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俄国的改革 课件(共29张PPT)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 第2课 俄国的改革课件 (27张)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 第2课 俄国的改革课件 (27张)](https://img.taocdn.com/s3/m/1134416ca300a6c30c229fc9.png)
历山大二世认为,与其等农民自
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
而下解放农民。1861年,亚历山
大二世颁布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
亚历山大二世 (1818—1881)
从这句话中,我们可
以看出亚历山大二世改革
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改革的目的
维护沙皇统治,保护贵族 和地主的利益。
改革的内容
法令规定:农奴获得人身 自由,可以改变身份,自由转 换职业;农奴在获得解放的同
俄国的对外扩张 通过改革,俄国一跃成为欧洲军事强国。
1700—1721年,俄国 过程中,营建了新首都——圣彼得堡。
15一18世纪俄罗斯疆域的扩张图
18世纪初俄罗斯为了夺取波罗的海的出海口与瑞典进行了 争霸战争。波尔塔瓦会战,是欧洲强国瑞典和俄国进行的一次 著名战役,属于欧洲历史上著名的大北方战争中一场决定性战 役,发生于1709年6月28日,由瑞典国王查理十二世和俄国沙皇 彼得大帝在乌克兰的波尔塔瓦地区进行的大会战。结果,俄军 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夺取了波罗的海的出海口,终止了瑞典 成为欧洲列强的时代。
A.农奴没有获得解放 B.农奴制危机严重 C.改革没有推动俄国发展 D.改革是封建性质
7、如果给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画画像, 可以选择的历史情景是他( )
A.签署废除农奴制的法令 B.在萨拉托加战斗中打败英军 C.签署颁布《拿破仑法典》 D.率领议会军击溃查理一世王军
8、1850年,罗斯出生于俄国的一个农奴家 庭。以下是对她30岁时生活状况的记述。 选出你认为最不可能是事实的一项( )
改革的主要内容
彼得一世改组行政机构,建立中央集 权的行政体制,进一步加强了沙皇的专制 权力。他创建了一支纪律严明的新式常备 军,要求贵族必须到军队或行政机构为国 家服务,按功劳和才能提拔人才;他鼓励 兴办手工工场,准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 的农奴;他推行文化教育,决心派遣留学 生,创办科学院,开办学校,创办报纸; 还提倡人们学习西方的礼节与生活方式。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2课 俄国的改革(共39张PPT)推荐课件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2课 俄国的改革(共39张PPT)推荐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8157bca6edb6f1aff001ffa.png)
材料反映了彼得一世在经济上改革有何影 响?改革是否触及农奴制的基础?讨论归纳彼 得一世改革的性质。
彼得一世改革的性质是一次自 上而下的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 封建性改革。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15—18世纪俄罗斯疆 域的扩张图”和“兴建新都圣彼得堡”,说说 改革的影响。
影响1:通过改革,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大大 增强,一跃成为欧洲军事强国,为对外扩张准 备了条件。
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新思潮产生
十二月党人起义
赫尔岑
车尔尼雪夫斯基
主张:
反对沙皇专制 统治,主张废 除农奴制
二 、亚历山大二世农奴制改革
克里米亚战争
(俄国 PK 英国、法国、土耳其)
俄国士兵使用的步枪的射程只有西方军队士兵步枪 射程的1/3;由于克里米亚没有铁路,俄国士兵不得不 用马车来拉军品,不得不在抵达前线之前步行数百里。 联军却在克里米亚占领区修筑了铁路,能及时地补充作 战物资。除此之外,俄军还缺乏必需的医疗器械和药品, 甚至没有作战地图。军官也利用战乱侵吞公款、贪污军 需物品 。
第2课 俄国的改革
一、彼得一世的改革
1.改革背景
必要性
• 17世纪末,西欧各国发展,俄国闭塞落后; • 俄国急于控制波罗的海和黑海,打开通向欧
洲的海路。
可能性
• 1689年,彼得一世正式掌权; • 彼得一世出访西欧,进一步了解了国际形势。
2.改革目的
彼
得
摆脱落后状态,实现富国强兵;
一
维护封建专制统治(根本目的)
农奴制废除后的“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为了得到养活全家人的面包,我 还得倒伏尔加河上去当纤夫,这样 的苦日子啥时候才是个头啊!革命 的同志,快些来拯救我们吧!
1861年改革的性质和影响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 俄国的改革课件(共22张PPT)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 俄国的改革课件(共22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2c94d7aa172ded630b1cb690.png)
1801年——1810年 83次 1811年——1820年 124次 1821年——1830年 156次 1831年——1840年 143次 1841年——1850年 351次 1851年——1860年 591次 这些数据和图片反映了什么问题呢?
