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实验动物学最终版
复旦大学实验动物学实验报告
复旦大学实验动物学实验报告实验报告一小鼠的一般技术操作一、实验目的和要求:通过实际操作,掌握小鼠实验的一般操作方法,包括动物的抓取和保定、性别鉴定、编号、给药、麻醉、采血、处死、解剖等方法。
二、实验基本步骤:(一)抓取和保定先用右手将小鼠的尾巴提起,至于鼠笼或粗糙的平面上,当小鼠向前挣扎行进时,再用左手的拇指和示指捏住小鼠两耳后颈部皮肤,翻转小鼠至于掌心,拉直后肢。
以小指拉住小鼠尾巴即可。
在一些特殊的实验中,如进行尾静脉注射时,可使用专门的小鼠固定器进行保定。
(二)性别鉴定将小鼠抓取后,观察其肛门及生殖器之间的距离,距离远的为雄性,距离近的为雌性。
另外翻转小鼠观察生殖器附近,性成熟的雄性小鼠的睾丸降至阴囊内,会有明显的突起;雌性小鼠的肛门至会阴处有一条无毛覆盖的细线。
(三)编号方法常用的有染色法、耳缘打孔法、烙印法、挂牌法。
此外还有断趾法、剪尾法、被毛剪号法、笼子编号法等。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小组使用的是染色法。
(四)去毛方法常用的有拔毛法、剪毛法、剃毛法、脱毛法。
(五)给药方法常用的有经口灌胃法、经呼吸道吸入、经皮肤吸收和注射给药法。
1.经口给药法(1)灌胃法:左手固定小鼠,右手持灌胃器,将灌胃针从小鼠的一侧犬齿缺失处插入口中,灌胃针竖起靠向口腔后壁,使小鼠消化道成直线,沿咽喉壁缓慢插入食管,使其前段到达膈肌位置,灌胃针插入时应无阻力,如有阻力或动物挣扎则应退针或将针拔出,以免损伤、穿破食管或误入气管。
(2)口服法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小组使用的是灌胃法。
2.注射给药法(1)皮下注射(2)肌肉注射(3)腹腔注射(4)静脉注射在本次实验中,我们使用的是皮下注射、腹腔注射、静脉注射。
(六)采血方法1.断头取血2.眼眶后静脉丛穿刺采血3.尾静脉切割采血法4.摘眼球采血法5.心脏采血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小组使用的是眼眶后静脉丛穿刺采血、尾静脉切割采血、摘眼球采血法、心脏采血。
(七)麻醉方法1.常用局部麻醉剂:普鲁卡因、利多卡因2.常用全身麻醉剂:乙醚、苯巴比妥钠、戊巴比妥钠、硫喷妥钠、巴比妥钠、氨基甲酸乙酯。
实验动物学 实验报告
实验动物学实验报告实验动物学实验报告引言:实验动物学是一门研究动物在实验条件下的生理、行为和遗传等方面的学科。
通过对实验动物的观察和实验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动物的生物学特性,推动科学研究的进展。
本篇文章将介绍实验动物学的背景和重要性,并通过实验报告的形式,展示一项关于实验动物行为观察的研究。
一、背景介绍实验动物学作为一门交叉学科,涉及生物学、心理学、医学等多个领域。
通过对实验动物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动物的生理特征、行为模式以及遗传机制。
实验动物学的研究成果不仅对人类健康和医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还对生态学、环境保护等领域有着深远的影响。
二、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观察小鼠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行为变化,以探究环境对小鼠行为的影响。
通过观察小鼠在不同环境中的活动、探索和社交行为,我们可以了解环境因素对小鼠行为的调节作用。
三、实验设计1. 实验动物选择我们选择了同一品种、同一年龄段的小鼠作为实验对象,以减少个体差异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2. 实验环境设置我们设计了三种不同的实验环境:标准环境、贫乏环境和丰富环境。
标准环境为小鼠常见的饲养条件,包括饲料、水和床材。
贫乏环境中只提供基本的饲料和水,而丰富环境则在标准环境的基础上增加了游戏器具和障碍物等元素。
3. 实验过程我们将小鼠分别放置在三种环境中,并记录它们的行为表现。
观察指标包括活动时间、探索行为、社交行为等。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在标准环境中,小鼠表现出正常的活动行为,包括进食、活动和休息。
在贫乏环境中,小鼠的活动范围受限,表现出较少的探索行为和社交行为。
而在丰富环境中,小鼠表现出更多的活动行为,包括玩耍、攀爬等,同时也表现出更多的探索和社交行为。
