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长导管_护理
中等长度导管静脉输液常见并发症以及护理措施效果研究
![中等长度导管静脉输液常见并发症以及护理措施效果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40a4d214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9c.png)
中等长度导管静脉输液常见并发症以及护理措施效果研究摘要:目的探究中等长度导管静脉输液常见并发症以及护理措施效果。
方法纳入2021-2022年我院100例需要长期接受静脉输液治疗的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分别予以常规护理以及优质护理,比较组间并发症发生情况与护理满意度。
结果护理后比较组间并发症发生情况与护理满意度,观察组均较对照组更加理想。
结论针对接受中等长度导管静脉输液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可显著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与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关键词:中等长度导管;静脉输液;并发症;护理措施静脉输液是临床应用非常广泛的一种治疗操作。
部分病例由于疾病原因与治疗需要,必须接受持续性的静脉输液治疗。
静脉穿刺次数过多会加大患者发生并发症的风险[1]。
所以,现阶段,临床广泛应用中长导管予以患者静脉输液治疗,以此来避免多次、重复的静脉穿刺,规避对患者血管的损伤。
但是,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中长导管静脉输液依然存在一定的并发症发生风险。
由此,文章的研究目的在于探究中等长度导管静脉输液常见并发症以及护理措施效果,详情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纳入2021-2022年我院100例需要长期接受静脉输液治疗的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
排除其中不愿配合研究者与临床资料不全者。
1.2方法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具体包括:穿刺操作前向患者详细讲解静脉穿刺注意事项,穿刺成功后良好固定导管,同时定时检查患者的输液导管情况。
观察组以上述护理措施为基础,联合优质护理,具体包括:1.穿刺前予以患者健康宣教,向患者及其家属宣教中长导管输液的价值与作用,同时提醒患者可能会发生的并发症,告知注意事项,让患者事先做好心理准备。
2.进行置管操作时,需要护理人员严格遵守无菌原则。
予以患者肢体保暖护理,操作中一旦受阻需要停止送管,并及时调整患者的体位,按摩患者的皮肤,放松肌肉,稍等片刻后再行送管。
同时,在置管时播放轻柔的音乐以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患者的肌肉由此得到放松,血管扩张便于操作,提高穿刺成功率。
中长导管的维护及注意事项
![中长导管的维护及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25e0106f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3f.png)
中长导管的维护及注意事项中长导管是一种用于输液、营养支持、药物治疗等目的的医疗器械,其使用范围广泛,但是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一些维护和注意事项,以确保其安全有效地发挥作用。
一、中长导管的维护1. 定期更换导管中长导管的使用时间一般为数周至数月,因此需要定期更换导管,以避免导管老化、堵塞、感染等问题。
具体更换时间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导管类型、使用频率等因素来确定。
2. 定期清洗导管中长导管在使用过程中容易积累细菌、血块、药物残留等物质,因此需要定期清洗导管。
清洗时应使用无菌生理盐水或其他适当的清洗液,避免使用过于刺激的化学物质。
3. 定期更换贴固带中长导管需要通过贴固带固定在患者身上,因此贴固带的选择和更换也非常重要。
贴固带应选择透气性好、不易过敏的材料,并定期更换,以避免导管脱落或皮肤损伤等问题。
4. 定期检查导管位置中长导管的位置应定期检查,以确保导管没有移位或扭曲等问题。
如果发现导管位置异常,应及时调整或更换导管。
5. 定期更换注射器和输液器中长导管的输液器和注射器也需要定期更换,以避免细菌感染、药物残留等问题。
具体更换时间应根据使用频率和药物种类等因素来确定。
二、中长导管的注意事项1. 避免过度活动中长导管需要固定在患者身上,因此在使用过程中需要避免过度活动,以避免导管脱落或皮肤损伤等问题。
特别是在进行体育运动、洗澡等活动时,应特别注意导管的固定和保护。
2. 避免感染中长导管的使用过程中容易感染,因此需要注意卫生和消毒。
在使用导管前,应先进行手部消毒,并使用无菌器具进行操作。
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导管周围的卫生和消毒,避免细菌感染。
3. 避免药物残留中长导管用于输液、药物治疗等目的,因此需要注意药物的使用和清洗。
在使用药物时,应按照医嘱和药品说明书的要求进行使用,避免药物过量或残留。
在清洗导管时,应使用适当的清洗液,避免药物残留。
