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带无线接入技术概述 PPT

合集下载

宽带无线接入技术概述

宽带无线接入技术概述
-
直接广播卫星系统
• 直接广播卫星(DBS)系统使用Ku波段地球 同步卫星(12GHz/14GHz) --卫星广播业务(BSS)、不同于卫星节目传 输,点对点(多点),固定卫星业务 --视像、图文、声音 --直接提供给用户接收(个体或集体) --全球覆盖性、固定广播能力,用于提供对各 种网络的宽带接入。
-
直接广播卫星系统
地球同步卫星 高速前向链路
机顶盒
ISP
反向链路
智能卡
-
本地多点分配业务
• LMDS工作在毫米波段(28GHz-31GHz) --固定无线通信,点对多点 --视频像、数据、话音 --直接提供给用户接收(个体或集体) --成本低、灵活性大、组网容易、带宽达 1.3GHz --覆盖范围较小(2-5公里),受气候影响较大
宽带无线接入(BWA)技术概述
• 什么是宽带接入 • 宽带无线接入技术的概念 • 宽带无线接入技术特点及分类 • 宽带无线接入技术的发展概况 • 小结
1
宽带接入
• 桥梁作用-城域/核心网与本地家庭/企业网
--最后一英里或第一英里 --最后或最先一跳
• 关键因素
--部署费用/时间,服务范围,性能 --带宽和用户的可扩展性 --应用和带宽相互之间的追赶 --为了鼓励广泛应用,一个真正的宽带应用应该能够 为上千个用户提供服务,且能提供比用户翻书或切 换频道更快的下载速度
• 旧瓶装新酒
--在已有的基础架构上采用新的技术
-
IEEE 802标准
N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twork
Data Link
LLC Sublayer
802.2 Logical Link Control
MAC Sublayer

internet第02章inter接入技术PPT课件

internet第02章inter接入技术PPT课件
•27
• 移动接入模式:
– 利用移动电话的modem功能 – 直接用手机接入:WAP(Wireless Application Protocol )
•28
• GSM: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中文为全球移动通 讯系统,俗称“全球通”,是一种起源于欧洲的移动通信技术标准, 是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其开发目的是让全球各地可以共同使用一个 移动电话网络标准,让用户使用一部手机就能行遍全球。
– ADSL能在现有电话线上传输高带宽数据、多媒体和视频 信息,并且允许数据和话音在一根电话线上同时传输, 它是单个计算机高速接入网络的最新技术。
•11
– ADSL技术提供的数据传输速率是不对称的,下行速率: 1.5Mbps-8Mbps,上行速率:16Kbps-640Kbps,ADSL的最大 传输距离为5.5公里。
务数字网)接入技术俗称“一线通”,它采用数字传输 和数字交换技术,将电话、传真、数据、图像等多种业 务综合在一个统一的数字网络中进行传输和处理。 • 用户使用ISDN需要专用的终端设备,主要由网络终端 NT1和ISDN适配器组成。网络终端NT1类似与有线电视上 的用户接入盒,它为ISDN适配器提供接口和接入方式。

光纤接入网,特别是FTTH接入网,因具有频带宽、容
量大、信号质量好、可靠性高等优点,可以提供多种业务
乃至未来宽带交互型业务,被认为是接入网的发展方向。
但目前光纤接入网成本较贵,普通用户难以承受。尽管
FTTB、FTTC采用若干用户共用ONU以分摊成本、降低平均
成本方式,但却带来供电困难等问题。
•19
主要内容
• INTERNET接入概述 • 有线接入技术 • 无线接入技术 • 局域网技术

无线宽带接入技术知识点课件.

无线宽带接入技术知识点课件.