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环境对小鼠的行为有着显著的影响。
贫乏环境对小鼠的行为产生抑制作用,而丰富环境则能够激发小鼠的活动性和探索欲望。
五、实验意义与展望本次实验结果表明,环境对动物行为的调节作用是显著的。
实验动物学总结[1](1)1
一、名词解释:1.实验动物:指经人工饲育,对其携带的微生物。
寄生虫实行控制,遗传背景明确或者来源清楚的,用于科学研究,教学,生产,检定及其他科学实验的动物。
2.动物实验:以实验动物为实验对象的科学实验,包括以实验动物整体水平的综合性反应为评价指标的实验,以实验动物为对象的观测,以实验动物为来源的局部器官及系统的实验,以及以实验动物的各种表现参数作为权衡尺度的实验室工作。
3.品种和品系:是实验动物分类的基本单位。
作为实验动物的一个品种或品系,应具备相似的外貌特征,独特的生物学特性,稳定的遗传性能,具有共同遗传来源和一定的遗传结构等条件。
4.近交系动物:经至少连续20代的全同胞兄妹交配培育而成的动物品系,品系内所有的个体都可追溯到起源于第20代或以后代数的一对共同祖先,该品系动物即为之。
5.同源突变近交系:即同源突变系,指某个近交系在某基因位点上发生突变而分离,培育出来的新的近交系。
它和原近交系的差异只是突变基因位点上带有不同的基因,而其他位点上的基因完全相同。
6.同源导入近交系:即同源导入系,指通过基因导入的方法讲一个目的基因导入某个近交系的基因组内而培育出的新的近交系。
它与原近交系比较,只是一个染色体片段的差异(一个或几个基因的差异)7.分离近交系:是在培育近交系的同时,采取一定的交配方法,迫使个别基因位点上的基因处于杂合状态而培育出来的新的近交系。
如果同源突变近交系的突变基因为杂合状态,则其遗传组成特征与分离近交系相同,只是培养方法不同。
8.重组近交系动物:指在两个近交系杂交生育杂种一代后,杂种一代互交生育杂种二代,从杂种二代中随机选择个体配对,再连续进行20代以上的全同胞兄妹交配而培育出的近交系动物。
通常从多对杂种二代中平行培育出一系列重组近交系。
9.杂种F1代动物:指有两个不同的近交系杂交而生育的第一代杂种动物,称杂种F1代动物。
其基因组成大都是杂合的,但各个体具有相同的表型和基因型10封闭群动物:(包括突变种和远交种)以非近亲交配方式进行繁殖生产的一个种群,在不从外部引入新的血缘条件下至少连续繁殖4代以上。
(完整word版)实验动物学
1.人类疾病动物模型:是指生物医学研究过程中所建立起来的拥有人类疾病模拟表现的动物实验对象及相关实验资料。
2.实验性动物模型:是指研究者经过使用物理的、化学和生物的致病因素作用于动物,造成动物组织、器官或全身必然的损害,出现某些近似人类疾病时的功能、代谢或毒使动物患相应的传生病,又如用化学致癌剂、放射线、致癌病毒引起动物的肿瘤等。
3.实验动物:是指经人工培育,对其携带的微生物推行控制;遗传背景明确或本源清楚的,用于科学研究、授课、生产、检定以及其他科学实验的动物。
4.实验用动物:是指所有应用于科学实验的动物,包括实验动物、野生动物、经济动物和欣赏动物。
5. 近交系动物:又叫纯系动物。
是采用同胞兄妹或亲子交配,连续生殖 20代以上所培育出来的,遗传上到达高度一致的动物群。
6.3R 原那么:○1Reduction〔减少〕指在科学研究中,使用较少量的动物获取同样多的试验数据或使用—定数量的地动物能获取更多实验数据的科学方法。
○ 2Replacement〔取代〕指派用其他方法而不用动物所进行的试验或其他研究课题,以到达某—试验目的。
或是使用没有知觉的试验资料取代过去使用神志清醒的活的脊椎动物进行试验的一种科学方法。
○ 3Refinement〔优化〕指在吻合科学原那么的基础上,经过改良条件,善待动物,提高动物福利:或完满实验程序和改良实验技术,防范或减少给动物造成的与实验目的无关的难过和紧张不安的科学方法。
7.无菌动物:应用现有技术,在体内、外检测不出任何活的微生物和寄生虫的动物。
本源于无菌手术剖腹取胎,饲养在无菌隔断器内,人工喂乳或保姆代养培育而成。
8. SPF级动物:体内不存在特定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的动物,简称 SPF动物。
是指无传生病的健康动物。
这类动物都是来自无菌动物或悉生动物,转移到屏障系统中饲养和实验。
9.隔断系统:无菌隔断系统是完满密封的,将药品、生物制品控制、并办理成无菌状态。
一个完满的操作过程可能需要假设干个隔断器组成的系统来完成,从而将整个流程与可能的污染源〔如:周围的设备和操作者〕完整分开。
实验动物学(书上黑体字)
实验动物学(书上⿊体字)第⼀章绪论1、实验动物学:是以实验动物为主要研究对象,并将培育的实验动物应⽤于⽣命科学等研究的⼀门综合性学科。
总⽽⾔之,它是研究实验动物和动物实验的⼀门综合性学科。
2、实验动物:是指经⼈⼯饲养、对其携带的微⽣物、寄⽣⾍实⾏控制,遗传背景明确或来源清楚的,⽤于科学研究、教学、⽣产、鉴定、及其他科学研究的动物。
