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叶青实验方法

合集下载

三叶青的治病功效

三叶青的治病功效

三叶青的治病功效.三叶青;性; 凉;味觉; 辛,苦.无毒. 常用量;10--15克,也可大到30克.内服,外用匀可.效;清热解毒,活血止痛,祛风化痰.消肿降热, [晒干或鲜用]三叶青治;高热惊厥,[小儿]感受冒发热,喉痒肿痛.咳嗽,肺炎,肝炎,肠炎,痢疾,支气管炎及支气管哮喘,风湿病,胆道感染,妇女月经不调,妇女宫项炎,淋巴结炎及淋巴结结核,一切疔疮毒疖,跌打损作伤.风湿痛,疝气痛,咽喉肿痛,急性鼻炎,白喉,扁桃体炎,蜂窝组织炎,湿疹,外伤出血,毒蛇咬伤[银环蛇特效]渗出性皮炎,破损性炎症渗出症,病源性组织渗出等,也可用于一些病毒性疾病,及慢性和迁延性疾病.三叶青;测试表明;含有淀粉,还原糖,黄酮,黄酮甙,甾类化化合物和氨基酸等.三叶青的药理作用;A;对肝脏功能的作用,以对照组的免子由静脉注射与四碘四氯荧光素--I,测量不同时间内免子的肝区放射性,实验组的免子先给予三叶青后再给;四碘四氯荧光素--I,然后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实验组的免子的肝区放射性最大吸收时间平均较对照组提前了8分钟,放射性最大吸收百分数平均值较对照组增加5分钟,肝区的放射持续时间较对照组延长6分钟,放射性开始下降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延迟14分钟.从上面结果初步可以看出,三叶青有加强肝脏功能的作用,由三叶青提取的含氮化合物腹腔注射在鼠的热板法和苯醌法的致痛模型上有明显的镇痛作用,有明显的降低毛细血管的通渗性,抑制急性炎证的渗出和水肿,抑制慢性肉芽肿的增生的作用.对于抗病毒的试验;体外试验表明,对乙脑,流感等病毒有抑制作用.三叶青是'蔓生,茎如初生小竹,有节。

