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与可靠性课程设计-工业工程1102-欧立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质量管理与可靠性

课程设计

院部: 机 械 工 程 学 院

专业: 工业工程 班级: 1102 学号: 02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姓名: 龚存宇、刘明伟 实习日期: 2014.6.16-2014.6.27

目录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 (3)

二、课程设计的内容和要求 (3)

三、专题文献综述 (4)

四、Mintab试验 (12)

五、课程设计总结 (18)

六、参考文献 (19)

一、课程设计目的

《质量管理》课程是工业工程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不仅要求掌握基本的质量理论、质量管理的基本内容和基本方法,还必须具有较强的质量管理理论水平和较高的质量意识,能够参与企业开展质量宣传、贯彻GB/T9000-ISO9000:2000标准以及参与企业质量认证的工作能力。因此,《质量管理》课设的目的就在于使学生在学习了《质量管理与可靠性》课程的基础理论之后,能把该课程的一些基本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使理论和实践紧密的结合起来,培养和锻炼学生深入企业调查研究的实际工作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培养应用性人才作出努力。

二、课程设计的内容与要求

(一)内容

课程设计开始后,同学们可针对下列课题进行课程设计:

1、做一篇有关质量管理方面的专题性文献综述:

查阅质量管理方面的各个研究方向的专题学术论文。对该方向的研究方法,发展趋势综合性的论述

2、进行质量控制方面的课程设计:

重点联系排列图、因果图、对策表、直方图、控制图、工序能力分析等在质

量控制中的应用方法,培养学生能够合理运用质量控制方法解决设计工程问题的能力。

(二)要求

1. 查阅10篇以上文献资料,认真阅读文献资料;

2. 撰写质量管理专题文献综述,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3. 在文献综述中要说明生产实际中这些质量管理方法的运用场合;

4. 认真阅读《工业工程专业课程设计指导书》按照指导书上的例题,根据给定的课题做好相应的图表,并仔细分析产生质量问题的原因找出改进的措施。

三、专题文献综述

质量文化文献综述

前言:质量管理是从经验管理向制度管、科学管理最终上升到文化管理的过程。近几年,大多数企业在人员结构、队伍规模、资源配备等方面基本满足企业发展需求,技术实力也在稳步提升,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运行使企业的质量管理逐步迈入了标准化、规范化的轨道,为保持企业持续增量发展,产品质量应得到不断的提升,质量管理必须上升到文化管理。企业质量文化是企业的管理者为了规范企业员工的行为,使企业获得高效率的一种明显带有管理者烙印的管理手段,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和经营过程中,领导与全体员工所共同形成有别于其他企业和组织的质量意识、精神、战略、方针、规范、形象、行为准则、价值取向和工作习惯,质量文化建设对企业产品质量的影响日益明显,既体现了企业领导者崇高的质量追求,更涵盖了全体员工在工作中的质量价值理念。

本文从质量文化的兴起缘由到企业质量文化的定义以及结构层次做了论述,并且对如何建设质量文化和我国质量文化的现状、问题做了说明。

关键词:企业、质量文化、企业文化、质量管理

正文

(一)社会质量文化与企业质量文化的兴起

社会质量文化与社会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经历了原始质量文化、自然济质量文化、大工业生产质量文化等阶段,原始人类要进行生产,而生产就伴随者质量属性,因此也就有了质量模糊的意识,据考古发现,原始人类对石器就已经有了最初的“检验”。一直到目前,社会质量文化都还处在发展阶段,甚至是加速发展阶段。

而作为企业质量文化一词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美国的一种新兴的管理理论——企业文化之后被广泛提出的。国外对企业文化的研究热潮始于20世纪80年代,但质量文化成为一个研究的热点则集中在90年代,质量文化的形成和发展的基本路径:质量改进全面质量管理、质量文化的形成。质量文化一直与质量管理密切相关。

世界著名质量管理专家朱兰博士说:“21世纪是质量的世纪。”质量对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当今质量成为了全世界的共同语言,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提出要高度重视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并且正在

纷纷努力寻找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不断满足顾客的期望和要求的有效途径,质量已经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第一要素,这已为研究质量问题的学者和国内外大多数企业所认同。

质量文化理论的形成与质量管理运动密切相关。目前国际公认的质量管理经历了4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产品检验阶段,检验单个产品是否符合标准样件;第二阶段为统计检验阶段,由于机械化、大批量生产模式出现,利用统计抽样方法检验产品成为必然要求;第三阶段为全面质量管理阶段,调动企业各部门以及全体员工的积极性,以最经济的方式在保证用户充分满意的条件下,实现企业经营质量不断提高;第四阶段为现代质量管理阶段,以ISO 9000质量管理体系为平台,充分利用现代质量管理理念和方法作为补充,使企业经营走向卓越绩效管理模式。

企业质量文化是伴随着全面质量管理模式的形成而逐渐出现的。在全面质量管理产生过程中追求卓越质量本身成为一种理念和企业文化,并渗透到企业的各个方面。使全面质量管理不仅是一种生产活动,而且深入到上层建筑,成为一种文化活动时,企业质量文化也就逐渐形成了。

随着质量管理关注的重点从组织生产活动的具体成果逐步转移到各类组织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能力上,质量管理思想也将超越其高级化、多样化和综合化阶段而演变成为质量文化。可以说,质量管理是从经验管理向制度管理、科学管理最终上升到文化管理的过程。

(二)质量文化的内涵

质量文化的具体定义到目前为止仍不完善,很多人甚至把它与企业文化混为一谈。因此关于企业质量文化的具体定义并不统一,在国内,对于企业质量文化的定义有两种,一是指一个企业在长期的质量管理和经营管理过程中形成的具有自己特色的质量管理概念、规范以及行为准则的总和。二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的活动中所形成的质量意识、质量精神、质量行为及其价值观等与企业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的质量的总和。

企业的质量文化不但是企业的一种质量经营的活动过程,而且还是企业调节活动的一种方式,同时充当着企业质量管理的职能,是企业质量管理的一种成果。它兼具企业发展的内容与形式的功能因此对于企业的质量文化不妨这样定义:是以质量为核心以实现企业的经济效益为战略目标,关于投入到企业建设中的所有价值观念与行为规范的总和。

美国朱兰质量科学研究院执行副院长鲁贝斯勒认为企业文化、企业作风、企业行为反映在全面质量管理上,就是质量文化,企业文化在TQM中的表现是质量文化的核心内涵。

质量文化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构筑在质量层面上的企业文化。而企业文化是企业全体员工价值观的体现,是企业在各种活动及结果中所努力贯彻并实际体现出来的以什么取胜的群体竞争意识。质量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经营活动中培育形成的,并遵循最高质量目标、核心价值标准的质量观念的行为规范。质量文化从微观角度看,是一种管理文化、经济文化,也是一种组织文化。它致力于提高企业全员的质量意识和质量管理技法。已达到保证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的目的。如今质量文化的研究和实践领域不断拓宽,在世界范围内正进行广义质量文化的研究。

(三)企业质量文化的层次和结构

道格拉斯认为, 质量文化建设的核心目标是通过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而创造更大价值,质量文化包括质量意识和质量管理两个方面。

质量文化的结构化特征由其物质层面、行为层面、制度层面和道德层面四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