3、实验动物具有的三⼤特点:(1)遗传学要求:必须⼈⼯培养,来源清楚,遗传背景明确。
分为近交系,封闭群或远交群,杂交群。
(2)微⽣物和寄⽣⾍的监控要求:普通级动物,清洁级动物,⽆特定病原体级动物(SPF),⽆菌级动物。
(3)应⽤要求。
4、动物实验是应⽤标准的实验动物进⾏科学研究,观察实验过程中实验动物有关器官的组织形态改变、机能反映变化及其发展规律。
5、中医实验动物学: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运⽤实验动物学的理论和⽅法,进⾏中医研究的实验学科。
6、实验动物是⽣命科学研究必备的四⼤⽀撑条件之⼀(AEIR)A-- Animal 实验动物E—Equipment 设备I—Information 信息R—Reagent 试剂7、实验动物的五项基本福利:(1)提供适当的清洁饮⽔和保持健康和精⼒所需要的⾷物,使动物不受饥渴之苦;(2)提供适当的栖息场所,能够舒适地休息和睡眠,使动物不受困顿不适之苦;(3)做好防疫,预防疾病和给患病动物及时诊治,使动物不受疼痛、伤病之苦;(4)保证拥有良好的条件和处置(包括安乐死),使动物不受恐惧和精神上的痛苦;(5)提供⾜够的空间、适当的设施以及与同类动物伙伴在⼀起,使动物能够⾃由表达正常的习性。
8、3Rs原则:替代、减少和优化。
减少:在科学研究中,通过科学合理的实验设计,使⽤少量动物获取同样多的实验数据或使⽤⼀定数量的动物获得更多实验数据的科学⽅法。
替代:使⽤没有知觉的实验材料(体外⽅法)替代活体动物(体内⽅法),或使⽤低等动物替代⾼等动物进⾏试验,并获得相同实验效果的科学⽅法。
大学实验动物学
解剖学特征
齿式为2(门1/1、犬0/0、前臼0/0、臼齿3/3),共16颗牙齿, 门齿终身不断生长,须不断“磨牙”以维持门牙长度。
骨骼系统 头盖骨:从头盖骨旳背面中央可看到鼻骨、额骨、头顶骨、头 顶间骨、枕骨,两测可看到颚间骨、上颚骨、颊骨、颊骨突起 等。 脊椎:小鼠正常椎骨旳公式为C7 T13 L6 S4 C28。不同品 系间,尤其在胸区、腰区存在差别。
大鼠旳生物学特征及其应用
试验大鼠是由野生褐色大鼠驯化而成,19世纪中叶人们首次将野 生大鼠和白化大鼠用于试验(Wistar研究中心)。
在动物进化旳关系上,大鼠比较接近于人类,所以它们对于被试 验旳药物反应常与人类相同,而且对外来刺激物也较为敏感,它 们对于使人类致病旳病毒、细菌、使人类引起反应旳物质等都非 常敏感,尤其是在营养方面旳研究,比其他试验动物作模型更为 可靠。
细胞具有良好旳稳定性,是较理想旳血液学试验模型。
常用具系特点
NIH小鼠 白化。起源于美国NIH研究所,许多生长性状与KM小 鼠相同,但免疫反应敏感性比很好,也是国际上较通用旳封闭群 小鼠,已被公以为许多生物制品检定试验旳法规动物。
AKR小鼠 白化。起源于洛克菲勒(Rockefeller Institute)大学, 是白血病高发品系;缺乏补体C5易诱发免疫耐受性,对白血病因子 敏感,对百日咳组织胺易感因子敏感,常用于肿瘤学和免疫学等 旳研究。
生物学特征-泌尿生殖系统
大鼠旳肾与其他啮齿动物、兔型动物一样, 是单乳头旳。因为大鼠旳肾只有一种乳头和 一种肾盏,使其可用于肾管插入旳研究,是 研究肾单位运转旳理想模型。
雄性大鼠有许多发达旳副性腺,涉及大旳精 囊、一种尿道球腺和一种凝固腺和前列腺。 大鼠旳腹股沟管是终身保持开放旳,睾丸于 40日龄左右开始下降。雌雄大鼠是“Y”型 双角子宫。胸部和腹部有3对乳头。
动物学实验报告--肖敬旺
广州大学实习报告项目名称:动物学实习学院:生命科学学院专业年级:13生物技术学号:1314300053姓名:肖敬旺指导老师:舒琥、易祖盛、吴毅、李海燕胡俊杰、侯丽萍、余文华实习单位:广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实习时间:2014.5.26—2014.5.30广州大学教务处制正文:一、实习目的 (宋体,加粗,四号,左对齐)动物学是一门内容十分广博的学科,研究对象是动物各类群的形态结构、分类和有关的生命活动、发育规律、以及动物和外界环境之间多种多样关系的科学。
人们掌握了这些规律,就可能很好地认识和利用动物,使它能更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学会认识动物的特点,并且通过其特点对动物进行鉴定,了解其用途,以及在农业生产中的预防;掌握动物标本的采集以及制作方法;通过野外实习,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学会认识动物的特点,并且通过其特点对动物进行鉴定,了解其用途;掌握动物标本的采集以及制作方法;通过野外实习,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掌握所采集动物的种类名称、分类地位、分类依据、采集场所、采集方法、标本制作方法和生境描述等。
