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新教案
开天辟地的大事优质课教案
《开天辟地的大事——优质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准确理解“开天辟地”的含义,了解我国成立的历史背景和重大意义。
- 掌握我国成立的相关时间、地点、主要人物等基本史实。
- 培养学生分析历史事件、提取历史信息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阅读、讨论、小组合作等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 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相关图片、视瓶等资料,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激发学习兴趣。
- 引导学生进行历史探究和思考,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使学生深刻认识到我国的成立是我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是我国革命的转折点,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感。
- 通过学习我国的奋斗历程,培养学生不畏艰难、勇于拼搏的精神品质。
- 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 我国成立的历史背景和重大意义。
- 我国成立的相关基本史实。
2. 教学难点- 如何引导学生理解我国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以及对我国革命的深远影响。
- 培养学生从历史事件中分析问题、得出结论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我国成立的历史背景、过程和意义等基本知识。
2.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历史问题,交流观点和想法。
3. 多媒体教学法:运用图片、视瓶等多媒体资料,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
4. 探究法:引导学生进行历史探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思维能力。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播放一段关于我国近代历史的视瓶片段,展示我国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下,人民生活困苦,国家面临危亡的情景。
2. 教师提问:同学们,看完这段视瓶,你们有什么感受?我国当时面临着怎样的困境?是什么力量能够拯救我国?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开天辟地的大事:我国的成立。
(二)讲授新课1. 我国成立的历史背景-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我国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如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辛亥革命等,分析这些运动失败的原因,指出我国人民在探索救国救民道路上的艰难历程。
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1.关于五四运动的历史特点
• 第一,五四运动表现了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
• 第二,五四运动是一次真正的群众运动。
• 第三,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 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2. 对五 四运 动的 评价
• 第一,五四运动是近代中国历史上第
一次由学生、工人和广大市民发动的反 帝反封的爱国运动。
中国在现代化过程中需要‚西化‛,但不能‚ 全盘西化‛。传统文化有糟粕,但也有精华。 而西方文化中有精华,也有糟粕。对待古今中 外的文化,都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而不 是简单的‚全盘西化‛。
(4)新文化运动的先进分子为什么对西 方资本主义的方案产生了怀疑?
• 第一,在帝国主义时代,资本主义制度的内在 矛盾已经比较充分地暴露出来。
“根本原因是我们党始终代表先
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 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 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始终高 度重视并不断保持和发展自己作
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
——胡锦涛
一、五四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 在中国的传播
• (一)新文化运动与思想解放的潮流
• 1.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
• ——毛泽东
(二)十月革命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 十月革命是怎样推动中国先进分子转向的?
• 第一,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也可以用社会主义思想 指引走向解放之路。
• 第二,新生的俄国号召反帝和以平等的态度对待中 国,推动了中国的先进分子向往社会主义。 • 第三,十月革命给予中国先进分子以新的革命方法 启示。
大会通过的 《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
俄 文 稿
俄 文 稿 译 文
一大代表的人生道路
出席中共一大的代表们在后来尖锐复杂的革命 斗争中发生了分化,走上了不同的道路。 综观他们所走过的人生道路,大体可以分为三 种类型。
新文化运动教案
新文化运动教案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导入:同学咱们今天讲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通过对教材上篇的学习,我们可以认识到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的路径,首先是器物阶段,当外国的坚船利炮打开中国的大门后,当时的先进分子试图学习西方的坚船利炮,后来失败了;随后进入到学习西方的资本主义制度,辛亥革命失败后,先进的知识分子在总结辛亥革命失败教训时,认为改变中国的关键是提高国民性,也就是进入了文化阶段的探索,这才有了新文化运动第一节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首先我们来理解一下第一节的标题。
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关系是什么呢?新文化运动是以五四运动为界,分为前期和后期两部分,所以我们首先要明确一个概念五四运动是属于新文化运动的一个部分,尽管标题上是用并列关系,但实际上五四运动是属于新文化一部分的,但是呢,五四运动太重大了太具标志性了,所以咱们要单独剖析一下。
一、新文化运动与思想解放的潮流兴起标志:P95倒数第二段勾一下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新青年》)。
《新青年》编辑部迁至北京,李大钊,鲁迅,胡适等人是主要撰稿人。
1917年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学校长,聘请陈独秀为文科学长,还聘请很多有新思想的学者来校任教,性质:五四运动前的新文化运动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新文化反对封建主义的旧文化的斗争。
(新文化运动是建立在对中国资本主义运动失败的原因的分析上,希望人们接受资产阶级文化这个角度出发的,所以五四运动前的新文化运动的性质属于资产阶级文化启蒙运动)主要阵地:《新青年》杂志和北京大学。
P96两大旗帜: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性质、开始标志、代表人物、两大阵地、两大旗帜)—选择题鲁迅的《狂人日记》中这样描述的:我翻开历史一查,这里是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一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
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是写着两个字“吃人”。
