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2 用空间向量研究距离、夹角问题(2) -A基础练(解析版).docx
1.4.2 用空间向量研究距离、夹角问题(课件)
二面角的大小为
.
π4或34π 解析: cos〈m,n〉=|mm|·|nn|= 22,∴〈m,n〉=π4. ∴两平面所成二面角的大小为π4或34π.
经典例题
角度1:点线距
题型一 利用空间向量求距离
用向量法求点到直线的距离时需注意以下几点: (1)不必找点在直线上的垂足以及垂线段. (2)在直线上可以任意选点,但一般选较易求得坐标的特殊点. (3)直线的方向向量可以任取,但必须保证计算正确.
则 在法向量 n 上的投影向量的长度即为异面直线 a,b 的距离,所以距离为
.
自主学习
二.空间角的向量求法 空间角包括线线角、线面角、二面角,这三种角的定义确定了它
们相应的取值范围,结合它们的取值范围可以用向量法进行求解.
自主学习
角的分类
向量求法
范围
两异面直线 l1 与 l2 所成的角为 θ
设 l1 与 l2 的方向向量分别为 u,v,
经典例题
题型一 利用空间向量求距离
例 2 在三棱锥 S-ABC 中,△ABC 是边长为 4 的正三角形,平面 SAC⊥平面 ABC,
SA=SC=2 3,M,N 分别为 AB,SB 的中点,如图所示.求点 B 到平面 CMN 的 距离.
取 AC 的中点 O,连接 OS,OB. ∵SA=SC,AB=BC,∴AC⊥SO,AC⊥BO. ∵平面 SAC⊥平面 ABC,平面 SAC∩平面 ABC=AC, ∴SO⊥平面 ABC. 又 BO⊂平面 ABC,∴SO⊥BO. 又∵△ABC 为正三角形,O 为 AC 的中点,∴AO⊥BO. 如图所示,分别以 OA,OB,OS 所在直线为 x 轴,y 轴,z 轴, 建立空v>|
则 cosθ=
|u·v| = |u||v|
1.4.2用空间向量研究距离、夹角问题2
0 ≤ ≤ ,且 u, n ,或 u, n
2
2
2
un
sin | cos u n
un
讲
课
人
:
邢
启 强
4
学习新知 利用向量方法求二面角
平面α与平面β相交,形成四个二面角,我们把这四个二面角中
不大于90°的二面角称为平面α与面β的夹角.
设平面α与面β的夹角为θ,平面α与面β的法向量分别为 n1, n2
则0
<
≤
2
,
n1, n2
, 或
n1, n2
cos | cos n1 n2 n1 n2
n1 n2
讲
课
人
:
邢
启 强
5
典型例题 例2如图,在棱长为1的正四面体(四个面都 是正三角形)ABCD中,M,N分别为BC,AD的中点, 求直线AM和CN夹角的余弦值.
分析:求直线AM和CN夹角的余弦值,可以 转化为求向量MA与CN夹角的余弦值.为此需 要把向量MA,CN用适当的基底表示出来,进 而求得向量MA,CN夹角的余弦值。
2
两个向量夹角的范围是[0,π],事实上,两异面直线所成
讲
课 人 :
的角与其方向向量的夹角是相等或互补的关系.
邢
启 强
3
学习新知 利用向量方法求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
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可以转化为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的法 向量的夹角 。
直线AB与平面α相交于点B,设直线AB与平面α所成的角为θ,直 线AB的方向向量u,平面α的法向量为n,如图可得
讲
课
人
:
邢
启 强
6
典型例题 例2如图,在棱长为1的正四面体(四个面都 是正三角形)ABCD中,M,N分别为BC,AD的中点, 求直线AM和CN夹角的余弦值.
用空间向量研究距离夹角问题(第二课时角度线线线面角)
构建数学 问题2:如何利用向量求直线到平面的夹角?
直线与平面所成角问题的研究路径:
两条直线 夹角的
直 面定线 所义与成平角 的定义
两条直线
直夹线角与的平取 面值所范成围角 的取值
范围
两条直线 夹角的
直 面向的线 所量法向与 成求量平 角 求法
构建数学 问题2:如何直线与平面夹角的定义范围?
⟹ θ=0°
追夹问角1:的这余个弦问值题. 的已知条件是什么?根据以往的经验,你打算通过什么途径将这个
立体几何问题转化成向量问题?几何法 基底法 由正四面体特殊性:各边及夹角已知
坐标法
A N
B
D
M C
探究交流
例 7 如图 1.4-19,
例 7 如图 1.4-19,在棱长为 1 的正四面体(四个面都是正三角形A)BCD 中, M,N
ABCD 中, M,N 分别为 BC,AD 的中点,求直线 AM 和CN
夹角角的的正余弦弦值值. .
zE A
N
y
B
O
D
M
C x
探究交流
化为向量问题 进行向量运算 回到图形问题
课堂小结
角的类 型
两条直 线的夹
角
直线与 平面所 成的角
角的取值范围 方向向量 与向量夹角的关系
与法向量 两条直线的方
向向量
ABCD 中, M,N 分别为 BC,AD 的中点,求直线 AM 和CN 夹角的余弦值.
追夹问角1:的这余个弦问值题. 的已知条件是什么?根据以往的经验,你打算通过什么途径将这个
立体几何问题转化成向量问题?几何法 基底法 坐标法 zE
A
N
y
B
O
D
1.4.2 用空间向量研究距离、夹角问题高二数学(人教A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6
6
2
24
当且仅当 = − ,即 = 时等号成立,
2
y
x
习题演练
16、棱长为的正方体 − ′ ′ ′ ′ 中,,分别是棱,上的动点,
且 = .
(1)求证:′ ⊥ ′ ;
(2)当三棱锥′ − 的体积取最大值时,求平面′ 与夹角的正切值.
与平面′ 夹角的余弦值为_________.
1
′
′
∙
∙
2
∆′
=
=
=
A
1
∆
∙ ∙
2
投
θ
O
=
A'
原
典例精析
例题:如图,在直三棱柱 − 1 1 1 中, = = 2,1 = 3,
∠ = 90°,为的中点,点,分别在棱1 ,1 上,1 = 2,
1 ∙2
|1 ||2 |
=
(0,0,1)∙(3,4,2)
1× 29
=
2 29
.
29
(回到图形问题)设平面与平面1 1 1 的夹角为,
则 = | < , > | =
2 29
.
新知探究
作∆在底面的投影得到∆′ ,作 ⊥ ,连接′ ,所以平面
= | < ,
Ԧ >|
θ
θ
θ
Ԧ
Ԧ
=< ,
Ԧ >
= −< ,
Ԧ >
∈ [0, ]
2
本质:两直线所成角就是它们的方向向量所成角或其补角. 基底/坐标
1.4空间向量的应用-1.4.2用空间向量研究距离、夹角问题
用空间向量研究距离、夹角问题
第1课时
距离问题
核心素养
能用向量方法解决点到
直线、点到平面、互相
平行的直线、互相平行
的平面的距离问题.(直
观想象、数学运算)
思维脉络
激趣诱思
知识点拨
某人在一片丘陵上开垦了一块田地,在丘陵的上方架有一条直的水
渠,此人想从水渠上选择一个点,通过一条管道把水引到田地中的
·1 = 0,
取 z=1,则 x=y=2,所以 n=(2,2,1).
|·1 1 |
所以点 B1 到平面 AD1C 的距离 d=
||
8
= 3.
