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糖类物质的测定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糖类物质的测定

第一节概述

一、定义和分类

碳水化合物统称为糖类,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一大类化合物,

①碳水化合物在有机体中的重要作用。

糖蛋白糖脂--生理功能物质

核糖和脱氧核糖--遗传物质

能量来源、结构成分

②作为食品工业的主要原料和辅助材料。

③工业发酵的主要碳源,如淀粉、糊精、双糖、单糖。工业发酵过程可以根据糖量的变化判断发酵是否正常;可以根据残糖量确定发酵终点。

糖的分类

有效碳水化合物——人体能消化利用的单糖、双糖、多糖(淀粉)。

无效碳水化合物——不能被人体消化利用的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等多糖。

这些无效碳水化合物能改善消化系统功能,对维持人体健康有重要作用;

纤维素类原料的有效利用是生物技术中具有挑战性的研究方向。

二. 糖类物质的分布和含量

葡萄糖、果糖: 水果,蔬菜:0.96-5.82%,0.85-6.53%

蔗糖:

▪甘蔗,甜菜:10-15%,15-20%;

▪西瓜,菠萝:4%,8%

乳糖:动物乳汁,牛乳~4.7%

麦芽低聚糖:异麦芽低聚糖在自然界不存在,而由淀粉水解产生

低聚果糖、低聚半乳糖、低聚木糖:自然界少,多由人工酶法合成

淀粉,纤维素,果胶在植物普遍存在

三. 糖类物质的测定方法分类:

直接法:指根据糖的物理化学性质作为分析原理的分析方法

间接法:根据其它物质含量,用差减法计算出来,以总碳水化合物或无N 抽提物表示

糖的化学性质—还原性

单糖的羰基、酮基、羟基具有不同强度的还原能力:

醛糖:

▪与弱氧化剂溴水:形成糖酸;

▪与较强氧化剂硝酸:醛基和伯醇基都被氧化为羧基,生成葡萄糖二酸;

▪有时只有伯醇基被氧化成羧酸,形成糖醛酸。

酮糖:

▪酮糖对溴的氧化作用没有反应,以此可将酮糖与醛糖分开;

▪在强氧化剂作用下,酮糖在羰基处断裂,形成两个酸。

单糖在碱性溶液中,醛基和酮基都可烯醇化为活泼的烯二醇,而烯二醇有还原性,普通酮类则不能。

各种化学分析法用于测定可溶性糖总量

对各种糖分别定量分析的方法

色谱法:纸色谱、薄层色谱、GC、HPLC

酶电极法、酶比色法:

•半乳糖脱氢酶:测半乳糖、乳糖

•葡萄糖氧化酶:测葡萄糖、蔗糖

酶水解法:测淀粉含量

糖类物质测定的其它方法:

电泳法:对可溶性糖的分离、定量

毛细管电泳法对低聚糖、活性多糖测定

本章重点介绍国内外标准分析方法,一些有影响的参考方法

第二节可溶性糖类的测定

一、可溶性糖类的提取和澄清

可溶性糖类通常是指葡萄糖、果糖等游离单糖及蔗糖等低聚糖。

一般须将样品磨碎、浸渍成溶液(提取液),经过滤后再测定。常用的提取剂有水及乙醇溶液。(一)提取

1.提取条件控制:考虑干扰杂质对测定的影响:色素、蛋白、可溶性果胶、淀粉、有机酸

2.水作为可溶性糖提取剂:

a)温度控制:40-50℃,不超过80℃,温度过高,可溶性淀粉和糊精杂质增多;

b)酸度条件:中性,防止水解

3.乙醇水溶液作为提取剂:

浓度控制70-75%:使蛋白、淀粉、糊精等不能溶解,加热时回流以保持乙醇浓度

2. 可溶性糖类提取的原则

⑴取样量与稀释倍数控制,使达到合适的检测浓度:0.5—3.5mg/ml。

⑵含脂肪的食品,须经脱脂后再用水提取,如先用石油醚脱脂。

⑶含有大量淀粉、糊精及蛋白质的样品,用乙醇溶液提取。可加热回流,然后冷却离心,得上清液。

⑷含酒精和二氧化碳的液体样品,应用加热法先除酒精、CO2。酸性样品先调pH至中性,以防低聚糖水解。

(二)提取液的澄清必要性:提取液中杂质的不良影响:

颜色、浑浊:影响滴定终点判断

化学反应:影响计量反应

胶态成分:影响提取效果

原理:与杂质形成沉淀,沉淀物吸附一些杂质共同沉淀。

1. 常用澄清剂要符合三点要求:

▪能完全除去干扰物质

▪不吸附或沉淀糖分

▪过剩的澄清剂不干扰测定或易于除去

2. 常用澄清剂的种类

1)硫酸铜和氢氧化钠溶液→→铜离子与蛋白质共沉淀→→适于富含蛋白质样品

2)中性醋酸铅【Pb(CH3COO) 2·3H2O】→→铅与多种离子形成沉淀→→应用范围广

3)乙酸锌和亚铁氰化钾溶液→→氰亚铁酸锌沉淀→→适于富含蛋白质样品

4)碱性醋酸铅、活性炭等→→可脱色,但对糖也有吸附,该类澄清剂应用少。

3.澄清剂的用量:

用量必须适当,太少,达不到澄清的目的,太多,会使分析结果产生误差。

一般先向样液中加入1~3 ml 澄清剂,充分混合后静置,再滴加,观察至没有新的沉淀出现。

4. 澄清剂使用注意要点:

1)直接滴定法测定时,不用硫酸铜-氢氧化钠,以免引入Cu+2

2)高锰酸钾滴定时,不用乙酸锌-亚铁氰化钾,以免引入Fe+2

3)样液除铅:采用醋酸铅作澄清剂时,需要消除残留的铅,以免测定时加热形成铅糖化合物,

使结果偏低,常用的试剂为草酸钠、草酸钾、硫酸钠等,加入时需要考虑对体积的影响。

二、还原糖的测定

还原糖的测定方法:

碱性铜盐法:

碘量法:(醛糖)

比色法:

3,5-二硝基水杨酸比色法

半胱氨酸-咔唑法(有葡萄糖存在时果糖的测定)

㈠直接滴定法(碱性铜盐法之一,GB法)

1、原理:

1)将一定量的碱性酒石酸铜甲、乙液等量混合,立即生成天蓝色的氢氧化铜沉淀,沉淀很快

与酒石酸钾钠反应,生成深蓝色的可溶性酒石酸钾钠铜络合物;

2)在加热条件下,用样液滴定,样液中的还原糖与酒石酸钾钠铜反应,生成红色的氧化亚铜

沉淀;

3)这种沉淀与亚铁氰化钾络合成可溶的无色络合物;二价铜全部被还原后,稍过量的还原糖

把次甲基蓝还原,溶液由兰色变为无色,即为滴定终点;

4)根据样液消耗量计算出还原糖含量。

Cu+2 + 2NaOH →Cu(OH)2+Na2SO4

Cu(OH)2+酒石酸钾钠=酒石酸钾钠铜+2H2O

6酒石酸钾钠铜+还原糖=醛酸+6酒石酸钾钠+3Cu2O↓+H2CO3

次甲基蓝蓝色氧化态=无色还原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