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循环经济结课论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章绪论

1.1循环经济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人类在过去的世纪里,经济发展显示出了极大的进步,物质享受水平也不断提高,但伴随而来的生态、资源和环境等问题也不得不引起人类的高度重视。

1.1.1生物多样性的减少

地球上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彼此之间相互作用以及与其所生存的自然环境间的相互作用,形成了地球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这种多样性是生命支持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维持着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是人类生存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必不可少的基础。生物资源提供了地球生命的基础,包括人类生存的基础。这些资源的社会、伦理、文化和经济价值,从有记载的历史的最早时期起,就已经在宗教、艺术和文学方面得到认识。可以说没有丰富的生物资源就不存在人类的任何发展。

但是,目前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正以非常快的速度在减少。由于食物链的作用,地球上每消失一种植物,往往有1~30 种依附于这种植物的动物和微生物也随之消失。每一物种的丧失减少了自然和人类适应变化条件的选择余地。生物多样性的减少,必将恶化人类生存环境,限制人类生存发展机会的选择,甚至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1.1.2能源的匮乏

化石燃料能源仍然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基础,没有化石燃料的支撑,世界经济的增长将不可避免地受阻。但是这些化石燃料能源的产生和形成对于人类的发展历史来说是不可再生的,其在整个地球上的储藏量是固定的,如果按照目前的发展和开采速度,终究会被消耗殆尽的。到那时人类的经济系统不可避免的就要面临崩溃。如果不能很好的解决能源问题,人类的发展只能是暂时的,而不能是可持续的。如何建立新型的能源消耗模式,最大限度地延长能源使用年限,循环利用资源则是循环经济应该探索的问题。

1.1.3环境的污染

在二十世纪的三十年代到六十年代,震惊世界的环境污染事件频繁发生,使众多人群非正常死亡、残废、患病的公害事件不断出现,其中最严重的有八起污染事件,人们称之为“八大公害”其中比利时马斯河谷烟雾事件、美国洛杉矶烟雾事件、美国多诺拉事件、英国伦敦烟雾事件、日本四日市哮喘病事件等五件均是由空气污染所引起的。空气污染问题已经开始严重地影响着人类的生存空间。另外还有噪声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等问题。污染俨然成为了威胁人类健康的一大杀手。

因此,发展循环经济已经刻不容缓!

1.2循环经济的发展

循环经济理论目前已成为我国热门研究领域之一。1960 年以来,循环经济快速发展,尤其是在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取得了非常重要的成果,对其理论发展研究的论著也是层出不穷。如今循环经济是我国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文献接踵而来。作为一种新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和经济理论范式,循环经济强调生态中心主义,体现出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之间关系的演化。循环经济是对传统的发展理念、经济模式和经济学基础的严峻挑战。因此,循环经济的各项理论仍比较分散,没有同意的定位和框架,现今循环经济的理论也是百家之言,各有特色,还需发展和完善。

第2章循环经济理论的内涵

2.1循环经济的定义

已有研究表明,循环经济是针对传统经济而言的,循环经济区别于传统经济的本质特征是“使用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物质循环利用模式。以这种本质作为循环经济的起点进行分析的话,可以理解循环经济的内涵就是资源循环利用。但是,这并不是唯一的定义,到目前为止其定义比较权威的已经超过了十种,中国学术界对循环经济的理解各执己见,至今无法统一。

2.2循环经济的研究内容

循环经济理论研究的重点内容包括了分析单个和多个经济行为主体,对整体的资源进行的衡量,进而推断出资源的高效利用、循环利用、以及防止生产过剩和过度消费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的重要途径。

循环经济是利用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进行的一项活动。同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也是循环经济的核心内容。循环经济不同于传统的经济模式,它们的区别就在于在资源的判断标准不同。传统的经济模式就是发挥其现有的货币价值而循环经济注重于资源的有效和合理利用,最优化的发挥其社会价值和环保价值。

循环经济理论深化研究的方向有:废物资源化的形成机制研究; 同类产品频繁交易产生的资源浪费问题及其治理研究;生产过剩与过度消费产生的资源浪费问题及其治理研究;资源效用的度量标准、数学表达及其制度设计研究;物质效率的定量计算研究。

从总体上看,循环经济的核心就是“经济”,其关系到了经济行为主体的环境价值和社会价值。循环经济是一种最优化的状态,是人们所追求的能够合理利用资源满足社会价值和环境价值的最优配置和利用的最大化。所以在进行循环经济的同时要考虑经济行为主体资源的环境价值和社会价值。可见,循环经济的研究主体包括资源的合理利用与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研究。

2.3“5R”思想的深化

2.3.1“5R”的思想转变

传统的循环经济观要求遵循“3R”原则,即减量化(reduce)、再使用(reuse)和再循环(recycle)原则。资源利用的减量化是在生产的投入端尽可能少地输入自然资源;产品的再使用原则,是尽可能延长产品的使用周期,并在多种场合使用;废弃物的再循环原则是最大限度地减少废弃物排放,力争做到排放的无害化,实现资源再循环。

然而循环经济的理论也是与时俱进的,它在各国的推广和实践的检验中不断的发展、扩充和完善。循环经济理念的最新规范体现在原则的变化上,已经从“3R”原则变成了“5R”原则。2005年3月26~30日在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首都阿布扎比举行的“思想者论坛”大会上,我国著名学者吴季松教授参与了国际循环经济理念从“3R”向“5R”转变的讨论,会上提出了

5R循环经济的新经济思想,并得到一致认同,循环经济的发展从此有了新的指导原则。“5R”理念在“3R”的基础上新增了再思考(Rethink)和再修复(Repair)。

2.3.2“5R”思想的内涵

(1)再思考(Rethink)

改变旧经济理论。新经济理论的重点是不仅研究资本循环、劳力循环,也要研究资源循环,生产的目的除了创造社会新财富以外,还要保护被破坏的最重要的社会财富,维系生态系统。充分挖掘资源节约的潜力。目前,由于管理水平低、监督不力,我国在资源开采、储运、生产、消费等各个环节都存在着大量的浪费现象,节约的潜力十分巨大。加强管理监督,是近期节约资源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应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制订明确的节约目标和切实有效的节约措施;建立资源节约技术服务体系,加强资源节约的统计工作和信息发布制度,为企业和各个方面节约资源提供良好的服务。

(2)减量化(Reduce)

除了原有的改变旧生产方式、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工程和企业土地、能源、水和材料投入的概念外,还延伸到减少第二产业的城市化集中,在提高人类的生活水准中合理地减少物质需求。

(3)再使用(Reuse)

除了原有的尽量延长产品寿命、做到一物多用、尽可能利用可再生资源、减少废物排放的概念外;还延伸到企业和工程充分利用可再生资源的领域。如尽可能利用地表水、太阳能和风能等。

(4)再循环(Recycle)

除了原有的企业生产废物利用形成资源循环外,还延伸到经济体系由生产粗放的开链变为集约的闭环,形成循环经济的技术体系与产业体系。如土地复垦、中水回用和余热利用等。

(5)再修复(Repair)

自然生态系统是社会财富的基础,是第二财富。不断地修复被人类活动破坏的生态系统与自然和谐也是创造财富。科技园区是21世纪的新工厂,不仅要减少排污,逐步接近零排放,而且要承担修复周边生态系统的任务,创造第二财富。如建设生态科技园区和循环经济城市等。

第3章循环经济理论面临的问题及改进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