探究一
探究二
素养形成
当堂检测
利用空间向量求点线距
例1已知直三棱柱ABC-A1B1C1中,AA1=1,AB=4,BC=3,∠ABC=90°,求
点B到直线A1C1的距离.
)
3
A.
2
2
B.
2
C. 3
D.3 2
答案:B
解析:∵两平行平面 α,β 分别经过坐标原点 O 和点 A(2,1,1),
=(2,1,1),且两平面的一个法向量 n=(-1,0,1),
|· |
∴两平面间的距离 d=
||
=
|-2+0+1|
2
=
2
2
.故选 B.
探究一
探究二
素养形成
当堂检测
2.若三棱锥P-ABC的三条侧棱两两垂直,且满足PA=PB=PC=1,则点
所以点 B 到直线 A1C1 的距离
1 1
2
d= |1 | - 1 ·|
= 8-
-1+3+0
2023新教材高中数学第1章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1.4空间向量的应用1.4.2用空间向量研究距离夹角问
(2)若△OCD是边长为1的等边三角形,点E在棱AD上,DE= 2EA,且平面EBC与平面DBC的夹角为45°,求三棱锥A-BCD的体 积.
[解] 法一:因为△OCD是边长为1的正三角形,且O为BD的中 点,所以OC=OB=OD=1,
所以△BCD是直角三角形,且∠BCD=90°,BC= 3 ,所以 S△BCD= 23.
所以CM=2,CD=1,∠DCM=60°, 易得CD⊥DM. 又PD⊥DC,且PD∩DM=D,PD,DM⊂平面PDM, 所以CD⊥平面PDM. 因为AB∥CD,
所以AB⊥平面PDM. 又PM⊂平面PDM, 所以AB⊥PM.
(2)求直线AN与平面PDM所成角的正弦值. [解] 法一:由(1)知AB⊥平面PDM, 所以∠NAB为直线AN与平面PDM所成角的余角. 连接AM,因为PM⊥MD,PM⊥DC, 所以PM⊥平面ABCD,所以PM⊥AM. 因为∠ABC=120°,AB=1,BM=2, 所以由余弦定理得AM= 7,
设平面BCE的法向量为m=(x,y,z),
因为B→C=-32, 23,0,B→E=-43,0,23a,
所以mm··BB→→EC==00,,
即-23x+ 23y=0, -43x+23az=0,
令x=1,则y= 3,z=2a,所以m=1, 3,2a. 因为平面EBC与平面DBC的夹角为45°,
设Q(a,0,0),则NQ=
4-2
3
3-a2,
B1a,1,
4-2
3
3-a2,
故B→1E=23 3-a,-23,-
4-2
3
3-a2,
|B→1E|=2 310. 又n=(0,-1,0)是平面A1AMN的一个法向量,故 sinπ2-〈n,B→1E〉=cos〈n,B→1E〉=|nn|··B|B→→11EE|= 1100. 所以直线B1E与平面A1AMN所成角的正弦值为 1100.
1.4.2 用空间向量研究距离、夹角问题(第1课时)
2 30
.
5
4.求点到平面的距离
①等体积法(将点面距离看作三棱锥的高)
D1
P35-2(3).棱长为2的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F
分别是线段DD1的中点,求点A1到平面AEB1的距离.
B1
A1
析 : 设点A1到平面AEB1的距离hA1 .
C1
E
VA1 AEB VB1 AEA1 ,
a
2 8
4
C1
A
C
B
2.求点到直线的距离
①公式法(找斜线的方向向量 及直线l的方向向量 )
2
d a (
②等面积法(将点线距离视为三角形的高)
a l 2
)
|l |
[变式]棱长为a的正方体ABCD-A1B1C1D1中,M是线段DC1上的动点,
求点M到直线AD1的距离的最小值.
D1
析 : 建系Dxyz , A(a,0,0), D1 (0,0, a ), 设M (0, x, x )
AB (0,2,0), AC1 (2,2,2), AB AC1 4, | AB | 2, | AC1 | 2 3,
D
C
2
A
B
点B到直线AC1的距离为 AB (
AB AC1 2
4 2 2 6
) 4(
)
3
2 3
| AC1 |
2.求点到直线的距离
①公式法(找斜线的方向向量 及直线l的方向向量 或单位方向向量 )
D1
a a
析 : 建系Dxyz, A(a,0,0), D1 (0,0, a ), M (0, , )
2 2
a a
1.4.2用空间向量研究距离,夹角问题第2课时课件
1.若直线l的方向向量与平面α的法向量的夹角等于130°,
则直线l与平面α所成的角等于( C )
A.130°
B.60°
C.40°
D.50°
解析:因为直线l的方向向量与平面α的法向量的夹角
等于130°,所以它们所在直线的夹角为50°,则直线l
与平面α所成的角等于90°-50°=40°.
2.如图,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有直三棱柱ABC-A1B1C1,CA=CC1=2CB=2.
夹角的余弦值.
解:如图所示,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则 A(2 ,0,0),A1(2 ,2 ,0),
B1(0,2 ,0),C1( , , ),
→
→
→
所以 =(- ,- , ), =(0,2 ,0), =(-2 ,0,0).
设平面 AA1C1 的法向量为 m=(x1,y1,z1),
因为 =(0,1,0),所以 sin θ=
→
| ·|
→
| |||
=
所以直线 B1C1 与平面 ACD1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
,
.
两平面的夹角
[例 3] 如图,在三棱柱 ABC-A1B1C1 中,H 是正方形 AA1B1B 的中心,
AA1=2 ,C1H⊥平面 AA1B1B,且 C1H= ,求平面 AA1C1 与平面 A1B1C1
所以 ax=0,且 ay=0,所以 x=y=0,故 n=(λ,0,0).