俄国农奴制激化了社会矛盾,农民暴动不断。
克里米亚战争失败——激化了社会矛盾 (1853—1856)俄VS土、英、法
思考:这幅表格反映了什么问题?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国家
人均收入 铁产量 铁路长度
制度
(卢布) (万吨) (公里)
俄国
71
29 (1860年)
1600 (1860年)
封建农奴制
英国
323
228 (1850年)
14603 资本主义制
法国
150
168 (1850年)
9160 资本主义制
《1801—1860年农奴暴动次数表》
第2课 俄国的改革
一、彼得一世改革
早期俄国
(1)9世纪晚期在东斯拉夫人活动区域形成 基辅罗斯 等早期国家,13世纪上半叶,该地区被蒙古征服。
(2)在反抗蒙古统治的过程中, 莫斯科 公国崛起,到16 世纪初建立统一的俄罗斯国家。
(3) 治。
伊凡四世 执政时期采用“沙皇”称号,强化了专制统
背景:在沙皇的专制统治下,俄国盛行农奴制 ,是一个封闭落后 的国家。农业和手工业主要使用农奴劳动,工商业的发展极其缓 慢。
(2)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
客观上推动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彼得一世改革的局限性
A.改革仅限于学习西方的技术文明和生活方式,并没有 学习西方制度; B.农民没有从中得到任何利益;
C.从长远看,改革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使得改革后的俄国仍
俄国农奴制激化了社会矛盾,农民暴动不断。
克里米亚战争失败——激化了社会矛盾 (1853—1856)俄VS土、英、法
思考:这幅表格反映了什么问题?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国家
人均收入 铁产量 铁路长度
制度
(卢布) (万吨) (公里)
俄国
71
29 (1860年)
1600 (1860年)
封建农奴制
英国
323
228 (1850年)
14603 资本主义制
法国
150
168 (1850年)
9160 资本主义制
《1801—1860年农奴暴动次数表》
第2课 俄国的改革
一、彼得一世改革
早期俄国
(1)9世纪晚期在东斯拉夫人活动区域形成 基辅罗斯 等早期国家,13世纪上半叶,该地区被蒙古征服。
(2)在反抗蒙古统治的过程中, 莫斯科 公国崛起,到16 世纪初建立统一的俄罗斯国家。
(3) 治。
伊凡四世 执政时期采用“沙皇”称号,强化了专制统
背景:在沙皇的专制统治下,俄国盛行农奴制 ,是一个封闭落后 的国家。农业和手工业主要使用农奴劳动,工商业的发展极其缓 慢。
(2)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
客观上推动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彼得一世改革的局限性
A.改革仅限于学习西方的技术文明和生活方式,并没有 学习西方制度; B.农民没有从中得到任何利益;
C.从长远看,改革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使得改革后的俄国仍
《俄国的改革》PPT课件
![《俄国的改革》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60bea4e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34.png)
寻找春天之思
读了《猎人笔记》的片段,你还有那些困惑? 是什么原因促使农奴制的废除?俄国改革顺利吗?
学习《猎人笔记》和俄国的改革,对于中国有什么价值?
剥削、赋税,使农民更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苦不
堪言。
——《猎人笔记》
俄国农奴的春天,已不远。
17世纪以来,西欧国家发生了 一系列革命或改革,促进了经济 的迅速发展。而俄国农奴制盛行, 封闭落后。——本课导言
俄国的经济完全依赖于农业, 全国只有几十个手工工场,商业 几乎全部把持在外国人手中。教 育由东正教会垄断,普通民众知 识贫乏。即使在首都莫斯科,一 百个人中间识字的也不超过三个。
走上扩张侵略道路
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地主阶级性质改革
资产阶级性质改革
最终结局
俄国农奴的春天,终到来!
“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 不如自上而下解放农民。”……然而, 自19世纪中叶以后,改革的“规模和 实际成效却是由大到小,呈现出拾级 而下的局面”。
改革暂时延缓革命
俄国难逃革命宿命
在“改革与革命的赛跑”中,当 改革的路被堵死,革命的爆发也 就是时势使然了。与其说“革命” 是下层“激进”的结果,不如说 是被上层“顽固”逼迫出来的。
——列宁《列宁全集》
改革后农奴的政治、经济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列宁为何说改革实际上是对农民的无耻掠夺”?
俄国农奴的春天,来了吗?
材料四 为适应新的经济关系,又对政治上层建筑作了局部调整。 这些变革毕竟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因此,农奴制的废 除成为俄国社会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
——《大国崛起》
世界发展形势和俄国发展的现实有什么矛盾? 思考彼得一世改革的目的是什么?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俄国的改革课件(26张PPT)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俄国的改革课件(26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f7863c98a98271fe900ef978.png)
388.8
14603
法国 150 沙皇的周围只能有顾问和圣旨的执行者。
俄国的野蛮:政治经济文化落后;
40.6
农奴制的残余仍然存在,影响着俄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89.8
9160
1825-1860年俄国与西方出口总额对比
沙皇陛下仁慈,让我获得了自由,但是为了得到份地养活全家,我变卖了家里所有能卖的东西才交清了赎金,现在家里穷的就剩下几面墙可以依靠了!
