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日晚时分秒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 4

京时间1日晚18时59分57秒,我国第二颗探月卫星

“嫦娥二号”月球探测卫星在四川省西昌卫星发射中

心发射升空,为我国的61周年国庆献上一份厚礼。是

中华民族对全人类文明的重大贡献,让全国人民感到无比骄傲

与自豪。实施月球探测工程,具有经济、科技和国家发展战略

等方面的重大意义。

第一,可以充分展示综合国力,增强民族凝聚力。

第二,是维护我国月球权益的需要。随着当前主要航天国

家和组织正加紧实施月球探测计划,如何维护中国的空间利益

已成为亟待关注的问题。我们只有开展月球探测并取得一定成

果,才具有分享开发月球权益的实力,才能维护我国合法的月

球权益。

第三,将带动和促进我国基础科学和高科技的发展。月球

探测工程是一项多学科高技术集成的系统工程,实施这样的战

略工程将推动航天工程系统集成、深空测控通信、新型大推力运载火箭等航天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带动信息技术、遥感科学、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等其他高技术的发展。

第四,将为人类开发利用月球资源做准备。人类已取得的月球探测成果表明,月球上特有的能源和矿产,是对地球资源的重要补充和储备。同时,利用月球具有高真空、低重力的特殊环境,既能生产特殊强度、塑性等性能优良的合金和钢材,还能生产诸如超高纯金属、单晶硅、光衰减率低的光导纤维和高纯度药品等。

第五,实施月球探测工程,将促进深空探测活动的发展。月球探测工程将实现首次对地球以外的星体和空间环境进行近距离的探测。

第六,将促进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我国月球探测工程所带动的基础科学和高新技术的进步,对于促进经济的发展将带来牵引和推动作用。

第七,将促进空间天文观测和研究的深入。月球环境是进行空间天文学研究得天独厚的场所。

第八,将推动中国航天领域的国际合作

中新社北京一月十二日电中国二0一0年全国科技工作会议本月十日至十二日在北京举行,全国政协副主席、科学技术部部长万钢在会上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今年科技工作要重点抓好“扎实推进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实施”、“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大力发展民生科技”等十二个方面。

这十二个重点工作分别是:

——扎实推进重大专项实施,完善组织管理体系,创新实施机制,尽快攻克一批重大核心关键技术,加快产品开发和产业化,形成完整产业链。

——强化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化工作,加强政策引导和扶持,充分发挥国家高新区的重要载体作用,着力培育和壮大一批有基础、有条件、有特色,具有广阔市场前景和资源消耗低、带动系统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2 / 4

3 / 4

——全面推进技术创新工程,着力在创新主体、创新要素、创新机制和创新服务上下功夫,积极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产学研用的紧密结合,支撑重点产业振兴,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以服务“三农”为核心,积极引导科技要素和现代生产经营要素在农村一线集聚,大力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和服务能力,促进农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大力发展民生科技,加强涉及民生的关键技术攻关,推进民生科技成果快速转化应用,解决中国可持续发展面临的资源瓶颈约束,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把科技创新成果惠及千家万户,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强化创新基础条件建设,瞄准世界科技发展前沿,在战略必争领域部署一批重大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重大工程,加强科技创新基地和平台建设,夯实科技创新基础,大力提高科技持续创新能力。

——加强地方科技工作,把统筹城乡区域发展与推进城镇化结合,加强对基层科技工作的指导和支持,积极引导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加快培育区域新兴、特色产业,充分发挥科技的重要支撑作用,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加大人才培养和激励力度,加强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大力吸引海外优秀人才,加强科技管理干部队伍建设,建设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的科技创新人才队伍。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抓好重点政策的落实,研究制定适应新形势的政策措施,深入推进科技金融结合,为推动自主创新营造良好环境。 ——扩大科技对外开放,搭建合作平台,创新合作方式,拓展合作渠道,深化合作机制,提高国际科技合作水平。

——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加强科技工作的统筹协调,进一步完善科技管理体制机制,加强科技管理的基础性工作,提高科技工作的科学化水平。

——认真做好“十二五”科技规划编制工作。

1987秋考入新郑一中,1990年夏毕业。同年考入

石油大学机械系机械设计专业,于1994年夏获得工学学士学位。 1994

年秋进入天津大学港口与水资源工程

系继续学习,并于1997年和2000年秋分别获得工学硕士和工学博士学位。2000年秋进入清华大学水利系开始为期两年的博士后研究。2002-2004年在新加坡国立大学继续研究工作。2004年春以来,吴永胜博士受雇于世界著名的贝德福德海洋研究所(Bedford Institute of Oceanography),并于2010年九月被聘为终身研究科学家(Research Scientist)。吴永胜博士主要致力于河口、海岸以及深海水域物理和生物过程的研究,自1999年以来(2010年秋),已发表论文35篇。

4 / 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