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建筑风格 乔家大院欣赏
看乔家大院的感受和总结
![看乔家大院的感受和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22cbfc01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b0.png)
看乔家大院的感受和总结乔家大院位于河南省开封市,是中国著名的古建筑群之一,也是中国现存最大的四合院。
乔家大院始建于明朝,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和改建,如今已经成为一座宏大而独特的建筑群。
我有幸参观了乔家大院,并对其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和感受。
乔家大院的规模宏大,整个建筑群占地约9000多平方米,拥有400多个房间,形成了北方传统四合院的典型布局。
我一进入大院,就被其壮观的气势所震撼。
在庭院中央矗立着一座高大的木质门楼,门楼上的精美木雕展示出了民间艺术的精髓,让人感叹其中蕴含的智慧和美学。
进入门楼后,我来到了一个宽阔的庭院,四周是整齐排列的厅堂,正厅碧瓦琉璃,雕梁画栋,恢弘大气。
而厅堂两侧则是居住区,这些居住区的布局合理,连接紧密,屋宇高大,构造精良,展示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工艺之精湛。
在乔家大院的庭院中,有着许多石雕和木雕作品,它们耐人寻味,别具一格。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要数乔家五老的雕像。
五位老人分立在庭院中央的一座石台上,他们神态各异,栩栩如生。
五老人分别代表着各自的象征,他们不仅代表了乔家家族的荣耀,也代表了中国古代文化的辉煌。
除了五老人的雕像,还有一些石碑和牌匾,这些碑匾刻有各式各样的文字和图案,寓意深远,令人叹为观止。
除了建筑和雕塑之外,乔家大院还展示了许多古老的家具、陈设、工艺品等。
这些展品绝大多数都是乔家家族留存下来的,它们不仅见证了乔家家族的繁荣与兴盛,也展示了中国北方传统家居文化的精髓。
在展览区内,我看到了许多明清时期的家具,这些家具的制作工艺十分精湛,木工雕刻的细腻程度令人赞叹。
此外,还看到了许多精美的织锦和刺绣作品,这些作品的细腻程度和色彩的搭配都令人叹为观止。
通过观赏这些展品,我更加深刻地了解了中国古代文化和艺术的卓越之处。
在参观乔家大院的过程中,我不仅对其建筑和文物感到震撼,还对其历史背景和家族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
乔家大院始建于明朝初年,当时乔家家族是开封地区的首富,他们创办了商业帝国,经商发家,逐渐积累了巨大的财富。
2024年看乔家大院的感受和总结范文(二篇)
![2024年看乔家大院的感受和总结范文(二篇)](https://img.taocdn.com/s3/m/48a5d091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a9.png)
2024年看乔家大院的感受和总结范文____年,乔家大院依然是中国乃至全球旅游景点的热门目的地之一。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乔家大院吸引着大批游客前来参观、了解中国古代建筑和传统生活方式。
在这篇____字的文章中,我将分享我对乔家大院的感受和对其价值的总结。
乔家大院位于中国河北省平山县城西乔庄村,占地面积广达20万平方米,是一座建筑规模庞大、保存完好的古代民居。
它是明、清两代乔氏家族的住宅,也就是说,乔家大院不仅仅是一座建筑群,更是乔氏家族多年生活和传承的见证。
首次踏入乔家大院,我被其宏伟的规模所震撼。
整个院落由前堂、戏台、花园和倒座屋等组成,每个建筑都颇具巧思和独特的风格。
前堂宽敞明亮,屋内陈设精巧,展示了中国传统家居的简朴和考究。
戏台则是乔家大院的一大亮点,它代表着乔家人对戏剧和艺术的热爱,也展示了中国古代戏曲的精髓。
花园处处可见精心修剪的绿植和精致的花卉,给人以清雅和宜人的感觉。
而倒座屋,则是乔家大院的最大亮点之一,它以其别具一格的建筑形式和精湛的木雕工艺,吸引了无数游客的目光。
除了建筑的壮丽之外,乔家大院所承载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同样令人叹为观止。
作为明清时期富商巨贾的住所,乔家大院见证了乔氏家族的崛起和兴衰。
通过参观,我了解到乔家人的商业智慧和勤劳精神,他们凭借着对商业的敏锐洞察力和不懈努力,在当时的明清社会中取得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地位。
乔家大院所展示出的家族文化和家族制度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乔家大院的参观体验也是非常丰富多样的。
我参观了乔家大院的博物馆,了解到了更多关于乔家族的历史和文化。
博物馆中收藏有大量的古代文物和艺术品,如字画、瓷器、家具等,这些文物不仅展示了乔家族的财富和品味,也展示了中国古代艺术的精髓。
此外,我还参加了一场由乔家大院主办的传统文化表演,欣赏了古代戏曲、音乐和舞蹈等精彩节目。
这些活动不仅让我更好地了解了中国传统文化,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综合来说,乔家大院是一座宏伟壮丽的古代建筑群,它展现了中国传统家居建筑的独特风格和工艺。
从乔家大院看晋中传统大院建筑形制
![从乔家大院看晋中传统大院建筑形制](https://img.taocdn.com/s3/m/701fe95f04a1b0717ed5dd90.png)
从乔家大院看晋中传统大院建筑形制作者:杜林丽来源:《美与时代·城市版》2020年第02期摘要:乔家大院又名中堂,是清末经典建筑,是承载晋商文化之地。
现代建筑行业发展迅速,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与进步,但难以展现独特文化与地区习俗。
因此,建筑行业应结合传统古建筑文化与韵味,优化其行业发展。
基于此,文章以乔家大院为参考,分析晋中大院建筑形制,希望促进建筑行业古今结合,建设出蕴含风俗文化、更为精巧的民宅建筑,从而优化建筑区域空间,提升建筑实用性与艺术价值。
关键词:乔家大院;晋中建筑;晋中传统;建筑形制现代社会处于高速发展过程中,在迅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大众习惯向前看,紧追国外潮流与新奇之处,忽视国内悠久文化与历史。
而山西作为古建筑大省,现存古建筑多建于明清两代,明清建筑留存下来的以民居为主,这些建筑数量多,保存相对完整,具有极高艺术价值与观赏性。
其中,山西建筑多为晋商民居,晋商文化灿烂辉煌,对商业发展贡献巨大,晋商时期山西的经济发展空前繁盛。
这些决定了晋商建筑具有规模大、装饰精巧等多种特点。
在当前建筑行业发展中,传统建筑逐渐趋向边缘化,甚至存在消失的可能。
传统建筑消失,不仅是建筑行业的损失,更是文化的缺失。
因此,本文以乔家大院为研究对象,对晋商大院建筑进行分析,希望能够在研究中得到传承,使传统古建筑与现代建筑行业发展进行融合,从而使山西特有古建筑文化、形制得到进一步发展。
一、乔家大院建筑研究的目的与意义山西省古建筑保存完好,建筑数量多,大院建筑样式丰富,不仅是一种建筑与文化,更是国内北方民宅建筑代表。
晋中建筑作为北方民宅建筑代表作,设计精美且构件质量上乘,垂花柱作为重要构件之一,不仅具有极强的观赏性,也是文化、财富的象征,亦是晋商文化兴衰史的历史见证。
