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课:2016年高考新课标卷1漫画作文讲评及范文

合集下载

2016年全国高考语文Ⅰ卷作文解析及范文完整

2016年全国高考语文Ⅰ卷作文解析及范文完整

2018届高三看图作文训练2016年全国卷作文是一幅漫画作文,整个画面由2组图面组成,构图和内容是:第一组两幅图是一个孩子考了100分,(家长)给了一个吻,一个孩子考了59分,(家长)给了一巴掌;第二组两幅图是同样这两个孩子,之前考了100分的孩子考了98分,(家长)给了一巴掌,而考了59分的孩子升到61分,(家长)给了一个吻。

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写作一篇800字的文章。

这是一道比较传统的漫画作文试题,漫画作文多年未考,全国卷还是是2007年考过《摔了一跤》漫画作文,围绕“如何培养青少年独立自主的意识与能力”,反映的是孩子“成长”中的社会、学校、家庭教育问题。

而今年的这幅漫画作文与2007年相比有异曲同工之妙,主要也是反映了当下社会、学校、家庭如何面对孩子的学习、教育和成功等问题。

当然,如果要从更宏观的角度去审视,可以突破教育这个范围,从当下社会国人对待各项工作事业、思想观念态度中去深入挖掘我们的评价及标准。

从构图和画面看,图中的两个人物(孩子)形成鲜明对比,但所反映的问题实质是一样的,只要抓住形象特征,联系社会现实,就能找到写作材料,顺利地谋篇布局。

从审题的角度看可以从以下角度立意:一是唯分数论的教育是错误的;二是分数的进退不是孩子成长的全部;第三如何看待学业成绩与素质教育;第四即要鼓励进步,更要包容不足;第五社会要允许失败,创新才有可能;第六要树立正确的成功与失败的观念等以及围绕这些立意谈应该怎么样去做。

从写作上看,议论文构思可以可以围绕“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展开论述,先要简单概述漫画画面(结合材料),再明确主旨,揭示寓意(所论述的中心)后展开论述。

注意论据的丰富性,论证的层次和多种论证方式的运用。

如果写记叙文,可以围绕漫画的主旨,确立线索和人物故事,注重描写,叙议结合。

由于漫画作文所提供的材料是漫画,所以较文字做材料作文增加了“读图”的难度,同时也增加了自由度。

2016年高考漫画满分作文800字

2016年高考漫画满分作文800字

篇一:2016年高考漫画满分作文800字漫画中,第一个孩子先因考100分得到一个吻的奖赏,后因考98分得到一个耳光的责罚;第二个孩子先因考55分被赐一个掌印,后因考61分被赏一个吻。

看罢漫画,不禁深思,仅因一时分数升降便或奖或罚,实在失之偏颇。

其实,孩子就像正在成长的树,他取得的成绩就像一片片的叶子,实在不必因孩子之树上长出一片好看的叶子而欣喜若狂,更不必因长出一片不太好看的叶子而全盘否定甚至大打出手,切勿因一叶而障目。

(简述漫画内容,得出观点。

比喻新奇贴切,夺人眼目。

)孩子的成长中,不只有学习,不只有分数,还应该有“诗和远方”。

但在唯分数论的大语境下,孩子被要求拼命追求分数的提升,不能有丝毫退步,甚至被苛求次次满分。

这和饲养速成鸡有何区别呢?让鸡不会生病,只在激素、饲料的作用下疯长速成,这是违背规律的。

孩子的成长需要经历幸福,更需要经受困难挫折,他在学习过程中要懂得付出汗水,也要懂得不是每一次努力之后都能立刻进步,懂得进步未必能立刻体现在成绩上,懂得成绩起伏本就是正常现象,只有持续努力,不断积蓄力量,才能成就更好的自己,从而开出人生之花,结出人生之果。

父母作为孩子生命中最重要的人,怎能如此随意地唯分数而无视对孩子全面的评判?孩子似树,成绩如叶,家长勿因一叶而障目。

(分析家长应正确看待孩子的成绩,不能只看到成绩而忽视了对孩子的全面评判。

)与此相似,在中国,拥有升学压力的中小学学校,很多时候也会因成绩这一叶而障目。

比如在评价教师上较为片面,常只看教师所带班某学期某学段末尾的考试成绩来评判一个教师,往往看不到教师平时的努力付出与血泪辛酸,更难以理解绝大多数挣扎在教学一线的教师之苦。

同样的,教师的教学不只有分数,还应该有理解与赏识,还应该有“诗和远方”。

教师似树,成绩如叶,学校勿因一叶而障目。

(分析学校评价教师也不能因成绩而一叶障目。

内容层进,视野逐渐开阔。

)再有,商人逐利本无可厚非,若眼中只有所要得的利益的这张成绩单,会因这如一叶的成绩单而障目,看不到理应有的诚信,看不到理应有的良知,看不到商人逐利活动之上理应高悬的“义”,才有地沟油、毒奶粉、假疫苗等骇人听闻的事件。

2016年全国1卷高考作文题目及点评

2016年全国1卷高考作文题目及点评

全国1卷高考作文题目及点评2016年全国1卷高考作文题目及点评今年高考以漫画形式出现,可谓较为新颖。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2016年全国1卷高考作文题目及点评,欢迎大家参考!【作文题目】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作文点评】今年全国新课标I卷作文是根据夏明的作品改编的一则漫画作文。