宽带无线接入技术演进
WLAN 802.11b WiMAX 802.16d WiMAX 802.16带接入(如数字用户线 (Digital Subscribe Line,DSL))技术的替代,其发展 经历了从固定局域网(802.11x)向固定无线接入空中接口 标准(802.16d),再向移动无线宽带接入无线接口标准 (802.16e)的发展历程,体现了明显的“宽带接入移动化” 的趋势,同时也对传统移动通信产业形成了竞争和挑战。
ISM频段

ISM(Industrial Scientific Medical) Band, 是由ITU-R (ITU Radiocommunication Sector,国际通信联盟无线电通信局)定 义的。此频段主要是开放给工业、科学、 医学三个主要机构使用,属于Free License,无需授权许可,只需要遵守一定 的发射功率(一般低于1W),并且不要对其 它频段造成干扰即可。
WLAN标准
10.3.3 WiMAX技术

WiMax:全球微波接入互操作性 (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Access )
WiMax论坛:成立于2001年7月,由设备商、运 营商组成的非营利性组织,目前成员接近400多 家


WiMax论坛主要成员:Intel、Fujitsu、Samsung、 Alcatel、Motorola、Huwei、ZTE、Cisco、BT、 Sprint 等。
Bluetooth
RFID Sensor Network
Personal Area Network (<10m)
Local Area Network (<100m)
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 (1 to 48km)

宽带接入之MMDS课件

宽带接入之MMDS课件
MMDS利用3.5GHz频段,采用点对多 点的方式,实现多个用户共享同一套 设备和信道,提供高速、稳定的宽带 接入服务。
MMDS特点
高速传输
MMDS支持多种传输速率,最 高可达155Mbps,满足用户对
高速数据传输的需求。
覆盖范围广
通过采用高功率发射和多层次 重传方式,MMDS能够覆盖较 广的区域,适用于大中型城市 的宽带接入。
特定区域覆盖场景
特定区域中用户需求特殊,如学 校、医院、工业园区等,
MMDS技术可以提供定制化的 宽带接入服务。
特定区域中网络安全性要求高, MMDS技术可以提供加密传输 和安全认证功能,保障用户信息
安全。
特定区域中网络质量要求高, MMDS技术可以提供稳定的宽 带接入服务,保证网络质量。
05
MMDS发展前景
宽带接入之MMDS课件
目录 CONTENTS
• MMDS技术概述 • MMDS技术原理 • MMDS网络设计 • MMDS应用场景 • MMDS发展前景
01
MMDS技术概述
MMDS定义
MMDS(Multichannel Microwave Distribution System)是一种宽带 无线接入技术,通过微波传输方式提 供宽带数据、语音、视频等多种业务 。
网络优化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如覆盖范围、容量、可靠性、成本和用户需求 等,以制定出合理的优化方案。
04
MMDS应用场景
城市覆盖场景
城市中高楼林立,MMDS技术可以用于解决城市中高楼覆盖问题,提供稳定的宽带 接入服务。
城市中人口密度高,MMDS技术可以满足大量用户同时接入的需求,提高网络效率 。
城市中用户需求多样化,MMDS技术可以提供多种速率和带宽选择,满足不同用户 的需求。

宽带接入技术之MA介绍课件

宽带接入技术之MA介绍课件
宽带接入技术之 MA介绍课件
目录
01. MA技术简介 02. MA技术的原理 03. MA技术的优势 04. MA技术的应用案例
1
MA技术简介
什么是MA技术
MA技术是一种宽带接入技术,用于实现高 速、稳定的网络连接。
MA技术采用多址接入协议,允许多个用户 共享同一信道,提高网络资源的利用率。
MA技术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能够适应 复杂的网络环境。
稳定的网络连接, 高速稳定的网络
支持远程办公和 连接,支持远程
协同工作
监控和管理
远程教育:为远 程教育提供高速 稳定的网络连接, 支持在线学习和 实时互动
2
MA技术的原理
信道分配原理
信道分配:将可用信道分配给不同的用 0 1 户,以提高频谱利用率
信道选择:根据用户的位置、信道质量 0 2 等因素,选择最佳的信道进行通信
04 跨平台兼容性:MA技术
可以支持多种操作系统, 如Windows、Linux、 Unix等,便于在不同操作 系统上部署和管理。
4
MA技术的应用 案例
家庭宽带接入
01
家庭宽带接入技术:MA技术在家庭宽带接入中的应用
02
应用场景:家庭宽带接入、家庭网络共享、家庭智能设备连接等
03
优势:高速率、低延迟、高稳定性
MA技术支持多种传输介质,如光纤、同轴 电缆、无线等,满足不同场景的需求。
MA技术的发展历程
1990年代:MA技术开始出现,主要用于固定 电话网络
2000年代:MA技术逐渐应用于宽带接入,如 ADSL、VDSL等
2010年代:MA技术进一步发展,支持更高速 率的宽带接入,如GPON、EPON等
2020年代:MA技术持续演进,以满足日益增 长的宽带接入需求,如10G-PON、Wi-Fi 6等

