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醇和酚第二课时:苯酚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第三章烃的含氧衍生物第一节《醇酚》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第三章烃的含氧衍生物第一节《醇酚》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dd6711a4a7302768e99393d.png)
第三章 烃的含氧衍生物第一节 醇 酚(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 教学流程图教学环节 活动内容二、教学过程:教师活动三、导学案:第三章烃的含氧衍生物第一节醇酚(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苯酚的结构特点、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理解醇和酚的结构差异及其对化学性质的影响。
3.了解苯酚的用途。
【自主预习】一、苯酚的结构和物理性质概念: _____与_________直接相连而形成的化合物,官能团是_______分子式__________酚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最简单的酚有_____气味的_____色____体,露置空气中因(苯(苯酚)小部分发生______反应而呈_______色。
物理性质熔点43℃室温时在水中的溶解度____________,温度高于65℃时与水____________思考:1.和互为同系物吗?2.写出分子式为C7H8O的芳香族化合物的同分异构体。
二、苯酚的化学性质酸性取代反应苯酚显色反应:苯酚与FeCl3溶液作用显 ____ 色在空气中久置会被氧化而呈 ____ 色氧化反应可以燃烧加成反应二、苯酚的用途苯酚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用于制造酚醛树脂、燃料、医药、农药等。
【预习检测】1.下列物质中属于酚类的是()NaOH溶液浓溴水2.分子式为C 7H 8O 的芳香族化合物中,与FeCl 3溶液混合后显紫色和不显紫色的物质分别有( )A .2种和1种B .2种和3种C .3种和2种D .3种和1种 3.胡椒酚是植物挥发油的成分之一,它的结构简式是,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可以跟FeCl 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B .可以跟Na 2CO 3溶液反应放出CO 2C .可以跟NaOH 溶液反应D .可以跟浓溴水发生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合作探究】探究活动一:苯酚的溶解性及酸性【思考交流】1.如何洗去沾在皮肤表面的苯酚?2.已知酸性:碳酸〉苯酚〉HCO 3--,向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CO 2气体时,能否生成苯酚和Na 2CO 3?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醇和酚.教学设计doc
![醇和酚.教学设计doc](https://img.taocdn.com/s3/m/42b9932803d8ce2f0066235e.png)
《醇和酚》教学设计一教材醇和酚是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两种有机物,在生产和生活中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在醇的学习中仍以乙醇为典型代表物,结合醇的结构特点,介绍了醇的消去反应、取代反应和氧化反应,在一元醇的基础上简单介绍了乙二醇、丙三醇,并以图片的形式列举了它们的应用;通过“思考与交流”和“学与问”的方式以表格的形式列举了部分醇的沸点,介绍了醇分子间的氢键。
苯酚是酚类化合物中最典型的一元酚,本节介绍了苯酚的酸性和取代反应,在呈现方式上主要是归纳推理式,通过实验现象归纳苯酚的性质;教材中通过“学与问”比较苯、苯酚和乙醇的性质,注意醇和酚是重要的烃的含氧衍生物,它们共同特点是都含有羟基(—OH)官能团。
教学时,要根据“结构决定性质”的基本思想,研究羟基官能团的结构特点及其化学性质,对比醇和酚的结构和性质;并培养学生知识的迁移能力——从乙醇的结构和性质迁移到醇类的结构和性质,从苯酚的结构和性质迁移到酚类的结构和性质;以此要求学生自主说明有机分子中基团之间存在相互影响。