(小故事)《新青年》提出的基本口号是民主和科学(选择题)民主和科学的含义民主和科学的目的:给发展资本主义扫清思想障碍延伸:陈独秀在敬告青年一文中,对青年提出了六条希望与要求新文化运动的性质是资产阶级革命,所抨击的对象是封建主义时期的文化。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案 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1、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特点 2、大革命失败的原因 七、教学热点
1、正确认识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中的作用。 2、第一次国共合作统一战线的形成和北伐战争的意义。 八、教学方式
1、教师课堂讲授为主,学生参与、师生互动为辅。 2、适当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 九、教学方法
1、 充分尊重教材,增补相关资实际,历史结合现实。 十、教学资源
2、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第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有了
可以依赖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中国革命从此不断向前发展,由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 命推进。
第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有了科学的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 义为指导思想,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制定了正确的革命纲领和斗 争策略,为中国人民指明了斗争的目标和走向胜利的道路。
中国共产党的创建
国共合作
大革命
1、从北洋军阀的统治了解新文化运动作为思想解放潮流发生的必然。 2、五四运动作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进一步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使马克思主 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中国共产党的创建。 3、国共合作使中国革命出现了新局面。 五、教学重点
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2)教学目的与要求:1、了解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提出的口号,认识它的意义以及局限性。
了解五四运动的历史特点,认识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2、了解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结合的产物,深刻体会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3、了解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革命呈现的新面貌。
掌握大革命的意义、失败原因和教训。
教学重点,难点:1、中国的先进分子为什么和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2、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3、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革命呈现的新面貌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教学内容: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第一节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一、北洋军阀的统治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的果实后,统治中国的主要是北洋军阀控制的政府。
军阀的专制统治和割据、纷争乃至混战,给人民带来无穷灾难。
二、新文化运动与思想解放的潮流1、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新文化运动是从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开始的。
《新青年》和北京大学成了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
2、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口号《新青年》提出的基本口号是民主和科学。
民主,既是指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制度,也是指资产阶级民主义的思想。
科学有广狭二义,狭义的是指自然科学而言,广义是指社会科学而言。
3、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提倡民主、科学,反对专制和迷信,对封建礼教进行了猛烈的冲击,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
在当时获得了人们广泛的赞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五四以前新文化运动的局限第一,新文化运动提倡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并不能为人们提供一种思想武器去有效地对中国社会进行改造。
第二,运动局限在少数人范围内。
第三,具有形式主义倾向。
三、十月革命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在十月革命以后、五四运动前后的中国思想界,就产生了一批赞成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
社会主义开始在中国形成为一股有相当影响的思想潮流。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新教案
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今天我们来共同学习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幻灯片第四章标题),首先我们要明确本章的标题:开天辟地的大事变究竟是指的什么?(幻灯片毛泽东语)在很多革命纪念馆中,都陈列着这样一块牌子:“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这句话是毛泽东同志说的,所以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指的就是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本章的内容主要就是讲中共成立的历史过程。
本章的内容在整个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是非常重要的一章,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首先来回顾一下上一编我们所讲过的内容,在上编中我们了解到,随着资本帝国主义用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国门,中国逐渐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时,摆在中国人民面前有两个历史任务(副板书),是哪两个历史任务啊?一是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二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共同富裕,前一项历史任务是后一项历史任务的前提。
为了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中国人民经过了艰难曲折的探索,无论是地主阶级发起的洋务运动还是资产阶级维新运动,无论是单纯的农民战争还是伟大的资产阶级辛亥革命,所有的探索最后都无一例外地失败了。
鉴于以往中国人民实现第一个历史任务的经验,历史和中国人民重新做了三个重要的选择,哪三个选择呢?第一个选择是选择了马克思主义,第二个选择是选择了中国共产党,第三个选择是由前两个选择规定的,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这三个选择在我们这章当中有所体现,所以这一章在整个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显得很重要,我们这一章集中的反映了历史和中国人民究竟是如何选择马克思主义、以及如何选择中国共产党的,通过这一章及以后各章的学习,大家还会看到这个选择主要经历了两个过程,哪两个过程呢?第一个过程是少数的先进分子的选择,第二个过程是以后中国人民在革命的实践当中自觉的选择,那么希望大家在在学习这一章的时候要结合第四章之前和第四章之后的内容来理解为什么要实现这三大选择。
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经典评论——毛泽东评新文化运动
