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分析的K线图形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技术分析的K线图形态
趋势不会突然而来,在发生重要的变化之前,往往需要酝酿一段时间。酝酿的时候,趋势可能会发生逆转,也可能会小幅盘整后再继续前进。当趋势反转时,就会出现反转形态;当趋势盘整时,就会出现整理形态。在这些形态形成的过程中,如果价格波动的范围越大,或其形成时所消耗的时间越长,或伴随的成交量越多,那么它们所具有的意义就越重大,因为其间消耗了大量的多头或空头的力量,引发了由量变到质变的产生。
在讨论形态的时候,还有两个重要的参考因素:成交量和测量目标。在价格形态的形成过程中,特别是在形势不明确的情况下,研究与价格数据伴随着的成交量,是判断形态是否形成和是否可靠的最有效途径(例如在外汇期货市场)。同时,绝大多数价格形态都有其具体的测量技术,可以确定出最小的价格运动目标(空间),这些目标有助于对市场下
一步的运动空间进行大致估算,避免交易者过早退出的失误。
反转形态包括:头肩顶(底)、三重顶(底)、双重顶(底)、V形顶(底)、圆形、三角形(包括扩散三角形)、
菱形、楔形、矩形。
整理形态包括:三角形(对称三角形、上升三角形、下降三角形)、菱形、旗形(包括尖旗形)、楔形、矩形。
大家可以看到,整理形态的5种形态中有4种属于反转形态,也就是说,这些形态如出现在趋势顶部或底部,可能形成反转,而反转形态的形成往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来改变趋势的惯性,由此构成了主要趋势的转变,所以反转形态又称之为主要形态;但这些形态若出现在趋势的发展中部,则属于盘整,因其持续时间较为短暂,只能存在于次要趋势中,
所以整理形态又称之为次要形态。
一、反转形态
大多数情况下,当一个价格走势处于反转过程中,图表上都会呈现出一个典型的“区域”或“形态”,这常常被称为反转形态。一个大的反转形态会带来一轮幅度较大的运动,而一个小的反转形态就伴随一轮较小的运动。
反转形态的特性(从整体把握上来说,很重要):
1、反转形态的形成在于先有一个主要趋势的存在,即如果目前并无上升或下降的趋势存在,那么当时所出现的类
似反转图形就没有什么意义;
2、趋势将要反转的第一个信号通常表示为对重要趋势线的突破,如趋势线、支撑位、阻力位等。但对重要趋势线
的突破,也有可能形成整理形态,所以该条件不可倒推;
3、形态规模愈大,随后的价格移动愈大。这里所谓的规模,是就价格形态的高度和宽度而言的。高度标志着价格
变动的强弱,宽度意味着所耗费时间的长短;
4、顶部形态形成的时间较底部图形短,且震荡较大。因为价格倾向于慢升快跌,对于在顶部做空而言,通常赢利
的速度比较快。
5、底部形态的价格幅度较顶部图形小,但形成的时间较长。因为聚集人气需要时间,而此时交易并不疯狂。底部
形态容易被捕获,且交易后的损失要少一些。
6、对于形态价格目标的测量,均是以形态高度为基础的,但绝大多数测量技术只给出最小的价格目标。通常,最
大的价格目标是前趋势的起点。
图25只例举了顶部反转的图形,除扩散三角形外和菱形外(它们不可能出现在底部),把它们反向180度就是底
部反转的图形。
(图25)
1、头肩顶(底)
头肩顶(底)是最经典的主要反转形态,其它的反转形态大都是头肩型的变化形态。在头肩顶形成的时候,通常在最强烈的上涨趋势中形成左肩,小幅回调后再次上行形成头部,再次回调后上行形成右肩,由此形成最为简单的头肩形
态。见图26:
(图26)
(图27)
三重顶(底)的形成原理和其它特性同头肩顶(底)几乎完全一样。
在日本技术分析里,三重顶形态叫三山(三座山峰)形态,三重底形态叫三川(三条河流)形态。
3、双重顶(底)