→
→
又 =(- a,, a),所以 cos< ,n>=
→
·
=
| |||
设直线 AC1 与侧面 ABB1A1 所成的角为θ,
→
新高考新教材1.4.2 用空间向量研究距离、夹角问题(2) -A基础练(原卷版)
1.4.2 用空间向量研究距离、夹角问题(2) -A 基础练一、选择题1.若平面α的一个法向量为n 1=(1,0,1),平面β的一个法向量是n 2=(-3,1,3),则平面α与β所成的角等于 ( )A.30°B.45°C.60°D.90°2.已知A (0,1,1),B (2,-1,0),C (3,5,7),D (1,2,4),则直线AB 和直线CD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 A.5√2266 B.-5√2266 C.5√2222 D.-5√22223.如图,在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AA 1⊥底面ABC ,AA 1=3,AB=AC=BC=2,则AA 1与平面AB 1C 1所成角的大小为( )A.30°B.45°C.60°D.90°4.(2020·浙江省高二期末)在底面为锐角三角形的直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D 是棱BC 的中点,记直线1B D 与直线AC 所成角为1θ,直线1B D 与平面111A B C 所成角为2θ,二面角111C A B D --的平面角为3θ,则( )A .2123,θθθθ<<B .2123,θθθθ><C .2123,θθθθ<>D .2123,θθθθ>>6.(多选题)(2020·江苏镇江二中高二期末)如图,已知四棱锥P ABCD -中,PA ⊥平面ABCD ,底面ABCD 为矩形,6AP =,AB a .若在直线BC 上存在两个不同点Q ,使得直线PQ 与平面ABCD 所成角都为3.则实数的值为( )A .1B .2C .3D .4二、填空题 7.(2020全国高二课时练)在直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若1BAC90,AB AC AA ,则异面直线1BA 与1AC 所成的角等于_________. 8.已知正方形ABCD 所在平面外一点P ,P A ⊥平面ABCD ,若P A=PB ,则平面P AB 与平面PCD 的夹角为_________.9.(2020·浙江省绍兴市阳明中学高二期中)如图,在底面边长均为2,高为1的长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E 、F 分别为BC 、11C D 的中点,则异面直线1A E 、CF 所成角的大小为_______;平面1A EF 与平面1111D C B A 所成锐二面角的余弦值为__________.10.(2020河北正定三中学校高二月考(理))设动点P 在棱长为1的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的对角线1BD 三、解答题11.如图所示,四边形ABCD 是直角梯形,∠ABC=∠BAD=90°,SA ⊥平面ABCD ,SA=AB=BC=2,AD=1.(1)求SC 与平面ASD 所成角的余弦值;(2)求平面SAB和平面SCD夹角的余弦值.12.(2020四川南充一中高二月考)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平面PBC⊥平面ABCD,底面ABCD是平行四,PD⊥BC.边形,且∠BCD=π4(1)求证:PC=PD;(2)若底面ABCD是菱形,P A与平面ABCD所成的角为π,求平面P AD与平面PBC夹角的余弦值.6。
1.4.2-用空间向量研究距离、夹角问题
探究 已知直线l的单位方向向量为u, A是直线l上的定点,P是直线l外一点. 如何利
用这些条件求点P到直线l的距离? 如图示,向量AP在直线l上的投影向量为 AQ ,则△APQ是直角
u
P
三角形,因为A,P都是定点,所以|AP|,AP 与 u 的夹角∠PAQ都
dn
是确定的. 于 是可求 |AQ|. 再利用勾股定理,可以求出点P到直线l
点C1到平面AB1 E
的距离为 |
C1B1 |n|
n
|
1 3
.
D
A x
F
C
y
B
即直线FC1到平面AB1
E的距离为
1 3
.
3. 如图,在棱长为1的正方体ABCD-A1B1C1D1中,求平面A1DB与平面D1CB1的距离.
解 : 平面A1DB//平面D1CB1,平面A1DB与平面D1CB1的距离 z
MN AN AM
1 ( AB AF ) 1 ( AB AD)
2
2
1 (c b) 2
∴|MN|2 1 (c b )2 1 ,
4
2
∴|MN| 2 ,即MN 2 .
2
2
【巩固训练4】如图,两条异面直线a, b所成的角为θ,在直线a, b上分别取点A′, E和
点A, F,使AA′⊥a,且AA′⊥b (AA′称为异面直线a, b的公垂线). 已知A′E=m, AF=n,
易得C1 (0, 1, 1),
A(1,
0, 0),
E(0,
0,
1 ). 2
E
∴C1 A
(1,
1, 1),
AE
(1, 0,
1 ). 2
D
F
03教学设计_1.4.2 用空间向量研究距离、夹角问题(2)
1.4.2 用空间向量研究距离、夹角问题 第2课时 用空间向量研究夹角问题本节课选自《2019人教A 版高中数学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第一章《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本节课主要学习运用空间向量解决计算空间角问题。
在向量坐标化的基础上,将空间中线线角、线面角及二面角问题,首先转化为向量语言,进而运用向量的坐标表示,从而实现运用空间向量解决空间角问题,为学生学习立体几何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新的观点,为培养学生思维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1.教学重点:理解运用向量方法求空间角的原理2.教学难点:掌握运用空间向量求空间角的方法多媒体一、情境导学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平面称为“黄道面”,黄道面与地球赤道面交角(二面角的平面角)为23°26'.黄道面与天球相交的大圆为“黄道”.黄道及其附近的南北宽9°以内的区域称为黄道带,太阳及大多数行星在天球上的位置常在黄道带内.黄道带内有十二个星座,称为“黄道十二宫”.从春分(节气)点起,每30°便是一宫,并冠以星座名,如白羊座、狮子座、双子座等等,这便是星座的由来.问题:空间角包括哪些角?求解空间角常用的方法有哪些?答案:线线角、线面角、二面角; 传统方法和向量法.二、探究新知1.利用向量方法求两异面直线所成角若两异面直线l1,l2所成角为θ,它们的方向向量分别为a,b,则有cos θ=|cos<a,b>|=|a·b||a||b|.