在乔家大院建筑形制研究过程中,我们不仅能挖掘其中潜在的文化、艺术与智慧,更能从大院建筑的整体布局与院落结构中提炼古建筑特点,探寻晋中民宅大院形制的具体影响因素。
乔家大院建筑之美
![乔家大院建筑之美](https://img.taocdn.com/s3/m/035b201f5a8102d276a22f6c.png)
乔家大院建筑之美作者:姚璐来源:《文艺生活·下旬刊》2017年第02期摘要:乔家大院的总体布局上体现出“天人合一”的和谐面,由于中国季风性气候的影响,宅院构建成坐北朝南的方位更方便人们生活。
其中由于空间的约束,乔家大院有三个大院设计成了坐南朝北,乔家采取了局部调整的办法,将南面院与北面院大门的错开,增设影壁,达到独立和谐。
利用风水学理论建筑属于自己的风水宝地。
关键词:乔家大院;建筑;布局中图分类号:TU-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06-0190-01这座名闻遐迩的乔家大院地处美丽富饶的晋中盆地,位于国家历史名城祁县城东12公里处的乔家堡村,是驰骋于清代同治、光绪年间各大商埠的富商乔致庸的宅院,堂号“在中堂”,俗称乔家大院。
乔家大院是一座具有北方民居风格的古宅,始建于清乾隆二十年(1755年),后又在清同治和光绪年间及民国初年多次增修,时间虽跨越近两个世纪,却保持了建筑风格的统一,占地10642平方米,共有6座大院,20进小院。
历史上的乔家大院由“在中堂”、“德兴堂”、“保元堂”、“宁守堂”和花园组成。
“在中堂” 即现在人们一般认为的乔家大院,1986 年对外开放,开启了山西省晋商大院文化旅游之先河。
“乔家大院是一座封闭式的群体建筑。
整体布局呈“囍”字形,占地面积10642 平方米,建筑面积4175 平方米,分6个大院,20个小院,共313间房屋。
乔家大院在空间布局上采用了典型的“里五外三穿心楼院”形式。
那什么是“里五外三穿心楼院”?这种建筑形式就是里院的正房、厨房都是五开间,而外院的东西厢房则为三开间,而里外院间则设从中间穿过的厅相连。
而除了厢房以外,倒座、正房与过厅全部都是二层的楼房”。
一正两厢是乔家大院空间布局的基本形式,整体布局以院为单位,大院小院,正院侧院相互联系,形成富有变化的院落组群,呈现出合理的空间位序。
乔家大院建筑单体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正房是整个大院中最为宏伟,等级最高的房屋。
乔家大院的院详解
![乔家大院的院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6f430010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da.png)
乔家大院的院详解乔家大院是中国山西省祁县的一个著名旅游景点,也是中国最著名的家大院之一。
它以其精美的建筑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而著称于世界。
下面将对乔家大院的院落进行详细的讲解。
一、乔家大院的概述乔家大院位于祁县乔家堡村,建于清朝乾隆年间,是中国清代著名的富商乔致庸的家族故居。
乔家大院共有六个大院,每个大院都有自己独特的建筑风格和特点。
乔家大院的建筑群规模和面积之大,是中国民居建筑中的经典之作。
二、乔家大院的院落详解1. 前院前院是乔家大院的入口,也是整个建筑群中最为精美的一个院子。
前院的主要建筑是两座砖雕门楼,门楼上雕刻着各种精美的图案和文字。
门前有一对高大的石鼓,象征着家族的威严和荣誉。
2. 中院中院是乔家大院的核心部分,也是最大的一个院子。
中院的主要建筑是三座并列的砖雕门楼,门楼上雕刻着各种精美的图案和文字。
中院的北面是一座大型的四合院,四合院的正殿名为“乐善堂”,是乔家的主人乔致庸曾经居住的地方。
3. 后院后院是乔家大院的最后一个院子,也是最小的一个院子。
后院的主要建筑是一座独立的砖雕门楼,门楼上雕刻着各种精美的图案和文字。
后院的北面是一座小型的花园,花园里有各种各样的花草树木,景色优美。
4. 偏院偏院是乔家大院中比较有特色的一个院子,分为东偏院和西偏院两个部分。
东偏院的主要建筑是一座独立的砖雕门楼,门楼上雕刻着各种精美的图案和文字。
西偏院的主要建筑是两座并列的砖雕门楼,门楼上雕刻着各种精美的图案和文字。
三、乔家大院的文化内涵乔家大院不仅是一座精美的建筑艺术博物馆,更是一座文化内涵深厚的博物馆。
乔家大院的建筑和装饰充满了浓郁的文化气息,展现了中国古代富商家族的文化风貌和生活方式。
乔家大院是中国传统建筑的经典之作,它的规模和精美程度令人惊叹。
乔家大院不仅展示了中国的传统建筑艺术,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
清代晋商民居乔家大院古建筑文化内涵探析
![清代晋商民居乔家大院古建筑文化内涵探析](https://img.taocdn.com/s3/m/7cc420a233687e21ae45a974.png)
清代晋商民居乔家大院古建筑文化内涵探析作者:王高英来源:《文物世界》 2014年第3期王高英乔家大院位于山西省祁县东观镇乔家堡村,始建于清乾隆年间。
乔家大院古建筑作为晋商文化的一种载体,向人们展现了清末民初山西祁县一带的建筑、商业、金融、民俗、艺术等社会生活风貌,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为研究清代北方民居建筑提供了经典蓝本。
一、乔家大院古建筑结构充分体现礼制等级特征乔家大院为砖石木混合结构,主体结构为清代抬梁式构架。
按照中国民居传统方式,南北纵轴对称布局,整个院落错落有致、流线分明。
在乔家大院建筑中礼制等级制度有充分的体现,不仅体现在作为建筑等级标志的厅堂主次、台基高低、构架间数、屋顶造型等大的方面,而且也体现在一些具体构件的有无和具体形制,以及在图案内容、色彩运用等细节方面,建筑中处处体现出官阶的高低、主尊仆卑、长幼有序、男女有别等礼制特征。
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中的“间”指的是房屋宽度,两根立柱之间的距离为一间,间数即为面阔;“架”指的是房屋进深,架数越多房屋越深,间架数的多少决定着单体建筑的平面和体量。
因而,乔家大院的厅堂最多也只有五间五架或六架,为了更显气派,只能增加高度修建二层楼房。
古建筑的屋顶同样也有十分严格的等级限制,从等级较高的庑殿、歇山、攒尖、悬山顶到等级较低的硬山顶、平房顶,不同的建筑式样成为不同等级的标志。
乔家大院的正院正房多为硬山顶,少数倒座房为卷棚顶,偏院则都是较瓦房低的平房顶。
乔家主人通过捐官方式也得到一定的官衔,因而在级别较高的门楼顶上也用了歇山顶式。
古建筑中的台基的高度也很早就列入等级限定,《礼记》就有记载:“天子之堂九尺,诸侯七尺,大夫五尺,士三尺。
”此处的“堂”即指“台基”。
据《大清会典》规定,公侯以下,三品以上的房屋台基准高二尺,四品以下到士民的房屋台基准高一尺。
乔家祠堂的台基是全院最高级别的台基,台阶之上还设有栏杆;其次是正院门前及正堂前的台基,有较高月台和台阶。
“皇家有故宫,民宅看乔家”
![“皇家有故宫,民宅看乔家”](https://img.taocdn.com/s3/m/c8af26f3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9b.png)
“皇家有故宫,民宅看乔家”乔家大院地处美丽而富饶的晋中盆地,位于国家历史名城祁县城东12公里处的乔家堡村,北距省会太原50公里。
是山西大院中最为经典保存最为完整的一所大院。
乔家大院始建于清代乾隆年间,是闻名海内外的商业资本家乔家第三代乔致庸的宅院。
内分六个大院,20个小院,313间房屋。
占地10642平方米,建筑面积4000多平方米。
