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国论讲解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因为、由于(介)
在赂秦也。
连词,因此、所以
六国破灭的原因是什么,作者是如何提出论点的? 第一小节在全文有何作用?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开门见山,提出论点。
总领全文, 引发下文议论。
明确中心论点后,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加以论述的?
赂秦力亏,破灭之道也 不赂者以赂者丧
故曰:弊在 “赂”秦
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
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
“为……所”,表 被动 胁迫、挟持 名作状
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 亡。为国治者理无使为积威表之被所动劫,哉让。(自己)
句首发语词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

可以凭借
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如果
定语后置
承接
。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
[附]:秦灭韩:前230年 灭魏:前225年 灭楚:前223年 灭燕:前222年 灭赵:前222年 灭齐:前221年
六六

国地 图 六
地国 地 图

解题:
论:是古代常用的一种散文文体,以论 证为主,其特点是善于说理。分为两种:
(1)政论:主要用于发表作者对于时 政的见解和主张。
(2)史论:通过评论历史,总结历史 教训,为当时统治者提供 治国借鉴。
苏洵
苏洵(1009—1066)字明允,号老泉,宋代眉山
作 人,北宋散文家。人称“老苏”,与儿子“大苏”(苏
轼)、“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苏”(苏辙)并称“三苏”。后人有诗称赞:
者 “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
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
简 苏洵是有政治抱负的人。他作文的主要目的是“言

当世之要”,为 “施之于今”。其散文以议论见长, 气势雄壮,带有战国纵横家色彩。反对浮艳怪涩的时
拿 相当于“而”,表顺接
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这样之后
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
起视转四折境连,词而秦兵又至即矣然。这然样则,诸那侯么…之…地有
同“餍”,满足
代指地
代指国
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分、确定 以致,以至于 本来
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
----陈骙(南宋)
苏轼《六国论》
六国之君虐用其民,不减 始皇二世,然当是时百姓无一 叛者;以凡民之秀杰者,多以 客养之,不失职也。其力耕以 奉上,皆椎鲁无能为者,虽欲 怨叛,而莫为之先,此其所以 少安而不即亡也。
始皇初欲逐客,用李斯之言而 止;既并天下,则以客为无用。于 是任法而不任人,谓民可以恃法而 治,谓吏不必才,取能守吾法而 已。… …秦之乱虽成于二世,然使 始皇知畏此四人者,使不失职,秦 之亡不至若是其 速也。纵百万虎狼 于山林而饥渴之,不知其将噬人。 世以始皇为智,吾不信也。
时 北宋建国后,鉴于唐末藩镇割据和五代军人乱 代 政,实行中央专制集权制度,将军权完全收归中 背 央,造成了军事上的衰势。北宋建国往后一百年 景 间,与契丹、西夏作战60余次,败多胜少。
到苏洵所处的时代,契丹大举攻宋,直逼黄河 北岸的澶州城下,威胁宋都,宰相寇准力主抗辽, 宋打了胜仗,但北宋最高统治者面对有利的形势 却屈辱求和,与之订立“澶渊之盟”北宋每年要 向契丹纳银20万两,绢30万匹;向西夏纳银10万 两,绢10万匹,茶3万斤。这样“陪邻”的结果, 助长了契丹、西夏的气焰,加重了人民负担,极 大地损伤了国力,带来了无穷的祸患。苏洵正是 针对这样的现实撰写《六国论》的。
十五岁才始知读书。自以为比伙伴们学得好,但取
洵 古人之文一读,才觉古人的“出言用意”都跟自己
的 大不相同,于是下决心将过去所写的数百篇文章全
部烧毁。然后,将《论语》、《孟子》、韩愈的文
故 章取来诵读,读了七八年,才感到古代文章确实写得