五四运动时期,一班新人物反对文言文,提 倡白话文,反对旧教条,提倡科学和民主,这些 都是很对的。在那时,这个运动是生动活泼的, 前进的,革命的。那时的统治阶级都拿孔夫子的 道理教学生,把孔夫子的一套当作宗教教条一样 强迫人民信奉,做文章的人都用文言文。总之, 那时统治阶级及其帮闲者们的文章和教育,不论 它的内容和形式,都是八股式的,教条式的。这 就是老八股、老教条。揭穿这种老八股、老教条 的丑态给人民看,号召人民起来反对老八股、老 教条,这就是五四运动时期的一个极大的功绩。
•4、‚五四‛运动发生的导火线——巴 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巴黎和会会址——凡尔赛宫
巴黎和会会场
这幅刊 登在1921年德 国一家杂志上 的漫画将英、 法、美、意、 日比做一只五 头怪兽,它将 德国踩在脚下, 贪婪地将其内 脏吞食殆尽。
(二)五四运动的历史过程
1、学生运动阶段
学生集会
学生游行
2、李大钊对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的 宣传
李大钊(1889-1927 ), 字守常﹐河北乐亭人。 1913年天津北洋法政专门 学校毕业。赴日本留学﹐ 入早稻田大学政治科﹐开 始接触社会主义思想。 1914年组织神州学会﹐进 行反袁活动。新文化运动 后期,比较系统地介绍马 克思主义学说。
李大钊于1918年 7月发表†法俄革命 之比较观‡, 同 年11月、12月发表 的†庶民的胜利‡、 †Bolshevism的胜 利‡,1919年5月、 11月,写了†我的 马克思主义观‡, 成为中国第一个马 克思主义者。
• 1、十月革命推动中国的先进分子从 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转向社会主义
• (1)十月革命启示人们:经济文化落后 的国家可以用社会主义思想指导革命走向 胜利。 • (2)十月革命诞生的社会主义新俄国号 召反对帝国主义,并以新的平等的态度对 待中国,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义思想在中 国的传播。 • (3)十月革命胜利的事实,给予中国的 先进分子以新的革命方法的启示,推动他 们去研究这个革命所遵循的主义。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案:第4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2012-6-6 15:47:48本站原创我要评论(0) 【字体:大中小】【教学理念与目标】一、教学理念(1)这一章内容,包括中篇综述第一部分中国所处是时代和国际环境,着重向学生阐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异同,让学生明白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是中国社会和革命的需要,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坚持马克思指导地位的历史的由来。
(2)通过对本章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历史素养,特别是要使学生充分认识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坚决跟共产党走的信念。
二、教学目标(1)通过对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五四前后的国际国内背景,争取理解为什么当时先进的知识分子要选择马克思主义作为改造中国的思想武器。
(2)通过学习,真正理解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历史的必然,了解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革命出现的新变化,从而理解为什么说中共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教学重点与难点】(1)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原因和条件。
(2)五四运动的历史特点。
(3)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特点和伟大意义。
(4)第一次国共合作与国民党革命的开展与失败。
【教学方法与手段】运用讲授、讨论等教学方法;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相关录像资料。
【教学时数】4学时(本章共2节内容,其中第一节2课时,第二节2课时)。
【教学过程】【本章导入】(运用综述概括法导入)前面我们通过对第二章、第三章的学习,了解到近代以来,随着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日益加深,社会各阶级都面临“怎么办” 的问题。
农民阶级、地主阶级洋务派、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他们从各自的阶级立场出发,对国家的出路进行了探索,先后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和方案。
然而历史表明,从洪秀全到孙中山,从《天朝田亩制度》到《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都没有找到一条挽救中国社会危机的出路,这些探索无一例外地以失败告终,真可谓“山重水复疑无路”,就在此时,“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人民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中国的探索者在漫漫的黑夜中,终于看到了曙光,这又可谓“柳暗花明又一村”。
人教版小学道德与法治《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教学设计精选全文
7.交流红船精神的传承:一页小船,开启了红船
精神,红船精神指引着一代代共产党人接续前行。
凝
望着这一页小小的红船,老师不禁想到了焦裕禄,因
为他艰苦奋斗、一心为民,还想到了雷锋,因为他一
辈子做好事、无私奉献,同学们,你们想到了谁?
设计意图:以漫画视频《党的诞生》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一大”召开的不容易,了解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意义,从而引出“红船”及“红船精神”的内涵。
通过师生交流引导学生说一说传承“红船精神”的中华儿女,从抽象到具体感悟“红船精神”的内涵。
环节四:激发少年梦想
教师活动
1.说梦想:少先队员们,在红船精神的感召之下,你们的梦想是什么?
2.结语:同学们,愿你们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在红船精神的引领下,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勇前进。
学生活动:
1.说一说自己的梦想。
设计意图:通过说梦想、诵梦想环节激发学生争做红船精神的传承人的情感,引导学生将“红船精神”落实到自己的实际行动中,树立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
6.板书设计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开天辟地敢为人先首创精神
坚定理想百折不挠奋斗精神
立党为公忠诚为民奉献精神
7.作业与拓展学习设计。
第四章开天辟地大事变(教案)
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讲授新课]同学们,本书的上篇已经结束了。
通过上篇的学习,我们了解到近代以来我国是在何种情况之下落后于世界的,以及近代以来为挽救国家的危亡和实现民族的解放,我们的先烈又是如何积极的探索救国之路的。
但随着辛亥革命的失败,中国又陷入了一种四分五裂的境遇。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应当如何发展下去呢?本节就要讲述相关的内容,包括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马克思主义进一步传播与中国共产党诞生;以及中国革命的新局面,下面先讲第一个问题,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
第一节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一、北洋军阀的统治(略讲)辛亥革命后,袁世凯窃取了革命的果实,当上了民国的大总统。
随后中国进入了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北洋军阀主要是在袁世凯之后,各地的手握军权的买办的反动政治武装集团。
他们的特点是以地主阶级和买办资产阶级作为自己的主要社会支柱,以外国的帝国主义作为自己的靠山。
他们手握军权,在各自的利益驱使和帝国主义的支持下,相互之间连年混战,给国家和人民带来巨大的伤害。
主要是强售公债、强迫借款、滥发纸币等方式,对人民进行疯狂的掠夺。