一枝三叶,叶长有尖,圆齿疏纹。

对叶生须,须就地生,根大如麦冬。

俚医以治小儿高热、止腹痛,取浆冲服。

"再参考其附图,与本品十分相似。

该书还载有"石猴子"谓:"产南安。

蔓生细茎,茎距根近处有粗节手指大,如麦门冬黑褐色。

节间有细须缭绕,短枝三叶,叶微似月季花叶。

三叶青的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研究

三叶青的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研究
张志臣, 王海洋, 王玲. (2018). 三叶青组织培养及快速繁殖技术研究. 中国中药杂志, 43(13), 2454-2458.
文献2
李明, 王佳佳, 陈建华. (2019). 三叶青组织培养技术体系优化与应用. 中国中药杂志, 44(17), 3377-3381.
文献3
杨丽娟, 王海洋, 张志臣. (2020). 三叶青组织培养中污染菌的分离、鉴定与防治. 中国中药 杂志, 45(3), 551-556.
文献综述
实验材料
系统搜集和分析关于三叶青组织培养和快速 繁殖的文献资料,以了解现有的研究现状和 研究进展。
选择健康、无病虫害的三叶青植株作为实验 材料,采集成熟、健康的叶片和茎段作为外 植体。
培养基
接种与培养
选用适宜的组织培养培养基,如MS培养基 或1/2MS培养基,添加不同浓度的植物生 长调节剂和糖等营养成分。
Hale Waihona Puke 将诱导出的丛生芽移植 到蛭石:珍珠岩(3:1)的基 质中,在25℃左右的温度 下,保持湿度在80%90%之间,并注意及时浇 水,便可在较短的时间内 获得大量健康的三叶青 小植株。
本研究为三叶青的快速 繁殖提供了一种有效的 方法,对于三叶青的推广 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讨论
三叶青的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技术对于濒危植物 的保护和优良品种的繁殖具有重要意义。
《三叶青的组织培养与快 速繁殖研究》
xx年xx月xx日
目录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研究方法与实验设计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结论与讨论 • 参考文献
01
研究背景与意义
研究背景
1
三叶青是一种具有药用价值的植物,广泛应用 于中药材市场。
2
三叶青野生资源匮乏,自然繁殖能力有限,难 以满足市场需求。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三叶青胶囊总黄酮含量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三叶青胶囊总黄酮含量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三叶青胶囊总黄酮含量董昌平;何孝金;王芬【期刊名称】《海峡药学》【年(卷),期】2016(028)002【摘要】ABSTRACT:OBJECTIVE To establish a method of determination on the content of total flavonoids in Tetrastig-ma hemsleyanum Capsule by UV.METHODS Different extraction methods were investigated.Based on single-fac-tor tests,orthogonal design was used to adopted to investigate effects of extraction temperature,ethanol concentration, solid-liquid ratio and refluxing time with extraction rate of total flavonoids asindex.Different colour reaction systems were screened.Al(NO3)3 and NaOH solution concentration,NaOH solution volumn,reaction temperature and blank solution were investigated.NaNO2-Al(NO3 )3-NaOH colour reaction system was use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total flavonoids in Tetrastigma hemsleyanum Capsule.RESULTS Reflux extraction was the optimum method and the op-timum conditions were as follows:extracted with 400 times the amount of 40% ethanol for 90 min in 90℃ water bath.NaNO2-Al( NO3 ) 3-NaOH was the optimum colour reaction system and the optimum conditions were as follows:with subsequent filtrate solution as blank,reaction temperature was 40℃ and added with 5%NaNO2 solution 1mL, 5%Al(NO3)3 solution 1mL,8%NaOH solution 10mL.With Rutin as reference and the detection wave lengeh was set at 505nm.There wasgood linear relationship during 14.0~84.0g· L-1(r=1.0000).The average recovery rate was 99.00%( RSD1.30%,n=6).CONCLUSION The mothod is simple,rapid,accurate and can be used for the quantitative method of Tetrastigma hemsleyanum Capsule.%目的:建立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三叶青胶囊中的总黄酮含量的方法。

三叶青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三叶青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三叶青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下面为大家介绍的中药知识是:三叶青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请看下面详细的内容介绍。

三叶青的作用:
对肝脏功能的影响:对照组的兔由静脉给与四点四氯荧光素-I,测量不同时间内家兔肝区放射性。

实验组的兔先给与三叶青后再给四点四氯荧光素-I,然后进行测定。

结果表明,实验组肝区放射性最大吸收时间平均较对照组提前8分钟,放射性最大吸收百分数平均值较对照组增加5分钟,肝区放射持续时间平均值较对照组延长6分钟。

放射性开始下降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延迟14分钟。

从上面结果初步可以看出,三叶青有加强肝脏功能的作用。

三叶青的功效:
清热解毒、祛风化痰、活血止痛。

主治:白喉,小儿高热惊厥、痢疾、肝炎。

外用治毒蛇咬伤,扁桃体炎,淋巴结结核,子宫颈炎,蜂窝织炎,跌打损伤。

三叶青的食用方法:
1、小儿高热:三叶青块根、射干、仙鹤草各5钱,白头翁2钱,钩藤1钱。

水煎服,每日1剂。

2、病毒性脑膜炎:三叶青块根5钱(儿童3钱)。

水煎服,每日1剂。

3、慢性迁延型肝炎:三叶青注射液,每次肌注2~4毫升,每日2次。

20~40天为一疗程。

4、蜂窝织炎,扁桃体炎,淋巴结结核:三叶青块根,用酒磨成糊状搽患处,每日2~3次。

5、扭挫伤:三叶青、酢浆草、香附子各适量,捣烂加热外敷。

以上就是三叶青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的相关介绍,相信你已经有所了解了,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三叶青叶指纹图谱研究及8种酚类成分含量测定

三叶青叶指纹图谱研究及8种酚类成分含量测定

三叶青叶指纹图谱研究及8种酚类成分含量测定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建立三叶青叶指纹图谱,并同时测定8种酚类成分(新绿原酸、绿原酸、隐绿原酸、异荭草苷、荭草苷、牡荆素鼠李糖苷、牡荆苷、异牡荆苷)的含量,为三叶青叶质量评价提供依据。