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激发学生的潜力,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二学情:与第一章烃的性质的学习思路不同,本节在有机反应类型以及反应规律的学习之后,学生已经具备了预测一定结构的有机化合物可能与什么样的试剂发生什么类型的反应,生成什么样的物质的思路和意识,本节内容是学生初次运用所学规律预测一类物质可能发生的反应,通过学习醇酚的性质发展这种思路和方法,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鉴于学生初次通过分析结构预测性质,熟练程度不高,在醇的化学性质部分,运用交流研讨引导他们分析醇的结构,从而预测可能发生的反应,在苯酚化学性质的部分,则让学生考虑其性质并与苯和醇的性质进行比较,先通过活动探究,让他们分析苯酚的结构,探究其性质,再从官能团的相互影响的角度分析苯酚的化学性质。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醇、酚的结构特点。
(2)、掌握醇的取代反应、消去反应、氧化反应机理。
【化学】2.2.2《醇和酚》教案新部编本(鲁科版选修5)
![【化学】2.2.2《醇和酚》教案新部编本(鲁科版选修5)](https://img.taocdn.com/s3/m/6a9d8b2876eeaeaad0f3305e.png)
精选教课教课设计设计| Excellent teaching plan教师学科教课设计[ 20–20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课科: 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 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 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精选教课教课设计设计| Excellent teaching plan第二节醇和酚第二课时酚一、教课内容本节课内容主要包含:1、认识生活中常有的酚类化合物;2、知道苯酚的物理性质;3、经过活动研究学习苯酚的化学性质,羟基与苯环两个官能团是互相影响的;4、认识酚类化合物的用途。
二、教材剖析本节课是在学习了苯及其苯的同系物和醇的性质以后的一节内容,第一介绍了自然界中的酚类化合物,而后介绍最简单的酚类化合物----苯酚,经过实验来学习苯酚的化学性质,经过比较苯及其苯的同系物和醇的性质来学习羟基和苯环之间的互相影响。
三、教课目的1、在知识上让学生记着苯酚的构造和物理性质;学会应用苯酚的化学性质。
2、在过程和方法上,依据从前所学习相关官能团的知识,经过实验,培育学生的实验能力和比较剖析能力,让学生学会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集作。
3、经过学习苯酚中羟基和苯环之间的互相影响,知道苯酚不是羟基和苯环性质的直接加和,培育学生在学习物质构造时,注意官能团之间可能互相影响的意识。
四、教课假想第一依据从前所学习的知识:苯的性质和醇的性质,能推导出拥有同样构造的物质所可能拥有的性质,而后经过实验得出与推导的结论不同样,让学生怀疑,让学生去研究,进而引起学生学习知识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在实验的过程中,让学生互相的合作,培育合作意识,经过实验结果的剖析,培育学生的剖析、比较、语言表达等能力。
五、教课过程教课环节引入酚类的学习,认识酚类化合物的构造苯酚的物理性质教课活动学生活动设计企图[发问 ]经过前方的学习,你知道酚学生回答;酚和醇的官能团都使学生认识的官能团是什么吗 / 酚和醇的构造是羟基,但构造不一样。
醇酚——苯酚教学设计
![醇酚——苯酚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025c870d15abe23492f4d48.png)
学生分组实验 验证苯酚的酸 性
学生设计实验证明苯 酚的酸性强弱,同时 书写方程式 。
教师着重引导讨论苯酚和 二氧化碳的反应,以实验 说明 其反应的产物是 NaHCO 3
结论:苯酚的- OH 受到苯环的 影响而活泼,苯 酚具有酸性。
转入
学生实验苯 酚和浓溴水 的反应
苯酚的显色 反应
引导学生探究讨 论该实验中出现 的“无沉淀”现 象的原因
苯酚教学设计
一、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观察掌握苯酚的物理性质、结构,并了解其用途。 通过实验探究掌握掌握苯酚的化学性质。 通过与乙醇、水、苯的对比,了解有机物基团之间的互相影响。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和动手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实验来研究苯酚这一新物质的学习过程,来培激发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兴趣; 2、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结协作精神。 3、通过基团间的相互影响的教学,树立学生辨证分析的观点,培养科学的方法论。
