试验员还要在生产过程中抽检混凝土质量,要负责当
班所有原材料的检验、试验和数据的分析、整理。

操作间:操作员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生产商砼一定要有《生产任务通知单》和《配合比通知单》的支持,并对这两个单据进行核对,发现问题暂停打料,要及时通知相关方修正。

操作员要严格掌握每个骨料仓、粉料罐、外加剂罐储存的材料种类,粉料罐还须知道储量,并且确认所输配合比与试验室下的《配合比通知单》一致后方能打料。

生产时操作员一定要求罐车司机必须反转罐体(特别是雨后),防止罐体内存有积水。

雨后要先由维修人员把平皮带上的积水排尽方可生产。

在生产过程中,操作员要注意观察各仪表、计量数据是否正确,如计量误差超出范围骨料应小于2%,粉料和外加剂应小于1%时,应注意系统是否自动补称和扣称,如系统不能执行则要手动及时调整。

生产过程中,操作员不能随意更改砼搅拌时间和数据,如要更改须得到试验室许可,并做好记录。

操作员要认真观察混凝土的塌落度、和易性、砂率,如不合适要及时通知试验室。

操作员要时刻和生产调度保持联系,听从当班生产调度员的生产指令,如当车料要打哪个工地,打多少等都要准确无误的完成并及时逐车通知过磅人员当车料发往工地标号方量。

铲车司机:生产中要有序的进行铲料,不得随意更改,如遇特殊情况,要同时告知操作间,便于操作人员掌握配比;雨天、雨后生产商砼时,铲车要离地不低于30c m的距离铲料。

同时做到新进的机制砂必须存放24小时后再用,如遇原材料紧张等特殊情况,必须得到试验室同意后方可使用。

过磅员:要负责商砼的出厂、原材料进厂及车辆回皮的工作,司泵员在原材料进厂时要注意原材料的直观情况,如机制砂的干、湿,石子的颜色等,并在通知试验室验料的同时,及时把相关信息反馈给试验室。

在生产中过磅员要和调度员配合好,准确的打印泵单,提醒司机凭单出车,以免成品砼送错工地。

司泵员还要提醒罐车司机除皮的同时,要观察皮重和以往是否有较大差异,如有异常,要问清司机原因。

要掌握住过重车时,方量误差不应超过和操作员所报方量的2%,如有异常,要及时通知调度员和操作间,并问清原因,特殊情况有权不出具票单,以避免不合格商砼的出厂。

维修工和辅助工:必须保持机器的正常运转,不得出现下料不畅、计量不达标等日常维护不到影响质量的问题,不能出现人为因素影响生产影响配比执行的问题;要确保机器始终处于备战状态。

材料供应:需要改变粉料和外加剂储存位置时要书面通知操作间和试验室。

在此之前,生产辅助工把罐体清空并得到试验室认可后,方可卸料。

罐车的运输:司机在工地,要充当公司的前方调度,保持手机畅通,以便和当班调度员保持联系,出现特殊情况须第一时间通报当班调度;保持罐体转动,以保证商品砼的质量,并且要
做到进站、反转车罐,以防车内有积水,出站看磅单,以防商砼送错工地,回站回车皮,保证商砼的数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