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天使创新人才示范基地建设实施方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绿天使创新人才示范基地
建设方案
绿天使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位于绿天使创业园,是按照中共中央《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中发〔2016〕9号)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要求,结合落实《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鲁政发〔2016〕5号)目标任务,着眼深入实施人才强省和创新驱动
发展战略,为经济文化强省建设提供坚强人才智力保障的战略背景
下,依托西安交通大学、中国海洋大学、青岛大学等高校优势资源
和绿天使创业园的创业孵化经验建立的,绿天使创新人才培养示范
基地通过规划和建设,为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提供良
好的平台。

一、基地建设总体思路、目标、任务和部署安排
(一)、总体思路
以中共中央《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和《国家
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及《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等文件为指导思想,以深化校企合作为主攻点,加强学校与企业之间相互交流探讨,利用人才培养基地的各种有利条件和政策,打破原有的管理框架和模式,率先探索、尝试一些改革措施,推动和深化人才培养改革,使基地真正成为具有
品牌效应和示范、辐射作用的高级创新性人才培养基地,带动人才培养机制和政策改革,促进人才培养工作的全面提高和发展。

(二)、建设目标
遵循“立足山东、贡献地方,联合培养、优势互补,形式多样、
注重实效,互惠互利、共同发展”建设原则,以专业核心能力培养为
切入点,坚持以培养行业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以健全
的制度体系和精简的组织结构为基础,以实践人才培养改革为动力,
以高端人才队伍建设、校企合作实训体系建设、实训中心建设、网络
建设为支撑,通过理论联系实践,强化大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和打造高端人才科研创新平台,建设功能齐全、设施完备、运行灵活、资源共享,且相对稳定的集教学、培训、生产、技术服务于一体的人才培养
示范基地。

(三)、建设任务和部署安排
绿天使创业园抓住合作高校的特点优势及青岛市经济快速发展机遇,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通过体制和制度创新,搭建制度框架下的校企深度合作平台,以及高端人才创新平台。

以此为基础,建立人才
培养质量标准和柔性化管理体系,适应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要
求;建立在共建、共享、共赢基础上的校企合作模式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改革创新,建设以应用型能力为基础,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人才培养体系,校企共同打造品牌优势较强的重点专业及相关专业群。

建设一支校企互通、专兼结合的团队;构建具有真实的企业
生产环境,集生产实训、虚拟仿真为一体的校内外实训实习基地。

(一)建立基地管理体制
成立“绿天使创新人才培养基地管理中心”。

管理中心设一名专
职负责人负责组织、协调全面工作。

主要负责基地的具体建设规划及落实,抓队伍建设,抓任务分解以及目标管理。

建立考核指标和奖惩
措施。

配备1-2名专(兼)职高端人才服务人员,负责高端人才创新
服务。

配备1-2名专(兼)职校企合作联络员,分管校企合作工作,
并负责校企合作工作的开展。

(二)规划、落实、执行基地建设
以优秀专业教学团队建设为重点,以专业带头人和专业骨干教师
队伍建设为核心,通过校企深度融合的长效机制的建立和专业教学团
队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完善,努力建设一支结构优化、专兼结合、
高素质的结构型教学团队。

1、根据重点专业及所带动专业群建设的需要,引进专业带头人
1~2人,培养专业带头人1~2人;引进骨干教师1~3人;选派5~10名左右专业课青年教师到企业授课。

2、加强校企合作,互通有无。

校企双方创造条件,一方面学校
为企业员工提供系统学习的机会,通过组织培训等工作,提高主要岗位人员的理论与业务水平。

同时,合理安排具有丰富生产经验的教师参与企业的扩建与改建及相关技改工作。

另一方面学校聘请来自企业的兼职教师,保证实践技能课程有一定比例由来自企业的技术人员、
能工巧匠讲授和指导。

3、聘请国内的知名专家、学者、校长等专业人士来基地讲学,
引导人才明确努力方向,自觉实践,不断提升内在素质。

4、加强校企科研合作与交流。

充分利用各学院高学历专业技术
人才和重点实验室科研平台,以及绿天使创业园的管理经验,不仅能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整合,而且能达到培养人才队伍,提升整体技术研发实力的目的。

合作采取“校企合作联合申报科研课题”,“企业委托学校研究开发”,学校科研成果进行“技术转让”或“联合开发”等多种形式,实现互惠互利,优势互补。

(三)建设人才培养新模式
由学校和企业共同研究培养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共同研究
开发培养人才的教材,共同选定培养人才的师资,共同实施培养人才的计划,逐步实现课程设置与市场需求零距离、教学内容与培养目标零距离,提高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1、构建新专业实践教学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体系框架。