特别提醒:不要将两异面直线所成的角与其方向向量的夹角等同起来,因为两异面直线所成角的范围是(0,π2],而两个向量夹角的范围是[0,π],事实上,两异面直线所成的角与其方向向量的夹角是相等或互补的关系.3.二面角α-l-β中,平面α的一个法向量为n1=(√32,−12,−√2),平面β的一个法向量是n2=(0,12,√2),那么二面角α-l-β的大小等于() A.120° B.150° C.30°或150° D.60°或120°解析:设所求二面角的大小为θ,则|cos θ|=|n1·n2||n1||n2|=√32,所以θ=30°或150°.答案:C例1.如图所示,在三棱柱ABC-A1B1C1中,AA1⊥底面ABC,AB=BC=AA1,∠ABC=90°,点E,F分别是棱AB,BB1的中点,试求直线EF和BC1所成的角.思路分析: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求出直线EF和BC1的方向向量的坐标,求它们的夹角即得直线EF和BC1所成的角.解:分别以直线BA,BC,BB1为x,y,z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右图).设AB=1,则B(0,0,0),E(12,0,0),F(0,0,12),C1(0,1,1),所以EF⃗⃗⃗⃗⃗ =(−12,0,12),BC1⃗⃗⃗⃗⃗⃗⃗ =(0,1,1).于是cos<BC1⃗⃗⃗⃗⃗⃗⃗ ,EF⃗⃗⃗⃗⃗ >=BC1⃗⃗⃗⃗⃗⃗⃗⃗ ·EF⃗⃗⃗⃗⃗|BC1⃗⃗⃗⃗⃗⃗⃗⃗ ||EF⃗⃗⃗⃗⃗ |=12√22×√2=12,所以直线EF和BC1所成角的大小为60°.1.利用空间向量求两异面直线所成角的步骤.(1)建立适当的空间直角坐标系.(2)求出两条异面直线的方向向量的坐标.(3)利用向量的夹角公式求出两直线方向向量的夹角.(4)结合异面直线所成角的范围得到两异面直线所成角.2.求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的两个关注点.(1)余弦值非负:两条异面直线所成角的余弦值一定为非负值,而对应的方向向量的夹角可能为钝角.(2)范围:异面直线所成角的范围是(0,π2],故两直线方向向量夹角的余弦值为负时,应取其绝对值.跟踪训练1 如图,在正四棱柱ABCD-A 1B 1C 1D 1中,AA 1=2AB ,则异面直线A 1B 与AD 1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解析:以D 为坐标原点,DA ,DC ,DD 1所在直线为x 轴,y 轴,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Dxyz ,设AB=1.则B (1,1,0),A 1(1,0,2),A (1,0,0),D 1(0,0,2),A 1B ⃗⃗⃗⃗⃗⃗⃗ =(0,1,-2), AD 1⃗⃗⃗⃗⃗⃗⃗ =(-1,0,2), cos <A 1B ⃗⃗⃗⃗⃗⃗⃗ ,AD 1⃗⃗⃗⃗⃗⃗⃗ >=A 1B ⃗⃗⃗⃗⃗⃗⃗⃗ ·AD 1⃗⃗⃗⃗⃗⃗⃗⃗ |A 1B ⃗⃗⃗⃗⃗⃗⃗⃗ ||AD 1⃗⃗⃗⃗⃗⃗⃗⃗ |=−4√5×√5=-45,故异面直线A 1B 与AD 1所成角的余弦值为45. 答案:45例2.如图所示,四棱锥P-ABCD 中,PA ⊥底面ABCD ,AD ∥BC ,AB=AD=AC=3,PA=BC=4,M 为线段AD 上一点,AM=2MD ,N 为PC 的中点.(1)证明MN ∥平面PAB ;(2)求直线AN 与平面PMN 所成角的正弦值.思路分析:(1)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MN ∥平面PAB.(2)利用空间向量计算平面PMN 与AN 方向向量的夹角⇒直线AN 与平面PMN 所成角的正弦值.(1)证明:由已知得AM=23AD=2.如图,取BP 的中点T ,连接AT ,TN , 由N 为PC 的中点知TN ∥BC ,TN=12BC=2. 又AD ∥BC ,故TN ∥AM 且TN =AM , 所以四边形AMNT 为平行四边形, 于是MN ∥AT.因为AT ⊂平面P AB ,MN ⊄平面P AB , 所以MN ∥平面P AB.(2)解:如图,取BC 的中点E ,连接AE.由AB=AC 得AE ⊥BC ,从而AE ⊥AD ,且AE=√AB 2−BE 2=√AB 2−(BC 2) 2=√5.以A 为坐标原点,AE ⃗⃗⃗⃗⃗ 的方向为x 轴正方向,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A-xyz. 由题意知P (0,0,4),M (0,2,0),C (√5,2,0),N √52,1,2,PM ⃗⃗⃗⃗⃗⃗ =(0,2,-4),PN⃗⃗⃗⃗⃗⃗ =√52,1,-2,AN⃗⃗⃗⃗⃗⃗ =√52,1,2.设n =(x ,y ,z )为平面PMN 的法向量,则{n ·PM⃗⃗⃗⃗⃗⃗ =0,n ·PN⃗⃗⃗⃗⃗⃗ =0,即{2y −4z =0,√52x +y −2z =0,可取n =(0,2,1).于是|cos <n ,AN ⃗⃗⃗⃗⃗⃗ >|=|n·AN ⃗⃗⃗⃗⃗⃗||n||AN ⃗⃗⃗⃗⃗⃗ |=8√525. 所以直线AN 与平面PMN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8√525.若直线l 与平面α的夹角为θ,利用法向量计算θ的步骤如下:跟踪训练2 在棱长为1的正方体ABCD-A 1B 1C 1D 1中,E 为CC 1的中点,则直线A 1B 与平面BDE 所成的角为( )A.π6B.π3C.π2D.56π解析:以D 为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可求得平面BDE 的法向量n =(1,-1,2),而BA 1⃗⃗⃗⃗⃗⃗⃗⃗ =(0,-1,1),所以cos θ=1+22√3=√32,则θ=30°,故直线A 1B 与平面BDE 成60°角. 答案:B例3. 如图,在正方体ABEF-DCE'F'中,M ,N 分别为AC ,BF 的中点,求平面MNA 与平面MNB 所成锐二面角的余弦值.思路分析:有两种思路,一是先根据二面角平面角的定义,在图形中作出二面角的平面角,然后利用向量方法求出夹角从而得到所成二面角的大小;另一种是直接求出两个面的法向量,通过法向量的夹角求得二面角的大小.解:设正方体棱长为1.以B 为坐标原点,BA ,BE ,BC 所在直线分别为x 轴,y 轴,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B-xyz ,则M (12,0,12),N (12,12,0),A (1,0,0),B (0,0,0). (方法1)取MN 的中点G ,连接BG ,AG ,则G (12,14,14). 因为△AMN ,△BMN 为等腰三角形,所以AG ⊥MN ,BG ⊥MN , 故∠AGB 为二面角的平面角或其补角.