采用UHPLC法,Welch UHPLC Ultimate XB-C18色谱柱(4.6 mm×150 mm,2.7 μm),流动相为乙腈-0.1%甲酸(含5%甲醇)水梯度洗脱,流速0.4 mL·min-1,柱温30 ℃,采用国家药典委员会“相似度评价软件2004AB”处理分析,建立41批不同产地三叶青叶的指纹图谱,共标定15个共有峰并对不同产地进行聚类分析,然后选择其中8个主要的酚类成分作为定量指标,建立UHPLC同时测定8种主要酚类成分含量的方法,经方法学验证该研究建立的三叶青叶指纹图谱和8种酚类成分含量测定方法简便有效、灵敏、准确,可为综合评价三叶青叶的质量提供参考。

标签:三叶青叶;UHPLC;指纹图谱;含量测定[Abstract]A novel method combining ultra-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UHPLC)fingerprint and simultaneous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eight phenolic components was developed and validated for quality evaluation ofTetrastigma hemsleyanum leaves. For fingerprint analysis,15 peaks were selected as the common peaks to evaluate the similarities among 41 batches ofT. hemsleyanum leaves collected from different regions. Additionally,simultaneous quantification of eight markers,including neochlorogenic acid,chlorogenic acid,cryptochlorogenic acid,isoorientin,orientin,vitexin-2-O-rhamnoside,vitexin and isovitexin,was performed and the obtained data demonstrated that our method has achieved desired linearity,precision and accuracy. Clustering statistical analysis was further application inT. hemsleyanum leaves from different regions.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new approach conbine ultra-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UHPLC)fingerprint and simultaneous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eight phenolic components was applicable in quality control ofT. hemsleyanum leaves.[Key words]Tetrastigma hemsleyanum leaves;UHPLC;fingerprint analysis;quality controldoi:10.4268/cjcmm20162115三葉青是我国特有的珍稀药用植物,为葡萄科崖爬藤属植物三叶崖爬藤Tetrastigma hemsleyanum Diels et Gilg,以块根或者全草入药,具有清热解毒、祛风化痰、活血止痛的功效[1],并广泛用于多种国药准字中成药,如排石利胆胶囊、华佗风痛宝、结石康胶囊等。

三叶青多糖提取工艺优化及单糖组成分析

三叶青多糖提取工艺优化及单糖组成分析

三叶青多糖提取工艺优化及单糖组成分析三叶青多糖是一种重要的生物活性物质,具有抗氧化、抗炎和免疫调节等多种生物活性。

其提取工艺优化及单糖组成分析对于深入研究其生物活性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三叶青多糖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并利用色谱法对提取得到的多糖进行单糖组成分析,为三叶青多糖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一、三叶青多糖提取工艺优化1. 原料准备三叶青是一种常见的植物,其叶子富含多糖。

首先需要精选新鲜的三叶青叶子作为提取原料,叶子需洗净并晾干。

2. 提取工艺(1)粉碎:将晾干的三叶青叶子进行粉碎,以增加提取效率。

(2)溶剂选择:根据文献报道,三叶青多糖可溶于水和醋酸乙酯等溶剂中,本次实验选择水作为提取溶剂。

(3)提取条件:提取温度、时间、料液比等条件对多糖提取效果有重要影响,需要进行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

3. 正交试验优化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最佳提取工艺条件。

本次试验以多糖提取率为指标,选取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和料液比为影响因素,进行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工艺条件,获得最佳提取条件。

4. 多糖含量测定利用酚-硫酸法测定三叶青多糖提取物的多糖含量,确定优化后提取工艺的效果。

二、三叶青多糖单糖组成分析1. 单糖标准曲线的绘制准备葡萄糖、甘露糖、半乳糖、甘氨酸、岩藻糖等单糖的标准溶液,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分别进行浓度梯度的进样,建立单糖标准曲线。

2. 多糖水解将优化后的三叶青多糖提取物进行酸水解或酶水解,得到单糖。

3. 单糖组成分析将水解后的多糖样品进行过滤,并进行HPLC分析,根据单糖在不同条件下的保留时间和峰面积,计算出样品中各单糖的含量。

通过以上工艺优化和单糖组成分析,可以获取三叶青多糖的最佳提取条件,并且了解其单糖组成,为进一步研究其生物活性和应用价值打下基础。

四、参考文献1. 张三, 李四. 三叶青多糖的提取及生物活性研究[J]. 食品科学, 2010, 31(3): 45-48.2. 王五, 赵六. 高效液相色谱法在多糖单糖组成分析中的应用[J]. 分析化学, 2015, 36(2): 78-82.。

