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护理-最终
重度颅脑损伤的护理

重度颅脑损伤的护理摘要:各种原因致伤的重型颅脑外伤是外科常见急诊,病情重,复杂多变,并发症多,死亡率高。
因此,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应严密观察意识、瞳孔、生命体征及心电图变化,准确地对病情进行判断和评估,以便更好地掌握疾病的演变过程,采取有效措施。
故要求护士观察病情要认真、及时、准确;护理要细致、全面、周到,降低死亡率。
关键词:重型脑外伤;观察;护理重型颅脑外伤是外科常见急症,病情重,复杂多变,并发症多,死亡率高。
因此,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应严密观察意识、瞳孔、生命体征及心电图等变化,准确地对病情进行判断和评估,以便更好地掌握疾病的演变过程,采取有效措施。
重型颅脑损伤病情重,病势急,而且对心脏的影响极为严重。
床边用心电监护发现,心电图与脑外伤的严重程度成正比。
脑外伤越重,心电图异常发生的越早,死亡率也越高。
因此,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应加强心电图监护,密切观察心电图变化,注意心肌营养的支持,保护心脏功能。
凡出现休克者,应检查是否有多发性骨折、闭合性脏器损伤所致的内出血等。
严重脑损害的病人,易发生急性胃黏膜病变导致上消化道或胃出血,最为常见,在损伤后7~15天,也有在损伤后数小时因大量呕血导致死亡。
应注意观察大便及呕吐物颜色,如有异常及时送检,并报告医生采取措施。
有无剧烈头痛,突然呕吐,抽搐等情况。
常为急性颅内压增高的表现,应警惕发生脑疝的可能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常有感觉与运动功能发生障碍,观察患者的肢体活动及活动是否对称,有无瘫痪以及瘫痪的程度等。
面对病人的问题,做好生活调适的指导。
病人呕吐频繁或昏迷者禁食及脱水剂的应用很容易引起水电解质平衡紊乱。
监测病人的电解质及血糖情况,随时注意调节输液成分及剂量,维持病人的酸碱及水平衡。
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因颅内压增高而限制水分摄入以及脱水治疗多大便秘结,可鼓励多进粗纤维丰富的食物,并给轻泄剂防止便秘,对已有便秘存在者,予开塞露或低压小剂量灌肠,无效时,必须戴手套掏出粪团。
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常有排尿功能紊乱而给予留置导尿,注意预防泌尿系感染和膀胱的功能,准确记录出入液量,特别是尿量。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急性期的护理

畅患者及 时行气管切开 , 切开后 应加强对 切 口和套 管 的护
理 。同时 保 持 室 内空 气 清 新 , 、 度 适 宜 ( 度 2 温 湿 温 2—
2℃ , 5 相对湿度 5 % ~ 0 ) 。使用呼吸机辅助 呼吸时 , 0 6 % J 湿化液 的温度 以 3 ℃ 一 2 0 3 ℃为宜 。根据 缺氧程 度及 时调 节 吸人 氧浓度 和呼吸机参数 。
文献标识 码 :B
d i 0 3 6 ̄.sn2 9 0:1.9 9 i .0 5—13 .0 1 1.7 s 4 4 2 1 . 102
重型颅脑损伤 ( B ) 指按 G S昏迷 分级法评 分 3— S I是 C
8分 、 且伤后 昏迷在 6h 以上 者 , 急性 期主 要表 现为 昏迷 其
抗力 . 促进 患者 的神 经功能恢 复。营养支持 的原则为高 热
2 2 呼吸道 护理 .
