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南京 市水资源公报

合集下载

南京市水利局关于下发2012年全市水资源管理工作要点的通知-宁水资[2012]239号

南京市水利局关于下发2012年全市水资源管理工作要点的通知-宁水资[2012]239号

南京市水利局关于下发2012年全市水资源管理工作要点的通知正文:---------------------------------------------------------------------------------------------------------------------------------------------------- 南京市水利局关于下发2012年全市水资源管理工作要点的通知(宁水资〔2012〕239号)各区县水利(务)局、市水资源管理中心、市属各河道管理处:为切实做好我市2012年水资源管理各项工作任务,现将《2012年全市水资源管理工作要点》印发给你单位,请各地对照要点结合实际进一步细化分解,以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和推进水利现代化为抓手,贯彻落实各项要求,提高水资源管理水平,认真完成年度任务。

二○一二年五月二十一日2012年全市水资源管理工作要点2012年是“十二五”发展的攻坚之年,也是贯彻中央、省市有关加快水利改革发展,推进水利现代化的关键一年。

全市水资源管理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为核心,建立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控制框架,健全管理制度和目标考核责任制;加强水资源保护,强化水功能区管理,保障饮用水源地安全,实施水生态修复和清水通道工程,提高水环境承载能力;巩固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成效,继续提升节水水平;加强“两费”征收,夯实水资源管理基础,提升水资源管理能力,提高水资源和水环境的支撑和保障水平,为我市在全省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提供坚强保障。

重点要抓好以下五项工作:一、认真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1、严格实施“三条红线”管理,编制《南京市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实施方案》,建立起“三条红线”控制框架,确定指标体系、监测体系、评估体系和考核体系。

开展《南京市水资源管理考核细则》的制订工作,抓好“三条红线”的层层分解落实和考核,全面落实水资源管理责任与考核制度,将管控指标分解到各行政区域。

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江苏省水资源保护规划(2016-2030年)的批复-苏政复〔2016〕132号

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江苏省水资源保护规划(2016-2030年)的批复-苏政复〔2016〕132号

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江苏省水资源保护规划(2016-2030年)的批复正文:----------------------------------------------------------------------------------------------------------------------------------------------------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江苏省水资源保护规划(2016-2030年)的批复苏政复〔2016〕132号省水利厅:你厅《关于报请批准〈江苏省水资源保护规划(2016-2030年)〉的请示》(苏水资〔2016〕40号)收悉。

现批复如下。

一、原则同意《江苏省水资源保护规划(2016-2030年)》(以下简称《规划》),由你厅印发各地、各有关部门,并认真组织实施。

二、《规划》实施要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部署,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遵循“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原则,以维护河湖健康、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水生态系统良性循环为核心,以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为抓手,着力构建水资源保护和河湖健康保障体系,为全省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实支撑。

三、通过《规划》实施,到2020年全省重点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提高到82%以上,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达标,部分区域地下水水位下降态势基本得到遏制,主要江河湖泊水生态系统保护措施落实,重要生态保护区、水源涵养区和河湖水域得到有效保护,水生态恶化趋势得到遏制。

到2030年,重点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提高到95%以上,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全面达标,地下水超采现象全面遏制,主要江河湖泊水生态系统全面保护。

四、《规划》是今后一个时期水资源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的重要依据,各地、各有关部门要认真组织实施,确保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各级政府作为《规划》实施主体,要加强组织领导,落实责任分工,强化工作举措,切实推进本地区水资源保护工作。

“城市病”以城市化中的水问题为例6页

“城市病”以城市化中的水问题为例6页

“城市病”以城市化中的水问题为例一、导言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了巨大的经济发展成就。

同时,我国城市化发展势头迅猛。

1978年到2003年,中国100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从13个增加到49个,50万至100万人口的大城市从27个增加到78个[1]。

但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城市病”这种负效应越来越严重。

所谓“城市病”,指在一国城市化尚未完全完成的阶段中,因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由于城市系统存在缺陷而影响城市系统整体性运动所导致的对社会经济的负面效应[2]。

即“城市病”是城市化进程的附带产品,如人口膨胀、交通拥堵、资源短缺、环境污染。

在诸多的“城市病”中,水问题越来越严重,已经严重影响到社会的良性运行与协调发展。

本文将以城市化进程中的水问题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水问题产生的社会文化机制。

具体的研究问题是:作为“城市病”之一的水问题,其主要表现有哪些?出现这种“城市病”的社会文化机理又是什么?如何分析和看待这一问题?二、城市型公害:城市水问题面面观当今的环境问题已由产业型公害向城市型公害转化。

在城市经济高速增长的背景下,产业结构逐渐向服务业转化,产业部门能耗比重减少,民生部门和运输部门的能耗比例不断增加,产业型公害将让位于城市型公害[3]。

在世界城市化迅速发展的今天,日益突出的水问题已经是越来越显性化的城市型公害。

整体而言,城市化中水问题的主要表现是:水资源数量急剧下降,水资源质量普遍下降,水危机事件层出不穷。

1.水资源数量的急剧减少。

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工业用水、城市生活用水、景观用水量越来越大。

而城市水资源的开发利用难度大,所以城市用水面临着严重的供需矛盾。

因此在数量方面,水资源正在急剧减少。

笔者对《南京水资源公报》分析得出:无论是地表水还是地下水,以及两者构成的水资源总量,从2005年到2008年,南京市水资源呈现逐年递减的趋势。

水资源数量的减少,直接导致城市生活用水、工业建筑等用水出现问题,进而影响到整个城市的正常运转。

南京市深层地下水开发及水位动态变化特征

南京市深层地下水开发及水位动态变化特征

南京市深层地下水开发及水位动态变化特征沈乐;郭红丽;张青;龚来存【摘要】选用南京地区近5年来的地下水水资源量和月地下水埋深,通过开采系数法分析南京地区地下水可开采潜力,研究地下水埋深动态变化趋势并分析变化原因。

