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改革、稳定和发展三者之间的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析改革、稳定和发展三者之间的关系

【论文摘要】洋务运动是一次既遂的、渐进式的改革;戊戌变法是洋务运动的深化和发展,是一次未遂的、萌芽状态下的改革。发展是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永恒的主题,而稳定则是两次改革的重中之重。洋务运动以稳定为基石,戊戌变法却忽视了稳定,最终在内忧外患的动荡中失败。

【论文关键词】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改革稳定发展关系

单从词源、词义看待改革、稳定和发展。改革,多描述一种途径,用新事物改变、取代旧事物;稳定,多表述一种状态,牢不可破,不易改变;发展,多描述一种动作,短时间内迅速发生某种变化。直观感觉,发展以迅疾之势,通过改革这把利剑,刺入稳定这种状态之中,转瞬之间,新旧交替,纹丝不动。改革、稳定和发展三者之间的关系便暗含其中。下面,笔者尝试,分析比较晚清政府两场影响较大的变革——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来更加直观地描述改革、稳定和发展三者之间的关系。

一、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是不是改革

传统学者认为,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只能是一种改良运动。洋务运动停留在表层,是对“面子”的改良;戊戌变法深入了里层,是对“里子”的改良。两者都是自上而下的改良,而且两者有递进关系,洋务运动的破产正是因为仅仅改变器物而不触及制度,这才引起了资产阶级改良派的反思,所以才有戊戌变法。

现今而言,学术界有一种共识,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肯定不是革命,争论的焦点便集中在了两种学说上,一为改良说;一为改革说。甚至在该两学说上又延伸出新的看法。

在笔者看来,洋务派就是那个时代的改革派,洋务运动则是一场较为成功的渐进式改革。经历此改革后,中国或发生翻天覆地变化,或走上独立、富强道路。然而,由于高层决策的失误,以及自身的短见、腐化,高层由最初的全力支持改革、全面放权的态度,转变为到不置可否、放任自流的态度,最终在检验改革成败的重大历史事件——甲午海战中,洋务运动被判定为失败。洋务运动的失败不在改革本身,而是失败在上层统治阶级的决策和领导上。

戊戌派也是那个时代的改革派,可以说,是洋务运动的变相发展和延续,只是发起人、代表利益阶层不同而已。如果说,洋务运动是既遂的、渐进式的改革;那么,很遗憾,戊戌变法仅仅是未遂的、在萌芽状态就被扼杀的操之过急的、一蹴而就的改革。

经典马克思主义认为,各文明国家里发生的一切必然影响到其余各国,以前世界各国的手工工场制度或手工劳动为基础的工业制度,完全被摧毁,与历史发展不相称的一些生产落后的国家,就必须进行改革。

王浦劬教授认为,改革是一种介于改良和革命之间的变革,较为中性和温和,它比改良更深入、更广泛,更带有变革的性质,但也是以维护社会的根本制度为前提和目标的,是依靠现存的社会制度本身的力量所进行的自我调整和自我完

善。改革实质就是在确保某阶层利益的基础上,在不改变某种性质的前提下,依靠现有物品和力量,进行自我调整、自我修复和自我完善,以期达到效率、效益快速持续提升的一种质的飞跃转变。

在笔者看来,洋务运动完全符合改革的所有特性。洋务运动是以维护清政府统治为前提的,不会在根本上改变封建地主阶级的上层统治地位。其调整和完善的力度也较大。

首先,是大力推进经济体制改革。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角度来看,洋务运动兴办招商局等厂矿企业,大力引进技术设备,目的就是要用机器大生产来代替手工劳动,用新式技术代替原来的陈旧生产方式。同时,又创新政府干预市场经济发展形式,采取“官办”、“官督商办”、“官商合办”的形式,既加强了政府对经济的知道和干预力度,又提升了经济发展以市场为主体和导向的灵活性和自主性。

其次,政治体制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同步进行,在改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经济的同时,对政府机构进行改革,进一步提升行政效率。一是创新财政制度改革。将原本归属户部的海关,并属总理衙门,采取“官员聘任制”和“企业管理模式”,高薪聘请英国人赫德担任“海关CEO”,对政府行政部门,进行企业化管理,全面提升财政效率。二是尝试“大部制改革”。新成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该部门同时又是海军部兼陆军部,基本上完全行驶国防部、财政部、外交部、商务部等政府职能部门的职能。海军舰队、船只、军港和海军附属单位,如军械局、造船厂、海军军官学校等,全由总理衙门负责。陆军军官学校、炮台要塞,新的陆军训练,以及海陆两军一切向外购买武器事务,也都归总理衙门管。同时,其他像矿产开发、铁路、电线、轮船、国内和海外航线、工业工场之类,对外派遣使臣、留学生等,但凡跟外国有关,均由总理衙门主持负责。