无线接入技术PPT课件

无线接入技术PPT课件

WPAN是一种采用无线连接的个人局域网。现通常指覆盖范围 在10m半径以内的短距离无线网络,尤其是指能在便携式消费 者电器和通信设备之间进行短距离特别连接的自组织网。 WPAN被定位于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
IEEE802.15工作组负责WPAN标准的制定工作。目前,IEEE 802.15.1标准协议主要基于蓝牙(Bluetooth)技术,由蓝牙小 组SIG负责。IEEE802.15.2是对蓝牙和IEEE 802.15.1标准的修 改,其目的是减轻与IEEE802.11b 和IEEE802.11g的干扰。 IEEE 802.15.3旨在实现高速率,支持介于20Mbps和1Gbps之 间的多媒体传输速度,而IEEE 802.15.3a则使用超宽带(UWB )的多频段OFDM联盟(MBOA多频带正交频分复用联盟 )的 物理层,速率可达480Mbps。IEEE802.15.4标准协议主要基于 Zigbee(紫蜂)技术,由Zigbee联盟负责,主要是为了满足低功 耗、低成本的无线网络要求,开发一个低数据率的WPAN(LRWPAN)标准。
)和MB-TDD(时分双工) 。IEEE802.20弥补了802.1x协议 族在移动性方面的不足实现了在高速移动环境下的高速率 数据传输。在物理层技术上,以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即正交频分复用技术)和 MIMO(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多入多出技术)为核 心,在设计理念上,强调基于分组数据的纯IP架构,在应 对突发性数据业务的能力上,与现有的3.5G(HSDPA: High Speed Downlink Packet Access高速下行分组接入 、EV-DO:全称为CDMA20001xEV-DO,是 CDMA20001x演进(3G)的一条路径的一个阶段 )性能相 当。

《无线网络连接技术》ppt课件

《无线网络连接技术》ppt课件
超帧
F-UL
M-UL
帧前 MAP
帧前 MAP
导码
F-DL F-DL F-UL 导码 M-DL M-DL M-UL
MAP
MAP
固定子帧
移动子帧
TDD模式下的802.16帧结构
⑸ 8 0 2 . 11 与 8 0 2 . 1 6 的 比 较
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
1. 覆盖 802.16标准是为在各种传播环境(包括视距、近视距和非 视距)中获得最优性能而设计的。 WLAN中的OFDM是按 照系统覆盖数十米或几百米设计的,而802.16被设计成高 功率,OFDM可覆盖数十公里。
DIFS SIFS SIFS
DIFS DATA
介质空闲
竞争延迟
竞争窗口
IEEE802.11中CSMA/CA的工作原理
DATA 介质忙
IEEE802.11中RTS/CTS工作机制
802.11在MAC层上引入了一个新的Send/Clear to Send(RTS/CTS)选项 ,解决“隐藏节点”问题 . 下图为MAC层 采用RTS/CTS的工作机制
5 54 OFDM
2.4
2.4
2.402~ 10~66
2.480
2~11
2~6
5.5/11
20~54
1
32~134
75
15~60
CCK
OFDM
FM/GFSK
QPSK/16QAM/ 64QAM
主流OFDM/256子 载波/BPSK/QPSK/
主流OFDM/256子 载波/BPSK/QPSK/
16QAM/64QAM 16QAM/64QAM
2.7bit/s/Hz的峰值速 率,在20MHz信道上 最高达54Mbit/s

