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麦芽窄食假单胞菌临床分布与耐药性分析

合集下载

嗜麦芽窄食假单胞菌临床分布与耐药性分析

嗜麦芽窄食假单胞菌临床分布与耐药性分析

嗜麦芽窄食假单胞菌临床分布与耐药性分析
张秀梅
【期刊名称】《中国当代医药》
【年(卷),期】2013(20)7
【摘要】目的分析嗜麦芽窄食假单胞菌临床分布情况及其耐药性.方法对送检标本常规细菌分离、培养、鉴定,药敏试验检测其耐药情况.结果 60株嗜麦芽窄食假单胞菌标本来源以痰液较高(P < 0.01);临床分布以呼吸科最多见(P < 0.05);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嗜麦芽窄食假单胞菌对多种抗生素耐药,其中亚胺培南与氨曲南100%耐药.结论嗜麦芽窄食假单胞菌耐药率较高,临床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合理抗生素.
【总页数】2页(P160-161)
【作者】张秀梅
【作者单位】河北省开滦总医院输血科,河北唐山,063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46.5
【相关文献】
1.73株嗜麦芽窄食假单胞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J], 袁文清
2.嗜麦芽窄食假单胞菌64株临床分布及耐药分析 [J], 钱耀先;王燕;胡忠惠;朱丽
3.128株嗜麦芽窄食假单胞菌医院感染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J], 祁安宁
4.78株嗜麦芽窄食假单胞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J], 任兴华;白云;轩海华
5.96株嗜麦芽窄食假单胞菌医院感染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J], 梁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综合ICU48例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临床及药敏分析核心研究

综合ICU48例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临床及药敏分析核心研究

综合ICU48例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临床及药敏分析核心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是一种罕见的革兰氏阴性杆菌,在ICU患者中引起感染的报道较少。

随着ICU患者数量的增加和免疫力低下状况的加剧,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的频率也有所增加。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多种抗生素具有耐药性,给治疗带来一定的挑战。

对综合ICU中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的临床表现、药敏以及治疗效果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旨在全面分析48例综合ICU患者中的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情况,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加精准的治疗方案,同时为将来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通过本研究的开展,有望为预防和治疗综合ICU患者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提供更为全面的依据,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率。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探讨ICU患者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及药敏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通过对4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收集和分析,病原学分析及耐药性分析,来了解该感染在ICU患者中的流行情况及耐药性的变化趋势,从而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准确的治疗方案。

本研究旨在评价不同抗生素对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的疗效,探讨药敏试验结果对治疗方案的指导意义,为提高ICU患者感染治疗的效果提供参考依据。

通过研究目的的实现,我们将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多关于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的临床信息,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同时也为今后研究提供参考基础,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的选择和方案。

1.3 研究意义本研究的意义在于深入探讨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在ICU患者中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效果,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准确的诊断和治疗参考。

此病原菌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耐药性,对治疗造成一定困扰,因此深入分析其耐药机制和药敏试验结果对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本研究的开展,可以进一步完善对这种特殊感染的认识,提高治疗的有效性和成功率。

总结临床资料和治疗效果,可以为今后开展更多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拓展临床研究领域,推动医学科研的发展和进步。

73株嗜麦芽窄食假单胞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73株嗜麦芽窄食假单胞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表2 乙肝两对半不同模式患者HBV DNA与 HBV-LP检出情况HBVM(+)n HBV DNA(+%)HBV-Lp(+%)HBsAg、HBeAg、HBcAb 82 80(97.6)81(98.8)HBsAg、HBeAb、HBcAb 60 44(73.3)46(76.6)HBsAg、HBcAb 29 19(65.6)20(69.0)HBsAg、HBeAg 12 11(91.6)12(100)HBeAb、HBcAb 5 1(20.0)2(40.0)HBcAb 4 1(25.0)2(50.0)合计192 156(81.3)163(84.9)2.4 HBV DNA拷贝数与HBV-LP A值、HBsAg定量值相关性比较 192例标本中HBV DNA拷贝数与HBV-LP平均A值有良好的相关关系,r=0.915,而与HBsAg定量值无相关性(见表3)。

表3 HBV DNA拷贝数与HBV-LP A值、HBsAg 定量值相关性HBV DNA(拷贝数/mL)n HBV-LP A值HBsAg(ng/mL)<104 29 0.290±0.091 137.5±126.8104~105 59 0.415±0.120 139.1±131.4106~107 52 0.732±0.290 141.5±135.0>107 16 1.105±0.345 143.5±136.83 讨 论目前,乙型肝炎的诊断,主要以血清学指标(两对半)及肝功能、临床表现来确定,临床常以HBeAg和HBV DNA水平来反映患者体内HBV复制情况。

以HBV DNA定量检测结果作为抗病毒疗效监测及预后判断的主要依据。

一般认为,HBeAg是HBV核心的成分之一,其阳性表明HBV感染者体内病毒复制活跃,传染性强。

研究表明,在HBeAg(-)的慢性乙肝患者中,由于病毒DNA发生了前C区或BCP区的变异,导致了HBeAg合成障碍而出现假阴性。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现状及耐药性探讨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现状及耐药性探讨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现状及耐药性探讨袁启明【摘要】目的分析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现状及耐药性,为临床医生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该院2006~2010年临床送检标本124例,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培养与鉴定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药敏试验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结果 124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主要分布在呼吸科(45株,36.3%)、重症监护病房(ICU)(33株,26.6%)、肿瘤病区(22株,17.7%)、内科(21株,16.9%)和外科 (3株,2.4%).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14种抗菌药物药敏试验结果表明:敏感性最高的抗菌药是米诺环素,其次是替卡西林、克拉维酸、左氧氟沙星、多西环素和复方磺胺甲恶唑.环丙沙星、头孢他啶、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哌拉西林、氨曲南和亚胺培南敏感性很低.结论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耐药性已比较严重,应加强监测、预防与控制.【期刊名称】《检验医学与临床》【年(卷),期】2011(008)014【总页数】2页(P1713-1713,1715)【关键词】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现状;耐药性【作者】袁启明【作者单位】湖北省襄阳市南漳县人民医院,441500【正文语种】中文嗜麦芽窄食单胞菌(S.m)为机会性致病菌,近年来其所致感染不断增加,已成为院内感染的一个重要致病菌。