整个大院形如城堡,三面临街,四周全是封闭式砖墙,高三丈有余,是一座雄伟壮观的建筑群体,从高空俯视院落布局,很似一个象征大吉大利的双“喜”字,它代表了中国古典建筑轮廓美的基本原则和意义。
其设计之精巧,工艺之精细,充分体现了我国清代民居建筑的独特风格,具有相当高的观赏、科研和历史价值,确实是一座无与伦比的艺术宝库,被专家学者恰如其分地赞美为“北方民居建筑的一颗明珠。
”远近素有:“皇家有故宫,民宅看乔家”之说。
进入乔家大院,一条甬道把六个大院分为南北两排,北面三个大院均为开间暗棂柱走廊出檐大门,便于车、轿出入。
大门外侧有拴马柱和上马石。
从东往西数,一、二院为三进五联环套院,是祁县一带典型的里五外三穿心楼院,里外有穿心过厅相连。
里院北面为主房,二层楼,和外院门道楼相对应,宏伟壮观。
从进正院门到上面正房,需连登三次台阶,它不但寓示着“连升三级”和“平步青云”的吉祥之意,也是建筑层次结构的科学安排。
南面三院为二进双通四合斗院,硬山顶阶进式门楼,西跨为正,东跨为偏。
中间和其它两院略有不同,正面为主院,主厅风道处有一旁门和侧院相通。
整个一排南院,正院为族人所住,偏院为花庭和佣人宿舍。
南院每个主院的房顶上盖有更楼,并配置修建有相应的更道,把整个大院连了起来。
西尽头处是乔家祠堂,与大门遥相对应。
大院有主楼四座,门楼、更楼、眺阁六座。
各院房顶上有走道相通,用于巡更护院。
纵观全院,从外面看,威严高大,整齐端庄;进院里看,富丽堂皇,井然有序,显示了我国北方封建大家庭的居住格调。
大院的一个迷人之处就是随处可见的精致彩绘和巧夺天工的雕刻艺术品。
乔家大院建筑赏析PPT课件
![乔家大院建筑赏析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204cee6daef5ef7bb0d3c69.png)
• 《易经》哲学不 但重视九、五、 六、八等数字数 理;对“三”数 也非常强调,认 为天地万物根源, 均包含“三”的 数理规律。
• 老子《道德经》 曰:“道生一, 一生二,二生三, 三生万物。” 《黄帝内经》三 部九侯论中更加 强调“三而成天, 三而成地,三而 成人”思想,这 就是古代盛传的 “三才”之说。
• 北面三个大院的布局内藏易经思想:逆旋八卦,由震卦(东方)、坎卦(北方)、 乾卦(西北方)依次由正东向西北逆时针逆旋排列建造;
• 南面三个大院,即顺旋八卦,由巽卦(东南方)、离卦(南方)、坤卦(西南方) 依次由东南向西南顺序排列建造,最终交会于兑卦(正西方)。这是一种按照 “太极”运行轨迹建造房屋的方法。
从高处俯视乔家大布局,正似一个象征吉利的双喜字。 乔家六个院落的组成, 完全是按照《易经》数的等级观念来分的。古人认为,偶数中以“六”数最受 青睐。一方面是因为上下四方为“六合”之数,最为圆满吉庆。另外,六与 “禄”谐音,又有官运象征,其目的以求乔氏家族名利双收“六六大顺”。
3
乔家大院的大门是拱形门洞,上有高大的顶楼,顶楼正中悬挂着山西巡抚 丁宝铨受慈禧太后面谕而赠送的匾额,上书“福种琅环”四个大字。黑漆 大门扇上装有一对“椒图兽衔”大铜环,并镶嵌着铜底板刻制的对联一副, 上联“子孙贤,族将大”,下联 “兄弟睦,家之肥”。这一标志显示着乔 氏家族,人丁兴旺,家资万贯的巨富气派。 大门顶端正中嵌青石一块,上 书“古风”两字,雄健的笔力体现了乔氏家族世代质朴生活作风的本意。 4 大门对面的掩壁上,刻有砖雕“百寿图”, 一字一样,字字有风采。
• 百姓居家过日子祈求 平安健康。进入乔家 大院大门后,是一条 80米长的石铺笔直的 通道,以八数定长度 以求“四平八稳”。 民间还有一种解释, 即八数有八卦八方之 数,可以四通八达。 各院房顶上有走道相 通,用于巡更护院。 纵观全大院,从外面 看,威严高大,整齐 端庄;进入院内看富 丽堂皇,井然有序, 显示了我国北方封建 大家庭的居住方式和 风格。
浅谈乔家大院古建筑植物装饰纹样的艺术分析
![浅谈乔家大院古建筑植物装饰纹样的艺术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fe76584856a561253d36f2b.png)
浅谈乔家大院古建筑植物装饰纹样的艺术分析作者:王宏来源:《戏剧之家》2019年第13期【摘要】乔家大院的装饰图案文化不仅在艺术形式能体现出内容独特,表现形式也是非常的丰富多彩,独具艺术魅力,本文重点对其古建筑植物装饰纹样的艺术性和艺术特征进行分析,充分体现了古代人们的智慧和创造力。
【关键词】乔家大院;植物纹;文化艺术中图分类号:J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13-0167-01乔家大院又名在中堂,位于山西省祁县乔家堡村,是一座雄伟壮观的建筑群体,设计之精巧,工艺之精细,体现了中国清代民居建筑的独特风格,具有相当高的观赏、科研和歷史价值,是一座无与伦比的艺术宝库,被称为“北方民居建筑的一颗明珠”。
其整体是根据人们普遍视觉审美感受和图案律动来进行排列组合的,所形成的视觉符号语言有一种别具一格的美感。
目前国内研究学者大多是从其整体特征入手展开研究,对于具体某一类的艺术特征研究较少,本文从植物性特征为出发点,研究分析乔家大院古建筑的艺术性和艺术特征。
一、乔家大院植物图案的艺术性乔家大院的房屋住宅到处有精美的图案、多变的内容形式,所表达出来的寓意也大多数为平安吉祥。
祠堂门楼上就是常见的万代盘长图案,图案上有两颗高大粗壮的柳树蜿蜒曲折,在向上方努力攀爬,这些柳树藤条盘绕在柳树树干上,诗人们常把柳树比喻为我们的先人,柳树在春天里悄悄发芽开叶,象征着我们的日子一天更比一天好,同时也表达了先祖们对于儿孙后代的期望,即继承优良传统、光大家庭的美好愿望。
在乔家大院的每一个角落都离不开写实的植物元素图案,我们祖先师从自然,向往大自然草木花的生命特征。
喜鹊登梅图的中心是假山,众多的梅花枝沿着中心假山的方向朝着东西左右两边分散开来,整幅画面图的结构上密下疏,层层分明,展示了空间感和律动感,画面总体十分和谐饱满。
花博古图是花卉和果品作为总体点缀而形成的,藤条枝蔓的构图无拘无束,自由漫无目的伸展,再加上真实性和装饰上的组合,就使得画面丰富起来,有了变化和动感的感觉。
对乔家大院的评价
![对乔家大院的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b275c78f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ae.png)
对乔家大院的评价乔家大院是一处位于山西省晋中市的古建筑群,被誉为中国北方民居建筑的“博物馆”和“活化石”,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瑰宝之一。
乔家大院建造于清朝,占地面积达2.8万平方米,是世界上最大的庭园式民居建筑群之一。
在乔家大院的建筑群中,有大小不同的庭院、房屋、厅堂、廊廷等建筑,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庭院式建筑风格。
这种风格不仅在中国古建筑中独树一帜,同时也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中的“天人合一”、“山水相融”的理念。
乔家大院的建筑风格兼具北方和南方建筑的特点,既有北方建筑的庄严稳重、坚实厚重,又有南方建筑的精致华美、曲折多姿。
整个建筑群沿着主轴线从南向北依次排列,呈现出一种层层递进、错落有致的布局,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中“凹进”、“转折”、“遮掩”等设计手法。
乔家大院中的建筑采用了大量的木材和砖瓦等材料,结构稳固,风格独特,展现了中国传统木质建筑的魅力。
乔家大院的园林建筑也是其独特之处,庭院之间以小桥、流水相连,绿树成荫,花鸟相伴,构成了一幅恬静宜人的景致。
庭院中还种植了各类花草树木,各具特色,繁花似锦,四季风景各异。