4. 定期检查导管中长导管的使用过程中需要定期检查导管的位置和状态,以确保导管没有移位、扭曲、堵塞等问题。
中长导管护理范文
![中长导管护理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c706a0fb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deb9257.png)
中长导管护理范文中长导管护理是指对身体上有导管插入的患者进行护理的一种专门护理方式。
在临床实践中,中长导管护理十分重要,因为导管的插入和使用是很多疾病的必要治疗手段,而中长导管护理的不当使用或护理不当可能导致并发症和患者痛苦。
本文将探讨中长导管护理的重要性,护理要点和护理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首先,中长导管护理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方面,导管的插入和使用是许多疾病的治疗手段,如中心静脉插管、动静脉导管等,对于患者的治疗和康复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另一方面,导管的使用也存在一些风险和并发症,比如感染、穿刺损伤、导管堵塞等问题,适当的导管护理能够减少这些风险,降低患者的痛苦和并发症的发生率。
中长导管护理的要点主要包括导管插入前后的准备工作、导管使用中的观察和保养。
首先,在导管插入前,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静脉条件、皮肤状况、患者的生命体征等。
在插管时需要严格按照无菌操作的要求进行,减少感染的风险。
插管后需要观察并记录导管的插入部位和长度,定期更换敷料,防止导管脱落和感染。
另外,导管是否畅通也是重要的观察指标,需要定期进行冲洗、注射等操作,保持导管通畅。
在中长导管护理中,也会遇到一些常见的问题,如导管脱落、堵塞、感染等。
对于导管脱落,首先需要保护好导管插入口,防止感染的发生,并及时重新插管。
对于导管堵塞,可以通过使用适当的溶液进行冲洗,或者采用局部热敷等办法进行处理。
感染是中长导管护理中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需要加强感染控制措施,如手卫生、换药时使用无菌操作等,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总之,中长导管护理是一项关键的护理工作,对于患者的治疗和康复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正确的导管插入和适当的导管护理都是保证导管有效使用和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护士在进行中长导管护理时需要注意导管插入前后的准备工作、导管使用中的观察和保养,以及处理常见的问题和并发症。
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和护理质量,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
中长线导管维护注意事项
![中长线导管维护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e987c561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dd1194e.png)
中长线导管维护注意事项中长线导管是一种用于静脉输液、药物注射或抽取血液的医疗器械,在临床实践中应用广泛。
为了确保导管的安全使用和延长其使用寿命,以下是一些中长线导管维护的注意事项。
首先,要定期检查导管的位置和固定情况。
导管的位置应在X线透视下确认,一旦发现导管移位或脱出,应及时通知医护人员进行重新定位。
此外,导管的固定装置也要定期检查,确保导管固定牢固,不易滑动或脱落,以免导致导管位置改变或者脱出。
其次,定期更换导管固定装置。
长时间使用的导管固定装置易受污染或磨损,导致固定不牢,甚至导致皮肤损伤。
因此,建议每周更换一次导管固定装置,确保其清洁和牢固性。
另外,导管周围皮肤护理也是非常重要的。
导管的插入部位容易受到细菌污染,因此应定期更换敷料并保持插入部位的清洁干燥。
注意防止皮肤潮湿和异物进入导管附近,以免感染。
此外,定期清洗和注射装置也是必不可少的。
导管和注射装置是与药物直接接触的部位,因此容易受到污染。
应定期对导管和注射装置进行清洗和消毒,以保持其清洁和无菌状态。
除此之外,还要定期检查导管的通畅情况。
长时间使用的导管容易产生结痂或堵塞,影响输液或注射的效果。
因此,定期使用生理盐水进行冲洗,保持导管通畅。
最后,医护人员在使用导管时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无菌操作要求,确保导管在使用过程中不受到污染。
同时,对于长时间使用的导管,还应定期进行超声检查或者X线透视检查,以排除可能的导管移位或并发症。
总之,中长线导管的维护是非常重要的,涉及到患者的安全和治疗效果。
医护人员应加强对导管维护的重视,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执行,定期对导管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导管的安全使用和延长其使用寿命。
中线导管的护理
![中线导管的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753150fc6c175f0e7dd137af.png)
PART ONE
为什么选择中线导管?