又因为GA⃗⃗⃗⃗⃗ =(12,−14,−14) ,GB ⃗⃗⃗⃗⃗ =(−12,−14,−14) ,所以cos <GA ⃗⃗⃗⃗⃗ ,GB ⃗⃗⃗⃗⃗ >=GA ⃗⃗⃗⃗⃗ ·GB⃗⃗⃗⃗⃗ |GA ⃗⃗⃗⃗⃗ ||GB ⃗⃗⃗⃗⃗ |=−18√38×√38=-13 , 故所求两平面所成锐二面角的余弦值为13.(方法2)设平面AMN 的法向量n 1=(x ,y ,z ).由于AM ⃗⃗⃗⃗⃗⃗ =(−12,0,12),AN ⃗⃗⃗⃗⃗⃗ =(−12,12,0), 则{n 1·AM⃗⃗⃗⃗⃗⃗ =0,n 1·AN ⃗⃗⃗⃗⃗⃗ =0,即{−12x +12z =0,−12x +12y =0,令x=1,解得y=1,z=1,于是n 1=(1,1,1).同理可求得平面BMN 的一个法向量n 2=(1,-1,-1), 所以cos <n 1,n 2>=n 1·n 2|n 1||n 2|=−1√3×√3=-13, 故所求两平面所成锐二面角的余弦值为13.利用平面的法向量求二面角利用向量方法求二面角的大小时,多采用法向量法,即求出两个面的法向量,然后通过法向量的夹角来得到二面角的大小,但利用这种方法求解时,要注意结合图形观察分析,确定二面角是锐角还是钝角,不能将两个法向量的夹角与二面角的大小完全等同起来. 跟踪训练3 如图,在直三棱柱ABC-A 1B 1C 1中,AA 1=BC=AB=2,AB ⊥BC ,求二面角B 1-A 1C-C 1的大小.解:如图,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A (2,0,0),C (0,2,0),A 1(2,0,2),B 1(0,0,2),C 1(0,2,2),即BM ⃗⃗⃗⃗⃗⃗ =(1,1,0)是平面A 1C 1C 的一个法向量.设平面A 1B 1C 的一个法向量是n=(x ,y ,z ),A 1C ⃗⃗⃗⃗⃗⃗⃗ =(-2,2,-2), A 1B 1⃗⃗⃗⃗⃗⃗⃗⃗⃗ =(-2,0,0), 所以n ·A 1B 1⃗⃗⃗⃗⃗⃗⃗⃗⃗ =-2x=0,n ·A 1C ⃗⃗⃗⃗⃗⃗⃗ =-2x+2y-2z=0, 令z=1,解得x=0,y=1,故n =(0,1,1).设法向量n 与BM⃗⃗⃗⃗⃗⃗ 的夹角为φ, 二面角B 1-A 1C-C 1的大小为θ,显然θ为锐角. 因为cos θ=|cos φ|=|n·BM⃗⃗⃗⃗⃗⃗⃗ ||n||BM⃗⃗⃗⃗⃗⃗⃗ |=12,解得θ=π3,所以二面角B 1-A 1C-C 1的大小为π3.金题典例 如图,四棱柱ABCD-A 1B 1C 1D 1的所有棱长都相等,AC ∩BD=O ,A 1C 1∩B 1D 1=O 1,四边形ACC 1A 1和四边形BDD 1B 1均为矩形.(1)证明:O 1O ⊥底面ABCD.(2)若∠CBA=60°,求二面角C 1-OB 1-D 的余弦值.(1)证明因为四边形ACC 1A 1和四边形BDD 1B 1均为矩形,所以CC 1⊥AC ,DD 1⊥BD ,又CC 1∥DD 1∥OO 1,所以OO 1⊥AC ,OO 1⊥BD ,因为AC ∩BD=O ,所以O 1O ⊥底面ABCD.(2)解:因为四棱柱的所有棱长都相等,所以四边形ABCD 为菱形, AC ⊥BD.又O 1O ⊥底面ABCD ,所以OB ,OC ,OO 1两两垂直.如图,以O 为原点,OB ,OC ,OO 1所在直线分别为x ,y ,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设棱长为2,因为∠CBA=60°,所以OB=√3,OC=1, 所以O (0,0,0),B 1(√3,0,2),C 1(0,1,2),平面BDD 1B 1的一个法向量为n =(0,1,0),设平面OC 1B 1的法向量为m =(x ,y ,z ),则由m ⊥OB 1⃗⃗⃗⃗⃗⃗⃗⃗ ,m ⊥OC 1⃗⃗⃗⃗⃗⃗⃗ ,所以{√3x +2z =0,y +2z =0,取z=-√3,则x=2,y=2√3,所以m =(2,2√3,-√3),所以|cos <m ,n >|=|m·n|m||n||=2√3√19=2√5719. 由图形可知二面角C 1-OB 1-D 的大小为锐角, 所以二面角C 1-OB 1-D 的余弦值为2√5719. 延伸探究1 本例条件不变,求二面角B-A 1C-D 的余弦值.解: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设棱长为2, 则A 1(0,-1,2),B (√3,0,0),C (0,1,0),D (-√3,0,0). 所以BC ⃗⃗⃗⃗⃗ =(-√3,1,0),A 1C ⃗⃗⃗⃗⃗⃗⃗ =(0,2,-2),CD ⃗⃗⃗⃗⃗ =(-√3,-1,0).设平面A 1BC 的法向量为n 1=(x 1,y 1,z 1),则{n 1·A 1C ⃗⃗⃗⃗⃗⃗⃗ =0,n 1·BC ⃗⃗⃗⃗⃗ =0,即{2y 1−2z 1=0,−√3x 1+y 1=0,取x 1=√3 ,则y 1=z 1=3,故n 1=(√3,3,3).设平面A 1CD 的法向量为n 2=(x 2,y 2,z 2), 则{n 2·A 1C ⃗⃗⃗⃗⃗⃗⃗ =0,n 2·CD⃗⃗⃗⃗⃗ =0,即{2y 2−2z 2=0,−√3x 2−y 2=0,取x 2=√3,则y 2=z 2=-3,故n 2=(√3,-3,-3).所以|cos <n 1,n 2>|=|n 1·n 2|n 1||n 2||=57.由图形可知二面角B-A 1C-D 的大小为钝角,所以二面角B-A 1C-D 的余弦值为-57.延伸探究2 本例四棱柱中,∠CBA=60°改为∠CBA=90°,设E ,F 分别是棱BC ,CD 的中点,求平面AB 1E 与平面AD 1F 所成锐二面角的余弦值.解:以A 为坐标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所示,设此棱柱的棱长为1,则A (0,0,0),B 1(1,0,1),E 1,12 ,0 ,D 1(0,1,1),F12 ,1,0 ,AE ⃗⃗⃗⃗⃗ = 1,12,0,AB 1⃗⃗⃗⃗⃗⃗⃗ =(1,0,1),AF ⃗⃗⃗⃗⃗ =12,1,0,AD 1⃗⃗⃗⃗⃗⃗⃗ =(0,1,1).设平面AB 1E 的法向量为n 1=(x 1,y 1,z 1),则{n 1·AB 1⃗⃗⃗⃗⃗⃗⃗ =0,n 1·AE ⃗⃗⃗⃗⃗ =0,即{x 1+z 1=0,x 1+12y 1=0,令y 1=2,则x 1=-1,z 1=1, 所以n 1=(-1,2,1).设平面AD 1F 的法向量为n 2=(x 2,y 2,z 2). 则{n 2·AD 1⃗⃗⃗⃗⃗⃗⃗ =0,n 2·AF ⃗⃗⃗⃗⃗ =0,即{y 2+z 2=0,12x 2+y 2=0. 令x 2=2,则y 2=-1,z 2=1.所以n 2=(2,-1,1).所以平面AB 1E 与平面AD 1F 所成锐二面角的余弦值为cos <n 1,n 2>=|n 1·n 2||n 1||n 2|=3√6×√6=12. 向量法求二面角(或其某个三角函数值)的四个步骤 (1)建立适当的坐标系,写出相应点的坐标;三、达标检测1.