研究结果表明:(1)南京地区地下水可开采潜力较大,在不大幅度影响开采潜力的前提下可以适当放宽区域总开采量;(2)南京市63.2%深层地下水监测井代表区域地下水位随时间呈逐渐下降趋势,部分区域水位2014年有所回升;(3)提出了监测方式改革、监测站网调整等建议,为南京地区深层地下水资源优化管理提供参考。

%Underground water resources quantity and the buried depth of monthly groundwater from 2010 to 2014 in Nanjing was selected. Groundwater exploitation potential was analized by mineable coefficient method, and dynamic change characteristics and reason of water level of groundwater was analized. The Groundwater exploitation was more potential in Nanjing so that the min-ing of groundwater could be appropriate to encourage. The water level of 63. 2% deep groundwater decreased gradually with time from 2010 to 2013. The reform of the way of monitoring and monitoring network adjustment and so on was put forward,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deep ground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in Nanjing.【期刊名称】《地下水》【年(卷),期】2015(000)005【总页数】3页(P69-70,76)【关键词】深层地下水;开发;趋势分析;水位动态变化【作者】沈乐;郭红丽;张青;龚来存【作者单位】江苏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南京分局,江苏南京210008;江苏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南京分局,江苏南京210008;江苏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南京分局,江苏南京210008;江苏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南京分局,江苏南京21000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41.74地下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饮用水源。

盐城市水资源承载状态变化趋势及障碍因子分析

盐城市水资源承载状态变化趋势及障碍因子分析

第52卷第1期2021年1月Vol.52,No.1Jan.,2021人民长江Yangtze River文章编号:1001-4179(2021)01-0076-07盐城市水资源承载状态变化趋势及障碍因子分析鲁晓1,董增川1,任华2,臧冬伟3,朱振业4,陈兩菲1(1.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学院,江苏南京210098; 2.江苏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盐城分局,江苏盐城224000; 3.盐城市节约用水办公室,江苏盐城224001; 4.杭州西湖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五水共治”领导小组办公室,浙江杭州310012)摘要:为了明确盐城市水资源承载状态,选取协调发展度作为水资源承载状态的表征指标,采用基于博弈论的组合赋权法确定权重,对盐城市2008〜2017年的水资源承载状态进行评价,并对障碍因子进行了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①盐城市水资源承载状态整体呈好转趋势,等级由“差”发展为“中”,其中,2012年协调发展度最低,为0.296;2015年协调发展度最高,达到0.721。

②主要障碍因子为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建成区植被覆盖率、污水集中处理率、人均GDP和生态用水占比,分析可知,水质相关指标障碍度较大,经济社会用水指标的障碍度较小且呈降低趋势。

基于评价分析结果,对盐城市的截污限排、加强绿化以及改善水资源的承载状态提出了相应的整改建议和措施。

关键词:水资源承载状态;协调发展度;障碍因子;博弈论;盐城市中图法分类号:TV213文献标志码:A DOI:10.16232/ki.1001-4179.2021.01.0131研究背景江苏省盐城市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降雨时空分布不均且变幅大,又处于流域下游供水末梢,水污染问题严重。

因此存在着资源型缺水和水质型缺水的问题,导致盐城市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这些都严重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发展。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明确盐城市水资源承载力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水资源分配与管理,为此对盐城市水资源承载状态进行评价并做归因分析显得尤为重要。

2008年海河流域水资源公报

2008年海河流域水资源公报

2008 年海河流域水资源公报一、综述2008年海河流域年降水量541.0毫米,比多年平均多1.0%,属平水年份;全流域地表水资源量为126.93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为242.10亿立方米,水资源总量为294.50亿立方米,占降水量的17%;全流域144座大、中型水库年末蓄水总量为74.09亿立方米,比上年末增加6.39亿立方米。

2008年全流域各类供水工程总供水量为373.39亿立方米,其中当地地表水占21.4%,地下水占64.4%,引黄水占11.6%,其他水源占2.6%。

全流域总用水量为373.39亿立方米,其中农业用水占68.5%,工业用水占13.7%,生活用水占15.3%,生态环境用水占2.5%。

全流域用水消耗量为259.84亿立方米,占总用水量的69.6%。

全流域废污水排放总量为47.53亿吨,其中工业和建筑业废污水排放量25.95亿吨,占54.6%;城镇居民生活污水排放量14.16亿吨,占29.8%;第三产业污水排放量7.42亿吨,占15.6%。

全年期流域河流水质评价河长12996.2公里,优于Ⅲ类的评价河长4573.0公里,占评价河长的35.2%;劣于Ⅲ类的河长为8423.2公里,占评价河长的64.8%;其中劣于Ⅴ类的河长有6745.60公里,占评价河长的51.9%。

(海河流域水资源分区示意图)二、水资源量(一)降水量2008年海河流域平均降水量541.0毫米,折合水量为1729.28亿立方米,比2007年多11.7%,比多年平均多1.0%,属平水年份。

1.地区分布2008年各水资源二级区降水分布不均。

各水资源二级区年降水量与多年平均降水量相比,除徒骇马颊河比多年平均降水量少16.1%,其余全部偏多,其中滦河及冀东沿海比多年平均降水量多0.7%;海河北系比多年平均降水量多6.7%,为偏多最多的水系;海河南系比多年平均降水量多2.2%。

流域内各行政区降水量与多年平均降水量相比,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内蒙古偏多,分别偏多为6.5%、11.4%、5.0%、4.1%;山西省、河南省、山东省、辽宁省偏偏少,分别偏少为4.2%、2.1%、17.5%、7.7%(详见图1和图2)。