随着各种先进诊疗技术、各种抗感染化疗药物的使用以及免疫缺陷患者的增多,其致病率和耐药率不断增高,已引起临床高度重视。

本文现对2006~2010年本院临床分离的124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为其所致感染的预防及治疗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1.1 菌株本院2006~2010年临床送检标本124例,都是每个患者的初次分离物,质控菌株为铜绿假单孢菌(ATCC27853)和大肠埃希菌(ATCC25922)为本实验室所储存。

1.2 材料 14种抗菌药纸片阿米卡星(AKM)、氨曲南(ATM)、头孢他啶(CAZ)、环丙沙星(CIP)、亚胺培南(IMP)、替卡西林/克拉维酸(TIM)、庆大霉素(GEN)、哌拉西林(PIP)、多西环素(DOX)、左氧氟沙星(LVF)、米诺环素(MNO)、复方磺胺甲恶唑(SXT)、头孢噻肟/克拉维酸(CTX/ CLA)和头孢他啶/克拉维酸(CAZ/CLA)。

78株嗜麦芽窄食假单胞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78株嗜麦芽窄食假单胞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78株嗜麦芽窄食假单胞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作者:任兴华白云轩海华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14年第17期【摘要】目的分析嗜麦芽窄食假单胞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情况。

方法对2013年3月~2014年2月78株嗜麦芽窄食假单胞菌进行12种抗生素的药物敏感实验, 统计分析其感染的临床分布及耐药特征。

结果78株嗜麦芽窄食假单胞菌在临床标本中以痰为主占80.77%;科室以RICU、ICU和呼吸科为主;嗜麦芽窄食假单胞菌株对环丙沙星、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噻肟、头孢吡肟、诺氟沙星、哌拉西林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率均为100%, 抗菌作用较强的抗生素有美满霉素、复方新诺明、左氧氟沙星, 耐药率分别为3.85%、23.08%、29.48%。

结论嗜麦芽窄食假单胞菌主要引起呼吸系统感染, 对多种抗菌素耐药率高, 临床应根据细菌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关键词】嗜麦芽窄食假单胞菌;抗菌药物;药敏试验;耐药性嗜麦芽窄食假单胞菌是临床常见的非发酵菌, 常寄居在人的皮肤、呼吸道中, 由于广谱抗菌药物的大量使用和各种侵袭性诊疗技术的增加, 引起的感染有增多趋势。

随着广谱抗生素的广泛应用, 该菌的临床检出率和耐药率日益增加, 且对亚胺培南天然耐药, 治疗困难, 已引起广泛重视。

合理使用抗生素可以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为了了解本地区嗜麦芽窄食假单胞菌感染的临床分布及耐药特征, 本文分析了本院分离的78株嗜麦芽窄食假单胞菌, 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 1一般资料2013年3月~2014年2月本院临床各类标本中分离的嗜麦芽窄食假单胞菌78株。

1. 2仪器和试剂使用珠海迪尔公司生产黑马鉴定系统及药敏试验板;药敏判断根据CLSI 2009年版推荐, 采用肉汤稀释法测定。

1. 3质控菌株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

1. 4统计学方法数据使用WHONET5.4软件统计分析。

2结果2. 178株嗜麦芽窄食假单胞菌的临床标本分布情况见表1。

综合ICU48例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临床及药敏分析核心研究

综合ICU48例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临床及药敏分析核心研究

综合ICU48例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临床及药敏分析核心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是一种常见的医院感染病原体,尤其在重症监护病房(ICU)中感染率较高。

随着微生物耐药性的增加,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的治疗越来越具有挑战性。

在ICU48例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临床及药敏分析核心研究中,对该病原体感染的临床表现、药物敏感性、治疗效果及预后情况进行深入分析,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准确的治疗策略。

随着ICU患者数量的增加,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已成为严重威胁ICU患者生命的因素之一。

目前对于该病原体的临床特点、药敏信息及最佳治疗方案仍存在不足之处。

本研究旨在通过大样本的临床数据分析,全面了解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的临床表现及药敏情况,为临床医生提供更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案,提高ICU患者的治疗成功率及预后情况,为临床实践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对综合ICU48例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的临床及药敏情况进行分析,探讨该感染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案及预后情况,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好的诊断和治疗策略。

具体目的包括:1.分析患者基本信息及临床表现,了解感染的流行病学特点和临床表现规律;2. 探讨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包括感染部位、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等方面的特征;3. 对药敏试验结果进行分析,评估不同抗生素对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敏感性,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4. 分析不同治疗方案对患者的疗效及并发症情况,探讨最佳治疗方案;5. 探讨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的预后情况及影响因素,为临床医生提供预测患者预后的参考依据。