《接入网基础》课件

《接入网基础》课件
Wi-Fi是一种无线局域网接入技 术,可以实现高速无线数据传输 。
蓝牙技术
02
03
移动网络接入
蓝牙是一种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 ,可以实现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 。
移动网络接入是指通过手机网络 实现互联网接入的技术,包括2G 、3G、4G和5G等技术。
光纤接入技术
PON技术
PON是一种无源光网络接入技术,可以实现高速、大容量的数据传输。
PART 04
接入网安全
接入网安全概述
接入网安全定义
接入网安全是指通过采取一系列安全措施,确保接入网系统 中的数据、设备和网络的安全性、可用性和完整性。
接入网安全目标
保护接入网免受未经授权的访问、攻击和破坏,确保网络服 务的可用性和机密性,防止敏感信息的泄露和滥用。
接入网安全威胁
恶意攻击
包括拒绝服务攻击、网络钓鱼、恶意软件感染等,这些攻击旨在 破坏网络正常运行或窃取敏感信息。
2023 WORK SUMMARY
《接入网基础》ppt 课件
REPORTING
目录
• 接入网概述 • 接入网技术 • 接入网设备 • 接入网安全 • 接入网发展趋势
PART 01
接入网概述
接入网定义
接入网定义
接入网是用于连接用户终端设备和核 心网络之间的网络设施,提供传输、 复用、路由以及维护管理等功能的网 络。
PART 03
接入网设备
接入网设备概述
01
接入网设备是用于连接用户和核心网络的设备,提供
高速、可靠的数据传输服务。
02
接入网设备包括有线和无线设备,如DSLAM、光猫
、PON终端等。
03
接入网设备的主要功能是提供高速数据传输、语音通

宽带无线接入技术

宽带无线接入技术
目前 Wi-Fi 联盟在世界各地拥有 205 名会员公 司,并且从2000 年月开始认证以来,已经有 915 个产品通过了认证。
北美 WLAN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使IEEE802.11系列 成为了主流标准
2009-6-5
计算机学科与工程学院
22
WLAN的技术定位
WLAN与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比较
频段 小区范围 数据率(最大) 传输内容与服
ISO/IEC 8802.11 WEP
GB 15629.11
WAPI 2003.5
2003.8 20%
2009-6-5
WPA IEEE 802.11i
时间:为产业发展奠定基础; 正争取成为国际标准,或国际 标准的一部分;
2004年6月 强制实施2005年底; “马后炮”
计算机学科与工程学院
17
IEEE 802.11 WLAN系列 (续)
随着距离和用户数量的增加,实际数据速率远远低于 理论速率。
802.11a链路数据速率与距离的关系
2009-6-5
计算机学科与工程学院15ຫໍສະໝຸດ WLAN技术面临的问题(续)
WLAN距离与数据吞吐率的关系 (802.11a,HiperLAN/2)
2009-6-5
计算机学科与工程学院
16
中国标准:弥补国际标准安全漏洞
2.4GHz频段直接序列扩频(Barker码,CCK),PBCC(可选)
1997年标准化 1997年标准化 1997年标准化
1999年标准化
802.11a高速 率扩展
5GHz频段OFDM
1999年标准化
802.11g 进一 步高速率扩展
802.11d
2.4GHz频段OFDM, PBCC(可选)