乔家大院中的园林建筑体现了中国传统庭院式建筑的设计理念,注重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营造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
除了建筑和园林,乔家大院中的文物和艺术品也是其吸引人之处。
大院内保存有大量的古代家具、书画、陶瓷、铜器等文物,其中不乏珍贵之物。
这些文物展示了中国古代艺术和工艺的精湛技艺,反映了当时社会文化的风貌和历史沧桑,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
乔家大院中的文物丰富多样,给人们带来了对古代生活、艺术和文化的深入了解。
此外,乔家大院还是一个重要的旅游景点,每年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参观。
人们可以在这里领略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魅力,感受到传统建筑的神秘和魔力。
乔家大院不仅是一处优秀的古建筑群,更是一个具有重要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的景点,对于推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促进文化交流和传承,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梳理一下本文的重点,我们可以发现,乔家大院作为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代表之一,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
明清建筑风格 乔家大院欣赏
![明清建筑风格 乔家大院欣赏](https://img.taocdn.com/s3/m/a9f8c9200722192e4536f6f2.png)
唐代建筑与室内赏析——乔家大院1.乔家大院的概况乔家大院位于山西省祁县乔家堡村,北距太原54公里,它又名“在中堂”,是清代中国著名的商业金融资本家乔致庸的宅第。
历史上的乔家以经商为主,主要经营票号。
而乔家的繁荣很大程度上靠其对教育的重视,创造出“学而优则贾”的治家家训,并且代代恪守,人才辈出,儒商兼容。
大院的建筑将浓郁的建筑美和人文美巧妙地结合在一起。
无论在规模上、布局上还是建筑装饰上,充分体现了我国清代民居建筑的独特风格,被恰如其分的地赞美为“北方民居建筑的一刻明珠”。
中国古代建筑形式的一些解释:大屋脊寓意着老祖宗在上,梁柱寓意着子孙后代托着老祖宗(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无后,则无梁柱,老祖宗就要爬到地上了),天圆地方,建筑基础当然是方的,寓意着脚踏实地。
并且,建筑都是拾级而上的,寓意着人往高处走。
2乔家大院的总体空间布局乔家大院初建于乾隆年间,完成于民国初年,正值我国造园艺术的高峰期。
占地8千余平方米,依照传统的叫法,北面三个大院,从东往西依次叫老院、西北院、书房院。
南面三个大院以此为东南院、西南院、新园。
庄园的主人数代的精心修缮,决定了乔家大院精致、肃静的高雅格调。
走进乔家大院的正门,一条长80米、宽7米得石铺甬道将6个大院分割在南北两边,分别叫老院、西北院、书房院、东南院、西南院和新院。
这六个大院各由三五个小院组成,院中有院,院中套院,共有20个小院、313间房屋,布局、格式各不相同,各院房顶有走道相通。
每个院落都是正偏结构,正院为主人居住,偏院则为客房及佣仆的住址和灶房。
正院比偏院要高出一截,两者的房顶结构也不相同。
所有6个大院、20个小院都由正院和偏院构成,正院与偏院在结构的高低、房顶标志使用功能等方面都有显著差异。
和大多数富商家族相同,乔氏家族“商而优则仕”,到第五代传人乔景俨官至二品,因此乔氏家族在修缮宅院时,其兼容了官僚府第的气派也体现了富商巨贾的奢华。
3.乔家大院的建筑装饰艺术乔家大院的建筑装饰主要集中在门窗、屋檐、勾栏、烟囱等部位,装饰手法分砖雕、木雕、石雕、彩绘四种,其中基础部分多为石雕,结构部分以木雕和彩绘为主,屋顶部分用砖雕。
民俗文化的奇葩——乔家大院
![民俗文化的奇葩——乔家大院](https://img.taocdn.com/s3/m/8c8c3dd683c4bb4cf6ecd10d.png)
民俗文化的奇葩——乔家大院作者:郭淑娴来源:《文物世界》 2011年第6期名闻遐迩的乔家大院地处美丽富饶的晋中盆地,位于国家历史名城祁县城东12公里处的乔家堡村,是驰骋于清代同治、光绪年间各大商埠的富商乔致庸的宅院,堂号“在中堂”,俗称乔家大院。
乔家大院是一座具有北方民居风格的古宅,始建于清乾隆二十年(1755年),后又在清同治和光绪年间及民国初年多次增修,时间虽跨越近两个世纪,却保持了建筑风格的统一,占地10642平方米,共有6座大院,20进小院,313间房屋组成。
整个院落为城堡式建筑,呈双喜字型,三边临街,四周是高达10余米的全封闭水磨砖墙,工艺精细。
处处是精美的砖雕、木雕、石雕和彩绘,形成了一座建筑必有图、有图必有意、有意必吉祥的建筑艺术宝库,被专家誉为“清代北方民居建筑史上的一颗明珠”,2001年6月25日被国务院命名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建筑工艺堪称一绝清代祁县,曾富甲一方,有“金祁县”之称。
祁县商人是活跃于清代商界之“晋帮”中的一支主力军,他们用赚来的钱广置田产,扩充家业,起房盖屋竞追其阔,乔家大院就是其中典型的例证之一。
乔家大院是一座封闭式的群体建筑。
从外观上看,大院三面临街,不与周围民宅相联,四周是全封闭的砖墙,高15米左右,墙上部为女墙式垛口,屋顶有更楼、眺阁点缀,整座大院外观显得威严高大,气势宏伟,酷似一座城堡。
大院正门开设于东墙中间位置,坐西向东,高大的顶楼坐于门洞之上,虽非官府之门,却也气势不凡。
由正门向里,是一条东西向的石铺甬道,宽阔笔直,甬道尽头是祖先祠堂,与正门遥遥相对。
以甬道为界,南北各有三个大院。
北面三个大院从东向西依次为一、五、六院,其中一、五院院落布局基本相似,为三进正偏套院,即祁县一带典型的“里五外三穿心楼院”,“里五外三”是指里院南北房、东西房都是五开间,外院东西厢房是三开间,里外院之间有穿心过厅相连。
里院正方和外院南房都是两层楼房,巍然对峙,两两相对。
描写乔家大院的优美句子
![描写乔家大院的优美句子](https://img.taocdn.com/s3/m/bb0fb168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e0.png)
描写乔家大院的优美句子1.院落深沉,雕梁画栋,乔家大院犹如一幅精美的画卷,将晋商的智慧和气度展现得淋漓尽致。
2.古朴典雅的乔家大院,每个角落都有故事,每个门楣都寓意深远,让人不禁停下脚步,沉浸在这座建筑的艺术与历史之中。
3.在乔家大院这座古建筑中,人们仿佛可以感受到一种独特的气息和韵味,它将历史、文化、艺术和建筑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4.举世闻名的乔家大院,宏伟壮观的建筑风格,尽显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美。
5.乔家大院以其宏伟壮观的建筑风格和独具匠心的园林景观而闻名于世,令人叹为观止。
6.在乔家大院的每一角落,都有一份历史的厚重和文化的沉淀,让人为之惊叹、为之陶醉。
7.乔家大院,历史底蕴深厚,仿佛一部凝固的史诗,诠释着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和建筑美学。