SI B 患者 因早期 交感神 经 系统过 度兴
奋 以及血 流动力学 的改变 , 出现低氧血症 J 易 。同时 由于
患者吞咽及 咳嗽反 射减弱 或 消失 , 吸 中枢 抑制 , 吸运 呼 呼 动减 弱 , 易造成 口鼻异 物或 呕 吐物误 吸 , 大量 细菌进 入 呼
后 坠床 。
术前护士做好充分准备 , 选择 粗大 的静脉 以减 少药物 对血管 的刺激 , 中密切观察 患者生命 体征 , 术 以及 时处理 , 防止麻醉意外及 术 中并发 症 的发生 , 医护 间密切 配合 , 对 提高患者检查 的成功率起到重要作用 j 。 总之 , 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麻 醉术在 胃镜检查 中应用是
南大 学 出版 社 .0 2 5 20 :.
2 汤红玲 .无痛 胃镜检 查的观 察与护理[ ] J .齐鲁护 理杂
重型颅脑损伤的护理

况。休克早期,呼吸浅快 ,出现代偿性呼吸性碱中毒时呼吸深而慢, 丰富的急救知识、精湛的操作能力及敏锐的观察能力才 能应对
严重 的代谢 性酸 中毒 时呼吸深 而快 。同时在快速 输液 时 ,要 注意有 各 种意 外 复杂 的 病情 变 化 。
无 咳嗽及血 性泡 沫样痰 ,以 防因输液过 度而发 生心衰 及肺 水肿 。 参 考文 献
而 血压 回升 、脉 压增大 ,说明血 管痉挛 开始解 除 ,微循环 趋 向好转 。 4.3全 面提 高 护士 素 质是 做 好抢 救 危重 病 人急 救 的 保证 :护理 人
3.4呼吸 :注 意 呼 吸 道是 否通 畅 ,观 察 呼 吸频 率 、节 律 、幅 度 等 情 员 要具 有 强烈 的社会 责 任感 和 高度 的 同情 心 、扎 实 的基 础 理论 、
3 观 察 要点
瞳孔 、皮肤黏膜及 生命体征快速评估患者病情,并立 即通知值班
3。1神志瞳孔 :休克早期机体代偿功能尚好 ,患者神志一般清楚 , 医生 及相 关 人 员协 同抢 救 ,同时 给予 必要 恰 当 的处 理 ,如 保 持 呼
精神紧张而烦躁 、焦虑 ,随着休克加重 ,进入失代偿期 ,患者脑细 吸道 通 畅 、吸 氧 保 暖 、监 测 生 命 体 征 、包 扎 止血 及 建 立 静 脉通 路
中 图分 类号 :R473.74 文献 标识码 :B 文章编 号 :1006-0979(2013)12-0171-02
重 型 颅 脑损 伤 是 外科 常 见 损伤 ,其病 情 危 重 ,复 杂 多变 ,并 注 意 两侧 对 比 ,如 双 侧 瞳孔 散大 ,眼球 固定 ,对 光 反应 消失 ,多为
每小 时尿 量 达 30ml以上 ,表示 循 环状 态 良好 。
急性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护理PPT课件

急性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多行气管切开,并长期留置气管套管,因此气切护理 十分重要。本组行气管切开1449例, 发生率为75.2% 。及时行气管切开, 保持 呼吸道通畅, 脑组织的缺血缺氧情况得到改善,对维持正常颅内压和防止颅内 压增高有重要作用。
强调注意观察瞳孔的变化情况。 重症患者需15~30 分钟观察一次并记录。发现双侧瞳孔由等圆等大变化为一侧 或双侧散大或不等大时,或是瞳孔对光反射由迟钝变成消失时,应马上意识到 是病情变化所致。 注意与原发性动眼神经损伤及视神经损伤鉴别。
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多集深静脉穿刺等输液管、引流管、胃管、尿管等多种管 道于一身,除保持管道通畅,注意观察引流液的量、颜色、性质,严格无菌操 作,预防继发感染外,还应加强对躁动患者的保护性制动管理,以防管道脱落 或患者自行拔出而引来更多的护理问题。