依据专
业定位,校企双方在明确专业人才培养定位的基础上,合作开发出针对性强、适用性强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

2、初步构建实践教学研究和实践教学改革平台框架。

学校与企
业共同开展市场调研,进行岗位技能需求、专业建设、专业设置、课
程设置、教学计划、教学模式等研究,努力实现培养目标与工作岗位
无缝对接。

3、探索职业素质培养平台建设。

通过开展企业现场教学、专题讲座、实训实习等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感受企业氛围,提升学生团队
意识、合作意识、质量意识、科研意识、职业道德,为适应今后的工
作打下坚实的能力基础。

在此基础上,总结成功经验,逐步推进建设
具有生产性质的职业素质培养平台。

4、加强实践与理论的结合,强化基本技能训练,注重实践能力和
创新能力的培养。

通过实习使学生从课堂走向社会,直接掌握服务于社会的知识,培养学生服务社会的岗位技能。

充分利用寒暑假的时间,根据企业要求安排学生进行定岗实习。

(四)加大软硬件建设力度,打造基地特色
加大软硬件设施投入,建设具备先进教学条件设施的专业人才培
养实训平台。

二、人才机制体制改革和政策创新突破方向
一是创新工作机制。

设立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办公室,
推进创新创业基地建设。

确保推进人才引进、培养和服务工作。

为海
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以及院士专家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大学
生创业、人才专项房、人才公寓以及相关扶持政策的落实服务。

二是建设创新载体。

发挥绿天使创业孵化器对孵化企业的引进、
集聚、培育优势。

建立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园区,配套成熟、服务优质,主要针对海外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创业人才。

依托基地园区,筹划建设人才创新创业“加速器”,把加速器作为推进基地校合作、
整合风投等社会资源的有效载体,吸引一批院校人才和投资人,实现人才、资本、服务的有效对接。

鼓励企业申报和建设企业技术中心、
研发中心、工程中心,搭建人才创新平台,选拔和培养一批跨学科、
复合型创新领军人才。

三是实施引才工程。

大力实施海外引才计划,打响“相约绿天使”人才招聘、服务品牌。

启动“相约绿天使”人力资源系列活动,
开发人才网站——绿天使创业园人才网,实现线上、线下人才市场互补互动,人才的集聚效应不断显现。

组织园区内重点骨干企业赴海外,以及北京、上海、西安等城市开展招聘活动。

四是培育本土人才。

重视高层次人才培训,每年组织企业高管人才到西安交通大学、青岛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和培训机构,推进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系统培训和国际化培训,开展国际化的人才合作培训。

重视实用型人才培养。

与各高校合作共建科技服务平台的“人才实习培训中心”,为企业输送“面向国际”、“面
向提高”、“面向应用”、“面向就业”的实用型专业人才。

重视大
学生实习培养,与园区公司合作,进行点对点培训、定向式培训,为
企业输送各类专业人才。

发挥企业引才育才的主体作用,成立了“相
约绿天使”人力资源俱乐部,建立企业核心会员,通过组织引导,共
享培训资源,联合举办人才培训活动,形成企业抱团培养创新人才的良好格局。

三、创新人才培养基地的示范带动作用和预期效果
1. 探索创业教育新模式
绿天使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始终以育人作为根本性任务,致力于培养具有较高职业素养的技能型人才。

基地通过项目驱动、工学结合、学习就业一体化等方式,将充分利用校企联合搭建的实践教育环
境,打破原有工厂实习缺乏教育性、学校学习缺乏实践性的创业教育瓶颈,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创业意识、动手实践能力,探索出
一条具备绿天使特色的创业教育模式。

2. 构建校企合作新形式
校企合作是绿天使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建设和发展的基本途径。

在原有的校企合作项目的基础上,拓宽校企合作渠道,深化合作
内涵,以基地为平台,构建校企合作新形式。

通过合作办学、合作办
厂等方式,共担投资风险、共享校企发展资源,以学科优势和人力资
源优势,融入市场,充分激发合作院校办学活力。

3. 推动区域经济新发展
绿天使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紧扣青岛经济发展热点,立足开发绿天使创业园现有产业格局,面向全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充分发挥绿天使人才库的优势,整合相关产业资源,形成具有较高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对推动青岛市经济发展转型升级、经济结构调整都具有重要意义。

单纯的课本内容,并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通过补充,达到内容的完善
教育之通病是教用脑的人不用手,不教用手的人用脑,所以一无所能。

教育革命的对策是手脑联盟,结果是手与脑的力量都可以大到不可思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