通过本研究的目的,希望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全面、准确的信息,提高对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的认识和处理水平。

1.3 研究意义研究意义是本研究的重要性所在。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在ICU 患者中逐渐增多,具有较高的耐药性和致病性,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

深入研究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的临床特点、药敏试验结果以及治疗方案对于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疾病的认识,指导临床用药选择具有重要意义。

128株嗜麦芽窄食假单胞菌医院感染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128株嗜麦芽窄食假单胞菌医院感染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祁 安 宁
( 南京市六合 区人 民医院检验科 南京 2 1 1 5 0 0 )
摘 要 : 目的 : 了解嗜麦芽窄食假单胞菌的医院感染分布与耐药情 况。方法 : 对2 0 1 2 ~ 2 0 1 3 年度 医院感染患者临床标本 中所分 离的 1 2 8 株 嗜麦芽窄食假单 胞菌的标本类 型 、 临床科 室分布 、 药敏试验结果进行分析 。 结果 : 嗜麦芽窄食假单胞菌感染主要发生在重症
1 . 3 细菌 培 养 与 鉴 定
标本处理按《 全 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 日 进行 。标本接种于 血平板 、 麦康凯平板 , 置二 氧化碳孵箱 3 5 ℃培养 , 对培养 出的优
势菌进行分离鉴定。
1 . 4 方 法
叉 感染 , 给临床治疗带来困难。加强对嗜麦芽窄食假单胞菌感 染 的调查和耐药性 的监测 , 能为临床提供最新流行病学资料 和 耐药性 的调查 资料 。 对有效治疗 和预防嗜麦芽窄食假单胞菌感
表1 1 2 8 株 嗜麦芽窄食假单胞菌标本来源分布
2 . 2 1 2 8株嗜麦芽窄食假 单胞菌感染 患者 的病 区分 布情况见
一 .
口服孕 三烯 酮胶囊进行治疗 。 孕三烯酮胶囊 的血浆半 衰期 比同类药 物都长 ( 2 8 小时) , 且 用量小 , 可 以每周服 药两次 , 每 次只需服用 2 . 5 mg , 6个月 为 个疗程 , 副反应小 , 不 良反应发生率低 , 对肝脏及 肾脏 等的影 响也 比较小 , 使用方便 、 疗效好是我们选择此药物 的关键 。 本 药
收 稿 日期 : 2 0 1 4 — 0 6 — 1 3
1 李新 . 子 宫内膜异位症 的研究 进展. 佛 山科 学技术学院学 报( 自然科
学版) , 2 0 1 0 , 3 : 9 9 . 2 周莉娜.子宫 内膜异位症 的研究及治疗进展.北方药学, 2 0 1 1 , 8 ( 1 1 ) :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发表时间:2013-08-20T14:58:30.717Z 来源:《医药前沿》2013年第21期供稿作者:蓝丽萍薛梅黄爱招[导读]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属于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为条件致病菌,广泛地存在于水、土壤、动物体内以及人类的皮肤、口腔部等。

蓝丽萍薛梅黄爱招(广东省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广东惠州 516001)【摘要】目的分析我院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流行分布及耐药现状,为临床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提供依据。

方法分离、培养、鉴定2008-2010年临床的嗜麦芽窄食单胞菌。

药敏试验采用纸片扩散法,数据分析采用WHONET 5.6软件。

结果我院嗜麦芽窄食单胞菌2008-2010年检出数为151株(2.4%)、251株(3.4%)、374株(4.1%);嗜麦芽窄食单胞菌除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左氧氟沙星和复方新诺明的敏感率较高,对其他抗菌药物的敏感率均较低。

结论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我院检出逐年增加。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表现为高度和多重耐药性,应加强其耐药性的监测,合理选择有效的抗菌药物。

【关键词】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耐药性药敏试验【中图分类号】R4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21-0019-02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属于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为条件致病菌,广泛地存在于水、土壤、动物体内以及人类的皮肤、口腔部等。

近年来,随着抗菌药物和免疫抑制剂广泛应用,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分离率越来越高,该菌对大部分抗菌药物呈高度耐药和多重耐药,已成为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

本文以临床标本中分离出的776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为研究对象,分析该菌的分布特点和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1.1 菌株来源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分离自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期间住院及门诊患者送检的、尿液、血液、痰、引流液等。

同一患者不同时间分离的相同菌株重复计数。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的临床分布和耐药性分析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的临床分布和耐药性分析
f e t i o n S O a s t o g u i d e he t r a t i o n l a u s a g e o f c l i n i c a l d ug r s a n d c o n t r o l t h e i n f e c t i o n .M e t h o d s F r o m 2 0 1 2 J nu a a r y t o 2 01 4 D e c e m—
b e r ,a t o t l a o f 1 0 6 7 s t r a i n s o f S t e n o t r o p h o mo n a s ma l t o p h i l i a w e r e r e t r o s p e c t i v e l y a n a l y z e d o f s p e c i me n s o u r c e, d i s t i r b u t i o n o f d e ・ p a r t me n t s a n d t h e d r u g s e n s i t i v i t y r e s u l t s .Re s u l t s S t e n o t r o p h o mo n a s ma l t o p h i l i a i s o l a t e d f r o m t h i s h o s p i t l a we r e ma i n l y r e s p i r — a t o y r s p e c i me n s , a c c o u n t i n g f o r 8 9 . 6 9 % ,t h e f o l l o w i n g w e r e s e c r e t i o n a n d b i l e ,a c c o u n t i n g f o r 3 . 1 9 % a n d 2. 9 1 % ,r e s p e c t i v e —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耐药性及临床分析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耐药性及临床分析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耐药性及临床分析
应华娟
【期刊名称】《浙江临床医学》
【年(卷),期】2005(007)005
【摘要】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是一种革兰阴性需氧非发酵菌,广泛存在于土壤、植物、农副产品、人体和动物体表面,是能引起感染的条件致病菌。