神经外科重症患者,静脉治疗是临床最常用、最直接有效的治疗手段 之一【1】。脑损伤患者常因意识障碍、卧床、不能经口进食等原因导致 全身营养状况差,血管条件差,且住院时间长,多需为期一个月的液体 治疗,反复穿刺对血管破坏大,常导致静脉穿刺困难、液体外渗等。
美国INS 2016新版《输液治疗实践标准》建议根据患者治疗时间选择 外周静脉导管长度,输液治疗时间少于6d建议使用外周静脉短导管,治 疗时间1~4周,建议使用中等长度导管【2】。且中线导管穿刺后不需常规 拍摄胸片确认导管位置,不会发生血气胸,操作简单,价格低廉。
[3]靖越男, 李树伟, 孙倩双等. 神经外科病房应用中线输液导管静脉治疗的并发症原因分析及护理[J]. 中国 保健营养, 2019, 第29卷(10):245.
导 管 堵 塞
预防
① 输液前后采用脉冲式正压封管。 ② 长期卧床肢体功能障碍的患者可给予被动握拳和松拳活动。 ③ 加强护理人员药学知识的培训,掌握药物配伍禁忌,合理安排输
② 输液前后用生理盐水将管内残留药液冲洗干净,减少对血管壁的刺激。
处理
① 出现静脉炎时应暂停使用此管路进行静脉输液治疗。 ② 患肢抬高、制动,避免受压,给予局部涂抹喜疗妥1-3次/日,50% 硫酸镁40-50℃湿敷30min,3-4次/日至症状缓解。 ③ 观察发生静脉炎局部组织和全身情况变化,及时予以拔管。
[5]赵连英, 周娟. 不同浓度尿激酶不同间歇溶栓方法应用于PICC导管堵塞再通中的效果比较[J]. 护理实践与 研究, 2018, 第15卷(17):117-118.
PART FIVE
三通-负压吸引法与注射器-负压吸引法
导管脱出、移位
预防
中长导管的维护及注意事项
![中长导管的维护及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52170988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3a.png)
中长导管的维护及注意事项中长导管是一种常用于医疗领域的管道,通常用于输液、抽取血液或药物等。
为了确保导管的稳定和安全,维护导管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是关于中长导管的维护及注意事项的一些详细介绍。
1. 导管的保持清洁和干燥在使用和维护中长导管的过程中,保持导管的清洁和干燥是非常重要的。
当导管进入体内后,要保持导管口清洁,避免细菌和病毒的感染。
使用无菌纱球或棉签擦拭导管口,每次更换输液瓶或注射器时,都要用酒精或氯己定消毒导管口。
2. 导管的定期更换中长导管使用时间较长,通常需要定期更换。
一般情况下,中长导管的更换时间为7-14天,因为长时间使用会导致导管损坏、感染和血栓等问题。
在更换导管时,需要确保操作者手部清洁,以避免感染。
3. 导管的固定导管固定是确保导管稳定的必要步骤。
导管不固定会导致导管移位,疼痛和不适等问题。
在固定导管时,需要注意导管与皮肤的距离,应该固定在皮肤表面,而不是深入皮肤。
4. 导管的使用在使用中长导管时,需要遵循以下注意事项:(1)避免导管弯曲,导致输液不畅或血液回流。
(2)注意导管口的位置,避免导管口被压迫和拉扯。
(3)避免导管的抽动和扭转,以避免导致皮下血肿和感染。
(4)避免导管的摆动,以避免导管脱落和移位。
(5)避免导管的碰撞和摔落,以避免导管被损坏和断裂。
5. 导管的检查定期检查导管的状况是确保导管安全的必要步骤。
每天检查导管外观是否正常,是否有脱落和移位等异常情况。
同时,也需要检查导管的固定状态和输液情况等。
如果发现导管有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避免导致更严重的问题。
中长导管的维护和注意事项非常重要,对于医疗工作者和患者来说,都需要遵循严格的操作规范和注意事项,以确保导管的安全和稳定。
中等长度导管护士资质要求-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中等长度导管护士资质要求-概述说明以及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a77f1e24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fa.png)
中等长度导管护士资质要求-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导管护士是在医疗领域中扮演重要角色的专业人士,他们在医院或其他医疗机构中负责插管、护理和管理患者的生命支持系统。
中等长度导管护士资质要求是指获取中级导管护士职称所需的条件和能力。