在这样严峻的形势下,迫使先进的中国人思考:中国的出路究竟是什么?二、新文化运动与思想解放的潮流在严峻的社会形势下,中国的先进分子积极思考,首先引发了文化上的革命,那就是新文化运动:1.新文化运动的兴起近代以来,为了挽救国家的危亡,中国的先进分子曾经历尽千辛万苦,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
但是,中国人学习西方的努力在实践中却一而再、再而三地碰壁。
辛亥革命的失败,更使人们陷入了深深的绝望、苦闷和彷徨之中。
从康梁的“戊戌变法”,到孙中山的辛亥革命等等,无一不是以失败而告终,这就迫使人们开始新的思考。
于是一些先进的中国知识分子认为,以往少数先觉者的救国斗争之所以成效甚少,是因为中国国民对之“若观对岸之火,熟视无所容心”。
中国国民的性质与行为的堕落,乃是“亡国灭种之病根”。
因此,“欲图根本之救亡”,必须改造中国的国民性。
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教学目的:正确认识共产党成立的历史必然性,明确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对中国革命和中国命运的伟大意义。
教学重点:1、中国的先进分子为什么选择马克思主义?2、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的产生是中国社会发展和革命发展的客观要求?3、中国共产党产生后,中国革命展现了哪些新面貌?教学难点:“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特点;共产党成立的历史必然性和伟大意义教学内容:第一节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一、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1、民国初年的社会危机军阀统治;政治动荡;思想领域尊孔复古思潮弥漫2、先进知识分子的思考与探寻:中国的出路在何处?二、新文化运动与思想解放的潮流1.五四以前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1)基本口号:民主与科学。
(2)进行社会批判的理论武器:进化论与资产阶级自由主义思想。
(3)基本内容: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3.五四以前新文化运动的意义和局限性(1)意义在中国历史上首次提出中国文化必须现代化的重大课题,反映了中国人民向西方学习从器物层面到制度层面再到思想文化层面的进步;是一场前所未有的思想启蒙运动和空前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
客观上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
(2)局限性第一,当时的启蒙思想家批判孔学,是为了给中国发展资本主义扫清障碍。
但是,由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行不通,所以从根本上说,提倡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并不能为人们提供一种思想武器去认识中国的必然,去有效地对中国社会进行改造。
第二,把改造国民性置于优先地位,脱离产生封建思想的社会环境的革命实践,将运动局限在城市的一部分知识分子,未和工人农民发生联系。
第三,缺乏更为有力的批评理论的斗争方法。
第四,存在形式主义看问题的偏向。
对西方文化过度肯定,对中国传统文化过分否定的形式主义倾向。
(3)结果:先进分子对资本主义方案产生了怀疑(为什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第一,在帝国主义时代,资本主义制度内在的矛盾已经比较充分地暴露出来。
纲要教案 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纲要教案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本章重点问题1(中国的先进分子为什么选择马克思主义,2(怎样说明中国共产党的产生是中国社会发展和革命发展的客观要求, 3(中国共产党产生后,中国革命展现了哪些新面貌,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悄悄诞生,一个伟大的事变开始了,用毛泽东的话说,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辛亥革命后的一段时间里,政党林立,不同的政党在选择自己的行动方案,历史在选择不同的政党。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终于改变了近代中国的命运,赢得了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多少年来,人们一直在追问并尝试着回答这道历史留下的课题。
2006年,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5周年暨总结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大会上的讲话》,作出了这样的回答:“根本原因是我们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始终高度重视并不断保持和发展自己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
”这一探究历史奥秘的深刻答案,是怎样得出来的呢,第一节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一、北洋军阀的统治1(民国初年的社会危机辛亥革命促成了旧体制的瓦解和新体制的建立,中国历史因之而越出了改朝换代的旧轨。
旧的统一已被推翻和新的统一尚未来到之间,出现了一个军阀割据时期。
军阀是一种封建势力,但又有着异常的特点:一是在军阀手里,本是国家统治工具的武装、军队变成了私有之物;二是私有的武装、军队又分割地方,形成了私有的地盘,没有无军队和地盘的军阀。
因此,军阀统治的实质是实力之下的武治,它比寻常的封建统治带有更多的动乱性和黑暗性。
袁世凯及其后的北洋军阀是封建买办的反动政治武装集团,对内镇压革命;对外投靠帝国主义。
军阀的专制统治和割据、纷争乃至混战,给人民带来无穷灾难,使经济遭受极大破坏。
对此,孙中山目击身受,他说:“夫去一满洲之专制,转生出无数强盗之专制,其为毒之烈,较前尤甚。
于是而民愈不聊生矣~”2(中国的出路是什么,中国的出路是什么,这个问题再一次被提到了中国人民的面前。
《开天辟地》教学设计优秀6篇
《开天辟地》教学设计优秀6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合同协议、规章制度、条据文书、策划方案、心得体会、演讲致辞、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doctrinal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insight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开天辟地》教学设计优秀6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第4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二、新文化运动与思想解放的潮流
(三)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
第一,新文化运动是一场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它的倡导者 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是切中时弊 的。民主与科学这两个口号在封建主义居于支配地位的中国, 对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提倡具有进步意义。
第二,运动的倡导者并没有因为批判孔学就否定中国的全部 传统文化。首先,他们指出孔学并不等于全部国学。其次,他 们并没有否定孔学的历史作用。再次,他们也没有把孔学说得 一无是处。 第三,运动的倡导者们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 补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思想课 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启蒙篇
教学重点: 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及其历史意义;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形成过程。 教学难点: 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特点;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形成过程。
开 天 辟 地 的 大 事 变
新文化运 动和五四 运动
北洋军阀的统治 新文化运动与思想解放的潮流 十月革命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及其特点
三、十月革命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中国的先进分子是怎样选择马克思主义的?)