好。时间一久,读之益精, 胸有文思,但还未敢自出其 言。又经一番努力,胸中之言日益多,甚至不能控制
本小节论证了哪一观点。 “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最后一句话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用“向使”引起假设,总结六国情况,使论 证更加深入全面,中心论点更加鲜明有力, 同时又为下文进一步假设作铺垫,从反面将 论证推进一层。
用、拿(介)
封赏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
礼遇,以礼对待(动)
论证思路
(中心论点) (分论点)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 六国破灭, 也。——韩、魏、楚
非兵不利, 战不善, 弊在赂秦
论证方法: 对比 假设 正反
不赂者以赂者丧
——齐、燕、赵
(结论)
为国者无使 为积威之所 劫哉
借古讽今
劝谏北宋 王朝勿蹈 六国覆辙
文贵其简也。文简而 理周,斯得其简也。读之 疑有阙焉,非简也,疏也。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 嬴结而交不、助亲五附国也。五国既丧,跟齐随亦着不免矣。燕 赵之君,表始转有折远略,动能词守,其坚土守正,义义不赂秦。是 故燕虽因小此国而后亡却,斯用兵之效也。功至效丹
才;招致
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
两次
及、等到
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
秦之用兵于燕、赵,秦之危事也。 越韩过魏,而攻人之国都,燕、赵拒之 于前,而韩、魏乘之于后,此危道也。 而秦之攻燕、赵,未尝有韩、魏之忧, 则韩、魏之附秦故也。夫韩、魏诸侯之 障,而使秦人得出入于其间,此岂知天 下之势邪!委区区之韩、魏,以当强虎狼 之秦,彼安得不折而入于秦哉?韩、魏折 而入于秦,然后秦人得通其兵于东诸侯, 而使天下遍受其祸。 (苏辙)
历史的回声
历史有自己的生命,它就 像一个人,既随和又自尊。
——余秋雨 历史是一面镜子,也是 一本深刻的教科书。
——廖沫沙
历史是一份丰厚的遗产, 人们研读历史,诠释历史,感 悟历史,审视历史,回望历史, 展望未来。
亡之故事,自取是下又策在(六动国)下矣跟。随
旧事、前例
这样
第五段末句“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概括了 六国破灭的历史教训,从这篇文章的题目和内容来 看,这句本来可以结束全文了,然而作者又写了第 六段,是否多余,应如何理解?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这句话一语双关, 似乎在批评六国的“为国者”,其实是在告诫北宋 的“为国者”,把对历史的评论自然地转到现实上 来。
因为、由于
使……退(坚持到)最后
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却(转折)
改变、去除。消灭。 近、接近,几乎 智谋、力量
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
确实、实在
假使
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
爱惜、吝惜
不到……去
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
良将犹在,那则么胜负之数,理存数亡同之“理倘果,”当,如
自己,只好将它书写下来。到了这时,落笔为文,才
“浑浑乎觉其来之不易矣”。这就是历史上关于苏
洵焚稿、勤奋读书、刻苦作文的美谈。
解题:
六国,指战国七雄中除秦国以外的齐、楚、燕、 韩、赵、魏六个国家。秦国本来是个弱小落后的国 家,经过商鞅变法的彻底改革,逐渐强大起来,积 极向东方发展,夺取六国的土地。六国也曾“合纵” 对抗秦国,但各有自己的打算,所以这种联合并不 巩固,被秦国“远交近攻”瓦解,相继灭亡。
用、凭(介) (之地)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由于六国行贿)而得到它的的地实盘际数目(多到)
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
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
欲望,愿望 担心、害怕 本来

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
暴露
而,表结果,因而
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运数
估量、衡量
第四段中哪一句话能够概括齐国灭亡的原因?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试比较燕赵两国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共同点:所处形势相同“处秦革灭殆尽之际”
军事策略相同 “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不同点:导致灭亡的原因不同——
燕“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赵“牧以谗诛”“用武不终”
文,提倡学习古文;主张文章应“有为而作”,“言
必中当世之过”。苏洵为文,成就显著,当时的文坛领
袖欧阳修赞苏洵之文“博辩宏伟”;与之同时代的著
名文学家曾巩认为:苏洵之文“其雄壮俊伟,若决江河
而下也;其辉光明白,若引星辰而上也”。
著作有《嘉祐集》。
苏洵在文学上取得显着成就,是经过一番刻苦读
苏 书、认真作文的过程的。他自述,少时不爱学习, 二
“六国论”在这里是一个省略式短语, 实际应是“六国破灭之论”。文章旨在分 析六国失败的原因,借古讽今。
兵器
好,(作战得法)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表承接
途径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交互、相继
全、都、一概
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
副词,表原因
形容词作动词,保全
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
用、拿
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
适宜、得当
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用一句话概括第3自然段的中心意思? “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 灭。” 本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来论证赂秦的 危害?
“秦之所得”与“诸侯所亡” 对比论证 “先祖父”与“子孙”
“地有限”与“欲无厌”
本段的中心内容,论证了哪一个分论点?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