这些资质要求旨在确保导管护士具备必要的知识、技能和经验,以提供高质量的导管护理服务。
中等长度导管护士资质要求涉及各个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首先,他们需要具备扎实的医学和护理知识,了解不同类型的导管、设备和用途,以及与导管插管相关的解剖学和生理学知识。
其次,他们需要具备熟练的操作技能,能够熟练、安全地插管和管理导管。
此外,导管护士还应具备良好的沟通和协调能力,能够与医生、其他护士和患者有效地交流和合作。
中等长度导管护士的资质要求还包括相关的专业培训和学历背景。
通常,申请人需要获得相关领域的本科学位,并通过国家或地区认可的导管护士培训项目获得专业资格证书。
此外,持续的继续教育也是导管护士保持和提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重要手段。
最后,中等长度导管护士还需要具备一定的临床经验。
通过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导管护士可以提升自己的技能水平,并更好地应对各种复杂情况和患者需求。
总之,获取中等长度导管护士资质要求在知识、技能和经验等方面有所要求。
这些要求旨在确保导管护士具备提供高质量护理服务所需的能力和素质。
中等长度导管护士的资质要求是一个不断发展和更新的领域,以适应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患者需求的变化。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是指文稿中各部分的组织和安排方式。
在本篇长文中,文章结构的设计将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中等长度导管护士资质要求的相关内容。
以下是文章结构的具体安排:1. 引言引言部分主要对文章的主题进行概述,并介绍了本文的结构和目的。
读者通过阅读引言可以对中等长度导管护士资质要求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此部分包括以下内容:- 1.1 概述:对中等长度导管护士资质要求的定义和背景进行简要描述。
中长导管护理范文
![中长导管护理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c753d299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3e.png)
中长导管护理范文导管护理是指对患者体内长期留置导管进行维护和护理的一项重要工作。
中长导管护理是指对体内留置导管时间在数周到数月之间的导管进行护理,这种导管包括中心静脉导管、外周导管、尿管、胃管等。
一、导管的选择在进行中长导管护理之前,首先要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合适的导管。
选择导管时需考虑导管类型、材质、长度、直径等因素,确保导管的功能性和安全性。
二、导管插入与固定在插入导管时,护士要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操作,避免引起感染和血管损伤。
插管后要及时进行导管的固定,避免导管脱出或移位。
三、导管留置位置的评估对于中长导管,护士需要定期评估导管留置位置是否合适,包括导管是否脱出、移位或扭曲等情况,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
四、导管周围皮肤护理五、导管通路的护理导管通路是导管畅通的保障,护士要定期对导管通路进行冲洗、抽吸,避免导管堵塞。
同时要注意保持导管通路的无菌状态,避免感染。
六、导管的使用在使用导管时要谨慎操作,避免导管的破裂或移位。
用药时要根据医嘱规范给药,避免对导管造成损害。
七、导管的更换中长导管不能永久留置,根据导管种类和患者情况,护士要定期更换导管,避免导管损坏或引起感染。
八、导管护理的教育患者及家属也需要接受导管护理的相关知识培训,包括导管的维护、感染预防、异常情况的处理等,提高患者和家属的护理自理能力。
总结来说,中长导管护理是一个综合性的工作,需要护士具备扎实的护理知识和技能,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护理工作。
只有做好中长导管护理工作,才能确保患者的安全,减少感染风险,提高护理质量。
希望护士们能够不断提升自己的护理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