二、实习内容(宋体,加粗,四号、左对齐,)5月26日至5月30日,在老师们的带领下,我们进行了为期5日的动物学实习。
本次实习分为两个部分,分别是广州市内的陆上动物实习和深圳东山珍珠岛的临海动物实习。
5月26日,早上8:30在生化楼下进行了简单而重要的动物学实习动员。
老师在动员大会上阐明了本次实习的目的、内容、要求和注意事项。
随后我们变出发去中山大学博物馆参观,其中收藏的标本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大熊猫、金丝猴等37种,以及护士鲨、豹纹鲨、翻车鱼等百余种珍稀动物标本,此外还有北极熊、企鹅、鸵鸟等国外的珍稀动物标本;古生物化石标本500多件,其中7.8米长萨斯特鱼龙、3. 5米的新中国龙、兴义龙以及鳞齿鱼等具有极高的科研价值和展览价值。
说实话这是第一次接触了那么多的动物标本。
《实验动物学总结》课件
实验动物的基因编辑与转基因技术
基因编辑技术: CRISPR/Cas9、 TALEN等
转基因技术:将 外源基因导入实 验动物体内
应用领域:疾病 模型、药物研发 、基因治疗等
伦理问题:实验 动物的福利和权 益保护
实验动物的繁殖与繁育
选择合适的繁殖方法:如自然繁殖、人工授精、胚胎移植等 控制繁殖环境:温度、湿度、光照、通风等 提供充足的营养:饲料、饮水、维生素、矿物质等 预防疾病:定期体检、疫苗接种、药物治疗等 记录繁殖数据:繁殖率、存活率、生长速度等 优化繁殖技术:研究新的繁殖方法,提高繁殖效率和成功率。
国际实验动物伦理规范:包括3R原则(替代、减少、优化) 国际实验动物法规:包括欧盟、美国、中国等国家和地区的法规 国际实验动物伦理审查:包括实验动物伦理委员会的审查和批准 国际实验动物福利:包括实验动物的饲养、护理、使用等方面的福利要求
我国实验动物伦理规范与法规
实验动物法规:《实验动物 管理条例》、《实验动物福 利法》等
实验动物饲养管理
实验动物饲养环境
光照:提供适当的光照,避 免过强或过弱
湿度:保持适宜的湿度,避 免过于干燥或潮湿
温度:适宜的温度范围,避 免过高或过低
通风:保持良好的通风,避 免空气污染和异味
噪音:控制噪音水平,避免 过高的噪音干扰
清洁:保持饲养环境的清洁 卫生,定期消毒和清理粪便
实验动物饲料与饮水
PART 4
实验动物实验方法
实验动物麻醉与镇痛
麻醉方法:吸入麻醉、静 脉麻醉、肌肉注射麻醉等
镇痛方法:局部麻醉、全 身麻醉、神经阻滞等
麻醉剂选择:根据实验目 的、动物种类、实验时间 等因素选择合适的麻醉剂
麻醉剂量:根据动物体重、 年龄、健康状况等因素确 定合适的麻醉剂量
实验动物学总结
绪论及基本概念实验动物的定义实验用动物:包括:①实验动物:用于实验研究的动物。
②家畜(禽):以满足人类社会生活需要生产的动物。
③野生动物:直接从野外捕获的动物。
实验动物(laboratory animal):以实验研究为目的,在一定的环境条件控制下,经过培养驯化,具有明确生物学特性和清楚的遗传和微生物背景的动物来源野生动物经济动物观赏动物要求均一性稳定性易获得性动物学分类:界、门、纲、目、科、属、种、品种和品系脊椎动物门鸟纲鸡形目:鸡、鸽雁形目:鸭两栖纲无尾目:蛙、蟾蜍哺乳纲灵长目:绒猴、猕猴偶蹄目:猪食肉目:犬、猫兔形目:兔啮齿目:大鼠、小鼠、豚鼠、地鼠实验动物、家畜(禽)、野生动物极易从概念上区分:A)用于实验研究的实验动物----保证实验的准确性、敏感性和重复性实验动物的微生物学控制---- 除必须控制动物疾病外,还要控制动物的无症状性感染以及对动物虽不致病但可能干扰动物实验结果的病原体。
遗传方面:通过培育驯化,获得遗传稳定、纯合性好的实验动物,发现和保留具有不同生物学特性的品种品系,发现和保留突变性动物,培育出各种动物疾病模型。
B)家畜(禽)虽然符合人工培育的条件,但微生物学控制重点在于动物的健康无病,动物的疾病控制;遗传学控制则着眼于高生产性能的优良品种的培育以及杂交优势的利用。
C)野生动物主要用于观赏和保持自然界动物种类的生态平衡。
实验动物分类遗传学近交系动物; 突变系动物; 杂交群动物; 封闭群动物近交系动物全同胞兄妹连续交配20代以上,基因型相同、等位基因高度纯合个体间均一。
突变系动物自然变异或人工致畸使基因突变具遗传缺陷或特点,用作动物模型。
杂交群动物两种不同的近交品系交配获得的第一代基因杂合、基因型相同、个体表现型相同、变异低、适应性强、对照敏感、分布广。
封闭群动物同一血缘品系在固定场所进行5年以上的随意交配,保持群体遗传的一般性和杂合性、大量生产、适应性和抗病力强。