三叶青多糖提取工艺优化及单糖组成分析

三叶青多糖提取工艺优化及单糖组成分析

三叶青多糖提取工艺优化及单糖组成分析【摘要】本研究旨在优化三叶青多糖的提取工艺并对其单糖组成进行分析。

通过实验,我们确定了最佳提取工艺参数,并使用单糖组成分析技术对提取物进行了深入研究。

结果表明,提取温度、时间和溶剂种类是影响提取效果的关键因素。

单糖组成分析的方法包括HPLC和GC-MS 等技术,可以准确鉴定提取物中的单糖成分。

实验结果显示,三叶青多糖主要由葡萄糖、甘露糖和阿拉伯糖组成,且含量较高。

本研究得出三叶青多糖提取工艺的最佳条件和单糖组成分析的结果,为进一步研究三叶青多糖的生物活性及应用价值提供了重要参考。

未来的工作将侧重于深入探究三叶青多糖的功能和应用前景。

【关键词】三叶青多糖、提取工艺优化、单糖组成分析、影响因素、方法、实验结果、讨论、结论、未来展望。

1. 引言1.1 背景介绍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研究旨在对三叶青多糖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并对提取所得多糖进行单糖组成分析,从而为其进一步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通过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可以提高三叶青多糖的提取效率和质量,从而更好地发挥其生物活性和药用价值。

单糖组成分析可以为三叶青多糖的结构和功能研究提供重要数据,为深入挖掘其药用价值和开发新型功能食品提供科学依据。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优化三叶青多糖的提取工艺,探讨最佳的提取条件,提高提取效率和产率,从而为三叶青多糖的应用研究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

通过对三叶青多糖的单糖组成分析,了解其组成结构,为进一步研究其生物活性及功能提供基础数据。

通过本研究,我们旨在为三叶青多糖的提取工艺优化和单糖组成分析提供可靠的实验数据和方法,为其在食品、医药等领域的应用奠定基础,为推动三叶青多糖的开发利用和产业化做出贡献。

1.3 意义三叶青多糖是一种重要的生物活性多糖,具有多种生理功能和药用价值。

其具有抗炎、抗氧化、抗癌等多种生物活性,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化妆品等领域。

通过研究三叶青多糖的提取工艺优化和单糖组成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其结构和性质,提高其生物活性和应用价值。

三叶青冻干粉抗炎作用的实验研究

三叶青冻干粉抗炎作用的实验研究
e x p e r i me n t a l a n i ma l s we r e r a n d o ml y d i v i d e d i n t o i f v e g r o u p s ,i n c l u d i n g t h r e e t r e a t me n t g r o u p s ,p o s i t i v e c o n t r o l a n d s o l v e n t c o n t r o 1 .a n t i —i n la f mma t o y r e f f e c t wa s a s s e s s e d b y s e v e r a l t e s t s i n c l u d i n g HAc i n d u c e d p e r i t o n e a l c a p i l l a r y p e r - me a b i l i t y i n mi c e , x y l e n e - i n d u c e d e a r e d e ma i n mi c e a n d c a r r a g e e n i n i n d u c e d p a w e d e ma i n r a t s .Re s u l t s T h e r d/ a x t e t r a s t i g ma e l y o p h i l i z e d p o wd e r s i g n i ic f a n t l y i n h i b i t e d t h e p h l o g i s t i c i n f i l t r a t i o n i n mi c e a t 7 . 1 6 g / k g a n d 3 . 5 8 g / k g .

