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下全册) 教材古诗文
五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必背的古诗、文言文、日积月累

五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必背的古诗、文言文、日积月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五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教材中的必背内容,我们整理了以下古诗、文言文和日积月累知识点。
希望这份资料能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加得心应手。
一、古诗1. 《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2. 《题临安邸》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3.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其一》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
4.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二、文言文1. 《司马光》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2. 《王戎不取道旁李》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旁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取之,信然。
三、日积月累1. 《论语》名句-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2. 成语故事- 滥竽充数:南郭先生不会吹竽,却混在乐队中充数。
比喻没有真才实学的人,混在行家里面充数。
- 画龙点睛:张僧繇画龙,到了点眼睛的时候,龙就活了。
比喻说话、写文章时,加上一两句话点明关键,使内容生动有力。
通过以上古诗、文言文和日积月累的学习,希望同学们能够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古诗、文言文、日积月累(学习精华)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古诗、文言文、日
积月累(学习精华)
本文档总结了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的古诗、文言文以及日积月累的研究精华。
以下是文档的主要内容:
古诗
1. 《静夜思》:这首李白的古诗描绘了作者在夜晚思念故乡的情景,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出深深的思念之情。
2. 《登鹳雀楼》:王之涣的这首古诗描写了作者登上鹳雀楼,俯瞰周围美景的壮丽景象,表达了对壮丽自然景色的赞美之情。
3. 《春晓》:这首孟浩然的古诗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春天黎明时分的美景,表达了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文言文
1. 《小石潭记》:欧阳修的这篇文言文描写了作者在小石潭游玩时的所见所感,语言优美,描写细腻。
2. 《岳阳楼记》:范仲淹的这篇文言文以描写岳阳楼为主线,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国家兴衰的忧虑之情。
3. 《木兰辞》:这是一首古代民歌的文言文版本,讲述了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以及她勇敢坚毅的精神。
日积月累
在研究语文的过程中,日积月累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每天的坚持研究和阅读,我们可以不断积累知识和提升自己的语文能力。
1. 阅读:每天坚持阅读各种文学作品,包括古诗、散文、小说等,可以拓宽视野,增强语感和阅读理解能力。
2. 写作:每天进行一些写作练,可以提升自己的表达能力和写作水平。
可以写一些日记、随笔或者作文,锻炼自己的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3. 讲解:与他人进行语文研究的交流和讨论,可以相互研究和分享知识,加深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总之,通过研究古诗、文言文以及日积月累的研究方法,我们可以提升自己的语文能力,培养对文学的兴趣,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优秀的文学作品。
新部编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必背古诗(带注释及译文)

新部编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必背古诗(带注释及译文)1、夏日田园杂兴【宋】范成大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译文白天在田里锄草,夜晚在家中搓麻线,村中男男女女各有各的家务劳动。
小孩子虽然不会耕田织布,也在那桑树阴下学着种瓜。
注释耘田:除草。
绩麻:把麻搓成线。
各当家:每人担任一定的工作。
未解:不懂。
供:从事,参加。
傍:靠近。
2、稚子弄冰【宋】杨万里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译文清晨,满脸稚气的小孩,将夜间冻结在盘中的冰块脱下,提在手中。
轻轻敲打,冰块发出穿林而过的响声,当欣赏者正醉心于那穿林而过的响声时,忽然却听到了另一种声音--冰块落地,发出了如玻璃破碎的声音。
注释①稚子:指幼稚、天真的孩子。
②脱晓冰:在这里指儿童晨起,从结成坚冰的铜盆里剜冰。
③铮:指古代的一种像锣的乐器。
3、村晚【宋】雷震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译文在一个长满青草的池塘里,池水灌得满满的,山衔住落日淹没了水波。
放牛的孩子横坐在牛背上,随意地用短笛吹奏着不成调的的乐曲。
注释①陂(bēi):池塘。
②衔:口里含着。
本文指落日西沉,半挂在山腰,像被山咬住了。
③浸:淹没。
④寒漪(yī):水上波纹。
⑤横牛背:横坐在牛背上。
⑥腔:曲调。
⑦信口:随口。
⑧归去:回去。
⑨池塘:堤岸。
4、游子吟【唐】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注释1、游子:古代称远游旅居的人。
2、吟:诗体名称。
3、游子:指诗人自己,以及各个离乡的游子。
4、临:将要。
5、意恐:担心。
6、归:回来,回家。
7、言:说。
8、寸草:小草。
这里比喻子女9、心:语义双关,既指草木的茎干,也指子女的心意。
10、报得:报答。
11、三春晖:春天灿烂的阳光,指慈母之恩。
三春:旧称农历正月为孟春,二月为仲春,三月为季春,合称三春。
晖:阳光。
形容母爱如春天温暖、和煦的阳光照耀着子女。
部编版语文1-6年级112首古诗词(全)