宽带接入之接入网通信线路课件

宽带接入之接入网通信线路课件

监控与日志记录
对宽带接入网进行实时监 控,记录设备运行日志, 以便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
宽带接入网的故障诊断与排除
故障定位
通过监控系统快速定位故 障点,确定故障类型。行故障排除,如 更换损坏部件、调整网络 参数等。
故障预防
对常见故障进行总结分析 ,采取预防措施,降低故 障发生的概率。
星型拓扑
网状拓扑
以一个中心节点为核心,其他节点直 接连接中心节点,结构简单、易于管 理和维护。
节点之间相互连接,具有较高的灵活 性和可靠性,但管理和维护较为复杂 。
环型拓扑
节点以环状方式连接,具有自愈功能 ,即当某个节点或线路出现故障时, 其他节点可以自动绕过故障点继续通 信。
接入网通信线路的传输介质
网络结构优化、设备性能优化、路由 协议优化等。
升级策略
硬件升级、软件升级、系统升级等。
宽带接入网的维护
05
与管理
宽带接入网的日常维护
01
02
03
定期检查
对宽带接入网的硬件设备 进行定期检查,确保设备 运行正常,无损坏。
清洁保养
定期对设备进行清洁保养 ,保持设备清洁,防止灰 尘、污垢对设备造成损害 。
接入技术则包括Wi-Fi、4G/5G移动网络等。
宽带接入技术的发展历程
要点一
总结词
宽带接入技术的发展经历了从窄带接入到宽带接入的演进 ,目前正在向超高速、超宽带、智能化方向发展。
要点二
详细描述
宽带接入技术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 窄带接入,主要以电话线为基础,提供较低速率的接入服 务。第二阶段是宽带接入的兴起,以DSL、光纤等高速传 输技术为基础,提供较高速度的上网服务。第三阶段是超 高速、超宽带、智能化的宽带接入技术发展,如10Gbps 光纤、5G移动网络等,为用户提供更加快速、稳定、智能 化的通信服务。

宽带接入技术PPT课件

宽带接入技术PPT课件
a、宽带上网; b、企业VoIP/FoIP业务提供; c、VOD、MP3音乐、交互游戏; d、远程教育、远程医疗; e、会议电视、可视电话; f、VPN; g、端口出租、主机托管、虚拟ISP。
4.宽带IP城域网骨干网的建设发展方案介绍
(1)ATM多业务平台系统 (2)纯IP网络平台系统 (3)IP多业务平台系统
• 接入多路复合系统中心Modem通常被组合成一个 被称作接入接点,也被称作“DSLAM”(DSL Access Multiplexer)。
• 远端模块由用户ADSL Modem和滤波器组成,用 户端ADSL Modem通常被称为ATU-R(ADSL Transmission Unit-Remote)。
-
22
ADSL技术与宽带接入
• ADSL技术基本原理
• ADSL宽带接入网络结构
• ADSL客户端相关硬件设备与连接
-
23
ADSL宽带接入网络结构
图1 传统Modem与xDSL技术的比较
-
24
ADSL技术与宽带接入
• ADSL技术基本原理 • ADSL宽带接入网络结构
• ADSL客户端相关硬件设备与连接
-
10
ADSL技术与宽带接入
• ADSL技术基本原理
• ADSL宽带接入网络结构 • ADSL客户端相关硬件设备与连接
-
11
ADSL技术基本原理
• 概念:ADSL(Asymmetric Digital Subscriber Line)是非对称数字线路缩写, 是在普通电话线上传输高速数字信号的技 术。通过采用新的技术在普通电话线上利 用原来没有使用的传输特性,在不影响原 有语音信号的基础上,扩展了电话线路的 功能。

《光纤宽带接入技术》课件5

《光纤宽带接入技术》课件5

无线局域网具有以下几大缺点,一,网 络产品昂贵,相对于有线网络,无线网 络设备的一次性投入费用较高,增加了 组网成本,二,数据传输的速率慢,虽 然无线局域网的数据传输目前可以达到 十兆每秒左右,但相对于有线以太网可 实现1G的传输速率来说,还是有相当大 的差距。
WLAN技术标准: 目前WLAN较成熟的标准有802.11b、 802.11g和802.11a等三个标准,分别工作 在2.4GHz和5.8GHz频段,最大空口传
用户终端的无线接入,业务主要限于数据访 问,速率最高只能达到2Mbps。
(2)802.11b 1999年9月IEEE802.11b被正式批准,该标准规定 WLAN工作频段在2.4-2.4835GHz,数据传输速率达 到11Mbps,传输距离控制在50-150英尺。该标准是 对IEEE802.11的一个补充,采用补偿编码键控调制 方式,采用点对点模式和基本模式两种运作模式, 在数据传输速率方面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在11Mbps、 5.5Mbps、2Mbps、1Mbps的不同速率间自动切换, 扩大了WLAN的应用领域。 IEEE802.11b很快成为主流的WLAN标准,被多数厂 商所采用,所推出的产品广泛应用于办公室、家庭、 宾馆、车站、机场等众多场合,但是由于许多 WLAN的新标准的出现,IEEE802.11a和 IEEE802.11g更是倍受业界关注。
目前WLAN的推广和认证由产业标准组织无 线保真(WiFi)联盟完成,所以WLAN技术 统称为WiFi。
3、无线城域网WMAN( wireless 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 )
【无线城域网】的覆盖范围一般为几千米到
几十千米,能够提供城域网覆盖和高数据传 输速率,以支持QoS和一定范围内移动性的 共享接入。其标准的开发组织为IEEE802.16 工作组和欧洲的HIPER access标准,802.16 和HIPER access构成了宽带城域网无线接入 标准。