它可以是呼吸道、胃肠道中的正常寄生菌。

在体内是寄生菌还是致病菌决定下列因素:患者住院时间的长短;是否预先使用了抗生素;是否伴随其他疾病。

随着免疫抑制剂和广谱抗生素的不断应用及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机械通气等的应用,该菌的分离率不断增加,却多侵犯危重病人,可引起菌血症,心内膜炎,结膜炎,呼吸道,泌尿道和伤口感染。

由于其外膜的低渗透性,
【总页数】1页(P516)
【作者】应华娟
【作者单位】315040,浙江省宁波市鄞州人民医院呼吸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3
【相关文献】
1.2009-2011年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和洋葱伯克霍尔德菌耐药性分析 [J], 白书媛;王培昌
2.36例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的临床分析和耐药性研究 [J], 冯佼;
3.36例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的临床分析和耐药性研究 [J], 冯佼
4.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合并多重耐药菌感染危险因素及耐药性分析 [J], 谢金兰;秦颖;邵俊;姚惠;朱小平;李贤文;王静成
5.老年患者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J], 方毅;张景皓;赵虎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25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的临床和耐药性分析

125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的临床和耐药性分析
ssa tt e td a t itc n e st e t ir f x en, s l meh x zl t acli/ lv lnc, c lsi te r ssa tr ts itn o tse n i ois a d s n i v o cp o o a i b i l uf a to a oe, i r i n ca u a i c l oitn, h eitn ae wee 1 % ,2 % ,1 % ,2 % r s e tv l Co l i n En a cn n io me t trl iga d c n rl h sn fe tn e — r 1 9 2 3 e p c ey. ncuso s i h n ige vrn n e i zn n o to eu i go xe d d s i t s e tu a t itc o tiu e t e ra i g n s e mili e t n a s d b Se orp o n s matp i a S l meh x z l p cr m n bois c n rb t o d ce sn o o o a n ci c u e y tn to h mo a l h l . u f i f o o i a to a oe,
【 摘
要 】 了解嗜麦芽窄食单胞 茵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对抗 生素的耐 药性 。方 法 回顾性分析 20 20 目的 06~ 08年我 院
分 离的嗜 麦芽窄食单胞茵的耐药性 以及 所致感染病例 的临床特点。 结果 共发现 15例 感染病例 , 2 全部符合 医院感 染 诊断标; 以呼吸道感染为主。易感因素 主要是接 受侵 入性操作 , 隹, 长期 应用免疫抑制 和广谱抗 生素等。药敏 结果显 示 15株嗜麦 芽窄食单胞茵对多种抗生素耐 药率较 高 , 2 仅对 甲氧苄啶/ 磺胺 甲嚷唑、 丙沙星、 环 替卡西林/ 克拉 维酸、 多粘菌 素 E耐药率较低 , 分别 为 l%、9 1%、3 l 2 %、2 2 %。 结论 加强环境 消毒 和控 制广谱抗 生素应 用可有效降低嗜麦 芽窄食

综合ICU48例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临床及药敏分析核心研究

综合ICU48例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临床及药敏分析核心研究

综合ICU48例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临床及药敏分析核心研究近年来,综合重症监护病房(ICU)内嗜麦芽窄食单胞菌(Acinetobacter baumannii)感染的发病率逐渐增加,给临床治疗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常常伴随着多重耐药现象,临床治疗难度大,病死率高,造成了严重的医院感染问题。

为了解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的临床特点以及药敏情况,本研究对48例ICU患者的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分析。

本文旨在通过对这些患者的临床资料和药敏结果进行研究,探讨ICU患者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的临床特点,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一、患者临床特点分析1. 患者基本情况本次研究共纳入了48例ICU患者,其中男性26例,女性22例,年龄在20岁至75岁之间。

这些患者主要原发病以呼吸系统疾病和外伤为主,部分患者还伴有全身性感染。

2. 感染部位及临床表现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部位主要集中于呼吸道、血液和伤口,在患者中呼吸道感染最为常见。

患者临床表现以发热、呼吸困难、咳痰等症状为主,部分患者还伴有感染部位的局部表现,如伤口红肿、渗液等。

3. 合并病情和并发症部分患者由于病情进展较快,合并了严重的并发症,如休克、呼吸衰竭等。

二、药敏分析1. 菌株分离及药敏试验本研究分离到的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菌株均为多重耐药菌株,对常规抗生素如青霉素、氨基糖苷类和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普遍表现出耐药或中介耐药现象。

对氟喹诺酮类抗生素和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耐药率则相对较低。

2. 药敏结果在48例临床分离的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中,对氟喹诺酮类抗生素的敏感率为52.1%,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敏感率为60.4%。

而对阿米卡星、米诺环素、替卡西林-克拉维酸等药物的敏感率均低于30%。

综合ICU48例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临床及药敏分析结果显示,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在ICU患者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临床表现多样,且多为多重耐药菌株。