实验动物分类:微生物学无菌动物无菌剖腹产术,无任何微生物和寄生虫悉生动物来自于无菌动物,携带已知微生物无特定病原体级动物(SPF级动物)来自于悉生动物,不存在特定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清洁级动物来自于无特定病原体动物,不携带人畜共患病病原体和动物传染病病原体及寄生虫 普通级动物来自于清洁级动物,不携带人畜共患病病原体和动物的严重传染病病原体2.实验动物学(Laboratory Animal science)实验动物学是一门新兴的基础学科,它是以实验动物为对象,专门研究实验动物的饲养繁殖、生物学特性、驯化、监测、开发和应用的科学。
大学教学大纲_医学实验动物学
《医学实验动物学》教学大纲Teaching(Course) Outline of Medical Laboratory AnimalScience第一部分大纲说明课程代码: S0704开课时间: 第一学期总学时数: 40学时开课部门: 科技实验中心授课对象: 硕士生考核方式: 闭卷考试100%预修课程: 无主讲教师: 汤家铭教材:医学实验动物学编者名.教材名.岀版社剑称.汤家铭,医学实验动物学,自编教材,2006年版参考资料:第二部分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医学实验动物学是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重要的专业选修课,研究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比较系统地掌握医学实验动物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初步了解动物实验的基本操作技术,提髙学生的动物实验操作技能,使学生能够在导师指导下,在学位论文研究中独立进行动物实验。
本课程总学时为40学时,其中课堂讲授30学时,实验8学时。
第一章绪论【主要内容】第一节实验动物和实验动物学的基本概念一什么是实验动物和实验用动物。
实验动物三大特点二什么是实验动物学。
实验动物学研究基本内容第二节实验动物和实验动物学发展概况一实验动物学的起源二实验动物学的形成和发展第三节实验动物在生命科学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一生命科学实验研究需要的四个基本条件第四节动物福利与动物实验的“3R”原则一动物福利二动物实验的“3R”原则【教学要求】1.掌握实验动物和实验动物学的基本概念。
2.掌握实验动物标准化的内容及意义。
3.了解实验动物和实验动物学发展概况以及在生命科学研究中的作用与地位。
4.掌握动物福利的概念和动物实验的“3R”原则。
第二章实验动物的遗传学控制【主要内容】第一节概述一实验动物在动物分类学上的位宜二实验动物种、品种和品系的概念三实验动物按照遗传学控制的分类。
分为:近交系、远交系(封闭群)、突变系和杂交群。
第二节近交系动物一近交和近交系动物的概念二亚系和支系的概念、形成原因和命名三特殊类型的近交系动物:重组近交系,、重组同类系、同源突变近交系和同源导入近交系。
医学实验动物学c15硕士《实验动物学》课程总结
介绍杂交实验动物的特点和应用,以及杂种优势在实验动物 中的应用。
实验动物的营养与饲养管理
实验动物的营养需求
介绍不同种类实验动物所需的营养成分及比例,以及营养缺乏或过剩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饲养环境与管理
介绍实验动物的饲养环境要求,包括温度、湿度、光照、空气质量等,以及饲养密度、清洁卫生 和防疫等方面的管理措施。
实验数据收集与分析能力培养
数据收集
学生需掌握实验数据的收集方法,能够准确记录实验数据,并确保数据的真实 性和完整性。
数据分析
学生需掌握数据分析的基本方法,如统计描述、统计推断等,能够运用软件进 行数据分析和处理,并得出合理的结论。
课程成果汇报与展示
汇报准备
学生需根据实验设计和操作过程整理汇报材料,准备汇报PPT, 突出实验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等关键内容。
伦理审查制度
对涉及实验动物的科研项目进行伦理审查,确保符合伦理 原则和法律法规要求。
05
课程实践与成果展示
实验设计与操作技能训练
实验设计
学生需掌握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 法,能够根据研究目的合理设计实验 方案,包括实验动物的选取、分组、 处理和观测等步骤。
操作技能
学生需掌握实验动物的基本操作技能 ,如动物捉拿、标记、注射、采血等 ,以及各种实验仪器的正确使用。
汇报展示
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汇报展示,重点讲解实验设计和操作过程 中的亮点和创新点,以及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解释。同时接受 老师和同学的提问和点评,及时反馈并进行改进。
06
课程总结与展望