2008年中国水旱灾害公报

2008年中国水旱灾害公报

公告公报
水利部公报
2009.4
2008年中国水旱灾害公报
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一、 综述
2008年, 我国气候复杂多变, 洪涝、 干旱、 台风等多 灾并发, 地震、 低温雨雪冰冻等灾害对防汛抗旱造成严 重影响。 珠江流域发生了流域性中等洪水, 其中珠江三 角洲地区发生了大洪水, 淮河上游干流发生了4次超过 警戒水位的洪水, 长江支流滁河发生了有实测记录以 来第2位大洪水, 长江、 松花江、 辽河等流域的一些支流 以及浙闽沿海等地的部分中小河流发生了超过警戒或 保证水位的洪水, 部分中小河流发生了超过历史实测 记录的特大洪水, 西南、 华南部分地区发生了严重的山 洪、 泥石流、 滑坡; 有10个台风 (含热带风暴, 下同) 登 陆我国; 黄河宁蒙河段发生了40年来最严重的凌汛。 东 北、 西北、 黄淮海等北方地区发生了严重的春旱; 西北 大部和东北地区先后发生夏伏旱; 秋季南方部分省 (自 治区) 河道来水偏枯, 一些沿江城市供水和内河航运受 到较大影响。 2 0 0 8 年,全 国 有 3 0 个 省(自治 区 、直 辖 市) 发 生了 不 同 程 度 的 洪 涝 灾 害,农 作 物 受 灾 面 积 88 67.82千公顷, 其中成灾4537.58千公顷, 受灾人 口1.4 0 亿 人,因灾 死 亡 6 3 3人, 塌 房 屋 4 4.0 7 万 倒 间,直 接 经 济总 损 失 9 5 5.4 5 亿 元,其中水 利 设 施 直 接 经 济 损 失17 2 .1 5 亿 元 。全 国 有 2 8 个 省(自治 区、直 辖 市)发 生了不同 程 度 的 干旱灾害,农作 物 受灾面 积1213 6.8 0 千公顷, 其中成灾6797.52千公 顷,有1145.70万农村人口、 9 9万头大牲畜因旱发 6 生饮 水 困 难,8 7 座 城 市先 后出现 不 同 程 度 供 水 困 难, 0 3.2 3万城 市居民 用水受 到影 响, 13 因旱直 接 经济总损失545.70 亿元。 2008年我国洪涝和干旱灾害特点主要表现为: (1) 洪涝灾害频发, 损失分布集中、 较多年平均偏 轻。 广东、 广西、 湖南、 湖北、 浙江、 江西、 安徽、 四川、 云南等省 (自治区) 受灾较重, 受灾人口和直接经济总 损失分别占全国的81.2%和81.9%。 与多年平均相比, 全

江苏省2008年气候公报

江苏省2008年气候公报

江苏省2008年气候公报(摘要)综述2008年全省年平均气温正常略高,较常年偏高0.6℃,为2000年来第二低值,仅高于2003年(15.3℃),其中春季、秋季气温偏高。

年降水量时空分布不均,变化起伏大。

淮北和苏南南部地区降水量较常年偏多,其它地区偏少,1月底到2月初我省淮河以南地区遭受了历史罕见的区域性暴雪天气。

汛期暴雨频发,降水强度大,主要降雨带在江淮之间北部和淮北地区,局部出现较严重积涝。

年日照时数较常年略偏少。

2008年江苏省主要灾害性天气有暴雪、雷电、寒潮、大雾、台风、暴雨、冰雹、龙卷、干旱等,据不完全统计,全年因气象灾害死亡85人,伤458人,农田损失面积1318831公顷,直接经济损失35.66亿元。

今年对农业生产为较好的气候年景,对海盐、林业等行业气候年景较差,而对人民生活、旅游而言,有利有弊。

第一章气候概况一、气温1、全省年平均气温正常略高全省各站年平均气温13.9(赣榆)~16.9(昆山)℃(见图1),呈南高北低分布,较常年偏高0.1(泗洪)~1.3(昆山)℃(见图2)。

2008年全省平均气温15.5℃,与常年同期相比偏高0.6℃,异常度值为0.78,属正常年份。

南京年平均气温16.1℃,比常年偏高0.6℃。

图1 江苏省2008年1~12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图2 江苏省2008年1~12月平均气温距平(℃)分布图2、春季、秋季气温偏高,冬季、夏季气温持平二、降水1、年降水量淮北和苏南南部地区较常年偏多,其它地区偏少全省各站年降水量为779.6(海门)~1360.5(金坛)毫米,空间分布不均(见图3),与常年同期相比,苏南南部和淮北大部地区较常年偏多1~4成,其它大部地区偏少1~3成(见图4)。

全省降水量为1026.3毫米,接近常年同期值。

南京全年降水量为977.2毫米,与常年同期相比偏少近1成。

图3 江苏省2008年1~12月降水量(毫米)分布图图4 江苏省2008年1~12月降水量距平百分率(%)分布图2、各季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冬季 (2007年12月~2008年2月) 与常年同期相比,淮北部分地区偏少1成以下,其它地区偏多0.3~8成。

南京水资源状况

南京水资源状况

南京水资源状况(总4页)本页仅作为文档页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一、水资源概况南京地区平原圩区占24.0%,低山占15.7%,丘陵占48.9%,水面占11.4%。

境内共有大小河道120条,分属两江(长江、青弋江—水阳江)、两湖(固城湖、石臼湖)、两河(滁河、秦淮河),以跨省、市的流域划分水系,可划分为长江南京段、滁河、秦淮河、青弋江—水阳江四大水系。

1、南京本地水资源。

多年平均降水量1073.8mm。

年平均水资源总量25.6亿立方米,人均占有量480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资源18.6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7亿立方米。