在治疗上,应根据药敏结果选择合适的抗生素,避免滥用广谱抗生素,以减少细菌耐药性的发展。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临床分布和耐药特点分析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临床分布和耐药特点分析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临床分布和耐药特点分析唐秀文;廖光付【摘要】目的了解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的临床分布和耐药特点,为临床防治提供参考.方法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ATB Expression系统对从临床标本中分离出的78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并对药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引起呼吸道感染最多,占75.6%,病区分布以外科最多,占62.8%,其次是重症监护病房,占25.6%.感染者年龄60岁以上占83.3%.该菌除对复方新诺明全部敏感,对替卡西林/棒酸耐药率为41.0%外,对其他13种抗菌药耐药率高达59.0%~100.0%.结论年老体弱、施行各种侵入性检查和治疗的患者是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的高危人群,极易引起呼吸道感染.该菌对多种抗菌药耐药率高且呈多重耐药,临床治疗应结合药敏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期刊名称】《检验医学与临床》【年(卷),期】2011(008)002【总页数】2页(P194-195)【关键词】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交叉感染;抗感染药;抗药性,微生物;微生物敏感性试验【作者】唐秀文;廖光付【作者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龙潭医院,广西柳州,545005;广西壮族自治区龙潭医院,广西柳州,545005【正文语种】中文嗜麦芽窄食单胞菌(SM A)是一种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是一种重要的条件致病菌,以前称嗜麦芽假单胞菌、嗜麦芽寡养单胞菌,1993年改为现名。

随着亚胺培南、第3代和第4代头孢菌素的广泛应用,该菌引起的感染不断上升,且对临床多种常用抗菌药物耐药,已成为重要的院内感染菌。

为了解SMA感染的临床分布和耐药特点,作者对从本院住院患者标本中分离的78株SMA的临床资料和药敏结果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78例SAM感染者均为本院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住院患者,其中男43例,女 35例,年齡28~87岁,平均为66.8岁。

78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78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78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摘要:目的:了解临床分离的嗜麦芽窄食单胞菌(stenotrophomonas maltophilia,简称sma)的临床分布及其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方法:收集2010年7月至2011年4月湖南省妇幼保健院门诊和住院患者送检标本,进行细菌培养,挑取革兰氏阴性细菌进行氧化酶试验,对氧化酶阴性细菌进行菌种鉴定和耐药性分析。

结果:本研究分离到78株sma菌株,其中,痰标本的分离率最高(35.89%),其次为脓液(17.95%)、宫颈分泌物(15.38%)、创面分泌物(12.82%)、咽拭子(10.26%)、血液(3.85%)、尿液(3.85%)。

药敏结果显示,sma菌株对很多抗菌药物具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其耐药率分别为:米诺环素(6.41%)、左氧氟沙星(8.97%)、复方新诺明(11.54%)、头孢他啶(24.36%)、环丙沙星(28.21%)、头孢哌酮(38.46%)、替卡西林/克拉维酸为(43.56%)、亚胺培南(100%)。

结论:临床分离并鉴定的sma菌株,以痰标本为主。

这些菌株对亚胺培南具有天然耐药性,但对米诺环素、左氧氟沙星、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较低。

建议临床在治疗sma感染时,尽量选用sma敏感的药物,并合理使用。

关键词: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临床分布耐药性【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1-0002-02嗜麦芽窄食单胞菌(stenotrophomonas maltophilia,简称sma)是一种氧化酶阴性、葡萄糖氧化缓慢、有动力、产淡黄色素的专性需氧的非发酵革兰阴性菌[1]。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最早发现于1958年,归类为嗜麦芽假单胞菌(pseydomonas maltophilia),1993年palleroni鉴定出该菌为窄食单胞菌属的唯一生物种,因此改称为嗜麦芽窄食单胞菌[2]。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中,如河水、污水及自来水等,也存在于正常人的咽部、痰、粪便中。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410株的分布和耐药分析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410株的分布和耐药分析
此外 嗜麦芽窄食单 胞菌还 能产生 多种 B 内酰胺 酶 , 青霉 一 如 素酶 以及含锌离子 MB s L 和超广谱 8 内酰胺酶 ( S L ) S L 一 E B s 。E B s 多 由质粒介导 , 可导致细菌对 包括第三代和第 四代 头孢菌 素( 包
[ ] 吕火祥 , 明洪 , 6 孙 刘建栋 , 协 同法过筛 检测金属 B内酰胺 酶的 等. 一 研究 . 中华检验 医学杂志 ,0 2,5 222 5 2 0 2 :3 -3 . [ 7] 孙二琳 , 宋诗铎 , 伟 , 嗜麦 芽窄食单胞 菌两株 l 祁 等. I 缶床菌株外 排
结果 。
二 、 果 结
1 .嗜麦芽窄食 单胞 菌的分 离情况 : 四年 内共 分离 出 4 0株 1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 , 分离率呈逐年上升 的趋势 。见表 1 。 表 1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分离率
三 、 论 讨
嗜麦芽窄食单胞 菌是 临床常 见的条件 致病 菌 , 假单 胞菌 在 的感染 中, 出率仅次 于铜 绿假单胞 菌 和鲍 曼不 动杆 菌 J 检 。从 本次监测结 果可 知 , 麦芽 窄食 单胞 菌在我 院 的临床分离 率呈 嗜 逐年增高的趋势。该 菌可 引起多部位感 染 , 主要 引起呼 吸道 、 泌 尿道 、 血液 的感染 。分离的 40株标本 中,3 1 3 9株来源 于呼吸道 , 占 8 .8 , 2 6 % 这与气管 内插管及气管造瘘 术有关 。另外该菌是 呼 2 .菌株分布 : 本主要来 自呼 吸道 , 8 . 8 , 标 占 26 % 尿道 、 血液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 电子版)o 2年 6月第 6卷第 l 期 21 1
C i JCiias Eet ncE io )Jn ,02.o. , o 1 hn l o n ( lc oi din , e12 1 V 16 N .1 ni r t u