再次,加强文化领域改革。一方面,加强理论创新。创新“师夷长技以制夷”、“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等一系列理论思想。另一方面,加强对科技教育的创新。成立同文馆,类似于外国语学校和留学培训机构,在强化外语语言学习的同时,加强对天文、化学、地质、物理、医学等方面专业人才的培养,并引进先进的技术革新,以适应时代发展对人才的需要。

而戊戌变法,较洋务运动,改革力度更大。在经济改革领域,减少政府对市场的行政干预力度,鼓励和支持私企发展,奖励发明创造;同时,创办国家银行,编制国家预决算。在政治改革领域,最重大的举措就是推行君主立宪制,对国家体制进行全面彻底改革,同时,裁撤和精简国家行政机构,裁汰冗员。在文化改革领域,废八股,改革科举制度,成立综合型学堂,鼓励新学。在军事改革领域,改用西洋军事训练,裁减老弱残兵,筹设武备大学堂。

戊戌变法虽未成功,但其改革形态可见一斑。

故此而言,笔者以为,洋务运动是一次既遂的、渐进式的改革;戊戌变法是洋务运动的深化和发展,是一次未遂的、萌芽状态下的改革。

二、发展是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的永恒主题

为什么要进行改革?为什么要展开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呢?因为,残酷的现实告诉清政府,落后就要挨打,落后就要当奴才,落后就会被欺压。改革的目的和方向,就是为了发展,为了改变被动、落后、受欺压的面貌和状态。

洋务运动的兴起,在于两次鸦片战争的惨败和仇恨,对当权者和人民大众的深度刺激。“志士扼腕切齿,引为大辱奇戚”,因而激发了朝野有识之士的忧患意识和自立自强意识,而清朝统治者也痛定思痛,意欲图强。

此次改革,发展的目的性、方向性很明确,就是富国强兵。打不赢,对外而言,是对西方不了解。所以,要走出国内,了解西方,接受新事物,并付诸实践。打不赢,对内而言,是因为军队弱,是因为武器装备、人员素质、战术战法弱。要想解决军队的问题,必须得有钱,想富就要就要进一步发展经济。由此,引发对一系列束缚经济发展因素的改进和完善。

而戊戌变法,则直接由甲午中日战争中国的惨败直接引起。《马关条约》的签订,直接导致应试举人“公车上书”。

这次改革,又为何?当然为发展。船坚炮利的英法帝国打败大清尚可接受,弹丸之国、长期不如我的小日本又何以能将我大清帝国打败?如果比较而言,甲午战争的失利,比之前两次鸦片的失败,更加刺激了清政府。已经到了,不改革不可的地步。改革的预期,还是发展,而且是飞速发展,所以,改革的步伐和力度随之加大。

正所谓,痛则思变。发展是改革的永恒主题,是改革的目的和方向;改革是发展的动力助推,是发展的途径和方法。

三、稳定是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的重中之重

邓小平曾讲过,中国的改革开放有两大必备条件,一是国际上的和平环境,二是国内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

类比思考,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的兴起正是以这样的稳定的状态为前提的。

洋务运动起步于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

从国际形势而言:清政府用领土、金钱、主权以及一系列经贸特权暂时满足了外国侵略者的要求,欧正国家利用这一有利时机,加紧自身发展的步伐,对中国的政策有所调整。尤其在洋务运动起步的最初十年里,在共同镇压农民起义、维护半殖民地统治秩序的基础上,清朝统治者与外国侵略势力之间出现了暂时的所谓“和好”的局面。这一时期,英、美、法、俄等国侵略者采取了被称为“合作政策”的联合侵华政策。中国所面临的外来压力并不强大,中外关系相对稳定。虽然出现过70年代的边疆危机和80年代的中法战争,但它们都没有波及到广大的内地。这些政策使列强之间的关系相对稳定,在侵略中国的问题上达成了一致和妥协。这也保证了外部环境的稳定。

从国内形势而言:太平天国和捻军起义败局已定。个别区域农民起义斗争虽仍未停止,但国内人民的反清反封斗争持续处于低潮。同时由于洋务派军事工业的兴办和清军武器装备的进步,增强了清政府镇压农民起义的力量,有效地维护了国内局势的稳定。

相对稳定的内外形势,使得幸存的清王朝获得了推动改革的有利时机,并在短期内飞速发展。同时,洋务运动的终结,也在于内外局势的不稳定。甲午战败,国内政局的动荡,最终将此次改革毁于一旦。

而戊戌变法失败的主要原因,就是输在稳定上。

在对外关系上,各国列强丝毫没有放松对清政府的“剥削”,尤其在小日本打败清帝国后,更加看透了清政府的腐败和无能,加速了对清的外部压力。而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