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下册_第九单元课题2_溶解度第二课时教案_人教新课标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2 溶解度(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通过实验探究,建立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了解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的方法,了解结晶现象。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实验,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知道影响气体溶解度的一些因素。会利用有关气体溶解度的知识解释身边的一些现象。

情感目标:

逐步建立用辩证的、发展的思想观点来看待事物的变化,和逐步培养由具体到一般认识事物过程的能力,并培养学生互相协作、友好相处的健康心态。

教学重点:饱和溶液的涵义及“活动与探究”。利用溶解度曲线获得相关信息。

教学难点:固体物质溶解度的涵义;利用溶解度曲线获得相关信息。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在什么前提条件下讨论溶液的饱和与不饱和才有确定的意义?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在课题1——溶液的学习中,我们就明白:不同溶质在同种溶剂中的溶解能力不同,同种溶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能力也不同。这节课我们就来从量的角度研究物质的溶解能力。[学生自学合作交流]

阅读课文:固体和气体的溶解度合作完成下列问题

1.向盛有20℃水的烧杯中加入氯化钠,向盛有40℃等量水的烧杯中加入硝酸钾,都至饱和状态。

比较氯化钠与硝酸钾溶解的量,并讨论能否在该条件下定量地比较出二者的溶解能力?

2.向40克20℃水中加入氯化钠,向100克20℃水中加入硝酸钾,都至饱和状态。

比较氯化钠与硝酸钾溶解的量,讨论能否在该条件下定量地比较出二者的溶解能力?

3.向100克20℃水中加入氯化钠直至饱和,向100克20℃水中加入硝酸钾配成不饱和溶液。

比较二者溶解的量,讨论能否在该条件下定量地比较出二者的溶解能力?

[互相交流讨论结果]

[教师总结]定量描述物质溶解能力的要素:①在一定温度下,②在等量溶剂里,人们统一规定:在100克溶剂里,③溶液为饱和状态。

[补充]定量比较溶解能力大小时,通常我们规定比较溶质的质量大小,单位用克。

[引导]结合上述总结及教师的补充,总结定量比较溶解能力大小的四个要素。

[学生总结发言]

[小结]通过大家的总结我们知道必须满足四个条件才能定量地描述溶解能力的大小,也就是溶解度。[引导]请大家试着描述溶解度的概念。

[学生思考并发言](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

教师讲解提高升华:

[板书]二、溶解度

1.固体的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

四大要素:一定温度下、100克溶剂、饱和状态、溶质的质量。

[课堂练习] 1.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1.6克,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

2.20℃时10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36克食盐,据此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食盐的溶解度是36℃

B.20℃时食盐的溶解度是36克

C.食盐的溶解度是100克

D.食盐的溶解度是36克

3.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指明错误原因。

①把20克某物质溶解在100克水里恰好制成饱和溶液,这种物质的溶解度就是20克。( )

②20℃时10克氯化钠溶解在水里制成饱和溶液,故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10克。( )

③20℃时10克氯化钠可溶解在100克水里,故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10克。( )

④20℃时36克食盐溶解在100克水中恰好饱和,故20℃时食盐的溶解度是36。( )

4.在60℃时50克水中溶解硝酸钾55克恰好饱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硝酸钾的溶解度是55克

B.硝酸钾的溶解度是110克

C. 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55克

D.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110克

[过渡]理解了溶解度的概念,那你了解平时所说的“易溶”“难溶”与溶解度的关系吗?请看下面的资料。

溶解度的相对大小(20℃时的溶解度)

[比一比,赛一赛]你能很快记住这些关系吗?4人一小组,组内竞争,争当冠军。

[课堂练习]

1.不溶物就是绝对不溶的物质。这句话是否正确?

2.20℃时碳酸钙的溶解度是0.0013克,所以碳酸钙是___________溶物质。

3.20℃时食盐的溶解度是36克,所以食盐属于________溶物质。

[投影]为什么用银器皿盛放的食品不易腐败?

我国有些少数民族喜爱用银制器皿盛放食物招待客人,以表示对客人的尊重。人们发现,牛奶等食物放入银器皿后,不易腐败,能够保存比较长的时间。这是为什么呢?

一般认为,银是不溶于水的。但实际上,绝对不溶于水的物质几乎没有。把食物放人银器皿后,总有极微量的银溶解于水,因此水中就有了银离子。银离子能有效地杀死细菌,因此食物就能保存较长的时间。教后反思:

课题2 溶解度(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通过实验探究,建立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了解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的方法,了解结晶现象。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实验,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知道影响气体溶解度的一些因素。会利用有关气体溶解度的知识解释身边的一些现象。

情感目标:

逐步建立用辩证的、发展的思想观点来看待事物的变化,和逐步培养由具体到一般认识事物过程的能力,并培养学生互相协作、友好相处的健康心态。

教学重点:饱和溶液的涵义及“活动与探究”。利用溶解度曲线获得相关信息。

教学难点:固体物质溶解度的涵义;利用溶解度曲线获得相关信息。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我们已经学习了溶解度.那么溶解度是怎样表示的呢?

学生自学合作交流:

几种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教师指引]上述是表示溶解度的一种方法:列表法。

[转折]列表法表示溶解度还不是很直观,不能表示某物质在任意温度时的溶解度,也不能直观表示某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趋向。下面我们寻找另一种表示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