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杂交水稻品种对比试验
5个杂交水稻的品种对比
5个杂交水稻的品种对比摘要引进4个杂交稻品种:华优2号、B优827、丰优香占和Q优1号与对照品种金优63进行品比试验。
结果表明:华优2号、B优827和丰优香占3个品种分别比对照增产达3.09%、6.91%和0.94%;Q优1号单产比金优63减产6.61%。
关键词杂交水稻;品种;品比试验为筛选出更加适合贵阳市花溪区孟关乡种植的优质、高产、抗性强的水稻新品种,提高稻谷的单位面积产量,笔者于2007年4月4日至9月14日引进了杂交水稻品种Q优1号、B优827、华优2号、丰优香占4个品种,在海拔1 100 m 地区种植,对其性状表现、抗病性、生育期和特征特性等进行比较分析,为全面推广优质、高产品种提供科学依据。
现将该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材料参试品种(组合)5个,分别为Q优1号、B优827、华优2号、丰优香占和金优63(CK)。
品种(组合)均统一由贵阳市种子管理站提供。
1.2 试验地点试验地点选在孟关乡五星村一组刘忠明家责任田进行。
该田块海拔高度为1 100 m,肥力中等,通风向阳,排灌方便。
1.3 试验设计采用大田同田对比法,2次重复。
每小区长13.5 m,宽5 m,小区面积67.5 m2,株行距0.18 m×0.21 m,折合密度264 675穴/hm2。
田间调查记载各品种生育期,病虫害发生程度,抽样进行室内考种,并计算产量。
1.4 田间管理1.4.1 育秧。
参试品种采用旱育稀植两段育秧,播种前先将种子在阳光下晒4 h左右,再用强氯精浸泡24 h进行消毒,洗净后再用清水泡24 h进行催芽。
4月4日将浸泡好的谷种均匀地播于整好的秧床,用细土覆盖芽谷1.0 cm,拱膜保温育苗,待秧苗长到1叶1心时再移植到厢宽1.2 m、厢长视其田块而定的秧田里,5月19日移栽大田,秧龄45 d,叶龄5~6叶。
1.4.2 施肥及管理。
试验田施厩肥22 500 kg/hm2,复合肥375 kg/hm2,尿素150 kg/hm2。
江苏淮北地区杂交水稻品种筛选试验
江苏淮北地区杂交水稻品种筛选试验本试验旨在筛选适宜江苏淮北地区生长的杂交水稻品种,以适应该地区的气候、土壤和生产环境。
试验在江苏淮安市淮阴区的一处水稻田中进行,选取了5个不同的杂交水稻品种进行对比试验。
试验设计1. 栽培方法本试验施用常规化肥,按照1亩田开墒深度40-50厘米为原则,配合50元素复合肥5袋/亩,中耕中深松土,整地后按照8亩/斤播种量掩土,水田插秧密度为每亩13000-14000株,管理、保肥、防病选择本地常用管理条例。
2. 杂交水稻品种选择本试验选取了5个不同的杂交水稻品种:1)宁杂3号:抗倒伏、抗病虫害,适于中南部早、中稻种植。
2)西农5号:早稻杂交优势明显,穗长、粒大、产量高,抗倒伏抗病性好。
3)新疆034:中早熟型杂交稻,具有宽叶、抗倒伏,抗病抗逆性较强的特点。
4)云稻1号:适应性强、宽适应区,有抗倒伏、抗病虫及抗秆腐病等优良特性。
5)攀稻1号:适应性强、早熟还优良、丰产稳产,外观秀丽,整体基本为长穗结构。
3. 观测指标本试验的观测指标包括:生长习性、株型、耐病性、产量和品质等。
其中,株型观测主要包括植株高度、穗长、穗重、粒重等;产量观测主要包括千粒重和每亩产量等。
试验结果通过观测,本试验得出了以下结论:1)在江苏淮北地区种植,云稻1号、宁杂3号和西农5号表现出了良好的生长适应性和产量,平均亩产均在800公斤以上。
3)从品质指标来看,云稻1号和宁杂3号口感细腻,米质较好,而西农5号则产量较高。
结论经过试验,云稻1号、宁杂3号和西农5号是比较适合在江苏淮北地区种植的杂交水稻品种,具有较好的生长适应性、产量和品质。
同时,攀稻1号和新疆034虽然具有耐病性较强等优势,但在江苏淮北地区的生长适应性和产量不如其他品种。
该试验可为该地区杂交水稻品种的选择提供参考。
优质水稻品种比较试验
收稿日期:2023-11-09作者简介:苏 丽(1995 ),女(汉族),贵州安龙人;硕士,助理农艺师,主要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E -m a i l :2664925666@q q.c o m )㊂优质水稻品种比较试验苏 丽, 黄婷婷, 唐文波, 张正艳, 何建栋, 沈启英(贵州省黔西南州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贵州兴义562400)C o m p a r a t i v eE x p e r i m e n t o fH i g h -q u a l i t y Co n v e n t i o n a lR i c eV a r i e t i e s S UL i ,H U A N GT i n g t i n g ,T A N G W e n b o ,Z H A N GZ h e n g y a n ,H EJ i a n d o n g ,S H E N Q i y i n g摘 要:为筛选出适合安龙县生态环境和生产条件的高产㊁高效㊁优质㊁抗逆性强的水稻新品种,对10个优质水稻新品种进行田间种植比较试验,分析各品种产量及其在安龙县的适应性㊂结果表明,供试的10个品种中,华航51的产量最高,达841.14k g /667m 2,较对照野香优美禾增产14.04%,增产效果显著,其次为Y 两优1378和航93两优1378,产量分别达789.47k g /667m 2㊁787.64k g/667m 2,分别较对照野香优美禾增产7.04%㊁6.79%,这3个品种适合在安龙县推广种植㊂关键词: 水稻;优质;产量中图分类号: S 5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239(2024)01-0094-03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我国六成以上的人口以稻米作为主食[1]㊂安龙县水田面积1.34万h m 2,水稻常年播种面积达1.21万h m 2,推广种植水稻优质化态势明显[2]㊂优良品种的选用,不仅要求品种本身要具有优良的特征特性,还受不同地域温光水等自然环境条件的影响[3]㊂目前,籼型水稻新品种在贵州省安龙县的种植表现情况鲜有报道,为充分掌握籼型水稻新品种在安龙县区域的丰产性㊁适应性㊁稳产性㊁抗逆性及其他重要特征特性,筛选适宜在安龙县推广的优质水稻新品种及配套高产栽培技术,科学指导农民选种用种,保障农业生产安全[4-6],2022年,在安龙县开展了10个优质水稻新品种比较试验㊂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品种与试验地概况试验品种9个,对照品种1个(表1)㊂于2022年4 11月在贵州省安龙县招堤街道办海庄村水稻高产示范田进行(东经105.470098ʎ,北纬25.143298ʎ,海拔1350.5m ),面积1334m 2㊂试验地为壤土,肥力中等,地势平坦开阔,稻田集中连片㊂1.2 试验方法每个品种试验面积48m 2,设置小区过道60c m ,小区按照长8m ,宽6m 进行设置,行距为30c m ,株距为20c m ,每小区种植21行,每行41穴,穴栽2粒谷秧,采取钵盘湿润育秧方式㊂设3次重复,各品种各小区施肥㊁水分管理㊁病虫害防治等田间管理措施严格保持一致㊂1.3 试验实施4月11日选用无纺布钵苗育秧方式播种育苗,每品种依次播种3m 2,注重做好调酸,土壤消毒,保证所有品种一次育苗成功㊂在秧苗生长到5~7叶龄时移栽,采取浅水移栽,深度3c m 左右,移栽后灌深水以利返青㊂大田期采用优质高产栽培配方施肥㊁病虫害绿色防治等田间管理技术,施肥总量复合肥50k g/667m 2㊁尿素10k g /667m 2㊁硫酸钾肥23k g/667m 2,病虫害防控实行以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重点抓好稻瘟病㊁纹枯病㊁稻飞虱㊁稻纵卷叶螟㊁二化螟的防治㊂表1 品种名称及来源编号品种名称品种来源1华航31国家植物航天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华航48国家植物航天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华航51国家植物航天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华航57国家植物航天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航93两优1378国家植物航天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Y 