2、南京过境水资源。

年平均水资源总量可达9222亿立方米,是南京市本地区水资源总量的360倍,其中从长江过境的水资源总量年平均9200亿立方米,从水阳江过境的水资源总量年平均12亿立方米,从滁河过境的水资源总量年平均10亿立方米。

3、2004年全市水资源情况。

2004年全市平均降水量958.3mm,折合降水总量63.22亿m3,比多年平均值少10.8%,比2003年少33.83%,属降水偏少年份。

2004年全市本地水资源总量22.36亿m3, 比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少26.16%,相当于年降水总量的35.37%。

其中地表水资源量16.12亿m3, 折合年径流深244.4mm,比2003年地表水资源量少60.68%。

地下水资源量6.24亿m3。

全市共有深层开采井约178眼,合计年开采量约为0.14亿m3。

2004年过境客水资源总量为7905.52亿m3,比2003年少15.07%,其中长江过境的客水量为7883.8亿m3,水阳江的客水量为16.49亿m3,滁河的客水量为5.23亿m3。

水库蓄水动态。

根据全市12座中型水库的统计资料:2004年年初蓄水总量为1.5342亿m3,年末蓄水总量为1.2147亿m3,全年减少20.8%。

南京汤山水文报告

南京汤山水文报告

绪言汤山位于南京市江宁区东北部,在南京市主城区东,因温泉出露历史久远,为全国八大温泉之一,是闻名全国的温泉疗养胜地。

汤山镇经济发展迅速,列为全国重点发展城镇。

本规划所称汤山地区即汤山镇行政辖区,E118°57′20″-E119°5′40″,N32°0′20″-N32°6′10″,面积115平方公里;汤山镇指汤山镇区范围;汤山指在汤山地区中部北东向东西长5公里南北宽2公里的山体。

随着汤山地区的经济发展,尤其是旅游业迅速发展,对地下水需求量增加,开凿深井抽取地下热水,无序开采使汤山温泉的流量减少,继而泉水断流。

为保护汤山地下水,尤其是地下热水宝贵资源,应尽快进行地下水资源调查,为制定汤山地区地下水开发利用规划提供水文地质方面科学依据。

一、目的、任务(一) 目的依据汤山地区地下水调查研究结果拟定地下热水和地下冷水可开采资源量,为合理开发利用及资源保护提供科学依据,编制汤山地区地下水利用规划,充分发挥地下水资源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二) 任务本项目是南京市江宁区水利局、江苏省地质工程勘察院共同调查研究编制利用规划,具体任务是:1、在汤山地区所属9个行政村115平方公里范围内补充地质与水文地质测绘(见图0-1工作区范围图)。

2、设立地下水监测井3眼,对地下水动态进行观测。

3、建立汤山地下热水数学模型。

4、进行3组地下水抽水试验,获取涌水量资料,计算水文地质参数。

5、取水样10件,作水质分析。

6、编制汤山地区地下水综合利用规划报告及1:25000水文地质图、水文地质剖面图、1:50000地下水资源利用规划图。

二、交通位置汤山地区位于南京市东郊,沪宁高速公路横贯东西,宁杭公路亦从西向东经过,交通十分便利。

汤山镇距南京市中心约25公里(见图0-2汤山地区交通位置图)。

第一章自然经济地理一、地形地貌及经济地理汤山地区属低山丘陵地貌,自北向南有东西向的射乌山—陡山,中部为北东东向的青龙山—黄龙山—孔山—狼山—白露头山,向南是北东东向的汤山。

镇江市2008年环境状况公报

镇江市2008年环境状况公报

镇江市2008年环境状况公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江苏省环境保护条例》的有关规定,现发布《镇江市2008年环境状况公报》。

镇江市环境保护局局长:刘晓东2009年6月5日综述2008年,全市环境保护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环保优先方针,以建设生态市为目标,污染减排力度不断加大,流域污染防治取得进展,应对突发环境事件处理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为促进全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全年城市空气环境、水环境和声环境质量总体比上年有所改善。

市区环境空气质量良好以上天数比例达到90.4%;长江干流水质保持在优良状态;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

但全市部分水域水污染问题较为突出,局部地区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超标,夏、秋收期间因焚烧秸秆造成的空气污染较重,环境质量改善依然面临较大压力。

一、空气环境(一)废气排放情况2008年,全市工业煤炭消费总量为1471.88万吨,其中燃料煤消费量1350.6万吨,原料煤消费量121.27万吨。

燃料油消费量5.6万吨。

工业废气排放总量1561.97亿标立方米,其中燃烧废气排放量1040.37亿标立方米,工艺废气排放量521.60亿标立方米。

废气中二氧化硫排放总量62068.16吨,烟尘排放量14471.77 吨,工业粉尘排放量9128.34吨。

(二)城镇空气镇江市区二氧化硫年平均浓度为0.037毫克/标立方米,二氧化氮年平均浓度为0.035毫克/标立方米,可吸入颗粒物年平均浓度为0.096毫克/标立方米,均优于国家二级标准。

硫酸盐化速率年均值0.167毫克SO3 /100平方厘米碱片·日,优于国家推荐标准。

市区空气自然降尘量为3.59吨/平方千米·月,优于地方标准。

丹阳市云阳镇二氧化硫年平均浓度为0.041毫克/标立方米、二氧化氮年平均浓度为0.039毫克/标立方米,可吸入颗粒物年平均浓度为0.084毫克/标立方米,均优于国家二级标准。

2015南京市水资源公报

2015南京市水资源公报

2015 年南京市各区水资源量表
年降 地表水 地下水 水量 资源量 资源量 3 3 (亿 m ) (亿 m ) (亿 m3) 11.89 25.15 13.73 19.13 11.27 14.43 95.07 5.330 11.02 4.872 7.651 4.052 6.402 39.33 0.929 1.885 1.225 2.469 0.711 1.144 8.364 地表水 与地下 水资 水重复 源量 计算量 (亿 m3) 3 (亿 m ) 0.115 0.232 0.145 0.241 0.679 0.133 1.546 6.145 12.68 5.952 9.879 4.084 7.413 46.15 产水 系数
单位:mm
多年均值 1061.3 1062.1 1066.1 1023.8 1174.8 1114.3
图 1-1 南京市各区近五年与多年平均降水量比较图