部编版语文1-6年级112首古诗词1一年级上册01咏鹅【唐】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02江南汉乐府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03画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04悯农(其二)【唐】李绅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05古朗月行(节选)【唐】李白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06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2一年级下册01春晓【唐】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02赠汪伦【唐】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03静夜思【唐】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04寻隐者不遇【唐】贾岛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05池上【唐】白居易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06小池【宋】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07画鸡【明】唐寅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
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
3二年级上册01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02小儿垂钓【唐】胡令能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03登鹳雀楼【唐】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04望庐山瀑布【唐】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05江雪【唐】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06夜宿山寺【唐】李白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07敕勒歌北朝民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4二年级下册01村居【清】高鼎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统编教材(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小学生必背古诗词75首

1.《江南》汉乐府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2.《长歌行》汉乐府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3.《敕勒歌》北朝民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xiàn)牛羊。
4.《咏鹅》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5.《风》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6.《咏柳》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7.《回乡偶书》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8.《凉州词》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9.《登鹳雀楼》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0.《春晓》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11.《凉州词》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12.《出塞》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13.《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14.《鹿柴》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15.《送元二使安西》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6.《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7.《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18.《古朗月行》李白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19.《望庐山瀑布》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0.《赠汪伦》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收藏版!部编五年级(全册)语文必背古诗词,附标准朗读

收藏版!部编五年级(全册)语文必背古诗词,附标准朗读古诗词语文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五年级-上册蝉-虞世南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译文蝉垂下像帽缨一样的触角吸吮着清澈甘甜的露水,响亮的声音从挺拔疏朗的梧桐树枝间传出。
蝉正是因为在高处发声,它的声音才能传得远,并非是凭借秋风的力量。
扫码听朗读乞巧-林杰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译文七月初七的晚上,人们仰望浩瀚无际的夜空,因为牛郎织女今晚要渡过天河在鹊桥相会。
每家每户都有姑娘对着月亮穿针引线向织女乞巧,也不知道穿完了多少条红丝线。
扫码听朗读示儿-陆游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译文本来知道人死后一切都成虚空,只是未能见到国家统一而令人悲痛。
倘若将士们收复了北方失地,在家中祭祖时别忘了告诉你们的父亲。
扫码听朗读题临安邸-林升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译文山外有青山,楼外还有高楼,湖上的歌舞何时才能停止?温暖的春风吹得游人如醉如痴,简直把杭州当成了汴州。
扫码听朗读己亥杂诗-龚自珍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译文国家充满朝气需要依靠疾风迅雷,全国默默无声的局面终究令人悲哀。
我希望老天重新把精神振作起来,打破一切成规去选拔任用英才。
扫码听朗读山居秋暝-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译文空旷的山中刚下过一场雨,天气清凉,傍晚时分让人感受到阵阵秋意。
皎洁的月光透过松林洒落下来,清澈的泉水从石头上潺潺流过。
竹林里传来喧笑声,原来是一群洗衣的女子归来了;莲叶晃动,原来是渔船顺流而下。
任凭春天的花草凋谢,可我还是愿意留在这里,长久居于此地。
扫码听朗读枫桥夜泊-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译文漫天寒霜,月亮在乌鸦的啼叫声中慢慢落下。
部编版五年级上语文全册古诗及日积月累(必考)