1、俄国的发展历程 9世纪晚期: 东斯拉夫人建立基辅罗斯 13世纪上半叶:基辅罗斯被蒙古人征服 14世纪:莫斯科公国建立 16世纪初:建立统一的俄罗斯国家 1547年:莫斯科大公伊凡四世即位,称“沙皇”
1547年,莫斯科大公 伊凡四世加冕后改称沙皇, 即古罗马的“凯撒”一词,从此莫斯科公国发展 成为沙皇俄国(沙俄)。
列宁:“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得一干二净了。”
农民在庄园里听贵族宣读废除农奴制法令
材料:由于统治阶级实行的这次改革 是很不彻底的,……俄国的专制制度 并没有发生本质性的变化,广大劳动 群众仍然缺乏基本的民主权利。沙皇 俄国的近代化步伐依然沉重而缓慢。
跪着“解放”?
保留了沙皇专制、缺乏民主
3.俄国1861年改革的影响
影响一:通过改革,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大大增强,一跃成为欧洲军事强国,为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
政治 诸位会深信,凡能够维护地主利益的措施,都一一做到了。
盛行农奴制,是一个封闭落后的国家
加创剧建了 了俄一军国支国纪事内律的严社明会的矛新盾式常备军。要求贵族必须到军队或行政机构为国家服务,按功劳和才能
资本主义发展
引进西方成果摆脱封闭脱落后的局面
沙皇陛下就是专制的君王,服从于 他是上帝的旨意。世界上没有一个 人的事他不该管。沙皇的周围只能 有顾问和圣旨的执行者。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2课 俄国的改革课件(共24张PPT)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2课 俄国的改革课件(共24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fad7759c960590c69fc37619.png)
(俄总统普京:“此生我最佩服的人就是彼得大帝。”为什么 ?) 主要成就 : 彼得一世在位期间,顺应历史潮流,仿照西 欧实行军事和经济改革,增强了国家实力,使 俄国跟上了西欧近代化的步伐,奠定了近代 俄国强大的基础,因此彼得一世可以称为俄 国历史上杰出的封建政治家。 其主要局限性: (1)是未能废除农奴制度 (2)侵略扩张也给欧亚人民带来了灾难 (3)野蛮、粗暴的手段推进 (4 ) 改革加重
彼得一世打破过去的贵族世袭制度,根据每个官员的知识水 平、才能高低、贡献大小,选拔和任用官吏。当时规定,对10—15岁 的贵族子弟,实行强迫教育,未受教育的以后不准结婚。彼得要求俄 国人学习西欧的生活方式,强迫俄国人脱下长袍,换上西欧的短装。 他还强迫俄国男人剪掉长胡子。
如何评价彼得一世?(是“暴君”还是“大帝”?请用史实说明)
合作探究二 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性质和影响
俄国盛行封建农奴制
此图描绘了亚历山大二世改革前,地主向农奴收欠租的情景。 从图中可以看到,农民破旧的茅草房间;一位交不起租的妇女正 跪在地上,乞求地主稍微宽限些时日。冷酷的地主毫不理睬她的 乞求,指着农妇身后的那头耕牛,准备让人将牛拉走。
材料一 “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来 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来解放农民。” —1856年4月亚历山大二世 材料二 “继续拖延只会引起更大的灾 祸,对整个国家,特别是对地主会造成有害的、灾难性 的后果。” ——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在国务会议上 材料三 “诸位相信,为了保护地主的利益,凡是能做到 的一切都做到了。” ——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最后审查改革方案时 目的:缓和社会矛盾,挽救统治危机
情景导入
俄罗斯圣彼得堡有一座青铜骑 士雕像。从古罗马以来,帝王 雕像的坐骑大都稳稳独这尊雕 像的坐骑一双前蹄高高扬起, 以高速奔跑的姿态,奔向远方 。这座雕像塑造的就是俄罗斯 帝国的奠基者彼得大帝。在克 里姆林宫普京办公室唯一的画 像是彼得大帝,在历史名城圣 彼得堡诞生300周年庆祝活动 上,普京总统饱含深情的说: “此生我最佩服的人就是彼得 大帝。”为什么普京说他此生 最佩服的人是彼得大帝?他做 出了什么重大的历史贡献?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俄国的改革》优秀课件(共69张PPT)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俄国的改革》优秀课件(共69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98ee59420b1c59eef8c7b4e0.png)
改革的意义
1、性质: 农奴主推行的自上而下的带有 资本主义色彩的封建性改革。
2、影响: 积 ①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准备了有力条件 极 ②加强俄国的经济和军事力量 : ③把俄国推进到一个新的历史时代
局
限:
局
限:
A、改革仅限于学习西方的技术文明和 生活方式,并没有学习西方制度; B、改革手段野蛮;
C、农民没有从中得到任何利益,加重负担;
(1)经济
农奴制和封建君主专制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发展 —— 根本原因
农奴的主要膳食为卷心菜汤、黑麦面包、小麦或小米制成 的粥。他们的住房狭小,常常只有一间同牲口挤在一起的小屋。 ——当时俄国官方的一份调查报告
国别 人均收入(卢布) 铁产量(万吨) 铁路长度(公里)
俄国 英国 71 323 29(1860年) 225(1850年) 1600(1860年) 14603
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使社会 克里米亚战争 (4)军事 矛盾尖锐化——直接原因
俄国在克里米亚 战争中的失败暴露 出了俄国哪些问题? 会引发哪些结果?