较为活泼,并类似于水中 -OH 可以电离 ,请同学们据此推测苯酚具有什么性质,并设计实验来验证。
[ 学生讨论 ]若苯酚中羟基受苯环影响而活泼可以电离(因为水可以电离) 设计实验来验证苯酚的酸性。
,若苯酚能电离则应有酸性。可以
[ 实验、交流 ] 学生利用桌面上给出的试剂来验证苯酚的酸性。结论可以分为两种: 1、向苯酚稀溶液中加入紫色石蕊试液,不变红,所以苯酚无酸性
二、教学重点
苯酚的结构和化学性质
三、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推测化学性质,并设计验证实验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讨论、对比、归纳(边讲边实验)
五、教学流程
学生观察、 实验得出苯 酚物理性质
高二化学选择性必修3教案412醇和酚(第2课时酚)
![高二化学选择性必修3教案412醇和酚(第2课时酚)](https://img.taocdn.com/s3/m/1f067479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fa.png)
4.1.2 醇和酚(第2课时酚)一、教学目标1.通过认识酚分子中羟基连接方式的不同,了解苯酚的主要性质,理解羟基和苯环的相互影响,形成物质结构决定性质的核心理念。
2.通过苯酚性质的学习,了解苯酚及酚类毒性及其对环境的危害,要合理应用。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1.苯酚化学性质;2.理解羟基和苯环的相互影响。
难点:理解羟基和苯环的相互影响。
三、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总结归纳法、分组讨论法等四、教学过程【导入】展示生活中常见的酚【讲解】分子中羟基与苯环(或其他芳环)碳原子直接相连的有机化合物属于酚。
苯酚苯酚俗称石炭酸,是组成最简单的酚。
苯酚是有特殊气味的无色晶体,熔点40.9℃。
苯酚具有一定的杀菌能力,可以用作杀菌消毒剂。
苯酚的浓溶液对皮肤有强烈的腐蚀性,不慎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酒精清洗。
苯酚易被空气氧化,呈粉红色。
【展示】苯酚的结构【展示】苯酚的溶解性实验【讲解】常温时苯酚在水中溶解度不大,65℃以上与水互溶。
【展示】苯、苯酚的物理性质对比结论:官能团OH影响了苯酚的物理性质苯酚的化学性质【展示】苯酚的颜色变化【讲解】1、氧化反应苯酚露置在空气中会因部分被氧化而呈粉红色。
苯酚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展示】苯酚的酸性实验视频【生】实验现象:℃中得到浑浊液体,℃中液体变澄清,℃或℃中液体变浑浊℃+NaOH―→+H2O℃+HCl―→+NaCl℃+CO2+H2O―→+NaHCO3【讲解】结论:℃室温下,苯酚在水中溶解度较小℃苯酚能与NaOH溶液反应,表现出酸性℃酸性:C6H5OH<HCl,C6H5OH<H2CO3苯酚在水中可发生微弱的电离,℃+H+,苯酚的水溶液呈弱酸性。
向苯酚钠溶液中通入CO2,无论是否过量,只能生成NaHCO3。
【展示】乙醇和苯酚对比【讲解】苯环对酚羟基的影响使羟基上的氢变得更活泼,易电离出H+3、取代反应【展示】苯酚与浓溴水的反应视频【生】实验现象:试管中产生白色沉淀【讲解】+3HBr注意:1、用于苯酚的定性检验和定量测定2、成功关键是浓溴水且过量3、取代位置是羟基邻位和对位【展示】苯和苯酚取代反应的比较【讲解】酚羟基对苯环的影响使苯环上的氢原子变得更活泼【展示】酚醛树脂的生成原理4、显色反应向含有苯酚的溶液中加入三氯化铁溶液,溶液呈现紫色,常用于酚类物质的检验。
选修5醇酚教案
![选修5醇酚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deae511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0c.png)
《苯酚》教学设计(2篇)篇一:苯酚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苯酚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用途;2、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及分析问题的能力;3、通过“结构决定性质”的分析,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苯酚的化学性质。
酚和醇性质的差别。
课时安排:教学用具:一课时投影仪、苯酚的比例模型教学药品:苯酚、水、浓溴水、NaOH 溶液(5%)、FeCl 3溶液、试管、酒精灯、胶头滴管教学过程:[师]比较两种水解产物,它们有何关系?组成和结构上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学生讨论后回答]1、它们互为同分异构体。