两优1378国家植物航天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深两优1378国家植物航天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8深两优1978国家植物航天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919香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10野香优美禾(c k)贵州兆和丰水稻科技研发有限公司1.4 数据处理与分析对参试品种在经济产量㊁生育期㊁经济性状(含株高㊁产量构成因素㊁病虫害与抗逆性)上的表现进行比㊃49㊃苏 丽等:优质水稻品种比较试验 耕作与栽培 第44卷 第1期表2 品种生育期表现品种名称播种期/(月-日)移栽期/(月-日)始穗期/(月-日)齐穗期/(月-日)成熟期/(月-日)全生育期/d 比c k ʃ/d华航3104-1105-2608-1308-1709-211630华航4804-1105-2608-1508-1909-231652华航5104-1105-2608-1508-1909-231652华航5704-1105-2608-1608-1909-231652航93两优137804-1105-2608-1508-1809-251675Y 两优137804-1105-2608-1408-1909-271697深两优137804-1105-2608-2008-2409-301729深两优197804-1105-2608-1908-2410-011731019香04-1105-2608-2208-2610-0417613野香优美禾(c k)04-1105-2608-1308-1709-21163较,从而分析参试品种的优良与否㊂数据的整理和图表绘制采用E x c e l 2010软件进行㊂2 结果与分析2.1 品种比较试验各生育期表现从表2可以看出,19香生育期最长,比对照野香优美禾(c k )长13d ;华航31生育期最短,与c k 一致㊂2.2 品种比较产量分析从表3可以看出,华航51的产量最高,达841.14k g/667m 2,较c k 增产14.04%,增产效果显著,其次为Y 两优1378和航93两优1378,产量分别达789.47k g /667m 2㊁787.64k g/667m 2,分别较c k 增产7.04%㊁6.79%,第三是华航31,产量达769.99k g /667m 2,第四是华航48,产量达742.21k g/667m 2,其余的4个品种均比c k 减产,减幅为1.21%~16.83%,其中产量最低的是19香,为613.43k g/667m 2,比c k 减产124.15k g/667m 2,减幅16.83%㊂2.3 品种主要农艺性状2.3.1 有效穗从表4可以看出,平均有效穗最多的是华航51,为20.85万穗/667m 2,比c k 多4.46万穗/667m 2;最少的是19香,为17.1万穗/667m 2㊂成穗率最高的是华航51,为71.6%,比c k 多9%;最低的是深两优1978,为48.6%,比c k 少14%㊂平均株高最高的是华航57,为113.25c m ,平均比c k 矮10.75c m ;最矮的是深两优1378,为99c m ,平均比c k 矮25.0c m ㊂2.3.2 穗部性状从表4可以看出,华航31的穗长最长,为26.39c m ;最短的是19香,为20.8c m ㊂穗实粒数最多的是华航57,为190.9粒;最少的是华航31,为161.7粒㊂结实率最高的是华航31,为89.6%;最低的是航93两优1378,为83.1%㊂千粒重最重的是深两优1978,为23.3g ;最轻的是华航57,平均为19.5g㊂表3 各品种测产产量结果品种名称小区产量/k g 折合产量/(k g /667m 2)比对照ʃ/(k g/667m 2)华航31110.82769.9932.41华航48106.32742.214.63华航51121.06841.14103.56华航5799.89699.4538.13航93两优1378113.36787.6450.06Y 两优1378113.63789.4751.89深两优1378104.87728.628.96深两优197898.64685.3352.2519香88.29613.43124.15野香优美禾(c k)106.16737.582.4 各品种抗病性㊁抗倒性㊁熟期转色从表5可以看出,植株整齐度除了华航57一般外,其余品种均整齐㊂叶瘟除了华航31有轻度发生外,其余品种均未发生;纹枯病除了华航57中等发生外,其余品种均未发生;稻曲病除了19香中度发生外,其余品种均无发生;穗颈瘟各品种均无发生㊂各品种㊃59㊃耕作与栽培,2024,44(1):94-96. h t t p ://g z z p .g z n y z y x y .c n T i l l a ge a n dC u l t i v a t i o n V o l .44 N o .01 F e b . 2024表4各品种主要农艺性状品种名称株高/c m穗长/c m有效穗/(万穗/667m2)成穗率/%总粒数/粒实粒数/粒结实率/%千粒重/g华航31110.5026.3920.8068.9180.5161.789.622.4华航48107.0021.9220.6062.9186.0164.288.322.3华航51100.2521.6120.8571.6203.3180.788.921.9华航57113.2523.8819.5257.4215.0190.988.819.5航93两优1378109.0022.4718.9066.8229.0190.383.122.7 Y两优1378102.7525.1318.5049.5212.0185.187.323.1深两优137899.0022.1418.9250.6202.0172.185.222.6深两优1978102.0022.3317.9348.6188.0165.888.223.3 19香104.9520.8017.1056.9223.6174.485.321.4野香优美禾(c k)124.0023.5216.3962.6204.5199.989.423.2表5各品种的植株整齐度㊁抗性表现与熟期转色品种名称植株整齐度叶瘟稻曲病纹枯病穗颈瘟倒伏情况熟期转色华航31整齐轻---直中华航48整齐----直中华航51整齐----直中华航57一般--中-直中航93两优1378整齐----直中Y两优1378整齐----直中深两优1378整齐----直中深两优1978整齐----直中19香整齐-中--直中野香优美禾(c k)整齐----直中未发生倒伏,且熟期转色均为中等㊂3结论与讨论本次试验表明,参试10个品种中,华航51㊁航93两优1378㊁Y两优1378的实收产量与经济性状综合表现较好,不仅实收产量极显著或显著高于对照品种野香优美禾,而且经济性状优良,丰产性强;其次,野香优美禾(c k)㊁华航31㊁华航48㊁华航57㊁深两优1378这5个品种虽在试验中的实收产量一般,但其经济性状较好,有丰产潜力,有继续推广应用价值;深两优1978和19香这2个品种表现一般,可考虑逐步减少应用㊂参考文献:[1]王跃星,魏祥进,徐春春,等.我国水稻种业发展现状与对策浅析[J].中国稻米,2022,28(5):62-65.[2]陈萍,卓琴.安龙县水稻主要病虫害及绿色防控技术示范[J].现代农业科技,2016(6):157-158.[3]周娜,张明刚.绥阳县杂交水稻新品种比较试验[J].耕作与栽培,2022,42(5):60-62.[4]罗春华.玉米品种比较试验[J].黑龙江农业科学,2009(3): 58-59.[5]芦迎春,张长勇.玉米品种比较试验总结[J].现代农业,2010 (9):18.[6]卞士锐.2020年寿县水稻新品种比较试验[J].现代农业科技,2021(13):38-40.㊃69㊃苏丽等:优质水稻品种比较试验耕作与栽培第44卷第1期。
广西钦州灵山县杂交水稻新品种对比试验
广西钦州灵山县杂交水稻新品种对比试验试验品种的选择是试验的关键,本次试验选择了广西农业科学院培育的两个杂交水稻新品种进行对比研究:广早23号和广收1号。