材料由两幅漫画组成,在第一幅漫画中,一位男孩得了100分,被亲了一口,笑容满面;另一位男孩得了55分,挨了一巴掌,哭丧着脸。

在第一幅漫画中,一位原来得了100分男孩考了98分,挨了一巴掌,哭丧着脸;另一位原来得了55分男孩考了61分,被亲了一口,笑容满面。

这是一则运用对比手法的漫画,有两个小男孩得分的对比,有小男孩得分后待遇的对比,仔细品味,还有暗藏在巴掌与吻中的家长、社会态度的对比。

漫画直接反映的是人们对待学习成绩的态度,成绩高的因为一时失误,挨了批评;成绩低的因为偶有进步,受到表扬。

从否定的角度看,人们要综合看待学生的成绩变化。

从肯定的角度看,退步要批评,进步要表扬。

从深层看,反映的是人们心目中存在的满分意识、及格意识。

从学习成绩推广开来,这可以看做人们评价事物的一种态度,考生可以多方立意,既可以整体立意,谈正确、全面对待一个人的成绩、表现,谈如何教育孩子,谈如何对待进步与退步,也可以谈奖励与惩罚的激励手段;也可以局部立意,谈对追求完美的看法,对及格意识的认识,等等。

这则作文,既贴近了学生实际,从学生最切身的成绩出发,又暗含了对待事物评价的态度、方式,继承了15年作文贴近生活实际,观点发散多元的优点,又能让学生在深入思考后,联系社会生活高远立意。

采用漫画作文的方式,考查了学生对漫画的理解能力及联系实际能力,学生要能从自身的'成绩跳出去,才能有更广阔的写作空间。

今年高考作文以漫画形式出现,可谓较为新颖。

图像以涂鸦形式出现,人物可爱,现如今微信、短信中的这种表情类的人物图像随处可见,有的表达对某些事情的情感、看法、调侃、吐槽等,作文命题形式可谓是顺应潮流,且在紧张的中也能给学生以精神上的缓解。

2016全国卷漫画作文范文

2016全国卷漫画作文范文

2016全国卷漫画作文范文2016全国卷漫画作文范文2016年高考新鲜出炉,全国统一命题试卷3套,根据不同地区经济、教育等发展程度而区别化对待。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2016全国卷漫画作文范文,欢迎大家参考!【作文题目】2016年高考语文科目结束,据考生介绍,今年高考作文题为一组漫画,内容是一个小孩100分得到家长一个吻,98分却挨了一巴掌;另一个小孩考试61分得到一个吻,55分挨了一巴掌。

要求考生根据漫画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评析】该漫画由四副独立的人物图片构成,上下左右排列对称均当,并用竖立的矩形方线作为边框,四副人物图片构成一个完整的内容画,从图片表面观察可以认定人物为(小)学生。

其中,两两图片形成鲜明比照。

横向观察,第一组图片是评价主体对考100分和55分学生的不同评价,考100分(满分)的学生脸上有一个被亲过的嘴唇印,考55分(不及格)的学生脸上则是一个巴掌手印,并且考100分的学生脸上洋溢笑容,考55分的学生则愁容满面;第二组图片,则是一个考了98分(未能满分)的学生脸上是一个重重的巴掌印,考61分(刚刚及格)的学生脸上却是一个红红的嘴唇印。

纵向观察,学习成绩好的孩子原先考100分被给予红嘴唇,后来考98分被给予大巴掌;而学习成绩不好的孩子刚开始考55分被给予大巴掌,后来考61分被给予红嘴唇。

1.漫画的画中之言从横向看,第一组图片是家长、老师或其他主体对考试成绩不同孩子所作出的评价:考试成绩好,就对孩子赞扬,孩子也跟着心情好;考试成绩不好,就责备甚至痛下毒手,孩子也变得灰头土脸;第二组图片则是对孩子要求标准的不同,没有考满分就横加指责,刚刚考试及格就大为赞赏,而根据受到的评价不同,孩子的反映也有所不同。

从纵向看,是评价主体(主要是家长)对同一个孩子前后表现不同而给予的奖赏惩罚:对学习成绩好的孩子,如果一旦退步就要受到惩处;对学习成绩不好的孩子,如果稍有进步就会得到表扬。

2016年高考全国Ⅰ卷

2016年高考全国Ⅰ卷

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本题为材料作文,材料为一幅漫画。

答题时仔细观察,可以发现漫画反映的问题其实并不新颖,左边的孩子考了高分时,他的父母就喜上眉梢,并给与孩子鼓励表扬——给他一个吻,孩子很高兴;而当他成绩下降时,他的父母便对他进行责罚——给他一个巴掌,孩子很伤心。

而右边的这个孩子,在父母的巴掌下,成绩较差,后来有了一点进步,父母便给予孩子积极的鼓励,孩子非常高兴。

通过孩子成绩的变化、受到的待遇与他们的表情,可以看出主题是关于“家庭教育”与“分数”的思考。

本题是以漫画为材料的作文。

漫画是一种具有讽刺性、批评性或幽默性的图画。

画家从生活中取材,通过夸张、比喻、象征等手法来讽刺、批评或表扬某些人和事。

漫画多取材于社会现实和热点问题,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现实性。

题中漫画由两幅画面组成。

第一幅画面上左右各有一个学生,手里拿着带有考试分数的试卷。

左边学生试卷上标明100分,面带微笑,而且右脸上还有一个吻以示受到了表扬与肯定。

而右边学生试卷上的分数是55分,他神情沮丧,脸上挨了耳光,说明他受到了惩罚。

第二幅仍然是由两幅画面组成,可左边学生手里的分数变成了98分,脸上印记随之变成了耳光,学生神情落寞。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右边的学生试卷上的分数变成了61分,脸上的印记换成了亲吻,他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左边学生学习成绩尽管起点很高,但有了一点儿退步,就受到家长的惩罚;右边学生成绩尽管起点较低,但有了一点儿进步,也受到家长的奖赏。