三叶青提取物抗炎_镇痛及解热作用的实验研究

三叶青提取物抗炎_镇痛及解热作用的实验研究
- 1 [ 3]
积减去正常体积所得差值 , 即为各时间段足跖肿胀 净值。 [ 4] 2. 2 ERT 的镇痛作用 2. 2. 1 扭体法 取雌雄各半小鼠 50 只, 随机均分 5 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 ( NS) 、 ERT 高中低剂量 3 组 -1 ( 41 8, 214, 112 g # kg ) 、 阳性 药组 ( 罗通 定 50 mg # - 1 kg ) 。各组均 ig 给药 , qd, 连续 3 d。于末次给药后 1 h, 各组小鼠均 ip01 6% 醋酸溶液 01 2 mL, 记录自注 射醋酸致痛后每只小鼠在 20 min 内出现的扭体反 应次数 , 结果作组间比较, 并计算镇痛率。 2. 2. 2 热板法 取雌性小鼠若干 , 于正式实验前先 逐只用热板测痛仪进行筛选。筛选时每次取小鼠 1 只 , 记录 自放入 测痛仪 中至 出现舔 后足 所需 时间 ( s) , 以此作为该小鼠给药前痛阈值, 凡是 5 s 内出现 舔后足或 30 s 内不出现舔后足 者弃之不用。将预 选合格的小鼠作正式实验, 每组 10 只, 共 5 组, 分组 情况同 2. 2. 1。各组 均 ig 给 药, 于 给药 后每 隔 30 min 测定各组小鼠痛 阈值, 连 续测 3 次。超 过 60 s 者则按 60 s 计算。 2. 3 ERT 的解热作用 2. 3. 1 ERT 对干酵母致热实验的影响 取雌雄大 鼠若干 , 预测体温 3 d, bid。实验当日测定大鼠基础 体温 , 筛选体温波动小者 为实验用大鼠, 用 20% 酵 - 1 母混悬 10 mg#kg 注入大鼠背部皮下, 6 h 后测量肛 温 , 凡直肠温度上升不到 018 e 的大鼠剔除不用 , 取 合格大鼠 50 只分为 5 组 , 空白对照组 ( NS) 、 ERT 3 组( 41 8, 214, 11 2 g #kg ) 、 阳性药组 ( 阿 司匹林 100 - 1 mg#kg ) , 均 ig 给药 , 于给药后每隔 60 min 测定各 组大鼠肛温 , 连续测 3 次。

三叶青理化鉴定方法

三叶青理化鉴定方法

三叶青理化鉴定方法
一、外观鉴别
1.观察三叶青的外观,其通常呈不规则的块状或片状,表面呈棕黄色或黄褐色,有明显的纹理和裂纹。

2.用手触摸三叶青,感觉其质地坚实,不易破碎。

二、显微鉴别
1.取少量三叶青粉末,置于显微镜下观察,可见其表面有较多的毛茸和颗粒状突起。

2.在显微镜下观察三叶青的组织构造,可见其薄壁细胞中充满淀粉粒和草酸钙簇晶。

三、薄层鉴别
1.取少量三叶青粉末,用适量的乙醇溶解,点样于硅胶G薄层板上。

2.以甲苯-乙酸乙酯-乙醇-甲酸(5:4:3:1)为展开剂,展开后晾干。

3.喷以5%香草醛硫酸溶液,加热至105℃左右,可见斑点颜色显色清晰。

四、水分测定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的方法进行测定,三叶青的水分不得超过
12.0%。

五、总灰分测定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的方法进行测定,三叶青的总灰分不得超过10.0%。

六、浸出物测定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的方法进行测定,三叶青的醇溶性浸出物不得少于50.0%。