中长导管的维护及注意事项
![中长导管的维护及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07ef8541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ef94e67.png)
中长导管的维护及注意事项
中长导管是一种用于输液和血管内治疗的导管,它通常是通过皮肤插入到血管内,并留在体内的一段时间。
维护中长导管的正确使用和注意事项可以帮助预防并减少感染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以下是一些维护中长导管的注意事项:
1. 严格按照医生或护士的指示操作。
在插入导管和更换药物时应遵循无菌操作。
2. 定期检查导管插入部位是否有红肿、渗液或其他异常情况。
如果发现异常应及时向医生或护士报告。
3. 注意保持导管插口的清洁和干燥。
使用无菌化液体和无菌纱布进行清洁和覆盖。
4. 避免导管的上下摆动或过度拉扯,以防止导管脱落或滑出。
5. 定期更换导管固定贴,以保持导管的稳定位置。
6. 避免弯曲或加压导管,以免堵塞或导致导管破裂。
7. 每日观察导管插口是否有渗血或渗液,以及有无发痒、疼痛或其他不适症状。
如果有异常应向医生或护士报告。
8. 注意防止导管外部的污染和感染。
保持导管周围的皮肤清洁干燥,避免使用粉末、润肤剂或其他刺激剂。
9. 遵守导管使用时间的限制。
根据医生的建议更换导管,避免使用过长时间导致感染和其他并发症。
10. 定期进行导管护理和清洗,以保持导管的通畅和功能正常。
总之,正确维护中长导管是预防感染和其他并发症的重要
步骤。
与医生和护士保持良好的沟通,遵循医嘱和指导,
定期检查导管插入部位,并保持适当的清洁和固定是关键。
中长导管的维护及注意事项
![中长导管的维护及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6d641fde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88.png)
中长导管的维护及注意事项
中长导管是指留置在人体内用于输液、药物输注、血液采样或监测的导管。
以下是中长导管的维护和注意事项:
1.规范操作:中长导管的插入和维护应由经过培训和有经验的医护人员进行,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和相关的感染控制准则。
2.导管定位确认:确保导管正确定位于所需的血管内,可通过X 射线、超声等方法进行确认。
确保导管没有脱落、移位或堵塞。
3.导管固定:导管应固定在皮肤上,防止移动或扭曲。
常用的固定方法包括透明敷贴、导管固定器等。
4.日常观察:定期观察导管插入部位和周围皮肤的情况,包括红肿、渗液、血肿等异常情况。
及时报告医护人员,以便采取适当的处理。
5.皮肤护理:保持导管插入部位的皮肤清洁和干燥。
避免使用刺激性物质或过度摩擦导管周围的皮肤。
6.导管清洁:按照医疗机构的规定和建议,进行导管的定期清洁和更换。
注意使用无菌技术,避免感染。
7.导管使用时限:中长导管的使用时限应遵循医疗机构的指导,根据具体情况和需要进行定期更换。
8.避免压迫:避免导管受到过度压迫或牵拉,以免导致导管损坏或脱落。
9.导管使用限制:严禁在中长导管内注入刺激性药物或脂溶性药物,以免导致导管堵塞或损坏。
10.感染预防:严格执行手卫生和消毒措施,减少导管相关感染的风险。
定期更换导管和导管周围的敷料。
最重要的是,中长导管的维护应由专业的医护人员负责,并遵循医疗机构的相关政策和指南。
如果发现任何导管相关的问题或并发症,应立即向医护人员报告并寻求帮助。
中长导管在临床静脉输液中的应用
![中长导管在临床静脉输液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f345972f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ee.png)
中长导管的材质和结构
材质
中长导管通常由聚氨酯、聚乙烯或聚氯乙烯等材料制成,这些材 料具有优良的生物相容性和耐久性。
结构
中长导管包括外鞘管、导丝和扩张器等部分,其中外鞘管用于插 入静脉,导丝用于引导导管进入静脉,扩张器则协助扩张静脉以 便导管插入。
中长导管的分类
根据外鞘管直径的大小,中长导管可分为24G、22G 、18G等不同规格,规格越高,管径越细,对血管的 损伤越小。
。关于中长导管的安全性评估,多项研究已经证实了其安全性和有效性。
中长导管的发展趋势和未来展望
总结词