题中漫画意在说明,在家长或老师眼中,学生的优秀与否全看考试的分数,唯分数是论。

这种看法实际上是非常片面的,它不能客观真实地对学生给予准确的评价,也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不利于他们的茁壮成长。

可以说,该作文具有很强的现实性,贴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写起来有切身体会,有话可说,有真情实感,避免了假大空,无病呻吟。

2016年全国高考语文Ⅰ卷作文解析及范文

2016年全国高考语文Ⅰ卷作文解析及范文

2016年全国高考语文Ⅰ卷作文解析及范文2016年全国卷作文是一幅漫画作文,整个画面由2组图面组成,构图和内容是:第一组两幅图是一个孩子考了100分,(家长)给了一个吻,一个孩子考了59分,(家长)给了一巴掌;第二组两幅图是同样这两个孩子,之前考了100分的孩子考了98分,(家长)给了一巴掌,而考了59分的孩子升到61分,(家长)给了一个吻。

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写作一篇800字的文章。

这是一道比较传统的漫画作文试题,漫画作文多年未考,全国卷还是是2007年考过《摔了一跤》漫画作文,围绕“如何培养青少年独立自主的意识与能力”,反映的是孩子“成长”中的社会、学校、家庭教育问题。

而今年的这幅漫画作文与2007年相比有异曲同工之妙,主要也是反映了当下社会、学校、家庭如何面对孩子的学习、教育和成功等问题。

当然,如果要从更宏观的角度去审视,可以突破教育这个范围,从当下社会国人对待各项工作事业、思想观念态度中去深入挖掘我们的评价及标准。

从构图和画面看,图中的两个人物(孩子)形成鲜明对比,但所反映的问题实质是一样的,只要抓住形象特征,联系社会现实,就能找到写作材料,顺利地谋篇布局。

从审题的角度看可以从以下角度立意:一是唯分数论的教育是错误的;二是分数的进退不是孩子成长的全部;第三如何看待学业成绩与素质教育;第四即要鼓励进步,更要包容不足;第五社会要允许失败,创新才有可能;第六要树立正确的成功与失败的观念等以及围绕这些立意谈应该怎么样去做。

从写作上看,议论文构思可以可以围绕“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展开论述,先要简单概述漫画画面(结合材料),再明确主旨,揭示寓意(所论述的中心)后展开论述。

注意论据的丰富性,论证的层次和多种论证方式的运用。

如果写记叙文,可以围绕漫画的主旨,确立线索和人物故事,注重描写,叙议结合。

由于漫画作文所提供的材料是漫画,所以较文字做材料作文增加了“读图”的难度,同时也增加了自由度。

2016年高考新课标卷1漫画作文讲评及范文

2016年高考新课标卷1漫画作文讲评及范文

2.“考了满分就奖励,退步到98分就被惩罚”: 这样的做法也是不对的。 立意⑤:对学生(孩子)不要苛求完美。 立意⑥:对于受教育者来说,退步更需要理解。 立意⑦:教育者不能只关心分数的变化。 3.“考了55分就被惩罚,进不到61分就给奖励”: 这样的做法似乎有合理之处。 立意⑧:对于受教育者来说,进步确实需要 鼓励。 立意⑨:要懂得欣赏学生(孩子)的进步。 立意⑩:及格事小,鼓励事大。 (⑧⑨⑩三条立意,脱离材料的整体,与漫画 的中心主旨有违逆,可视为“基本符合题意”)
我们无意提倡棍棒教育,但棍棒教育也并非一 无是处,近年来出现的虎妈狼妈鹰爸们也确实让 他们的孩子个个成了才,当今赏识教育环境中的 孝子也不一定比“棍棒底下”出现的人数多。 “高薪养廉”并没有减少贪官的数量,“废除死 刑”倒是让监狱“人满为患”了 奖赏远不如严惩更具威慑作用,奖罚不明的军 队必定失去战斗力,只奖不罚的教育难以培养出 意志坚强者。在适当的惩罚教育环境中成长的孩 子,不仅意志力强,而且更孝顺父母,珍惜生命 。回归惩罚教育,回报我们的不仅仅是优异的学 习成绩,更是给了我们一个鲜活的生命!
唯分赏罚,反映出社会中急功近利教育思想正“深 入人心”,毒害着许多跟风的家长们。此风不止,将直接 影响每个孩子的教育成长。第一个基础稍好的孩子由 100 分变为98分,其中原因是什么?是考试难度大了,还是孩 子考试时身体不舒服,抑或是上课时不专心所致?第二个 基础薄弱的孩子由55分考到61分,是正常发挥,还是方法 上的改进,抑或只是猜测蒙对?家长们不由分说,直接玩 “变脸”---晴转过云或多云转晴,孩子呢?或愁眉苦脸 或盲目高兴。而家长们就做了孩子人生舞台上的“幕后导 演”,简单粗暴地左右了他们的人生。急功近利,不明就 里的赏罚,带来的后果必然是造就了一批同样“不明就里” 的家长和孩子!