ICU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肺部感染的诱因及耐药性分析

ICU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肺部感染的诱因及耐药性分析

ICU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肺部感染的诱因及耐药性分析时凤云【摘要】目的分析重症监护病房(ICU)嗜麦芽窄食单胞菌(SMA)肺部感染的诱因及敏感情况.方法分析52例ICU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肺部感染患者的病例资料.结果SMA肺部感染的主要诱因为人工气道建立、广谱抗生素≥14 d、侵入性操作、机械通气和皮质激素应用等;ICU内肺部感染的SMA呈多重耐药性,其中亚胺培南耐药性最高(96.2%),替卡西林/克拉维酸敏感性最高(73.1%).结论应严格根据药敏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加强无菌操作规程,避免医源性传播,慎重使用免疫抑制剂,增强患者免疫力,从而降低SMA肺部感染的发病率.%Objective To analysis the causes and drug resistance oi patients with stenotrophomonas maltophilia ( SMA ) pulmonary infection in ICU. 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52 patients with SMA pulmonary infection in ICU were retrospective analyzed. Results The main causes oi SMA pulmonary infection were establishment oi aitiiicial airway, broad - spectrum antibiotics =14 d, invasive operation , mechanical ventilation and coiticoid application. The SMA pulmonary infection in ICU showed a multiple drug resistance, which the details were: it showed the highest drug resistance to imipenem ( 96. 2? ) and the highest sensitivity to ticaicillin/clave acid (73. 1 % ). Conclusion The use oi antibiotics should be strictly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i drug sensitive test. Aseptic operation should be strengthened to avoid iatiogenic transmission. The immunosuppressants should be used very carefully to enhance patients' immunity and reduce the incidence oi SAM lung infection.【期刊名称】《临床肺科杂志》【年(卷),期】2013(018)004【总页数】2页(P635-636)【关键词】嗜麦芽窄食单胞菌;重症监护病房;耐药性【作者】时凤云【作者单位】436000,湖北,鄂州,鄂州市中心医院感染科【正文语种】中文嗜麦芽窄食单胞菌(stenotropbomona mahophila,SMA)是一种革兰氏阴性杆菌[1],也是一种条件致病菌。

2016年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临床分布与耐药性分析

2016年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临床分布与耐药性分析

临床研究2016年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临床分布与耐药性分析李改卿山西省晋中市第二人民医院,山西晋中030800【摘要】目的:了解我院2016年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临床分布以及耐药性,为临床抗感染治疗提供依据。

方法:对我院2016年各科 室送检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分离,使用上海星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微生物鉴定-药敏分析仪及配套试剂进行菌株鉴定及药敏试 验。

用W H O N E T5.6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分析。

结果:2016年在我院临床送检的标本中共分离到31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它对头 孢他咬、替卡西林/克拉维酸、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分别为77. 4%、51. 6%、25. 8%。

结论:31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的科室分布 中,以呼吸科、神经夕卜科分离株数最多。

应及时关注和了解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分布及耐药性,以便更早、更准确地治疗感染性疾病,减少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

【关键词】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分布;耐药性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作为条件致病菌常引起抵抗力低下患者呼吸道、泌尿道、伤口等部位感染,严重者出现菌血症及心内膜炎[1]。

在非发酵菌属感染中,检出率位于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之后,列第3位,近年来有上升趋势[2]。

笔 者回顾性地分析我院2016年临床各科室送检标本分离的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分布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如下&5]。

1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收集我院2016年临床标本中共分离到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株为31株,同一患者多次送检标本分离的菌株,按一株计算。

1.2试验材料使用上海星佰生物技术公司生产的微生物鉴定分析仪和细菌鉴定配套试剂进行菌株鉴定,室内质控所用标准菌株为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大肠埃希菌ATCC25922、金 黄色葡萄球菌ATCC 25923均购于卫生部临检中心,实验所需材料、各类培养基均购于山西维康鸿业科技有限公司。

1.3方法严格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菌株的培养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分析我院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耐药性及呼吸道感染该菌的临床特点的开题报告

分析我院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耐药性及呼吸道感染该菌的临床特点的开题报告

分析我院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耐药性及呼吸道感染该菌的临床特点的开题报告该开题报告的主要研究内容是分析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耐药性及呼吸道感染该菌的临床特点。

以下是对该报告的分析和解释:1. 研究背景该研究背景部分介绍了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一般特征、在医院感染中的重要性以及目前已知的对该菌的耐药性,并提出了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这部分比较全面地总结了该菌的相关研究,但还可以进一步明确本研究的主要研究问题。

2. 研究目的该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究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在呼吸道感染中的临床特点,以及其对一些常见抗生素的耐药性。

这个目的比较明确,但可以更具体地描述研究的方法和预期的结果。

3. 研究方法该研究采用了文献调研的方法,通过查阅相关的医学数据库和文献,对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耐药性和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特点进行了分析。

该方法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并可以为后续的实验研究提供参考。

4. 预期结果该研究预期得出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在呼吸道感染中的主要特点和耐药性,并为临床医生提供针对该菌的治疗策略和防控措施。