2、结构上的相同点:都含有苯环和羟基。
3、不同点:前者羟基连在苯环的侧链上,后者羟基直接连在苯环上。
[师]它们的官能团都是羟基,那么它们是不是都属于醇类?[生]不是。
前者属于醇类,后者属于酚类。
[师]什么叫酚?[板书]酚:羟基与苯环上的碳原子直接相连的化合物。
[讲述]酚分子中的苯环,可以是单环,也可以是稠环,如也属于酚。
“酚”是一类烃的含氧衍生物的总称,苯酚是最简单的一种酚类物质,通常又把它简称为酚。
[练习] 判断下列物质哪种是酚类?[说明] A为芳香醇,B 为环醇,均不是酚类[思考] 1、相同碳原子个数的芳香醇与酚类是什么关系?2、试推导饱和一元酚的通式,并思考符合此通式的还有什么物质?[板书] 饱和一元酚通式:C n H 2n-6O (n≥6)的物质性质上的异同。
[板书]第四节苯酚(说明)我们这节课通过苯酚的性质,来了解酚类和醇类这两种具有相同官能团[师]演示苯酚分子的比例模型。
让学生写出苯酚的结构式、结构简式、分子式。
[板书]一、苯酚的分子结构官能团:-OH(说明)苯酚中至少有12个原子处于同一平面上,是极性分子。
[师]下面我们来学习苯酚的物理性质。
[板书]二、苯酚的物理性质总结:纯净的苯酚是无色的晶体,有特殊气味,熔点43℃,常温下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大,当温度高于65℃时,则能与水混溶。
醇酚苯酚化学说课稿
![醇酚苯酚化学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3b4b2fa2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15.png)
醇酚苯酚化学说课稿醇酚苯酚化学说课稿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新课程高中化学人教版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第三章《烃的衍生物》第一节《醇、酚》第二课时,依据课程标准要求,并结合学生的知识储备和实际能力,体现新课程“从生活走向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的新理念,贯彻新课改自主、合作、探究等精神,我将从以下四方面设计这节课:一、说教材1.教学内容的地位和作用本节课内容从知识结构上看,可分为四部分,即苯酚的结构特点、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它在日常生产、生活中的用途。
从教材整体上看,芳香族化合物在中学化学里面,教材只重点介绍两种物质—苯和苯酚,其中苯是最简单的芳香烃;而苯酚既是很重要的芳香烃衍生物,又是酚类物质的代表。
可见,《苯酚》在高中有机化学里面也处于较重要的地位。
从教材结构上看,本节内容是安排在《乙醇》后,学生在学习乙醇的过程中已初步掌握了官能团对有机物主要性质的决定性作用,对乙醇中官能团羟基的性质也已有较深的理解和掌握。
教材在这一基础上紧接着安排苯酚知识的学习有其独特的作用,既能联系前面已学过的知识,又能为后面烃的衍生物的学习提供方法,作好铺垫。
而苯酚的结构与乙醇结构中都含羟基,因此,苯酚和乙醇的性质有相似之处,但事实上苯酚与乙醇性质又存在不同。
苯酚安排在此节既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又有对比作用。
通过本节课的对比学习,使学生对酚羟基和醇羟基的性质将有一个更全面的认识,理解官能团的性质与所处的化学环境有一定的相互影响,从而学会全面地看待问题,更深层次地掌握知识。
2.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知识层次和认知特征并结合课程标准的要求,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a、认识酚类物质,能够识别酚和醇;b、掌握苯酚的分子结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并了解其主要用途;c、理解苯环和羟基的相互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比较、归纳等方法,培养学生根据实验现象分析、推理、判断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与他人合作学习的习惯。
鲁科版选修五2.2《醇和酚》(第2课时)word教案
![鲁科版选修五2.2《醇和酚》(第2课时)word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a1e1b8e26fff705cc170a9e.png)
A.加入浓溴水生成白色沉淀B.苯酚钠溶液中通入 CQ后,溶液由澄清变浑浊C.浑浊的苯酚加热后变澄清D .苯酚的水溶液中加 NaOH溶液,生成苯酚钠5.完成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苯酚与N Q CO溶液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甲基苯酚与溴水反应【课堂聚焦例1.有机物分子中原子 (或原子团)间的相互影响会导致物质化学性质的不同。