克里米 亚半岛
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暴露了俄国经济和军事的落 后,以及农奴制的腐朽。 战争的失败导致俄国国际地位下降, 国内矛盾进 一步激化 ; 直接推动了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 。
(俄总统普京:“此生我最佩服的人就是彼得大帝。”为什 么?) 主要成就 : 彼得一世在位期间,顺应历史潮流,仿照西 欧实行军事和经济改革,增强了国家实力,使 俄国跟上了西欧近代化的步伐,奠定了近代 俄国强大的基础,因此彼得一世可以称为俄 国历史上杰出的封建政治家。 其主要局限性: (1)是未能废除农奴制度 (2)侵略扩张也给欧亚人民带来了灾难 (3)野蛮、粗暴的手段推进 (4 ) 改革加重农奴的负担
第2课 俄国的改革课件(29张PPT)
![第2课 俄国的改革课件(29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73e0856aeefdc8d377ee3220.png)
在沙皇的专制统治下,俄国盛行农奴制,是一个封闭落 后的国家。农业和手工业主要使用农奴劳动,工商业的 发展极其缓慢。
农奴为农奴主劳作
1697年3月,彼得派遣了一个由250人组成 的庞大的使团,出访欧洲各国。彼得化名 “彼得·米哈依洛夫”装扮成一个下士随 团考察。出访中,他在荷兰阿姆斯特丹造 船厂当了4个月的学徒,在英国参观了海 军造船厂,在普鲁士研究了兵制。
自上而下的带有资本主义色彩 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
性质 的封建性改革。
质的改革。
影响
推动社会进步,增强了俄国 的经济、军事实力,俄国开 始跻身于欧洲强国之列。
废除了封建农奴制,促进 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使俄 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 道路。保留大量封建残余
课堂练习:一、选择题
B 1.单项选择题1.沙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废除农奴制改革的根本原因是( )
实质 沙皇政府和地主勾结起来对农民进行的双 重敲诈与掠夺。
性质 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农民背上
影响 了沉重的经济包袱,沙皇专制没有发生发生
本质性的变化。
时间 领导者
内容
彼得一世改革
1689年
彼得一世
加强中央集权、扩大军事力量、 发展经济和推广学校教育。
1861年改革
1861年 亚历山大二世 “解放”农奴; 赎买份地。
“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 自己,不如自上而下来解放农民。”
“继续拖延只会引起更大的灾祸, 对整个国家,特别是对地主会造成有 害的、灾难性的后果。”
沙皇亚历山大二世
“诸位会深信,凡是能够维护地主 利益的措施都已一一地做到了。”
实质:沙皇政府和地主勾结起来对农民进行的双重敲诈与掠夺。 1861年贵族宣读“解放”农奴的法令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 俄国的改革课件(24张PPT)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 俄国的改革课件(24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76db321bf01dc281e53af048.png)
38.1万
162万
300万
材料二 19世纪60-70年代俄国机器制造业统计表
时间
企业数(家)
工人数(人)
产值(千卢布)
1860年
99
11600
7954
1879年
187
42000
51937
材煤积料炭极三产量影1的86增0响-加18:则90超年过,了俄1国9倍的由,钢石产封油量建产和量棉社猛纺会增织了业转2的0为0产多值资倍都。本增18加主65了义-138倍社9,5 会 年①,俄俄国国的铁历路史已由上33的74俄一里增个到重317要28俄转里。折点;
山
亚历山大二世自幼被立为太子,学习治国
大
之策。曾周游欧洲各国,深知农奴制是俄国
二
落后的根源。1855年匆忙继位,正值俄国在
克里米亚战争中失败,国力急剧下降之际,
世
1818-1881
国内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法令
材料一 1861年改革后俄国工人数量变化表
时间(年)
1865年
1890年
1898年
数量(人)
二、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1.背景:农奴制阻碍俄国经济的发展;俄 国在克里木战争中失败 2.措施:农奴获得人身自由;但必须出钱 赎买土地 3.性质:资产阶级性质 4.影响:俄国历史的重要转折点;推动俄 国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农奴制残余 仍然存在
385 14603
法国 150
108 9160
德国 175
40.2 10065
制度
封建农奴制 君主立宪制 民主共和制 君主立宪制
俄国农奴制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
“克里米亚战争(1853--1856)
“克里米亚战争的特点就是一 个采用原始生产形式的民族对 几个拥有现代生产的民族进行 绝望的搏斗” ——恩格斯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2课-俄国的改革 (共30张PPT)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2课-俄国的改革 (共30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6543655301f69e3143329462.png)
思考:这些数据和图片反映了什么问题呢?
思考:这幅表格反映了什么问题?是什么 原因造成的?
1、军事改革: 2、经济改革: 3、政治改革: 4、文化教育生活习俗:
彼得的剪须运动 描图画 17世纪 俄国人把剪胡子视为违背上帝 的罪孽,但彼得大帝则深信胡须是 落后的标志。彼得的“剪须运动” 迅速波及全国。
图片反映了哪方面的改革 措施?还有哪些?