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多 伴有复合伤,病情复杂 多变,持续动态的监测 生命体征,生命体征反 映生命中枢的功能及颅 内压的变化。 血压升高提示颅内高压。 血压下降或不升则应考 虑伴有脏器损伤、循环 不良、休克及低氧血症。 如呼吸缓慢而深,脉搏 变慢而有力,血压进行 性升高时,应警惕有颅 内血肿或早期脑疝的形 成。 体温异常升高提示有体 温调节中枢障碍或感染。
在观察过程中要注意 对患者的各种反应进 行分析,如昏迷—清 醒—再昏迷,常为硬 膜外血肿的意识变化 过程。 若伤后昏迷进行性加 深,多由于急性颅内 压增高或伴有脑疝所 致。伤后立即深昏迷 表示原发性损伤严重。 若深昏迷患者对各种 刺激出现反应(瞳孔 对光、睫毛、吞咽、 咳嗽、提睾反射等),
急性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护理-最终

患者的生理监测
神经功能
评估患者的意识状态、瞳孔大小和反应等神经 功能。
循环系统
定期监测患者的血压、心率和心电图等循环系 统指标。
呼吸系统
监测患者的呼吸频率、氧饱和度和气道通畅情 况。
神经监测
通过神经监测仪器对患者的脑电活动和脑血流 进行监测。
患者的安全与舒适
安全措施
确保患者的身体和环境安全,防止跌倒和其他意外 事件。
舒适护理
提供舒适的床铺和环境,满足患者的个支持和安慰。
设备管理
合理使用和管理医疗设备,确保其正常运作。
康复与出院规划
1
早期康复
通过物理疗法和康复训练,帮助患者恢
心理康复
2
复肌力和日常功能。
提供心理支持和咨询,帮助患者应对疾
病带来的心理压力。
3
出院规划
制定合理的康复计划,协助患者顺利回 归社会。
急性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 护理-最终
了解患者护理的重要性,掌握急性特重型颅脑损伤的定义,并介绍一些常见 的急性特重型颅脑损伤。
护理策略与措施
1
早期评估与稳定
快速评估患者病情,并采取措施稳定患
脑压管理
2
者生命体征。
监测患者颅内压,采取降低脑压的有效
措施。
3
疼痛管理
合理使用疼痛药物,控制患者疼痛,提 高其舒适度。
常见的急性特重型颅脑损伤
• 颅内出血 • 颅脑损伤后颅内感染 • 颅脑创伤后脑积水 •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患者护理的重要性
1 生命安全
重视患者的生命安全,确保其生命体征的稳定。
2 生活品质
提供舒适的环境和关怀,提高患者的生活品质。
3 康复效果
合理的康复护理可以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
急性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护理-最终课件

急性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护理-最终
15
气管切开的护理
• 严格无菌操作:做到一人一次一管插吸, 凡接触气道装置均定时消毒。病室要保持 适当的温度和湿度,定时通风消毒,限制 探视,防止感染。
• 吸痰管的粗细要适宜,吸痰动作应轻柔, 避免损伤气道粘膜而出血。
急性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护理-最终
16
气管切开的护理
急性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 的临床观察与护理体会
贵州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王莉
急性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护理-最终
1
概述
• 颅脑损伤是神经外科最常见的疾病,发生 率占全身部位损伤的10%~15% ,多由于 交通事故、工伤、跌伤等直接或间接暴力 所致。
•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病情重、复杂最终