2016年高考漫画作文范文5篇

2016年高考漫画作文范文5篇

【高考作文题:看漫画写文章】阅读漫画,结合材料的内容和语义,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问题,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满分作文范文】【篇一:唯分论英雄功利何其重】画面中,第一个孩子第一次考了100分,得到了表扬,第二次考了98分挨到了耳光;第二个孩子第一次考了55分不及格,受到了批评,第二次考了61分被表杨透过两个孩子得到不同分数后的不同遭遇,我们不禁要感叹:唯分论英雄,功利何其重!孩子或许能在得满分,有进步时感到成功的喜悦,但当带着惩罚性质的耳光降临,孩子的心中便陡然多了“失败”带来的焦虑与压抑,最终甚至可能导致孩子的心理素质由于这种奖惩的反复而一低再低,对考试畏惧,对成功焦虑。

说到底,这还是家长们“唯分论英雄”的功利心态在作祟。

心中太过渴求孩子的成功,以致自己先患上了成功焦虑症,还在潜移默化中让孩子也染上这种“病症”:凡事必求完美,即使离完美只差一小步也是失败。

长此以往,不管是家长还是孩子,都容易急功近利,心态浮躁,更不利于孩子的长远发展。

放眼当下,这种功利心态、焦虑心理也并不少见。

茶余饭后,人们津津乐道的总是那些出大名发大财挣大钱的人;毕业生择业先看薪酬再谈兴趣;一些人甚至为名为利不择手段,什么都可以抛弃!其实追求成功是一种态度,要让这种态度趋于理性平和,而非虚浮躁动。

家长和孩子都需拥有驾驭心态的能力。

人生须有一颗平常心,在追求中懂得取舍,在纷繁中保持本真,人生一世草木一秋,懂得知足才能快乐,懂得取舍方可轻松。

人生一世当摈除功利之心态永怀淡然之内心,唯有如此才能在纷繁的世俗中不迷失自我。

【篇二:任尔起伏沉浮,我自淡定如初】瞥见分数,几家欢喜几家愁。

由100分退为98分的孩子,经历亲吻到耳光的奖惩;由55分进步为61分的孩子,感受的则是耳光到亲吻的悲喜。

这幅场景,使人会心一笑之余,不由得深思:正常的成绩波动,何以如此强烈地牵动家长的情绪?究其奖惩差别的原因,不过是退步的“好孩子”没有取得满分,而“差孩子”完成了由不及格到及格的飞越。

2016年全国卷Ⅰ高考作文解读与范文

2016年全国卷Ⅰ高考作文解读与范文

2016年全国卷Ⅰ高考作文解读与范文作者:来源:《作文评点报·高中版》2016年第36期【原题回顾】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得抄袭。

【真题解读】写作这个作文题目,看似简单,想写出彩并不容易。

这里给同学们以下几点建议:一、读懂漫画。

这里的审题,就是读懂漫画。

其实,漫画的表面意思是很好懂的,有很强的生活性,考生不至于懵题,都会有漫画话题的情感体验,可以做到有话可说。

但是今年的漫画主题暗示着明显的价值取向,开放性这一点不是太明显。

考生发挥的空间很有限,想象的自由性体现不够,我感觉这是今年作文题的瑕疵之处。

二、立意要准。

审视漫画,对照现实之后我们不难发现,这里含有两个比较符合常理的主题:一个是唯分数论英雄,功利心太重,这是教育界老生常谈的话题。

二是我们还可以从“激励赏识,关爱孩子”的角度立意,对孩子进行赏识教育,多鼓励孩子,这带有了鲜明的时代色彩。

三、联系生活。

我们的作文明显不能是对漫画的简单解读,而要由漫画拓展开来,与生活实际对接,这样才能写出内容充实的文章。

同学们不妨从家长、老师和社会切入,得出教育问题的症结所在,提出解决办法。

当然,我们也可以从受教育的孩子的角度入手,写出自己内心困惑、迷茫和呼声。

【佳作一】缺憾也是风景福建一考生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痛定思痛后,你会发现,有时候缺憾也是风景。

所谓完美都是相对的,总会或多或少有一些缺憾。

审视漫画,100分固然完美,但61分也有值得赞扬之处。

100分不代表永远,55分也不代表永远。

万事万物都在变化中,换一种角度看问题,就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人生也是这样,与成功人士相比,你也许不如他们。

但成功人士也有烦恼——“高处不胜寒”,相比而言,你可以“放过”他们,拥有自己的乐趣。

人生路上,缺憾其实也是风景,要学会欣赏。

有时候,人生会因为缺憾而多彩多姿。

2016年高考I卷漫画作文广东推荐+点评B4四页

2016年高考I卷漫画作文广东推荐+点评B4四页

2016年高考I卷漫画作文广东推荐+点评B4四页第一篇:2016年高考I卷漫画作文广东推荐+点评 B4四页2016年高考(I卷)优秀作文及点评1、勿以点点沉浮论英雄“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今人之于古人,更为注重孩子的教育。

然而,不少父母把重视化为对于点点成绩的纠结,平日里的“天子骄子”因点点失误而被“由爱转恨”者有之,一直的“差生”因点点进步而顿被“捧在手心”者亦有之。

父母的态度因一点点分数改变而“一百八十度”大转弯,这是对待成绩过于主观、生硬的行为。

分数的沉浮本就有多重原因,孩子的掌握、思维方式、老师出题的难度,甚至于个人的运气皆可改变成绩的高低。

仅以“这次比上次高了几分”来界定孩子是否认真学习是不客观的、表面的。

高分学生的父母看不到孩子一直以来的勤奋与不辍,低分学生的父母不能认识到孩子的能力与水平。

单次成绩的沉浮即界定英雄、评定父母心中的“宝”,难以认识到孩子的水平,终会致使孩子深陷那红色的分数中,不清醒且不理智。

《礼记》有言“父之爱子,乃生而行之乎。

”父母的爱本是无条件,而现今因分数一点点退步或增加均可改变父母的爱,则此爱易流于表面而不触其心。

孩子退步了两分即挨了巴掌,或许便是错罚了试题变难仍是班级第一的他。

孩子学习如同苦行僧在路上踱步前进,这一路上,父母的关爱与理解是如“春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般让前路阳光明媚。