8.乔家大院的建筑工艺精湛,每一处细节都凝聚了匠人们的心血和智慧,让人不禁为之心驰神往。
9.乔家大院不仅是一座古老的建筑,更是一座文化的宝库。
这里曾是众多历史名人的聚集地,如清末重臣左宗棠、文化名人赵树理等都曾在此留下足迹。
走在乔家大院的回廊中,仿佛能听到历史的脚步声,感受到文化的气息。
10.乔家大院,一座充满神秘色彩和历史底蕴的古建筑群,令人心驰神往。
11.乔家大院的古朴典雅与现代文明的交融,成为这个城市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12.乔家大院不仅是一座宏伟的古建筑,更是一座承载着中华民族历史和文化底蕴的博物馆。
13.乔家大院,历史悠久,古韵犹存,是中国传统文化和北方建筑艺术的瑰宝。
14.漫步乔家大院,感受那古朴典雅的气息,仿佛能够穿越时空,回到那段辉煌的晋商时代。
15.乔家大院历史悠久,建筑宏伟,是中国传统建筑的瑰宝。
16.乔家大院,历史悠久,古色古香,别有风情。
17.这座大院建筑雄伟,布局严谨,彰显着主人乔致庸的财富与地位。
18.站在乔家大院的高处远眺,不仅可以欣赏到壮观的建筑布局,还能领略到周围美丽的自然风光。
19.在乔家大院,每一砖每一瓦,都是故事,都是历史,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浅析乔家大院建筑群的装饰特点及文化内涵
![浅析乔家大院建筑群的装饰特点及文化内涵](https://img.taocdn.com/s3/m/58d475ba011ca300a7c390bd.png)
浅析乔家大院建筑群的装饰特点及文化内涵姓名:曾杏仁班级:环艺201107班学号:11430123114308 考核成绩:摘要:本文是以研究装饰纹样为基础,透过建筑外在的艺术表现形式,揭示其质朴醇厚的文化蕴意,从而挖掘出建筑群装饰纹样符号的应用价值。
乔家大院建筑群的装饰纹样在中国传统艺术中是永远不会陈旧的装饰形象,可与故宫博物院媲美,其以装饰纹样的精巧与精细,充分体现了我国清代民居建筑的独特风格,装饰纹样的细致足以让人叹为观止,固有“皇家有故宫,民宅着乔家”之称。
关键词:乔家大院、建筑特点、装饰纹样、传统文化底蕴装饰纹样是研究符号的本质、发展变化规律、纹样的各种意义、纹样之间以及纹样与人类多种活动之间的关系的学问,其核心是研究一个由纹样实现的具有表达作用或意指作用的系统。
关于纹样的相关原理应用到各个具体领域,就产生了装饰效果。
装饰纹样的研究方法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造型艺术、建筑等方面的研究中。
一、乔家大院建筑群的研究缘由和特点1.研究缘由大院整体装饰上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
吉祥观念加上自身对生活的一种信仰与追求,吉祥物在装饰建筑中的巧妙运用。
其设计之精巧,工艺之精细,充分体现了我国清代民居建筑的独特风格,具有相当高的观赏、科研和历史价值,确实是一座无与伦比的艺术宝库。
纵观全院,从外面看,威严高大,整齐端庄;进院里看,富丽堂皇,井然有序,显示了我国北方封建大家庭的居住格调。
整个大院,布局严谨,建筑考究,规范而有变化,不但有整体美感,而且在局部建筑上各有特色,即使是房顶上的140余个烟囱也都各有特异。
全院亭台楼阁,雕梁画栋,堆金立粉,完全显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高超的建筑艺术水平,确实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
2.研究特点乔家大院闻名于世,不仅因为它有作为建筑群的宏伟壮观的房屋,更主要的是因它在一砖一瓦、一木一石的装饰上都体现了精湛的建筑技艺。
南北六个大院院内,砖雕、木刻、彩绘,到处可见。
从门的结构看,有硬山单檐砖砌门楼,半出檐门,石雕侧跨门,一斗三升十一踩双翘仪门等。
山西祁县乔家大院照壁砖雕艺术赏析
![山西祁县乔家大院照壁砖雕艺术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a0ad796c680203d8cf2f2435.png)
山西祁县乔家大院照壁砖雕艺术赏析作者:张素英来源:《文物世界》 2013年第5期山西祁县乔家大院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一座城堡式的民居建筑,外观威严高大,气势宏伟,内视精雕细刻,富丽堂皇,虽已历经了近两百年岁月的磨砺,依旧保持着原有的历史风貌,是迄今为止我国北方现存最为完整的一处清代民居建筑群。
该院落设计精巧,布局严整,工艺精湛,被专家誉为“清代北方民居建筑史上罕见的一颗璀璨明珠”。
2001年乔家大院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因其具有独特的遗产价值,现已与其他三个晋商大院一起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乔家大院始建于清乾隆年间,由于封建营建制度等级森严,对住宅的修建规模、用材等有许多严格规定,但对装饰工艺却没有具体限制,因而雕刻、彩绘等成为当时富家宅院盛行的建筑装饰手法。
乔家大院中精美的砖、木、石雕和彩绘艺术品俯仰可见,造型独特,寓意吉祥,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反映了当时商人和士大夫阶层的文化观念、价值取向和审美意识,记录了当地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轨迹。
照壁是北方传统民居中常见的附属建筑,一般建于正对门之内外,既可遮蔽视线,美化建筑,又合“曲则有情”的风水理论,让迎门而来的冲煞气流趋于缓和,使院内外之气和谐畅通。
乔家大院的砖雕照壁可谓院内一大特色景观,全院共有照壁十几处,其形制或高大、或庄重、或精制、或简洁,并采用浮雕、圆雕、透雕、平雕等多种不同的手法精雕细刻。
这些照壁砖雕主要采用了堆塑法,先用手或模具在黏土泥坯上雕出各种造型,再入窑烧制而成。
且院内多数照壁是由十几块甚至几十块独立成形的砖雕小件拼接组合而成的,共同构成一个蕴含有特殊意义的整体画面。
这些照壁把宅院装点得更为美观富丽的同时,也充分表达出其主人崇尚道德修养,追求幸福人生的传统理念。
砖雕作为建筑的装饰构件,既有独立的观赏价值,又与整体建筑浑然一体,运用多样的形式和手法,采用丰富想象力和表现力,或谐音,或明示,或暗喻,以景寄情,庄重典雅,具有强烈的生活趣味,且蕴含着丰富的哲理和思想内涵,体现了宅院主人传统的道德文化和审美情趣,展现了晋商传统民居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和灿烂的民间艺术。
浅析清代山西乔家大院古民居建筑门的艺术形制
![浅析清代山西乔家大院古民居建筑门的艺术形制](https://img.taocdn.com/s3/m/a92827ea76c66137ef0619c5.png)
浅析清代山西乔家大院古民居建筑门的艺术形制作者:张素英来源:《文物世界》 2014年第2期张素英乔家大院位于山西省祁县东观镇乔家堡村,是清代著名晋商乔致庸的宅院。
其设计之精巧、工艺之精细,充分体现了我国清代民居建筑的独特风格,被称为清代北方民居建筑的典范之作,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这座古老的宅院建筑从整体的营造思想到局部的装饰题材,皆蕴涵着广博而深远的意义,成为研究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一笔珍贵遗产。
建筑是多种艺术相互融合的产物,乔家大院中砖、木、石雕和彩绘等工艺俯仰可见,异彩纷呈。
大院内的各式门楼的装饰尤为讲究,把主人的生活空间装点得丰富多彩。