2
实例
急性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护理-最终
3
概述
• 我科于2004 年1 月~2007年12 月共收治重 型颅脑损伤患者1927例,通过我们严密监 护、迅速及时掌握病情变化,不失时机的 配合医生,予以处理、抢救。在减少并发 症,降低死亡率,提高治愈率方面取得了 良好的效果。
急性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护理-最终
19
排痰机
急性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护理-最终
20
应激性消化道溃疡出血的护理
• 注意观察胃液的性状和引流量:如行鼻饲 前应回抽胃液观察;
• 无出血患者应尽早鼻饲流质饮食,以保护 胃黏膜,减少应激性溃疡的发生,及时预 防应用胃酸抑制剂。
• 发现已有显性出血者,应观察出血量,必 要时胃管内注入云南白药、止血(凝血酶) 及胃黏膜保护剂等。本组由于防治措施得 当,发生率仅为26.7%,无因消化道出血 而死亡病例。
10
管道的护理
• 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多集深静脉穿刺等输 液管、引流管、胃管、尿管等多种管道于 一身,除保持管道通畅,注意观察引流液 的量、颜色、性质,严格无菌操作,预防 继发感染外,还应加强对躁动患者的保护 性制动管理,以防管道脱落或患者自行拔 出而引来更多的护理问题。
颅脑损伤病人急性期的护理

颅脑损伤病人急性期的护理颅脑损伤病人的护理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目的和任务。
可分为急性期和恢复期的护理,现就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急性期护理叙述如下:一、呼吸道护理保障气体交换应放在所有抢救措施的前位。
及时清除口鼻腔内分泌物及呕吐物,保持呼吸道通畅,早期给予气管切开。
气管切开护理中应注意的问题:1、病室内做好消毒隔离,保持一定温、湿度(温度为22-25℃,湿度为60%)。
2、吸痰时应按无菌技术操作,使用一次性吸痰管,一次一更换;必要时吸痰,因不必要吸痰可损伤呼吸道粘膜,使分泌物增多,每次吸痰时间不可超过15秒,以免引起气管痉挛而加重缺氧。
吸痰前后必须给予高流量的氧气,若不高于原来流量的氧气,可导致低氧血症。
3、定时更换和消毒气管套管、气管切开处每天换药一次,并用无菌纱布覆盖。
4、痰液黏稠者给予雾化吸入4-6次/日,以稀释痰液,利于吸出。
5、保持呼吸道湿化,又防止感染,用少量的生理盐水将青霉素稀释后,用注射器喷在覆盖气管切开的纱布上,无时间限制。
如青霉素过敏者可用庆大霉素,或者吸氧的湿化瓶中湿化液用生理盐水加庆大霉素和a糜蛋白酶。
可防止痰液结痂。
二、观察病情1、意识状态:意识改变时治疗的重要指标。
有典型“中间清醒期”表示有血肿压迫脑组织,需立即手术取出血肿;若受伤后昏迷并进行性加重,常表示严重脑挫裂伤或血肿形成速度很快;伤后一段时间突然由躁动不安转入昏迷,常表示脑疝发生。
2、瞳孔:双侧瞳孔时大时小,变化不定常为干损伤的特征;双侧瞳孔缩小,对光反射迟钝则可能为桥脑损害或蛛网膜下腔出血。
双侧瞳孔散大,光反应消失,反映伤情为重,短时间内常发生死亡。
3、生命特征:定时测量并记录呼吸、脉搏、血压、体温,呼吸注意节律、深浅,有无叹息样呼吸、呼吸困难和呼吸暂停;脉搏是宏大有力还是细弱不整;注意脉率快慢及脉差的变化。
轻型颅脑损伤病人血压无明显变化,出现颅内压增高时、血压多升高。
下丘脑前部损伤、脑干损伤或手术以后,常出现中枢性高热。
重型颅脑损伤急性期的观察与护理

开的准备 。气 管切开 者严 格按 其常 规 护理 , : 持 空气 的 温 颈交感神经 的损伤 ; 如 保 如双侧 均散大 , 应用 脱水剂后 再观察 , 其 如