平面α的斜线l 与它在这个平面上射影l'的方向向量分别为a =(1,0,1),b =(0,1,1),则斜线l 与平面α所成的角为( ) A.30°B.45°C.60°D.90° 解析: l 与α所成的角即为a 与b 所成的角(或其补角),因为cos <a ,b >=a·b |a||b|=12,所以<a ,b >=60°. 答案:C2.已知向量m ,n 分别是直线l 和平面α的方向向量和法向量,若cos <m ,n >=- 12,则l 与α所成的角为( )A.30°B.60°C.120°D.150°解析:由已知得直线l 和平面α法向量所夹锐角为60°,因此l 与α所成的角为30°. 答案:A3.在正方体ABCD-A 1B 1C 1D 1中,M 、N 分别为棱BC 和棱CC 1的中点,则异面直线AC 和MN 所成的角为( ) A.30°B.45°C.90°D.60°解析以D 为原点,分别以DA ,DC ,DD 1所在直线为x 轴,y 轴,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设正方体ABCD-A 1B 1C 1D 1中棱长为2,∵M 、N 分别为棱BC 和棱CC 1的中点,∴M (1,2,0),N (0,2,1),A (2,0,0),C (0,2,0),MN⃗⃗⃗⃗⃗⃗⃗ =(-1,0,1),AC ⃗⃗⃗⃗⃗ =(-2,2,0), 设异面直线AC 和MN 所成的角为θ,.cos θ=|MN⃗⃗⃗⃗⃗⃗⃗ ·AC ⃗⃗⃗⃗⃗ ||MN ⃗⃗⃗⃗⃗⃗⃗ ||AC ⃗⃗⃗⃗⃗ |=2√2×2√2=12,则又θ是锐角,∴θ=60°∴异面直线AC 和MN 所成的角为60°,故选D.答案D4.在三棱锥P-ABC 中,AB ⊥BC ,AB=BC=12PA ,点O ,D 分别是AC ,PC 的中点,OP ⊥底面ABC ,则直线OD 与平面PBC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 .解析:以O 为原点,射线OA ,OB ,OP 为x ,y ,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设AB=a ,则OP=√72a,OD⃗⃗⃗⃗⃗⃗ =(−√24a,0,√144a),可求得平面PBC 的法向量为n =(−1,−1,√17),所以cos <OD ⃗⃗⃗⃗⃗⃗ ,n >=OD ⃗⃗⃗⃗⃗⃗ ·n |OD ⃗⃗⃗⃗⃗⃗ ||n|=√21030,设OD ⃗⃗⃗⃗⃗⃗ 与面PBC 的角为θ,则sin θ=√21030. 答案:√210305.如图,四棱锥P-ABCD 中,PB ⊥底面ABCD ,CD ⊥PD ,底面ABCD 为直角梯形,AD ∥BC ,AB ⊥BC ,AB=AD=PB=3.点E 在棱PA 上,且PE=2EA.求二面角A-BE-D 的余弦值.解:以B 为原点,以直线BC ,BA ,BP 分别为x ,y ,z 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设平面EBD 的一个法向量为n 1=(x ,y ,1),因为BE⃗⃗⃗⃗⃗ =(0,2,1),BD ⃗⃗⃗⃗⃗⃗ =(3,3,0), 由{n 1·BE ⃗⃗⃗⃗⃗ =0,n 1·BD ⃗⃗⃗⃗⃗⃗ =0,得{2y +1=0,3x +3y =0.所以{x =12,y =−12.教学中主要突出了几个方面:一是进一步突出运用向量法解决立体几何问题的基本程序,发展学生的数学建模思想和逻辑推理能力。
高中数学第1章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1-4-2用空间向量研究距离夹角问题第2课时用空间向量研究夹角问题新
2.(变条件,变问法)本例中,将“E为AB的中点”改为“在线段
AB上是否存在一点E,使平面DEC1与平面ABCD的夹角的余
√
弦值为 ?若存在,求出AE的长;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解:假设存在点E,设AE=a(0≤a≤4).
如图,以D为原点,DA,DC,DD1所在直线
分别为x轴、y轴、z轴,建立空间直角坐
=
√
,
∵λ∈[0,1],解得 λ= ,于是= − , , , Nhomakorabea
则||= (- ) + ( ) + =
√
故 AP 的长为
.
√
,
规律总结
利用法向量求直线与平面的夹角的基本步骤:
学以致用
2.如图,正方形AMDE的边长为2,B,C分别为AM,MD的中点,
的夹角的余弦值为.
互动探究1.(变问法)若本例条件不变,求二面角D1-DE-C1的余弦值.
解:由例题的建系知,=(0,0,2),=(3,2,0),
设平面 D1DE 的法向量为 m1=(x,y,z),
· = ,
= ,
则
即
+ = .
· = ,
所以异面直线 A1B 与 C1D
√
=
= .
√× √
√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
规律总结
利用方向向量求异面直线所成角的基本步骤:
(1)根据题目条件建立恰当的空间直角坐标系;
(2)在坐标系中,写出相关各点的坐标,进而表示出相关向量的
坐标;
(3)代入异面直线所成角的余弦值公式,根据夹角的余弦值,确
高中数学第一章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1.4空间向量的应用1.4.2用空间向量研究距离夹角问题第2课时空间
空间向量的应用 用空间向量研究距离、夹角问题
第2课时 空间中的夹角问题
学习目标
素养要求
1.理解异面直线所成角、直线与平面所成角、二 直观想象、抽象数学
面角的定义
2.能够用向量法解决线线、线面、二面角的计算 直观想象、数学运算 问题
|自学导引|
空间三种角的向量求法
角的分类
利用向量法求直线与平面夹角的基本步骤 (1)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2)求直线的方向向量. (3)求平面的法向量 n.
(4)计算:设线面角为 θ,则 sin θ=|cos〈n,m〉|=|nn11|·|nn22|.
2.如图,在梯形 ABCD 中,AB∥CD,AD= CD=CB=2,∠ABC=60°,在矩形 ACFE 中,AE =2,BF=2 2.
(1)求证:BC⊥平面 ACFE; (2)求直线 BD 与平面 BEF 所成角的正弦值.
(1)证明:在梯形 ABCD 中 AB∥CD,AD=CD=CB=2,∠ABC=60°, ∴四边形 ABCD 是等腰梯形,∠ADC=120°. ∴∠DCA=∠DAC=30°,∠DCB=120°. ∴∠ACB=∠DCB-∠DCA=90°. ∴AC⊥BC. 又∵在矩形 ACFE 中,CF=AE=2, BF=2 2,CB=2,∴CB⊥CF. 又∵AC∩CF=C,∴BC⊥平面 ACFE.
则 B(0,0,0),C(0,6,0),A(0,0,6),D(-2 7,6,0),
E(- 7,3,3),B→E=(- 7,3,3),C→D=(-2 7,0,0),
∴cos〈B→E,C→D〉=
→→ BE·CD →→
=
57.
|BE||CD|
∴异面直线 BE 与 CD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57.