文化: 派遣留学生,创办科学院, 开办学校,创办报纸,推行 文化教育; 社会生活: 提倡西方的礼节服饰与生活 方式
3、彼得一世改革内容(18世纪初)
军事: 经济:
政治: 文化:
创建新式常备军;要求贵族必须到军队或行 政机构为国家服务,按功劳和才能提拔 鼓励兴办手工工场,准许工场主购 买整个村庄的农奴 改组行政机构,建立中央集权的行政 体制,加强了沙皇的专制权力。 派遣留学生,创办科学院,开办学校, 创办报纸,推行文化教育 提倡西方的礼节服饰与生活方式
第2课
俄国的改革
一、彼得一世改革
俄国的发展历程
9世纪晚期:东斯拉夫人建立基辅罗斯 13世纪上半叶:基辅罗斯被蒙古人征服 14世纪:莫斯科公国建立 15世纪晚期:莫斯科公国统一俄国 16世纪:莫斯科大公伊凡四世即位,称 “沙皇”
彼得一世改革: 1.背景: (1)在沙皇的专制统治下,俄国盛行农奴制,封闭落后。 (2)农业和手工业使用农奴劳动,工商业的发展极其缓 慢。 2.时间:18世纪 3.目的:改变俄国的落后面貌,实现富国强兵,巩固沙 皇封建专制统治。 4.内容:(1)政治上:改组行政机构,建立中央集权的 行政体制,进一步加强沙皇的专制权利; (2)军事上:创建新式常备军,要求贵族必须到军队或 行政机构为国家服务,按功劳和才能提拔人才;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俄国的改革课件(38张)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俄国的改革课件(38张)](https://img.taocdn.com/s3/m/e721ae6d3968011ca3009175.png)
资本主义发展的四个要素:雄厚的资本、
自由的劳动力、广阔的市场、丰富的原料。
1818-1881
“请诸位相信,凡 能够维护地主利益 的措施,都一一地 做到了。”从上述 材料可看出,沙皇 亚历山大二世改革 的目的是什么?
农奴生活水 平低下
阻碍了资本 主义发展
(1)根本原因——封建农奴制阻碍 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农奴暴动
次数
1176次
1200
1000
800
600
400
(2)阶20级0 矛86次盾进一90次步激1化26次,农奴暴动频繁。
0 1858
1859
1860
1861 年代
这组数据说明了什么问题?
对外战争的失利
1853-1856克里米亚战争
3目的:改变俄国落后面貌,实现富国强兵。
3、彼得一世改革内容(18世纪初)
政治:
建立中央集权的行政体制,要求贵族必须到军队 或行政机构为国家服务,按功劳和才能提拔
军事:
创建新式常备军
经济:
鼓励兴办手工工场,准许工场主购买整个 村庄的农奴
文化:
派遣留学生,创办科学院,开办学校,创 办报纸,推行文化教育
恩格斯在谈到这次 战争时写道:克里米 亚战争的特点就是一 个采用原始生产形式 的民族对几个拥有现 代生产形式的民族进 行绝望的搏斗。
俄国VS土耳其、英法
(3)克里米亚战争中惨败,充分暴露了农奴制俄国的腐朽性 (对外)
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背景、原因
(1)经济上——农奴制严重阻碍俄国 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根本原因)。
17、18世纪是资产阶级革命的时代
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君主立宪制
18世纪后期:美国——独立战争 法国——大革命
自由的劳动力、广阔的市场、丰富的原料。
1818-1881
“请诸位相信,凡 能够维护地主利益 的措施,都一一地 做到了。”从上述 材料可看出,沙皇 亚历山大二世改革 的目的是什么?
农奴生活水 平低下
阻碍了资本 主义发展
(1)根本原因——封建农奴制阻碍 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农奴暴动
次数
1176次
1200
1000
800
600
400
(2)阶20级0 矛86次盾进一90次步激1化26次,农奴暴动频繁。
0 1858
1859
1860
1861 年代
这组数据说明了什么问题?