部编版五(上)全册古诗及日积月累(必考)12.古诗三首示儿[宋]陆游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题临安邸[宋]林升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己亥杂诗[清]龚自珍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21.古诗词三首山居秋暝[唐]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枫桥夜泊[唐]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长相思[清]纳兰性德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语文园地二日积月累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晋]陶渊明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宋]岳飞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宋]朱熹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毛泽东语文园地四日积月累太平盛世国泰民安丰衣足食安居乐业政通人和人寿年丰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多事之秋兵荒马乱流离失所生灵涂炭家破人亡哀鸿遍野民不聊生内忧外患语文园地六日积月累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三国]诸葛亮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唐]魏征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宋]司马光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清]朱用纯语文园地七日积月累渔歌子[唐]张志和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语文园地八日积月累观书有感[宋]朱熹其一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其二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统编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语文诗词背诵(30首)

五年级上学期古诗文经典诵读篇目1,卜算子·咏梅[近代]毛泽东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2.沁园春·长沙[现代]毛泽东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3.沁园春·雪[近代]毛泽东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4.采桑子·重阳毛泽东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廖廓江天万里霜。
5.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现代]毛泽东万木霜天红烂漫,天兵怒气冲霄汉。
雾满龙冈千嶂暗,齐声唤,前头捉住了张辉瓒。
二十万军重入赣,风烟滚滚来天半。
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不周山下红旗乱。
6.忆秦娥·娄山关毛泽东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7.七律二首·送瘟神·其二毛泽东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
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
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
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
8.七律·答友人毛泽东九嶷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
斑竹一枝千滴泪,红霞万朵百重衣。
洞庭波涌连天雪,长岛人歌动地诗。
我欲因之梦寥廓,芙蓉国里尽朝晖。
新部编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必背课文梳理(古诗文附译文)

新部编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必背课文梳理(古诗文附译文)1、夏日田园杂兴【宋】范成大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译文白天在田里锄草,夜晚在家中搓麻线,村中男男女女各有各的家务劳动。
小孩子虽然不会耕田织布,也在那桑树阴下学着种瓜。
注释耘田:除草。
绩麻:把麻搓成线。
各当家:每人担任一定的工作。
未解:不懂。
供:从事,参加。
傍:靠近。
2、稚子弄冰【宋】杨万里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译文清晨,满脸稚气的小孩,将夜间冻结在盘中的冰块脱下,提在手中。
轻轻敲打,冰块发出穿林而过的响声,当欣赏者正醉心于那穿林而过的响声时,忽然却听到了另一种声音--冰块落地,发出了如玻璃破碎的声音。
注释①稚子:指幼稚、天真的孩子。
②脱晓冰:在这里指儿童晨起,从结成坚冰的铜盆里剜冰。
③铮:指古代的一种像锣的乐器。
3、村晚【宋】雷震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翻译在一个长满青草的池塘里,池水灌得满满的,山衔住落日淹没了水波。
放牛的孩子横坐在牛背上,随意地用短笛吹奏着不成调的的乐曲。
注释①陂(bēi):池塘。
②衔:口里含着。
本文指落日西沉,半挂在山腰,像被山咬住了。
③浸:淹没。
④寒漪(yī):水上波纹。
⑤横牛背:横坐在牛背上。
⑥腔:曲调。
⑦信口:随口。
⑧归去:回去。
⑨池塘:堤岸。
4、游子吟【唐】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注释:1、游子:古代称远游旅居的人。
2、吟:诗体名称。
3、游子:指诗人自己,以及各个离乡的游子。
4、临:将要。
5、意恐:担心。
6、归:回来,回家。
7、言:说。
8、寸草:小草。
这里比喻子女9、心:语义双关,既指草木的茎干,也指子女的心意。
10、报得:报答。
11、三春晖:春天灿烂的阳光,指慈母之恩。
三春:旧称农历正月为孟春,二月为仲春,三月为季春,合称三春。
晖:阳光。
五年级语文人教部编版(上册)12古诗三首