下列叙述不能说明上述观点的是( )A.苯酚能与NaOH溶液反应,而乙醇不能B.在空气中苯酚易被氧化,而苯甲醇不易被氧化C.苯酚与溴水作用可得三溴苯酚,而苯与纯溴要在催化剂作用下才得到一溴代物D.乙烯可发生加成反应,而乙烷不能【技能归纳】苯酚的结构特点对苯酚性质的影响1、苯环对羟基的影响由于苯环的存在,使得苯酚中的氢氧键较醇中的氢氧键更易断裂,从而使苯酚具有一定的。
2、羟基对苯环的影响羟基的存在,使苯酚中苯环上的氢原子比苯分子里的氢原子更活泼,尤其是羟基的位上的氢原子更易发生取代反应。
【特别提醒】①苯酚的检验方法:②苯环上有两个或多个羟基的酚类,在与浓溴水发生取代反应时,每个羟基的邻对位氢原子均可被取代。
【课堂聚焦】例 2.已知:C6H5ONa+CO2+H2O 宀 C6H5OH+NaHCO 3,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则等物质的量的该物质分别与足量的Na、NaOH、NaHCO 3恰好反应时,消耗三者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3 : 3 : 2B.3 : 2 : 1C.1 : 1 : 1D.3 : 2 : 2【技能归纳】脂肪醇、芳香醇和酚的比较]课堂小结作业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醇 酚 第2课时》示范公开课教学设计【化学人教版高中选择性必修3(新课标)】
![《醇 酚 第2课时》示范公开课教学设计【化学人教版高中选择性必修3(新课标)】](https://img.taocdn.com/s3/m/d1416bc2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27.png)
第三章烃的衍生物第二节醇酚第2课时酚◆教学目标能辨识酚的官能团,结合苯酚的结构和实验认识其主要化学性质,形成“分子中基团之间的相互影响会导致键的极性发生改变”的观念。
◆教学重难点重点:苯酚的结构特点和主要化学性质。
难点:醇和酚的结构差异及其对化学性质的影响。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你听说过来苏水吗?以前在医院的楼道里经常喷洒来苏水用以消毒。
来苏水可用于手部、器械、环境消毒及处理排泄物。
来苏水是甲基苯酚的肥皂溶液,也叫甲酚皂溶液。
复习:醇的概念—OH与烃基相连形成的化合物不一定是醇,如果—OH是与苯环直接相连,则属于酚类。
酚的概念:羟基与苯环上的碳原子直接相连构成的化合物叫酚。
【课堂练习】1.判断下列哪些化合物属于酚类?(1)与(2)、(2)与(4)、(3)与(4)分别是什么关系?最简单的酚是什么?(1)(2)(3)(4)2.下列化合物中属于酚类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参考答案:1.属于酚类(1)和(2);(1)与(2)属于同系物;(2)与(4)同分异构体;(3)与(4)属于同系物;最简单的酚是苯酚;2.C、D 酚与醇概念及结构的对比:酚:羟基跟苯环直接相连的化合物。
醇:分子里含有跟链烃基结合着的羟基的化合物。
芳香醇:羟基跟苯环侧链相连的化合物。
【新知讲解】一、苯酚的分子结构1.结构简式:或C6H5—OH,其中-C6H5表示苯基。
2.分子式为:C6H6O3.官能团:—OH(酚羟基)4.分子结构特点平面形分子,氧原子取sp2杂化,未杂化的2p轨道与苯环平面垂直,参与苯环的共轭,形成π78大π键。
苯酚的结构决定性质:在苯酚分子中,羟基与苯环两个基团,不是孤立的存在着,由于二者的相互影响,使苯酚表现出自身特有的化学性质,概括如下:①由于苯环对羟基的影响,使酚-OH上的氢原子比醇更易电离,使酚羟基显弱酸性。
②由于-OH对苯环有影响,使-OH邻、对位上的氢原子易被取代。
二、苯酚的物理性质展示苯酚样品(1)观察色、态、味(药皂味)。
《醇酚——酚》教学设计(5篇)
![《醇酚——酚》教学设计(5篇)](https://img.taocdn.com/s3/m/aaaf6148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b9.png)
《醇酚——酚》教学设计(5篇)第一篇:《醇酚——酚》教学设计《醇酚——酚》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一、教学内容的地位和作用酚是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有机化学基础》第三章——《烃的含氧衍生物》中第一节的内容,酚对于学生来说是崭新的教学内容,教材将酚和醇安排在同一节,旨在通过各自的代表物苯酚和乙醇,在结构和性质上的对比,从而使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