宽带无源光纤接入介绍课件

宽带无源光纤接入介绍课件
APON关键技术——动态带宽分配算法
动态带宽分配(DBA)算法是实时地改变各ONU上行带宽的机制。由于数据业务的带宽不确定性,如按峰值速率静态分配带宽则整个系统带宽很快就被耗尽,带宽利用率很低;而DBA根据各ONU的业务情况动态分配带宽,使带宽利用率大幅度提高,同时系统可以根据用户优先级设置不同的服务等级。
本项目宽带无源光接入设备技术特点:
本项目所研究的宽带PON设备(Broadband PON,简称BPON),是结合APON、EPON两种技术的特点,提供多种混合业务的单一网络传输平台。 以太网数据和多路E1数据的统一传输, 动态分配带宽,利用以太网数据的突发特性对传输信道采用统计复用,提高带宽利用率。 采用基于Ethernet的成熟技术,避免APON复杂的成帧、管理等处理,大量,提高系统构成的性价比。
成本比较 SDH 和 BPON
BPON的成本节省: 较少的运行维护成本 (分光器是无源的) 较少的使用光纤,这意味作: 若光纤是自己的,则有更多的光纤可用到其它用途 若光纤是租用的,则多点租用成本更低 CO局设备接口更少花费较低 ATM交换机接口更少花费更低 PON 比SDH的连接有更充分的利用率
有源光纤接入技术与无源光纤接入技术比较
有源光纤接入技术与无源光纤接入技术的主要区别在于网络的组成上 有源光纤接入在光路分支时,采用有源技术来完成
远端机
局端机
远端机
远端机
有源设备
无源光纤网络(PON)
PON(无源光网络)技术是一种点对多点的光纤传输和接入技术,下行采用广播方式、上行采用时分多址方式,可以灵活地组成树型、星型、总线型等拓扑结构,在光分支点不需要节点设备,只需要安装一个简单的无源光分路器,光信号在传输过程中不再经过放大和再生,网络的分路由光分路器来实现。 PON的优点是:宽带化、业务综合化、灵活的组网能力、低成本。

精品课件-现代通信网(郭娟)-第九章-宽带接入网

精品课件-现代通信网(郭娟)-第九章-宽带接入网
2)提供IP业务并不需要事先建立关联,这为用户及时和动 态地获得各种业务提供了方便。
3)IP接入网具有交换功能。
2020/12/1
内容
9.1 接入网的基本概念 接入网的发展背景 接入网的定义和定界 功能和协议参考模型 接入网的分类 IP接入网 G.902与Y.1231比较
9.2 宽带有线接入网技术 铜线接入网 光纤接入网 HFC接入网
9.1 接入网的基本概念
2、IP接入网的定界 IP接入网位于用户驻地网CPN和IP核心网之间,IP接入网与
用户驻地网和IP核心网之间的接口均为参考点(RP: Reference Point),参考点RP是指统一的逻辑上的参考连接, 在特定网络中,并不对应特定的物理接口。
终端TE
终端TE
终端TE 终端TE
参考点 RP
PC 电话 用户驻地网CPN
2020/12/1
IP接入网
参考点 RP
IP核心网
参考点 RP
IP接入网
参考点 RP PC 电话
用户驻地网CPN
9.1 接入网的基本概念
3、IP接入网功能模型 总体结构包括三大功能:接入网传送功能、IP接入功能和IP
接入网系统管理功能。
参考点 RP
用户驻地网 CPN
2020/12/1
9.1 接入网的基本概念
9.1.3 功能和协议参考模型 1、接入网的功能模型
AN UNI UPF
Q3 AN-SMF
CF
CF
TF
SPF SNI
2020/12/1
9.1 接入网的基本概念
五大主要功能 用户口功能UPF:将特定的UNI的要求适配到CF和AN-SMF 业务口功能SPF:将特定的SNI的要求与公共承载相适配,以