南京市水资源公报
全市降水特点:
降水量地区分配不均。 面降水量江宁区最大,为 1594.3mm;六合区最少,为 1300.4mm。实测最大年降水量为 1774.9mm(江宁区前垾村站);实测最小年降水量 为 1102.4mm(六合区六合站),前者为后者的 1.6 倍。 降水量年内分配不均。2015 年降水主要集中在 6、7、8 三个月份,累计平均降水 量 754.1mm,占全年降水量的 52.2%。其中 6 月份降水量最大,全市平均降水量达到 475.3mm;12 月份降水量最小,全市平均降水量仅有 21.2mm。 前垾村站短历时降水量超历史记录, 其中最大 9 小时降水量 157.5mm (6 月 27 日) , 历史最大为 154.4mm(2007 年 7 月 8 日) ;最大 12 小时降水量 199.0mm(6 月 27 日), 历史最大为 169.6mm(2007 年 7 月 7 日) ;最大三日降水量 380.0mm(6 月 26-28 日), 历史最大为 362.3mm(2007 年 7 月 7 日 -9 日)。 2015 年汛期(5~9 月)平均降水量累计 978.9mm,占全年降水量的 67.8%,南京 市各区代表站月降水量比较详见表 1-2 及图 1-2。

2015南京市水资源公报

2015南京市水资源公报

单位:亿 m3
水资源量 15.06 22.35 7.389 0.303 1.044 46.15

NANJING CITY WATER RESOURCES BULLETIN
2015
产水模数 ( 万 m3/km2)
表 1-5
行政 分区 计算 面积 (km2) 774 1578 910 1471 790 1064 6587
2015 年南京市各区水资源量表
年降 地表水 地下水 水量 资源量 资源量 3 3 (亿 m ) (亿 m ) (亿 m3) 11.89 25.15 13.73 19.13 11.27 14.43 95.07 5.330 11.02 4.872 7.651 4.052 6.402 39.33 0.929 1.885 1.225 2.469 0.711 1.144 8.364 地表水 与地下 水资 水重复 源量 计算量 (亿 m3) 3 (亿 m ) 0.115 0.232 0.145 0.241 0.679 0.133 1.546 6.145 12.68 5.952 9.879 4.084 7.413 46.15 产水 系数
2015
图 1-2 2015 年南京市各区代表站月降水量比较图
梅雨期与多年平均相比偏短,以过程性降水为主,且时空分布不均。2015 年 6 月 24 日入梅(多年平均入梅 6 月 18 日),7 月 13 日出梅(多年平均出梅 7 月 10 日), 梅雨期 20 天(常年 23 天),今年入梅时间与多年平均相比推迟了 6 天,出梅时间 比多年平均相比推迟了 3 天,梅雨期时间与多年平均相比偏短。全市面平均梅雨量 282.1mm,单站梅雨量在 165.5mm(明觉站)~ 494.5mm(土桥站)之间。梅雨期最 大日降水量为 191.5mm( 前垾村站 )。 2015 年南京市各区代表站梅雨量统计详见表 1-3,2015 年南京市降水量等值线图 详见图 1-3。

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南京市水务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

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南京市水务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

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南京市水务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15.12.18•【字号】宁政办发〔2015〕148号•【施行日期】2015.12.1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行政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正文市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南京市水务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宁政办发〔2015〕148号各区人民政府,市府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南京市水务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已经市政府批准,现予印发。

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2015年12月18日南京市水务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根据《中共江苏省委办公厅、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南京市人民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方案〉的通知》(苏办〔2014〕59号)和《中共南京市委、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南京市人民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实施意见〉的通知》(宁委发〔2015〕4号)规定,设立市水务局,为市政府工作部门,承担全市水行政管理工作责任。

一、职责调整(一)划入的职责1.划入原市水利局的职责。

2.划入原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承担的城市供节水、生活污水处理行业监管,城市水环境项目的建设、管理及指导村镇供水、排水、污水处理职责。

3.划入市城市管理局承担的市政排水设施管理维护,占用、挖掘城市河道审批,城市排水许可,河道引水系统的调度和管理,城区排水防涝、防汛指挥调度和应急处置等职责。

(二)取消的职责1.水利工程开工审批。

2.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修建水库批准。

3.水利水电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预审。

4.占用农业灌溉水源、灌排工程设施审批及开发补偿费征收下放各区水务部门承担。

(三)下放的职责1.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书审批。

2.取水许可审批。

3.水土保持方案审批。

4.辖区内市管河道管理范围内从事除建设外的有关活动审批。

5.涉水建设工程设施竣工验收。

2008年南京大事记

2008年南京大事记
重 开幕 。
志军 在我市 亲切看望慰 问一 线干部 旅 游组织 、 苏省政府 主办 . 江 南京 市
3日. 市举 行 南京 各 界 人 士 我 1 8日.我市 召开 20 0 8年城 市 务院批准 的南 京市城市 总体 规划 中 建设管理工 作动员大会 新 春 团拜会 。市 委 、 人 大 、 政 市 市
4 0
金陵穗望 2 0 . 0 91
’08与 京 大 事记 20
府、 市政 协 的领 导 与社 会各 界 人 士 人 员工作 进行动 员部署 欢 聚一 堂 , 叙 深 厚 友 情 . 望美 共 展 好 前景 璐调研 我市 “ 三房” 建设和信访工作 5日.我 市启动 新一 届人 民监 2 7日, 省委常委 、 市委书记朱 善 督员选 任工作
标完 成情 况及 2 0 0 8年 文化 建设 工 1 4日.在 市政 协 十 二届 一 次 动设 施 协 会 体 育 建 设 大 奖 赛上 荣
作 目标制定情 况的报告等 会 议决 会议第 三 次全体 会 议上 . 缪合 林 同 获金 奖 定任命王 咏红 同志为市人 民政府副 志 当选 政 协 南 京 市第 十 二届 委 员 2 日.首 届 “ 京 市 道德 模 9 南 市长 .同时还通过 了其他有 关人事 会 主席 范 ”2 0 “ 、0 7 感动南 京” 度人物 暨第 年