广早23号是一种抗病性好、产量高的杂交水稻新品种,适应性广,对环境适应能力强,稳产性好。
广收1号是一种抗倒伏能力强、抗虫性好的杂交水稻新品种,是近年来广西农业科学院重点培育的品种之一。
两个品种分别具有不同的特点,通过对比试验可以更好地了解其优点和缺点,为杂交水稻的种植提供科学依据。
试验选取的地点是广西钦州灵山县的水田种植区,该地区气候适宜,土壤肥沃,适合水稻生长。
试验时间选取了水稻生长的关键期,确保对比结果的准确性。
试验过程中,对两个品种的生长情况进行了详细观察和记录,包括株高、叶片数量、分蘖数量、株姿等指标。
还进行了产量和品质的测定,包括每亩产量、粒重、垩白率等指标。
通过对比试验的结果分析发现,广早23号在株高、叶片数量、分蘖数量等方面表现更加优秀,而广收1号在抗倒伏能力和抗虫性方面表现更加出色。
两个品种在产量和品质方面均表现良好,但广早23号的产量稍高于广收1号,而广收1号的大米质量稍好于广早23号。
可以看出,不同品种在不同方面都有自己的优势,适应不同的种植环境和需求。
综合分析试验结果,我认为广早23号和广收1号都是非常优秀的杂交水稻新品种,可以在广西钦州灵山县进行大面积种植推广。
广早23号适合于一般的种植环境,适应性广,稳产性好,是稳定增产的好选择。
广收1号适合于水稻倒伏和虫害较为严重的种植区域,其抗倒伏和抗虫性能力强,能够提高水稻的抗灾能力。
广西钦州灵山县杂交水稻新品种对比试验的结果表明,广早23号和广收1号都是非常优秀的杂交水稻新品种,具有一定的种植和推广价值。
在今后的水稻种植中,可以根据具体环境和需求选择适合的品种,提高水稻的产量和品质,促进农业产业的发展。
10个水稻品种比较试验
10个水稻品种比较试验水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种植面积和产量都在全球范围都非常广泛。
为了提高水稻的产量和质量,不断有新的水稻品种被培育出来。
在这里,我们将对10个水稻品种进行比较试验,以评估它们在产量、品质和适应性方面的表现。
1.超级杂交水稻优异1号超级杂交水稻优异1号是中国农科院培育的杂交水稻品种,早熟、高产、优质、抗性全面,适应性广泛,适合大部分地区种植。
2.秦稻9秦稻9是河南省稻作研究所培育的优良中秆稻品种。
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适应性强、水稻稳定供应等特点,适合中国北方地区种植。
3.台优丰11号台优丰11号是台湾农产品改良试验所培育的早熟中稻品种。
它具有高粘性、高产量、耐寒耐病等特点,适合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下种植。
4.川优29号川优29号是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培育的中晚稻品种。
该品种具有高产、抗病、耐热的特点,适合四川等地区种植。
5.宁优62号宁优62号是宁夏农科院培育的优质杂交稻品种,适合沙漠地区种植。
该品种具有丰产、优质、抗性强的特点。
6.豫优17号豫优17号是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培育的中熟早稻品种。
该品种具有高产、优质、抗病的特点,适合中国中部地区种植。
7.京中优105号京中优105号是北京农科院培育的中晚稻品种。
该品种具有高产、适应性强、抗逆性强等特点,适合中国北方地区种植。
8.苏优28号苏优28号是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培育的优质早稻品种。
该品种具有高产、优质、抗病的特点,适合长江中下游地区种植。
9.粤优39号粤优39号是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培育的中矮丰产稻品种。
该品种具有高产、抗病、适应性强的特点,适合南方地区种植。
10.浙稻8浙稻8是浙江省农科院培育的早稻品种。
该品种具有高产、耐病、适应性强的特点,适合浙江等地区种植。
通过对以上10个水稻品种的比较试验,可以总结出它们的特点和适应性。
其中,超级杂交水稻优异1号和秦稻9在产量稳定性和适应性方面表现突出,适合大部分地区种植。
台优丰11号和川优29号适应性强,适合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下种植。
江苏淮北地区杂交水稻品种筛选试验
江苏淮北地区杂交水稻品种筛选试验1. 引言1.1 研究背景水稻是中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对于农业生产和国民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江苏淮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水稻种植区之一,但由于该地区特殊的气候和土壤条件,传统水稻品种在生长过程中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产量和品质难以保证。
1.2 研究目的江苏淮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水稻种植区之一,然而由于气候和土壤条件的特殊性,普通品种在这里的表现并不尽如人意。
本次试验旨在通过对不同杂交水稻品种的筛选试验,找到在淮北地区生长适应性强、产量稳定的优质品种,为当地农民提供更好的种植选择。
此次试验的研究目的主要包括:1.评估不同杂交水稻品种在淮北地区生长的表现,包括抗逆性、生长速度等方面的指标;2.比较不同水稻品种的产量表现,找出在淮北地区具有较高产量潜力的优质品种;3.观察不同水稻品种的生长特性,为进一步种植提供参考依据。
通过这些研究目的的达成,我们希望能够为淮北地区的水稻种植业提供科学的种植指导,推动当地水稻产业的健康发展。
2. 正文2.1 试验设计试验设计是本次江苏淮北地区杂交水稻品种筛选试验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本次试验采用了随机区组设计,将试验田地分为不同的区块,每个区块内设有不同的水稻品种作为处理组。
在每个处理组中,设置多个重复样方,以减少实验误差。
为了减少外界环境对试验结果的影响,实验田地的土壤条件要求基本一致,同时在播种、灌溉、施肥等关键操作上也要保持一致性。
为了更好地比较各品种的性状表现,还在试验设计中设置了对照组,以便进行对照分析。
通过科学规划的试验设计,可以有效地保证试验的科学性和可靠性,为筛选出淮北地区适宜的杂交水稻品种提供可靠依据。
2.2 品种选择在品种选择方面,我们着重考虑了淮北地区的气候条件、土壤类型和种植习惯。
淮北地区属于暖温带季风气候,夏季湿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气温变化大,适宜水稻生长。
我们选择了对温度和水分要求较为宽松的杂交水稻品种进行试验。
福泉市杂交水稻新品种比较试验
福泉市杂交水稻新品种比较试验卢 慧 1,邓家琴 2,万江红 2,汪丹会2(1. 贵州省福泉市农业农村局种植业发展中心,贵州 福泉 550599;2. 贵州省福泉市农业农村局农业技术推广站,贵州 福泉 550599)[摘 要]水稻是福泉市重要的粮食作物,推广应用优良水稻新品种,提高水稻产量及品质,对保障当地粮食安全和稳定农民收入,以及满足消费者对水稻品质的需求具有积极意义。
为福泉地区水稻良种的推广应用提供依据,引进9个杂交水稻新品种进行比较试验,考察其生育期、农艺性状、产量,并通过相关性分析和灰色关联度分析对其产量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华浙优223全生育期最短,最先成熟;华浙优1号、中浙优8号成熟时间较早。
宜香优2118、中浙优8号株型较高,株高分别为106.6 cm 、106.0 cm ,花优707其次,株高为101.6 cm ;中浙优8号穗长最长,为27.8 cm ;金龙优263有效穗最多,为15.1万穗/667m 2;荃优607和中浙优8号其次,均为14.8万穗/667m 2;华浙优223穗粒数最多,为200粒,花优707其次,为196粒;宜香优2118最少,为175粒;华浙优1号、川种优3607、金龙优263结实率较高,分别为86%、86%、85%;花优707、宜香优2118千粒重最重,均为31.2 g 。