对外战争的失利
1853-1856克里米亚战争
3目的:改变俄国落后面貌,实现富国强兵。
3、彼得一世改革内容(18世纪初)
政治:
建立中央集权的行政体制,要求贵族必须到军队 或行政机构为国家服务,按功劳和才能提拔
军事:
创建新式常备军
经济:
鼓励兴办手工工场,准许工场主购买整个 村庄的农奴
文化:
派遣留学生,创办科学院,开办学校,创 办报纸,推行文化教育
恩格斯在谈到这次 战争时写道:克里米 亚战争的特点就是一 个采用原始生产形式 的民族对几个拥有现 代生产形式的民族进 行绝望的搏斗。
俄国VS土耳其、英法
(3)克里米亚战争中惨败,充分暴露了农奴制俄国的腐朽性 (对外)
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背景、原因
(1)经济上——农奴制严重阻碍俄国 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根本原因)。
17、18世纪是资产阶级革命的时代
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君主立宪制
18世纪后期:美国——独立战争 法国——大革命
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2课俄国的改革课件(26张)
![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2课俄国的改革课件(26张)](https://img.taocdn.com/s3/m/5b7a1ad8915f804d2a16c1ac.png)
一、彼得一世的改革
这3、充“十分二暴月露党了人农”奴武制装下起俄义国军事和经济的落后,同时加剧了俄国国内的社会矛盾。
背景:俄国盛行___农__奴__制_____,____封__闭__落___后_______。 相在关经史 过事四:个1多9世纪的上侵半略叶扩,农张奴,在曾俄经国只全是国个人领口土中范占围很仅大在比莫重斯,近科4的0%小参国加家工一业跃生成产为的了劳人动类者历是史农上奴领。土仅次于大英帝国和蒙古帝国,全盛时期的沙皇俄国领土面积高达2280万平方公
军里事,上 而:在创这建些_被__侵__占__的__领__土__中__,_多,半按曾__经__都__是__中和国__的__领__土__。提拔人才; 一农、奴彼 在得获一得世解的放改的革同:时意,义可以获得一份土地,但必须出钱赎买。 137、世“十纪二,月俄党国人封”闭武落装后起。义
推行者:___彼__得__一__世____被俄国人尊称___彼__得__大___帝___。 意性义质:农自奴上制而改下革的是__俄__国__历__史__上__的__一的个改_革__。___________________ ,推动俄国走上了__________________的道路。
17世纪,俄国盛行奴隶制。
一、彼得一世的改革:背景
根据材料归纳17世纪俄国的社会情况。
17世纪的俄国同西欧相比,俄国经济、文化都十分落 后。军事上没有海军只有陆军;经济上只有21个手工工场; 政治上部门职责不清,贪赃枉法地方成为独霸一方的小沙皇。 识字率最高的莫斯科,识字的居民只占23.6%。
17世纪,俄国封闭落后。
一、彼得一世的改革:主要内容
这就使农民及其子孙都成为失去人身自由的农奴。 背景:俄国盛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彼得一世改革使俄国成为欧洲军事强国。 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解放农民。 17世纪,俄国盛行奴隶制。 背景:俄国盛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因此,列宁对其这样评价: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削得一干二净。 在经过四个多世纪的侵略扩张,曾经只是个领土范围仅在莫斯科的小国家一跃成为了人类历史上领土仅次于大英帝国和蒙古帝国,全盛时期的沙皇俄国领土面积高达2280万平方公 里,而在这些被侵占的领土中,多半曾经都是中国的领土。 1853-1856年,俄国同土耳其在克里木半岛进行战争,英、法支持土耳其,俄国战败。 ②改革的对内作用相似,都从不同方面推动了俄国社会的进步; 背景:俄国盛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意义:农奴制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推动俄国走上了__________________的道路。 (2)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 识字率最高的莫斯科,识字的居民只占23. 你认为普京这样说的原因是什么? 政治上:改组行政机构,建立 ______________的行政制度; 十八世纪肇始,欧陆大国纷纷兴起,而俄国却进展迟滞。 因此,列宁对其这样评价: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削得一干二净。 1825年12月(俄历)十二月党人起义) 因此,列宁对其这样评价: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削得一干二净。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2课 俄国的改革 (共23张PPT)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2课 俄国的改革 (共23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7b77292a33687e21af45a9a3.png)
A. 资源的匮乏
B. 人口的众多
C. 农奴制的阻碍
D. 教育的落后
2. 宣布废除农奴制的俄国沙皇是 (C )
A. 彼得一世 B. 查理二世 C. 亚历山大二世 D. 拿破仑 3. 俄国1861年改革的性质是 ( A )
A.沙皇实行的资产阶级性质改革
B. 农奴主实行的封建制度改革
C. 农奴制的强化
D. 政策调整
一、彼得一世改革
(1)背景:在沙皇的专制统治下,俄国盛行农奴制 ,是一个封 闭落后的国家。农业和手工业主要使用农奴劳动,工商业的发展 极其缓慢。
(2)目的:改变俄国的落后面貌,实现富国强兵。
目的
彼
摆脱落后状态,实现富国强兵;
得
维护封建专制统治(根本目的)
一
世
措施 ①政治上:改组行政机构,建立了中央集权的行政体制,进一步 加强了沙皇 的专制权力。要求贵族必须到军队或行政机构为国家服 务,按功劳和才能提拔人才。 ② 军事上:创建了一支纪律严明的新式常备军。 ③经济上:鼓励兴办手工工场,准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 ④文化教育上:推行文化教育,派遣留学生,创办科学院,开办 学校,创办报纸。 ⑤社会习俗上:提倡人们学习西方的礼节与生活方式 。
如何理解彼得一世用允许购买农奴的办法来发展工 场手工业?
从其作用和影响来看:此政策为手工工场提供了大 量劳动力,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但从俄国长远 发展来看,由于此政策的实质是进一步加强农奴制,所 以对俄国经济发展起了阻碍作用。
评价:
积极:(1)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大大增强,为对外扩 张准备了条件。
第2课 俄国的改革
一、彼得一世改革
沙皇 “沙皇”一词来自拉丁语“凯撒”,意即皇帝。在中世纪的俄 罗斯,沙皇指最高统治者。莫斯科大公伊凡四世即位后,正式采 用“沙皇”的称号,成为俄国的第一个沙皇。1917 年俄国发生 二月革命,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被迫退位(后被处决),统治俄 国300 多年的罗曼诺夫王朝彻底覆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奴与奴隶有区别吗?