并且通过代表物质苯酚,迁移认识其他酚类化合物。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苯酚的结构特点、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加深理解“基团相互影响”的基本思想方法。
提高实验探究能力。
2、过程与方法实验探究苯酚具有弱酸性;学以致用,设计处理含酚废水的方案,学会对比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会辩证看待化学物质。
感受化学问题与社会实际问题紧密相连,增强社会责任感。
体会“事物是普遍联系和相互影响”。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苯酚的结构特点和主要化学性质,以及结构对化学性质的影响。
【教学学法】一、学情分析1、学生已有的知识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具备的知识基础是苯的结构与性质,醇、甲苯的结构与性质,卤代烃的结构与性质。
2、学生已有的能力状况初步具备官能团与有机物性质的相互推断,以及一定的实验探究能力,3、学生的心理分析兴趣是求知的前提,学习的动机,成才的起点。
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对同样具有羟基的物质却分为两类——醇和酚,它们有何异同?学生对此具有强烈的好奇心。
因此本节课的落脚点,重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
二、教法选择启发引导法、探究对比法。
三、学法指导实验探究法、迁移对比法。
【教学过程】我把整个教学过程设计为如下个五教学环节:1:课堂引入我为学生提供了李斯特用苯酚消毒和贝克兰合成酚醛塑料的历史资料。
2:苯酚的物理性质和结构学生自然对苯酚这种物质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水到渠成的展示了苯酚,并认识物理性质和结构。
同时引出问题:苯酚和醇的官能团都是羟基,二者在性质上有何不同呢? 3:苯酚的化学性质这一部分是本节课教学难点和重点突破的地方,要达到知识、能力、方法多重目标的实现。
教学设计9:3.1.2酚
![教学设计9:3.1.2酚](https://img.taocdn.com/s3/m/d1b8f6c5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9e.png)
第一节醇酚第二课时酚【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苯酚的结构特点。
2、了解苯酚的物理性质。
3、掌握苯酚的化学性质。
过程与方法从观察实验现象入手,启发学生分析产生现象的因果关系和本质联系,从而使学生了解学习和研究化学问题的一般方法和思维过程。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对苯酚性质的学习,使学生获得物质的结构、性质之间关系的科学观点。
【重点难点】苯酚的化学性质。
【教学过程】【引入】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乙醇和一些在结构、性质上跟乙醇很相似的醇类有机物,我们已经知道醇类物质的共性主要是由羟基决定的。
换言之,醇分子里都含有羟基官能团。
但是,含有羟基的有机物都属于醇吗?请同学们分析下列化合物:CH3—OH【回答】第一种化合物属于醇,第二种不属于醇。
师:醇是分子里含有的羟基跟链烃基直接连接的有机化合物。
在第二种化合物中,跟羟基连接的是苯环。
这类烃的含氧衍生物叫做酚。
苯分子里只有一个氢原子被羟基取代所得的生成物,是最简单的酚,叫苯酚。
接下来我们学习苯酚。
【板书】三、苯酚一、酚和苯酚的结构特点【设问】从结构简式分析,苯酚和乙醇的结构有什么相似和不同之处?相同点:它们都有羟基,都由烃基和羟基组成。
不同点:烃基不同,乙醇分子里是链烃基(乙基),苯酚分子里是芳烃基(苯基)。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有关酚的定义部分。
)师:在这里,羟基跟苯环连接是什么意思?【练习】在下列几种化合物里,属于酚类的是(BCE)师:请同学们小结酚的分子结构特征。
【小结并板书】(1)具有苯环结构,(2)具有羟基官能团,(3)羟基跟苯环连接。
【设问】酚和醇有哪些不同的性质,这是本节课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板书】二、苯酚的性质1.苯酚的物理性质【探究实验1】(1)展示苯酚样品请同学们观察未被氧化的苯酚的色、态,并小心闻它的气味。
在日常生活中,哪里能闻到类似的气味?苯酚是无色晶体,有刺鼻的气味。
医院里的消毒液、日常生活中用的药皂中可闻到这种气味。
【说明】纯净的苯酚是无色晶体。
鲁科版高中化学教案:醇和苯酚