中长导管的发展趋势正朝着更加智能化、精细化方向 发展,未来有望实现更加精准的置管技术和更加智能 化的护理管理。
详细描述
随着科技的进步,中长导管也在不断升级换代。未来, 中长导管有望采用更加先进的材料和设计,以提高导管 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同时,随着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 技术的发展,未来有望实现更加精准的置管技术和更加 智能化的护理管理,从而进一步提高中长导管的临床应 用效果。此外,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中长导 管的应用领域也将不断扩大,涵盖更多疾病的治疗和护 理。
中长导管的置管过程相对简单,可以 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操作。
节省人力
快速输液
中长导管通常连接在输液泵或注射泵 上,可以持续、稳定地输注药物,提 高了输液效率。
中长导管的维护和管理相对简单,不 需要过多的人力资源。
04
中长导管的护理和管理
中长导管的置入和维护
置管技术
中长导管的置入通常采用超声引 导下置管,置管前需评估患者的 血管条件和病情,选择合适的导
中长导管在肿瘤化疗中的应用
药物输送
肿瘤化疗需要将药物输送到静 脉中,中长导管可以方便地将 药物输送到患者体内。
中长导管护理
![中长导管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04733fb4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fd.png)
持续改进
通过定期评估和反馈,不 断优化培训和教育内容和 方法,提高护士的专业素 质和服务质量。
06
中长导管护理的科研进展与成 果分享
科研方向与热点
导管材料与性能研究
研究新型导管材料,提高导管 的耐用性和舒适性,降低并发
症风险。
导管感染预防
研究感染预防策略,降低导管 相关感染的发生率。
导管定位与维护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血栓形成
长期卧床或活动不足可能 导致血栓形成,需要抗凝 治疗或溶栓治疗。
感染
皮肤细菌入侵或操作不当 可能导致感染,需要使用 抗生素治疗或拔管。
03
中长导管护理的并发症及处理
静脉炎
发生原因
静脉炎的发生通常与血管内壁的 机械性损伤有关,如导管植入时 对血管内壁的损伤。此外,一些 高渗性药物或刺激性药物的使用
研究更准确、更可靠的导管定 位技术,提高导管维护效果。
患者教育与心理干预
研究有效的患者教育方法和心 理干预措施,提高患者自我管
理和依从性。
科研成果展示与分享
发表论文
在国内外知示 了研究成果和经验。
研究数据库
建立中长导管护理研究数据库,方便 查询和分享研究成果。
3
提高医院的服务质量和竞争力
医院通过提供培训和教育,可以提高护士的专业 素质和服务质量,增强医院的竞争力。
培训与教育的评估与改进
评估方法
通过定期考核、操作技能 评估、理论知识测试等方 式对护士的培训效果进行 评估。
反馈机制
根据评估结果,对培训和 教育内容进行反馈和调整 ,不断完善培训和教育体 系。
分类
中长导管护理可根据不同的分类 标准进行分类,如根据导管材料 、使用目的、使用部位等。
1例夹闭综合征导致中等长度导管拔除困难的护理体会PPT课件
![1例夹闭综合征导致中等长度导管拔除困难的护理体会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526e4c3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fa.png)
疼痛管理与心理支持
疼痛评估与处理
采用疼痛评估工具,动态 了解患者疼痛程度,及时 给予镇痛药物或采取非药 物镇痛措施。
心理干预
针对患者可能出现的焦虑 、恐惧等情绪,给予心理 疏导和支持,增强患者信 心。
家属沟通与支持
与患者家属保持沟通,解 释拔除过程及可能的风险 ,取得家属的理解和支持 。
并发症预防及处理策略
制定护理措施
根据护理目标,制定具 体的护理措施,包括导 管护理、疼痛管理、心
理支持等。
安排护理时间
合理安排护理时间,确 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
的护理。
分配护理任务
明确每位护理人员的职 责和任务,确保团队协
作顺畅。
预期效果及风险评估
预期效果
根据护理计划和措施,预测患者 可能出现的积极变化和改善情况 。
定义