门作为民居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有防卫的实际功用。
但门又有内外、尊卑、高低、大小的区别,是建筑等级概念的一种体现和象征。
在封建社会民居建筑中门有严格的建造规制,人们可以从建筑的门及门楼的用材、造型、装饰等看出其主人的财富及官职地位。
门楼有防止雨水溅到门上的实用功能,同时也是门的重要装饰,它是一个院落空间的第一形象,它彰显豪门宅第之富贵,代表所居主人之地位。
乔家大院与中国大多数传统民居一样,其建筑空间以平面延伸方式展开,通过门把一个个院落,组合成几进式或正偏院相连的建筑组群。
人们进出这些门的同时,也就是在穿行于不同的建筑空间之中。
门楼是人们进入一个院落之前抬头即见的部位,多用木雕工艺装饰。
在正院中不同级别的门楼上使用了不同形制的斗栱,如乔家在中堂大院明楼院与筒楼院正院门楼的斗栱为双下昂五踩柱头斗栱,南院院门门楼用了单下昂三踩柱头斗栱,北面三座府门则都用了双翘铺间斗栱。
大院中建筑的斗栱基本已不起承重作用,更突出了一种装饰性,有的还在其间雕饰麒麟等吉祥动物形象。
雀替作为门楼的装饰构件,格外引人注目,也是乔家大院木雕工艺最为精彩和集中的部分。
这些木雕雀替被置于建筑的梁枋与柱相交的下方,形制多样,画面主次分明,技艺精湛高超,把门庭装饰得高雅华丽。
乔家大院的雀替木雕主要以人物、灵兽、植物、器物等为主要内容,通过象征、谐音、文字等表现手法创造出丰富的艺术造型及雕饰题材。
介绍中国民区王家大院和乔家大院200字左右
![介绍中国民区王家大院和乔家大院200字左右](https://img.taocdn.com/s3/m/088e362e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9a.png)
王家大院和乔家大院是我国著名的民居建筑,它们位于山西省晋中市,是我国现存较为完整的清朝民居代表。
这两座大院都建于清朝时期,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以下将从建筑特色、历史沿革、文化价值等方面逐一介绍。
一、建筑特色1. 王家大院:王家大院是一座宏伟的四合院建筑,占地约为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为6千余平方米。
大院内分为前中后三进院落,院内建筑布局紧凑,构件精致,雕刻精美,反映出古代我国北方地区传统的建筑风格。
2. 乔家大院:乔家大院由乔氏家族于清乾隆年间兴建,占地约为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为2千余平方米。
大院内有一百多间房屋,分为前后两进院落,建筑风格独特,古色古香,反映出古代我国北方地区的传统建筑特色。
二、历史沿革1. 王家大院:王家大院最早可追溯至明代,现存建筑大多建于清代后期。
王家大院曾经是当地的大族王氏家族的居所,后来因种种原因逐渐荒废,直至20世纪80年代才得到重视和整修,成为了当地的旅游景点。
2. 乔家大院:乔家大院兴建于18世纪,曾经是清代当地乔氏家族的宅院,后来也在一定程度上荒废,直至20世纪90年代得到当地政府和文物部门的重视,开始进行修缮和保护工作。
三、文化价值1. 王家大院:王家大院作为当地民居建筑的代表之一,不仅在建筑风格上具有独特的价值,更重要的是体现了古代我国北方地区社会生活、家族结构和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是我国优秀的传统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 乔家大院:乔家大院作为山西省著名的宅院建筑,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它不仅是我国古代民居建筑的典范,更是研究我国古代建筑、社会文化和宗族制度的重要实物资料。
王家大院和乔家大院作为我国著名的民居建筑,不仅具有独特的建筑风格和历史沿革,更重要的是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对于研究我国古代建筑、社会文化和宗族制度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文化遗产保护意义。
扩写1:建筑特色的深入探讨王家大院和乔家大院作为我国著名的民居建筑,其建筑特色不仅仅体现在建筑的外表,更是在内部结构和布局上展现出独特的魅力。
山西省临汾乔家大院攻略
![山西省临汾乔家大院攻略](https://img.taocdn.com/s3/m/69bf3708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14.png)
山西省临汾乔家大院攻略山西省临汾乔家大院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传统民居,也是许多游客心中的旅游胜地。
这座古老而宏伟的建筑群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瑰宝,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
本文将为您提供一份详尽的攻略,帮助您更好地了解和欣赏乔家大院。
1. 乔家大院的历史背景乔家大院位于山西省临汾市,是一座有着400多年历史的庄园建筑群。
大院的主人乔致庸是明朝时期的富商,在当时享有盛名。
乔家大院集中了中国传统建筑的精华,是中国北方地区保存最完整的大型民居建筑群之一。
这里不仅是乔致庸及其家族的家园,也是展示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瑰宝。
2. 乔家大院的建筑风格乔家大院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而闻名于世。
它融合了明清时期北方传统民居建筑的特点,包括“四合院”、“夹层院”和“家庙院”的结构形式。
整个大院占地约15,000平方米,由400多个房间和20多个院落组成。
大院的建筑材料采用了优质的灰砖和红砖,墙壁上还装饰有许多砖雕和木雕艺术品。
乔家大院的建筑设计严谨而精致,展现出中国古代建筑的独特魅力。
3. 乔家大院的特色景点在乔家大院中,有几个特色景点值得游客特别留意。
首先是“帽子井”,它是大院内的一口古井,其独特的井盖形状酷似传统帽子。
这个井在夏季可以给游客提供阴凉避暑之地。
其次是庭院内的花草树木,绿树成荫,花香四溢,令人心旷神怡。
此外,大院内还有一座规模宏大的祠堂,供奉着乔家宗祖和其他祖先的牌位,展现了家族的尊崇之处。
4. 参观乔家大院的注意事项在参观乔家大院时,有几点需要注意。
首先,游客需要购买门票,并遵守景区的规定和秩序。
其次,为了保护乔家大院的文化遗产,游客应该文明参观,不随意触摸建筑物和文物。
最后,为了避免人满为患,最好选择淡季或平日参观,以获得更好的观赏体验。
5. 品尝当地美食除了欣赏乔家大院的建筑之美,您还可以品尝当地的特色美食。
临汾是山西省的一个文化和经济中心,这里的美食非常丰富多样。
您可以尝尝当地著名的面食,如刀削面和大饼,还有炖菜和汤羊肉等传统山西菜。
乔家大院旅游景点介绍
![乔家大院旅游景点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c761320e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2e.png)
乔家大院旅游景点介绍
乔家大院位于山西省榆次区南部的乔家堡村,是中国民居建筑群的典范之一,也是中国现存最大的四合院群落之一。
乔家大院是明、清时期一位富有的商人乔致庸的家族住宅,始建于明代,经过多次扩建和修缮,现占地面积达10万平方米。
