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的语言》公开课导学案(八年级下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6 大自然的语言
班级______ 学习小组 小主人姓名________ 上课时间 1.整体感知课文,能按照要求筛选相关信息并练习概括要点,逐步提高阅读科普文的能力。 2.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探究事理说明文的写作技巧,学习有条理地说明事理。 3.体会本文语言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特点,学习运用生动的语言说明事物。 4.激发热爱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志趣,培养注重观察、讲究实证的科学态度。 1.理清课文的说明顺序,体会说明的条理性,训练学生快速筛选信息,初步概括内容要点。 2.学习本文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语言,体会说明的生动性。
竺可桢(1890
—1974),浙江上虞人,20世纪卓有成就的科学家、教育家,气象学家,地理学家,被誉为“品格和学问的伟人”。著有《二十八宿起源之时代与地点》、《我国五千年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物候学》等。
第一课时
积累字词,整体把握。
1.回顾说明文的有关知识。 ① 说明文可以分为 事物说明文 和 事理说明文 。
② 常见的说明顺序有 时间顺序 、 空间顺序 、 逻辑顺序 。
③ 常见的说明方法有 分类别 、下定义 、举例子 、作比较 、列数字 、打比方 、列图表 等。 ④ 说明文语言有哪些特点? 准确、简练、平实、生动等
⑤ 你认为阅读说明文体应从哪些方面入手? 明确说明的对象是什么;分析说明对象的特征;理清说
明的顺序;找出说明方法;体会说明文语言的特点。
2.读准字音。
翩.然 pi ān 簌.簌 sù 连翘. qiáo 萌.生 méng 草长莺.
飞 y īng 孕.育 yùn 载.途 zài 农谚. yàn 竺.可桢. zhú zhēn 销声匿.
迹 nì 3.解释词义。
花香鸟语:形容大自然的美好景象,多指春天的风光。 次第:一个挨一个地。
草长莺飞:绿草茂盛,莺儿啼飞,指春天的美好景象。 悬殊:相差很远。
风雪载途:风雪满路。 载途:满路、遍地。 翩然:动作轻快的样子。
课时要点
资料链接 学习目标
自主学习
重点难点
年年如是:每一年都像这样。是,此,这。 孕育:怀胎生育,这里指生长。 周而复始:一个周期结束又重新开始。形容不断地循环往复。 籁籁:纷纷落下的样子。 草木荣枯:草木盛衰。荣,草木茂盛。 衰草连天:遍地是衰草。
销声匿迹:形容隐藏起来或不公开出现,这里指昆虫都无声无息,无影无踪了。
1.学生读课文两遍,然后根据要求,快速准确地筛选信息,整体把握文意。
① 什么叫物候?什么叫物候学?
② 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意义?
③ 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
④ 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
明确:① 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古代劳动人民称之为物候;利用物候来研究农业生产的科学,叫物候学。 ② 物候反映气候条件对生物的影响,比较简便,容易掌握,可以广泛应用在农业生产上。 ③ 纬度、经度、高下的差异和古今的差异。 ④ 预报农时,安排播种日期;安排农作物区划,确定造林和采集种子的日期;引种植物到气候条件相同的地区;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便利山区的农业发展。
学生阅读有困难的大概是第(4)题。教师可提示学生注意一些标志性词语,如“首先是为了……“此外还有……”“对于……”“还可以……”“也可以……”“为了……”。这些标志性词语对信息的筛选、概括很有参考价值。
2.划分段落层次,概括段意。
明确:第一部分(1~3段)引出什么叫物候和物候学。
第二部分(4~5段)说明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6~10段)说明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
第四部分(11~12段)说明研究物候学的意义。
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 ,属于 说明文,采用的说明顺序是 。
2.6~10段按照由 到 的顺序进行说明的。标志词有 、 、 、 ,显
得层次井然,条理清晰,易于接受。
(物候知识 事理 逻辑 主要 次要 首先 第二个 第三个 此外)
第二课时
揣摩语言 课时要点 课后反思
巩固提升 合作探究
1.选词填空。 立春过后,大地渐渐地从沉睡中 (清醒、苏醒、复苏)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 (次第、连续、陆续)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 (悄然、欣然、翩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 (纷纷、刷刷、簌簌)的落下来。
2.指出下列句子的修辞方法。
① 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 ( 拟人 ) ② 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 比喻 ) ③ 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 ( 拟人 )
3.指出下列各句运用的说明方法。
① 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就是物候学。(下定义)
② 北京的物候记录,1962年的山桃、杏花、苹果、榆叶梅、西府海棠、丁香、刺槐的花期比1961年迟
十天左右,比1960年迟五六天。 (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
③ 第6-9段总体上来看,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分类别)
④ 在春天,早春也跟晚春不相同。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
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 (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
1.文中哪些语句生动典雅?请摘录两处,并稍作赏析。 ① 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大地” 人格化,显得亲切动人,为下文的描
写定了基调。)
② 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萌”字准确地反映了草木开始生长的状况;如“繁花次第
开放”,“次第”贴切地表现了花开的次序,渲染了春天的气息。融化 萌发 次第 用词典雅,富有形象性。)
③ 燕子翩然归来。(翩然指轻快地飞舞的样子,写出了小燕子轻盈飞舞、活泼伶俐的情态,恰当、形象,
透露出喜爱之情。)
④ 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孕育”将植物写活了,形象地写出了夏季植物的茂盛、茁壮之态。用
词典雅,如果改为植物“结果”则显得口语化。)
⑤ 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的落下来。(“渐渐”确切地表达了叶子枯黄的过程;如“簌簌
地落下”,“簌簌”是纷纷 落下的样子,摹拟风吹落叶的声音,形象、典雅,使人感到秋天的肃杀。)
合作探究
自主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