中等长度导管(Midline Catheter)是一种中心静脉导管,其插入长度通常为上 臂或前臂长度的1/2至2/3,尖端位于腋静脉胸段或可达到锁骨下静脉。
分类
根据导管材质、用途和设计特点,中等长度导管可分为不同类型,如抗菌型、抗 凝型、耐高压注射型等。
临床应用范围及优势分析
应用范围
中等长度导管适用于中长期静脉治疗、化疗、肠外营养、抗 生素治疗等。其可减少反复穿刺带来的痛苦,降低感染风险 ,提高患者舒适度。
康复进度评估
通过定期观察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 生理功能恢复情况等指标,评估了患 者的康复进度。
满意度调查结果
对患者进行了满意度调查,了解了患 者对护理工作的评价和建议,为进一 步改进护理工作提供了参考。
本次护理经验总结与启示
成功经验总结
总结了本次护理工作中取得的成 功经验,包括团队协作、沟通技
中长导管维护流程
![中长导管维护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880a1835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6c28b48.png)
中长导管维护流程导管是一种在医疗领域广泛应用的医疗器械,用于输液、引流、给药等操作。
为了确保导管的正常使用和延长其使用寿命,需要进行定期的维护和保养。
下面将介绍中长导管的维护流程。
一、检查导管的外观在进行维护之前,首先要检查导管的外观是否完好无损。
检查导管是否有破损、脱落或变形等情况,如果有,需要及时更换导管。
同时,还要检查导管是否有异物附着,如血液、脓液等,如果有,要及时清除。
二、清洁导管连接部位导管的连接部位是容易滋生细菌的地方,因此需要定期清洁。
使用无菌棉球蘸取75%酒精或者医用碘酒,轻轻擦拭导管连接部位,以杀灭细菌。
注意,不要用力过大,以免导致导管脱落或破损。
三、冲洗导管导管内部容易沉积血液、脓液、药物残留等物质,长期不清洗容易滋生细菌,影响导管的使用效果。
因此,需要定期冲洗导管。
具体操作流程如下:1. 准备冲洗液。
根据导管的使用情况和要求,选择合适的冲洗液,如生理盐水、碳酸氢钠溶液等。
2. 连接冲洗装置。
将导管与冲洗装置连接起来,确保连接紧密,不会导致冲洗液泄漏。
3. 开始冲洗。
将冲洗液慢慢注入导管内部,直至导管内的物质被冲洗干净。
可以根据需要多次冲洗,直到冲洗液流出时清澈透明为止。
4. 清洗冲洗装置。
冲洗完毕后,要对冲洗装置进行清洗,以防止细菌滋生。
可以使用清水或酒精对冲洗装置进行清洗,然后晾干备用。
四、定期更换导管由于导管长时间使用会造成导管的老化和损坏,因此需要定期更换导管。
一般情况下,中长导管的更换周期为7-14天,但具体更换时间要根据导管的使用情况和医生的建议来确定。
五、记录导管维护情况为了方便查看和管理导管的维护情况,需要对导管的维护过程进行记录。
记录内容包括维护时间、维护人员、维护方法、维护结果等。
可以使用专门的记录表格或者电子记录系统进行记录。
六、常规检查导管的功能定期检查导管的功能是保证导管正常使用的重要环节。
检查导管的功能包括导管是否通畅、是否有泄漏、是否有异常阻力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腔静脉骨,第三肋间隙水平。
2020/2/28
13
PICC术后护理-评估
• 每次给药和输液前确定导管是否通畅,使用 注射器回抽,避免反复抽吸,见回血后方可 使用导管。
• 每班观察局部情况。
2020/2/28
14
PICC术后护理-评估
• 每天输液时观察重力滴数至少一次(应>80 滴/分),如发现重力滴数减慢、不滴等情 况立即寻找原因,及时处理,及时报告。
导管输液时采血程序 1.停止导管输液,撤除输液接头 2.同上③④⑤⑥ 3. 再次消毒肝素帽或输液接头后继续输液。
注:采血时用间歇性回抽的方法,切忌使用暴力持续性回抽, 采血结束用10ml以上的生理盐水冲管,冲管时一定要脉冲 式,以保证导管内正压状态,防止回血引起导管堵塞
2020/2/28
20
PICC术后护理-换药
•2020/确2/28 诊患者或疑似对器材的材质过敏
9
PICC静脉选择
• 表潜外周静脉,走行顺直,阻力小 • 静脉穿刺排序:贵要静脉(>90%)、肘正中
静脉、头静脉、大隐静脉、股静脉 • 柔软、粗直、有弹性,皮肤完整有弹性,充
盈、易触及、易固定,无静脉瓣
2020/2/28
10
PICC静脉选择
主要有肘部静脉
2020/2/28
25
PICC术后常见并发症-静脉炎
• 机械性静脉炎
•
化学性静脉炎
•
细菌性静脉炎
静脉炎分度:
0:没有症状 Ⅰ:输液部位发红,有或不伴疼痛 Ⅱ:输液部位疼痛伴有发红和/或水肿 Ⅲ:输液部位疼痛伴液部位疼痛伴有发红和/或水肿,条索样物形成,