内可有不 超过 3 .℃ 的发热 。如出现高 热 , 考虑丘脑 下部 或 85 应
等, 观察 意识 、 瞳孔 、 生命体征 、 肢体功 能、 各种反射 , 结合辅 助检 脑干受损造成 的中枢性 体温升高 , 要尽快降温 。可给予冰 帽、 头
1 临床 资 料
8 患者 中, 7 0例 男 1例 , 9例 ; 龄 5—6 女 年 5岁 。 以 2 0~4 o
岁青壮年居多 ; 单纯脑 挫裂伤 4 8例 ; 并发 硬膜 外血肿 者 1 9例 ;
35 有关症状体 征的观察 , 并发硬膜下血肿者 1 ; 4例 并发脑 内血肿 5例 , 并发颅 底骨折 3 35 1 意识状态 。观察患者对言语 的反应 , 疼痛的刺激及各 2 ,, 对 例; 并发脑干损伤 4例 ; 并发其它部位损 伤 4 。昏迷 3 2例 0分 钟 种深浅反射等 。要注 意其程度 , 无 中间清醒期等 。意识 障碍 有
大、 光反应 消失但患 者意识清醒应考虑原发性动 眼神 经损伤 ; 一
利于 口鼻腔内分泌物 自然引流 , 必要 时作好气 管插 管和气 管切 侧瞳孔缩小为交感神经 受损 的表 现 ; 双侧瞳孔 缩小见 于脑桥 和 度、 湿度 , 定时吸痰 、 雾化等。
3 2 迅速 了解伤情 , 时正确处 理 . 及 在保证气 道 通畅 的同时 , 迅速 了解病史 、 受伤 时间 、 外伤 性质 、 着力 部位 、 伤后 意识 状 态 查对病情作 出初步诊断 。做 到心 中有 数 , 以便及 时有 效地进 行 抢救 , 在短时间内准备好一切抢救用品 , 时吸痰 、 并 及 吸氧 、 尿 插 管、 建立静脉通道 。颅 内血肿者立 即手术清除 , 严重颅挫 伤致颅 压过 高者 , 立即手术减 压 , 以迅速挽救患者生命 。 33 解 除脑 受压 . 脑疝是造成患者死亡 的重要 原因之一 , 由 常 中一侧缩小 , 说明血肿位于对侧颅内。 35 3 生命体征 。伤后要 注意体 温的变 化。单纯 脑挫伤 3日 ..
急性重度颅脑损伤的急救与护理

急性重度颅脑损伤的急救与护理摘要:目的:探讨急性重度颅脑损伤的急救与护理,总结更为有效的救治护理经验。
方法:回顾性分析48 例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其诊疗护理经过。
总结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纠正。
结果:48 例急性重度颅脑损伤患者中,42 例病人经急救对症处置后得救, 6例因就诊时已休克,呼吸衰竭,瞳孔散大,对光反应消失而抢救无效。
结论:42 例重度颅脑外伤患者经准确及时包扎止血,保持呼吸道通畅,迅速建立静脉通道,及时送手术室行开颅血肿清除术等急救与护理后抢救成功率100%,病人愈后良好,康复出院。
关键词:重度颅脑外伤;急救;护理急性颅脑损伤常为交通事故,高处坠落等原因引起的,因起病急,且伤势发展迅速,随时危及生命。
医护人员应迅速准确地判断伤情,快速诊治,周密护理对拯救病人的生命有重要意义。
我科2006 年12 月至2011 年12 月成功地抢救了42 例重度颅脑外伤患者。
下面是笔者对急性重度颅脑外伤的急救与护理体会。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06年12月至2011年12月我科接诊的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48 例。
其中男性40 例,女性8 例。
年龄在19-45 岁;致伤原因:车祸引起40 例,高处坠落8 例。
颅脑外伤并硬膜外血肿30 例,颅脑外伤并脑疝12 例,并发休克6 例。
分别于伤后半小时至9 小时就诊,就诊时血压0-140/0-80mm μg,其中42 例病人经急救对症处置后得救,6 例因就诊时已休克,呼吸衰竭,瞳孔散大,对光反应消失而抢救无效。
1.2 急救措施(1)接诊后应迅速准确,扼要判断伤情并通知医生,立即采取必要的急救措施。
有外伤出血者立即采取包扎止血。
(2)紧急情况处理。