中浙优8号、金龙优263、花优707属高产量品种,其产量为614.5~645.6 kg/667m 2,其中花优707产量最高;金优785、荃优607、宜香优2118、川种优3607属中等产量品种,其产量为559.3~595.0 kg/667m 2。
花优707、金优785、荃优607、中浙优8号、宜香优2118、金龙优263、川种优3607综合表现较优,可在福泉地区推广种植。
参试水稻品种的穗长与其产量显著正相关,且加权关联度最大;千粒重与其产量显著正相关,加权关联度排第二;有效穗与其产量极显著正相关,加权关联度排第三;株高、穗粒数、结实率与其产量的相关性均不显著,但穗粒数与产量的加权关联度排第四;生育期与产量的加权关联度最低。
优质杂交水稻品种(组合)对比试验
优质杂交水稻品种(组合)对比试验李少平;张晨;徐海松【摘要】2013年无为县农技推广中心进行了优质杂交水稻众两优998等9个品种对比试验,结果表明,Y两优3218、两优3905生育期适中,抗倒伏,产量高;深两优876、天优8012产量较高,抗倒性较差;广两优1128产量较高,但生育期较短。
【期刊名称】《安徽农学通报》【年(卷),期】2014(000)012【总页数】2页(P52-53)【关键词】杂交水稻品种;对比试验;结果;无为县【作者】李少平;张晨;徐海松【作者单位】无为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安徽无为 238300;无为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安徽无为 238300;无为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安徽无为 2383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511为了探索优质杂交水稻新品种的抗逆性、适应性和产量表现,为优质杂交水稻新品种在无为县大面积推广提供科学依据,2013年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组织安排水稻新品种进行栽培对比试验。
1.1 试验材料参试品种共计9个,分别为众两优998、广两优1128、两优2388、两优3905、C两优9号、丰两优4号、深两优876、Y两优3218、天优8012,以我县主栽品种丰两优4号为对照。
1.2 试验时间及地点试验于5月11日播种,6月14日移栽,10月2日收割。
试验地点设在无城镇凌井行政村陈基明户,面积0.12hm2,土壤类型为灰泥土,全氮1.51g/kg,有效磷10.2mg/kg,速效钾84mg/kg。
试验地水源条件好,排灌方便,土壤耕层较浅,肥力中等,均匀一致,前茬为冬闲田。
1.3 试验设计试验设9个处理,不设重复,每个处理长22m,宽2.5m,计产面积55㎡,区间设走道,周围设1.5m保护行,大田管理均匀一致。
1.4 气候特点 7月23日至8月18日,全县持续高温,其中超过35℃高温日达24d,8月10~14日连续5d日最高气温达40.8℃,超历史极值,受高温热害影响严重,水稻结实率下降。
优质杂交稻新品种比较试验初报
1 . 验经过 3试
根据产量结果表 1 方差分析,参试 品种间均方
( ) 1.,误 差 均 方 ( )02 6 ,F 84 > MS 14 MS .99 =3 . F-=29 ,品种 间 差异 显著 。经新 复 极差测 验 ( o o .6 。 见
表 23 ,参试 品种:绿优 1 I75 .) 、 I2 、冈 17 。冈 57
5 7 4.
1 .3 82 2 4 0.7 1 1 6.7 1 4 6. 1 .2 51 2 6 0. 1 .7 64 1 .7 83 21 4 .3
6 8 0 6 27 8 . 5 93 3 . 5 69 4 . 5 4. O 3 6 7 8 5 9. 4 3 6 2. 1 6 7 4, 1 7
1 材料 与 方法
11试验地 点 .
合肥 1k 。 5 g 3月 2 3日浸种 , 月 2 3 5日播种哑谷, 播 时每个 品种用旱育保姆剂 10 拌种 。 0g 插好种签, 起
拱盖 膜 。控 温 控 水 ,防病 治 虫 ,培 育 壮秧 。4月 4
日出苗 ,5月 1 栽 。 0移
大 田整地施肥, 5月 5日犁翻耙平, 划分小区。
9 6 冈 18 87 3o都 优于 对 照 冈 5 7 0、 8 、B 2 、T o 2 、每 67 6m2比 对 照 冈 5 7 增 产 : 144 g 0 .k 、 2 3 . 、167 g k
1 24 g 0 g 23 g 77 g 0 g 0 .k 、4 k 、3 .k 、2 .k 、1 k 。对应 增 幅
5 .2 5 1
1 1 . 1 . 8 89 2 82
1 3
绿优 I 合计
2. 24 2 2 . 1 09 2 29 3 .2 3 3 .6 23 2 4 2
11个优质杂交稻新组合的品种比较
11个优质杂交稻新组合的品种比较摘要探索适合于遵义市栽培的优质杂交稻组合,对11个优质杂交水稻组合采取随机区组试验方法进行田间试验。
结果表明,在施肥水平相同的土壤条件下,有7个优质杂交稻品种比对照产量水平有所提高。
关键词优质稻;品比试验;产量中图分类号S5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8421(2007)08-001-02为了筛选出适合推广种植的优质杂交水稻新组合,加速遵义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优质稻米生产,适应市场需求,提高稻谷生产效益,增加稻农收入,筛选出适合该市栽种的优质稻,笔者于2006年进行了11个杂交水稻优质新组合的比较试验。
1材料与方法1.1试验地概况试验设在桐梓县燎原镇花园村付兴伟责任地,面积0.167hm2,海拔约950m,地势平坦向阳,排灌方便,土壤肥力中上等,冬闲田。
该试验地从分蘖至成熟期,即2006年6月17日~9月7日,降雨量为145mm,比往年严重偏少。
1.2参试组合参试品种共11个,包括:①新优3号;②宜香7799;③宜香2239;④宜香8374;⑤黔早优2017;⑥江优2381;⑦江优51;⑧江优17;⑨香选优1号;⑩冈优156号;??B11?"蛴?838(CK)。
1.3试验方法试验采用随机区组排列,共设11个处理,以Ⅱ优838为对照(CK),每个处理重复3次;小区长5.01m、宽2.66m、小区面积13.33m2,重复间走道宽为0.5m,每小区行距0.266m、窝距0.167m,即每小区栽10行,每行栽30窝,窝栽2粒谷秧,栽培密度为22.5万窝/hm2。
1.4栽培管理育秧采用旱育秧,中苗移栽,2005年4月5日播种,播前种子泡种1d,撒种时用旱育保姆拌种。
5月9日移栽,底肥施入尿素28kg,复合肥60kg;6月18日用尿素30kg追肥。
试验过程中只防治虫害不防治病害,于7月5日、8月11日用10%毒?噻乳油防治二化螟和稻纵卷叶螟,7月6日、8月11日喷施2次杀虫双防治二化螟和稻纵卷叶螟等,其他管理措施均按当地常规管理。
优质杂交水稻多点品种比较试验
万 穴 / 6 。重 复 间 、 复 与 四周 保 护 区 间 留 6 7 m。 重
宜香 1 7 9 9产量 最高 , 较对 照 宜 香 7 5高 1 0 ; 2 .9 其 次 为 内香 8 1 , 对 照 高 0 1 ; 香 7 5 58 较 .7 宜 2
开展 水稻 高产创 建 , 挖 掘单产 潜力 、 是 确保 粮 食基 本供 给 的有 效 途径 ; 是转 变发展 方式 、 推进 现
稀 释“ 0 倍 ” 氯精 药液 浸种 1d 然后 将 药液 冲 50 强 , 洗 干净 后再 继续 浸种 1d 。之后 用 清 水将 种 子 冲 洗 干净 后催 芽 。4月 5 —9日将 催 好 芽 的种 子 均 匀 撤入秧 田 。秧母 田底 肥 施碳 铵 2 g 6 7m。 0k / 6 , 磷 酸二 铵 5k / 6 m。 底肥 。 g 67 做
表明 : 内香 8 1 、 5 8 宜香 7 5 对 照 ) 宜香 1 7 2( 和 9 9产 量 高 , 合 性 状 较 好 , 作 为 水 稻 高 产 创 建 主 推 品 种 ; 5优 综 可 内 59 3 9产 量 排 第 四 位 , 米 质 较 好 , 作 为 订 单 生 产 的 主 栽 品 种 。 且 可 关 键 词 : 交 水稻 ; 种 比 较 ; 点 ; 验 杂 品 多 试
1 材 料 与方 法
1 1 试 验 区 概 况 .