语文 五年级 上册
12 古诗三首
第二课时
题临安邸
[宋]林 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 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 直把/杭州/作/汴州。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暖风”一语双关,在诗中既指自然界 的春风,又指当时的淫靡之风;“游人” 在诗中不是指一般的游客,而是特指那些 忘了国难、苟且偷安、寻欢作乐的南宋权 贵。在后一句诗中,诗人直斥统治者忘记 国耻家仇的丑态,蕴含讽刺、愤怒和无穷 的隐忧。
语文 五年级 上册
12 古诗三首
第一课时
走进作者
陆游(1125-1210),南宋诗人。字务观,号放翁,
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一生创作诗歌很多,今存九 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抒发政治抱负,反映人民疾苦, 批判当时统治集团的屈辱投降,风格雄浑豪放,表现出渴 望恢复国家统一的强烈爱国热情。《关山月》《书愤》 《农家叹》《示儿》等篇均为世所传诵。抒写日常生活, 也多清新之作。诗与尤袤、杨万里、范成大齐名,称“中 兴四大家”,亦作“南宋四大家”。有《剑南诗稿》《渭 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理解古诗大意
中国朝气蓬勃的局面依靠的是风雷激荡的改革,万 马齐喑的沉闷局面实在是让人心痛。
我劝天公重新振作精神,不拘一格,让更多的人才 降临世间。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这两句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表明了什么?
这两句诗运用比喻 的修辞手法。表明诗人 期盼一场急风惊雷,打 破在清朝统治下笼罩九 州的沉闷和迟滞局面。
[清]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 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再见!
示儿
[宋]陆 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全册古诗与日积月累(注释、译文)

统编版五年级下册古诗与日积月累(注释、译文)第1课古诗三首(第2-3页)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宋]范成大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注释:耘田:在田间除草。
绩麻:把麻搓成线。
各当家:每人担任一定的工作。
未解:不懂。
解:理解,懂得。
供:从事。
傍:靠近。
阴;树荫。
译文:白天在田里锄草,夜晚在家中搓麻线,村中男男女女各有各的家务劳动。
小孩子虽然不会耕田织布,也在那桑树荫下学着种瓜。
稚子弄冰[宋]杨万里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注释:稚子:幼小的孩子。
金盆脱晓冰:早晨从金属盆里把冰取出来。
钲:一种金属打击乐器。
磬(qìng):一种用玉或石制成的打击乐器。
玻璃:一种天然玉石,也叫水玉,并不是现在的玻璃。
译文:儿童早晨起来,将冻结在铜盆里的冰块脱下,用彩线穿起来当钲。
提着银锣似的冰块在树林里边敲边跑,忽然冰锣敲碎碎落地,那声音就像美玉落地摔碎一样。
村晚[宋]雷震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注释:陂(bēi):池塘。
衔:口里含着。
本文指落日西沉,半挂在山腰,像被山咬住了。
浸:淹没。
漪(yī):水中的波纹。
横牛背:横坐在牛背上。
腔:曲调。
信口:随口。
归去:回去。
池塘:堤岸。
译文:在一个长满青草的池塘里,池水灌得满满的,山衔住落日淹没了水波。
放牛的孩子横坐在牛背上,随意地用短笛吹奏着不成调的的乐曲。
日积月累(第16页)游子吟[唐]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注释:游子:古代称远游旅居的人。
吟:诗体名称。
临:将要。
意恐:担心。
归:回来,回家。
谁言:言:说。
寸草:小草。
这里比喻子女。
心:语义双关,既指草木的茎干,也指子女的心意。
报得:报答。
三春晖:春天灿烂的阳光,指慈母之恩。
三春:旧称农历正月为孟春,二月为仲春,三月为季春,合称三春。
晖:阳光。
形容母爱如春天温暖、和煦的阳光照耀着子女。
收藏版!部编五年级(全册)语文必背古诗词