2020-2021学年数学选择性第一册教案:第1章1.4 1.4.2 用空量研究距离、夹角问题含解析
2020-2021学年数学新教材人教A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教案:第1章1.4 1.4.2用空量研究距离、夹角问题含解析1。
4.2用空量研究距离、夹角问题学习目标核心素养1.会用向量法求线线、线面、面面的夹角以及距离问题.(重点、难点)2。
正确区分向量夹角与所求线线角、面面角的关系.(易错点)通过利用空间向量求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二面角和距离的学习,提升学生的逻辑推理、数学运算的核心素养.(1)已知a,b为非零向量,它们的夹角为θ,那么cos θ=cos 〈a,b〉=错误!。
(2)空间中有三种角: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和两个平面的夹角.(3)空间中的三种基本距离:点点距、点线距和点面距.利用直线的方向向量和平面的法向量可以判断线线、线面和面面的平行、垂直问题,能否利用它们求出三种空间角和空间距离呢?1.空间角的向量求法角的分类向量求法范围两异面直线l1与l2所成的角为θ设l1与l2的方向向量分别为u,v,则cosθ=|cos<u,v〉|=错误!错误!直线l与平面α所成的角为θ设l的方向向量为u,平面α的法向量为n,则sin θ=|cos〈u,n>|=错误!错误!平面α与平面β的夹角为θ设平面α,β的法向量分别为n1,n2,则cos θ=|cos〈n1,n2>|=错误!错误!所成的角有怎样的关系?[提示]设n为平面α的一个法向量,a为直线a的方向向量,直线a与平面α所成的角为θ,则θ=错误!2.空间距离的向量求法分类向量求法两点距设A、B为空间中的任意两点,则d=|AB|点线距设直线l的单位方向向量为u,A∈l,P∉l,设错误!=a,则点P到直线l的距离d=|a|2-a·u2点面距已知平面α的法向量为n,A∈α,P∉α,则点P到平面α的距离为d=错误!1.思考辨析(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两异面直线所成的角与两直线的方向向量所成的角相等.()(2)直线l与平面α的法向量的夹角的余角就是直线l与平面α所成的角.() (3)平面α和β的夹角为θ,平面α,β的法向量分别为n1,n2,则θ=<n1,n2>.() [提示](1)×(2)×(3)×2.已知向量m,n分别是直线l与平面α的方向向量、法向量,若cos〈m,n〉=-错误!,则l与α所成的角为()A.30°B.60°C.150°D.120°B[设l与α所成的角为θ,则sin θ=|cos〈m,n〉|=3 2,又0°≤θ≤90°,∴θ=60°,应选B.]3.两平行平面α,β分别经过点O(0,0,0)和点A(2,1,1),且两平面的一个法向量n=(-1,0,1),则两平面间的距离是________.错误![两平行平面α,β分别经过坐标原点O和点A(2,1,1),错误!=(2,1,1),且两平面的一个法向量n=(-1,0,1),∴两平面间的距离d=错误!错误!=错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4.2 用空间向量研究距离、夹角问题(2) -A 基础练一、选择题1.若平面α的一个法向量为n 1=(1,0,1),平面β的一个法向量是n 2=(-3,1,3),则平面α与β所成的角等于 ( )A.30°B.45°C.60°D.90°【参考答案】D【解析】因为n 1·n 2=(1,0,1)·(-3,1,3)=0,所以α⊥β,即平面α与β所成的角等于90°. 2.已知A (0,1,1),B (2,-1,0),C (3,5,7),D (1,2,4),则直线AB 和直线CD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A.B.-C.D.- 【参考答案】A【解析】=(2,-2,-1),=(-2,-3,-3),而cos =,故直线AB 和CD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3.如图,在三棱柱ABC-A 1B 1C 1中,AA 1⊥底面ABC ,AA 1=3,AB=AC=BC=2,则AA 1与平面AB 1C 1所成角的大小为( )A.30°B.45°C.60°D.90°【参考答案】A【解析】取AB 的中点D ,连接CD ,分别以DA ,DC ,DE 所在直线为x 轴,y 轴,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可得A (1,0,0),A 1(1,0,3),故=(0,0,3),而B 1(-1,0,3),C 1(0,,3),设平面AB 1C 1的法向量为m =(a ,b ,c ),根据m·=0,m·=0,解得m =(3,-,2),cos <m,>=.故AA 1与平面AB 1C 1所成角的大小为30°,故选A.4.(2020·浙江省高二期末)在底面为锐角三角形的直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D 是棱BC 的中点,记直线1B D 与直线AC 所成角为1θ,直线1B D 与平面111A B C 所成角为2θ,二面角111C A B D --的平面角为3θ,则( )A .2123,θθθθ<<B .2123,θθθθ><C .2123,θθθθ<>D .2123,θθθθ>>【参考答案】A 【解析】由题可知,直三棱柱111ABC A B C -的底面为锐角三角形,D 是棱BC 的中点,设三棱柱111ABC A B C -是棱长为2的正三棱柱,以A 为原点,在平面ABC 中,过A 作AC 的垂线为x 轴,AC 为y 轴,1AA 为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10,0,2A,)1B ,()0,2,0C,3,022D ⎛⎫ ⎪ ⎪⎝⎭,()0,0,0A ,()0,2,0AC →=,11,222B D →⎛⎫=-- ⎪ ⎪⎝⎭,)11A B →=,直线1B D 与直线AC 所成的角为1θ,10,2πθ⎛⎤∈ ⎥⎝⎦, 111cos B D ACB D AC θ→→→→⋅∴==⋅直线1B D 与平面111A B C 所成的角为2θ,20,2πθ⎡⎤∈⎢⎥⎣⎦, 平面111A B C 的法向量()0,0,1n →=,121sin B D n B D n θ→→→→⋅∴==⋅2cos θ∴==设平面11A B D 的法向量(),,m a b c →=,则111301202m AB a b m B D b c ⎧⋅=+=⎪⎨⋅=-+-=⎪⎩,取a =得33,2m →⎫=--⎪⎭,二面角111C A B D --的平面角为3θ,由图可知,3θ为锐角,即30,2πθ⎛⎫∈ ⎪⎝⎭, 33cos m nm n θ→→→→⋅∴===⋅231cos cos cos θθθ>>,由于cos y θ=在区间()0,π上单调递减,∴231θθθ<<,则2123,θθθθ<<.故选:A. 5.(多选题)(2020江西宜春二中高二月考)正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1AA =,则( ) A .1AC 与底面ABC 的成角的正弦值为12B .1AC 与底面ABCC .1AC 与侧面11AA B B 的成角的正弦值为4D .1AC 与侧面11AA B B 【参考答案】BC【解析】如图,取11A C 中点E,AC 中点F ,并连接EF ,则1EB ,1EC ,EF 三条直线两两垂直,则分别以这三条直线为x 轴,y 轴,z 轴建立如图所示空间直角坐标系;设2AB =;则1AA =1(0A ∴,1-,0),1(0C ,1,0),(0A ,1-,,(0C ,1,;1B 0),∴(10,2,AC =-.