![鲁科版高中化学教案:醇和苯酚](https://img.taocdn.com/s3/m/8b5404aa960590c69ec37694.png)
第2节醇和酚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在分析醇的结构了解性质的过程中使学生获得物质的结构与性质之间关系的科学观点,学会由事物的表象分析事物的本质、变化,进一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表格的数据,使学生学会利用曲线图表分析有关数据并且得出正确的结论找出相关的规律,培养学生分析数据和处理数据的能力。
利用假说的方法引导学生开拓思维,进行科学探究。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即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从而使学生了解学习和研究化学问题的一般方法和思维过程,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望二、教学重点醇的取代反应、消去反应、氧化反应原理三、教学难点醇的催化氧化、消去反应原理四、课时安排2课时五、教学环节★第一课时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引入现在有下面几个原子团,请同学们将它们组合成含有—OH的有机物CH3——CH2——OH 学生书写探究醇与酚结构上的相似和不同点投影交流观察、比较激发学生思维。
分析、讨论运用分类的思想,你能将上述不同结构特点的物质分为哪几类?学生相互讨论、交流培养学生分析归纳能第一类—OH直接与烃基相连的:第二类—OH直接与苯环相连的:力。
讲解在上述例子中,我们把羟基与烃基或苯环侧链上的碳原子相连的化合物叫做醇;羟基与苯环直接相连形成的化合物叫做酚。
学生听、看明确概念过渡、提问醇和酚分子结构中都有羟基(—OH),它们在化学性质上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呢?这一讲,我们先来了解一下醇的有关知识投影、讲述一、醇1、醇的分类一元醇CH3OH 、CH3CH2OH 饱和一元醇通式:C n H2n+1OH二元醇CH2 OH CH2OH 乙二醇多元醇CH2 OH CHOH CH2 OH 丙三醇学生听、看、思考使学生了解醇的分类思考与交流请仔细阅读对比教材P49页表3-1、3-2表格中的数据,你能得出什么结论或作出什解释?分析较多数据的最好方法就是在同一坐标系中画出数据变化的曲线图来。
《醇和酚 第2课时》示范公开课教学设计【高中化学】
![《醇和酚 第2课时》示范公开课教学设计【高中化学】](https://img.taocdn.com/s3/m/1366db77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0e.png)
第2节醇和酚第2课时一、教学目标1.能从官能团视角认识有机化合物的分类,掌握酚的结构特点,正确区分醇与酚;2.掌握苯酚的主要物理性质;3.通过实验探究,理解基团之间存在相互影响,即苯酚中羟基和苯环的相互影响;4.知道酚类物质遇FeCl3溶液能发生显色反应,并能用该反应来检验酚;5.了解酚类物质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用途和存在的危害,培养“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化学核心素养。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苯酚的主要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难点:理解基团之间存在相互影响三、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苯酚,蒸馏水,乙醇,NaOH溶液,Na2CO3溶液,紫色石蕊溶液,溴水,FeCl3溶液;CO2发生装置;试管,胶头滴管,药匙等四、教学过程活动一、酚的概述【讲解】酚的定义:芳香烃分子中苯环上的氢原子被羟基取代后的有机物,称为酚。
【展示】几种常见酚的结构简式。
酚的命名:在苯、萘等名称后面加上“酚”字;若苯环上有取代基,将取代基的位次号和名称写在前面。
【提问】请根据酚的命名规则给上述酚命名。
【讲解】苯酚是组成最简单的酚。
【讲解】苯酚俗称石炭酸,分子式为C6H6O,结构简式为【展示】展示苯酚的分子式、结构式、球棍模型和空间填充模型。
【讲解】苯酚是有特殊气味的无色晶体,熔点为40.9 ℃,暴露在空气中会因部分被氧化而呈粉红色。
常温下苯酚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大,温度高于65 ℃时则能与水互溶。
苯酚具有一定的杀菌能力,可以用作杀菌消毒剂。
因苯酚的浓溶液对皮肤有强烈的腐蚀性,使用时要小心。
请小组讨论思考如何设计实验探究苯酚和碳酸酸性的强弱。
【实验探究2】苯酚的酸性与碳酸、碳酸氢根的比较实验一:向苯酚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