中国的先进分子走上马克思主义指引的道路,是他们经过
长期的、艰苦的探索之后所作出的一种选择。十月革命以前, 中国人并没有真正了解马克思主义。1917年俄国爆发的十月社 会主义革命,推动中国的先进分子把自己的目光从西方转向东 方,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转向社会主义。由于这个革命发生在
(一)早 期马克思 主义者的 队伍
一、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
(二)早期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的特点 (三)五四运动后新文化运动的发展
(完整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案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完整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案第四章开
天辟地的大事变
1. 了解中国的成立过程,明确其对中国革命和命运的伟大意义。
1. 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
(1)北洋军阀的统治
(2)新文化运动和思想解放的潮流
(3)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2. 马克思主义进一步传播和中国诞生
(1)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
(2)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3. 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1)制定革命纲领,发动工农运动
1. 了解新文化运动作为思想解放潮流发生的必然。
2. 了解五四运动作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进一步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使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最终导致中国的创建。
1. 了解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2. 了解中国的成立及其历史意义。
1. 了解中国诞生的历史特点。
1. 正确认识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中的作用。
1. 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学生参与、师生互动为辅。
1. 增补相关资料,充分尊重教材。
2. 注重历史史实,史实引出史论。
1. 教材。
2. 多媒体教学课件。
1. 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
2. 马克思主义进一步传播和中国诞生。
3. 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1. 为什么中国的先进分子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2. 为什么中国共产事变”?
十四、阅读文献。
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新教案
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今天我们来共同学习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幻灯片第四章标题),首先我们要明确本章的标题:开天辟地的大事变究竟是指的什么?(幻灯片毛泽东语)在很多革命纪念馆中,都陈列着这样一块牌子:“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这句话是毛泽东同志说的,所以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指的就是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本章的内容主要就是讲中共成立的历史过程。
本章的内容在整个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是非常重要的一章,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首先来回顾一下上一编我们所讲过的内容,在上编中我们了解到,随着资本帝国主义用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国门,中国逐渐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时,摆在中国人民面前有两个历史任务(副板书),是哪两个历史任务啊?一是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二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共同富裕,前一项历史任务是后一项历史任务的前提。
为了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中国人民经过了艰难曲折的探索,无论是地主阶级发起的洋务运动还是资产阶级维新运动,无论是单纯的农民战争还是伟大的资产阶级辛亥革命,所有的探索最后都无一例外地失败了。
鉴于以往中国人民实现第一个历史任务的经验,历史和中国人民重新做了三个重要的选择,哪三个选择呢?第一个选择是选择了马克思主义,第二个选择是选择了中国共产党,第三个选择是由前两个选择规定的,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这三个选择在我们这章当中有所体现,所以这一章在整个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显得很重要,我们这一章集中的反映了历史和中国人民究竟是如何选择马克思主义、以及如何选择中国共产党的,通过这一章及以后各章的学习,大家还会看到这个选择主要经历了两个过程,哪两个过程呢?第一个过程是少数的先进分子的选择,第二个过程是以后中国人民在革命的实践当中自觉的选择,那么希望大家在在学习这一章的时候要结合第四章之前和第四章之后的内容来理解为什么要实现这三大选择。
那么这些选择对中国革命和中国命运产生了什么影响。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本章的教学重点(一)中国先进分子经过怎样艰苦探索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必然性及其伟大历史意义; (三)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革命出现的新面貌。
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教学目的:1国革命和中国命运的伟大意义2作的历史意义,定正确的革命纲领,教学重点: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及其历史意义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形成过程教学难点: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特点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形成过程教学时间:2学时主要内容:第一节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部分知识分子开始沉痛反思,发起了新文化运动,科学精神引到中国,唤起人们民主意识的觉醒,昧无知。
新文化运动是辛亥革命在思想领域内的继续,的封建思想的禁锢和束缚下解放出来,了强大的思想基础。
一、新文化运动1915年9动的兴起。