课程收获与体会
实验动物学理论知识的掌 握
通过系统学习,我掌握了实验 动物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 法,对实验动物的选择、饲养 、管理以及动物实验的设计和 实施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实验动物学实验报告总结(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了解实验动物的基本知识,掌握实验动物的使用方法,熟悉实验动物的操作技能,培养对实验动物的保护意识。
二、实验内容1. 实验动物的选择与分类本次实验选择了小白鼠作为实验动物。
小白鼠属于哺乳纲、啮齿目、鼠科,是实验动物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
小白鼠体型较小,繁殖能力强,饲养管理简单,容易饲养,且对多种病原体抵抗力强。
2. 实验动物的饲养与管理(1)饲养环境:实验动物应饲养在通风、干燥、清洁、安静的环境中,室温控制在18-25℃,相对湿度控制在40%-70%。
(2)饲料:小白鼠的饲料以颗粒饲料为主,辅以蔬菜、水果等。
饲料要新鲜,定期更换。
(3)饮水:实验动物应提供充足的饮用水,水要新鲜、清洁。
(4)笼具:实验动物的笼具要宽敞、透气、易于清洁,笼内要有适当的垫料。
(5)定期观察:每日观察实验动物的精神状态、活动能力、采食、饮水等,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3. 实验动物的操作技能(1)抓取实验动物:用一只手抓住笼子的上端,用另一只手轻轻抓住实验动物的后颈部皮肤,使其呈悬空状态。
(2)固定实验动物:将实验动物固定在手术台上,用手术巾覆盖,避免动物挣扎。
(3)注射:根据实验需要,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和注射方法。
如皮下注射、腹腔注射、静脉注射等。
(4)解剖:在解剖前,先对实验动物进行麻醉,然后进行解剖操作。
4. 实验动物的保护意识(1)尊重实验动物的生命:实验动物也是生命,要尊重其生命权。
(2)合理使用实验动物:实验动物的使用应遵循科学、合理、必要的原则。
(3)减轻实验动物的痛苦:在实验过程中,尽量减轻实验动物的痛苦。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本次实验通过观察小白鼠的饲养与管理,掌握了实验动物的基本操作技能,培养了保护实验动物的意识。
实验过程中,实验动物的精神状态、活动能力、采食、饮水等均正常,无异常情况发生。
四、实验总结1. 通过本次实验,了解了实验动物的基本知识,掌握了实验动物的使用方法。
2. 培养了对实验动物的保护意识,认识到实验动物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动物学综合实验报告草履虫
草履虫的培养:
草履虫的采集——培养液的制备——培养——分离、纯化——草履虫的保存
不同pH培养液对草履虫的影响:
不同pH培养液的配置——培养草履虫——对不同pH培养液下的草履虫进行计数——缩小pH梯度培养草履虫——对草履虫进行观察计数——制表、分析结果
3)装置示意图
4、实验方法、步骤及现象
5、保存
在所剩培养液的容器上加盖一张洁净且较厚的纸,天长日久,培养液会逐渐干涸,只剩下干稻草。实验前,只要在容器内加注适量凉开水搅拌一下,浸一天后,用这种浸渍液作接种材料,放入预制的新培
养液中,在25~30摄氏度的环境中培养,3~5天后即有新的草履虫出现。但由于我们的实验时间跨度并不是很长,但又需要在一段时间内使用草履虫做实验,于是我们选择简单地不断不定期地向含草履虫的水样液中加入新制培养液。
出“一”字或倒的“U”字,镜检所写各点内的虫数,把各点内的虫数相加即为10微升内的总数.然后再计算出1毫升培养液中草履虫的个数。
3、缩小pH梯度
在数天观察后,得出草履虫最多的培养液pH范围,缩小pH梯度,使pH梯度之间的差为1,用盐酸和NaOH溶液调节培养基到相应pH值,pH值的测定用pH试纸和标准比色卡进行对比。每个pH梯度设置3个重复组,在每瓶培养液中接种含草履虫的水样10毫升,放在25度的恒温培养箱中培养。从第2天开始每隔24 h每瓶取样一次进行计数。最后,根据草履虫数目确定最适合草履虫生活的培养液pH。
二、pH对草履虫的影响
1、培养液不同pH值的配制
1000毫升的水中加入10克稻草煮沸15分钟,冷却过滤再补齐水分,设置以下pH梯度:3.0、5.0、7.0、9.0、10.0用盐酸和NaOH溶液调节培养基到相应pH值,pH值的测定用pH试纸和标准比色卡进行对比。每个pH梯度设置3个重复组,在每瓶培养液中接种含草履虫的水样10毫升,放在25度的恒温培养箱中培养。从第2天开始每隔24 h每瓶取样一次进行计数.