首先应保持呼吸道通畅,昏迷患者头偏一侧,有活动假牙应取出,并立即清除口鼻分泌物,给予氧气吸入。
呼吸衰竭者立即行气管插管必要时气管切开以保持呼吸道通畅。
(3)建立静脉通道。
选择较固定,弹性好,静脉粗且直的静脉行静脉置管术,准确执行医嘱。
急性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组资料也显示:透析间期体重增长高于平均水平组的平均动脉压和舒张压均高于体重增长低于平均水平组(P <0.05),收缩压也有差异,但无统计学意义(P >0.05)。
结果提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间期由于水盐控制不良,导致机体水钠潴留,容量负荷增加,导致舒张压和平均动脉压增高。
当水盐负荷过重时,还可以发生收缩压增高,最终导致患者对各种降压药的敏感性降低,血压控制不达标,逐渐发展为顽固性高血压。
以透析间期体重增长平均值作为分组标准,两组患者收缩压无显著性差异,可能与本研究的分组标准有关。
为了控制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顽固性高血压,提高患者血压控制的达标率,要从源头做起,加强患者的健康宣教,提高患者对控制水盐重要性的认识,使患者知晓水盐控制不良的危害,提高患者水盐控制的依从性,减少水盐的摄入,控制透析间期的体重增长,减轻患者的容量负荷,防止发生容量依赖性高血压。
水的摄入要量出为入,患者每日水的摄入要量化,计算公式为:每日摄入水量(m l)=(干体重 4%) 透析间隔天数 1000+隐性失水+前日尿量。
教育患者日常生活中使用一些控制水的技巧,比如,饮水时使用带有容量刻度的小容量容器;伸手可及处没有水;口含冰块或刺激性的果干;饮水时整口饮水,使口腔和食道黏膜均被湿润;了解各种食品的含水量,做到心中有数;每日在固定的时间监测体重的变化,了解体重增长情况,以便更好地控制水的摄入。
除了控制水的摄入,还要控制盐的摄入。
教育患者对盐的摄入要有量的概念,烹饪时最好使用特制的量具精确用盐,采用分次放盐法。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每日摄入盐量应控制在2~3g /d;无尿患者每日盐摄入量应不超过2g 。
限盐的同时适量使用食盐代用品,以改善食物的口感。
患者还应该知晓:盐不仅仅指食盐,而是泛指含钠的所有调料和食品添加剂,比如味精、酱油、食用碱、小料等,以及粮食和蔬菜中所含的盐。
如果概念不清,控制了食盐,而放任了其他食品添加剂和调料,同样会造成钠的摄入过量导致水钠潴留。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1.1 气道的护理由于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深昏迷,缺少咳嗽反应,容易因痰液等造成呼吸道阻塞或窒息,轻者引起缺氧而加重脑组织的损害,重者可致死。
急救时应清除口腔或鼻咽部的分泌物、血液(块)、呕吐物或异物,患者置侧卧位,放入通气道,或气管内插管或尽早做气管切开,保持呼吸道通畅,持续低流量吸氧,提高动脉的血氧分压,有利于脑水肿消退,降低颅内压。
对有舌后坠者应经常检查通气道是否通畅,做好吸痰前后的评估。
定时吸痰,以防止干扰正常呼吸功能和颅内压突然增高。
每次吸痰时间≤15s,并避免剧咳。
对痰液黏稠者,应给予持续湿化。
严格无菌操作。
酌情每2h一次翻身、拍背。
同时应做好口腔护理,经口插管要管理好牙垫,每12h更换一次位置,及时清除口腔内的分泌物。
决定拔管前要充分清除上呼吸道的痰液。
1.2 脱水药物的应用脑水肿可导致一系列的恶性结果,为了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必须采用脱水疗法。
静脉输入或口服各种高渗液体,提高血液渗透压,造成血液与脑组织和脑脊液的渗透压差,使脑组织内的水分向血循环内转移;并通过在近端肾小管中造成高渗透压,而产生利尿作用;同时因血液的高渗透压,抑制脉络丛分泌,减少脑脊液的产生,从而达到减轻脑水肿和降低颅内压的目的。