4日. 在全国双拥模 范城命名 暨 的“ 士一 20 ” 1日. 委 召开 常委 ( 大 ) 市 扩 会 卫 0 8卫生应急 综合演 练 双拥模 范单位和个人表彰大会上 . 我 在我市成功举 行 议 .传达 学习省十一届 人大一 次会 市第六次获得 “ 全国双拥模范城” 殊 省政协 十届一次会议精神 。 1 7日. 我市新 一届政 府 召开 常 议 、

南京市水资源和中水回用现状及前景

南京市水资源和中水回用现状及前景

南京市水资源和中水回用现状及前景摘要分析了南京市水资源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回顾了南京市中水回用现状,分析了限制中水回用的因素,通过水源、技术、资金等多方面分析南京市发展中水回用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和发展前景。

关键词水资源;中水回用;市场培育;江苏南京由于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面临着水资源短缺的现实。

全国用水量从1949年的1 030亿m3增加到2011年的6 080亿m3 [1],人均综合用水量从不足200 m3增加到2011年的452 m3 [1]。

目前600多个中等以上城市中不同程度缺水的达400多个[2]。

面对严峻的水资源短缺问题,全世界都在积极探索新途径、新技术,以获取足够的淡水资源。

跨流域调水、海水淡化、污水回用和雨水利用是目前普遍受到重视的开源措施。

而中水的开发利用不仅使得污水成为城市第二水源,缓解了水资源短缺问题,而且减轻了对水环境的污染,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与其他方法相比具有多方面的优势,已成为各国解决水问题的优选策略。

我国各地在中水回用发展上不尽相同,下面就南京市水资源和中水回用情况进行分析。

1 南京市水资源现状1.1 水资源量南京境内共有大小河道120条,分属两江(长江、青弋江—水阳江)、两湖(固城湖、石臼湖)、两河(滁河、秦淮河),以跨省、市的流域划分水系,可划分为长江南京段、滁河、秦淮河、青弋江—水阳江四大水系。

南京市水资源量包括降水量、当地水资源量和客水资源量。

南京市多年平均降雨量1 068.8 mm[3]。

当地水资源量:多年平均总水资源量26.62亿m3,人均占有量320 m3 [4],其中地表水19.7亿m3、地下水6.92亿m3。

客水资源量:过境水丰富,多年平均径流量9 200亿m3。

1.2 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年实际用水量已超过59亿m3。

当地水资源量远不能满足需水量的要求,通过利用长江水,基本能满足经济发展和生活的需要。

沿江地区水资源供需基本平衡,若水旱危害频繁,遇干旱年份,部分县、丘陵山区缺水严重,只能靠从外地提水或引水。

《南京市水资源保护条例》立法后评估浅析

《南京市水资源保护条例》立法后评估浅析

《南京市水资源保护条例》立法后评估浅析景卫华;陈辉;张少杰;刘鹏【期刊名称】《治淮》【年(卷),期】2015(000)012【总页数】2页(P6-7)【作者】景卫华;陈辉;张少杰;刘鹏【作者单位】南京市长江河道管理处 210011;南京市长江河道管理处 210011;南京市长江河道管理处 210011;南京市长江河道管理处 210011【正文语种】中文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人民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水资源。

根据2014年《中国水资源公报》,全国21.6万千米河流中,27.2%的河长水质在Ⅳ类~劣Ⅴ类,而121个主要湖泊中Ⅳ类~劣Ⅴ类水质的湖泊共有82个,占湖泊总数的67.8%。

因此,进行水资源有效保护,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事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

水资源保护,法律法规是先导。

为切实做好南京市水资源保护工作,制定了《南京市水资源保护条例》,并于2007年3月1日起正式实施。

《条例》分成7个章节,分别为总则、地表水资源保护、地下水资源保护、水污染防治、监督管理、法律责任和附则,共47条。

市水行政主管部门在深化《条例》学习、扩大《条例》影响的基础上,遵循《条例》规定的“科学规划、统筹兼顾、保护优先、综合利用、节约用水、防止污染”原则,通过加强规划引导、加快工程建设、加大执法力度等措施,积极开创水资源管理与保护工作的新局面。

1.以优化水资源配置为龙头,构建水生态体系一是注重顶层设计。

编制《南京市水资源综合规划》《南京市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南京市水利现代化规划》等多项综合和专业性规划。

二是坚持保护优先。

集中整治中小河道,实施防洪能力提升工程400余千米,完成水库除险加固的240余座水库。

三是强化综合治理。

以小流域为单元,大力开展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建成生态清洁型小流域19条,创建一批典型生态清洁型小流域。

