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学校志愿者进社区活动实施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校志愿者进社区活动实施案
我校党支部积极开展教师的志愿服务。今年在全校教师中广泛开展开了“教师志愿行动在社区”主题实践活动,通过学校教师走进社区、走进家庭,切实加强学校和家庭,教师和家长的联系,了解学生成长环境、思想动态及校外表现。及时通报学生在校表现情况,宣传正确的家庭教育思想,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质量观,掌握教育子女的科学法;征求学生及家长对教师和学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营造全员关爱学生、教育学生的德育氛围,进一步推进师德师风建设,提高社会与家长、学生对学校教育的满意程度。促进教师工作责任感和使命感,把教育行风建设推向新的台阶。现制定我校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十八,充分挖掘学校、社区优质教育资源,切实履行教育职能,把教育向社区延伸,把课堂向社区延伸,不断推进学校与社区资源互动开放,持续推进社区教育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网络体系的建设,彰显教育为民服务宗旨,努力办让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工作目标
传播家庭教育的科学理念,形成社区教育的绿色生态,放大区域教育“均衡发展、涵发展、特色发展”的成果。将教师进社区活动打造成学校与社区沟通的连心桥、蕴含教育法的科普书、诊断教育问题的听诊器,放大教育服务的品牌效应。
三、活动领导小组
为保证此次活动落到实处,成立教师志愿行动在社区活动领导小组。全程指导、督促、检查此次活动全过程。
组长:永胜
副组长:郝军春
成员:建东慧云刚
马宽志刚
四、活动目标
1.建立家校联系机制。通过社区活动,加强学校和家庭,教师和家长的联系,建立学生成长档案、家校联系制度和考核制度,构建规有序的家校联系新体系。
2.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通过走进社区、走进家庭,使家长了解学生在校表现,尤其是了解学生的优点、潜力、
兴趣、爱好、个性、特长、思想、心理等面的表现,使教师了解各类学生的家庭状况和成长环境,从而做到家校互动,让学生树立新目标,扬起自信风帆,在良好的环境中学习。
3.宣传科学的教育思想。通过家访,宣传家庭教育思想,宣传实施素质教育的理念、质量观、对学校和教师以及学生的新要求,宣传教育政策和法律法规,让全社会认识教育、理解教育、尊重教育、支持教育。
4.树立优良的教育形象。进一步推进师德师风建设,强化教师服务意识,提高教师育人水平,树立优良教育形象。
五、活动原则、对象和人员
活动原则:全员参与,形式多样,注重实效。
访问对象:学校所有在籍学生,重点是贫困生、学困生、单亲生、身体或心理有疾患等特殊学生。
参与活动的人员:教师志愿者
六、主要工作:
1.结合社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现状与要求,配合社区制定年度社区教育工作计划。
2.推进名师助学进社区。组织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以及艺术类专业教师深入社区,依托社区教育中心建立中小学生学习辅导站,开设学业辅导班,采取名师坐堂助学的式,专题讲座和个别辅导相结合,在寒暑假和末免费指导学生科学的学习法,辅导学生学习学科知识,培养学生艺术特长,为学生提升学习效果和综合素质提供帮助。
3.推进领导班子成员进社区。学校校长及领导班子成员主动走访社区,协商学校与社区教育合作事项,采取联办家长学校、座谈等形式,宣传教育政策法规、家庭教育思想、教育法,介绍学校的发展情况、办学理念,听取群众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意见、建议,接受社会监督,改进教育工作。
4.推进“家长学校”进社区。学校要做好与社区的沟通、协调工作,整合利用社区和学校教育资源优势,扩大家长学校的培训面,放大家长学校的影响力,形成与社区联合办学的家长学校办学模式,为家长提供更加便利的教育服务。在培训形式和容上,通过专题讲座、家教沙龙研讨、家校通等,开展普及家教知识、法制宣传等教育活动,不断提升家长的育人水平,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区育人环境,使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区教育形成合力,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5.推进“教师妈妈”进社区。各校要进行充分调研,准确把握社区留守、孤残、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等儿童的情况,建立个人学习、生活档案。发动热心教师利用业余时间以及节假日,给予他们生活、学习、心理上的关爱和帮助,不断创新“教师妈妈”关爱行动的形式和容,扩大“教师妈妈”关爱行动的深度和广度。
6.推进公益服务进社区。结合社区实际,主动参与美化环境、心理咨询、扶贫帮困等系列公益性活动;依托社区场所,积极指导全民健身、体育比赛、文化娱乐等群众性文体活动;组织未成年人开展爱绿护绿、清理社区环境卫生、清
除楼道“牛皮癣”、帮助孤寡老人和残疾人等丰富多彩的德育实践活动,促使师生成为和谐社会的建设者、文明新风的传播者、社会风尚的引领者。
7.推进教育问计进社区。校级领导和中层干部深入社区,通过问卷调查、召开座谈会以及家庭走访等形式,了解社情民意,听取社区群众和学生家长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建议。组织教师深入学生家庭,与学生家长或监护人交流学生成长情况,针对存在问题,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通过学校、社区、家庭三共同努力,构建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
七、活动措施、要求
1.精心组织。教师到学生家庭走访。必须进行认真准备,明确家访活动的目的、意义、家访容、式法、注意事项以及应该达到的效果等。访问前,可与家长沟通,做好访问前的准备工作。
2.注重质量。要真心诚意为家长释疑解惑,帮助家长解决一些家庭教育问题,做“家长的贴心人”。要注重式法,采取“探望性家访”、“鼓励性家访”、“开导性家访”、“帮扶式家访”等多种法,进一步提高家访质量。要注重针对性,对不同学段、不同情况的学生要采取不同的访问形式。要特别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积极性,多鼓励、多赞赏、多倾听、多探讨,创设和谐氛围,切忌“告状式家访”。要通过家访,真正了解学生,切实帮助学生,做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家访前,要做好充分准备,要以书面的形式,对每个学生的优点、潜力、兴趣、爱好、个性、特长、思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