试验于 21 0 0年 5 0月在 陕 西 省 汉 中市 汉 —1 台 区王 道池 村 、 郑 县 齐力 村 、 固 县新 华 村 、 南 城 城 固县 文 星村 、 县 立集 村 、 勉 洋县 六 陵度 村 、 乡 县 西 中坝 村 , 7个地 点 进 行 。该地 区属 于北 亚 热 带 共 温热 , 年均 气 温 1 —1 ℃ , 霜期 长 达 2 1 2 4 2 4 无 1 — 5
来安县2020年优质高产杂交水稻新品种对比试验
26来安县2020年优质高产杂交水稻新品种对比试验金克泉(来安县农业科学研究所,安徽 来安 239200)摘要:本文以来安县为例,进行了2020年优质高产杂交水稻新品种对比试验,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与评价,为杂交水稻的种植提供了新的参考。
关键词:来安县;优质高产杂交水稻新品种;对比试验来安县各民营种业公司与农科所开展了深入合作,通过开展参试品种的对比试验,在农科所试验田的支持下,最终得出了以下几方面试验结果。
1 对比试验新品种试验围绕优质高产杂交水稻新品种开展,涉及品种共计25个,包括丰迈2号、泰两优1332、晶两优华占、忠香优1860、两优泰香、丰两优3305、深两优粤禾丝苗、荃香优美占、T两优164、荃香优822、红两优丝苗、清两优185、泰两优5187、荃鸿427、荃香优89、Y两优919、乾两优馥香占、明1优臻占、圳两优758、亮两优423、19香、扬籼优919、亮两优1206(LP-3)、Y两优8199和广优明118。
试验对照组采用丰两优香一号,该品种近年来在来安县的推广取得了不俗成果。
2 对比试验过程2.1 田间设计试验过程随机编号排列25个水稻品种,未设重复,按照0.2亩控制每个品种的种植面积,操作行设置于中间,拉线栽秧统一进行,同时安装25.1 cm×22.9 cm规格控制栽植密度,每穴种苗1粒,每亩1.16万穴。
2.2 育秧及苗床管理试验采用薄膜无盘旱育秧培育壮苗进行育秧,拌种下秧选择“旱育保姆”,具体日期为5月7日;基于前茬菜园地的苗床,深翻冻垡在冬前进行,选择“25%旱秧宝”旱秧专用肥作为基肥,用量为每亩50 kg,同时混施“丁硫.毒死蜱”颗粒和尿素,每亩用量分别为3 kg、15 kg;播后天气以多云和阴雨天气为主,育苗基质负责苗床播后的盖籽,因此存在较好的肥水条件,5月中下旬受阴雨天气多和光照少的影响,秧苗生长缓慢,于5月29日人工管理防治病虫除草1次[1]。
基于保温保湿标准进行出苗前护理,按照35℃以内控制膜内最高温度;膜内温度在出苗后需要逐步降低,需控制在20℃左右;对于一叶一心时的秧苗,基于生根壮苗和防范立枯病的需要,喷施国光“根宝”套餐;对于二叶一心时的秧苗,需进行断奶肥的补施,具体涉及过磷酸钙、苗床用尿素、氯化钾,每平方米用量分别为35 g、15 g、5 g,用兑水1000 g进行施加;对于三叶一心时的秧苗,为保证其较好适应外界环境,需结合实际情况优选揭膜炼苗方式;嫁肥的施送在移栽前5天进行[2]。
优质高产杂交水稻新品种展示示范试验总结-精品文档
优质高产杂交水稻新品种展示示范试验总结为了选择适合本地优质高产水稻新品种,2017 年我镇选择深两优571 等6 个中稻品种进行示范展示试验,其中,深两优5814是对照品种。
每个品种示范种植面积5〜20亩,总面积105亩左右。
目的是以品种展示示范为切入点,筛选适应不同区域生态环境、种植习惯、市场需求的主导品种,通过“农企对接”,组织“看禾订种”,将农作物新品种展示示范打造成农民选用良的平台,充分发挥主导品种增产增效能力,保障农作物品种安全。
种的看台、种子企业品种比拼的擂台、技术推广部门推介新品种现将新品种展示示范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1基本情况试验展示示范中稻品种(6个):深两优5814、Y两优5867、Y两优1号、C两优998、裕优六号、深两优571。
2试验设计2.1品种展示试验设计:展示品种6 个每个小区面积0。
05 亩,周围设计保护行,品种之间设40cm工作行。
密度规格6X9 寸。
对照品种为深两优5814。
2.2大田示范设计:深两优5814 (20亩)、Y两优1号(20 亩)、Y两优5867 (20亩)、C两优998 (20亩)、裕优六号20 亩)、深两优571 (5 亩)共计105 亩。
3展示示范品种试验管理3.1 播种:播种期为4月20日。
3.2育秧:分小块,水育秧苗。
3.3移栽:试验展示品种统一于5 月18 日移栽。
杂交品种每穴插2 粒谷苗。
3.4肥水管理:试验田每667m2施有机肥600公斤,40%复合肥30公斤作基肥,插后7天每667m2施尿素7.5kg、氯化钾7.5kg ,为当地习惯施肥水平。
试验田插秧后灌浅水活蘖,施药期、施肥期,抽穗扬花期灌浅水层,其余时间采用湿润管水。
每667 m2苗数18万左右时排水晒田,晒至田中开丝坼时复水,收割前7 天断水便于收获。
3.5 病虫防治:共防治病虫害三次,均在病虫害防治适期施用对口药剂防治,未发生病虫害为害现象。
3.6 收割:试验展示品种各小区分别于9月10日收割,收单晒,分区计产。
优质稻新品种引进对比试验初报
是1 3 0 d; 其余 l 0 个品种生育期 比对照短 2 — 1 5 d , 介于 l 1 5 1 2 8 d之 间。详见 表 1 。
2 . 2 产量表现 经实割测产 , Y两 优 5 8 6 7产 量最 高 , 每6 6 7 m2 产6 3 2 . 4 k g , 比C K增 产 2 1 . 2 4 %; 泰 丰优 2 0 9 8 最低 , 每6 6 7 m 产4 6 2 . 2 k g , 比C K减 产 1 1 . 3 9 %。 比 C K
l 材 料 与 方 法
1 . 1 参 试 品 种 中 浙 优 l 号、 中浙 优 8号 、 甬优 l 5 、 纳 科 2号 、 福 两优 3 6 6 、 两优 6 1 6 、 深优 9 7 7 5 、 泰 丰 优 2 0 9 8 、 泰丰优 6 5 6 、 花 2优 3 3 0 1 、 两优 9 9 6 、 两优 6 6 7 、
称湿谷重 , 各品种取 2 . 5 k g 湿谷晒干, 计算晒干率 , 折算
6 6 7 m 干谷产量 。
2 结 果 与分 析
2 . 1 生 育期 2 4个 参 试 品种 , 全 生 育 期 比对 照 宜 优 6 7 3( 1 3 0 d) 长 的品种 有 1 1 个, 介于 1 3 2 ~ 1 3 6 d之 间 ,
插植规格 2 0 . 0 c m×2 2 . 0 c m、 丛 插 2粒 谷 , 基肥每 6 6 7 m 。