收藏版!部编五年级(全册)语文必背古诗词收藏版!部编五年级语文必背古诗词一、唐诗精选1.《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登鹳雀楼》——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3.《春晓》——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4.《登高》——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二、宋词经典1.《水调歌头》——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2.《浪淘沙令》——杨洪基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三、元曲杰作1.《青门柳》——文天祥青门柳,黄明低绿青门路。
忍将别泪斜含笑处。
记得那日早迎春游客。
纤纤白玉肌,鹤立鸳鸯鹤立鸳鸯双双舞。
——忍看今朝碧草,携手两两樽酒倒。
寒舸曲江过冰雾,空留青唐宗弟侯。
望断那楼梯。
嫣嫣笑青春,哀哀伤别离。
至少时应记动,青门柳。
2.《钗头凤·世情薄》——李清照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
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
难,难,难!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
角头动,思量念,把甲去,好良辰即是短。
顾,顾,顾!故人侧,新人笑,笑问客从何处来?四、古文名篇1.《岳阳楼记》——范仲淹黄州有一座楼,名曰岳阳楼。
夕阳西下,楼上望山川,群山之中,山色有无穷;楚江一带,水流滔滔连。
极目而望,楼顶真高远;云卷云舒,雾沈雾起。
人世多堪忧,此地良可忍。
下灵均湖,怪石众多,百姓禹舜初创建此地,子子孙孙,一片赤心报国心。
楚天携楚声发;总角之宴,言笑晏晏消遣;旧时凭栏处,惟有蜻蜓阵阵。
2.《古诗十九首·登幽州台歌》——贾岛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五年级上下册语文必背古诗词注音加注释

五年级上下册语文必背古诗词注音加注释这里为您提供五年级上下册中部分必背古诗词,带有拼音和注释,供参考:1.《泊船瓜洲》(bó chuán guā zhōu)bó chuán guā zhōng lǐ shuǐ tōng泊船瓜洲泊船停cǎo mù zhī biān huà kōng hǎi草木之边画空海yīyuè guīlái zhǎng fú róng一月归来涨幅容bù zài huái shībàn gǔ lǐng不在淮诗伴古领注:该诗描写了诗人停船在瓜洲岸边,看到草木丛生,遍野鲜花,春水上涨,春光融融的景象,表达了诗人怀念家乡的思绪。
2.《春晓》(chūn xiǎo)chūn mián bù jué xiǎo fēng qiáng春眠不觉小风墙huā zhīlíng yǔ zhuǎn fāng shuāng花之凌雨转方双qíng què sōng qiáng cái duò lǜ情雀松强才堕绿chūn chūn yòu bèi yǔ dī shuāng春春又被雨低双注:该诗描绘了春天的早晨,鸟儿啼叫,风雨交加,落花满地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春天景色的喜爱和感慨。
3.《回乡偶书》(huí xiāng ǒu shū)shào xiāng féng xiāng lǎo dào huán少相逢乡老道还bái fà dēng kōng gǎn jiù yán白发登空感就言wú yì xiāng féng shuí wéi gǎn无易相逢谁为感qīng shān xiàng jiù bù xiāng jiàn清山向就不相见注:该诗描写了诗人回到故乡,看到物是人非,感慨万千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怀念和对岁月的感慨。
部编版小学5年级语文上册必背古诗文、课文、名句全汇总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艾 青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 以致远。——【三国】诸葛亮
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唐】魏征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宋】司马光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清】朱用纯
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四季之美 春天最美是黎明。东方一点儿一点儿泛着鱼肚色的天空,染上 微微的红晕,飘着红紫红紫的彩云。 夏天最美是夜晚。明亮的月夜固然美,漆黑漆黑的暗夜,也有 无数的萤火虫翩翩飞舞。即使是蒙蒙细雨的夜晚,也有一只两只 萤火虫,闪着朦胧的微光在飞行,这情景着实迷人。 秋天最美是黄昏。夕阳斜照西山时,动人的是点点归鸦急急匆 匆地朝窠里飞去。成群结队的大雁,在高空中比翼而飞,更是叫 人感动。夕阳西沉,夜幕降临,那风声、虫鸣,听起来也愈发叫 人心旷神怡。 冬天最美是早晨。落雪的早晨当然美,就是在遍地铺满白霜的 早晨,或是在无雪无霜的凛冽的清晨,生起熊熊的炭火,手捧着 暖和的火盆穿过走廊时,那闲逸的心情和这寒冷的冬晨多么和谐 啊!只是到了中午,寒气渐退,火盆里的火炭,大多变成了一堆 白灰,这未免令人有点扫兴。
长相思 【清】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渔歌子 【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少年中国说(节选) 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 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 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 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 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翕张。奇花初胎, 矞矞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 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 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古诗、文言文、日积月累(必读篇目)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古诗、文言文、日积月累(必读篇目)在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中,有一些古诗和文言文的篇目被视为必读内容,对学生的语文学习和积累都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这些篇目的简要介绍:古诗1. 《静夜思》:这是李白的名篇,表达了作者在寂静的夜晚思念故乡的情感。
2. 《登鹳雀楼》:王之涣的作品,描绘了作者站在高楼上观望远方的景象,表达了对壮丽景色的赞美之情。
3. 《春晓》:柳永的作品,描绘了春天清晨的美景,表达了对春天的热爱和欢快的心情。
4. 《咏鹅》:骆宾王的作品,通过咏史鹅的方式,抒发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5. 《七步诗》:曹操的作品,表达了作者在面对生死时的豪情和坚定。
文言文1. 《岳阳楼记》:范仲淹的作品,通过描绘岳阳楼的景色和历史背景,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兴衰的忧虑和对民众疾苦的关怀。
2. 《论语·学而》:孔子的言论,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和追求道德的价值。
3. 《孟子·梁惠王上》:孟子的言论,讲述了孟子与梁惠王的对话,表达了孟子的政治思想和关于君臣之义的观点。
4. 《红楼梦·贾敏玲梦游西湖》:曹雪芹的作品,描绘了贾敏玲梦游西湖的情景,通过梦境表达了对现实的思考和对人生的感悟。
5. 《史记·平准书》:司马迁的作品,记录了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平准政策的历史事件,对了解古代政治和经济有重要意义。
这些古诗和文言文作品是五年级语文上册的必读篇目,通过阅读和理解这些篇目,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和阅读能力,同时也能够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和历史。
应该在学习中注重积累,通过反复阅读和思考,逐渐提升自己的语文水平。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全册综合知识汇总