而若父母的爱变得“有偿”,须用分数进步来赢得,只会让孩子战战兢兢,时刻背负“优生的包袱”或者“差生的重担”。

古人云,“爱其子,则为计之深远”。

父母看待孩子的眼光不应局限于那小小的分数。

考试是对孩子学习的评估、却并非是对孩子的评估。

父母看待孩子分数的眼光也不应局限于一隅,而应看到整体的、比较的,这样才能知道成绩背后那点点浮沉的真正意义。

父母的“巴掌与吻”是可影响孩子一生的。

曾几何时武汉神童惊人跳级、学业有成,而父母惯于其优异,容不得半点失误或退步,他终顶不住压力而厌学,“泯然众人矣。

2016年全国一卷作文讲评及范文

2016年全国一卷作文讲评及范文

2016年全国一卷作文讲评及范文六,写作。

18,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作文点评】本次作文题目整体难度相对较大,在保持对社会问题关注的同时,加大了对考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多向考查。

首先,针对题目形式来说,本次作文采用了多年停用的漫画的形式,可以说是同时进行了作文和语用漫画题的双重考核。

从1983年漫画作文《这下面没有水,再换个地方挖》开始,历年还出现了1996年漫画作文《<给六指做整形手术><截错了>》、2007年《出事了吧》等题目。

考生在日常练习中往往仅对内容进行单方面的审视,所以难免会出现不适应的状况。

这也提示在未来阶段的备考过程中,应多注意综合形式的练习,避免临场考试中出现问题。

其次,从内容上看,考生应首先针对漫画内容进行两方面的理解:浅层和深层。

从浅层角度来看,图片内容写家长对孩子成绩的重点关注,片面追求孩子的进步,追求升学率。

而从深层来说,它不仅在暗示家长对孩子关爱的错误表达,也表示出孩子对父母爱的另样需求以及现实生活中我们对待进步与退步的态度。

在写作时,我们要从多角度对材料进行思考,才能更好完成本类题目。

总体来说,本次作文的“特殊”不仅有效的避免了学生考前为应对时评类文章准备好的套作素材的套用,同时也有效的挖掘出考生自身的潜能,让考生从自身出发认识社会、思考社会。

解析:作文题的材料是一幅漫画,漫画作文大意为,一个孩子第一次考了100分,得了奖励;第二次考了98分,得了一巴掌。

另一个孩子第一次考了58分受到批评;第二次考了61分获得奖励,看图写作题目自拟。

漫画可以有多个视角,可以竖着看,可以横着看,甚至可以斜着看。

从不同的视角可以看出不同的内容和寓意。

进步与退步,表扬与批评,思考评价与发展的问题。

语文考试结束后,广东省高考语文评卷组副组长、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副院长李金涛教授对作文题进行点评。

2016年高考全国一卷作文详解附范文

2016年高考全国一卷作文详解附范文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全国统一考试(语文)作文六.写作(60分)18.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一)材料解读2016年新课标Ⅰ卷的作文材料是一幅漫画。

漫画类材料作文,说简单也不简单,说难也不难。

说简单,是因为只要把握了漫画的正确的、核心的寓意,作文的观点也就迎刃而“立”了。

说难,是因为漫画的寓意并不容易把握,特别是漫画的各种符号所代表的精神寓意。

《汉典》解释“漫画”为:“抓住人物特点,用夸张或歪曲的手法呈现,以产生滑稽讽刺的绘画。

笔法简单,不拘形式,題材自由变换,或出于想象,或掇拾时事,或描绘片段人生,而以趣味为主。

”根据漫画的这些特点,我们可以总结出读懂漫画的几个方法:首先,由于漫画“笔法简单”,线条单一,往往只是事物或人物轮廓的勾画,那就更需要读者还原线条背后丰富的意蕴。

其次,由于漫画是运用夸张或歪曲的手法呈现的艺术,某些符号必定与现实生活中的真实事物与人物不符,那就需要在漫画与现实生活之间建立某种必要的联系,从而读懂漫画。

再次,由于漫画往往与人物(或拟人化的人物)有关,那就需要读者把握人物的外在的行为、动作、表情、语言等,并且透过现象,把握人物的性格甚至内心世界。

最后,漫画往往是对现实的“疏离性观照”,对现实往往充满了讽刺或批判。

那就需要读者善于把握漫画所讽刺、批判的社会现实,在此基础上得出正确的结论。

对于高考Ⅰ卷中的这幅漫画,笔者认为需要注意以下细节:第一,该漫画其实是由两部分构成,每一部分是由两个人物组成。

第一部分是,一个孩子拿着100分的成绩单,眉开眼笑,脸上有爸爸妈妈亲吻过的痕迹;另一个孩子拿着55分的成绩单,愁眉苦脸,脸上有印迹清楚的巴掌印。

第二部分正好相反,第一个孩子拿着98分的成绩单,愁眉苦脸,脸上有印迹清楚的巴掌印,第二个孩子拿着61分的成绩单,眉开眼笑,脸上有爸爸妈妈亲吻的痕迹。

2016年高考全国卷Ⅰ写作试题思路分析及示例

2016年高考全国卷Ⅰ写作试题思路分析及示例

2016年高考全国卷Ⅰ写作试题思路分析及示例思路分析乍一看,这个试题所给材料好像过于直白。

但是仔细想来,审题并非没有难度。

首先是漫画的寓意,孩子面颊上的唇印象征“夸”,包括爱、奖赏、鼓励、表扬、环境宽松;掌印则象征“打”,包括恨、惩罚、责备、批评、严格要求。

读懂了漫画的寓意,才能从中提练出“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还是打出来的”这个论证的中心。