据1687年统计,全国93 万户农民中约89万户是 农奴,分别属于贵族、 教会和皇室,有的大贵 族竟拥有农奴4万名。
农奴,是指有自己的土地,但无自由 的人;
奴隶,既无自己的土地,又无自由, 其他大部分权利也没有,是属于主人 的“物品”,主人有权处置奴隶。
农 奴 制
劳动力少 市场 狭窄 技术薄弱 社会环境不稳定
引进西方成果摆脱封闭脱落后的局面 3、普希金说“俄国在斧头的敲击声和大炮 的隆隆声中作为一艘新下水的军舰进入了欧洲 强国的行列。” 俄国跻身欧洲强国行列
彼得一世改革的影响:
积极: (1)俄国经济军事实力大大增强,成为 欧洲军事强国,为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 (2)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 消极:
农奴制进一步强化,后来成为俄国社会 发展的障碍。
彼得一世的改革
彼得一世学习造船
彼得一世初见波罗的海
彼得一世出访欧洲
1697年3月,彼得派遣了一个由250人组成的庞大的 使团,出访欧洲各国。彼得化名“彼得·米哈依洛夫” 装扮成一个下士随团考察。出访中,他在荷兰阿姆斯特 丹造船厂当了4个月的学徒,在英国参观了海军造船厂, 在普鲁士研究了兵制。
措施:
客观上推动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二、1861年废除农奴制改革
俄国农奴制: 是15世纪下半叶~19世纪上半叶,俄国在以劳役
制为主要剥削形式的地主庄园经济基础上建立的经 济、法律制度。农民被束缚在地主的土地上,在土 地、人身、司法上依附于地主,处于社会最低层, 实际上是农奴。
农奴是欧洲封建社会的一个特定阶级,依附于封 建主。租种农奴主的土地(称为份地),有自己的 生产工具,可以自由结婚。农奴要向封建主服役并 交纳租税。封建主不能任意杀死农奴,但可以买卖 或转赠。
什么是农奴制?
农奴制是极其残酷、极其落后的一 种制度。农奴束缚于土地上,像牲 畜一样买进卖出,受地主任意殴打 折磨,地位的低下与奴隶相仿。
据1687年统计, 全国93万户农民 中约89万户是农 奴,分别属于贵 族、教会和皇室, 有的大贵族竟拥 有农奴4万名。
农奴与奴隶有区别吗?
农奴,是指有自己的土地,但无自由 的人; 奴隶,既无自己的土地,又无自由, 其他大部分权利也没有,是属于主人 的“物品”,主人有权处置奴隶。
(根本原因)
政治:农奴制引发尖锐的阶级矛盾
军事: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使社会矛盾尖锐化
(直接原因)
主要 维护贵族地主的利益,缓和 目的 阶级矛盾,维护封建统治
1818-1881
(二)1861年改革的内容
1861年3月3日,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了
关于废除农奴制的法令。
1.农奴获得人身自由 2.国家收取份地的赎金
彼得一世
亚历山大二世
彼得一世改革
1861年农奴制改革
时间
18世纪初
186强 展中 经央济集和权推、广扩 学大 校军教事育力等量。、人身自由;赎买份地。
性质
自上而下的带有资本主义 色彩的封建性改革。
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 性质的改革。
推动社会进步,增强了俄 废除了封建农奴制,促
1、认为1861年改革是资产阶级性质的依据是( c )
A、使农奴获得自由 B、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市场和劳动力 C、废除了封建农奴制度 D、满足了农奴获得土地的强烈愿望 2、1861年,正式批准并颁布废除农奴制法令的沙皇是 ( D) A、彼得一世 B、尼古拉一世 C、查理一世 D、亚历山大二世
3、“请你们相信,为了保护地主的利益,凡是能做 的一切都做到了。”充分说明了1861年改革的实质是
改革废除了封建农奴制,俄国资本 主义经济得到了的发展。
从材料看出,俄国经济发展状况如何?
材料一 农奴取得的份地,按照当时的市价,总值约 6.5亿卢布,而他们后来实际付出的总共不下20亿卢布。
材料二 在颁布废除农奴制的法令之后,一个官员评价 农奴的变化时说:“人民挺起腰杆来了,样子变了;面貌 表情,步履姿势,言论谈吐,一切都变了。”一个地主也 有类似的感受,说农奴“受奴役的所有迹象都已经消逝得 无影无踪,他们同以前的主人交谈时,就像一个平等的人 在同另一个平等的人交谈”。
农奴材以料高二于中市农场奴价的的变钱化赎说买明土了地什,么这?说明了什么?
材料农二奴反以映高了出改市革场使价农的奴钱的购人买身土得地到,解说放明,了成改为革自很由不 彻人,,农社奴会制地改位革提也高是。对废农除民农进奴行制的为一资场本“主合义法发”展的提掠供夺了。 所必以要说劳1动86力1年、改资革金保和存市了场大,量俄封国建从残此余走。上了发展资本主 义的道路。
(4)上述材料所反映的事件具有怎样的性 质?对俄国的历史具有怎样的影响?