新文化运动从总结辛亥革命的经验教训入手,命失败的原因在于缺乏思想革命,广大人民群众对革命须从根本上改造国民性,通过新文化运动造就一批共和国的国民。
展开了猛烈进攻,主要内容包括:(1)提倡民主,反对专制即德先生(democracy)人。
(2)提倡科学,反对愚昧和迷信即赛先生(science)是通过科学所带来的实际效益来理解科学的重要性,的手段来信仰和接受的。
(3)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过批判孔学,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
(4)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发展新文化的障碍,提倡新文学,是要求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进行文学革命,这种取代是文学语言的重建,也是思维的重建。
新文化运动表现出来的这种对旧传统的否定和正面的文化重建,是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未曾有过的。
历史意义:(1)在中国历史上首次提出中国文化必须现代化的重大课题,反映了中国人民向西方学习从器物层面到制度层面再到思想文化层面的进步。
(2)新文化运动是一场民主主义的思想启蒙运动,在中国社会上掀起了一股解放潮流,为新思想的传播,打开了大门,为中国的知识分子和工人阶级接受马克思主义,准备了条件,中国首先接受和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就是新文化运动中的左翼知识分子。
局限:(1)局限在城市的一部分知识分子,未和工人农民发生联系;(2)对西方文化过度肯定,对中国传统文化过分否定的形式主义倾向,容易造成民族文化问题上的虚无主义思潮;(3)夸大了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以为只要文化问题的解决,社会发展的根本问题就解决了。
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教学目的与要求:1.了解中国先进分子对资产阶级民主主义产生怀疑的原因,了解他们在十月革命以后怎样经过比较、探求选择了马克思主义,认识举起马克思主义旗帜的巨大而深远的意义。
2.了解工人阶级政党的产生是近代中国社会发展和革命发展的客观要求,了解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认识它的创建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3.联系第一次工人运动的高潮特别是大革命的兴起和发展的历史情况,认识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一、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一)北洋军阀的统治北洋政府时期,洪宪帝制、张勋复辟,以及北洋军阀各派系对中央政权的争夺和控制等类事件层出不穷,中央和地方政权结构一直都在频繁变化过程中。
直系独霸北京政权后,吴佩孚立即打起“武力统一”的旗号,企图吞并异己,巩固所谓北洋正统,实行封建式的武人独裁专制。
南方各省军阀为了求得自保,则唱起“省自治”或“联省自治”的高调,谋求抵制统一,保全自己地盘。
这两种貌似对立的主张,实质都是为了维护军阀统治。
一部分不满现状的资产阶级改良派和地主阶级中的开明士绅,幻想通过政治上的改良,谋求中国的出路。
蔡元培、胡适、王宠惠等大学教授提出了组织“好人政府”的主张。
一些民主派人士主张“制宪救国”。
梁启超则为废督裁兵大声疾呼。
该主张暗合百姓的望治心理,旋即酿成全国性的热潮,形成改并为农、化兵为工、筑路养兵三种意见。
孙中山也竭力倡导通过裁兵实现和平统一,但在第一次护法战争失败后,他提出继续护法和重新革命两条改造中国的道路。
他将中华革命党改组为中国国民党,重建军政府,,在军事上扶植陈炯明,欲以广东为基地进行北伐。
1922年4月,孙中山趁北方直奉战争之际,亲赴韶关督师北伐。
正值北伐军挺进江西之时,陈炯明公然发动叛变,第二次护法战争失败。
陷入极度苦闷之中的孙中山,深切认识到实现三民主义不能单靠军人,而要依靠党的力量。
在军阀连年混战和帝国主义加紧经济侵略的情况下,中国社会经济发展陷入停滞状态。
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新教案
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今天我们来共同学习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幻灯片第四章标题),首先我们要明确本章的标题:开天辟地的大事变究竟是指的什么?(幻灯片毛泽东语)在很多革命纪念馆中,都陈列着这样一块牌子:“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这句话是毛泽东同志说的,所以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指的就是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本章的内容主要就是讲中共成立的历史过程。
本章的内容在整个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是非常重要的一章,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首先来回顾一下上一编我们所讲过的内容,在上编中我们了解到,随着资本帝国主义用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国门,中国逐渐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时,摆在中国人民面前有两个历史任务(副板书),是哪两个历史任务啊?一是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二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共同富裕,前一项历史任务是后一项历史任务的前提。
为了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中国人民经过了艰难曲折的探索,无论是地主阶级发起的洋务运动还是资产阶级维新运动,无论是单纯的农民战争还是伟大的资产阶级辛亥革命,所有的探索最后都无一例外地失败了。
鉴于以往中国人民实现第一个历史任务的经验,历史和中国人民重新做了三个重要的选择,哪三个选择呢?第一个选择是选择了马克思主义,第二个选择是选择了中国共产党,第三个选择是由前两个选择规定的,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这三个选择在我们这章当中有所体现,所以这一章在整个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显得很重要,我们这一章集中的反映了历史和中国人民究竟是如何选择马克思主义、以及如何选择中国共产党的,通过这一章及以后各章的学习,大家还会看到这个选择主要经历了两个过程,哪两个过程呢?第一个过程是少数的先进分子的选择,第二个过程是以后中国人民在革命的实践当中自觉的选择,那么希望大家在在学习这一章的时候要结合第四章之前和第四章之后的内容来理解为什么要实现这三大选择。
那么这些选择对中国革命和中国命运产生了什么影响。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本章的教学重点(一)中国先进分子经过怎样艰苦探索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必然性及其伟大历史意义; (三)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革命出现的新面貌。