实验动物学复习材料详细版(广州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课程)
实验动物学复习详尽版第一章绪论[掌握]实验动物学、实验动物、动物实验、中医实验动物学、AEIR、3R的概念。
实验动物的三大特点。
实验动物学在生物医学研究中的意义。
1、实验动物:指经人工培育,对其携带微生物和寄生虫实行控制,遗传背景明确或来源明确清楚,用于科学研究、教学、生产、检定以及其他科学实验的动物。
2、实验动物的特点:①遗传限定;②携带的微生物和寄生虫得到控制;③适宜环境和均衡营养保证其健康生长繁育;④应用于科学研究3、实验用动物:指一切用于实验的动物,包括野生动物、经济动物、警卫动物、观赏动物和实验动物。
4、AEIR(生命科学研究4个基本条件):animal(实验动物);equipment(实验设备);information(信息);reagent(试剂)。
5、3R原则:①替代原则(replacement);②减少原则(reduction);③优化原则(refinement)6、动物福利:指动物在整个生命过程中应得到人类的保护,其基本原则是要善待动物,保护动物的健康和快乐。
内容如下:①应提供给动物满足生长发育和繁衍后代的营养食物和清洁的饮水,使其免受饥渴。
②应提供给动物适当的栖息之地和饲养场所,使其能休息和睡眠。
③应提供预防动物疾病和患病后及时诊疗的措施,使其免受疾病和伤害的痛苦。
④应提供给动物安静的饲养环境,无刺激动物发生应激和恐惧的场面和声音。
⑤应提供给动物与同类玩耍、表达天性的空间和自由。
7、实验动物学在生物医学研究中的意义:中医药现代化需要实验动物学;深刻揭示中医药治病机制,进一步提高疗效需要实验动物学;中药产业现代化国际化需要实验动物学。
第二章实验动物遗传学[掌握]实验动物的分类和品种品系的概念。
近交和近交系动物的概念,近交系动物的特点。
封闭群动物的概念。
杂交群动物的概念。
1、实验动物按遗传学控制分类:分为近交系、封闭群(远交系)和杂交群。
2、品种:是种以下的非自然分类单位,是人们根据不同需要而对动物进行改良、选择、定向培养,具有某种特定外形和生物学特性的动物群体,其特性能稳定地遗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实验动物:实验动物是指经人工饲育,对其携带的微生物实行控制,遗传背景明确或者来源清楚的,用于科学研究、教学、生产、检定以及其他科学实验的动物。
2.实验动物福利:是指人类保障实验动物健康和快乐生存权利的理念及其所提供的相应的外部条件的总和。
包括:生理福利、卫生福利、环境福利、行为福利及心理福利。
3.近交系动物:是经连续20代(或以上)的全同胞兄妹交配(或亲代与子代交配)培育而成,近交系数大于98.6%,品系内所有个体都可追溯到起源于第20代或以后的一对共同祖先,该品系称为近交系。
4.无特殊病原体动物:除清洁级动物应排除的病原外,不携带主要潜在感染或条件致病和对科学实验干扰大的病原。
5.实验动物的安乐死:是指在不影响动物实验结果的前提下,使实验动物短时间内无痛苦的死亡。
不会由刺激产生的肉体疼痛及由于刺激引起精神上的痛苦、恐怖、不安及抑郁。
6.人类疾病动物模型:是指生物医药研究中所建立的具有人类疾病病理、病理生理和分子机制的动物实验对象和相关实验材料。
7转基因技术:是指将人工分离和修饰过的基因导入到生物体基因组中,由于导入基因的表达,引起生物体性状的可遗传性修饰。
8.自发性动物模型:是指动物自然发生的疾病或由于基因突变的异常表现通过遗传育种定向培育保留下来的动物模型
9.诱发性动物模型:是指应用物理、化学和生物等致病因素作用于动物,诱发动物产生某些类似人类疾病的动物模型。
10普通环境:符合动物居住的基本要求,控制人员和物品、动物出入,不能完全控制传染因子,但能控制野生动物的进入,适用于饲育普通级实验动物。
11.屏障环境:符合动物居住的要求,严格控制人员、物品和空气的进出,适用于饲育清洁实验动物及无特定病原体实验动物。
12.隔离环境:采用无菌隔离装置以保持装置内无菌状态或无外来污染物。
五、论述如何进行规范有效的动物实验。
主要从三方面进行规范:实验动物的合理选择;动物实验的合理化设计;规范正确的动物实验技术。
(一)如何选择实验动物:实验动物选择恰当与否关系到课题质量的高低、经费开支的多少、研究途径正确与否以及实验方法的简单与繁琐问题,甚至会影响到课题的成败及研究结果正确性。
选择时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选用与人体结构、功能、代谢和疾病特征相似的动物,主要要根据实验目的选择。