10.《晏子使楚》这篇课文是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写的。先写事情的起因:晏子出世出国,楚王想乘机侮辱晏子;接着写事情的经过:楚王三次侮辱晏子,晏子机智对答,可以用小标题概括为进城门.见楚王.赴宴席;最后写事情的结果: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
11.《晏子使楚》这篇文章的开头、中间、结尾有什么联系
答:开头写了事情的起因,中间写了事情的过程,结尾写了事情的结果。
②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
借白杨树表达自己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决心
③突然,他的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那是因为他看见火车前进方向的右面,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
“高大的白杨树”暗喻老一辈的新疆建设者;“几棵小树”暗喻边疆建设者的后代。【理解体会:爸爸自己已经扎根边疆献身边疆,他希望自己的子女如同小树一样经受锻炼成为建设边疆的栋梁之材。】
B线索:望白杨——说白杨(爸爸介绍白杨,同时也借白杨表露自己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决心)——希望孩子成为白杨(借物喻人)【爸爸的神情也随之发生着变化:出神——微笑——严肃——沉思——微笑。】
C含义深刻的句子:
①“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其一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其二 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五下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稚子弄冰 宋—杨万里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部编五年级上下册教材古诗文
五上
蝉 (唐)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日积月累: 不饱食以终日,不弃功于寸阴。--——葛洪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毛泽东
乡村四月 宋—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杨氏之子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 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日积月累: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孟子》 多行不义,必自毙。-----《左转》 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朱子语类》
少年中国说 梁启超
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 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 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 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吸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将妇硎,有作其 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
乞巧 唐—林杰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示儿 宋—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题临安邸 宋—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当汴州。
己亥杂诗 清—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宋—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凉州词 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二 余常谓:读书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
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 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宋—朱熹
三 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
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 也;有恒者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 ——清—曾国藩
村晚 宋—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游子吟 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鸟鸣涧 唐—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清-林则徐
从军行 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枫桥夜,夜半钟声到客船。
长相思 清—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渔歌子 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古人谈读书 一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
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日积月累: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诸葛亮 居安思危,戒奢以俭。——魏征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司马光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朱用纯
山居秋暝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自相矛盾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 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 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日积月累: 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 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