如果仅仅理解为爱和打,便失之肤浅,写不出深刻上乘之作。

其次,上下两幅画中画的是两个孩子,而不是四个孩子。

左边的孩子第二次考了98分还挨打,是因为妈妈认为他退步了。

右边的孩子第二次考了61分得到了亲吻,是因为妈妈认为他进步了。

我调查了中等水平的考生,没读懂这一点的还真不是少数。

于是,问题就出现了。

退步该打,进步该夸,这难道不对吗? 你若这样想,就完全错了。

这幅漫画是讽刺这种现象而决不是肯定这种现象。

无论是“夸”还是“打”,都不应该把分数看作是衡量进步和退步的唯一标准,这便是从漫画中提练出来的第二个论证中心。

确定了中心之后,论证的难度也不小。

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还是打出来的? 媒体上炒作得沸沸扬扬,除了各自举出一些极端的个别事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外,真正有说服力的文章,很少见到。

因为现实生活中确实既有“夸”出来的好孩子,也有“打”出来的好孩子。

同学们在写作时,大概是只会举例子,道理讲不出,也不能算是一类卷。

至于为什么不能把分数作为衡量进步与退步的唯一标准,道理更不好讲,正在进行的高考不就是这样吗? 下面把这两个论证中心各举一例,供同学们参看。

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还是“打”出来的?摆在我们面前的是这样一幅漫画: 左边的孩子第一次考了100分,妈妈给了一个吻,面颊上留下了唇印;第二次考了98分,妈妈认为退步了,给了一巴掌,面颊上留下了掌印。

右边的孩子,第一次考了55分,妈妈给了一巴掌;第二次考了61分,妈妈认为进步了,给了一个吻。

这幅漫画在启发我们思考: 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还是打出来的?夸,包括爱、奖赏、鼓励、表扬、给孩子的成长提供宽松的环境;打,包括恨、惩罚、责备、批评、在各方面严格要求孩子。

2016年高考全国卷I作文题目、范文分析

2016年高考全国卷I作文题目、范文分析

2016年高考全国卷I作文题目、范文分析2016年高考全国卷I作文:奖惩之后(适用地区:河北、河南、山西、江西、广东、安徽、湖南、湖北、福建)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

对这幅图,你应该有两个步骤的分析。

第一步:上面,100分(表示满分吧)脸上有吻痕(表示得到奖励),55分(表示不及格)脸上有巴掌印(表示被惩罚)。

很简单,很自然!无异议。

第二步:下面,颠倒过来了:得了98分的学霸被打了,因为退步2分;得了61分的学渣被奖励了,因为涨了6分,及格了。

上下两幅图合起来看,整个漫画可总结出两个思路:第一个是教育:分数提高就换来奖励,退步就是惩罚,这样的教育正确么?行得通么?第二个是评价标准:评价的应该是绝对分数,还是进步与退步?哪一个公平?这两个思路,每一个都可以选择赞同或者反对,皆可立论,只要你言之有理。

尺子(1)从100分到98分,挨一顿揍;从55分到61分,得一个吻。

这看似荒诞不经的故事,却常常发生在我们身边,许多人看来,前者退步了挨揍是天经地义,后者进步了得吻是理所当然。

(2)我们常说,要一把尺子量到底。

在现实生活中,应当说尺子是最公平的,但拿在不同人的手里,去度量不同的人,就会出现不同的结果。

我们习惯了妈妈在厨房中的忙碌,一日三餐总是准时吃到可口的饭菜,可当有一天,我们回家面对着干锅冷灶的时候,却首先想到的是无饭可吃,沮丧之余,面露愠色,甚至开口责备,完全忽略了她累了病了,撑不住了,连烧口开水的力气也没有了;而我们的爸爸偶尔下一次厨房,煮一碗面,却能让一家人感到万分知足。