2、尽量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实验动物。
3、选用解剖、生理特点符合实验目的的动物,适当使用能降低实验难度,使实验更顺畅。
4、充分利用不同品系的实验动物的某些特殊反应。
5、使用与实验要求适应的实验动物规格(年龄、体重及性别)。
(二)合理化设计动物实验:对于任何研究课题,实验设计都是成功的关键。
涉及动物实验的更是如此。
正确的步骤如下:
1.查阅文献,根据初始想法或前期研究基础的新思路广泛查阅文献。
明确以下问题:研究问题的背景、相关研究使用的方法、选择的动物模型、排除不必要的重复研究。
查阅文献时,需依据3R原则。
2.提出假设。
观察和记录信息分析和归类信息提出假设。
3.设计实验:实验设计需有以下内容:A、研究方案,细心计划所有操作并记录在案。
方案应包括可控实验变量的实验操作、适合测定的变量参数、获得样品和产生实验数据的最适方法。
B、实验操作包括动物模型持续的时间、模型预期疾病和或转归的进程、参加人员的时间和分工,实验花费。
C、实验分组:确定实验单元。
实验组别的动物数,一个标准笼所能容纳动物的数量也是确定因素。
在设计实验室还需考虑以下方面:实验人员的培训和资格认可、实验室和饲养管理条件、预实验,验证设计合理性、完善操作步骤、练习实验技术、检验仪器设备、估计变量参数测定的误差。
一、实验动物的五项福利或基本权利:
生理福利,享受不受饥渴的权利;
环境福利,享有生活舒适的权利;
卫生福利,享有不受痛苦伤害和疾病的权利;
行为福利,应保证动物表达天性的权利;
心理福利,享有生活无恐惧和悲伤感的权利。
二、实验动物伦理原则:尊重动物生命的原则;保证人员安全的原则;遵守人类道德标准的原则;必要性原则;
利益平衡原则;
三、什么是3R原则
减少(Replacement):选用恰当的高质量的实验动物进行动物实验,改进实验设计,提高实验动物的利用率,从而减少动物使用的数量。
替代(Reduction):以低等生物、微生物或细胞、组织、器官甚至电子计算机模拟、替代活动物实验。
采用替代的方法必须经过反复的验证,在确保实验结果科学、可靠、可比较的前提下,来替代动物实验。
优化(Refinement):主要指实验技术路线和手段的精细设计和选择,减少实验动物的紧张和不适,减轻动物的痛苦,使动物实验有更好的结果,保证动物实验的可重复性。
四、按微生物控制程度实验动物分类?
1、普通级动物:是不携带所规定的人兽共患病病原和动物烈性传染病的病原的动物。
如鼠痘病毒、流行性出血热病毒等。
2、清洁动物:是指除普通动物应排除的病原外,不携带对动物危害大和对科学研究干扰大的病原的动物。
如鼠肝炎病毒、仙台病毒等。
3、无特定病原体动物(SPF动物):是指除清洁动物应排除的病原外,不携带主要潜在感染或条件致病和对科学实验干扰大的病原的动物。
如绿脓杆菌等。
4、无菌动物:指在动物体上无可检出一切生命体。
5、悉生动物:是动物体内带有确知的微生物的动物。
(三)规范正确的动物实验技术,包括实验前的准备、实验中的操作、及实验结束后对实验动物的处理。
1、实验前的准备:包括仪器设备的准备、器械物品的准备、试品的准备、实验动物的购入、实验动物的一般检查、实验动物的背景资料复合、隔离检疫和安定(针对运输过程对实验动物的影响,动物在实验前均应在稳定期)
2、实验中的操作:A、辨别动物雌雄,并选择合适的标记方法。
B、用正确的方法抓取和固定实验动物。
C、选择合适的麻醉药物及麻醉方法。
计算合理的麻醉用量。
D、如需给予动物其他的药物,应选择合适的药物给予途径。
E、如需进行标本采集,应选择正确的标本采集部位,采集方法需符合动物伦理原则。
3、实验结束后的实验动物处理:安乐死原则:死亡时尽可能减少惊恐、疼痛使其在最短时间内失去意识迅速死亡,方法可靠、对操作人员安全、采用的方法要与研究的要求和目的一致、对观察者和操作者的情绪影响最小、对环境污染的影响最小、需要的机械设备简单,价廉,易操作、处死动物的地点应远离并与动物房分开
4、对于需要进行病理取材的动物实验,病理取材时应按以下步骤:A、记录背景资料:实验动物种类、年龄、性别、原编号、体重、剖检时间、地点、安乐死方法、解剖者。
B、取材按照以下基本要求:通常选择正常与病变交界处组织、相同器官组织取材时,选材部位应尽量一致、胃肠标本应将内容物冲洗干净、薄厚适当,一般3-5mm,大小为1.5-2cm、取材时勿挤压组织块、用于体外培养的病理取材要严格无菌操作。
5、对于有行为学研究的动物实验,有以下技术:自主活动度检测、协调运动、体能和肌力检测、认知行为检测、激惹度检测、动物寒热性质的行为学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