①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②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俄国近代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
通过材料,你对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有怎样的认识?
(一)改革的历史背景 材料:当时资本家的主要烦恼
我是一个工厂主,我有些烦……
工人太少,素质也低,产量、质量都不乐 观;产品销售也不如意,农民太穷了,他不买, 社会又不太平……唉,都是那讨厌的农奴制.
有啥办法搬开这块绊脚石……
什么是农奴制?
农奴制是极其残酷、极其落后的一 种制度。农奴束缚于土地上,像牲 畜一样买进卖出,受地主任意殴打 折磨,地位的低下与奴隶相仿。
(三)1861年改革的影响
1.性质:由沙皇实行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2.进步性: 1861年农奴制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 重要转折点。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促使社会的各个方 面出现了新的气象,推动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 道路,也使俄国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3.局限性:但是,农奴制的残余仍然存在,影响着俄 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第2课 俄国的改革
17世纪末俄国落后的表现:
1、军事上没有海军只有陆军 2、经济上只有21个手工工场 3、政治上部门职责不清,贪赃枉法地方成为 独霸一方的小沙皇。 4、识字率最高的莫斯科,识字的居民只23.6%。
俄国地广人稀,缺乏劳动力,农民被束缚 在土地上,逐步确立起农奴制。到17世纪末, 俄国经济虽然有了一定发展,但仍然是一个 封建农奴制国家,远远落后于西欧。
1、政治:改组行政机构,建立中央集权行政体制,加强 沙皇专制权力。
2、军事:创建新式常备军,提拔人才。 3、经济:鼓励兴办手工工场,准许工厂主购买农奴。 4、文教:推行文化教育,派遣留学生,创办科学院、开
办学校、创办报纸。
5. 习俗:提倡学习西方礼节和生活方式。
目的:改变俄国落后状态,巩固沙皇封建专制统治
争
俄国在克里米亚战争中
的失败暴露出了俄国哪
些问题?会引发哪些结
克里米 亚半岛
果?
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暴露了俄国经济和军事 的落后,以及农奴制的腐朽。
战争的失败导致俄国国际地位下降,国内矛盾 进一步激化;直接推动了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 革。
(一)改革的历史背景
经济: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发展
影响
国的经济、军事实力,俄国 开始跻身于欧洲强国之列,
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
开启俄国近代化进程。
发展的道路。保留大量
封建农奴制残余。
俄国改革对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启示:
改革是强国之路。 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改革要顺应历史潮流。 改革要维护广大人民的利益。 改革要从本国国情出发,实事求是。
为了( B )
A、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 B、维护地主的利益 C、解放农奴 D、提供资本主义发展所需的劳动力
4、俄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方式是( C)
A、资产阶级革命
B、民族解放战争
C、资产阶级的改革 D、统一战争
5、阅读下面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得一干二净。 --列宁 材料二:亚历山大二世在俄国国务会议最后审查改革方 案时说:“请你们相信,为了保护地主的利益,凡是能 做到的一切都做到了。”
现代化海军、炮兵、骑 兵与科学院
彼得的剪须运动 描图画 17世纪
彼得一世改革时期发放的
俄国人把剪胡子视为违背上帝的罪 “胡须税”牌,留胡须者必
孽,但彼得大帝则深信胡须是落后的标 志。彼得的“剪须运动”迅速波及全国,
须交纳高额税金。税牌上
为了缓和因此产生的冲突,彼得允许通 文字为“税金已付”。
过上缴高额税款以保住胡须。
自由劳动力 国内市场 巨额资金
资产阶 级性质 的改革
(三)1861年改革的影响
材料一:据统计,1861年后的30年间,俄国粮食产 量增加了三分之二.到19世纪80年代资本主义农业 逐渐成为俄国农业的主要成分。 材料二:据统计,1860-1890年,俄国的生铁产量 增加了2倍,钢产量和棉纺织业都增加了3倍,而 煤炭产量增加超过了19倍,石油产量增加了200多 倍。在此期间,俄国整个工业产量增加了6倍,铁 路线增长了35倍多。
图片反映了彼得一 世哪方面的改革措 施?还有哪些?
反映了生活习俗 的改革; 还有文化教育的 改革。
阅读以下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 你对彼得一世改革评价。
1、马克思说:“彼得一世用野蛮制服了俄 国的野俄蛮国。的”野蛮:政治经济文化落后;
彼得一世的野蛮:推行改革手段的野蛮。
2、 斯大林说“这是跳出落后圈子的一种 独特的尝试”
(1)上述材料反映了俄国历史上的哪一重 大历史事件?
1861年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
(2)为什么列宁说“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 已经被剥夺得一干二净了”?
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获得一份土地,但是必须出钱赎 买,所处的价格的、高出当时的地价。
(3)材料二说明了什么?
亚历山大二世的改革中尽量维护贵族、地主的利益,致使 改革留有大量的封建残余。
简单地说,农奴是人身权利受到限制的人。
1861年废除农奴制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