惯性,使我们的尺子变得富有弹性,却无法丈量出爱的深远。

(3)每个单位都良莠不齐,有干的有看的,也有捣乱的,总有一些秃子混在和尚之中滥竽充数。

奇怪的是干的永远在干,看的一直在看,而干得越多失误也越多,得到的批评也越多,而那些看客,偶尔偷机取巧做做样子,就会名利双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年全国卷1高考作文
评价
漫画材料选择得很好,组合巧妙,赋予 考生多角度的思考和立意空间。表面上看 是对学习成绩的认识和评价问题,其实在 对待分数升降的态度上,构成了多种不同 的认识关系:肯定与否定、表扬与批评、 评价与发展。这样,看似老套的命意,却 赋予了广阔的思考可能。
满分赏吻退施惩,貌似奖罚特分明。 失误两分脸被打,及格半步趾高扬。 可怜学子受邪气,悲叹师长耍威风。 但愿考核莫任性,公平公正寻共赢。
这样的做法显然是不对的。 立意①:教育学生(孩子),奖罚不能只看分数。 立意②:满分并不代表完美。 立意③:分数不及格并不代表其他也不及格。 立意④:教育不只是只有分数;分数不是衡量教
育唯一尺子。
2.“考了满分就奖励,退步到98分就被惩罚”: 这样的做法也是不对的。
立意⑤:对学生(孩子)不要苛求完美。 立意⑥:对于受教育者来说,退步更需要理解。 立意⑦:教育者不能只关心分数的变化。 3.“考了55分就被惩罚,进不到61分就给奖励”: 这样的做法似乎有合理之处。
从纵向对比中我们还会发现,条纹衣男生得到 了“吻印”之后却难以维持现状而退步了,而黑 短袖男孩第一次收获了“掌痕”之后,成绩很快 进步了。(比较分析画面)
这不是在警示我们:教育,尤其是家庭教育能 缺失惩罚吗?(引:通过比较分析引出观点)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彫后也。”松柏之所以耐寒,
是因为它不畏惧严冬。人又何尝不如此呢?经不起严峻考 验何来顽强的意志力!纵观当今社会,人们一谈教育必言 赏识,谈“惩”而色变。在这种赏识教育的温室里,孩子 们失去了最基本的挫折承受力。有的家长,为了激励孩子 学习进步,口头表扬不起作用之后便是不惜重金奖励,而 面对孩子成绩下降时却敢怒不敢言。因为家长们担忧,长 春17岁男孩因父母的几句批评跳楼身亡了。因为老师们害 怕,徐州丰县某高一学生因在数学课上看小说被老师批评 了几句后跑出教室从5楼跳下去了;扬州一小学生因不愿 意打扫卫生被老师批评而负气跳楼轻生了。更令老师们恐 慌的是:湖南桃江一学生因不叠被子被老师批评而跳楼, 教师夫妻被逼下跪之后没有丝毫的教师尊严了。这些生命 之花为何如此脆弱?因为在他们所接受的教育中缺失了惩 罚,就像长期生活在温室里的花儿一样经不起风吹雨打。
值得欣慰的是,在因失去惩罚教育而遭遇惨痛 教训之后,人们终于记忆起了“吻印”与“掌痕” 的故事,尤其让大家明白,“掌痕”并没有让人 消沉反而是激励成绩提升的有效措施。同时也给 我们敲响了警钟:赏识教育与惩罚教育是相辅相 成的,而某些环境中,磨难与挫折远比奖赏更具 教育作用。
只奖不罚的教育必将面目全非,缺失惩罚的教 育必将丧失其应有的功能!
我们无意提倡棍棒教育,但棍棒教育也并非一 无是处,近年来出现的虎妈狼妈鹰爸们也确实让 他们的孩子个个成了才,当今赏识教育环境中的 孝子也不一定比“棍棒底下”出现的人数多。 “高薪养廉”并没有减少贪官的数量,“废除死 刑”倒是让监狱“人满为患”了
奖赏远不如严惩更具威慑作用,奖罚不明的军 队必定失去战斗力,只奖不罚的教育难以培养出 意志坚强者。在适当的惩罚教育环境中成长的孩 子,不仅意志力强,而且更孝顺父母,珍惜生命 。回归惩罚教育,回报我们的不仅仅是优异的学 习成绩,更是给了我们一个鲜活的生命!
【范文3】唯分赏罚,教育之殇
漫画中,一个孩子考了100分,脸上赏了一个 吻;另一个孩子考了55分,脸上罚了一个掌印。 而当第一个孩子只考了98分之后,便由“吻”变 “掌”;第二个孩子考上61分,由“掌”变“吻 ”。(概括画面)这一简单粗暴的赏罚举动的背 后,或许正是我们长久以来唯分论英雄的人才培 育制度的体现。可叹,教育之殇!
首先“唯分数论”造成学生创新能力不足。 有好事者对近三十年的高考状元做了一个统计, 竟没有一个在行业上成为领军人物。当然不能认 为都是高分低能者,但长期以分数论成败的教育, 严重阻碍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的提高与 发展。如被称为神童的魏永康,考分一路领先, 十三岁以高分进大学,十七岁又考入中科院高能 物理研究所硕博连读。可谓一路辉煌一路歌。可 就是这样的“分数学霸”,又被“分数”所伤。 唯“分”是图的后果是,生活能力极差,社交能 力不足,人格缺陷明显,竟遭校方退学。残酷的 现实不能不让我们警醒,“分分分,并非学生的 命根”。(议2:危害1)
收获满分100分、成绩进步之时,世界报之以亲吻; 但当考砸、成绩退步之时,遭遇的是冷冰的手掌。我依旧 是的我,可世界却“华丽转身”,从被吻到挨揍,由受奖 至受罚,我到底错在哪里?推开窗子,阳光自然会进来, 我想起了罗曼·罗兰的名言:“真正的光明绝不是永没有 黑暗的时间,只是永不被黑暗所淹没罢了。”于是心怀释 然。
课标1卷:漫画内 容解读
分数