底面ABC 的其中一个法向量为:(m =,1AC ∴与底面ABC的成角的正弦值为11112cos ,24m AC m AC m AC -<>===⨯⨯,;A ∴错B对. 11A B 的中点K 的坐标为(2,12-,0);∴侧面11AA B B 的其中一个法向量为:13,02KC ⎛⎫= ⎪ ⎪⎝⎭;1AC ∴与侧面11AA B B 的成角的正弦值为:111111cos 4,4AC KC AC KC AC KC <>===⨯⨯,;故C 对D 错;故选:BC . 6.(多选题)(2020·江苏镇江二中高二期末)如图,已知四棱锥P ABCD -中,PA ⊥平面ABCD ,底面ABCD 为矩形,6AP =,AB a .若在直线BC 上存在两个不同点Q ,使得直线PQ 与平面ABCD 所成角都为3π.则实数a 的值为( )A .1B .2C .3D .4【参考答案】ABC【解析】假设在直线BC 上有一点Q ,使得直线PQ 与平面ABCD 所成角为3π,此时,易得3PQA π∠=,在Rt APQ 中,由于6AP=,可得AQ =.所以,在直线BC 上存在两个不同点Q ,使得直线PQ 与平面ABCD 所成角都为3π,等价于在直线BC 上有两个点到点A 的距离为由此可得0a <<故选:ABC二、填空题 7.(2020全国高二课时练)在直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若1BAC90,AB AC AA ,则异面直线1BA 与1AC 所成的角等于_________. 【参考答案】60【解析】三棱柱111ABC A B C -为直三棱柱,且BAC 90︒∠=∴ 以点A 为坐标原点,分别以AC ,AB ,1AA 为,,x y 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设1=1AB AC AA ==,则 (0,0,0)A ,(0,1,0)B ,1(0,0,1)A ,1(1,0,1)C ,1=(0,1,1)BA ,1(1,0,1)AC ∴11111101co 2,s 22BA AC BA AC BAAC 又 异面直线所成的角在(0,90] ∴ 异面直线1BA 与1AC 所成的角等于60︒ .8.已知正方形ABCD 所在平面外一点P ,PA ⊥平面ABCD ,若PA=PB ,则平面PAB 与平面PCD 的夹角为_________.【参考答案】45【解析】如图所示,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设PA=AB=1,则A (0,0,0),D (0,1,0),P (0,0,1),∴=(0,1,0).取PD 的中点E ,则E ,∴,易知是平面PAB 的一个法向量,是平面PCD 的一个法向量,所以cos <>=,故平面PAB 与平面PCD 的夹角为45°.9.(2020·浙江省绍兴市阳明中学高二期中)如图,在底面边长均为2,高为1的长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E 、F 分别为BC 、11C D 的中点,则异面直线1A E 、CF 所成角的大小为_______;平面1A EF 与平面1111D C B A 所成锐二面角的余弦值为__________.【参考答案】6π;14【解析】以D 为原点建立如图所示空间之间坐标系:则()()()()12,0,1,1,2,0,0,2,0,0,1,1A E C F ,所以()()11,2,1,0,1,1A E CF =--=-, 设异面直线1A E 、CF 所成角的大小为θ,所以11cos 6A E CFA E CF θ⋅===⋅因为(0,]2πθ∈,所以6πθ=.又()12,1,0A F =-,设平面1A EF 的一个法向量为:(),,m x y z =, 则1100m A F m A E ⎧⋅=⎪⎨⋅=⎪⎩,即2020x y x y z -+=⎧⎨-+-=⎩,令1x =,则()1,2,3m =, 平面1111D C B A 一个法向量为:()0,0,1n =,设平面1A EF 与平面1111DC B A 所成锐二面角为α, 所以cos 1414m nm n α⋅===⋅.故参考答案为:①6π10.(2020河北正定三中学校高二月考(理))设动点P 在棱长为1的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的对角线1BD 上,记11D P D Bλ=.当APC ∠为锐角时,λ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 【参考答案】10,3⎡⎫⎪⎢⎣⎭【解析】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则1(1,0,0),(0,1,0)(1,1,0),(0,0,1)A C B D ,由11D P D Bλ=得(,,1)P λλλ-,则(1,,1),(,1,1)PA PC λλλλλλ=---=---,因为APC ∠为锐角,所以(1,,1)(,1,1)(1)(31)0PA PC λλλλλλλλ⋅=---⋅---=-->,解得13λ<或1λ>,又因为动点P 在棱长为1的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的对角线1BD 上,所以λ的取值范围为103λ≤<.三、解答题11.如图所示,四边形ABCD 是直角梯形,∠ABC=∠BAD=90°,SA ⊥平面ABCD ,SA=AB=BC=2,AD=1.(1)求SC 与平面ASD 所成角的余弦值;(2)求平面SAB 和平面SCD 夹角的余弦值.【解析】 (1)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S (0,0,2),C (2,2,0),D (1,0,0),=(2,2,-2),∵AB ⊥平面SAD ,故平面ASD 的一个法向量为=(0,2,0),设SC 与平面ASD 所成的角为θ,则sin θ=|cos <>|=,故cos θ=,即SC 与平面ASD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2)平面SAB 的一个法向量为m =(1,0,0),∵=(2,2,-2),=(1,0,-2),设平面SCD 的一个法向量为n =(x ,y ,z ),由令z=1可得平面SCD 的一个法向量为n =(2,-1,1),设平面SAB 和平面SCD 的夹角为α,则cos α=,即平面SAB 和平面SCD 夹角的余弦值为.12.(2020四川南充一中高二月考)如图,在四棱锥P-ABCD 中,平面PBC ⊥平面ABCD ,底面ABCD 是平行四边形,且∠BCD=,PD ⊥BC.(1)求证:PC=PD ;(2)若底面ABCD 是菱形,PA 与平面ABCD 所成的角为,求平面PAD 与平面PBC 夹角的余弦值.【解析】(1)如图①,过P 作PE ⊥BC ,垂足为E ,连接DE.图①因为平面PBC⊥平面ABCD,所以PE⊥平面ABCD.因为PD⊥BC,所以BC⊥平面PDE,所以DE⊥BC.因为∠BCD=,所以DE=CE.在△PED和△PEC中,PE=PE,∠PED=∠PEC=90°,DE=CE,所以△PED≌△PEC,所以PD=PC.(2)因为BC⊥平面PDE,PE⊥平面ABCD,所以∠PAE是直线PA与平面ABCD所成的角,即∠PAE=,且DE⊥BC,DE⊥PE.设PE=a,则AE=a,PA=2a.在△DEC中,设DE=m,则EC=m,DC=m,所以在Rt△EDA中,(a)2=m2+(m)2,所以m=a.以E为坐标原点,ED,EB,EP所在直线分别为x轴,y轴,z轴建立如图②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图②则D(a,0,0),A(a,a,0),P(0,0,a),则平面PBC的一个法向量为a=(1,0,0).设平面PAD的一个法向量为b=(x,y,z),因为=(-a,-a,a),=(0,-a,0),所以取x=1,则b=(1,0,1).设平面PAD与平面PBC的夹角为θ,则cos θ=,所以平面PAD与平面PBC夹角的余弦值为.知识改变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