• 每周更换透明敷料、输液接头、肝素帽(按 各品牌公司书面要求执行)。
2020/2/28
15
PICC术后护理-冲管
• 必须使用规格10ml及以上的注射器冲管。 • 输血、血制品、脂肪乳、 TPN 、卡汶、万汶、706
代血浆等后或连续输液12小时以上、抽回血、采血、 输液结束时,用20ml生理盐水(儿科病人用6ml生 理盐水)脉冲冲管。
2020/2/28
3
何为PICC
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 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
• 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
• 为患者提供中、长期的静脉输液治疗(7天至1年)
• 从外周静脉穿刺插管,其尖端定位于上腔静脉或锁 骨下静脉的导管,通常长度为55-65cm。
2020/2/28
16
PICC术后护理-冲管
2020/2/28
17
PICC术后护理-封管
封管步骤:
静脉留置针-- SAS/SASH
PICC----- SASH S:指生理盐水 A:指给药 H:指稀释肝素液
封管方法:
使用20ml生理盐水脉冲冲管后,用肝素钠溶液 1-2ml正压封管(当剩余0.5-1ml左右时边推注 注射器边撤注射器)。
何为中长导管
• 由于病人输液种类及输液量的要求,静脉留置针已 不能满足外周静脉输液治疗的需要,中长静脉导管 是经外周静脉进入的又一血管通道器材。
• 中长静脉导管比静脉留置针发生静脉炎的危险性低, 而且具有操作简便的特点,因而被广大医护人员及 病人使用和接纳。
2020/2/28
2
中长导管的护理
• 下面就PICC与深静脉导管这两种比较常见的中长导 管护理进行简单的介绍。
2020/2/28
18
PICC术后护理-采血
经导管采血程序 ① 消毒肝素帽 ② 回抽血确定导管是否通畅 ③ NS20ml脉冲冲管 ④ 等待20秒后抽血5ml弃去 ⑤ 换注射器或采血器采血 ⑥ 立即用不少于20ml的NS的脉冲冲管, 再用肝素钠溶液正压封管。
2020/2/28
19
PICC术后护理-采血
• 贵要静脉----首选 • 肘正中----次选 • 头静脉----第三选择
头静脉
2020/2/28
肘正中静脉
贵要静脉
11
PICC穿刺记录
• 穿刺导管的名称,型号 • 所穿静脉 • 固定方法 • 穿刺日期及穿刺者姓名 • 胸片结果 • 穿刺过程中患者情况
2020/2/28
12
PICC操作技术
拍X光片 确认导管尖端位置: • 上肢贴在体侧时,导管尖端应位
PICC术后常见并发症-局部渗血
局部渗血的分度 0:无渗出 Ⅰ:24h内无菌纱布8层(2cm2)或棉 球一个外观可见血渍,干燥。 Ⅱ:24h内无菌纱布8层(2cm2)或棉 球一个被渗血浸透。 Ⅲ:无菌纱布8层(2cm2)或棉球一个 被渗血浸透,并从透明敷料边缘 渗出。 Ⅳ:穿刺处渗血不止,必须压迫止血。
• 所有透明贴膜上应该清楚地记录更换敷料的时间
• 记录导管长度及常规
• 导管脱出<5cm可继续使用,脱出导管 >5cm应考虑拔除
2020/2/28
22
2020/2/28
23
PICC术后常见并发症
• 局部渗血、血肿 • 静脉炎 • 导管堵塞 • 导管相关性感染 • 空气栓塞等
2020/2/28
24
换药时间:
置管后72小时 以后按各品牌公司书面要求执行 如敷料有卷边、松动、潮湿、穿刺点感染、 出血、渗血时及时更换
消毒范围:>10x10cm或大于无菌透明敷料 消毒方法:顺时针→逆时针→顺时针
2020/2/28
21
更换敷料的原则
• 更换敷料必须严格无菌操作技术
• 透明贴膜应在导管置入后第一个72小时更换,以后 每周更换1次或在发现贴膜被污染(或可疑污染)、 潮湿、脱落或危及导管时更换。
可触摸到条索状的静脉>1英寸,有脓液渗出
2020/2/28
8
PICC禁忌症
• 已知或怀疑有全身感染患者
• 缺乏外周静脉通道的患者
• 既往在预定插管部位有放射治疗史、静脉血 栓形成史、外伤史或血管外科手术史的患者, 患者预插管部位不能完成穿刺或固定
• 乳癌术后患侧手臂的血管
• 无法合作的患者
• 严重的出、凝血障碍
• 患者的体形不适合预置入的器材
2020/2/28
4
2020/2/28
5
2020/2/28
6
上腔静脉
锁骨下静脉
2020/2/28
7
PICC适应症
• 高渗药液:如浓度>10%的葡萄糖、TPN • 有刺激性药物的治疗(化疗药物等) • 长期静脉输液治疗 • 压力输液 • 外周静脉条件差 • 23-30周的早产儿(极低体重儿<1.5kg)