2.以水源地保护为重点,构筑水安全屏障一是开展达标创建。

南京市水系现状

南京市水系现状

南京水系南京市境内有长江、淮河、太湖三条水系,其中长江水系是南京市的主要水系,涉及南京市各区、县,流域面积6287.7km2,占南京市土地总面积的95.49%。

淮河、太湖水系很小,淮河水系仅涉及六合区冶山、马集两镇,流域面积128.4 km2,占南京市土地总面积的1.95%。

太湖水系仅涉及溧水县和风和高淳县桠溪两镇,流域面积168.8 km2,占南京市土地总面积的2.56%。

南京市长江水系按河道特征,又可细分出4条子水系,自北向南依次是滁河水系、长江南京河段沿江水系、秦淮河水系、水阳江水系。

因此,南京市境内水系又可称有长江南京河段沿江水系、滁河水系、秦淮河水系、水阳江水系、淮河水系、太湖水系6条水系。

南京市境内6条水系流域范围内共有主要河道116条,其中大江大河干流4条,即长江南京河段干流、滁河干流、秦淮河干流、水阳江干流;大江大河分洪河道6条,即滁河干流的驷马山河、朱家山河、马汊河、岳子河、划子口河、秦淮河干流的秦淮新河;大江大河干流的1级支流河道69条,其中流域面积大于1000 km2的支流河道2条,大于100 km2的支流河道19条;流域面积较大或跨邻省、市的2级支流河道32条;3级支流河道5条。

6条水系116条主要河道共连接湖泊8座,其中中型湖泊1座,小型湖泊2座,城市特小型湖泊5座;连接水库251座,总库容57479×104m3,其中中型水库13座,总库容31829×104m3,小(1)型水库77座,总库容18431×104m3,小(2)型水库161座,总库容7219×104m3,塘坝11.62万面,库容近23220×104m3;连接设计流量大于100m3/s的水闸15座;连接日取水能力大于1万m3的泵站35座,农田骨干抗旱翻水线12条,干渠总长167.4km。

详见南京市水系图和南京市水系基本情况表1。

表1 南京市水系基本情况表说明:1、天生桥河统计在秦淮河水系,胥河统计在水阳江水系;2、长江南京河段水域面积99km2;3、石臼湖流域面积817.13km2,水域面积212.5km2,其中江苏省110km2;4、固城湖流域面积358.31km2,水域面积30.9km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前言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宝贵资源,它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根据《江苏省水资源管理条例》第三十一条“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开展水资源量、质的监测工作,定期发布本地区水资源公报”的规定,编制和发布《水资源公报》是水行政主管部门法定职责。

《南京市水资源公报》的发布,旨在定期向各级领导、有关部门和社会团体发布南京市水资源情势,以不断提高公众的节水、惜水意识,促进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配置、节约与保护,同时为政府宏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本《公报》是按年度反映南京市水资源情势的综合性年报,内容主要包括降水径流、蓄水动态、水资源利用、水资源量分析、水质评价及重要水事等。

编制的技术依据为2004年《中国水资源公报编制技术大纲》(修改试行稿)。

资料来源于江苏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南京分局和水行政主管部门的统计资料,经过汇总、综合分析后编制而成。

一、概述南京市位于江苏省西南部,东与扬州、镇江、常州三市接壤,南、西、北三面与安徽毗邻,是江苏省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的中心;下辖6个城区、5个郊区、2个县,总面积6582km2。

地理坐标从东经118°21′28″至119°15′57″,北纬30°13′39″至32°36′37″;地貌类型多样,交错分布,其中平原凹地占24.0%,低山占15.7%,丘陵占48.9%,水面占11.4%。

南京市境内共有大小河道120条,分属两江(长江、青弋江—水阳江)、两湖(固城湖、石臼湖)、两河(滁河、秦淮河),以跨省、市的流域划分水系,可划分为长江南京段、滁河、秦淮河、青弋江—水阳江四大水系。

南京市地处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暖湿润,多年平均气温15.4℃,降水量较为丰沛,多年平均降水量1075.5mm。

2008年全市平均降水量963.2mm,折合降水总量63.40亿m3,比多年平均降水量少10.2%。

全市水资源总量19.61亿m3(不包括过境客水资源量8330亿m3),其中地表水资源量13.95亿m3,地下水资源量5.657亿m3。

全市实际用水总量45.07亿m3。

水位基面为吴淞基面。

二、全市水资源量(一)降水量2008年全市平均降水量963.2mm,折合降水总量63.40亿m3,比多年平均值少10.20%,比2007年少6.60%,属偏干旱年份。

南京市各区、县近五年降水量与多年平均值比较详见图一。

全市降水特点:1.降水量地区分配不均。

面降水量浦口区最大,为1110.3mm;六合区最少,为825.6mm。

实测最大年降水量为1179.6mm(浦口区晓桥站);实测最小年降水量为717.7mm(六合区红山窑闸站),前者为后者的1.64倍。

浦口区晓桥站今年发生历史最大短历时暴雨,最大180分钟、360分钟、720分钟、1440分钟、最大1日、3日、7日均超历史记录。

南京市各区、县年降水量详见表1。

表1:南京市各区、县年降水量表单位:mm行政区江宁区浦口区六合区溧水县高淳县市区年份2004 893.0 958.2 813.8 1011.4 1109.3 1134.82005 1042.4 1017.6 1206.5 1048.9 1179.5 1032.52006 1170.7 1074.3 1134.4 1197.8 1104.6 1013.12007 1136.7 1036.8 999.0 996.8 952.8 1001.12008 899.9 1110.3 825.6 1004.4 1098.2 984.6多年平均1043.2 1050.6 1010.5 1094.9 1157.5 1025.62.降水量年内分配不均。