施 农 家肥 4 0 0 — 5 0 0 k g 、 碳 酸 氢铵 3 5 k g 、 过磷酸钙 3 5 k g 、 氯化钾 5 k g; 8月 2日施 蘖 肥 , 每6 6 7 m 施 碳 酸 氢 铵 2 5 k g 、 过钙 1 0 k g 、 氯化 钾 5 k g , 拌施 稻 金龙 1 0 k g , 除草 ; 8 月 8日看 苗 补 肥 , 一般每 6 6 7 m 施 进 口复合 肥 3 - 5 k g 。
铜仁市碧江区“白水贡米”杂交水稻品种比较试验
栽培育种ZAIPEIYUZHONG植保土肥铜仁市碧江区“白水贡米”杂交水稻品种比较试验覃海兵1 杨绍堂2(1.贵州省碧江区滑石乡农业服务中心,贵州铜仁 554309;2.铜仁市碧江区农业技术推广站,贵州铜仁 554300)摘 要 筛选种植区杂交水稻品种是农业技术推广的一项重要工作,由此选取了13个优质稻谷品种在贵州省铜仁市碧江区滑石乡白水村罗家寨组进行大田试验。
试验结果显示,桃湘优莉晶、千香优418、秀香优8号3个品种基本适合本地种植,其他指标有待进一步验证。
关键词 杂交水稻;品种筛选;铜仁市根据省、市、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白水贡米”特色产业建设需要,2019年贵州省铜仁市碧江区滑石乡农业服务中心与区农业农村局植保站广泛征集13个优质稻谷品种在滑石乡白水村罗家寨组进行大田试验,旨在研究参试品种在碧江区生态环境下的适应性、稳定性和抗逆性等品种特性,筛选出适宜碧江区大面积推广种植的优良品种[1-2],培育碧江优质“白水贡米”品牌。
1 引种品比试验概况1.1 参试品种情况 试验品种分别为丰两优1号、千香优418、桃湘优莉晶、中浙优8号、秀香优8号、隆两优黄莉占、晶两优534、兆优5455、荃优丝苗、宜香优2115、隆两优1212、晶两优1237及中浙优1号。
1.2 试验选地 试验地点选择在碧江区“白水贡米”主产区滑石乡白水村罗家寨组,该区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海拔550 m以上,光照条件好,昼夜温差大,示范田土质为黄壤土,水源条件好,前作油菜、绿肥,土地肥力中等,交通方便,具有“白水贡米”产区的典型生态环境条件。
1.3 试验品种分布 本次试验的13个杂交水稻品种种植面积共0.89 hm2,集中连片,涉及水稻种植户4家(A、B、C、D)。
其中,丰两优1号、千香优418安排种植0.14 hm2,桃湘优莉晶、中浙优8号、秀香优8号安排种植0.21 hm2,隆两优黄莉占、晶两优534安排种植0.12 hm2,兆优5455、荃优丝苗、宜香优2115安排种植0.23 hm2,隆两优1212、晶两优1237、中浙优1号安排种植0.19 hm2。
台州市黄岩区优质杂交晚稻新品种比较试验
区对比试验,随 机 排 列 ,安 排 在 地 力 均 匀 的 同 一 田 块 '每 个 品 种 面 积 133.4 m2,四周设保护行,种植相同品种。 1 . 4 试验过程
试验于6 月 1 1 日播种,7月 6 日移栽,移栽密度为20 cmx 20〜23 cm,每 穴 苗 数 2~3本 。施 4 0 % 复 合 肥 525 kg/hm2作底 肥 ,施 尿 素 225 kg/hm2作 分 蘖 肥 。其间防治螟虫和稻飞虱共 3 次 、稻 曲 病 2 次,其他管理措施同一般大田。1丨月2 3 曰统
现 代 农 业 科 技 2019年 第 12期
农艺学
台州市黄岩区优质杂交晚稻新品种比较Leabharlann 验张黎明贝道正陶永刚林飞荣
(浙 江 省 台 州 市 黄 岩 区 种 子 管 理 站 ,浙 江 台 州 318020)
摘 要 为 推 进 农 业 供 给 侧 结 构 性 改 革 ,探 索 优 质 高 产 杂 交 水 稻 在 台 州 市 黄 岩 区 的 种 植 表 现 ,筛 选 出 适 合 当 地 种 植 的 优 质 、丰 产 、抗 性
表 1 不同水稻品种的产量构成
品种
甬 优 12 甬 优 7861 甬 优 7860 甬 优 15 甬 优 7872 嘉丰优2 号 甬 优 5550 甬 优 4953 Y 两 优 17 Y 两 优 8199 甬 优 1540 甬 优 7850 甬 优 7753 甬优9 号 中浙优8号
华浙优1号
有 效 穗 数 /万 穗 士 ⑴ -2 177.90 176.25 208.80 176.25 209.70 169.50 217.35 191.25 253.35 259.50 220.20 190.35 173.40 232.05 251.70 243.15
中稻杂交组合对比试验
中稻杂交组合对比试验摘要为确定旌德县来年主推杂交稻组合,进行了优良杂交水稻品种的筛选试验,结果表明:扬两优6号、中浙优1号和新两优6号表现较理想,可在来年推广,国杂3号和丰两优1号可作搭配品种。
关键词杂交稻;对比试验;安徽旌德中图分类号s511.0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03-0179-01为筛选适应旌德县生产需要的优良杂交水稻组合,确定来年主推杂交稻组合,以加快水稻良种的推广步伐,充分发挥良种在水稻生产中的作用,特进行了中稻杂交组合对比试验,现总结如下。
1材料与方法1.1参试组合早中熟杂交稻组合:丰两优1号、新两优6号;中迟熟杂交稻组合:中浙优1号、国杂3号、扬两优6号。
1.2试验方法试验安排在旌德县俞村乡杨墅村一农户承包田,冬闲田,土质中壤,肥力水平中上等。
试验每个组合为一小区,每小区面积为133.4m2,未设重复,随机排列。
采用旱育秧方式育秧,4月19日播种,5月15日移栽,秧龄26d,秧苗素质较好,单本栽播,栽培密度22cm×22cm。
大田基肥(耖口肥)为进口三元素复合肥施300kg/hm2。
栽后7d追施尿素75kg/hm2,同时施用除草剂,栽后20d追施尿素75kg/hm2。
6月16日排水烤田,追施进口三元素复合肥150kg/hm2,大田药剂防治病虫害4次。
2结果与分析2.1长势长相田间考察结果,参试的5个组合总体表现株型和长势长相良好,但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在苗床期,丰两优1号和新两优6号2个早熟组合,在同期播种的条件下,出苗期要迟1.0~1.5d,生长较慢,株高明显矮于中迟熟组合,叶色偏淡。
扬两优6号、中浙优1号、国杂3号苗床生长较快,长势较旺,以中浙优1号苗床长势长相最好。
在大田期,参试组合分蘖表现差异明显,丰两优1号分蘖发生迟而慢,扬两优6号和中浙优1号分蘖力最强,新两优6号和国杂3号分蘖力较强。
从株型看,国杂3号和扬两优6号株高125cm,其他3个组合为120cm左右,植株高度、株型松紧度较适中。