中国电信FTTH基础知识培训-PPT课件

中国电信FTTH基础知识培训-PPT课件

1.
PON典型网络结构
语音 数据
ONT
PON系统主要由OLT、ODN和ONU三部分组成,其中 ODN不包含有源设备,OLT至ONU之间通过光分路器 连接形成P2MP(点到多点)的结构
Internet
FTTH
IPTV
监控
IMS/SS /2G/3G 城域网 /传输 OLT 分光器 FTTB 10GE/GE
(3)ODN简介
ODN位于ONU和OLT之间,为OLT与ONU提供光传输手段,完成光信号的传输 和功率分配任务。ODN通常呈树型分支结构,主要包含下列设备: – 局端配线设施:光配线架等 – 光分配点设施:光配线架、光交接箱、光分线盒、光分路器、光分歧接头盒等 – 光用户接入点设施:光分路器、光分线盒、光分歧接头盒等 – 用户端接设施:用户智能终端盒、光纤信息面板 – 其他基本器材:光缆、光纤连接器、尾纤等
(二)PON系统基本原理
PON(无源光网络)是指OLT(光线路终端)和ONU(光网络单元 )之间的ODN(光分配网络)全部采用无源设备的光接入网络 PON是一种点对多点(P2MP)的光接入系统,它能够节省光纤资源 、ODN无需供电、用户接入方便和支持多业务接入,是运营商目前 大力推行的宽带光纤接入技术,主要有EPON和GPON两种技术。
TDMA方式
PON系统传输方式—下行方向
下行方向为广播方式
下行数据广播发送,每个ONU根据下行数据的标识信息接收属于自己的 数据,丢弃其他用户的数据
广播方式
PON系统的基本组成有: 局端的光线路终端(OLT)设备 ODN,指用于连接局端OLT设备和远端ONU设备之间的光分配 网络,ODN只包含无源器件或设施 Optical Network Unit 光网络单元(ONU/ONT)。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5GHz无线接入系统
• 是ITU推荐的用于固定无线接入的频段 --多信道多点分配业务(MMDS) --点到多点拓扑结构(PMP) --中心站、终端站和网管系统
网管
TS
TE
TS
CPN
CCS
CRS
RS
SNI
空中接口
TS
TE
TS
CPN
TS
TE
UNI
3.5GHz无线接入系统
• 信产部无线电管理局2000年4月分配:
宽带无线接入技术概述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宽带接入
• 桥梁作用-城域/核心网与本地家庭/企业网
--最后一英里或第一英里 --最后或最先一跳
• 关键因素
--部署费用/时间,服务范围,性能 --带宽和用户的可扩展性
--应用和带宽相互之间的追赶 --为了鼓励广泛应用,一个真正的宽带应用应该能够 为上千个用户提供服务,且能提供比用户翻书或切 换频道更快的下载速度
无线接入
• 下一个无线革命,在手机(1990)和Wi-Fi(2000) --1980,1970,1960是什么革命?
• 被许多电信和电缆运行商认为是一个颠覆性技术 --许多电话由于无线正在丢失他们的阵地(就象由于 VOIP丢失他们的业务一样)
• 无论是对固定用户还是对移动用户,无线通信的广 播特征提供了无处不在且立竿见影的接入技术
--光纤接入能为用户提供很大的带宽,更远距离意味着能为更 多的应用提供服务 --无线接入对大量用户接入情况下,带宽分配具有相当大的扩 展性,且其本质上的广播传输特别适合于移动用户 --卫星接入对郊区和农村地区,或孤立地域具有吸引力
• 用大投资建设LAN将终端用户连接到主干网
--有时有可能其费用超过计算机软硬件费用 --当在家用户连接到服务提供商,如因特网或TV时,存在同 样的问题
• 无线接入: 固定接入:采用蜂窝组网 --3.5GHz无线接入 --直播卫星系统(DBS) --本地多点分配业务(LMDS) --IEEE 802.16d宽带无线接入 移动接入: -- IEEE 802.11 无线局域网 WLAN -- IEEE 802.15 无线个域网 WPAN -- IEEE 802.16e 无线城域网 WMAN -- IEEE 802.20 无线广域网 WWAN