教学模板——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时间分配( 时间分配(分) 5 7 18 1入新课。 2、 提问“开天辟地的大事变”的含义,引起思考。 3、 接着出一道辨析题让学生思考, 然后引导学生分析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 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4、 先让学生思考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革命呈现了哪些新面貌,然后总结。 5、 再让学生看书划下要点,同时提问“为什么” ,这个问题要补充。 6、 围绕马克思主义传播这个重点,串讲六大事件,边看幻灯片边讲。 思考题: 1、 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近代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 2、中国共产党产生后,中国革命展现了哪些新面貌? 作业题: 1、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参考资料:
山东工商学院教案(模版二)
本次授课内容 第四章:开天辟地 1、了解工人阶级政党的产生是近代中国社会发展和革命发展的客观要 求, 了解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 认识 本次课的 教学目的 它的创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2、联系第一次工人运动的高潮特别是大革命兴起和发展的历史情况, 认识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本次课的 重点与难点
重点:1、认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难点:1、认识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
启发式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问题教学法等
教学内容 1、总结上节课的内容。 课堂教学 时间分配 2、概述中编与上边的异同和中编的四个阶段 3、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4、中国革命呈现了哪些新面貌?为什么? 5、国际国内六大事件
思考题及作业题
备
注
1、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 2、 《共产国际关于国共合作的决议》
教学后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今天我们来共同学习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幻灯片第四章标题),首先我们要明确本章的标题:开天辟地的大事变究竟是指的什么?(幻灯片毛泽东语)在很多革命纪念馆中,都陈列着这样一块牌子:“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这句话是毛泽东同志说的,所以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指的就是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本章的内容主要就是讲中共成立的历史过程。
本章的内容在整个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是非常重要的一章,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首先来回顾一下上一编我们所讲过的内容,在上编中我们了解到,随着资本帝国主义用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国门,中国逐渐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时,摆在中国人民面前有两个历史任务(副板书),是哪两个历史任务啊?一是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二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共同富裕,前一项历史任务是后一项历史任务的前提。
为了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中国人民经过了艰难曲折的探索,无论是地主阶级发起的洋务运动还是资产阶级维新运动,无论是单纯的农民战争还是伟大的资产阶级辛亥革命,所有的探索最后都无一例外地失败了。
鉴于以往中国人民实现第一个历史任务的经验,历史和中国人民重新做了三个重要的选择,哪三个选择呢?第一个选择是选择了马克思主义,第二个选择是选择了中国共产党,第三个选择是由前两个选择规定的,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这三个选择在我们这章当中有所体现,所以这一章在整个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显得很重要,我们这一章集中的反映了历史和中国人民究竟是如何选择马克思主义、以及如何选择中国共产党的,通过这一章及以后各章的学习,大家还会看到这个选择主要经历了两个过程,哪两个过程呢?第一个过程是少数的先进分子的选择,第二个过程是以后中国人民在革命的实践当中自觉的选择,那么希望大家在在学习这一章的时候要结合第四章之前和第四章之后的内容来理解为什么要实现这三大选择。
那么这些选择对中国革命和中国命运产生了什么影响。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本章的教学重点(一)中国先进分子经过怎样艰苦探索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必然性及其伟大历史意义; (三)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革命出现的新面貌。
大家可以把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后的中国历史作一比较,就可以看出中国革命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出现的巨大变化。
那么中国的先进分子是怎么选择马克思主义的呢?我们说中国先进分子选择马克思主义是从新文化运动开始的,然后到五四运动之后实现的,所以我们首先看第一节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
一新文化运动1、新文化运动的原因(1)、先进分子发动新文化运动的原因:国民性问题先进的中国知识分子、发动新文化运动的原因是出于救亡图存的需要,他们总结了辛亥革命之前包括辛亥革命在内的中国历次救亡图存探索失败的原因,他们认为,中国的国民性问题是中国革命屡遭失败的病根。
(连续出示幻灯片)这里所说的国民性问题主要指国民对革命的麻木,不参与,如陈独秀说广大人民群众对革命“若观对岸之火,熟视而无所容心”是失败的根本原因,鲁迅先生对此也有一句话叫: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你们的生活是那么的悲惨不幸啊,但是为什么不起来抗争呢?所以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们认为,老百姓的麻木,冷漠,对革命的不关注是导致辛亥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那么造成这种国民性的罪源是什么呢?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认为是封建专制文化。
他们认为因为长期的封建专制文化的禁锢致使人们的思想,行为,习惯都养成了盲从,迷信,绝对的愚忠,所以辛亥革命失败了。
他们认为不打破这个精神枷锁,国民性的改造是不可能的,那么如何来改变老百姓的国民性呢?必须猛烈的抨击封建专制文化,改变封建专制文化,这就是新文化运动的原因,这场思想启蒙运动,在五四运动之前爆发,一直持续到五四运动之后,所以又称为“五四新文化运动”。
在这场新文化运动中,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代表人物,这其中有两个是非常出名的,一个是陈独秀,一个是李大钊,陈独秀是安徽怀宁人,李大钊是河北乐亭人,这两个人被称为“南陈北李”他们是当时中国最具有民族责任感的优秀分子,我们把他们视为是新文化运动的领袖,除了这两个人之外还包括民主主义者蔡元培先生,还包括胡适、周树人,周作人,刘半农,钱玄同、吴虞等。