高效液相色谱内标法测定三叶青块根中槲皮素和β-谷甾醇的含量

高效液相色谱内标法测定三叶青块根中槲皮素和β-谷甾醇的含量
样 品产地 槲皮 素 平 均含量( m g / k g )
湖南 湖北
浙江
2 0 1 7 年 第 5 期 ( 总 第1 9 8 期 ) j I —
该项 目为 2 0 1 4年高校科学技术研究项 目( G J J 1 4 7 9 4 ) 。
收 稿 日期 : 2 0 1 7 — 0 8 — 0 7
谷甾醇标准储备液 、 大黄素甲醚 内标标 准储备液 验 0 . 1 m L . 置于 1 0 m L容量瓶中 . 用甲醇溶解并稀释 研 到刻度 , 摇匀 , 制成 1 0 . 0 g / m L 标准工作液 。 究 1 . 3 提 取 取三 叶青块根 。 粉碎 , 过三号筛 。取本品约 0 . 5 g , 精密称定 , 置1 0 0 m L圆底烧瓶中 , 加大黄素 甲醚标准储备液 0 . 0 5 m L , 混匀 。加 甲醇 一 2 5 %盐 酸( 1 : 4 , v / v ) 溶液 2 5 mL , 回流 提取 1 h , 滤过 。 将 滤 纸 上残 渣洗 人 圆底 烧 瓶后 ,重复 上述 步 骤提 取 2 次 。合并提取液 。 5 5  ̄ C 下旋转蒸干 。用 三氯 甲烷 2 0 m L复溶 ,旋转蒸 干 。用 甲醇 5 m L复溶 , 经 0 . 4 5 m微孔滤膜过滤 , 上机测定。 1 - 4色 谱条 件 色谱柱为 A g i l e n t P a r o s h e l l E C — C 1 8 f 4 . 6×5 0 mm , 2 . 7 m ) ; 流 动相 A为 纯水 , B为 甲醇 ; 梯度 洗 脱程度 见表 1 : 柱温 2 5 ℃, 流速 0 . 7 m l / m i n , 进样 量5 l , 波长 2 1 0 n m; 内标 法定 量 。
叶青 中该 两 种 活性 成 份 的含 量 测 定 方 法 有 一 定

三叶青的毒理学研究.doc

三叶青的毒理学研究.doc

三叶青的毒理学研究关键字:毒理学三叶青为葡萄科植物三叶崖爬滕Tetrastigma hems-leyanum Diels et Gilg的根[1],又名金线吊葫芦、石老鼠。

在浙江民间素有食用习俗,为评价其安全性。

我们按《保健食品检验与评价技术规范》(2003年版)中“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试验”进行实验[2],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样品三叶青块根,切片,10倍水浸泡2h,每次1h,收集煎液。

浓缩成1g生药/ml浓度,由杭州天惠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按民间食用习惯15g/人/d计算。

2 实验动物和检测条件实验用ICR小鼠由浙江省实验动物中心提供,清洁级,医学实验动物合格证号为2001001,医学实验动物设施合格证号为2001001。

实验用SD大鼠由浙江省实验动物中心提供,清洁级:医学实验动物合格证号为2001001,医学实验动物设施合格证号为2001001。

实验动物饲料由浙江省实验动物中心提供,执行标准GB14925-2001。

检测环境条件:温度范围20℃~25℃,相对湿度范围60%~70%。

实验动物试验前在动物房环境中适应3天,染毒前禁食过夜,不限制饮水。

3 实验方法3.1 大鼠急性经口毒性试验3.1.1 实验动物选用健康、成熟、体重180~220g SD大鼠20只,雌雄各半。

3.1.2 剂量和给药方法按最大耐受量试验方法将大鼠分为10.0g/kg,体重剂量组,每组20只,雌雄各半。

大鼠灌胃前停食16h。

连续观察14天,并记录动物中毒症状及死亡情况。

3.1.3 观察指标染毒后,观察大鼠的一般状况、中毒症状和死亡情况,观察期限2周。

3.2 小鼠急性经口毒性试验3.2.1 实验动物选用健康、成熟、休重18~22g ICR小鼠20只,雌雄各半。

3.2.2 剂量和给药方法按最大耐受量试验方法将小鼠分为40.0g/kg体重剂量组,每组20只,雌雄各半。

小鼠灌胃前停食16h。

连续观察14天,并记录动物中毒症状及死亡情况。

三叶青多糖提取工艺优化及单糖组成分析

三叶青多糖提取工艺优化及单糖组成分析

三叶青多糖提取工艺优化及单糖组成分析【摘要】本研究旨在优化三叶青多糖的提取工艺和进行单糖组成分析。

通过实验设计和方法的精心安排,我们成功提取出高纯度的三叶青多糖,并利用单糖组成分析方法对其进行研究。

实验结果表明,优化的提取工艺可以显著提高三叶青多糖的提取效率和纯度。

单糖组成分析显示三叶青多糖主要由葡萄糖和甘露糖组成,且含量较高。

通过对实验结果的数据分析和讨论,我们得出了三叶青多糖提取工艺的优化方案和单糖组成分析的关键发现。

这些结果对于进一步研究三叶青多糖的生物活性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为三叶青多糖的提取工艺优化和单糖组成分析提供了重要参考和指导。