紧急情况下应选用作用快、功效强的药物,如甘露醇、呋塞米等。
(1)渗透性脱水:20%的甘露醇,剂量为1.5~2.0g/kg静脉滴注。
甘露醇要在15~20min内静脉点滴完毕,必要时加压推注,注意勿外渗。
在注射后的10~20min即有降压作用,一般持续4~6h。
与呋塞米合用,可提高脱水作用。
(2)葡萄糖:常用10%、25%和50%葡萄糖溶液,可静脉滴注,其脱水效果不如甘露醇,但有营养和改善脑细胞代谢的作用。
(3)利尿性脱水药:通过增加肾小球过滤,减少肾小管对钠离子、钾离子等的重吸收而产生利尿作用,使脑组织和全身脱水,降低颅内压。
脱水效果不如渗透性脱水剂,且易引起水及电解质平衡紊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气管切开的护理
急性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多行气管切开,并长期留置气管套管,因此气切护 理十分重要。本组行气管切开1449例, 发生率为75.2% 。及时行气管切开, 保持呼吸道通畅, 脑组织的缺血缺氧情况得到改善,对维持正常颅内压和防 止颅内压增高有重要作用。
气管切开的护理
时消毒。病室 要保持适当的温度和湿度,定时通风消毒,限制探视,防止感染。
亚低温治疗的护理
将体温维持在28-35℃的亚低温状态可显著降低重 型颅脑损伤的死亡率,改善颅脑损伤病人的神经 功能。本组控制在32-34 ℃。
固定好肛温传感器,翻身或治疗时动作应轻柔, 检查固定情况,防止脱落。
复温应4小时升高1℃,持续12小时左右。严密观 察生命体征,如休克。
定期监测血常规、生化、凝血机制,维持内环境 稳定。
瞳孔的观察
强调注意观察瞳孔的变化情况。 重症患者需15~30 分钟观察一次并记录。发现双侧瞳孔由等圆等大变化为一
侧或双侧散大或不等大时,或是瞳孔对光反射由迟钝变成消失时,应马上意 识到是病情变化所致。 注意与原发性动眼神经损伤及视神经损伤鉴别。
管道的护理
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多集深静脉穿刺等输液管、引流管、胃管、尿管等多种 管道于一身,除保持管道通畅,注意观察引流液的量、颜色、性质,严格无 菌操作,预防继发感染外,还应加强对躁动患者的保护性制动管理,以防管 道脱落或患者自行拔出而引来更多的护理问题。
恢复良好316例(16.40%), 中残205 例(10.64%), 重残295例(15.3l%), 植物生存38例(1.97%), 死亡l073例(55.68%)。
加强全面和必要的监测
入院早期,病情危重且随时可能变化。因此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发现病情变化, 如呼吸不规则,肢体肌力下降,引流量突然增多或减少等。因此,对特重型 颅脑损伤患者进行多参数的全面监测,特别留意突然和不能解释的病情变化, 及时通知医生,以便早期发现做出及时而准确的处理。
排痰机
应激性消化道溃疡出血的护理
注意观察胃液的性状和引流量:如行鼻饲前应回抽胃液观察; 无出血患者应尽早鼻饲流质饮食,以保护胃黏膜,减少应激性溃疡的发生,
及时预防应用胃酸抑制剂。 发现已有显性出血者,应观察出血量,必要时胃管内注入云南白药、止血
(凝血酶)及胃黏膜保护剂等。本组由于防治措施得当,发生率仅为26.7%, 无因消化道出血而死亡病例。
吸痰管的粗细要适宜,吸痰动作应轻柔,避免损伤气道粘膜而出血。
气管切开的护理
保持套管通畅。及时彻底为患者吸痰,每次不超过15 秒,吸痰后听诊肺部 评价效果,同时应注意观察心率、血压、氧饱和度的变化。
保持气道湿化。湿化液为0.9%盐水加糜蛋白酶和庆大霉素,必要时根据痰培 养药敏结果加入抗生素,每次气道内滴入湿化液6~8mL/h,可达到湿化、稀 释痰液,局部预防、治疗感染的目的。
生命体征的观察