乔家大院以其宏伟壮观的建筑风格、精美的木雕、砖雕工艺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而闻名于世,是中华民族传统建筑文化的重要遗产。
大院分为两个主要区域,分别是内院和外院。
内院是乔家大院的核心部分,包括主厅、寝宫、庆宾堂等建筑,按照严格的规划布局和建筑风格,堪称建筑艺术的杰作。
内院的建筑群围绕中轴线布置,构成了一道宏伟的建筑景观线,进入内院,仿佛穿越时空,置身于古代商人家庭的生活中。
外院是乔家大院的外围区域,包括大门、围墙、花园等,其规模也十分宏大。
外院的围墙高达9米,使用了大量的青砖,经过精细的雕刻装饰,犹如一道坚固无比的屏障,保护着内院的宁静和独特。
外院的花园则是乔家大院的点睛之笔,有着精美的花卉和亭台楼阁,展现了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魅力。
乔家大院作为旅游景点已经吸引了无数游客的关注,游客可以欣赏到精美的建筑、珍贵的文物和独特的文化内涵。
此外,乔家大院还每年举办各类文艺表演、特色展览等活动,增加了游客的游览体验。
通过参观乔家大院,游客不仅可以了解中国传统建筑文化,还可以感受到中国古代商人家庭的生活方式,领略到中华民族的千年文化底蕴。
2024年看乔家大院的感受和总结(三篇)
![2024年看乔家大院的感受和总结(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f871b45d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99.png)
2024年看乔家大院的感受和总结在____年,我有幸亲眼目睹了乔家大院的壮丽景观,这是一座历经百年风雨的古建筑群,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象征之一。
乔家大院位于河北省邢台市,是中国北方地区最大的民居建筑群,被誉为“北方小故宫”,其规模宏大、风格独特、历史悠久,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当我踏进乔家大院的大门,就被它宏伟的规模所震撼。
整个建筑群占地面积达到了10万平方米,分为前院和后院两部分,共有72座建筑和4087间房屋。
大院坐北朝南,由一条宽阔的主轴线贯穿,两侧是错落有致的庭院,使整个大院显得庄严而宜人。
而主轴线上的厅堂、房间则采用了传统的中国园林设计手法,凸显了古建筑的精湛工艺和独特的美学。
乔家大院的建筑风格融合了明、清两代建筑的特点,展现出了北方传统民居建筑的风采。
整个建筑群面向阳光,各个房间都能充分利用阳光资源,使室内明亮而温馨。
在建筑的结构上,乔家大院充分考虑了风水的影响,采用了合理的布局和精巧的构造,使得整个大院既能顺应大自然的力量,又能给人以舒适和宜人的感觉。
在乔家大院内部,我对其中的一些建筑更加留意,并在参观过程中深感大院之美。
其中最吸引我的是大院内的中轴线上的几处重要建筑,例如祠堂、正厅和后花园等。
这些建筑不仅是乔家祖先的居住之所,更是他们崇尚的价值观和文化传承的载体。
祠堂是乔家世代祭祀祖先的地方,每逢重要的节日或纪念活动,乔家人都会在此举行盛大的祭祀仪式,传承家族的血脉。
正厅是乔家世代为宾客接风洗尘的地方,体现了中国古代尊重客人的文化传统。
而后花园则是乔家人适时休憩娱乐的场所,十分雅致和宜人。
这些重要建筑的存在,使得乔家大院不仅具有了建筑的美感,更重要的是它承载了乔家人的情感和文化底蕴。
除了建筑本身的美感,我还对乔家大院的历史文化价值深感钦佩。
乔家大院始建于明朝,迄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
在这几百年的沧桑岁月中,大院见证了乔家人的兴衰荣辱,承载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积淀和精神追求。
在乔家大院的每一处角落,我都能感受到悠久的历史和久远的文化底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唐代建筑与室内赏析——乔家大院1.乔家大院的概况乔家大院位于山西省祁县乔家堡村,北距太原54公里,它又名“在中堂”,是清代中国著名的商业金融资本家乔致庸的宅第。
历史上的乔家以经商为主,主要经营票号。
而乔家的繁荣很大程度上靠其对教育的重视,创造出“学而优则贾”的治家家训,并且代代恪守,人才辈出,儒商兼容。
大院的建筑将浓郁的建筑美和人文美巧妙地结合在一起。
无论在规模上、布局上还是建筑装饰上,充分体现了我国清代民居建筑的独特风格,被恰如其分的地赞美为“北方民居建筑的一刻明珠”。
中国古代建筑形式的一些解释:大屋脊寓意着老祖宗在上,梁柱寓意着子孙后代托着老祖宗(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无后,则无梁柱,老祖宗就要爬到地上了),天圆地方,建筑基础当然是方的,寓意着脚踏实地。
并且,建筑都是拾级而上的,寓意着人往高处走。
2乔家大院的总体空间布局乔家大院初建于乾隆年间,完成于民国初年,正值我国造园艺术的高峰期。
占地8千余平方米,依照传统的叫法,北面三个大院,从东往西依次叫老院、西北院、书房院。
南面三个大院以此为东南院、西南院、新园。
庄园的主人数代的精心修缮,决定了乔家大院精致、肃静的高雅格调。
走进乔家大院的正门,一条长80米、宽7米得石铺甬道将6个大院分割在南北两边,分别叫老院、西北院、书房院、东南院、西南院和新院。
这六个大院各由三五个小院组成,院中有院,院中套院,共有20个小院、313间房屋,布局、格式各不相同,各院房顶有走道相通。
每个院落都是正偏结构,正院为主人居住,偏院则为客房及佣仆的住址和灶房。
正院比偏院要高出一截,两者的房顶结构也不相同。
所有6个大院、20个小院都由正院和偏院构成,正院与偏院在结构的高低、房顶标志使用功能等方面都有显著差异。
和大多数富商家族相同,乔氏家族“商而优则仕”,到第五代传人乔景俨官至二品,因此乔氏家族在修缮宅院时,其兼容了官僚府第的气派也体现了富商巨贾的奢华。
3.乔家大院的建筑装饰艺术乔家大院的建筑装饰主要集中在门窗、屋檐、勾栏、烟囱等部位,装饰手法分砖雕、木雕、石雕、彩绘四种,其中基础部分多为石雕,结构部分以木雕和彩绘为主,屋顶部分用砖雕。
大院还有更迷人处,那就是随处可见的精致的板绘工艺和巧夺天工的术木雕艺术,雕刻品个个都有其民俗寓意。
每个院的正门上都雕有各种不同的人物。
如一院正门为滚檩门楼,有垂柱麻叶,垂柱上月梁斗子,卡风云子,十三个头的旱斗子,当中有柱斗子,角斗子,混斗子,还有九只乌鸦,可称一等的好工艺。
二进门和一门一样,为菊花卡口,窗上有旱纹,中间为草龙旋板。
三门的木雕卡口为葡萄百子图。
砖雕工艺更是到处可见,题材非常广泛。
有壁雕、脊雕、屏雕、扶栏雕。
如一院大门上雕有四个狮子,即四狮(时)吐云。
马头上雕有“和合二仙”,抬着金银财宝。
卡圆上雕有兰花。
掩壁上为“龟背翰锦”,是传统的装饰纹样,为六边形骨架组成的连续几何图形。
因它像龟的背纹而得名。
古时以龟甲作为占卜的工具,视能兆吉凶。
乔家大院中的石雕工艺虽比较少见,却是十分精细。
现有几对石狮子,石狮形态各异,憨态可掬。
有的石狮为踱步前行状,刀纹如新,锋芒犹在,表现得机警、威武、活跃。
其顾盼自豪的头部,提起全身的神气,表现狮子的雄壮、英武而不失真,给人以健康、活跃,富有生命力的感觉。
整个大院所有房间的屋檐下部都有真金彩绘,内容以人物故事为主,除“燕山教子”、“麻姑献寿”、“满床笏”、“渔樵耕读”外,还有花草虫鸟,以及铁道、火车、车站、钟表等多种多样图案。
这些图案,堆金立粉和三兰五彩的绘画各有别致。
所用金箔,纯度很高,虽经长期风吹日晒,至今仍是光彩熠熠。
立粉工艺十分细致,须一层干后再上一层,这样层层堆制,直到把一件饰物逼真的浮雕制成为止,最后涂金。