2008年降水主要集中在1、6、7、8四个月份,占全年降水量的64.2%左右。

其中8月份降水量最大,全市平均达到220.6mm;1月份由于受大雪影响,全市平均达到106.9mm。

最小月降水量主要出现在12月份,但六合区、浦口区出现在2月份,各区、县月平均值均都不超过20.0mm。

2008年汛期(5~9月)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66.7%。

2008年各区、县代表站月降水量比较详见图二,其具体数值见表2。

表2:2008年各区(县)代表站月降水量表单位:mm月站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江宁区东山站114.319.532.658.090.099.9102.5209.349.5 34.1 24.6 20.0浦口区晓桥站101.415.35.486.991.187.5207.5466.928.5 23.6 19.3 16.14六合区六合站71.31.440.371.880.9162.0167.2104.924.0 26.5 18.2 12.5溧水县天生桥闸站141.427.931.2128.6105.2150.0141.4124.334.3 56.6 46.0 13.8高淳县高淳站132.34.324.4138.364.8147.0130.2187.364.3 87.1 53.9 11.0市区南京站82.416.628.774.499.281.229.4267.244.3 26.3 18.7 16.43.梅雨期正常,梅雨量偏少,呈间歇性降雨,且时空分布不均。

2008年6月14日入梅,7月4日出梅,梅雨期21天。

梅雨量在69.9mm~191.6mm之间。

按行政区划,江宁区113.7 mm,浦口区83.6 mm,六合区122.5 mm,溧水县最多为139.7 mm,高淳县128.0 mm,市区最少为69.9 mm。

根据统计分析:最大梅雨量出现在江宁区土桥站,达191.6mm;最小梅雨量出现在市区南京站,只有69.9mm。

2008年南京市梅雨量统计详见表3。

南京市2008年降水量等值线详见图三,南京市2008年降水量距平图详见图四。

表3:2008年南京市各区县代表站梅雨量统计表序号站名梅雨量(mm)总量多年平均值比多年平均值少最大日降水量出现日期日降水量超过30、50mm天数1 江宁区东山站98.0 295.2 66.8% 41.86.171、02 浦口区晓桥站76.7 293.2 73.8% 34.96.171、0 3 六合区六合站157.1 250.0 37.2% 37.76.231、0 4 溧水县天生桥闸站136.3 266.6 48.9% 70.16.171、15 高淳县高淳站123.2 260.5 52.7% 54.26.172、1 6 市区南京站69.9 276.0 74.7% 27.56.170、0(二)地表水资源量2008年全市地表水资源量13.95亿m3,折合年径流深211.9mm,比2007年地表水资源量少17.6%。

最大径流深出现在浦口区为314.0mm,最小径流深出现在六合区为121.9mm。

南京市各区、县近五年地表水资源量比较见图五。

(三)地下水资源量2008年全市地下水资源量5.657亿m3。

全市共有深层开采井约219眼,合计年开采量约为0.1237亿m3。

六合区开采量最多,为607.3万m3,高淳县开采量最少,为1.5万m3。

2008年南京市各区、县地下水资源量详见图六及表4。

(四)水资源总量2008年全市水资源总量19.61亿m3(不包含客水资源量),比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少15.26%。

2008年南京市各区、县水资源总量详见图六及表4。

表4:2008年南京市各区、县水资源量表行政分区计算面积(km2)年降水量(亿m3)地表水资源量(亿m3)地下水资源量(亿m3)总水资源量(亿m3)产水系数产水模数(万m3/km2)江宁区1573 14.16 2.633 1.213 3.845 0.272 24.45 浦口区912 10.13 2.864 0.9366 3.801 0.375 41.67 六合区1467 12.11 1.788 1.525 3.314 0.274 22.59 溧水县1067 10.72 2.528 0.8254 3.353 0.313 31.43 高淳县792 8.698 2.415 0.5488 2.964 0.341 37.42 市区771 7.591 1.721 0.6083 2.329 0.307 30.21 合计6582 63.40 13.95 5.657 19.61 0.309 29.79 (五)客水资源量我市地处长江、水阳江、秦淮河、滁河下游,过境水量十分丰富,2008年过境客水资源总量为8330亿m3,其中长江过境的客水量为8280亿m3,比多年平均径流量少9.03%;水阳江的客水量为35.43亿m3;滁河的客水量为14.55亿m3。

三、水库蓄水动态根据全市13座中型水库的统计资料:2008年年初蓄水总量为1.476亿m3,年末蓄水总量为0.8807亿m3,全年减少40.33%。

其中金牛山水库和方便水库年末蓄水量分别为0.1769亿m3、0.1917亿m3,分别占全市年末蓄水总量的20.09%和21.77%。

2008年有5座水库进行除险加固,分别是金牛山水库、山湖水库、河王坝水库、中山水库、龙墩河水库。

由于这些水库维修放水造成年末蓄水量明显减少,年初与年末水量变化较大。

南京市13座水库2008年蓄水状况详见图七。

四、水资源利用(一)水资源利用情况2008年全市实际用水总量45.07亿m3,其中工业用水14.17亿m3(不包括工业重复利用水量)、农业用水(包括林牧渔业用水)17.99亿m3、生活用水8.718亿m3、生态用水4.185亿m3。

2008年南京市各区、县用水量详见表5。

表5:2008年南京市各区、县用水量表(点击下载)南京市2008年各项用水量的比例由大到小的顺序是:农田灌溉用水量、工业用水量、城镇生活用水量、生态用水量、林牧渔业用水量、农村生活用水量。

其中农田灌溉用水占用水比例最大,占35.39%;农村生活用水比例最小,占1.557%,详见图八。

(二)水资源利用趋势分析根据南京市2002年至2008年的GDP和用水量分析,南京市近几年的单位GDP用水量基本呈逐年递减趋势,这充分体现了南京市节约用水的成效突出。

GDP总量与用水总量数据详见表6,图九。

表6:南京市各年GDP总量与新水量统计表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新水量(万m3)361037 36125843490644301745781423235450700GDP总量(亿元)1385.14 1690.772067.182413 278032753775用水量/GDP(m3/万元) 278.8 229.2 227.7 183.6 164.7 129.2119.4五、水环境概况(一)污废水排放2008年南京市工业和生活废水排放总量亿吨,其中工业废污水排放量为亿吨,生活废污水排放量为亿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