【关键词】三叶青多糖、提取工艺优化、单糖组成分析、实验设计、实验结果、数据分析、结论、背景介绍、研究意义、关键发现。

1. 引言1.1 背景介绍三叶青多糖是一种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和药用价值的多糖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天然植物和微生物体内。

其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肿瘤等多种生理活性,因此备受研究者的关注。

三叶青多糖的提取工艺和单糖组成分析方法仍然存在许多挑战和待解决的问题。

在过去的研究中,采用传统的热水提取方法提取三叶青多糖,但存在提取率低、耗时长等缺点。

研究人员对其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探索更高效、更环保的提取方法。

单糖组成分析作为评价三叶青多糖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也面临着分析时间长、准确性差等问题。

寻找更为准确、快速的单糖组成分析方法成为研究的重要方向。

本文旨在通过优化三叶青多糖的提取工艺和改进单糖组成分析方法,揭示其结构及生物活性之间的关系,为进一步研究和应用三叶青多糖提供科学依据。

1.2 研究意义三叶青多糖是一种重要的植物多糖,在医药、食品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研究三叶青多糖的提取工艺优化及单糖组成分析,不仅可以为其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技术支持,还可以为相关产业的发展和推动健康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研究三叶青多糖的提取工艺优化,可以提高多糖提取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加产品的附加值;通过单糖组成分析可以更准确地了解其成分及功效,为进一步的功能研究奠定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叶青水分测定
取供试品 2.0g,平铺于干燥至恒重的扁形称瓶中,厚度不超过5mm,疏松供试品不超过10mm,精密称定,打开瓶盖在100~105℃干燥5小时,将瓶盖盖好,移置干燥器中,冷却30分钟,精密称定重量,再在上述温度干燥1小时,冷却,称重,至连续两次称重的差异不超过5mg为止。

根据减失的重量,计算供试品中含水量(%)。

结果见表1。

表1不同来源三叶青药材水分含量
编号编号蒸发皿重
(g)
药材重
(g)
干燥后总重
(g)
水分含量
(%)
1
2
3
4
《饮片标准通则(试行)》规定,一般的饮片含水量宜控制在7%-13%之间,避免发霉、虫蛀以及有效成分分解和破坏,利用贮藏,本结果显示:
三叶青醇溶性浸出物测定
浸出物测定法系指用水、乙醇或其他适宜溶剂,有针对性地对药材及制剂中可溶性物质进行测定的方法。

是控制药材质量的指标之一。

三叶青的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方法按中国药典2015版(一部)附录X A方法进行。

药材粉碎,过二号筛,混合均匀,取样品约2.0g,称定重量,置100~250ml的烧瓶瓶中,精密加70%乙醇50~250ml,塞紧,称定重量,静置1小时后,连接回流冷凝管,加热至沸腾,并保持微沸1小时。

放冷后,取下锥形瓶,密塞,再称定重量,用70%乙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用干燥滤器滤过。

精密量取滤液25ml,置已干燥至恒重的蒸发皿中,在水浴上蒸干后,于105℃干燥3小时,置干燥器中冷却30分钟,迅速精密称定重量,以干燥品计算供试品中醇溶性浸出物的含量(%)。

结果见表2。

1记录
记录精密加水体积,加热回流时间,精密量取滤液的体积,干燥的温度,干燥的时间,蒸发皿恒重的数据,供试品称量的数据,干燥后及干燥至恒重的数据。

2 计算
醇溶性浸出物(%)= (浸出物及蒸发皿重-蒸发皿重)×加醇体积
×100% 供试品的重量×量取滤液的体积
表2 不同来源三叶青浸出物含量
序号编号
样品重
量(g)
蒸发皿重
(g)
量取体
积(ml)
干燥后总
重(g)
浸出物含
量(%)
1 2 3
4
结果显示: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三叶青中槲皮素、山奈酚含量
1实验仪器与材料
1.1 实验仪器
高效液相色谱仪(prostar 230型三元泵,330型二极管阵列检测器,
410型自动进样器)、色谱柱(250×4.6mm,5μm),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DHG-9240A型上海一恒科学仪器有限公司)、酸度计(HANNA PH201)、电子恒温水浴锅(型号DKS-24 嘉兴市中新医疗仪器有限公司)、旋转蒸发仪(BUCHI R-210 )、真空干燥箱(VACUCELL 德国MMM公司)、十万分子一电子天平(BP211D,塞多利斯)、超声波清洗器(KQ3200DB 昆山超声波仪器有限公司)、超纯水仪(611UV 赛多利斯)。

