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解释结构模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应用解释结构模型(ISM)分析大学生就业的问题09工业工程周浩吕超宇
摘要:
关键词:解释结构模型大学生就业原因及对策
背景:
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布的数据,2009年我国将有2400万劳动力需要安排就业,其中将有超过700万大学毕业生需要解决就业问题。数据显示,2009年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611万,比2008年增长52万;而据预测,2011年这一数字将达到峰值758万。与此同时,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进一步显现,可以预见,在未来相当长时期内大学生就业压力不会减弱。如何帮助大学生走出就业难的困境将成为政府与社会长期而艰臣的任务。
大学生就业难是一个现实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总体来说,大学毕业生具有较高的人力资本水平,是劳动力市场上的优势群体。但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与知识经济的冲击,青年初次与持续就业所需的能力门坎逐年提高,大学生必须具备能够满足新经济要求的核心就业能力才能成功发展,但现有教育培训体系缺乏必要的就业市场需求导向,缺乏对创业行为的深入研究,高等教育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在知识和技能结构上与人才市场的需求存在脱节,大学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
(/xiaobao/news_view.asp?newsid=663)
应用解释结构模型分析问题:
1.1成立ISM 小组
小组成员主要由来自09工业工程的周浩和吕超宇组成;
1.2确定关键问题与确定因素,列举各导致因素的相关性
根据当今大学生的就业现状,我们小组应用头脑风暴法在小组内经过激烈讨论,并在网上查阅大量的资料,基本上确定影响当今大学生就业的因素大致为以下12种原因,小组成员又经过多次探讨分析确定他们之间的关系并按照下面的影响关系填写表2所示的框图。 (1)j S i S 对有影响,填1;j S i S 对无影响,填0;(i ,j=0,1,……12) (2)对于有相互影响的因素,取你认为影响大一方为影响关系,即有影响;
表1导致因素
关键问题:大学生就业问题
0S 导致因素 1 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脱节
1S 2 就业政策不完善 2S
3 竞争压力较大( 3S
4 教育机制存在弊端 4S
5 海归的竞争 5S
6 大学生就业观念 6S
7 缺乏工作经验 7S
8
知识陈旧,转化率低
8S
9 依赖性强,缺乏创造创新能力
9S 10 缺乏危机竞争意识 10S
11 企业选人用人,缺乏标准 11S 12 企业不能公平选用大学生,就业门槛高
12S
表2 小组讨论关系表
0S 1S 2S 3S 4S 5S 6S 7S 8S 9S 10S 11S 12S
0S
1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1S 1 1 0 0 1 0 0 0 1 0 0 1 0 2S
1 0 1 1 0 0 1 0 0 0 0 1 1 3S 1 0 1 0 1 1 0 1 0 0 0 0 1 4S
1 1 0 1 1 0 0 0 1 1 1 0 0 5S 1 0 0 0 0 1 0 0 0 0 0 0 0 6S
1 0 0 0 0 0 1 0 0 0 0 0 0 7S 1 0 0 0 0 0 0 0 0 0 0 1 1 8S
1 0 0 0 0 0 0 0 0 0 0 1 1 9S 1 0 0 0 0 0 0 0 0 0 0 1 1 10S
1 0 0 0 0 0 0 0 0 0 1 0 0 11S 1 0 1 0 0 1 0 0 0 0 0 1 1 12S
1
1
1
1
1.3 建立可达矩阵:
0S 1S 2S 3S 4S 5S 6S 7S 8S 9S 10S 11S 12S
0S 1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1S 1 1 0 0 1 0 0 0 0 0 0 1 0 2S 1 0 1 1 0 0 1 0 0 0 0 1 1
3S 1 0 1 1 1 1 0 1 0 0 0 0 1 4S 1 1 0 1 1 0 0 0 1 1 1 0 0 5S 1 0 0 0 0 1 0 0 0 0 0 0 0 6S 1 0 0 0 0 0 1 0 0 0 0 0 0 7S 1 0 0 0 0 0 0 1 0 0 0 1 1
8S 1 0 0 0 0 0 0 0 1 0 0 1 1 9S 1 0 0 0 0 0 0 0 0 1 0 1 1 10S 1 0 0 0 0 0 0 0 0 0 1 0 0
11S 1 0 1 0 0 1 0 0 0 0 0 1 1 12S 1 0 1 0 0 0 0 0 0 0 0 1 1
1.4 对可达矩阵进行级间划分并建立结构模型
表3 第一级的可达集、先行集和共同集
i S R (i S )
A (i S )
C (i S )
0S 0 0,1,2,3,4,5,6,7,8,9,10,11,12
0 1S 0,1,4,11 1,4 1,4 2S 0 ,2,3,6,11,12 2,3,11,12 2,3,11,12 3S 0,2,3,4,5,7,12 2,3,4,11 2,3,4 4S 0,1,4,8,9,10
1,3,4 1,4 5S 0,5 3,5,11 5 6S 0,6 2,6 6 7S 0,7,11,12 3,7 7 8S 0,8,11,12 4,8 8 9S 0,9,11,12 4,9 9 10S 0,10 4,10 10 11S 0,2,5,11,12 1,2,7,8,9,11,12 2,11,12 12S
0,2,11,12
2,3,7,8,9,11,12
2,11,12
因为该级只有R (0S )= A (0S ),因此,该级的最高级要素为0,则第一层要素为
{}0S ,则划去可达矩阵中0S 所对应的行和列,
得到第二级的可达级、先行集和共同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