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企业环境管理:经验及启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本的企业环境管理:经验及启示
黄新锋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
【摘要】环境问题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重大社会问题之一,企业在环境保护中肩负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日本的企业环境管理在推动本国环境保护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分析日本企业环境管理的措施和特点,结合我国环境问题的现状,从政府和企业两个层面提出促进企业环境管理的对策,以推动我国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
【关键词】企业环境管理效益
进入工业社会以来,人类对大自然的影响越加深刻,由于人类毫无节制的开采和破坏,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企业作为社会的基本经济单位,在为社会创造财富的同时,也由于自身不恰当的环境行为而给社会带来了沉重的环境负荷。
目前我国的环境污染物中,有80%来自于企业。因此,加强企业的环境管理,减少企业的环境负荷,是当前我们亟须解决的重大课题,对于推动绿色经济、循环经济的发展以及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一、日本企业环境管理的措施及特点企业的环境管理是企业以可持续经营为目标,在企业的管理过程中,采取一切合法的手段和方式,协调企业与环境的关系,将企业的行为活动对环境所造成的负面影响降到最小,追求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20世纪中期的公害事
件之后,日本深刻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于是开始走上了追求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并重的道路。经过多年的努力,日本的环境污染治理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并成为环境保护的典范国家,日本企业的环境管理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1.广泛开展环境教育。日本的企业具有较强的环境保护意识,这与日本企业积极开展环境教育密切相关。日本的环境教育始于20世纪的“公害教育”,2003年《环境教育法》的颁布,更是推动日本的环境教育走上了法制化的道路。环境教育促使日本企业积极营造保护环境的企业文化,对外宣传企业的环保产品和企业自身的环境保护活动,对内通过培训增强企业员工的环境意识。
2.推行企业环境会计。环境会计的管理思想进入日本之后获得了迅速发展,一方面,在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中,企业都注重环境成本与环境收益的计算;另一方面,在“环境经营”理念的影响下,许多企业主动向社会发行环境报告书,公布企业的环境行为和环境信息,并以企业、金融机构和第三方评价机构(公关媒体、科研院所等)为主体对企业的环境经营进行评价。环境会计帮助企业成功实现从末端治理污染到源头治理的转变,有效地降低企业的环境负荷和治污成本,环境报告的发行也有助于政府、民众等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环境行为和环境业绩的了解,对企业树立负责任的形象以及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3.积极参与《ISO14000系列》认证。日本企业充分认识到这一国际环境标准在推动企业进入国际市场中的重要性,因此,
许多企业都积极参与《ISO14000系列》认证。从1996年的198家到2003年的13819家,接受认证的日本企业数量一直呈上升趋势,并且处于全球领先位置。实施环境标准认证,为企业有效防治污染、规避绿色贸易壁垒以及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发挥了正面的影响。
4.设立环境部门。在日本的企业当中,大多数企业专门设置了环保机构,配置了专职环保人员进行企业环境管理。2008年,在环境省每年一次的企业环境行为调查中,超过一半的企业设置了环保专门机构。
环保机构和环保队伍为企业的环境管理提供了保障。
5.以法律的形式来促进企业的环境行为,是日本政府加强企业环境管理的一种重要手段。20世纪中期的公害之后,日本政府就不断加快推进环境立法的进程,以严格、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来控制企业的环境污染。日本政府还注重通过调查的形式来把握企业环境管理的状况,从90年代开始,环境省每年都要对一定数量的上市公司或者职员超过500人的大型企业的环境行为进行调查,进一步加强政府的监督作用。
除了施行严格的法律法规之外,日本政府还为推动企业环境管理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比如,给予一定的财政补助,鼓励企业进行科技创新;编制《环境会计手册》,帮助企业了解环境会计的基本知识和操作程序;编制《环境报告指南2007年版》,设立环境报告奖,表彰那些为国家的环境报告制度和环保事业做出突出贡献
的企业,这些举措有效促进了企业积极的环境管理。
综上,本文认为,日本的环境污染治理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除了得益于先进的治污技术外,更为重要的是,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可操作性强的环保政策以及企业积极主动的环境管理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它走的是一条“政府+企业+市场+公众”的道路,注重不同利益相关者之间良性的互动与合作,特别是注重激发企业环境管理内在的驱动力,积极进行环境管理,这种通过整合不同资源治理环境污染的管理模式值得我们借鉴。
二.日本企业环境管理的启示中国经过多年的努力,环境法律法规体系不断健全,环境治理和保护方面也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是,目前我国的环境保护依然面临严峻的挑战,企业治理污染的负担依然沉重,企业环境污染引发的环境事故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加上企业技术的创新能力不高,能源型企业的资源消耗还很大,技术水平低成为制约企业降低环境负荷的瓶颈。鉴于此,本文认为,我们可以借鉴日本成功的企业环境管理经验,推动我国环保事业的发展。
第一,我国立法机关应加强环境立法工作,逐步健全我国环境管理的法律体系,使我国的环境管理“有法可依”,加强执法力度和监督力度,避免地方保护主义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对立起来,做到环境管理“有法必依”,引导企业积极将环境管理纳入企业的发展战略之中。
第二,我国政府可采取分级财政补贴的形式,加大环保投入力度。
提高企业的治污补助,减轻企业的环保负担,对于进行清洁生产、
节能减排工作表现突出的企业给予税收返还等政策支持。
第三,在环境普查中增加企业环境管理的内容,根据调查数据不断完善我国企业的环境业绩考核指标。在此基础上,运用市场机制推进绿色信贷、绿色会计的发展,将企业的环境信息作为企业申请信贷的依据,从源头上治理环境污染严重的企业,编制环境会计应用指南或者手册,鼓励企业发布环境报告。
第四,截至2010年,我国的工业企业数量达到了112799个,企业专职环保人员数316359人,平均每个企业不到3人,环保专职人员的缺乏限制了我国环境管理的进一步发展。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国家环保队伍建设,加快人才培养方式、环保课程内容设置等方面的转变,为企业的环境管理提供人才保障。
第五,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日益深入人心的今天,企业需要转变只注重经济效益和眼前利益的观念,充分认识到环境管理在企业自身的经营决策和长远发展中的重要性,积极将环境管理纳入企业的发展战略之中,进一步完善环境管理体系。为此,本文认为,我国企业应借鉴日本企业环境管理的经验,积极开展环境教育,建设企业的绿色文化,提高管理者和企业员工的环境意识,积极引进环境会计,主动进行环境披露,向社会发行企业的环境报告,自觉接受政府和公众的监督,树立企业良好的环保形象。
三、结语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我国的环境问题日益凸显。企业作为社会的基本单位,在环境保护中肩负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推动企业环境管理的发展,需要建立“政府———企业———公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