双重顶是指汇价在顶部形成两个波峰的形状,常称为“M”型反转;双重底是指汇价在底部形成两个波谷的形状,常称为“W”型反转。与三重顶(底)和头肩顶(底)不同的是,双峰(谷)形态突破后的涨(跌)幅通常是形态本身颈高的
1-3倍。见图28:
(图28)
如上图所示,汇价一直沿趋势线在向上爬升,当它两次爬到同一高度而折回时,我们可以预料那里有较强的卖压,而一旦汇价折回到趋势线以下时,我们则大致可以判断“M”头可能会形成,于是在汇价突破趋势线的时候,就是第一个比较理想的卖出点。既然预知“M”头会形成,我们就会在最近一个低点处画出与顶部平行的颈线,等待汇价完成突破和反抽的过程。在汇价突破趋势线的时候就是第二个比较理想的卖出点,而当汇价反抽的时候,则是第三个卖出点。双重底反
转形态与之相反。
需要注意的是,双重顶(底)反转形态并不一定意味着汇价必定反转,汇价如在回落到颈线部位时获得支撑,则有可能再创新高,继续朝原趋势运动;或者退回来续而形成三重顶、多重顶、矩形等多种形态。在判断“M”形态到来后趋势是否继续进行时,有三个标准,以双重顶为例:最快的是看价格是否跌破了原有的左斜向上的趋势线,当跌破该趋势线时,下一个支撑位就是颈线,出现了颈线,自然就有可能出现双重顶、三重顶、矩形等形态;再一个是时间,如果两个
顶之间形成的时间间隔较长(如一个月),那么形成顶部的可能性较大,因为其中消耗了大量的多头热情而局势得不到迅速的上升,产生了压制下跌、维持出货的嫌疑;还有一个是高度,即峰顶回撤的幅度,如果从两个顶回撤的幅度是原来上涨趋势的15%-20%,那么这种有力度的回撤也有可能意味着顶部正在形成。但两个顶之间间隔的时间越长,对于顶
之间下跌的幅度要求就越小。
此外,双重顶(底)的两个峰(谷)之间的距离越远,也就是形成两顶(底)所持续的时间越长,那么,将来双重顶反转的潜力就越大,反转之后的波动也就越剧烈,这又体现了时间和空间的互换含义。
也许是因为双重顶(底)反转往往是一个横向整理的区间波动行为,所以日本技术分析里没有相关的介绍,但平顶
和平底的反转形态里,也透露着双重顶(底)的反转含义。
4、圆形顶(底)
当复杂的头肩形态不是在两条水平线中进行类似于箱形整理的时候,错落的高底则有可能是围绕着一段弧线进行的,这常称之为圆形反转。这种形态较为少见,也称为碟形、碗形、圆顶形或圆底形,它代表趋势在缓慢而渐进的改变。
如果可以看到成交量的话,那么成交量也会按时间顺序排列为一个圆形。见图29。
(图29)
由上图可见,当圆形顶部形成以后,汇价往往并不马上下跌,而是横向发展,形成徘徊区域,徘徊区一般称作碗柄。通常情况下,碗柄很快便会被突破,而且往往是以跳空的形式突破,它说明人群终于按耐不住了,蜂拥开始了行动。而在成交量方面,随着上升到圆形顶部,成交量开始萎缩,然后随着下降的趋势稍有增加,在跳空突破后继续增加,也形
成一个圆底形,并与上面的圆弧正好相反。
在实际的价格运动中,圆形顶部极少出现,圆形底部有时会以不太标准的姿态出现,但成交量却呈现一个与价格同摸样的圆弧形。当圆形底部出现后,往往一轮大的上涨趋势即将来临,只是它的上升趋势经常很缓慢,而且会被频繁打断,让没有耐心的交易者出局,但最终的收益还是相当可观的。总体说来,圆形状态不会出现在投机性强的品种当中,
它体现着温和品种的特性。
判断该形态完成的标准是它是否带量突破左边的碗沿,从而与圆弧彻底脱离。此外,圆形形态所形成的时间愈长,其后的上升或下降的空间可能愈大。尤其是底部的圆形反转形态,一旦脱离其长达几个月之久的盘恒,则上幅空间非常可观,但我们只能从其形成的时间和其前面趋势的大小来判断上涨空间,没有什么其它的度量方法。
在日本技术分析中,与之对应的是圆形顶部形态和平底锅底部形态,其原理及意义与上面的相同。
5、V形顶(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