• 满分 • 未满分

• 不及格 • 及格
奖惩
两种
• 欣喜/赞扬 • 沮丧/批评
两种
• 沮丧/批评 • 欣喜/赞扬
从漫画上来看,整体体现出了两 种不同的学习层次的学生,在获 得不同的学习分数时所受到的待 遇(或自我的内心感受)。
作文立意
(一)分数问题。 1.“考满分的就被奖励,考55分的就被惩罚”:
总之,我们需要一定的奖惩制度,但更需要 的是多元性评价,尤其是教育,尤其是对人的评 价更应多元而科学。吻痕可以有,掌印也能行, 但千万不能唯分数论。(结:照应并点题)
【范文2】教育,不能缺失了“掌痕”
有人将夏明的漫画稍作改动,其画面清晰可 见:条纹衣男生第一次考100分,得到一个亲吻的 奖赏,第二次考98分时得到的却是一个耳光的惩 罚;黑短袖男孩,第一次考55分,挨了一巴掌, 第二次考61分,得到了一个亲吻。两幅画面的寓 意很明显:无论基础如何,只要有进步就会得奖 赏,退步了必将遭到惩罚。(概括画面)
立意⑧:对于受教育者来说,进步确实需要 鼓励。
立意⑨:要懂得欣赏学生(孩子)的进步。 立意⑩:及格事小,鼓励事大。 (⑧⑨⑩三条立意,脱离材料的整体,与漫画 的中心主旨有违逆,可视为“基本符合题意”)
(二)奖罚问题。
4.“奖励就亲吻”:这样的做法要慎重。 立意⑪:爱的方式有很多,不能过于简单化。 立意⑫:欣赏不能变得太功利。 立意⑬:赞赏也要看情况。
遥想千年前大教育家孔子面对个性化的学生,给予 的评价各不相同,有默许的“吾与点也”,有大赞的“贤 哉,回也”,也有委婉否定的“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 中,是谁之过与?”没有简单粗暴,只有循循善诱。想要 我们的教育不学校的目标始终应该是:青年人在 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 家。”
唯分赏罚,反映出社会中急功近利教育思想正“深 入人心”,毒害着许多跟风的家长们。此风不止,将直接 影响每个孩子的教育成长。第一个基础稍好的孩子由100 分变为98分,其中原因是什么?是考试难度大了,还是孩 子考试时身体不舒服,抑或是上课时不专心所致?第二个 基础薄弱的孩子由55分考到61分,是正常发挥,还是方法 上的改进,抑或只是猜测蒙对?家长们不由分说,直接玩 “变脸”---晴转过云或多云转晴,孩子呢?或愁眉苦脸 或盲目高兴。而家长们就做了孩子人生舞台上的“幕后导 演”,简单粗暴地左右了他们的人生。急功近利,不明就 里的赏罚,带来的后果必然是造就了一批同样“不明就里” 的家长和孩子!
【范文1】吻痕掌印,莫唯分数论
给我一个吻,只因考百分;给我一掌 印,只因差几分。考得好,家长、学生喜 笑颜开,“吻痕”如花,在脸上绽开芳华 ;考得不好,学生、家长愁眉苦脸,“掌 印”如火,在心头煎熬焦灼。对当下教育 评价唯分数论给予极大的讽刺。 (引: 对比鲜明)
考得好受到奖赏本来无可厚非,毕竟可 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考得不好受到惩罚 也无须指责,因为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 的。关键是我们不能唯分数论,不能分分计 较,不能少考两分,就暴跳如雷,如丧考妣。 其实人的成长,是以完整人格培养作为终极 目标的。知识的学习不是一个人的全部。若 将分数作为评价人好歹的唯一标准,那么其 后果是不堪的。(议1:不唯分数)
在缺失磨难与挫折教育的环境中,我们很难培 养出多次被贬而乐观豁达的苏东坡,更难以出现 忍辱负重而奋笔疾书的司马迁。
“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 骨”, 几句批评都承受不了的人,都是因为缺少 了惩罚教育。连一点挫折都承受不起的人,何谈 担当大任!
受教育者失去了惩罚教育,而教育者必将遭到 惩罚!近年来,老师因批评学生挨打,父母因教 训子女而遭杀害的例子已不再是新闻。
5.“惩罚就掌嘴”:这样的做法不可取。 立意⑭:惩罚不能简单粗暴。 立意⑮:暴力教育要不得。
(三)教育问题。 7.“分数高就奖励,分数低就惩罚”:分数不能 成为奖惩的标准和依据。
立意⑰:教育者要有科学全面的评价观。 立意⑱:教育者要注重全面而多元化的培养人 才方式。 (四)教育者问题。 立意⑲:教师也要接受再教育。 立意⑳:父母培训迫在眉睫。 (五)学生(孩子)问题。 立意21 :受教育者要全面发展。 立意22 :学生(孩子)的喜与忧谁来决定?
可能有人要说,这些只不过是个例。是的, 一件揪心事件地发生,是多种因素所致,但一个 人从小接受的是以分数论英雄的评价,从学校到 家庭,从个体到群体,唯“分”是从,自然忽视 或淡化了其品行的矫正与培养。“分”数的晕轮 效应,让学习优者自小占尽先机,人们怎能不对 “考分”趋之若鹜呢?这与当下追求GDP是一个道 理,当一切以GDP为重要政绩时,就自然出现了 “求富不仁”,环保弱化的现象。(联:)
猜想,这幅漫画给小学生们目睹,怕也会会心一笑, 更何况历经了大大小小考试的我们。不管学生或是各行各 业的人士,都能深切体味这分数背后给自己一生带来的影 响。它犹如当头棒喝,敲醒了“陶醉”于唯分是举的家长 们、老师们、教育专家们?图中两个小孩的人生不是简单 的“98”和“61”能决定的。我们能给予孩子更好的,或 许只是更宽松包容的教育环境,更多维深厚的文化熏陶, 更理性明晰的人生规划,更正确适当的一个“吻”和一个 关键犯错时候的“掌印”。明晰赏罚,不唯分论英雄,教 育之殇才有可能变为教育之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