2009年来安县优质高产杂交水稻新品种对比试验总结
. 新组合 , 1 共 4个 品种 济 性 状 分 中 0、
3 0 、1 3 1 1优航 1号 、 丰 2号 、 全 国稻 9号 、 金 稻 1 、 紫 1
由表 1 3可知 ,全 生育 期最 长 的是 全 丰 2号 为 —
5 ,其次 是紫金 稻 1 为 18d 1 4 ,最短 的是 中浙 优 籼 杂 优 0 0 、1 香 1 、 6 2 1优 3 冈优 12 扬 两 优 0 3 中莲 10d 8、 1、 优 5 7 中南 优 5 0和 两优 9 1 . 1、 1 6 1 以来安 县 主推 的优 6 8为 1 5d 其 余都 在 14d左 右 ; 高最 高 的是 冈 0 3 , 4 株 质高产 杂交水 稻 新 品种 丰 两优香 1 作对 照 。 号
少 的是 全 丰 2号 为 1 78 1.6粒/ : 实 率 最 高 的是 Ⅱ 穗 结
各 品种 的产 量表 现见 表 2 。产 量 变 化 在 2 .8 07 —
优香 l 3为 8 . %. 次 是 Ⅱ优 航 1号 为 8 . %, 52 7 其 46 9 最 2 . 72 O奴 之 间 , 量 最 高 的是 紫 金 稻 1, 产 1比对 照 增 产 低 的是全 丰 2号 为 6 . %:千 粒 重最 高 的是 中浙 优 65 %:其 次是 籼 杂 优 0 0 31 0 . 0 6 2,小 区平 均产 量 为 2 . 67 7 6 8为 2 .2 , 次是 两 优 9 1 0 95 g 其 6 1为 2 .3 , 少 的是 k , 87 g 最 g 比对 照 增 产 48 % ; .3 中浙 优 6 8和 国稻 9号 分 居 0
太湖县杂交水稻新品种筛选试验
现代农业科技2023年第13期农艺学太湖县杂交水稻新品种筛选试验李玉霞(太湖县种植业服务中心,安徽太湖246400)摘要为筛选适宜安徽省太湖县种植的高产优质水稻新品种,为水稻新品种推广提供依据,2022年太湖县种植业服务中心在城西乡树林村组织实施了杂交水稻新品种筛选试验,对各品种的丰产性、抗逆性、稳定性等性状进行鉴定。
结果表明,望两优815、希两优019、禾两优676、隆两优3463、唐两优郁香占、钢两优18、臻两优玉占、隆两优1307、玮两优7713、韵两优332、臻两优5438、泰两优1413、玮两优8612、全两优粤丰丝苗、玮两优534这15个杂交水稻新品种在产量、株型、长势长相、熟期转色、抗病性、抗倒性等方面均表现出色,可作为太湖县及周边地区推广品种。
关键词杂交水稻;品种;性状;产量;安徽太湖中图分类号S511.0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23)13-0054-04DOI:10.3969/j.issn.1007-5739.2023.13.013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太湖县位于安徽省西南部、大别山南麓,属皖西南丘陵山区。
气候类型多样,生态条件复杂。
2021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39507hm2,粮食总产量215800t (较2020年增长0.7%)。
水稻是太湖县最主要的粮食作物。
近年来,引进优质、高产、抗逆新品种较少,品种更新换代步伐滞后,制约了太湖县水稻产量的进一步提高[1-5]。
为选出适宜太湖县种植的高产优质水稻新品种以及为水稻新品种推广提供依据,2022年太湖县种植业服务中心在城西乡树林村组织实施了杂交水稻新品种筛选试验。
1材料与方法1.1试验地概况试验地点安排在城西乡树林村,地力均匀、肥力较高,排灌条件好,前茬为空闲田。
1.2试验品种供试水稻品种共23个,分别为隆两优3463、臻两优玉占、隆两优1307、韵两优332、信两优905、太两优香五、望两优815、盖两优9977、希两优019、科两优丝苗、玮两优8612、禾两优676、钢两优18、唐两优郁香占、玮两优7713、臻两优5438、全两优鄂丰丝苗、荃两优879、深两优粤禾丝苗、玮两优534、豪两优729、圳两优银丝、泰两优1413。
皖西地区杂交中籼水稻新品种展示比较试验
安徽农学通报2024年06期粮食作物作者简介王善珍(1974—),女,安徽六安人,高级农艺师,从事水稻新品种展示示范、引种试验及田间鉴定工作。
收稿日期2023-11-22皖西地区杂交中籼水稻新品种展示比较试验王善珍(六安市金安区种子管理站,安徽六安237000)摘要为进一步筛选适合皖西地区种植的高产、多抗和优质的杂交中籼稻新品种,本研究对浙两优美香新占等28个中籼稻新品种进行了展示比较试验,从生育时期、农艺性状、抗性及产量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筛选出了12个丰产性好、生育期适中且综合抗性较强的水稻新品种,依次是吨两优900、宜两优粤禾丝苗、荃两优鄂丰丝苗、润两优619、荃优386、筑两优427、徽两优广丝苗、徽两优香丝苗、巧两优玉晶占、缘两优819、万丰优818和华两优919。
目的在于为该地区杂交中籼水稻主推品种筛选提供参考。
关键词杂交中籼水稻;生育时期;农艺性状;田间综合评价中图分类号S511;S13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7731(2024)06-0013-05皖西地区位于长江与淮河之间,主栽作物为水稻。
抓好水稻生产对于确保粮食安全生产十分重要,应充分发挥良种的有效作用,加快推进水稻品种更新换代,提高水稻产量和稻米品质。
充分展示水稻种业发展成果,推动科企合作、种粮一体化发展,筛选适宜在皖西地区推广种植的水稻品种[1-2],为水稻优质高产提供种质保障。
本研究于2023年在皖西地区对28个中籼稻品种开展了品种展示比较试验,对各品种水稻的生长发育、产量性状及抗性进行比较,为筛选出适宜该地区推广种植的水稻新品种提供参考。
1材料与方法1.1试验地基本情况试验田设在安徽六安金安区孙岗镇孤堰村孤堰兴农专业合作社生产基地。
展示田地块平整开阔,土壤质地为黄棕壤土,土壤类型为稻田重黏土。
肥力均匀中上等,田块冬季为冬闲田。
1.2展示品种及来源展示品种为2020—2023年通过安徽省(引种)或国家审定的部分水稻新品种且适宜区域包含皖西地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齐穗期 渊月/日冤
成熟期 渊月/日冤
全生育期 渊d冤
成熟期 转色
植株整 齐度
两优 616
6/13
7/11
9/7