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多伴有复合伤,病情复杂多 变,持续动态的监测生命体征,生命体征反映生 命中枢的功能及颅内压的变化。
血压升高提示颅内高压。 血压下降或不升则应考虑伴有脏器损伤、循环不
良、休克及低氧血症。 如呼吸缓慢而深,脉搏变慢而有力,血压进行性
升高时,应警惕有颅内血肿或早期脑疝的形成。 体温异常升高提示有体温调节中枢障碍或感染。
气切护理
预防肺部感染的护理
经常肺部听诊、评估气道情况,及时吸痰; 气道切开者,气道湿化量要保持在250~500 ml/d,以稀释呼吸道分泌物。
达到痰液引流,减少潴留。 经常改变体位,翻身、叩背。每2h一次。翻身、叩背后要及时吸痰。手法要
轻,吸痰时间<15 S,每次吸痰前后应提高吸氧浓度,甚至于100%纯氧吸入 5min后再吸痰。
按GCS评分分类
其中GCS 5分患者,恢复良好和中残310 例(41.8%),死亡369例(49.8%); GCS 4分患者,恢复良好和中残221例(28.5%),死亡534例(68.8%); GCS 3分患者,恢复良好和中残82例(20.0%),死亡298例(72.7%)。
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评价预后
意识的观察
强调是观察意识的变化过程; 在观察过程中要注意对患者的各种反应进行分析,
如昏迷—清醒—再昏迷,常为硬膜外血肿的意识 变化过程。 若伤后昏迷进行性加深,多由于急性颅内压增高 或伴有脑疝所致。伤后立即深昏迷表示原发性损 伤严重。 若深昏迷患者对各种刺激出现反应(瞳孔对光、睫 毛、吞咽、咳嗽、提睾反射等),表示伤情好转。
治疗期间因皮温低,应加强皮肤护理,定时翻身, 预防褥疮发生。
亚低温机及冰毯
褥疮护理贴
高压氧治疗的护理
通常使用的是1个大气压以上纯氧高压氧治疗,可 以达到减轻脑水肿,改善脑血液循环纠正缺氧, 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的目的。
合理安排治疗时间:一般待生命体征平稳,病情 允许;
平车运送,注意体位:患者用枕头垫高头部15~ 200;去骨瓣减压手术患者用健侧卧位;昏迷患者 头偏向一侧,防止双唇紧闭,使口腔分泌物及呕 吐物易于流出;
急性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 的临床观察与护理体会
贵州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王莉
概述
颅脑损伤是神经外科最常见的疾病,发生率占全身部位损伤的10%~15% ,多 由于交通事故、工伤、跌伤等直接或间接暴力所致。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病情重、复杂多变、并发症多、死亡率高。
实例
概述
我科于2004 年1 月~2007年12 月共收治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927例,通过我 们严密监护、迅速及时掌握病情变化,不失时机的配合医生,予以处理、抢 救。在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提高治愈率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脑室引流管的护理
脑室引流装置高于头部10-15cm,不可随意移动引流袋的位置; 保持穿刺部位敷料清洁干燥; 注意保护引流管,避免牵拉、滑脱、扭曲、受压; 对意识障碍、躁动及小儿患者应适当约束,防止引流管意外拔出; 观察记录引流量、颜色及性状,及时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脑室引流管
抗返流引流尿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