1.2 实验材料及试剂
三叶青药材(广胜),槲皮素、山奈酚对照品(中国药品生物制检定所),甲醇、异丙醇均色谱纯,水为超纯水,其余试剂均为分析纯。

2.实验内容
2.1 标准品溶液的配制:精密称取对照品槲皮素
3.05 mg,山奈酚2.77mg,分别置于10ml容量瓶中,用甲醇溶解并定容,摇匀,各吸取5ml置10ml容量瓶中,混匀得混合对照品溶液,备用。

2.2供试品溶液的配制:取干燥的三叶青药材,经粉碎后过四号筛,取2.5g样品,精密称定,用25ml甲醇(内含2%盐酸)加热回流提取2次,每次1.5小时,合并过滤的甲醇定容至50ml容量瓶中,进样分析前样品溶液用0.45um滤膜过滤,即得供分析用的样品溶液。

3 三叶青槲皮素、山奈酚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3.1色谱条件:色谱柱YMC ODS柱(250×
4.6mm 5µm),柱温:30℃,以甲醇-0.2%磷酸(50:50)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为360nm,槲皮素、山奈酚的理论塔板数均大于10000,分离度均大于1.5。

3.2 供试品溶液的配制:取干燥的三叶青药材,经粉碎后过四号筛,取2.5g样品,精密称定,用25ml甲醇(内含2%盐酸)加热回流提
取2次,每次1.5小时,合并过滤的甲醇定容至50ml容量瓶中,进样分析前样品溶液用0.45um滤膜过滤,即得供分析用的样品溶液。

3.3样品测定结果
精密吸取以上供试品溶液,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按标准曲线计算供试品溶液中槲皮素、山奈酚含量,结果见表3。

表3不同来源三叶青药材成分含量
序号编号
称重
(g)
槲皮素含量
(mg/g)
山奈酚含量
(mg/g)
1
2
3
4
结果显示: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三叶青中总黄酮含量
1实验仪器与材料
1.1 实验仪器
紫外分光光度计(VARIAN CARY 100)、加热回流提取装置、十万分子一电子天平(BP211D,塞多利斯)、超声波清洗器(KQ3200DB 昆山超声波仪器有限公司)、超纯水仪(611UV 赛多利斯)。

1.2 实验材料及试剂
三叶青药材(广胜),芦丁对照品(中国药品生物制检定所),甲醇、异丙醇均色谱纯,水为超纯水,其余试剂均为分析纯。

1.3 方法
1.3.1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干燥至恒重芦丁对照品10.02mg,用甲醇溶解并定容至50mL容量瓶中,备用。

1.3.2 供试品溶液制备:取三叶青样本粉碎后过50目筛,取0.5g置圆底烧瓶中,精密称定,加甲醇50ml,加热回流提取2次,每次1h,取出放冷,滤过,滤液挥干,残渣用适量甲醇溶解转移至10 mL 量瓶中,加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供试品溶液。

1.3.3 标准曲线的制备:精密吸取芦丁对照品溶液l.0、
2.0、
3.0、
4.0、
5.0、
6.0mL,置25 mL容量瓶中,加水至6 mL,精密加入5% 亚硝酸钠溶液l.0 mL,摇匀,放置6 min,再精密加入10% 硝酸铝溶液l.0 mL,摇匀,放置6 min,精密加入氢氧化钠试液10 mL,加水至刻度,摇匀,放置15 min,于500 nm 处测定吸收度。

以吸收度值A为纵坐标,芦丁对照品的浓度(mg/L) 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构建黄酮浓度与吸光度关系的回归方程。

1.3.4 供试品溶液总黄酮含量测定:精密吸取供试品溶液6.0mL,置25 mL容量瓶中,其余操作同“标准曲线的制备”,于500nm处测定吸收度,计算供试品溶液中总黄酮的含量,结果见表4。

表4不同来源三叶青总黄酮含量
序号编号
称重
(g)
总黄酮
(mg/g)
1
2
3
4
结果显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