9/13
10/25
134
好
齐
两优 667
6/13
7/11
9/9
9/14
10/26
135
好
中
花 2 优 3301
6/13
7/11
9/5
9/10
10/23
132
好
齐
金农 3 优 3 号
6/13
7/11
9/7
9/12
10/24
133
中
齐
嘉浙优 99
6/13
7/11
9/10
9/16
10/28
137
好
齐
中浙优 8 号
6/13
7/11
9/9
9/15
10/27
136
好
齐
泸优明占
6/13
7/11
9/2
9/6
10/18
127
中
齐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福两优 366渊CK冤
6/13
7/11
9/6
9/11
10/23
132
好
中
量之间的差异水平遥
5.3袁地势平坦袁排灌方便,前作为烤烟遥 1.2.2 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 8 个处理, 每个品种为 1 个处理袁 其中对照品种为福两 366袁 每个处理设 3 次重复袁计 24 个小区袁试验小区采取随机区组排列 的方式[3-4]袁每小区面积 20 m2袁四周设置保护行,栽培 管理同当地农户习惯相近遥 1.2.3 试验管理 各品种统一在 6 月 13 日播种袁采 用湿润育秧袁7 月 11 日插秧袁秧龄 28 d袁株行距 20 cm伊 25 cm袁 丛插 2 本袁7 月 10 日每亩施 17%碳酸氢铵 22.5 kg尧12%过磷酸钙 15 kg 作基肥袁7 月 18 日渊插后 7 d冤 每亩施 16颐16颐16 三元素复合肥 20 kg尧60%氯化 钾 5 kg尧46%尿素 5 kg 作追肥袁并结合化学除草每亩 施 35%丁苄除草剂 80 g 拌肥料撒施袁8 月 13 日每亩 施 46%尿素 2 kg尧60%氯化钾 2 kg 作穗肥遥 水管做到 浅水插秧袁薄水分蘖袁够苗烤田袁浅水抽穗扬花袁后期 干干湿湿袁防止断水过早遥 做好纹枯病尧稻瘟病尧细条 病尧稻飞虱尧卷叶虫尧螟虫等病虫的防治工作遥 记载生 育期袁成熟时调查经济性状渊有效穗尧株高尧穗长尧每 穗总粒数尧每穗实粒数尧结实率尧千粒重等冤袁各小区 单独收割袁单独晒干袁单独称重遥 数据采用邓肯氏新 复极差渊DMRT冤法进行显著性测验[5]袁比较各品种产
新时代人民对稻米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袁 选择 优质尧 高产尧 抗病水稻新品种袁 对提高单位面积产 量意义重大[1]遥 为加快武平县优质稻推广种植步伐袁 2018 年武平县农业局安排在城厢镇汾水村水稻高产 创建烟后稻田里选用两优 616尧 两优 667尧 花 2 优 3301尧金农 3 优 3 号尧嘉浙优 99尧中浙优 8 号尧泸优明 占等 7 个水稻新品种袁 以本地当家品种福两优 366 为对照袁进行品种对比试验袁通过田间调查各品种的 生育期尧特征特性尧产量表现等袁为筛选适宜本地种 植的优质水稻杂交新品种提供依据[2]遥 现将试验总结 如下遥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品种 参试品种院两优 616尧两优 667尧花 2 优 3301尧金
农 3 优 3 号尧嘉浙优 99尧中浙优 8 号尧泸优明占尧福两 优 366 共 8 个品种遥 1.2 试验方法 1.2.1 试验地点 试验选择在武平县城厢镇汾水村 下村自然村袁 田块方正袁 面积 690 m2袁 属黄底灰泥 田袁 肥力中等袁 土壤含碱解氮 113 mg/kg尧 有效磷 33 mg/kg尧速效钾 90 mg/kg尧有机质 14.2 g/kg尧pH 值
作者简介院朱宏生渊1967-冤袁男袁高级农艺师袁研究方向院作物栽培尧农业技术推广遥 E-mail:wpcx13959060500@
-108-
A01.TIF not exist !
试验研究 2019.5
表 1 参试品种生育期及特征特性
品种
播种期 渊月/日冤
插秧期 渊月/日冤
始穗期 渊月/日冤
2 结果与分析
2.1 产量表现 试验结果渊见表 2冤表明袁两优 616尧两优 667尧花
2 优 3301尧金农 3 优 3 号尧嘉浙优 99尧中浙优 8 号尧泸 优明占尧福两优 366渊悦运冤每亩 产量分别为 562.4 kg尧
522.8 kg尧566.9 kg尧 465.2 kg尧545.7 kg尧538.1 kg尧 474.2 kg尧510.8 kg遥F 测验结果表明袁各参试品种重复 间 差 异 不 显 著 渊F =0.326 约F0.05=3.739冤袁 处 理 间 差 异 极 显著渊F=57.929跃F0.01=4.278冤袁进一步对各品种产量进 行新复极差测验分析遥 由表 2 可知院花 2 优 3301尧两 优 616尧嘉浙优 99尧中浙优 8 号每亩产量渊下同冤比对 照 福 两 优 366 分 别 增 产 56.1 kg尧51.6 kg尧34.9 kg尧 27.3 kg袁增产 10.98%尧10.10%尧6.83%尧5.34%袁差异达 极显著水平袁 两优 667 每亩产量比对照福两优 366 增产 12.0 kg袁增产 2.35%袁差异不显著袁泸优明占尧金 农 3 优 3 号比对 照 福两 优 366 分 别 减 产 36.6 kg尧 45.6 kg袁减产 7.17%尧8.93%袁达极显著减产遥
A0 1.TIF not exist!
2019.5 试验研究
优质杂交水稻品种对比试验
朱宏生 渊武平县城厢镇农业技术推广站 福建武平 364300冤
摘要院 为加快武平县优质稻推广种植步伐袁2018 年武平县农业局安排在城厢镇汾水村水稻高产创 建烟后稻田里选用两优 616尧两优 667尧花 2 优 3301尧金农 3 优 3 号尧嘉浙优 99尧中浙优 8 号尧泸优明 占等 7 个水稻新品种袁以本地当家品种福两优 366 为对照袁进行品种对比试验遥试验结果表明院参试 品种花 2 优 3301尧两优 616尧嘉浙优 99尧中浙优 8 号每亩 产量分别为 566.9 kg尧562.4 kg尧545.7 kg尧 538.1 kg袁 比对照福两优 366 分别增产 56.1 kg尧51.6 kg尧34.9 kg尧27.3 kg袁 增产 10.98%尧10.10%尧 6.83%尧5.34%袁 差异达极显著水平袁 且田间表现植株整齐袁 穗大粒多袁 熟期适中 渊全生育期 132~ 137 d冤袁后期转色好袁可以在武平县进一步示范推广种植遥 关键词院优质稻曰品种曰对比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