实验二:向苯酚溶液中滴加碳酸钠溶液。
教师引导学生根据提供的实验用品,设计并进行实验探究,分享实验成果,得出结论。
比较学生交流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看法,师生互评。
【讲解】根据同学们的探究,我们知道苯酚的羟基有弱酸性,且酸性比碳酸氢根强,但比碳酸弱。
第一节醇酚教案我的
![第一节醇酚教案我的](https://img.taocdn.com/s3/m/6b1abc67ad02de80d4d84082.png)
第一节醇、酚(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分析醇的结构,了解性质的过程中使学生获得物质的结构与性质之间关系的和科学观点(2)、学会由事物的表象分析事物的本质、变化,进一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1)通过分析表格的数据,使学生学会利用曲线图分析有关数据并且得出正确的结论找出相关的规律(2)培养学生分析数据和处理数据的能(3)利用假说的方法引导学生开拓思维,进行科学探究3、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比较乙烷和乙醇结构、性质的差异,认识官能团决定有机物的性质。
(2)学会由事物的表象分析事物的本质、变化,进一步培养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人人动手实验,规范操作,全面培养、提高实验能力、观察能力和对实验现象的分析能力。
(3)通过新旧知识的联系,培养知识迁移、扩展的能力,进一步激发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望;通过实验,培养求实、严谨的优良品质。
、重点难点重点:醇的代表物的组成与结构特点。
难点:醇的化学性质。
【引入】卤代烃可以看作是烃分子中的氢原子被卤素原子取代而生成的物质,那么如果烃分子中的氢原子中的H原子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取代,比如CH3CH2OH,CH3COOH,CH3CHO等都可以看做是烃中的氢原子被含有氧原子的原子团取代而衍生成的,我们把着类物质叫做烃的含氧衍生物。
听得含氧衍生物种类很多,可以分为醇、酚、醛、羧酸、酯等,烃的含氧衍生物的性质由所含官能团决定。
必修2中对这部分知识已有部分介绍,本章内容在必修2 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醇的内容。
【板书】一、醇的结构1.概念羟基与烃基或苯环侧链上的碳原子相连的化合物。
官能团为羟基。
通式:一元醇的分子通式R-OH,饱和一元醇的结构通式为C n H2n+1OH。
碳原子数相同的饱和一元醇与饱和一元醚互为同分异构体。
2.分类3.命名4、醇类的同分异构现象(1).醇分子中,因羟基位置不同产生位置异构;因碳链的长短不同产生碳链异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烃的衍生物
第一节醇和酚
第二课时:酚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①了解酚类的定义;了解苯酚的物理性质,掌握苯酚的化学性质;理解苯环和羟基的相互影响。
通过苯酚的性质实验培养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②通过分析苯酚的结构特点,推出苯酚应具有的性质;分析羟基对苯环的影响,推出苯酚易发生取代反应,培养分析和推理的思维能力。
2、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通过结构决定性质的分析,培养唯物主义的思维观点和思维方法;通过苯酚的性质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苯酚的化学性质;酚羟基与醇羟基的区别
●教学难点:酚羟基与醇羟基的区别;有机官能团的相互影响
●课时安排:1课时
●实验准备:
学生实验用品:苯酚、水、乙醇、石蕊、5%NaOH溶液、FeCl3溶液
试管、酒精灯、火柴、滴管、试管夹
教师实验用品:苯酚、水、乙醇、石蕊、5%NaOH溶液、浓溴水、FeCl3溶
液、
试管、酒精灯、火柴、药匙、滴管、
板书设计
一、苯酚的结构
苯酚:或C6H5OH
分子式:C6H6O
二、物理性质
无色晶体,有特殊气味,在空气中易被氧化而呈粉红色,熔点低,常温下在水中溶解度不大,加热时易溶(>65℃时任意比溶于水),易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有腐蚀性
三、化学性质
(一)、弱酸性(石炭酸)
(二)、苯环上的取代反应
(三)、显色反应
四、用途
化工原料,制酚醛树脂、医药、染料等,稀溶液用作防腐剂和消毒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