涂金是用人头上的油污贴上去的,因其太薄,必须挑选晴朗无雨无风的天气,才能进行操作,可见完成一件图案作品是相当费劲、费时的了。
其它还有线条勾金、敷底上色,都是天然石色,因此,可保持经久不褪。
综上所述,大院的建筑装饰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在民间百姓中的传承。
吉祥观念是一种习俗,是勤劳善良的人民群众追求的一种美好生活的愿望。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自己的生活文化,使自己的生活更加有意义。
所以吉祥物也就作为一种信仰、一种理想、一种追求融入生活,化为民俗。
在人们传统的民俗观念中,福禄寿是民间百姓所最为喜闻乐道的。
乔家大院的整体建筑即为我们呈现出一个大吉大利的双喜字形,在一种祥和的氛围中昭示出一派喜庆之意。
而福禄寿则是人生的三大追求,福禄寿三星齐聚才是没有缺憾的人生。
此外,大院中的某些雕刻还极为明显地体现了人们传统观念中对于生命的膜拜和对于子嗣的重视,如我们在乔家大院的门楼雀替中经常可见的葡萄百子图,女墙眷雕中的香炉博图等,其中的葡萄和香炉就是作为一种生命的吉祥物而被人们传承记载下来。
在人们普遍的观念中,“梅、兰、竹、菊”合称四君子。
中国人素来就喜欢梅花,因为它于冰雪严寒之中傲然开放,显示出一种高洁雅致和无所惧的情怀。
唐代诗人孟浩然的诗清淡幽远,具有一种隐逸风格,因其喜欢梅花,故而孟浩然踏雪寻梅作为一种精神的象征,表现在了乔家大院的彩绘图案中。
兰是中国人最为熟悉的芳草。
早在春秋时期,兰就被称为国香,兰最早的含义为爱,是爱的吉祥物。
由于屈原在诗歌中将兰比喻为君子,后人也把兰理解为隐士高洁的象征。
竹为坚贞的象征。
古人认为,修竹、茂林乃君子之居所。
在乔家大院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竹的图案。
如大院东南院偏院门两侧有一组砖雕照壁,最顶端为流云,底端为大海,中间为枝叶繁茂的竹。
此外,民间百姓认为,门前有竹的人家,必有有才德的贤人,因此,在传统的建筑文化中,这一类砖雕照壁便有了一个极其雅致的名字——“书香门第”。
菊花不仅是代表着长寿,更由于东晋大隐士陶渊明对于菊的偏爱,而使得后世文人将菊作为一种人格的象征,与陶渊明追求自由、隐逸的风格结合在一起。
凡此种种,或取其形、或取其意,都一个侧面反映出了人类传统的审美观。
5.大院体现出的中国儒家中庸思想“中庸”【是中国传统思想的最高价值原则,是由孔子提出来的。
他说:“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大道也。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乔家大院从布局到装饰、从名称的命名到各建筑物的组合,都体现了中庸思想。
从命名上看,乔家大院原来的名字叫“在中堂”,意为“不偏不倚”,很符合儒家伦理思想的中庸思想。
从布局看,乔家大院从传统意义上归类于四合院,其建轴中对称,每个的独立的院落为一个小四合院,每个院中的建筑,院与院之间都平实序,和谐有序。
整个建筑向平面展开,其建筑空间序列重重叠叠、又井然有序,形成简洁而有序的空间组合。
它们的风格以群体的对称、协调、错落有序来相互辉映,形成整体的和谐之美。
通过以上分析,对乔家大院建筑的文化内涵有了初步了解,它给我们现今的建筑立意提供了很好的范本,值得我们深思和学习。
明清建筑风格乔家大院欣赏导读:乔家大院位于山西省祁县乔家堡村,北距太原54公里,南距东观镇仅2公里。
它又名在中堂,是清代全国著名的商业金融资本家乔致庸的宅第。
始建于清代乾隆年间,以后曾有两次增修,一次扩建,经过几代人的不断努力,于民国初年建成一座宏伟的建筑群体,并集中体现了我国清代北方民居的独特风格。
关键词:明清建筑风格住宅建筑住宅建筑规范北方建筑风格装饰设计家居装饰。
明清时期是中国古建筑体系的最后一个高峰时期。
概括明清建筑的特点就是:青砖小瓦马头墙,回廊挂落花格窗。
最近,听到对中国古代建筑形式的一些解释:大屋脊寓意着老祖宗在上,梁柱寓意着子孙后代托着老祖宗(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无后,则无梁柱,老祖宗就要爬到地上了),天圆地方,建筑基础当然是方的,寓意着脚踏实地。
并且,建筑都是拾级而上的,寓意着人往高处走。
如果按照这样的解释,那个人民大会堂边上的国家大剧院可就坚决要不得了。
先说建筑形式,一个圆蛋,上面没有了老祖宗,真的把老祖宗放到下面去了,大家想想中国古代什么样的建筑才是地上起个圆包?再说那台阶,中国古代什么建筑进门的台阶是向下走的?大概只有甬道才是吧。
说到此,大家就应该明白为什么国家大剧院工程论证了那么长时间了吧,呵呵,当然,不会仅仅这一个原因。
换句话说,国家大剧院也应该算是中国建立和谐社会、和谐世界的体现,是中西文化结合的体现吧。
以往的建筑历史研究者,常常因明清时期单体建筑艺术性的下降而贬低明清建筑。
实际上,明清建筑虽然在单体建筑的技术和造型上日趋定型,但在建筑群体组合、空间氛围的创造上,却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明清建筑不仅在创造群体空间的艺术性上取得了突出成就,而且在建筑技术上也取得了进步。
明清建筑突出了梁、柱、檩的直接结合,减少了斗拱这个中间层次的作用。
这不仅简化了结构,还节省了大量木材,从而达到了以更少的材料取得更大建筑空间的效果。
明清建筑还大量使用砖石,促进了砖石结构的发展。
明清时期的建筑艺术并非一味地走下坡路,它仿佛是即将消失在地平线上的夕阳,依然光华四射。
乔家大院位于山西省祁县乔家堡村,北距太原54公里,南距东观镇仅2公里.它又名在中堂,是清代全国著名的商业金融资本家乔致庸的宅第。
始建于清代乾隆年间,以后曾有两次增修,一次扩建,经过几代人的不断努力,于民国初年建成一座宏伟的建筑群体,并集中体现了我国清代北方民居的独特风格。
大院为全封闭式的城堡式建筑群,占地10642(约十六亩)平方米,建筑面积4175平方米,分6个大院,20个小院,313间房屋。
大院三面临街,不与周围民居相连。
外围是封闭的砖墙,高10米有余,上层是女墙式的垛口,还有更楼,眺阁点缀其间,显得气势宏伟,威严高大。
大门坐西朝东,上有高大的顶楼,中间城门洞式的门道,大门对面是砖雕百寿图照壁。
大门以里,是一条石铺的东西走向的甬道,甬道两侧靠墙有护墙围台,甬道尽头是祖先祠堂,与大门遥遥相对,为庙堂式结构。
北面三个大院,都是芜廊出檐大门,暗棂暗柱,三大开间,车轿出入绰绰有余,门外侧有栓马柱和上马石,从东往西数,依次为老院,西北院,书房院。
布所有院落都是正偏结构,正院主人居住,偏院则是客房佣人住室及灶房。
在建筑上偏院较为低矮,房顶结构也大不相同,正院都为瓦房出檐,偏院则为方砖铺顶的平房,既表现了伦理上的尊卑有序,又显示了建筑上层次感。
大院有主楼四座,门楼,更楼,眺阁六座。
各院房顶有走道相通,便于夜间巡更护院。
综观全院布局严谨,设计精巧,俯视成“喜喜”字形,建筑考究,砖瓦磨合,精工细做,斗拱飞檐,彩饰金装,砖石木雕,工艺精湛,充分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高超的建筑工艺水平,被专家学者誉之为:“北方民居建筑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因此素有“皇家有故宫,民宅看乔家”之说,名扬三晋,誉满海内外。
浅析清代民居建筑--乔家大院(专业:室内设计二班学号:20101051104 姓名:杨凤)乔家大院位于山西省祁县乔家堡村,北距太原54公里,南距东观镇仅2公里.它又名在中堂,是清代全国著名的商业金融资本家乔致庸的宅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