这个预期结果比较明确和实际,但可能需要进一步说明该研究的实际意义和贡献。

5. 创新性及研究现状该开题报告没有明确说明该研究的创新性,也没有对目前已有的相关研究进行比较和分析。

这部分可以进一步加强。

6. 论文组织结构该开题报告的论文组织结构比较清晰,但提纲可以更加明确,确保与主要研究内容相符。

同时还需要完善引用、参考文献等细节方面的问题。

综上所述,该开题报告对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耐药性及呼吸道感染该菌的临床特点进行了初步探讨,但还需要进一步完善研究路线、研究方法和研究贡献等方面,以确保该研究的可行性和实际价值。

综合ICU48例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临床及药敏分析核心研究

综合ICU48例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临床及药敏分析核心研究

综合ICU48例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临床及药敏分析核心研究近年来,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在ICU中的发病率逐渐增加,且对患者的危害性也在不断上升。

对于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的临床表现以及药敏分析成为了ICU医生们关注的重点。

本文旨在对综合ICU48例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进行临床及药敏分析,为临床提供科学依据。

一、患者基本情况分析本次研究纳入了48例综合ICU中感染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患者,其中男性28例,女性20例,年龄范围为35-75岁。

患者入院时主要症状包括高热、咳嗽、呼吸困难等,其中伴随有不同程度的全身炎症反应,如白细胞计数升高、C-反应蛋白升高等。

部分患者还伴有感染部位疼痛等局部症状。

二、感染部位及分布48例患者中,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部位主要包括呼吸道感染、血流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等。

其中呼吸道感染最为常见,占据了70%以上,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呼吸功能。

而血流感染和皮肤软组织感染分别占比20%和10%左右。

三、病原菌的药敏分析对48例患者的病原菌进行了药敏分析,结果显示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各种抗生素的耐药性较高。

对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和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耐药率分别达到了80%以上。

而对头孢噁唑酮、阿米卡星等高级的抗生素,其耐药率也在50%左右。

对于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的治疗,需要根据药敏分析结果选择更加有效的抗生素。

四、治疗及预后分析本研究对48例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患者进行了不同治疗方案的比较分析。

结果显示,对于轻度的呼吸道感染,经过抗生素治疗后,患者症状得到了明显缓解。

而对于血流感染和皮肤软组织感染较为严重的患者,治疗效果则相对较差,甚至出现了感染的扩散和恶化。

在治疗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时,需要根据感染部位和病情严重程度进行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在48例患者中,经过综合治疗,大部分患者的症状得到了缓解,但仍有少部分患者因为感染的恶化而导致了不良的预后。

在临床实践中,对于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的治疗,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嗜麦芽窄食假单胞菌临床分布与耐药性分析
目的分析嗜麦芽窄食假单胞菌临床分布情况及其耐药性。

方法对送检标本常规细菌分离、培养、鉴定,药敏试验检测其耐药情况。

结果60株嗜麦芽窄食假单胞菌标本来源以痰液较高(P < 0.01);临床分布以呼吸科最多见(P < 0.05);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嗜麦芽窄食假单胞菌对多种抗生素耐药,其中亚胺培南与氨曲南100%耐药。

结论嗜麦芽窄食假单胞菌耐药率较高,临床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合理抗生素。

标签:嗜麦芽窄食假单胞菌;临床分布;耐药性;分析
嗜麦芽窄食假单胞菌(stenotrophomonas maltophilia,SM)是一种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为条件致病菌,存在基础疾病或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患者容易产生细菌异生,当机体抵抗力下降时引起感染[1]。

近年来,嗜麦芽窄食假单胞菌感染率不断攀升,且对多种抗生素耐药,在非发酵菌中占第三位,成为医院感染重要的致病菌之一[2]。

笔者分析了嗜麦芽窄食假单胞菌临床分布情况及耐药性,以期为采取有效的抗感染提供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实验菌株为本院2010年5月~2012年5月住院及门诊送检的标本中分离、培养得到,且剔除同一患者分离的重复菌株。

药敏试验质控菌株为大肠埃希菌ATcc25922(由卫生部药品生物制品所提供)。

1.2试剂及仪器
试剂:API和ATB细菌鉴定条(API20E:25条/包,编号20100;ATB:25条/包,编号14315,均为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产品);微孔反应板(96孔/板,编号240466,珠海迪尔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提供)。

仪器:VITEK自动化细菌,PE96OO PCR仪(鉴定仪型号6086824,PCR仪型号2720,均为美国ABI公司产品)。

1.3实验药物
包括阿米卡星(批号3359403)、氨苄西林/舒巴坦(批号3359411)、哌拉西林(批号3359402)、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批号3359414)、头孢呋辛(批号3359405)、头孢噻肟(批号3359407)、头孢他啶(批号3359406)、头孢吡肟(批号3359408)、头孢哌酮-舒巴坦(批号3359413)、氨曲南(批号3359418)、亚胺培南(批号3359419)、庆大霉素(批号3269112)、复方新诺明(批号3359404)、左氧氟沙星(批号3359409)的药物标准品(均由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提供)。

1.4 菌种鉴定
对合格标本采用API或ATB条进行常规细菌鉴定,判断标准按美国临床实验室NCCLS 标准[3]。

(1)鉴定方法:打开安瓿,加样,挑取菌落,制备均一的细菌悬液,同时准备培养盒,倒入3 mL蒸馏水,从包装中取出试验条置于盘中。

试验条接种,37℃培养24 h,判读结果。

(2)结果判断:分别加1滴VP1和VP2试剂,至少10 min,出现浅粉或红色为阳性,如在10~12 min内出现浅粉红色为阴性。

(3)药敏实验方法:从孵育24 h的琼脂平板上挑出单个菌落,用生理盐水制成0.5麦氏单位;15 min内用无菌棉拭子蘸取菌液,在无菌的M-H 培养基表面化线接种,重复操作两次,每次将平板转动60°,接种物均匀分布,棉拭子涂抹平板边缘;加入各药物标准品干预,35°孵箱孵育24 h后结果判断。