• 不同于有线接入,大部分投资发生在用户入网时候 --避免了接入网基础架构不能充分利用的问题
大家应该也有点累了,稍作休息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无线接入特点
• 快速、低费用:相对于直接安装电缆或专线
--该技术允许长途电信运行商可以跳过地区服务提供商,向用 户提供服务,这样可以降低用户费用
• 允许固话服务提供商拓展他们的宽带网络
--视像、图文、声音 --直接提供给用户接收(个体或集体) --全球覆盖性、固定广播能力,用于提供对各 种网络的宽带接入。
直接广播卫星系统
地球同步卫星 高速前向链路
机顶盒
ISP
反向链路
智能卡
本地多点分配业务
• LMDS工作在毫米波段(28GHz-31GHz) --固定无线通信,点对多点 --视频像、数据、话音 --直接提供给用户接收(个体或集体) --成本低、灵活性大、组网容易、带宽达 1.3GHz --覆盖范围较小(2-5公里),受气候影响较大
Architecture
Area Area Access Network Network
Wireless Area Access Network
Management
Physical Interworking 802.3 802.11 802.15 802.16
802.20 802.22
无线宽带接入
--在实现端对端的宽带网络过程中,起到一个很重要的作用
• 在有线连接不切实际的场合,无线接入是合理的选择
--河流、丘陵、私人领地、高速路等
• 降低了网络配置的复杂性 • 消除了和移动、增加、改变相关的开销
--免除了和布线有关的劳动力、材料、设备费用 --便于重新配置、增加用户 --便于将来扩容
无线接入网分类
• 电信网:公用电信网和用用户驻地网
用户终端
接入网
核心网
接入网
用户终端
UNI
SNI
SNI
UNI
• 接入网:核心网和用户终端,电话业务:本地交
换网与用户之间的连接部分,传输设备、服用、
交叉连接和网络终端设备
• G.702:接入网是由业务接点接口(SNI)和用户 网络接口(UNI)之间的一系列传送实体(如线 路设备和传输设备)组成的,为传送电信业务而 提供所需传送承载能力的实际系统,可由Q3接 口进行配置和管理。
• 旧瓶装新酒
--在已有的基础架构上采用新的技术
IEEE 802标准
Network
Data Link
LLC Sublayer
802.2 Logical Link Control
MAC Sublayer
802.1 Overview,
CSMA Wireless Wireless Broadband Mobile Wireless /CD Local Personal Wireless Broadband Regional
3.40----3.43GHz, 3.50----3.53GHz, --固定无线接入,10km,准视距传播 --中低速率,技术成熟、单用户成本低 --支持多业务接入,中小企事业、住宅小区、 无线到大楼、基站连接,中继服务,DDN、 IP电话
直接广播卫星系统
• 直接广播卫星(DBS)系统使用Ku波段地球 同步卫星(12GHz/14GHz) --卫星广播业务(BSS)、不同于卫星节目传 输,点对点(多点),固定卫星业务
• 有线接入: --xDSL,PON(EPON、GPON)、FTTx --利用现有的通信资源 --带宽很宽 --技术成熟 --缺乏灵活性、不支持移动
• 无线接入:交换接点与用户终端之间 --GSM、GPRS、3G;WLAN,HIPERLAN2 --网络部署灵活、成本低、高灵活性 --移动上网
接入网分类
宽带接入
• 各种可能的选择
--有线类:光缆,电力线,DSL,同轴线 --电力线,DSL,同轴线接入的好处是可以利用已经 建设的基础架构,免除了安装开销 --无线:802.11,802.16,802.20,802.22,卫星,自由 空间光通信 --好处:快速、灵活、按需提供
宽带接入
• 光纤技术和无线技术是两种相互补充的技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