我们不一一介绍,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新文化运动的具体内容所以,必须象西方文艺复兴时期从封建神学思想中解放出来那样,在中国进行一场思想启蒙运动,造就新一代的,适应资本主义民主宪政制度的国民。
新文化运动以《新青年》为主要阵地,高举科学和民主的大旗,向封建主义展开了猛烈进攻,主要内容包括:认为造成这种国民性的罪源是:封建专制文化。
(幻灯片·封建专制文化)他们认为长期的封建专制文化是中国国民思想的囚笼,不打破这个精神枷锁,国民性的改造是不可能的,所以,必须象西方文艺复兴时期从封建神学思想中解放出来那样,在中国进行一场思想启蒙运动,造就新一代的,适应资本主义民主宪政制度的国民。
这场思想启蒙运动,在五四运动之前爆发,一直持续到五四运动之后,所以又称为“五四新文化运动”。
在新文化运动中,涌现出了很多杰出代表人物(幻灯片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南陈北李),他们是当时中国最具有民族责任感的优秀分子。
其中,李大钊、陈独秀两人是新文化运动最杰出的代表,是这场思想启蒙运动的精神领袖。
(2)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新青年》的创刊,1915年9月(幻灯片新青年)《新青年》原名《青年杂志》,最先是陈独秀以个人名义在上海创办的,后来蔡元培聘请陈独秀为北京大学文科学长,该刊物随迁北京,李大钊、胡适、鲁迅都成为该刊物的主要撰稿人。
在当时,《新青年》在知识分子中有很大的影响,特别是对青年知识分子的思想产生了巨大的引领作用。
(幻灯片·毛泽东语)。
由于陈独秀、李大钊等的倡导,新文化运动逐渐在全国教育界、知识界形成潮流,全国各地各种学社、刊物雨后春笋般的涌现出来。
(幻灯片·新文化运动资料)新文化运动从北京上海等城市扩展到全国许多城市。
而《新青年》杂志和北京大学成为了新文化运动的主阵地。
(幻灯片·《新青年》北京大学)(3)新文化运动的口号(幻灯片·新文化运动口号)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是民主和科学(,围绕这两句口号,启蒙思想家们主要从四个方面对封建专制文化展开了猛烈的攻击。
即“四个提倡,四个反对”(幻灯片·“四个提倡四个反对”)。
·提倡民主,反对专制(幻灯片·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民主既指资产阶级民主制度,也指资产阶级民主思想,他们认为辛亥革命建立起来的民主制度缺乏社会普遍的民主思想根基,所以使民主制度流于形式而形同虚设,所以一方面要提倡个性解放,使人摆脱奴隶地位,成为自由自主的主人;另一方面提倡民治,使人民成为社会的主人。
李大钊说:“民与君不两立,自由与专制不并存,是故君主生则国民死,专制活则自由亡。
”(幻灯片李大钊语)·提倡科学,反对愚昧和迷信(幻灯片):用科学的态度和科学的观点看待客观事物,反对迷信、盲从,反对神权,树立科学精神。
在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们看来,科学不仅与人的自由精神相通,而且与理性化的民主政治有内在的关联。
具有科学精神的人,信奉的是真理,追求自由,不会屈从于任何专制势力,不会盲从。
他们认为迷信盲从往往与专制社会相联系,而科学精神往往和现代民主政治制度相联系。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幻灯片):提倡个性解放,反对封建伦理道德,通过批判孔学,动摇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
特别将封建礼教作为毫不留情猛烈轰击的对象。
如鲁迅先生的一系列作品。
(幻灯片狂人日记)“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
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中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鲁迅;《狂人日记》。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幻灯片):旧的文学形式和内容,已成为传播发展新文化的障碍,提倡新文学,就是以白话文代替古文,进行文学革命。
这种取代是文学语言的重建,也是思维的重建。
总之,新文化运动以民主和科学为口号,以反对封建专制文化为内容,以文学革命为突破口,对封建文化进行了几乎是不留余地的批判,在封建专制仍然占据统治地位的时期,对当时的人们,起到了振聋发聩的作用。
2.新文化运动的性质和历史意义(幻灯片·性质和意义)(1)性质:新文化运动的性质分为两个阶段:五四运动之前的新文化运动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反对封建文化的思想启蒙运动,五四运动之后,宣传马克思主义成为这个运动的主要潮流,所以性质发生了改变,成为无产阶级的马克思主义思想传播运动。
(2)历史意义(幻灯片·历史意义):①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一场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启蒙运动,在当时对人们具有振聋发聩的作用。
②从本质上说,它是从救亡的需要出发提出启蒙任务的,它提出的是怎样才能拯救中国危亡的这个根本性的问题。
③它为新思想的传播,打开了大门,为中国知识分子和工人阶级接受马克思主义,准备了条件。
新文化运动是当时的少数知识分子为了救亡图存而发起的,那么,他们的这些主张,是否能够改变中国的命运呢?请同学们思考两个问题:(幻灯片·思考问题)Ⅰ中国国民是否是对革命“若观对岸之火,熟视而无所容心”?如果有这种情况的存在,请大家思考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什么?Ⅱ解决中国的问题,文化革命和政治革命究竟何为根本?评述思考问题:Ⅰ受长期封建专制的影响,国民性问题肯定是存在的,而且可能还非常顽固,但只是问题的一方面。
事实上,中国人民在反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斗争中历来是英勇无畏,具有舍生忘死的精神的,从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就从未停止过。
的确,我们知道,辛亥革命有一个很大的毛病是缺乏民众的支持,但这必须从这场革命的领导阶级自身找原因,由于民族资产阶级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由于它自身的弱小,它无法也不敢提出代表广大民众特别是广大农民利益的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纲领,因此,无法获得人民的支持。
Ⅱ文化、政治、经济可以说是相互交织影响的,文化革命在当时的确重要,但改造人们的思想,是一项长期的“润物细无声”的艰巨工程,不可能通过少数人的宣传动员就能使整个社会发生大的改变。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只有通过暴力推翻反动的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还包括后来的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
才能为经济、文化的发展开辟道路。
也只有在这一伟大的斗争实践中,民众的思想才能真正得以改变。
所以,当时中国要解决的根本问题仍然是政治革命问题。
从刚才我们思考的两个问题中,大家可以看出,五四运动之前的以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反对封建专制文化思想的新文化运动,是有其弱点的。
4.五四前新文化运动的局限性(幻灯片·新文化运动局限性)(1)新文化运动所提倡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并不能成为当时人们认识中国、改造中国的有效思想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