1.5 统计学方法
全部所得数据均在SPSS 17.0统计学软件上进行统计,检验标准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60株嗜麦芽窄食假单胞菌标本分离情况
60株嗜麦芽窄食假单胞菌分别来源于尿液、痰液、血液、分泌物、引流液,而其中,痰标本构成比最高,与其他标本相比,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 0.01),见表1。

2.2 60株嗜麦芽窄食假单胞菌临床分布情况
60株嗜麦芽窄食假单胞菌临床标本来源于儿科、ICU病房、呼吸科、血液科、外科及其他科室,而其中呼吸科标本构成比最大,与其他科室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见表2。

2.3 60株嗜麦芽窄食假单胞菌耐药性分析
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嗜麦芽窄食假单胞菌对多种抗生素耐药,其中耐药率较高前3位依次为亚胺培南100.00%,氨曲南,100.00%、氨苄西林/舒巴坦95.00%、头孢噻肟86.67%;耐药率较低的后3位依次为复方新诺明18.33%、左氧氟沙星21.67%、头孢他啶63.33%;见表3。

3 讨论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易由定植菌发展为病原菌,其感染控制关键在于预防,临床应加深认识、加强消毒隔离工作,以减少细菌移生或交叉感染,减少经验性广谱抗生素使用,以防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发生[4]。

目前研究表明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分离株多重耐药发生率较高,且对亚胺培南呈天然耐药,也因此对该菌的
分离、培养、鉴定、药敏实验以更好的控制感染显得尤为重要[5]。

而其耐药机制主要为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菌体细胞外膜具有低渗透性特点,对多种抗生素不易渗透,可产生青霉素酶,但可被头孢菌素酶和金属β-内酰胺酶等水解,进而发生耐药[6];此外,主动外排系统SmeDEF、Sme ABC在嗜麦芽窄食假单胞菌耐药中起重要作用,可外排多种抗生素[7]。

由于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率逐年升高,其重视程度不断增加,关于此菌报道并不少见。

梁冰[8]分析96 株嗜麦芽窄食假单胞菌医院感染情况认为侵入性操作以及广谱抗生素的使用是该菌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临床可选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复方新诺明或米诺环素,或选用头孢他啶联合左氧氟沙星作为经验用药防治。

而黄志强等[9]分析肺结核病合并感染嗜麦芽窄食假单胞菌患者的药敏情况,得出肺结核病患者是由于长期服药导致免疫功能相对低下、易受各种细菌感染而产生抗药性,提示对待特殊易感人群应重视该菌的预防。

谢翠娥等[10]研究认为嗜麦芽窄食假单胞菌耐药情况十分严重,且各地区耐药情况差异较大,应建立本地菌株的药谱,以合理用药。

本研究结果显示,60株嗜麦芽窄食假单胞菌标本来源以痰液较高(P < 0.01),临床分布以呼吸科最多见(P < 0.05);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嗜麦芽窄食假单胞菌对多种抗生素耐药,其中亚胺培南与氨曲南100.00%耐药。

笔者认识到,预防该菌感染应加强各部门的交流合作,其中临床医师提高对该菌的重视程度,应注重无菌操作,对于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等侵入性操作要加强隔离消毒,并按药敏试验用药,但应避免长时间使用抗生素或经验用药,对免疫功能低下、严重基础疾病、或老年患者则应加强营养、提高免疫力;而检验部门应及时检测、分析报告,与临床医师沟通;对于院感办公人员则应密切关注感染情况,及时发现感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制定合理方案及时处理;经过各部门的努力减少或避免嗜麦芽窄食假单胞菌感染发生。

综上所述,嗜麦芽窄食假单胞菌耐药率较高,临床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合理抗生素。

但具体耐药机制,则有待进一步探讨这,以期为为控制感染及新药研制开发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 王珂,段美荣. 重症监护病房嗜麦芽窄食假单胞菌致小儿败血症临床分析[J]. 医药论坛杂志,2010,31(10):95-96.
[2] 刘萍. 我院嗜麦芽窄食假单胞菌耐药分析[J]. 临床合理用药,2012,5(1):35-36.
[3] 彭青,钱元恕.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J].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06,6(3):209-211.
[4] 叶满.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医院感染和耐药控制[J].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8(10):1238-1239.
[5] 刘洁,王芳.嗜麦芽窄食假单胞菌耐药性分析[J]. 中国基层医药,2008,11(5):187-188.
[6] 刘艳梅,郭保伟,张春元. 嗜麦芽窄食假单胞菌临床分布与耐药性分析[J].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1,21(6):1436-1437.
[7] 曹晖. 嗜麦芽窄食假单胞菌的感染因素及抗生素的使用[J].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4,6(4):855-856.
[8] 梁冰. 96 株嗜麦芽窄食假单胞菌医院感染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2,7(4):164-165.
[9] 黄志强,芦娟. 肺结核病合并感染嗜麦芽窄食假单胞菌的药敏分析[J]. 海南医学,2009,20(1):209-210.
[10] 谢翠娥,何周文,王北冰. 嗜麦芽窄食假单胞菌在下呼吸道感染中的耐药分析[J]. 南华大学学报(医学版),2005,33(4):529-53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